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及其化合物高考题

铁及其化合物高考题
铁及其化合物高考题

铁及其化合物

判断正误

1 (2009年全国卷12)在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稀硝酸

2 (2010全国卷13)Fe3O4与稀硝酸反应

2Fe3O4 + 18H+ = 6Fe3+ + H2+ 8H2O

3 (2010全国卷13)FeBr2溶液与等物质的量的Cl2反应

2Fe2+ + 2Br- + 2Cl2 = 2Fe3+ + 4Cl- + Br2

4 (2011全国卷12)硫化亚铁溶于稀硝酸

FeS + 2H+ = Fe2+ + H2S

5 (2013全国卷II 10)向FeCl3溶液中加入Mg(OH)2:

3Mg(OH)2 + 2Fe3+ = 2Fe(OH)3 + 3Mg2+

6 (2014全国卷I 8)现象:FeCl3溶液可用于铜质印刷线路板制作;解释:FeCl3能从含Cu2+的溶液中置换出铜。

7 (2015全国卷I 10)实验: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 溶液;现象: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血红色;结论:稀硝酸将Fe氧化为Fe3+。

8 (2015全国卷I 10)实验:铜粉加入1.0mol/L Fe2(SO4)3溶液中;现象: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出现;结论:金属铁比铜活泼。

9 (2012江苏)如下所示的物质间转化能一步实现:Fe2O3―盐酸→FeCl3(aq)―蒸发→无水FeCl3

10 (2015广东)3 mol单质Fe完全转化为Fe3O4,失去8N A个电子

11 (2015重庆)使用如图所示装置观察Fe(OH)2的生成

12(2015广东)向FeSO4溶液中先滴入KSCN溶液,再滴加H2O2溶液,加入H2O2后溶液变成血红色,说明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13 (2016全国卷III 7)化学性质:Al2(SO4)3和小苏打反应;实际应用:泡沫灭火器

14(2016全国卷III 7)化学性质:铁比铜金属性强;实际应用:FeCl3腐蚀Cu 刻制印刷电路板

15 (2016全国卷II 13)实验目的:制备Fe(OH)3胶体;实验操作:将NaOH 浓溶液滴加到饱和FeCl3溶液中。

16 (2016全国卷I 8)1mol 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N A

17 (2016全国卷I 10)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

18 (2016四川)常温下,将铁片浸入足量浓硫酸中,铁片不溶解,说明常温下,铁与浓硫酸不发生化学反应

19(2016四川)Fe2+与H2O2在酸性溶液中的反应:2Fe2++H2O2+2H+===2Fe3++2H2O

20(2016海南)将铁屑放入稀HNO3中,证明Fe比H2活泼

21(2016江苏)向Fe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Fe3++Fe===2Fe2+

22 (2016江苏)室温下,向FeCl3溶液中滴加少量KI溶液,再滴加几滴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说明Fe3+的氧化性比I2的强

23 (2017全国卷II 13)实验:向2mL 0.1mol/L 的FeCl3溶液中加足量铁粉,振荡,加1滴KSCN溶液;现象:黄色逐渐消失,加KSCN溶液颜色不变;结论:还原性Fe > Fe2+

24 (2018全国卷III 8)24g镁与27g铝中,含有相同的质子数

25 (2019全国卷II 10)实验操作:向盛有FeCl3溶液的试管中加过量铁粉,充分振荡后加1滴KSCN溶液;实验现象:黄色逐渐消失,加KSCN后溶液颜色不变。

26 (2019全国卷II 11)向CuSO4溶液中加入足量Zn粉,溶液蓝色消失:

Zn+CuSO4 = Cu+ZnSO4

27 (2019全国卷III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铝合金大量用于高铁建设。

28 (2019北京10):

29 (2019江苏4)离子共存0.1 mol/L FeCl2溶液:K+、Mg2+、、

30 (2019江苏6)Fe在稀硝酸中发生钝化,室温下Na与空气中O2反应制取Na2O2

31 (2019江苏13)实验操作和现象:向X溶液中滴加几滴新制氯水,振荡,再加入少量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结论:X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32 (2019天津2)

33 (2019天津3)将废铁屑加入FeCl2溶液中,可用于除去工业废气中的Cl2

34 (2008江苏16题8分)根据下列框图回答问题

(1)写出M溶于稀H2SO4和H2O2混合液的化学方程式:

(2)某同学取X的溶液,酸化后加入KI、淀粉溶液,变为蓝色。写出上述变化过程相关的离子方程式:

(3)写出Cl2将Z氧化为K2EO4的化学方程式:

35 (2016全国卷II 28题15分)某班同学用如下实验探究Fe2+、Fe3+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取一定量氯化铁、氯化亚铁固体,均配制成0.1 mol/L的溶液。在FeCl2溶液中需加入少量铁屑,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组同学取2 mL FeCl2溶液,加入几滴氯水,再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Cl2可将Fe2+氧化。FeCl2溶液与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乙组同学认为甲组的实验不够严谨,该组同学在2 mL FeCl2溶液中先加入0.5 mL煤油,再于液面下依次加入几滴氯水和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煤油的作用是。

(4)丙组同学取10 mL 0.1 mol/L KI溶液,加入6 mL 0.1 mol/L FeCl3溶液混合。分别取2 mL此溶液于3支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①第一支试管中加入1 mL CCl4充分振荡、静置,CCl4层显紫色;

②第二支试管中加入1滴K3[Fe(CN)6]溶液,生成蓝色沉淀;

