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池塘养鱼常见水质问题及对策分析

合集下载

水产养殖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水产养殖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水产养殖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水产养殖在农业中占据重要地位,不仅能提供丰富的水产品,还能促进经济发展。

然而,在养殖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如水质问题、疾病防控等。

本文将针对水产养殖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剖析,并提供解决方法,希望能对水产养殖业的从业者有所帮助。

1. 水质问题水质是水产养殖的关键,对养殖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常见的水质问题包括水体浑浊、有害物质积累、水温过高或过低等。

解决水质问题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定期检测和监控水质:及时了解水质状况,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

定期检测水质的重要指标包括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等。

(2)合理投放活性炭和生物滤材: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的有害物质,较好地改善水质;生物滤材可以提供附着面积,有利于有益菌群的增殖,帮助维持水质平衡。

(3)增氧设备:合理增加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有助于水产养殖生物的健康生长。

可以采用增氧机、喷头等设备,提高水中溶解氧浓度。

(4)合理投放春夏绿:春夏绿是水族箱、鱼缸等养殖环境中的重要水草之一,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有助于改善水质。

2. 疾病防控疾病是水产养殖过程中难以避免的问题。

常见的疾病包括细菌性病害、寄生虫感染和病毒性疾病等。

为了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养殖环境卫生管理: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定期清理池塘底泥、水生植物等,减少病原菌和寄生虫的滋生。

(2)饲料管理:合理选择饲料品种和投喂方式,注意不要过度投喂或者远离过期饲料。

(3)加强预防接种:疫苗接种可以增强水产养殖生物的免疫力,减少病害的发生。

(4)疾病监测和隔离:定期检查养殖生物的健康状况,发现有异常情况及时隔离,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3. 饲料问题饲料是水产养殖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合理的饲料管理可以提高养殖效益。

常见的饲料问题主要包括饲料品质不佳、饲料过多或者过少等。

解决饲料问题的方法如下:(1)选择适合品种的饲料:不同的养殖生物对饲料的要求不同,选择适合的饲料品种,能够提供所需的营养成分,促进养殖生物的生长发育。

鱼类养殖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鱼类养殖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鱼类养殖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鱼类养殖不仅给人们带来了经济效益,还能满足人们对食品的需求。

然而,在鱼类养殖的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以帮助鱼类养殖者更好地管理养殖业务。

一、水质问题水质是鱼类养殖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常见的水质问题包括水体浑浊、水质偏酸或偏碱等。

这些问题会直接影响鱼类的生长和养殖效益。

解决办法:1. 定期监测水质:通过使用测试工具,如pH计、溶解氧计等,定期监测水质指标,及时发现并解决水质问题。

2. 加强清洁管理:定期清洁养殖池和过滤设备,清除废物和污垢,保持水体清澈。

3. 控制饲料投放量:合理控制鱼类的饲料投放量,避免过度喂养造成饲料残余,降低水质污染。

二、水温问题水温对鱼类的生长和繁殖有着重要的影响。

水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对鱼类的健康和生产带来负面影响。

解决办法:1. 保持适宜水温:根据鱼类的品种需求,保持水温在合适的范围内。

可以使用加热设备或降温设备来调节水温。

2. 防止温度突变:避免水温在短时间内发生剧烈变化,以免对鱼类造成伤害。

三、疾病防控问题鱼类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如细菌感染、寄生虫等。

疾病的发生会导致鱼类体质下降,甚至死亡,对养殖业造成重大损失。

解决办法:1. 加强预防措施:保持鱼类养殖环境的清洁卫生,避免污染和细菌滋生。

使用优质的饲料,提高鱼类的抵抗力。

2. 定期健康检查:定期请兽医进行鱼类健康检查,及时发现疾病症状,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四、饲料问题饲料是鱼类生长所需要的重要营养来源。

