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金融考博超全面经验贴

合集下载

13年复旦金融(考后感)攒人品等成绩!

13年复旦金融(考后感)攒人品等成绩!
货银的书是所以指定书里头最厚的,也是第二最没价值的。今年居然出了一道简答10分,话说LZ完全没有复习到。随便浏览下吧,说实话这书能考的点实在不多。
最后总结下各科分数分配吧。西经65,政经35,国金25,投资学15,货银10。大家自己把握复习的尺度吧。
以上就算是LZ这次考下来的一点儿心得吧。抛砖引玉。。。话说的不周地方大家多包涵。
感觉上面的基本都是废话。哎。写着写着LZ就自知实力有限了,很难讲得很系统,还是略谈下每门课的复习心得吧。
一.数学,考研向来是得数学者得天下,绝对是需要花最大的功夫在这上头的!数学不必买很多书,4本基本教材(同济的高数(绿皮)、同济的线代(紫皮)+浙大的概率(蓝皮))、李永乐复习全书(这货要两遍)、李永乐线代辅导讲义(李永乐的线代十分经典)、李永乐660题(夯实基础)、李永乐历年真题解析,就足够了。可以说如果现在就开始复习的童鞋时间是相当宽裕的,可以慢慢来,基础差的童鞋慢慢夯实基础,来得及的。同时要记住:1.现在复习不意味着你可以每天偷偷懒,花的时间多不代表你的效果就好,关键是你的学习效率!2.考前不要花太大功夫在模拟题、难题上,根本就不考,还会影响你的考试心态。
好吧。看了三天也没见相关的贴,那我来简单的说说吧,抛砖引玉。(水平有限)
先总体说下今年的经济学基础801:可以说出题的风格还是那样,比较活,简答题再差也能勉强答一些,三道计算题都比较容易上手,据说往年真题再现。论述不出意料的还是政经+国金的组合。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国金考的是欧债,这也算是今年最大的经济热点,简答题也又一次提及07金融危机的事。所以说,大家复习这门课时一定要结合时事,多关注热点,在图书馆看书的童鞋也可以多查阅相关的书籍,掌握些主流观点和套话。 然后么,既然复旦金融指定的复习科目有六门之多,大家在复习中要注意取舍,我也给点自己的建议。

复旦金融硕士考研经验,没有梦想,咸鱼有什么区别!

复旦金融硕士考研经验,没有梦想,咸鱼有什么区别!

复旦金融硕士考研经验,没有梦想,咸鱼有什么区别!自我介绍:2017年跨专业报考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金融专硕,暑假开始备考,总分393分。

基本素质:在具体说备考信息之前,先说一下其他我认为需要了解的东西。

第一个是如何查信息。

考研的时候会加一些群,然后群里经常会有一些不明来源又说的好像确有其事的消息,比如经常会遇到有人说,啊,去年有3000多人报名,按以前的上升趋势来看,今年会有多少多少人,说的你各种慌;然后你考完了,加了个分数统计群,因为复旦没有出排名,又会有人在成绩统计群里说,400分一下的都不用指望了,赶紧该干嘛干嘛去;都说整个考研的过程是一项大工程,你一直只努力学习是不行的,信息获取同样的重要,但是我觉得需要强调的是获取一手信息的搜索能力和理性思考的原则。

考研帮以及一些论坛上面会有别人整理过的信息,但是我还是觉得官方信息最可靠。

各种考研的信息都可以在复旦大学研究生招生网(/)上面查到,比如复旦今年某个专业总共招多少人,保研了多少人,还有多少名额给考研的人,成绩出来之后就可以根据经院的留给考研的名额乘以1.2大概地推算出今年的分数线是多少,还有去年的各种信息,比如每个院分数线是多少,校线是多少,哪些院接受校内调剂,还有往年的各种信息等,更加具体的信息一般在每个院的官方网站上都可以找到,等你把这些信息都查明白之后,你就会对群里的某些小道消息呵呵哒。

得到信息之后就是理性解读信息的能力了,比如报考人数每年都在创新高,那又怎样呢,真正和你在同一战线算得上对手的人数才重要,而且很多时候其实自己去努力了,尽全力了就不会后悔了,管它多少人报了这个专业呢。

