周业安简历(缩略版) -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合集下载

人大经济学院:从北大荒走出的经济学家——记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黄教授

人大经济学院:从北大荒走出的经济学家——记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黄教授

人大经济学院:从北大荒走出的经济学家——记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黄教授经济学博士,1951 年出生于北京,1968 年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劳动,1978 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世界经济专业本科和研究生学习,1985 年赴欧留学,回国后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曾经作为富布赖特高级学者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作研究,并在欧美大学任教。

现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内外数家高校的兼职、客座教授,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教学评估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高评委员会(国际部)成员,中国社科院美国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常务理事、美国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金融学会理事、欧盟经济研究会理事,中美经济学教育交流委员会执行主任,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委员会委员,PECC 国际顾问组成员,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曾为北京市顾问团成员、教育部经济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体改委学术委员会委员,亚洲开发银行项目顾问。

黄教授作为我国入世谈判专家组成员,为推动我国加入WTO 做过大量工作。

黄卫平教授积极倡导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他的主导思想和学术观点对当时的经济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中国加入WTO 之前,学界充斥着多种对未来经济形势的不同判断。

当时,国内有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我国加入WTO 之后,我国很多行业,例如农业、金融业、汽车业和对外贸易等重要部门将会受到很大冲击;另外,当时某些学者研究预测我国入世后重要经济部门将会发生负增长,这在当时产生了很大影响,人们开始普遍怀疑我国是否应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入世前,黄卫平教授坚持认为我国加入WTO 将会极大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而且我国的对外贸易金融业、汽车业和农业将会有更大发展。

事实证明我国入世第一年,对外贸易额就增长了28%。

黄教授的代表作有《GA TT 与走向开放的中国经济》(1994 年,主编)、《亚洲经济中的龙》(1998年,合著)、《走向全球化》(2000 年,合著)、《国际经济学教程》(2004 年,合著)、《看不懂的世界经济》等; 在国内外报刊上发表过《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矛盾及化解路径》、《核心竞争力也有多元之道》、《全球化视野下中国大企业的成长》、《Early Harvest of ASEAN- China Free Trade Area》、《经济全球化与当前国际贸易摩擦新特点》、《高速增长的世界经济:竞合格局的变化》等国内外非常有影响的百余篇论文;主持或承担过国家、部委若干科研项目,与人合译了《短缺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多部经济学著作,其成果多篇(部)获得国家、北京市奖项。

教学大纲-PPT精品文档

教学大纲-PPT精品文档

与10%;论文或者案例30%。 + 论文和案例制作要求:最多可二个人合作, 写作规范。 + 你可能承担的成本:不参加考试60%部分为0; 不参加案例制作30%部分为0;无故缺课, 10%中第一次扣20%,第二次扣50%;第三次 扣100%。
2019/3/2 5
论文或案例制作安排
1、任意选择一家上市公司,基于最新数据对 该公司进行相关财务分析,并提出你的评价。 2、任意选择一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基于最新 数据对该公司进行股票价值评估,并给出你 的结论。 3、任意选择一家发行债券的主板上市公司, 基于该公司最新数据对该公司的债券价值进 行分析,并给出你的结论
公司财务
周业安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2019/3/2
1
适用教材
罗斯等人,《公司理财(原书第8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中译本。 布雷利等人,《公司财务原理(原书第8 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中译本。 蒙蒂尔,《行为金融》,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2019年中译本。
2019/3/2 2
课外阅读
+ 国外期刊:Journal of Finance,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Journal of Applied Corporate Finance, Annual Review of Financial Economics + 国内期刊:《经济研究》、《管理世界》、 《经济学季刊》、《金融研究》、《证券 市场导报》、《中国会计评论》、《金融 评论》、《金融学季刊》
2019/3/2 6
论文或案例制作安排
4、任意选择一家正在发行或者再融资的上市 公司,就其募集资金投向中的某个投资项目 进行分析,并给出你的看法。 5、任意选择一家上市公司,或者基于行业和 样本数据,讨论公司的股利政策。 6、基于上市公司的大样本最新数据,运用计 量经济学模型讨论公司的资本结构决策、投 资决策、股利决策等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_2013-2014学年第1学期研究生课程开课表