常见的饲料问题包括营养不均衡、饲料浪费等。

解决办法:1. 选择优质饲料:选择适合鱼类品种的优质饲料,确保其营养成分的均衡和充足。

2. 控制饲喂量:根据鱼类生长的需要,合理控制饲喂量,避免饲料的浪费和过度投喂。

五、养殖密度问题养殖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养殖的鱼类数量。

养殖密度过高会导致鱼类生长受限、疾病传播等问题。

解决办法:1. 控制养殖密度:根据鱼类种类和养殖设施的大小,合理控制养殖密度,防止过高密度养殖导致的问题。

养殖池塘各种水质的分析及解决办法

养殖池塘各种水质的分析及解决办法

养殖池塘各种水质的分析及解决办法水质问题往往是一切水产养殖问题的根源。

本文详细地列举各种养殖中遇到的水质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

一、如何肥水?1、水温偏低时,可选用常规肥水产品如:“育藻膏或者帕尔高效液肥或者氨基酸育藻素+硅精灵”水温在20℃以上时选择“生物育藻素+EM菌粉/超浓缩芽孢杆菌+硅精灵”2、难肥的水的解决办法先用“活水解毒灵/调水解毒底改/炭硅素底改”等,再使用本公司的肥水产品。

二、老水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案所谓的老水是指水中溶解的氮、磷、碳等营养物质和有机质耗尽或者严重过量,浮游生物处于衰老期或者死亡期,颜色发黄或者大量出现微囊藻水华,藻类是不易消化、个体小、营养价值低的种类,比如蓝藻、裸藻等。

1、水体老化的原因及解决方案(1)溶氧不足养殖品种正常的生命活动受限制,水中物质进行厌氧循环,产生有毒物质,直接毒害养殖动物。

解决方法:“高能速氧、颗粒舒氧”、可以经常使用“特效调水王”,特别在养殖中后期,可以有效地持续的为水体提供溶氧并分解有机废物,避免水体因长期缺氧而导致转水或水质老化。

(2)有机物积累过多池底大量进行厌氧分解,积累大量有毒物质,如硫化氢、有毒氨、硝酸盐等。

解决方法:根据情况先用“调水解毒底改/超能全效底改/福底安/过硫酸氢钾颗粒/池底净/炭硅素底改”等,再用“超浓缩复合型芽孢杆菌/EM益生菌/反硝化菌”等消耗过量的氮,调节水质。

(3)氮磷比例不当养殖水体最适宜的氮磷比为5-12:1,低于或者高于这个范围都是不合理的,少的一方成为限制因子,多的一方不能被利用而积累,限制水体生产力。

建议肥水时尽量使用“生物育藻素、育藻膏、帕尔高效液肥”等帕尔阳光的水产专用肥。

(4)水体偏酸或者偏碱性引起一些营养物质的沉淀、吸附。

使水体正常的物质循环速度降低甚至停止,水生生物正常的生理活动受到限制,生长速度缓慢甚至停止。

解决方案:偏酸时使用过氧化钙/氧化钙/生石灰,偏碱时使用“AA降碱”(本品一定要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使用),隔天再用“活水解毒灵”。

养殖渔业工作中常见的水质管理问题及解决方法

养殖渔业工作中常见的水质管理问题及解决方法

养殖渔业工作中常见的水质管理问题及解决方法水质管理是养殖渔业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着养殖物种的生长和健康。

然而,养殖渔业工作中常常会遇到一些与水质管理有关的问题。

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在养殖渔业中,由于饲料残渣、养殖底泥等原因,水体中的营养物质会逐渐积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这会引发水藻激增、水体氧气含量下降等问题,对养殖物种造成不利影响。

解决方法:1.定期清除底泥:定期对养殖场的底泥进行清理,并适时更换底泥,防止底泥中的营养物质积累;2.精确控制投饲量:合理控制投饲量,避免饲料残渣过多进入水体;3.增加水体流动性:通过增设水泵等设备,增加水体的流动性,有效降低营养物质的积累。

二、水质酸碱度失衡问题水质酸碱度是影响养殖物种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

若水质酸碱度超出一定范围,会导致养殖物种的耐受力下降,易患疾病。

解决方法:1.监测酸碱度:定期使用酸碱度测试仪器监测水质的酸碱度,并与合适的范围进行对比,及时调整;2.使用调节剂:根据测试结果,适量使用酸性或碱性调节剂,稳定水质的酸碱度;3.加强通风换气:合理设计养殖池的通风设施,增加氧气含量,有助于维持水质的酸碱平衡。