所以总体上来说就是不要慌,根据官方的准确消息去理性地思考和勇敢地付出努力,心态要好。

个人在这里推荐给大家一个公众号:FD金融硕士,里面的信息都是官网来的,同时也会有复旦考研信息的整合。

第二个是时间安排。

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习惯和风格,照搬别人的时间安排和计划并没有太大的意义,有些人复习半年,有些人复习一年,还有二战三战,每个人的基础也都不一样,所以我觉得没有太大必要去做这种对比。

复旦大学431金融学综合复习经验分享.doc

复旦大学431金融学综合复习经验分享.doc

复旦大学431金融学综合复习经验分享复口431的专业课复习的一些规划,提出來跟大家分亨一下。

复旦在上海的声望极好,甚至超过清华北大,因此很多人争相报考,竞争非常激烈。

冇些同学对于15年的复习毫无规划,在专业课方面更是不得其法,尤其是听师兄师姐说专业课的复习不着急,切年暑假再开始都可以,先学好公共课,所以一直迟迟未能开启专业课的复习。

这种说法也许对于大多数学校的备考来说可能是适用的,但是对于复旦金融硕士而言,尤其是跨专业的同学,专业课的学习必须及早开始,等到明年暑假再开始复习,如果发现到时候专业课的内容太多太难时间不够用,可能就回天乏力了,只好准备二战了。

目询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对专业课的复习要有一个整体的规划,下而是本人考研时关于复习规划的一些经验,希望对大家能有借鉴意义,当然每个人都要有口己个性化的计划,別人的只是拿来参考而已。

1、基础复习阶段(开始复习・7月)本阶段主要是用于跨专业和基础较差的考住学习指定参考书,最好能吃透参考书的内容,做到准确定位,事无巨细地对涉及到的各类知识点进行地毯式的复习,夯实基础,训练思维, 掌握一些棊本概念和基木模型,如果直接学习指定参考书冇因难,冇必要学习一些基本的入门级的专业课卩籍。

对于本专业的学生来说,要在抓好专业课课堂学习的基础上温习指定参考书,为下一个阶段做好准备。

2、强化提高阶段(8月・11月)木阶段必须要对指定参考书进行深入复习,加强知识点的前示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分清重难点,对重难点基木掌握,并完成参考书配有的习题训练。

做历年真题,弄清考试形式, 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

3、冲刺阶段(12月・1月)这个阶段,应该是对考试的全部内容都己经学握了,是查漏补缺的阶段。

要总结所有重点知识点,包括重点概念、理论和模型,查漏补缺,回归教材。

温习专业课笔记和历年真题,做专业课模拟试题。

调整心态,保持状态,积极应考。

指定参考E:《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胡庆康;《国际金融新编》姜波克;《投资学》刘红忠;《公司金融》朱叶。

复旦大学金融硕士考研经验及复习顺序

复旦大学金融硕士考研经验及复习顺序

复旦大学金融硕士考研经验及复习顺序回首考研这两年,酸甜苦辣,五味俱全。

下面,分享一下我自己和我所听到看到的考研经验与心得,供大家参考。

一、首先是自己的一些心得与经验(一)、以200%的努力去拼100%的目标在考研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无论是复习还是考试当天,不确定因素都很多。