③第三支试管中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

实验②检验的离子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实验①和③说明:在I-过量的情况下,溶液中仍含有________(填离子符号),由此可以证明该氧化还原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丁组同学向盛有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酸化的FeCl2溶液,溶液变成棕黄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有气泡出现,并放热,随后有红褐色沉淀生成。产生气泡的原因是;生成沉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

近五年高考数学(理科)立体几何题目汇总

高考真题集锦(立体几何部分) 1.(2016.理1)如图是由圆柱和圆锥组合而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是( ) A 20π B24π C28π D.32π 2. βα,是两个平面,m,n 是两条直线,有下列四个命题: (1)如果m ⊥n,m ⊥α,n ∥β,那么βα⊥; (2)如果m ⊥α,n ∥α,那么m ⊥n. (3)如果αβα?m ,∥那么m ∥β。 (4)如果m ∥n,βα∥,那么m 与α所成的角和n 与β所成的角相等。 其中正确的命题有___________ 3.(2016年理1)如图,某几何体的三视图是三个半径相等的圆及每个圆中两条互相垂直的半径.若该几何体的体积是π328,则它的表面积是 A 17π B.18π C.20π D.28π 4.平面α过正方体1111D C B A ABCD -的顶点A ,α//平面11D CB ,?α平面ABCD =m , ?α平面11A ABB =n,则m,n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 A.23 B.22 C.33 D.3 1 5.(2016年理1)如图,在以A,B,C,D,E,F 为顶点的五面体中,面ABEF 为正方形,AF=2FD ,∠AFD=90°,且二面角D-AF-E 与二面角C-BE-F 都是60° .(12分) (Ⅰ)证明:平面ABEF ⊥平面EFDC ; (Ⅱ)求二面角E-BC-A 的余弦值.

6. (2015年理1)圆柱被一个平面截取一部分后与半球(半径为r )组成一个几何体,该几何体三视图的正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若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是16+20π,则r=( ) A.1 B.2 C.7 D.8 7.如图,四边形ABCD 为菱形,∠ABC=120°,E,F 是平面ABCD 同一侧的亮点,BE ⊥平面ABCD,DF ⊥平面ABCD,BE=2DF,AE ⊥EC. (1) 证明:平面AEC ⊥平面AFC; (2) 求直线AE 与直线CF 所成角的余弦值。 8.一个正方体被一个平面截去一部分后,剩余部分的三视图如下图,则截取部分体积和剩余 部分体积的比值为() 9.如图,长方体1111D C B A ABCD -中,AB = 16,BC = 10,AA1 = 8,点E ,F 分别在1111C D B A , 上,411==F D E A ,过点E,F 的平面α与此长方体的面相交,交线围成一个正方形。 (1)在图中画出这个正方形(不必说明画法和理由); (2)求直线AF 与平面α所成的角的正弦值 10.如图,菱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与BD 交于点O ,AB=5,AC=6,点E,F 分别在AD,CD 上,AE=CF=45 ,EF 交BD 于点H.将△DEF 沿EF 折到△DEF 的位置,OD ’=10 (1)证明:D ’H ⊥平面ABCD (2)求二面角B-D ’A-C 的正弦值

数学中等职业学校《基础模块》第一册期末考试 数学试卷

中等职业学校《基础模块》第一册 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卷 (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1.必须将所有答案作在答案卷上,超出答题区域、在其它题的答题区域内以及在密封线内书写的答案无效。 2.考试结束后,只交答案卷。 姓名: 班级: 考场: 考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函数是奇函数的是( ) A. f(x)=sinx B.f(x)=cosx C.f(x)= 21 x D.f(x)=x 2.下列函数中,在区间(0,+∞)上单调增加的是( ) A.y=x 1 B.y=x 2 C.y=-x-1 D.y=-x 2 3.根式32 )(b a 改写成分数指数幂的形式是( ) A.3 23 2 b -a B.2 3b -a )( C. 3 2b -a )( D.2 32 3b -a 4.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 A.2.26.1>4.26.1 B.1.0-3.0>2.0-3.0 C.22.0<32.0 D.5.0-2.3<3.0-2.3 5.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 A.5.0log 3.0 <6.0log 3.0 B.lg6>8lg C.4.1log 5.1<6.1log 5.1 D.4.1log 5.0<6.1log 5.0 6. 与-120o 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是( ) A.{x|x=120o +k ?360o ,k ∈Z} B.{x|x=-120o +k ?360o ,k ∈Z} C.{x|x=120o -k ?360o ,k ∈Z} D.{x|x=220o +k ?360o ,k ∈Z} 7. 如果cos α<0,tan α>0,则角α的终边所在的象限是( ) A. 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8. 下列诱导公式正确的是( ) A. Sin(-α)=sin α B.cos(π-α)=cos α C.tan(2π-α)=tan α D.Sin(π+α)=-sin α 9.下列说法不一定成立的是( ) A .若a< b ,则a 2c < b 2c B .若a+c >b+c ,则a >b B .若a 2c >b 2c ,则a >b D .若a >b ,则a-c >b-c 10.下列等式中一定成立的是( ) A .sin 50o >sin 55o B.cos 150o >cos 155o C. cos 55o >cos 50o D.sin 255o >sin 250o 11.已知全集U=R,A={x|-3x 或x>4} D. A ∩(B)={x|-3