三、水体溶解氧含量不足问题溶解氧是养殖物种生存所必需的重要物质。

若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不足,会导致养殖物种窒息,生长发育受阻。

解决方法:1.增加水流:通过增设水泵、气泵等设备,增加水体的流动性,有助于增加氧气的溶解度;2.控制养殖密度:适度控制养殖密度,避免物种过密而消耗大量氧气;3.增加水源氧气:利用水源的氧气进行补充,如加设喷氧装置或引入新鲜水源。

四、水体温度过高或过低问题水体温度是养殖物种生长与繁殖的重要环境因素。

若水体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养殖物种的健康和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解决方法:1.科学调控温度:通过使用加温或降温设备,科学调控水体的温度,维持适宜的温度范围;2.植被覆盖:在养殖场周围种植树木或草坪,增加遮荫,降低水体温度;3.冷却设备:在水体周围设置冷却设备,如喷水装置,增加水体的散热效果。

水产养殖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水产养殖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水产养殖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

本文将讨论一些常见的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法,以帮助水产养殖者更好地管理和解决这些问题。

一、水体污染问题水产养殖中,水体的污染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水体污染不仅会影响养殖水产的生长,还会导致水质恶化,甚至引起疾病的传播。

解决方法:1. 定期检测水质:养殖者应定期检测水体的pH值、溶解氧含量、氨氮、亚硝酸盐等重要指标,及时了解水质状况。

2. 控制投喂量:合理控制饲料投喂量,避免过多的饲料残渣污染水体。

3. 使用生态滤池:建立生态滤池系统,通过植物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将水体中的有机废物分解掉,净化水质。

二、疾病防控问题水产养殖过程中,常常会发生疾病的爆发。

疾病的传播不仅会造成养殖物种的大规模死亡,还会造成经济损失。

解决方法:1. 隔离患病个体:一旦发现有患病的个体,应立刻将其隔离,避免疾病传播给其他健康个体。

2. 加强饲养管理:养殖者应加强饲养管理,提高养殖物种的免疫力。

合理安排饲料、定期清洁养殖设施、维持良好的水质等措施都能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

3. 使用疫苗和药物:在必要时,可以使用疫苗和药物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但在使用前,一定要遵循相关规定,注意药物的使用剂量和撤离期。

三、水温变化问题水温对水产养殖物种的生长和繁殖有着重要影响。

而水温的变化常常会对养殖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解决方法:1. 增加保温措施:在低温季节,可以增加保温设备,如加热棚、加热灯等,提高水体的温度。

2. 加强通风排暑:在高温季节,应加强通风排暑措施,保持水体的适宜温度。

可以采用遮阳网、增加通风设施等方法。

3. 选择适应性强的品种: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选择适应性强的养殖品种,降低水温变化对养殖效果的影响。

四、养殖密度问题水产养殖中,养殖密度的合理控制直接关系到水产养殖的成败。

过高的养殖密度会导致水质恶化,加剧疾病传播。

解决方法:1. 合理设计养殖结构:在规划养殖过程中,应根据养殖物种的特点、生长需要以及养殖区域的资源情况,合理设计养殖结构,保持适宜的养殖密度。

淡水养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淡水养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淡水养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淡水养殖是一种重要的农业经济活动,然而它也会面临一些问题。

以下将列举一些淡水养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

一、水质污染问题:淡水养殖过程中,养殖池塘的水质容易受到污染,主要是由于饲料残渣、鱼类排泄物、养殖废物等情况导致。

这些污染物会增加水中的氮、磷、有机物等含量,影响水体的生态平衡,导致藻类过度生长和水体富营养化,降低水质的可持续性和养殖效益。

对策:1.加强养殖管理,控制投喂量和投喂频率,减少饲料残渣的产生。

2.在养殖池塘中安装过滤设备和曝气装置,对养殖水体进行循环过滤和氧气补给,加强对养殖水体的净化处理。

3.采用生物脱氮、脱磷等技术,引入一些具有吸附、吸附和降解有机物能力的生物,降低水质污染物的含量,改善水质的可持续性。

二、疫病防控问题:淡水养殖中,水体密度高、环境封闭,容易导致疫病的传播和发生。

常见的疫病有鱼病、虾病等,这些疫病会导致养殖业的经济损失和资源浪费。

对策:1.加强养殖管理,定期检查、监测饲养动物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隔离和治疗疫病的发生。