中国人民大学_2013-2014学年第1学期研究生课程开课表

4 学分 2 2 2 2 2 2 2 2 2 2 1 2 2 2 2 2 2 2 2 2 2 学分 3 3
星期一 08:00 上课时间 星期一 18:30 星期一 18:30 星期一 18:30 星期四 18:30 星期一 18:30 星期一 18:30 星期四 18:30 星期四 18:30 星期四 18:30 星期一 18:30 星期六 08:00 星期五 08:00 星期五 08:00 星期五 08:00 星期五 08:00 星期四 18:30 星期六 18:00 星期一 18:30 星期六 08:30 星期一 18:30 星期二 18:30 上课时间 星期四 08:00 星期六 18:00 公二0204 明商0204 明商0104 明商0104 明商0202 明商0507 明商0208 明商0208 明商0204 明德商学楼 0507 教室 明商0409 明商0309 教室 明商0302 明商0202 明新0102 明商0402 明商0202 明新0102 明商0302 明商0402 明商0502 明商0208
3 3 3 3 3 3 3 3 3 2 2 2 2 2 2 2 4 3 2 2 3 3 3 3 3 3
星期三 14:00 星期三 14:00 星期三 14:00 星期一 18:00 星期二 14:00 星期二 14:00 星期一 08:00 星期三 08:00 星期二 08:00 星期二 18:00 星期四 18:00 星期二 08:00 星期一 18:00 星期四 08:00 星期四 18:00 星期四 18:00 星期五 14:00 星期四 14:00 星期四 08:00 星期四 18:00 星期五 18:00 星期三 08:00 星期三 18:00 星期五 14:00 星期二 18:00 星期四 08:00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发展
部委托编写的全国性教材任务,如《政治经济学》、《世界经济概论》、《中国近代经济史》、《近 现代外国经济史》、《经济学说史》等。
复校后一直按专业招生,1991年起改为按系招生,学生学习两年共同专业基础课后,第三学年开 始分别进入专业学习。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需要,专业培养目标也做了调整,即
5
(经济学院2017年底的教学与科研组织、机构见下图)
经济学院
经济学研究 所
宏微 观观 经经 济济 研研 究究 室室
中国经济 改革与发 展研究院
经济学 系
国际经济 系
政 应 经 经 思西
治 用 济 济 想方
经 经 发 史 史经
济 学 教 研 室
济 学 教 研 室
展 教 研 室
教 研 室
教 研 室
济 学 与
由过去主要培养经济理论研究和教学的专门人才,调整为经济学专业主要培养从事综合性经济管理与 经济理论研究和教学的专门人才。1991年起,受国家教委和学校的委托,经济学系承办全国第一个经 济管理专业的先进模范青年试点班。1992年,经学校批准,经济学系还在河南洛阳地区招收大中型企 业厂长(经理)攻读政治经济学(经济管理)硕士学位研究生5名。 1996年1月,成立中国经济改革 与发展研究院 1998年,经济学系、国际经济系和经济学研究所合并成经济学院。从此,经济学院进 入快速发展时期。
2.国际贸易政策 4.国际服务贸易
1.宏观经济调控 1.微观经济理论
2.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
7
2.微观经济政策
师资队伍与管理体制 师资队伍 经济系成立初期,主要学习苏联经验进行课程建设。政治经济学研究生和经济学说史研究生 的专业课,多数是由苏联专家担任主讲。在之后的几十年里,以宋涛为代表的老一辈经济学家成 为经济系教学研究的中坚力量,为祖国早期的经济学人才培养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经济系的教工 队伍建设不断探索,不断调整,不断引入新鲜血液。经济学院成立以后,对师资力量的培养更加 重视,在重视年轻教师培养的同时,不断与国际接轨,聘请了大量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政府 高级官员为荣誉教授或兼职教授。 截至1992年底,已有42位在经济学系辛勤耕耘几十年的老同志先后离退休,少数人员调离 经济学系。同时,也有一大批年轻的教工补充进来,活跃在教学科研的第一线。1992年底,全系 在编人员共63人,其中教师50人,资料员4人,党政工作人员9人。教师中计有教授16人,副教 授12人(合计两项,高级职称教师占全体教师的58.3%),讲师19人,助教3人。其中31名年轻 教师中,已获得博士学位的有3人,在职博士生5人,获得硕士学位的19人。他们中很多人都成为 了以后的教学和科研骨干。

第十四届中国经济学年会入选论文

第十四届中国经济学年会入选论文

第十四届中国经济学年会通过论文征集共收到中英文投稿700余篇,其中优秀论文数量众多。

为保证年会最佳的学术交流,中国经济学年会秘书处邀请了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北大经济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等单位的经济学者对年会投稿文章进行了集中评审,共选出中文235篇、英文58篇优秀论文参会。