全国高考化学铁及其化合物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及答案

全国高考化学铁及其化合物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及答案 一、高中化学铁及其化合物 1.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含Fe3+、Al3+、Cu2+,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变废为宝,利用废铁屑制得Fe2O3、Al2O3和金属Cu,过程如下。 请回答: (1)固体A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溶液B中的金属阳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剂G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 (4)B→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溶液E焰色反应呈黄色,试剂H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Fe、Cu Fe2+、Al3+稀盐酸或稀硫酸 2Fe2+ + Cl2 = 2Fe3+ + 2Cl— NaOH溶液 【解析】 【分析】 【详解】 (1)向含Fe3+、Al3+、Cu2+的工业废水中加入过量的废铁屑,发生反应2Fe3++Fe=3Fe2+,Fe+ Cu2+= Fe2++Cu,而铁屑是过量的,因此固体A的成分是Fe和Cu; (2)溶液B中的金属阳离子有反应产生的Fe2+和废水中原有的Al3+; (3)向Fe和Cu的混合物中加入过量的试剂G能产生溶液B和固体C,则试剂G为稀盐酸或稀硫酸,而固体C为不溶于稀盐酸或稀硫酸的Cu; (4)向溶液B中加入足量的氯水,Fe2+被Cl2氧化成Fe3+,而Al3+不反应,因此离子方程式为2Fe2+ + Cl2 = 2Fe3+ + 2Cl—; (5)溶液D的成分是Fe3+和Al3+,向其中加入过量的H溶液生成沉淀F和溶液E,且沉淀F经过灼烧生成铁红,则F为Fe(OH)3;溶液E的焰色反应呈黄色,说明含有钠元素,且一定条件下能得到Al2O3,说明含有铝元素,则E为Na[Al(OH)4];经过以上分析,可知H为NaOH溶液。 2.金属及其化合物在人类生活、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印刷电路板由高分子材料和铜箔复合而成,刻制印刷电路时,工业上常用FeCl3溶液作为“腐蚀液”,有CuCl2和FeCl2生成.如图是某工程师为了从使用过的腐蚀废液中回收铜、并重新获得FeCl3溶液所采用的工艺流程图:

最新-近三年高考理科立体几何高考题汇编

2015-2017高考立体几何题汇编 2017(三)16.a ,b 为空间中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的直角边AC 所在直线与a ,b 都垂直,斜边AB 以直线AC 为旋转轴旋转,有下列结论: ①当直线AB 与a 成60°角时,AB 与b 成30°角;②当直线AB 与a 成60°角时,AB 与b 成60°角; ③直线AB 与a 所成角的最小值为45°;④直线AB 与a 所成角的最小值为60°;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写所有正确结论的编号) 2017(三)19.(12分)如图,四面体ABCD 中,△ABC 是正三角形,△ACD 是直角三角形,∠ABD =∠CBD ,AB =BD . (1)证明:平面ACD ⊥平面ABC ; (2)过AC 的平面交BD 于点E ,若平面AEC 把四面体ABCD 分成体积相等的两部分,求二面角D –AE –C 的余弦值. 2017(二)4.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实线画出的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该几何体由一平面将一圆柱截去一部分后所得,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 .90π B .63π C .42π D .36π 2017(二)10.已知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20ABC ∠=?,2AB =, 11BC CC ==,则异面直线1AB 与1BC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 B C D

2017(二)19.(12分)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侧面PAD 为等边三角形且垂直于底面ABCD , o 1 ,90,2 AB BC AD BAD ABC == ∠=∠= E 是PD 的中点. (1)证明:直线CE ∥平面PAB ; (2)点M 在棱PC 上,且直线BM 与底面ABCD 所成角为o 45,求二面角M AB D --的余弦值. 2017(一)7.某多面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正视图和左视图都由正方形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组成,正方形的边长为2,俯视图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该多面体的各个面中有若干个是梯形,这些梯形的面积之和为 2017(一)18.(12分) 如图,在四棱锥P?ABCD 中,AB//CD ,且90BAP CDP ∠=∠=. (1)证明:平面PAB ⊥平面PAD ;(2)若PA =PD =AB =DC ,90APD ∠=,求二面角A ?PB ?C 的余弦值. 2017(天津)(17)(本小题满分13分) 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PA ⊥底面ABC ,90BAC ∠=?.点D ,E ,N 分别为棱PA ,P C ,BC 的中点,M 是线段AD 的中点,PA =AC =4,AB =2. (Ⅰ)求证:MN ∥平面BDE ;(Ⅱ)求二面角C -EM -N 的正弦值; (Ⅲ)已知点H 在棱PA 上,且直线NH 与直线BE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求线段AH 的 2016(二)(19)(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菱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与BD 交于点O ,AB =5,AC =6,点E ,F 分别在AD ,CD 上,AE =CF =,EF 交BD 于点H .将△DEF 沿EF 折到△ 的位置, .