想稳操胜券,只有付出双倍的努力,把目标定的高一点,给自己留下余地。

若是报名专硕,就以学硕的强度复习。

(二)、想清楚动机才有动力考试的路很长,需要相当的坚持,先把动机和动力想清楚,才能应对一路上的彷徨、悲观、懒惰、恐惧。

(三)、作长期计划,但要有意识的反思和调整复习是动态的过程,新问题不断出现,要及时的调整复习内容和方法。

首先有几个月的粗略计划,然后每周回顾,总结经验,调整计划。

要不断的有意识的做测试和反思。

(四)、边际效益递减,不要偏科高分的同学,一定每门都是高分,但不一定数学都是满分。

数学从145提高到150的努力,放在政治、英语和专业课上,很可能可以提高10分。

正常情况,大家都喜欢学自己擅长的那一科,但是千万不要偏科,按照自己的基础,平均用力。

(五)、关于信息获取如前所述,信息的获取非常关键。

辅导班信息量最大,这也是辅导班最大的意义所在;学长和老师的信息最准确;相关的论坛上信息时效性较强。

至于具体的经验,我着重讲一下专业课方面,公共课大家可以参考考研论坛上学长学姐的帖子。

二、专业课复习规划总体来说,复习路径应当是先宏观金融,再微观金融。

(一)宏观金融(货银&国金):我认为比较科学的复习顺序应该是:宏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

尽管431不考宏微观,但是货银和国金是以宏观经济学为基础的。

在复习这两门课之前,如果没有一个宏观经济的理解框架,对于宏观金融就会感到非常吃力。

货银是最简单的一门课,也是占考试权重最低的。

分章节来看,这本书的第三章金融市场可以留在微观金融之后复习;利率与利息、商业银行、中央银行、货币理论是重点,金融抑制(利率市场化)、通货膨胀是热点。

复旦431金融专硕考研各科经验分享贴

复旦431金融专硕考研各科经验分享贴

复旦431金融专硕考研各科经验分享贴今年二战复旦431成功,现拟录取。

先说说自身情况,本科上海对外经贸大学,16届国贸毕业。

一战总分345,政治59,英语82,数学101,专业课103。

二战总分434,政治69,英语84,数学144,专业课137,初试第四,高院线31分。

虽然很多学弟喊大神,但其实我并不是,我也考了第二年了,也被现实的成绩狠狠地压制过,我也跟你们一样在仰望今年第一名446的真大神。

写这篇经验贴的初衷,首先是因为在准备过程中,自己很多时候也迷茫过,不知所措过,面对着许许多多需要看的书却不知从何着手(相信现在也有跟我当时情况一样的人),看过很多历届大神的帖子,不管是知乎,考研论坛等等,有了他们的经验和帮助,才有了今天,所以之前看帖时有一天就希望自己能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写一些帖子帮助学弟学妹们。

所以本帖主要是以感恩为本,其次我觉得能帮助很多人少走弯路,或者提供下自己的学习方法,而成本只是我花少玩几把DOTA的时间,实在不能更值了(最后前前后后写了一个多星期,真的蛮认真的再写,但迫于离初试太久,很多东西肯定不能想的全面,所以有什么问题尽管在帖子下面说,看到尽量回)。

最后也希望借这个机会记录下自己两年的考研时光。

因为考研成功也只是一个新的开始,希望自己能在未来不骄傲,更努力,不枉所有人对我的帮助,在未来能在其他方面写出更多有用的经验贴来帮助更多的人。

下面说说本文的结构,因为每个人需求不一样,大家可以各取所需,节省时间,当然如果时间充裕可以全都看看,一些个人经历可能也会对你们有些帮助。

由于文章尽可能写的相信,所以看上去内容较多,大家对于自己想要的可以ctrl+f然后搜索下面标题就可以直接定位,这个方法在各类文档和网页都能使用(没全部展开则可能无法定位成功)。

本文总共分为六个部分:1. 经历篇主要写下两年考研的经历,可以看出一些失误和改进2. 工具篇介绍了一些实用的工具,可以帮助寻找考研文档和视频,以及一些复习用到的工具3. 四门课程复习经验篇为本文主要干货,具体每门课程复习的技巧,由于写本文离初试结束许久,所以很多东西有所忘记,所以具体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评论,我会整理到最后的小问题篇更新4. 431复试篇针对431复试的准备经验和流程介绍5. 感恩篇一直觉得人要常怀感恩之心前进6. 小问题篇各种补充问题的回答第一部分:经历篇先总的说说两年考验经历,一战真是血淋淋的教训,说出来也可以让大家引以为戒哈。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金融专硕考研复习经验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金融专硕考研复习经验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金融专硕考研复习经验很高兴能和大家分享自己在考研路上的一些经验,算是尽我一些绵薄之力吧。