2.提高养殖动物的免疫力,定期进行疫苗免疫和健康检查,增强动物的抗病能力。

3.加强养殖环境的卫生管理,定期清理和消毒养殖设施、池塘和水体,减少病原体的滋生和传播。

4.健全养殖业的监测系统,建立养殖疫病的预警和追溯机制,及时控制和治疗疫病的发生。

三、资源过度开发问题:由于淡水养殖业的经济利益诱惑和技术进步的推动,导致资源过度开发,养殖容量超过承载力,对资源产生不可逆转的损害。

对策:1.加强养殖规划和控制,根据资源状况和环境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养殖规模和密度,避免资源过度开发。

2.鼓励科技创新,推动养殖技术的提高和生产效率的提升,减少资源浪费。

3.加强资源保护意识,提倡可持续发展的养殖模式,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保证资源的可再生和可持续利用。

四、养殖品质问题:淡水养殖中,由于养殖环境和管理条件的不同,养殖品质的稳定性差,养殖品种的稳定性差,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池塘养鱼几种常见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池塘养鱼几种常见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1 / 8池塘养鱼几种常见的问题及处理方法一、鱼浮于水面,呈现浮头现象养殖鱼类浮头要开增氧机械或向鱼池中抛撒氧剂外,还有以下几种情况也可以引起鱼类的浮头。

1、酸性水质引起的浮头:这种现象是鱼从傍晚就开始浮头到黎明,这种情况可向池中泼洒生石灰15~20㎏/亩。

2、鱼病引起的浮头a、细菌性鱼病引起的浮头:养殖池长期不用消毒药物,导致水体中大量的悬浮物及有害细菌粘附在鱼的鳃丝上,引起鱼的鳃丝呼吸不到水中溶氧而引起的浮头,可用消毒的方法进行处理。

b、寄生虫病引起的浮头:如车轮虫、斜管虫等大量寄生在鱼的鳃丝上而引起浮头,常表现为暴躁不安,在池中狂浮,可通过向水体中泼洒杀虫药进行控制。

3、浮游动物(如轮虫、枝角类、桡足类)成为优势种群引起的浮头:它们本身是鱼苗和鳙鱼的优质生物活饵料,成鱼精养塘由于鳙鱼投放的数量不当,引起浮游动物的过度繁殖,当达到较高密度时,它们会与鱼类争氧,甚至吃光浮游植物,导致水质变清、溶氧下降、引起养殖鱼类因缺氧而浮头,此时的办法为:a、立即增加增氧机开机时间,强化增氧;b、利用黎明时间沿池边杀灭水中浮游动物(注意必须在下风头),重新肥水;c、适当增加鳙鱼的投放量。

4、池中污染、中毒症状引起的浮头:2 / 8可向池中加入未受污染的水进行冲水,并抽出一部分池水,但千万不能开动增氧机,否则会加剧鱼的死亡。

5、施肥不当引起的浮头:在夏季向池塘过多施入未经发酵的有机肥,引起缺氧而浮头,精养鱼塘建议夏季不施有机肥,而施少量的磷肥或生物鱼肥。

二、鱼不吃食或吃食不旺1、水体缺氧:水中溶氧低于5mg/l,可用增氧方法使溶氧达到8mg/l左右。

2、水体PH值不正常:PH<6.5或PH>9.0(鱼苗,PH>9.0,成鱼PH>9.5),可用调PH的方法,使PH值成到鱼类正常生长的范围内。

3、水中氨氮过高:可用换水的方法进行处理,若换水不方便,可用生物制剂进行处理,如硝化细菌、亚硝化细菌、EM菌、光合细菌等。

养殖渔业工作中常见的水质管理问题及解决方法

养殖渔业工作中常见的水质管理问题及解决方法

养殖渔业工作中常见的水质管理问题及解决方法水质管理在养殖渔业中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着养殖成果和生态环境的健康。