职业学校数学试题

职业学校数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共有 30道题,每题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1、下列函数中哪个与函数x y =是同一函数? ( ) A 、2)(x y = B 、x x y 2= C 、33x y = D 、2 x y = 2、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小于90的角是锐角 B.第一象限的角是锐角 C.终边相同的角一定相等 D.钝角是第二象限角 3、三个数0.760.76,0.7,log 6的大小顺序是 ( ) A 、 60.7 0.70.7log 66<< B 、60.70.70.76log 6<< C 、0.760.7log 660.7<< D 、6 0.7 0.7log 60.76<< 4、设P 终边经过点P(-5,12),则=+ααsin cot ( ) A. 137 B. 137- C. 15679 D. 15679 - 5、函数1sin 2-=x y 的最大值是( ) A. 21 - B. 0 C. 1 D. 2 6、利用诱导公式= -)2sin(απ ( ) A. αsin B. αsin - C. αcos D. αcos - 7、 =-0)30sin(( ) A. 21- B. 21 C. 23 D. 23 - 8、已知α是第三象限,且2tan =α,则=αcos ( )

A. 21- B. 21 C. 55 D. 55- 9、二次函数 522+-=x x y 的值域是 ( ) A 、[4,+∞) B 、 (4,+∞) C 、(-∞,4] D 、 (-∞,4) 10、等差数列中,a 5=10,a 2=1,则a 1,d 分别是 ( ) A. -2,3 B. 2,-3 C. -3,2 D. 23 11、等差数列中S 7-S 4=450,则a 6= ( ) A. 90 B. 150 C. 300 . D. 360 12、已知21cos sin 1-=+x x ,则1sin cos -x x 的值是 A . 21 B . 21 - C .2 D .-2 13、角326π 是第( )象限角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14、等比数列中,a n >0,756453a a a a 2a a ++=36,那么a 4+a 6= ( ) A. 6 B. 12 C. 18 D. 24 15、给出以下四个命题: (1)3300角与—10500角的终边相同; (2)第二象限角都是钝角; (3)终边在y 轴正半轴上的角不一定是直角; (4)锐角用集合表示?? ????<≤20πx x . 其中正确的命题个数为( )

高考化学易错题精选-铁及其化合物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易错题精选-铁及其化合物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一、高中化学铁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现有金属单质A、B、C和气体甲、乙、丙以及物质D、E、F、G、H,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有些反应的生成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标出)。 请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丙__________。 (2)写出黄绿色气体乙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反应过程⑦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3)反应③中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 【答案】Al HCl 杀菌消毒、强氧化剂、漂白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 4Fe(OH)2+O2+2H2O=4Fe(OH)3 2Al+2OH- +2H2O=2AlO2-+3H2↑ 【解析】 【分析】 金属A颜色反应为黄色证明A为金属Na,Na与水反应生成气体甲为H2,D为NaOH;金属B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H2,说明B为金属Al,黄绿色气体乙为Cl2,气体甲是H2,H2和Cl2反应生成丙为HCl,HCl溶于水得到的物质E为盐酸溶液,盐酸与金属C反应产生F溶液是金属氯化物,该氯化物与Cl2还可以反应产生G,G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H为Fe(OH)3,则G为FeCl3,推断物质F为FeCl2;判断C为Fe,以此解答该题。【详解】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是Na,B是Al,C为Fe,气体甲是H2,气体乙是Cl2,气体丙是HCl;D是NaOH,E是盐酸,F是FeCl2,G是FeCl3,H是Fe(OH)3。 (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物质B是Al,丙是HCl; (2)黄绿色气体乙是Cl2,该物质可以与水反应产生HCl和HClO,HClO具有强氧化性,可作氧化剂,氧化一些具有还原性的物质,也用于杀菌消毒或用于物质的漂白; (3)FeCl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FeCl2+2NaOH=Fe(OH)2↓+2NaCl,Fe(OH)2具有还原性,容易被溶解在溶液中的氧气氧化,发生反应:4Fe(OH)2+O2+2H2O=4Fe(OH)3,固体由白色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因此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 (4)反应③是Al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产生NaAlO2和H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 +2H2O=2AlO2-+3H2↑。

职高数学试题及答案

1.如果log3m+log3n=4,那么m+n的最小值是( ) A.4 B.4 C.9 D.18 2.数列{a n}的通项为a n=2n-1,n∈N*,其前n项和为S n,则使S n>48成立的n的最小值为( ) A.7 B.8 C.9 D.10 3.若不等式|8x+9|<7和不等式ax2+bx-2>0的解集相同,则a、b的值为( ) A.a=-8 b=-10 B.a=-4 b=-9 C.a=-1 b=9 D.a=-1 b=2 4.△ABC中,若c=2a cosB,则△ABC的形状为( ) A.直角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C.等边三角形 D.锐角三角形 5.在首项为21,公比为的等比数列中,最接近1的项是( ) A.第三项 B.第四项 C.第五项 D.第六项 6.在等比数列中,,则等于( ) A. B. C.或 D.-或- 7.△ABC中,已知(a+b+c)(b+c-a)=bx,则A的度数等于( ) A.120° B.60° C.150° D.30° 8.数列{a n}中,a1=15,3a n+1=3a n-2(n∈N*),则该数列中相邻两项的乘积是负数的是( ) A.a21a22 B.a22a23 C.a23a24 D.a24a25 9.某厂去年的产值记为1,计划在今后五年内每年的产值比上年增长10%,则从今年起到第五年,这个厂的总产值为( ) A.1.14 B.1.15 C.10×(1.16-1) D.11×(1.15-1) 10.已知钝角△ABC的最长边为2,其余两边的长为a、b,则集合P={(x,y)|x=a,y=b}所表示的平面图形面积等于( )

A.2 B.π-2 C.4 D.4π-2 11.在R上定义运算,若不等式对任意实数x成立,则( ) A.-1<a<1 B.0<a<2 C.-<a< D.-<a< 12.设a>0,b>0,则以下不等式中不恒成立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请把正确答案写在横线上) 13.在△ABC中,已知BC=12,A=60°,B=45°,则AC=____. 14.设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则z=2x-3y的最大值为____. 15.《莱因德纸草书》(Rhind Papyrus)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数学著作之一.书中有一道这 样的题目:把100个面包分给五人,使每人成等差数列,且使较多的三份之和的是较少的两份之和,则最少1份的个数是____. 16.设,则数列{b n}的通项公式为____. 三、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12分)△ABC中,a,b,c是A,B,C所对的边,S是该三角形的面积,且 . (1)求∠B的大小; (2)若a=4,S=5,求b的值.