今年年会拟按惯例组织女经济学者专题、国防专题、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专题,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专题,微观家庭金融行为专题等。

以下为2014年第十四届中国经济学年会入选论文名单,公布表单中的作者信息为投稿系统直接导出(英文文章信息从邮箱所投稿件中摘录),若有需要更正之处,请您务必于10月28日之前将需要更正的个人信息、论文题目,所属领域发信致mail2cenet@。

注:第14届中国经济学年会将于2014年12月13日-14日在深圳北京大学大学汇丰商学院召开,届时还将举办经济学年会人才招聘专场和经济学图书展。

敬请关注年会官方网站-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的最新消息。

相机治理与国有企业监控

相机治理与国有企业监控

作者: 杨瑞龙;周业安
作者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出版物刊名: 中国社会科学
页码: 4-17页
主题词: 相机治理机制;国有企业;经营者;债权人;利益相关者;破产程序;公司治理结构;“内部人控制”;企业所有权安排;经理人员
摘要: 本文认为,单纯依靠放权让利很难优化国有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

应当通过控制权的合理配置硬化企业的约束机制,使之与相应的激励机制相匹配,达到权责利的统一。

重新设计相机治理机制,就是要通过企业控制权的争夺改变现实利益格局,确保在非正常经营状态下,有一套合适的制度安排确保控制权的顺利让渡,实现对企业决策者的有效约束,保护相关者的合法利益。

完整的相机治理机制包含三个要素:相机治理主体、信号及相机治理程序。

国有企业“失控”实际上是相机治理机制的“失灵”。

本文设计了国有企业的相机治理机制,并分别就相机治理主体的确认、相机治理的程序设计、职工作为相机治理主体时的程序设计、股东及债权人的相机治理程序设计、管理收购、破产程序的改进、相机治理各程序的协调、相机治理的信号系统的设计提出了具体构想。

市场化_财政分权和中国经济增长_周业安

市场化_财政分权和中国经济增长_周业安
[ 8] 著正相关 。 刘金涛等人利用 1982 —2000 年相关 [ 7]
统计数据进行的研究发现 , 如果用地方自主权作 为分权指标 , 那么改革开放以来 , 分税制以前 , 财 政分权对经济增长有负面作用 , 分税制之后 , 财政 分权对经济 增长 具 有正 的影 响 。 温 娇秀 利用 1980 —2004 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的研究发现 , 财 政分权总体上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 , 而且我国 财政分权的经济增长效应存在显著的跨区差异 , 东部地区的财政分权的经济增长优势高于中西部 [ 10] 地区 。 但是 , 仍然有许多 研究给出 了相反的 结论 。 Z hang 和 Z ou 于 1998 年 基 于 中 国 28 个 省 1980 —1992 年的数据研究发现 , 财政分权和经济 增长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 11] ; 2001 年 , 他们 基于中国 29 个省 1987 —1993 年的数据同样发现 了这种显著负相关关系 。 Jin 和 Z ou 把中国省 级数据划分为 1979 — 1993 年和 1994 —1999 年两 个阶段 , 研究 发现 , 1979 — 1993 年间 按支出计算 的财政分权和经济增长负相关 ; 但按收入计算的 财政分权 和经济增长正 相关 。 1994 — 1999 年间 支出分权和增长之间没有显著关系 , 而收入分权
二 、文献综述
经济学家很早就认识到 , 财政分权对经济增 长具有促进作用 。 这种作用体现为三个方面 : 第 一 , 由于当地居民和企业的偏好是多样的 , 并且具 有私人信息的性质 , 中央政府很难通过某种偏好 显示机制来获取相关的信息 , 从而无法进行有效 的资源配置决策 。 因此 , 必须把资源配置权利下 放到地方 , 由地方的居民 、企业和政府自主决策 , 从而更好地发现这些私人信息 , 并有效地满足当 地偏好 。 第二 , 财政分权在各个地方形成了类似 于企业的利润中心 , 地方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最 大化 , 必须相互之间展开竞争 。 地方之间的竞争 不仅体现在政府层面 , 而且也体现在居民和企业 层面 。 在竞争过程中 , 居民和企业在不同辖区之 间自由流动 , 不仅有利于对政府形成硬约束 , 而且 也能够通过流动正确发现价格信息 , 改善资源配 置 。 第三 , 财政分权赋予地方政府官员一定的自 主权和相应的利益 , 地方政府官员的激励得以改 善; 同时 , 财政分权还赋予当地居民和企业参与政 府决策的权利 , 对当地官员形成必要的制衡 。 可 见 , 无论是当地政府偏好的匹配 , 还是当地企业和 居民的“ 用脚投票” 和“ 用手投票” , 都起到有效配 置资源的作用 , 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 但对转型经济来说 , 通常缺乏一个公共财政 体系 , 使得财政分权并不能像成熟的市场经济国 家那样表现得很完善 。 其中最关键 的缺陷有两 个: 一是转型经济当中 , 地方政府通常不能获得独 立的税权 ; 二是当地居民和企业通常不能制约当 地政府的行为 , 即“ 用手投票” 机制失灵了 。 而对 于我国特定的政府管理体制来说 , 由于户籍制度 的存在 , 使得居民的流动实际上也受到限制 , 从而 “ 用脚投票” 机制也不 能正常运转 。 在这种情况 下 , 分权是否就失效了呢 ? 其实不然 。 Mo nt ino la , Qian 和 Wei ng ast