然而,在实践中,人们常常会面临一些水质管理问题。

本文将就养殖渔业工作中常见的水质管理问题进行探讨,并提供解决方法。

一、水质污染1. 养殖废弃物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如饲料残渣、粪便等会导致水质污染。

这些有机物会分解产生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影响水中氧气含量,导致鱼类窒息甚至死亡。

解决方法:- 控制投喂量:合理控制饲料投喂量,避免过度投喂造成养殖废弃物的增加。

- 使用饲料罩:采用饲料罩可以减少饵料的浪费,有效降低废弃物的产生。

- 废水处理:建立废水处理系统,通过沉淀、过滤等工艺去除废弃物。

2. 养殖药物使用为了控制养殖中的疾病,人们常常使用药物。

但过量使用或者使用不当的药物会对水质造成污染,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解决方法:- 合理使用药物:严格按照药物使用说明和建议剂量进行使用,避免过量使用。

- 药物转移处理:在治疗结束后,将残余药物剂量按要求加入或处理掉,避免进入水体。

二、水质变化1. pH值波动pH值是衡量水体酸碱度的指标,对养殖渔业有重要影响。

鱼类对于水体pH值的适应范围较窄,过高或过低的pH值都会对其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解决方法:- 定期检测:养殖场要定期检测水体pH值,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 pH调节:根据实际情况,使用化学物质(如石灰、酸碱调节剂)对水体pH值进行调节,保持适宜范围内。

2. 溶解氧含量溶解氧是水中维持鱼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其含量过低会导致鱼类窒息而死亡。

解决方法:- 提供良好氧气供应:建立合理的通气系统,增加水体的通气量,保持充足的溶解氧。

- 避免过度养殖:合理控制养殖密度,避免过度养殖导致氧气供应不足。

三、水体富营养化1. 水中无机氮和磷的积累过多的无机氮(氨氮、亚硝酸盐等)和磷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进而引发藻类爆发,影响水质和养殖环境。

解决方法:- 控制养殖密度:合理控制养殖密度,减少废物的产生,从根源上遏制水体富营养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池塘养鱼常见水质问题及对策分析
作者:闫俊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7年第24期
在池塘养鱼工作中,池塘水质质量会对养鱼工作的稳步推进产生直接的影响,只有保证水质质量,才能够促进鱼类的健康成长,有效避免鱼类出现大面积死亡的问题。

因此结合各地区池塘养鱼工作的实际情况,应该注意对水质变化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水质净化措施,为池塘养鱼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1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在池塘养鱼方面做出的实践探索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在发展地区经济的过程中加强对池塘养鱼的重视,并且不断对水质净化技术进行改革创新,提出了多种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水质处理手段,池塘养鱼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新时期,内蒙古乌拉特前旗进一步推进池塘养鱼工作,并且提出应该推行“鱼菜共生”养鱼模式,将鱼类、植物的营养生理环境等进行有机结合,构建生态性可持续发展养鱼模式。

对“鱼菜共生”池塘养鱼模式进行具体分析,就是在养殖鱼类的池塘水面种植蔬菜,在为市场提供新鲜蔬菜品种、实现农民增产增收的同时,也能在养鱼方面减少饲料残饵、鱼类排泄物引发的水土富营养化问题,对池塘水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等含量进行有效控制,还能减少对鱼药的使用,实现水质净化的目标。

同时,水面蔬菜种植过程中,蔬菜吸收水中多余的营养物质,可以实现蔬菜的快速生长,进而在池塘中形成鱼和蔬菜协同共生的生长状态,保证蔬菜品质,促进养殖生态效益的进一步提高。

所以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应该积极探索对池塘养鱼水质进行净化的措施,争取提高水质质量,保证养鱼效果。