近三年高考全国卷理科立体几何真题

新课标卷近三年高考题 1、(2016年全国I 高考)如图,在以A ,B ,C ,D ,E ,F 为顶点的五面体中,面 ABEF 为正方形,AF =2FD ,90AFD ∠=o ,且二面角D -AF -E 与二面角C -BE -F 都是60o . (I )证明:平面ABEF ⊥平面EFDC ; (II )求二面角E -BC -A 的余弦值. 【解析】 ⑴ ∵ABEF 为正方形 ∴AF EF ⊥ ∵90AFD ∠=? ∴AF DF ⊥ ∵=DF EF F I ∴AF ⊥面EFDC AF ⊥面ABEF ∴平面ABEF ⊥平面EFDC ⑵ 由⑴知60DFE CEF ∠=∠=? ∵AB EF ∥ AB ?平面EFDC EF ?平面EFDC ∴AB ∥平面ABCD AB ?平面ABCD ∵面ABCD I 面EFDC CD = ∴AB CD ∥,∴CD EF ∥ ∴四边形EFDC 为等腰梯形 以E 为原点,如图建立坐标系,设FD a = ()020EB a =u u u r ,,,322a BC a ?? =- ? ???u u u r ,,,()200AB a =-u u u r ,, 设面BEC 法向量为()m x y z =u r ,,. 00m EB m BC ??=? ??=??u r u u u r u r u u u r ,即1111203 202a y a x ay z ?=????-?=?? 设面ABC 法向量为()222n x y z =r ,, =00n BC n AB ?????=??r u u u r r u u u r .即2222 320220a x ay ax ?-=???=? 222034x y z ===,

职业学校高三数学试题及答案

职业学校2012-2013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三年级数学试题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设全集U ={}e d c b a ,,,,,集合M ={}d c a ,,,N ={}e d b ,,,则CuM ∩CuN 是( ) A 、φ B 、{}d C 、{}c a , D 、{}e b , 2、已知直线l 1,l 2与平面α有下面四个命题: ①若l 1∥α,l 1∥l 2,则l 2∥α; ②若l 1∥α,l 2⊥α,则l 1⊥l 2; ③若l 1?α,l 2∩α=A ,则l 1与l 2是异面直线; ④若l 1⊥l 2,,l 1⊥α,则l 2∥α; 其中真命题的有(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3、函数y =cos 24x -sin 24x 的最小正周期是( ) A 、2π B 、π C 、2π D 、4π 4、下列函数中为偶函数的是( ) A 、y=2x +1 B 、y =(21 )x C 、y =sin (2π -x ) D 、y =log 2(x+1) 5、直线5x +12y -8=0与圆x 2+y 2-2x +6y +2=0的位置关系是( ) A 、相交 B 、相切 C 、相离 D 、直线过圆心 6、函数y =lg x x -+11的定义域是( ) A 、(-1,1)∪(1,+∞) B 、(-1,1) C 、(-∞,-1)∪(1,+∞) D 、(0,+∞) 7、已知f (2x -1)=2x 2 -x ,则f(1)是( ) A 、23 B 、21 C 、1 D 、0 8、从单词“equation ”中选取5个不同的字母排成一排,含有“qu ”(其中“qu ”相连且顺序不变)的不同排列共有( ) A 、120个 B 、480个 C 、720个 D 、840个 9、函数y =sinx +cosx +2的最大值是( ) A 、2-2 B 、2+2 C 、0 D 、1 10、椭圆的焦点为F 1,F 2,过点F 1作直线与椭圆相交,被椭圆截得的最短的线段MN 长为 532 ,△MF 2N 的周长为20,则椭圆的离心率是( ) A 、522 B 、53 C 、54 D 、517 二、填空题(每个3分,共24分) 11、不等式x x 423 2>-的解集是 。 12、已知 =1tan tan -αα-1,则=α αα αcos 2sin 3cos sin -+ 。 13、不等式x 2+kx +1>0的解集是一切实数,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14、一枚硬币连掷3次,只有一次出现正面的概率是 。 。 15、P 是抛物线y =x 2上的任意一点,则当P 到直线x +y +2=0上的点的距离最小时,P 与该抛物线的准线的距离是 。 16、等比数列 } {n a 中,==-=-q a a a a 则公比,64,15724 17.若向量与的夹角为600 ,||=4,(+2)?(-3)=-72,则 ||= . 18.10 )22(x x +展开式的常数项是 . 三、计算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 19、已知函数y =ax 2+bx +c 的图像以直线x =1为对称轴,且过两点(-1,0)和