先做个简单的自我介绍,我本科专业是会计,大二大三期间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完成了金融的跨校辅修。

今年报考的是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的金融专硕。

准备考研的时间大约为半年,初试分数为395分。

目标篇:我于去年五月中旬决定要报考复旦的金融专硕。

我自己总结了两条考研的理由:第一,对复旦大学一贯的向往;第二,大三下在复旦辅修时学的金融工程,彻底激发了我对金融的兴趣。

由于当时距离考研也就半年多一点了,在同学的推荐下,金融专硕就成为了我要奋斗的目标。

我的建议是,大家选择走上考研之路前,必须要想清楚“我为什么要考研”这个根本问题,这个问题将在整个考研道路上陪伴你,它会作为一个信念支撑你前进。

复习之数学篇:(134分)我从七月份假期里开始慢慢把数学捡起来,个人觉得我数学基础不算差但也谈不上好。

我买了《复习全书》(橙色的二李版)、同济大学出版社的《高等数学》。

概率论和线性代数就用了自己本校的教材。

由于放假在家,没有全力投入,再加上还要准备其他的资格考试,大概到九月底才把全书和教材过了一遍。

进入十月份,把全书又过了一遍,这一遍把全书后的习题也认真做了一遍。

十一月份买了《历年试题解析》(也是橙色的二李版)和李永乐的660题,每个单数日早上花三小时做一套历年卷,双数日则做《660题》的40题。

这样一个月下来,几乎做完了所有的历年卷,但是《660题》却没有按预期完成,也为后来考试中填空选择埋下不少隐患。

进入十二月的冲刺阶段,也许是由于做模拟卷做的信心满满,在数学上花的心思没以前多了,偶尔抽空背背公式或是从网上下一套模拟考卷做一下。

今年的数三总体的难度也不算高,但是由于最后冲刺阶段练习的不够,看到考题还是有些生疏感,有几道填空选择题卡壳了。

幸好我在考场中保持冷静,先把大题全答好了,保住了130的底线,几道没有思路的填空选择就瞎猜了。

复旦金融学考研专业课复习经验总结

复旦金融学考研专业课复习经验总结

复旦金融学考研专业课复习经验总结感谢凯程郑老师对本文做出的重要贡献复旦大学考研经验:一、关于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学院师资:学院现有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2个博士后流动站,政治经济学、世界经济、国际金融和产业经济学4个全国重点学科;拥有世界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人文研究基地和“985”中国经济竞争力研究创新基地。

理论经济学被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

学院现有博士生导师30人,其中长江学者3人,硕士生导师49人。

设有博士学位授予专业10个、硕士学位授予专业15个。

研究生就业:经济学院依靠雄厚的实力,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具有坚实理论基础、丰富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硕士研究生总体就业率超过98%,就业单位依次为银行业投资证券、会计师事务所、信息咨询广告等。

博士研究生总体就业率95%以上,博士生以高校为主要就业方向单位。

二、考试科目和复习参考书自2011年起,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科目将“金融学基础(联考)”更改为“经济学综合基础(金融)”,其余考试科目不变。

“经济学综合基础(金融)”考试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金融学(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学、投资学)等部分。