金融市场参与的决定和我国地区金融发展——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金融市场参与的决定和我国地区金融发展——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作者简介 :周 业安 ( 9 8 1 16 一 ) 男, , 安徽 绩溪人 , 中国人 民大学经 济学院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2陈姝 ( 9 5 18一 ) 女 , , 江西 黎 川 人 , 国人 民大 学 经 济 学 院硕 士研 究 生 。 中

4 6・
维普资讯
展 和 经济增 长, 小地 区间经 济发展 水平 的差距 。 缩
关键词 : 金融市场参与; 金融发展 ; 社会资本 中图分 类号 :8 F3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 7 9 5 2 0 0 — 0 6 0 10 — 0 X( 0 7) 5 0 4 — 5
进一 步 对 东 部 和 西部 金 融 发 展 与经 济增 长 的 长期 关 系 和短 期
国 内一 些 学者 已经 注 意 到 了这 种 地 区异 质 性 的 影 响 。 周
了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 的关系 。例如 , 笔者通过设置金融市
场 化指数 , 把该 指标纳入 标准 的金 融发展计量模 型 , 发现是 金融市场化决定了地区经济增长 , 融结 构指标的增长效应 金 是负 的1 这说 明, 2 ] 。 恰恰是一些 国外文献 中可能不被重视 的因 素影 响或者决 定 了转型经 济 中的金融发展和经 济增长 的关 系 。特别是 , 现有 的文献注重金融发展对经济 增长的单 向效 应, 忽略 了金融发展 自身 的作用 。而对 中国这种 转型经济来 说, 金融发展 的影响 因素远 比发达国家复杂 。因此 , 研究金融 发展 和经济增 长之 间的互动关 系首先 要探讨清楚 地 区金 融 发展的决定 因素 。按照对现有文献 的理解 , 对我 国地 区金融
个 国家 总体 的金 融 发 展 和 经 济 增 长 关 系 上 来 进 行 研 究 , 足 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人简历
一、基本情况
周业安,安徽绩溪人,曾就读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大学专科、工业管理工程专业)、浙江大学经济学系(获经济学硕士学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内《经济研究》、《管理世界》在内的多份学术期刊匿名审稿人。

主要研究领域为行为和实验经济学、公共经济学以及公司金融。

目前已经出版了多部学术著作,并且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经济》、《经济学季刊》等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七十余篇学术论文,《上海证券报》和《中国经营报》等报刊长期专栏作者。

和他人共同主编了《中国经济学》,由上海人民出版社每年出版一辑;共同主编经济学前沿、金融学前沿以及行为和实验经济学三套译丛(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主要著作有《金融市场的制度与结构》(2005年,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地方政府竞争和经济增长》(与李涛合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等。

曾获得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经济学一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九项,曾入选2005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荣获中国人民大学先进工作者以及教学标兵称号。

二、代表论文
1、Wenkai Sun, Xianghong Wang & Yean Zhou (2012): How free do people feel to express
their opinions? A study in urban China, Applied Economics Letters, 19:12, 1165-1169.SSCI.
2、“社会角色、个体异质性和公共品自愿供给”,周业安,连洪泉,陈叶峰,左聪颖,叶
航,2013,《经济研究》,第1期。