高考化学铁及其化合物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铁及其化合物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一、高中化学铁及其化合物 1.化学反应多姿多彩,其中的颜色多种多样,试根据图中框图,按要求填写下列问题 (1)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B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和氯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氧化铁;Fe (2)Fe2O3+3CO 2Fe+3CO2;Fe+Cu2+=Cu+ Fe2+;2Fe+3Cl22FeCl3 【解析】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红棕色粉末A为氧化铁,在高温下被一氧化碳还原,生成黑色粉末B为铁,与蓝色溶液反应生成红色固体C为铜,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浅绿色溶液为氯化亚铁。 (1)根据上述分析,A是氧化铁,B是铁,故答案为氧化铁;Fe;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 2Fe+3CO2,故答案为Fe2O3+3CO 2Fe+3CO2; 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Fe+Cu2+=Cu+ Fe2+,故答案为Fe+Cu2+=Cu+ Fe2+; B和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3Cl22FeCl3,故答案为2Fe+3Cl22FeCl3。 考点:考查了无机推断的相关知识。 2.某兴趣活动小组利用物质间的互变,设计成一个平面魔方,如右图所示: 已知①A、B、C、D、G含有同种元素。 ②

纯A(单质)B溶液D固体G溶液 颜色银白色黄色红棕色浅绿色 ③E是通常情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B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也能将一种氧化物氧化为F,F是含有三种元素的化合物,与A反应生成E、G。 依据以上信息填空: (1)写出D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 (2)G生成C的过程中所出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写出对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A→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F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G与次氯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 【答案】Fe2O3先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 Fe2++2OH- =Fe(OH)2↓,4Fe(OH)2+O2+2H2O=4 Fe(OH)3 2Fe+3Cl22FeCl3 2Fe3++SO2+2H2O=2Fe2++SO42-+4H+ 2Fe2++2HClO=2Fe3++Cl-+ H2O+ClO- 【解析】 【分析】 根据信息,D固体是红棕色,则D为Fe2O3;A、B、C、D、G含有相同元素,且G溶液为浅绿色,则G中含有Fe2+;C可以生成Fe2O3,推出C为Fe(OH)3;A为单质,银白色,则A为Fe,B溶液为黄色,说明含有Fe3+;B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推出B为含有Cl-,则B为FeCl3; E是通常情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E为H2,F能和Fe反应生H2和Fe2+,且属于三种元素的化合物,则F为H2SO4, 【详解】 (1)D为Fe2O3; (2)G中含有Fe2+,C为Fe(OH)3,因此离子反应方程式为Fe2++2OH-=Fe(OH)2↓, 4Fe(OH)2+O2+2H2O=4Fe(OH)3,现象是先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 (3)A为Fe,B为FeCl 3,则反映式为2Fe+3Cl22FeCl3; (4)F为H2SO4,因此氧化物是SO2,2Fe3++SO2+2H2O=2Fe2++SO42-+4H+,利用次氯酸的强氧化性,把Fe2+氧化成Fe3+,即2Fe2++2HClO=2Fe3++Cl-+ H2O+ClO-。 3.现有金属单质A、B、C和气体甲、乙、丙及物质D、E、F、G、H,它们之间能发生如下反应(图中有些反应的产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全部标出)。

职高高考数学模拟试题

2001年某省普通高校对口升学 考试数学模拟试题(三)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5分,共7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全集U = {0,1,2,3},集合M ={0,1,2}N ={0,2,3},则U M N U e( ) A .空集 B .{1} C .{0,1,2} D .{2,3} 2.设x ,y 为实数,则x 2 = y 2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 A .x = y B .x = –y C .x 3 = y 3 D .| x | = | y | 3.点P (0, 1)在函数y = x 2 + ax + a 的图像上,则该函数图像的对称轴方程为( ) A .x = 1 B .12x = C .x = –1 D .12 x =- 4.不等式x 2 + 1>2x 的解集是( ) A .{x |x 1,x ∈R } B .{x |x >1,x ∈R } C .{x |x –1,x ∈R } D .{x |x 0,x ∈R } 5.点(2, 1)关于直线y = x 的对称点的坐标为( ) A .(–1, 2) B .(1, 2) C .(–1, –2) D .(1, –2) 6.在等比数列{a n }中,a 3a 4 = 5,则a 1a 2a 5a 6 =( ) A .25 B .10 C .–25 D .–10 7.8个学生分成两个人数相等的小组,不同分法的种数是( ) A .70 B .35 C .280 D .140 8.1tan151tan15+?=-? ( ) A .3- B 3 C 3 D .3 9.函数31()31 x x f x -=+( ) A .是偶函数 B .是奇函数 C .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 D .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 10.掷三枚硬币,恰有一枚硬币国徽朝上的概率是( ) A .14 B .13 C .38 D .34 11.通过点(–3, 1)且与直线3x – y – 3 = 0垂直的直线方程是( ) A .x + 3y = 0 B .3x + y = 0 C .x – 3y + 6 = 0 D .3x – y – 6 = 0 12.已知抛物线方程为y 2 = 8x ,则它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是( ) A .8 B .4 C .2 D .6 13.函数y = x 2 – x 和y = x – x 2的图像关于( ) A .坐标原点对称 B .x 轴对称