2011年“经济学综合基础(金融)”的主要参考书目:1.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部分,同“020101政治经济学”专业相应的参考书:①《政治经济学教材》蒋学模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②《西方经济学》袁志刚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③《微观经济学》陈钊、陆铭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2月④《宏观经济学》袁志刚、樊潇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2月⑤《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尹伯成复旦大学出版社2.金融学(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学、投资学):⑥《国际金融新编》(第四版)姜波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⑦《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第三版)胡庆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⑧《投资学》(第二版)刘红忠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三、关于经济学复习:这个话题可能有点班门弄斧,经济学专业的可能更有发言权. 我本科是电子,作为我从大三下学期开始接触经济学,有些体会想说一下.大家学过经济学的都知道,经济学本身的教科书并不是很难理解,难就难在经济学和现实生活和某些问题的结合应用.经济学研究生入学考试中一些名校的试题都是综合性特别强.人大如此,复旦也不例外.在准备经济学考试的时候,我建议大家一定要把基本原理真正的搞清楚.并经超关注一下经济学方面的事情,结合起来学可能会使我们更有兴趣.而且如果你是跨专业的,也可以想想有没有一些在学本专业时比较好的方法,加以借鉴,完全可以应用于经济学学习的,说不定会事半功倍呢.在开始阶段,把经济学相关的教材看上一两遍是很有必要的,最好能把相关知识串起来,看自己能不能把各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大体的轮廓,然后各章的具体知识点在结合相关专门的练习题进行巩固.用句调侃的话说,就是宏观上把握,微观上突破.不管做什么事,心态真的很重要,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保持乐观的心态.复习中碰到钉子是很正常的,一定不能轻易气馁,不管是什么东西,你下功夫去认真的学,反复的想,没有什么高不懂的.当然,如果能有条件的话,也可以有很多途径技能达到效果又省功夫的.四、关于考试与答题复旦的试题综合性较强,要求必须有过硬的基本功和广阔的知识面.顺便提一点,历年的试题也是应付考试的一套相当有用的工具,能搞到答案最好,也是看答题思路和方法,认真体会,以免在考试时出力不讨好.考试时在后面的大题上,在开始考试时脑子相对清醒的时候答,尽量不要拖到最后.五、关于复习资料一定要注意搜集一些经典资料,比如历年真题,比如笔记,比如复习指南等等,这些都是非常重要和珍贵的参考资料。

复旦大学金融考博超全面经验贴

复旦大学金融考博超全面经验贴

复旦大学金融考博超全面经验贴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2018年复旦大学金融考博超全面经验贴英语:英语的词汇题还是比较难的,词汇量非常多,题干不难,但是选项当中的词汇还是很难的。

背背雅思、托福、GRE的词汇,光靠考研、四六级的词汇是远远不够的。

阅读的题不难,我觉得考研的水平足够了,据说最后一篇阅读是雅思的原题。

完型是填词的那种,今年考的是国富论里面的,据说好像是复旦的研究生高级英语里面的翻译。

所以可以好好看看这本书,有学生用书和教师用书,教师用书里面是参考答案和翻译,这本书写得很好,适合研究生读。

翻译是汉译英,最重要的是做到通顺,意思对,千万不要纠结于某些词。

作文是同行评审,也是热门的学术话题,近年来的作文基本上都考察跟读博、学术有关的话题。

经济学基础:主要考察高宏、高微、计量(含初中级和高级)、政经。

高宏的用书主要包括:王弟海的宏观经济学数理模型基础,这本书写的很好;罗默的高宏,罗默的书用的方法比较简单、老旧,所以要看看王弟海的宏观经济学数理模型基础,后者用的方法和考试更为接近;布兰查德的高宏,这本书也很好,适当阅读,加以补充。

高微的用书包括:范里安的高微、平新乔的18讲,高微做题很关键,看完这两本书以后,要好好做做这两本书的课后题,练习很关键;计量的用书包括:古扎拉蒂的计量基础、伍德里奇的计量导论、李子奈的计量,格林的计量。

计量就考纲而言,前面的很大一部分考点都是初级的内容。

高级的部分主要是时间序列和面板,横截面部分虽然比较简单,但一向是考试的重点。

政经的用书包括:我没有看资本论,我看了政经的考纲,还是比较常见的考点,可以看看伍柏麟《新编政治经济学》,逢锦聚《政治经济学》。

政经的话,可以自己对着考纲整理,点并不多。

金融学:新祥旭金融参考书目:1.胡庆康的《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2.姜波克的《国际金融》3.刘红忠的《投资学》4.朱叶的《公司金融》5.刘红忠的《金融市场学》以上为必看书目,以下则为补充书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复旦大学金融考博超全面经验贴英语:英语的词汇题还是比较难的,词汇量非常多,题干不难,但是选项当中的词汇还是很难的。