3、“惩罚机制真能解决搭便车难题吗?——基于动态公共品实验的证据”,连洪泉,周业
安,陈叶峰,左聪颖,叶航,2013,《管理世界》,第4期。

4、“收入不平等、外部奖惩机制和公共品自愿供给”,周业安,宋紫峰,《社会科学辑刊》,
2012年第5期。

5、“具有社会偏好个体的风险厌恶的实验研究”,周业安,左聪颖,陈叶烽,连洪泉,叶
航,《管理世界》,2012年第6期。

6、社会偏好、信息结构和合同选择——多代理人的委托代理实验研究,周业安,宋紫峰,
《经济研究》,2011年第11期。

7、不平等厌恶和公共品自愿供给,宋紫峰,周业安,何其新,《管理世界》,2011年第12
期,32-39页。

8、收入不平等、惩罚和公共品自愿供给的实验经济学研究,宋紫峰,周业安,《世界经济》,
2011年第10期。

9、人们关注的是分配动机还是分配结果?陈叶烽,周业安,宋紫峰,《经济研究》,2011年
第6期。

10、市账率:权衡还是择时?周业安,周洪荣,孙瑞,《管理世界》,2011年第4期,
15-25页。

11、税收、税收竞争与中国经济增长,李涛、黄纯纯、周业安,《世界经济》,2011年
第4期,第22-41页。

12、不平等厌恶性、财政竞争和地方政府财政赤字膨胀关系研究,赵文哲、杨其静和周
业安,《管理世界》,2010年第1期。

13、基于省级面板的财政支出与通货膨胀关系研究,《经济研究》,2009,第10期。


文哲,周业安。

14、中国地方政府间支出竞争研究,《管理世界》,2009年第2期。

李涛,周业安。

15、参数异质性、经济趋同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经济研究》,2008年第1期。

封面
文章。

周业安,章泉
16、公共品的自愿供给:一项实验研究,《经济研究》,2008年第7期。

封面文章。


业安,宋紫峰
17、财政分权、经济增长和波动,《管理世界》,2008年第3期,周业安,章泉。

18、财政分权视角下的支出竞争和中国经济增长,李涛,周业安,《世界经济》,2008
年第11期。

19、中国转型时期的劳动权评价(周业安,赵坚毅、宋紫峰),《管理世界》,2007年第
10期。

20、“异质性财富偏好和资产定价”(陈彦斌、周业安),《经济学季刊》,2006年第2
期。

21、“中国商业周期的福利成本”(陈彦斌、周业安),《世界经济》,2006年第2期。

22、“上市公司破产和重整的选择机制、经济效率及法律基础”(何绪强、周业安),
《管理世界》,2006年第7期。

23、“政策制定过程的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管理世界》,2005年第1期。

24、“我国金融市场化的测度、市场化过程和经济增长”(周业安、赵坚毅),《金融
研究》,2005年第4期。

25、“行为资产定价理论综述”(陈彦斌、周业安),《经济研究》,2004年第6期。

26、“市场化、经济结构变迁和政府经济结构政策转型——中国经验”(周业安、赵
坚毅),《管理世界》,2004年第5期。

27、“地方政府竞争和市场秩序的重构”(周业安、冯兴元、赵坚毅),《中国社会科学》,
2004年第1期。

28、“上市公司内部资本市场研究”(周业安、韩梅),《管理世界》,2003年第11期。

29、“地方政府竞争模式研究”(周业安、赵晓男),《管理世界》,2002年第12期。

30、“税费改革与乡镇民主建设”,《管理世界》,2001年第5期。

31、“关于当前中国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的反思”,《经济研究》,2001年第7期。

32、“县乡级财政支出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对策”,《管理世界》,2000年第5期。

33、“中国制度变迁的演进论解释”,《经济研究》,2000年第5期。

34、“金融抑制对中国企业融资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1999年第2期。

35、“交易费用与企业所有权分配合约的选择”(杨瑞龙、周业安),《经济研究》,1998
年第9期。

36、“相机治理与国有企业监控”(杨瑞龙、周业安),《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3
期。

37、“国有企业双层分配合约下的效率工资假说及其检验”(杨瑞龙、周业安、张玉
仁),《管理世界》,1998年第1期。

38、“一个关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规范性分析框架及其理论含义”(杨瑞龙、周业安),
《经济研究》,1997年第1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