理科立体几何高考题

立体几何高考题 1.在空间,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平行直线的平行投影重合(B )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C )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D )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2.正方体ABCD-1111A B C D 中,B 1B 与平面AC 1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 ) (B (C )2 3 (D 3.右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根据图中数据,可得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是( ) A .9π B .10π C .11πD .12π 4.已知正四棱锥S ABCD - 中,SA =,那么当该棱锥的体积最大时,它的高为 (A )1 (B (C )2 (D )3 5.已知正四棱锥S ABCD -的侧棱长与底面边长都相等,E 是SB 的中点,则AE SD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 ) A . 13 B . 3 C . 3 D . 23 6.与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三条棱AB 、1CC 、11A D 所在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 (A )有且只有1个 (B )有且只有2个 (C )有且只有3个 (D )有无数个 7.已知在半径为2的球面上有A 、B 、C 、D 四点,若AB=CD=2,则四面体ABCD 的体积的最大值为 (A) 3 (B)3 (C) 3 8.已知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侧棱与底面边长都相等,1A 在底面ABC 内的射影为ABC △的中心,则 1AB 与底面ABC 所成角的正弦值等于( c ) A . 13 B C D . 23 9.已知球的半径为2,相互垂直的两个平面分别截球面得两个圆.若两圆的公共弦长为2,则两圆的圆心距等于( ) A .1 B .2 C .3 D .2 俯视图 正(主)视图 侧(左)视图

全国高考化学铁及其化合物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

全国高考化学铁及其化合物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 一、高中化学铁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某固体化合物A,按图所示发生系列变化,已知E溶液中加入氨水后产生的白色沉淀很快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 回答下列问题:(1)物质A是___(填化学式)。 (2)反应②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 (3)反应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 【答案】Fe(OH)3 Fe2O3+6H+=2Fe3++3H2O 4Fe(OH)2+O2+2H2O=4Fe(OH)3 【解析】 【分析】 已知E溶液中加入氨水后产生的白色沉淀很快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说明A为氢氧化铁,Fe(OH)3,A加热分解生成B为Fe2O3,C为H2O,依据流程分析判断D为FeCl3,X为Fe,E为FeCl2 溶液,据此分析。 【详解】 已知E溶液中加入氨水后产生的白色沉淀很快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说明A为氢氧化铁,Fe(OH)3,A加热分解生成B为Fe2O3,C为H2O,依据流程分析判断D为FeCl3,X为Fe,E为FeCl2 溶液。 (1)依据推断可知A为Fe(OH)3; (2)反应②是盐酸和氧化铁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Fe2O3+6H+ =2Fe3++3H2O; (3)反应④是氢氧化亚铁和氧气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的也还原反应,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 2.A~I分别表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一种物质,它们之间相互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没有列出)。已知H为固态氧化物,F是红褐色难溶于水的沉淀,且A、B、C、D、E、F六种物质中均含同一种元素。 请填写下列空白: (1)A、B、C、D、E、F六种物质中所含的同一种元素的名称是___。

职高高三数学试卷

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 (1)设集合{}A=246,,,{}B=123,,,则A B= ……………………………………( ) (A ){}4 (B ){}1,2,3,4,5,6 (C ){}2,4,6 (D ){}1,2,3 (2)函数y cos 3 x =的最小正周期是 ……………………………………( ) (A )6π (B )3π (C )2π (D )3 π (3)021log 4()=3 - ……………………………………( ) (A )9 (B )3 (C )2 (D )1 ) (4)设甲:1, :sin 62 x x π==乙,则 ……………………………………( ) (A )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乙的充分条件; (B )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C )甲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D )甲是乙的充分必要条件。 (5)二次函数222y x x =++图像的对称轴方程为 ……………………………………( ) (A )1x =- (B )0x = (C )1x = (D )2x = (6)设1sin =2 α,α为第二象限角,则cos =α ……………………………………( ) . (A )32- (B )22- (C )12 (D )32 (7)下列函数中,函数值恒大于零的是 ……………………………………( ) (A )2y x = (B )2x y = (C )2log y x = (D )cos y x = (8)曲线21y x =+与直线y kx =只有一个公共点,则k= ………………………( ) (A )2或2 (B )0或4 (C )1或1 (D )3或7 (9)函数lg 3-y x x =+的定义域是 ……………………………………( ) (A )(0,∞) (B )(3,∞) (C )(0,3] (D )(∞,3] (10)不等式23x -≤的解集是 ……………………………………( ) 【 (A ){}51x x x ≤-≥或 (B ){}51x x -≤≤ (C ){}15x x x ≤-≥或 (D ){}15x x -≤≤ (11)若1a >,则 ……………………………………( ) (A )12 log 0a < (B )2log 0a < (C )10a -< (D )210a -< (12)某学生从6门课程中选修3门,其中甲课程必选修,则不同的选课方案共有…( )

历年全国理科数学高考试题立体几何部分精选(含答案)

1.在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中,正视图和俯视图如 右图所示,则相应的俯视图可以为 2.已知矩形ABCD的顶点都在半径为4的球O的球面上,且6,23 ==,则棱锥 AB BC -的体积为。 O ABCD 3.如图,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平行四 边形,∠DAB=60°,AB=2AD,PD⊥底面ABCD. (Ⅰ)证明:PA⊥BD; (Ⅱ)若PD=AD,求二面角A-PB-C的余弦值。

2.83 3. 解:(Ⅰ)因为60,2DAB AB AD ∠=?=, 由余弦定理得3BD AD = 从而BD 2+AD 2= AB 2,故BD ⊥AD 又PD ⊥底面ABCD ,可得BD ⊥PD 所以BD ⊥平面PAD. 故 PA ⊥BD (Ⅱ)如图,以D 为坐标原点,AD 的长为单位长,射线DA 为x 轴的正半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 ,则 ()1,0,0A ,()03,0B ,,() 1,3,0C -,()0,0,1P 。 (1,3,0),(0,3,1),(1,0,0)AB PB BC =-=-=- 设平面PAB 的法向量为n=(x ,y ,z ),则0, 0,{ n AB n PB ?=?= 即 3030 x y y z -+=-= 因此可取n=(3,1,3) 设平面PBC 的法向量为m ,则 m 0, m 0, { PB BC ?=?= 可取m=(0,-1,3-) 27 cos ,727 m n = =- 故二面角A-PB-C 的余弦值为 27 7 -