背背雅思、托福、GRE的词汇,光靠考研、四六级的词汇是远远不够的。

阅读的题不难,我觉得考研的水平足够了,据说最后一篇阅读是雅思的原题。

完型是填词的那种,今年考的是国富论里面的,据说好像是复旦的研究生高级英语里面的翻译。

所以可以好好看看这本书,有学生用书和教师用书,教师用书里面是参考答案和翻译,这本书写得很好,适合研究生读。

翻译是汉译英,最重要的是做到通顺,意思对,千万不要纠结于某些词。

作文是同行评审,也是热门的学术话题,近年来的作文基本上都考察跟读博、学术有关的话题。

经济学基础:
主要考察高宏、高微、计量(含初中级和高级)、政经。

高宏的用书主要包括:王弟海的宏观经济学数理模型基础,这本书写的很好;罗默的高宏,罗默的书用的方法比较简单、老旧,所以要看看王弟海的宏观经济学数理模型基础,后者用的方法和考试更为接近;布兰查德的高宏,这本书也很好,适当阅读,加以补充。

高微的用书包括:范里安的高微、平新乔的18讲,高微做题很关键,看完这两本书以后,要好好做做这两本书的课后题,练习很关键;计量的用书包括:古扎拉蒂的计量基础、伍德里奇的计量导论、李子奈的计量,格林的计量。

计量就考纲而言,前面的很大一部分考点都是初级的内容。

高级的部分主要是时间序列和面板,横截面部分虽然比较简单,但一向是考试的重点。

政经的用书包括:我没有看资本论,我看了政经的考纲,还是比较常见的考点,可以看看伍柏麟《新编政治经济学》,逢锦聚《政治经济学》。

政经的话,可以自己对着考纲整理,点并不多。

金融学:
新祥旭金融参考书目:
1.胡庆康的《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
2.姜波克的《国际金融》
3.刘红忠的《投资学》
4.朱叶的《公司金融》
5.刘红忠的《金融市场学》
以上为必看书目,以下则为补充书目。

6.罗斯的《公司理财》
7.博迪的《投资学》
8.约翰?赫尔的《期权、期货及其他衍生产品》
9.张亦春的《金融市场学》
以前有参考书的时候,金融学是1-5为参考书,今年取消了参考书,就大纲而言,只有货银、公金、国金、投资的内容。

比较考博金融学的考纲和复旦431的考纲,发现只是增加了两三个知识点,而且增加的知识点是为了考察学生的分析能力,基础考点并没有增加,因此复习思路是一样的。

具体来说,胡庆康的《货币银行学》是可以覆盖考纲的内容的,货银的知识点比较琐碎,可以看看书后的本章总结,所列的名词解释和习题。

虽然名词解释不再在试卷中出现了,但是基本的知识点不会变的。

易刚的《货币银行学》的内容相对而言更浅显易懂一些,尤其是货币需求那里,写的更简单清楚,可以补充阅读。

货银所涉及的热点话题也要了解,比如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的改革,巴塞尔协议的历史发展以及其在中国实施的困难,实施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等;央行的独立性发展和现状;货币政策部分紧密结合中国的实际,不仅掌握书上的内容,也要看看在现实生活中,央行货币政策的具体操作,与书本还是存在一些差异的。

可以阅读央行货币政策报告加以了解。

中国目前在严控金融风险,所以金融创新与风险以及金融监管这块也要好好看看热点话题。

比如根据我国金融业的发展趋势以及互联网金融等风险事件谈谈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缺陷以及我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建议。

最后,货币供给、货币需求以及通货膨胀理论知识比较多,但同样要学会将理论运用到实际中,比如,我国货币供给内外生性的讨论,我国货币需求的模型构建及影响因素分析等,可以找一些论文找找答案,看看论文的摘要和结论部分就可以了。

货银基本不会出计算题,知识点也比较琐碎,但重点还是比较明确的,最重要的是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姜波克的《国金》可以完全覆盖考纲,也可以参考姜波克与杨长江合着的《国金》,这本书对一些知识点进行了补充。