1. 正方体ABCD-1111A B C D 中,B 1B 与平面AC 1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 23 B 33 C 2 3 D 63 2. 已知圆O 的半径为1,PA 、PB 为该圆的两条切线,A 、B 为俩切点,那么PA PB ?的最小值为 (A) 42-+ (B)32-+ (C) 422-+ (D)322-+ 3. 已知在半径为2的球面上有A 、B 、C 、D 四点,若AB=CD=2,则四面体ABCD 的体积的最大值为 (A) 23 (B)43 (C) 23 (D) 83 4. 如图,四棱锥S-ABCD 中,SD ⊥底面ABCD ,AB ⊥⊥(Ⅰ)证明:SE=2EB ; (Ⅱ)求二面角A-DE-C 的大小 .

中等职业学校对口升学考试数学模拟试题(卷)(一)

中等职业学校对口升学考试数学模拟试题(一) (时间:120分钟;分数:150分) 一、选择题(12小题,每题5分,共60分) 1. 已知集合 {} 1,2,3,4A =,集合 {} 2,4B =,则A B =I ( ) (A ){}2,4 (B ){}1,3 (C ){}1,2,3,4 (D )? 2.圆22(2)5x y ++=关于原点(0,0)P 对称的圆的方程为 ( ) (A )22(2)5x y -+= (B )22(2)5x y +-= (C )22(2)(2)5x y +++= (D )22(2)5x y ++= 3.4)2(x x +的展开式中3x 的系数是( ) (A )6 (B )12 (C )24 (D )48 4.在ABC ?中,a b c ,,分别为角A B C ,,所对边,若2cos a b C =,则此三角形一定是( ) (A )等腰直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等腰三角形 (D )等腰或直角三角形 5.已知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01)1(2=+++++b a x a x 的两个实根为21,x x , 且 1,1021><

第9题 7.已知x 、y 的取值如下表所示:若y 与x 线性相关,且?0.95y x a =+,则a = ( ) (A )2.2 (B )2.9 (C )2.8 (D )2.6 8.设 A 、 B 为直线y x =与圆221x y += 的两个交点,则||AB = ( ) (A )1 (B )2 C D 9.如下图,矩形ABCD 中,点E 为边CD 的中点,若在矩形ABCD 部随机取一 个点Q ,则点Q 取自△ABE 部的概率等于( ) (A )14 (B )13 (C )12 (D )23 10.已知圆22:40C x y x +-=,l 过点(3,0)P 的直线,则 ( ) (A )l 与C 相交 (B )l 与C 相切 (C )l 与C 相离 (D )以上三个选项均有可能 11.若a ∈R ,则“1a =”是“1a =”的( )条件 (A )充分而不必要 (B )必要而不充分 (C )充要 (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 12.一束光线从点)11(,-A 出发经x 轴反射, 到达圆C :13-2-2 2=+)()(y x 上 一点的最短路程是( ) (A )4 (B )5 (C )32-1 (D )26 二.填空题(6小题,每题5分,共30分) 13.袋中共有6个除了颜色外完全相同的球,其中有1个红球,2个白球和3 个黑球,从袋中任取一球,颜色为黑色的概率等于 .

高考化学铁及其化合物综合题

高考化学铁及其化合物综合题 一、高中化学铁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现有金属单质A、B、C和气体甲、乙、丙以及物质D、E、F、G、H,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有些反应的生成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标出)。 请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丙__________。 (2)写出黄绿色气体乙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反应过程⑦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3)反应③中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 【答案】Al HCl 杀菌消毒、强氧化剂、漂白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 4Fe(OH)2+O2+2H2O=4Fe(OH)3 2Al+2OH- +2H2O=2AlO2-+3H2↑ 【解析】 【分析】 金属A颜色反应为黄色证明A为金属Na,Na与水反应生成气体甲为H2,D为NaOH;金属B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H2,说明B为金属Al,黄绿色气体乙为Cl2,气体甲是H2,H2和Cl2反应生成丙为HCl,HCl溶于水得到的物质E为盐酸溶液,盐酸与金属C反应产生F溶液是金属氯化物,该氯化物与Cl2还可以反应产生G,G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H为Fe(OH)3,则G为FeCl3,推断物质F为FeCl2;判断C为Fe,以此解答该题。【详解】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是Na,B是Al,C为Fe,气体甲是H2,气体乙是Cl2,气体丙是HCl;D是NaOH,E是盐酸,F是FeCl2,G是FeCl3,H是Fe(OH)3。 (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物质B是Al,丙是HCl; (2)黄绿色气体乙是Cl2,该物质可以与水反应产生HCl和HClO,HClO具有强氧化性,可作氧化剂,氧化一些具有还原性的物质,也用于杀菌消毒或用于物质的漂白; (3)FeCl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FeCl2+2NaOH=Fe(OH)2↓+2NaCl,Fe(OH)2具有还原性,容易被溶解在溶液中的氧气氧化,发生反应:4Fe(OH)2+O2+2H2O=4Fe(OH)3,固体由白色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因此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 (4)反应③是Al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产生NaAlO2和H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 +2H2O=2AlO2-+3H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