国金在学习初期还是比较难的,内容非常多,理论和模型都比较
繁杂,所以同样可以看看书后的本章总结,所列的名词解释和习题,查漏补缺。

国金涉及的热点话题也要了解,比如中国近年来的国际收支情况,其发展变化及原因。

中国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手段,书本是最基本的,但必须要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中国的汇率变化、政策选择、调节工具等,考纲中出现的汇率制度选择理论在姜波克与杨长江合着的《国金》这本书中说的更加详细;中国的内外均衡冲突的情况以及政策调节;国际资本流动这一块要和利率市场化还有人民币国际化相结合,这三者是有机统一的;国际货币体系也是个重点话题,美元、欧元以及逐步国际化的人民币,这三者的比重也在慢慢发生变化,必然对未来的国际货币体系产生影响;中美贸易战更是个热点话题,现在仍没有定论,可以看看新闻,也有论文对贸易战的结果进行了预测。

朱叶的《公司金融》完全覆盖了考纲,但是他的课后习题的内容比较少,适当做做罗斯的《公司金融》,练练计算。

财物报表分析可以看看罗斯的书进行补充,这本书讲的比较详细。

重点内容主要有:资本预算非常重要,投资决策的方法都要掌握,NPV法是比较常用的,要会计算,实物期权也是掌握计算;资本成本这里要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中国市场的融资成本存在扭曲;资本结构也是重中之重,理论都要掌握,也要和实际相结合,中国企业的融资、资本结构与理论还是有较大差异;股利政策也是联系实际,中国的股利政策与实际相差甚远,存在不分配、少分配等问题;兼并收购的计算题要好好做,就热点来说,管理层收购对国企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看看相关论文;公司治理这块要多看看论文,做到理论实际相结合。

刘红忠的《投资学》并不能完全覆盖考点,必须看博迪的《投资学》,而且博迪的课后题内容比较丰富,课后题可以用来练习计算。

重点内容主要有:两种机制即做市商和竞价机制,必须要掌握概念、特点、区别等;马科维兹的均值方差理论,掌握图形、计算;投资组合的业绩评价掌握夏普、特雷诺、詹森等指标;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套利定价模型各自的前提假设,要能把模型完整表述出来,计算很重要,博迪的书提供了较多的计算;有效市场和行为金融掌握理论,并且要结合中国实际,比如中国的股票市场的有效程度;这一块内容也可以去看看罗斯的公司理财,写得非常详细,而且好懂;证券收益的实证分析,这块感觉考的概率不大,主要就是计量的线性回归。

股票、债券、衍生品这块非常重要,计算题一定要好好练习,计算是考察的重点形式,这一块着重看博迪的书,博迪的书写的很详细,而且书后也有很多计算。

平时可以关注下复旦经院的公众号,里面的专家教授观点可以看看,了解前沿的学术思维。

虽然博士和硕士的考纲基本一致,但是博士只考察四道题,还是更加注重经济学素养的,所以要多读些论文。

但是,虽然考纲上没有刘红忠的金融市场学的内容,考试还是会超纲的,因此这本书依然要好好看,这本书模型也比较多。

关于复试:一开始老师让用英文自我介绍,这个最好提前准备,不然显得态度不认真。

然后老师就问了毕业论文的情况,一般复试的时候,毕业论文都已经定稿了,所以问题也不大,说的时候注意条理;最后,老师会问你感兴趣的研究方向,这个也要提前准备下。

还有老师会问你对于某个热点话题是怎么看的,一般来说,都是从你的介绍里发问的,所以谦虚谨慎,不要给自己挖坑。

最后,附上新祥旭的参考书目:
①《新编政治经济学》伍柏麟、史正富、华民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②《政治经济学》逄锦聚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③《<资本论>教程简编》洪远朋复旦大学出版社
④《<资本论>脉络》张薰华•复旦大学出版社
⑤《高级微观经济学》张军等复旦大学出版社
⑥《高级宏观经济学》袁志刚等复旦大学出版社
⑦《计量经济学基础》古扎拉蒂
⑧《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胡庆康复旦大学出版社
⑨《国际金融新编》姜波克复旦大学出版社
⑩《金融市场学》刘红忠上海人民出版社
⑪《投资学》刘红忠高等教育出版社
⑫《公司金融》朱叶北京大学出版社
经院现在取消了参考书目,公布了考纲,所以大家重点在考纲,和之前公布的参考书还是有些差异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