2 池塘养鱼常见水质问题和解决措施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在池塘养鱼水质净化方面作出了一定的尝试和探索,而要想促进池塘养鱼工作的稳定发展,在新时期创造出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还应该注意从多角度明确池塘养鱼过程中常见的水质问题,并制定合理的治理措施,为池塘养鱼工作的优化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下面就结合池塘养鱼方面几点常见的问题和解决措施进行具体的分析。

2.1 硫化氢
在池塘养鱼过程中池塘中水硫化氢含量过高会对水质产生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池塘底部硫酸盐异养菌在发生分解和还原分解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毒素,导致鱼类中毒死亡。

因此需要加强对硫化氢过高问题的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对问题加以解决。

首先,应该在养殖过程中有效控制SO42-进入到养鱼池的水体中,影响水质;针对在水中已经沉淀的硫化氢,则需要尝试使用铁剂适当的增加池塘中底质中含铁量,避免硫化氢对鱼类产生不良影响;高溶氧会对硫化氢产生一定的消耗作用,因此可以借助增加水体氧含量的方式降低池塘水体中的硫化氢;通过使用生石灰来催化硫化物的氧化无害,并对水中PH值进行有效的控制,降低鱼类出
现硫化氢中毒的几率;要对水体中底层水进行控制,保证水偏碱性或者偏中性,有效降低水中硫化氢污染的危害。

2.2 亚硝酸盐问题
在池塘养鱼过程中,亚硝酸盐在水体中堆积,会诱发鱼类的黄血病,影响养殖效果,严重者甚至会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一般情况下,如果池塘养鱼时出现了水体中亚硝酸盐含量过高的问题,可以多将底层手抽离,并经常换水,增加新水在池塘中的比重;引入微生物制剂降低亚硝酸盐含量或者在全池塘泼洒水体改良剂;例如化学增氧剂,保证亚硝酸盐能够散出水体,降低水体中亚硝酸盐的含量,确保鱼类健康生长。

2.3 溶解氧问题
池塘中的水生物在阳光的作用下形成光合作用,会产生溶氧,空气中的部分氧气与水进行直接接触,也会溶解到水体中,成为水体中的溶解氧。

一般情况下,有机物的分解、养殖密度的增大都能够导致水体中的溶解氧出现降低的情况,因此为了保证鱼类的健康成长,还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池塘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

如采用机械增氧的方式、改善水质条件,发挥浮游生物光合作用;使用增氧机器和氧气泵等增加水体中的氧气,使用氧化钙等氧化物提高水体中氧含量。

唯有如此,才能保证池塘养鱼方面水体中氧气的含量得到进一步提高,为鱼类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和生长条件,促进池塘养鱼工作的优化开展。

2.4 蓝藻问题
当池塘养鱼水体出现水质问题后,就能够从群体外形上出现大量蓝色、绿色的不规则丝状体,并且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大量繁殖,产生水华效应,影响池塘养鱼工作的稳步推进。

而水华效应出现后,蓝藻会在生长过程中产生有毒物质,被鱼类吞食后会对鱼的身体健康,乃至使用者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造成养殖工作无法得到有序推进。

所以针对池塘养鱼过程中出现的明显蓝藻问题,应该尝试引入生物预防、机械清除、或者使用化学药品来展开池塘水质治理工作,促进池塘养鱼水质的逐步提高,为创造更大的养殖效益创造相应的条件。

2.5 氨氮问题
池塘中鱼类生物会产生大量排泄物,也会产生动物遗骸,这些物质的存在会导致水体中的氨氮含量进一步增加,如果水体中氨氮含量超标,就会导致鱼皮表面产生大量的粘液、体表充血,鱼出现不安、挣扎等情况,加速鱼类的死亡。

而即使水中氨氮含量没有超标,在氨氮含量相对较多的情况下,也会对鱼类的生长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形成慢性中毒效应,对鱼类的成长产生不良影响。

所以如果在养殖过程中发现池塘中的水质出现了氨氮含量过高的问题,就应该及时使用芽孢杆菌加入适量的红糖水,在暴晒2~3小时,也可以使用高频率的增氧机对水质进行曝气,在水体活化后在全池范文内泼洒,改善池塘水质环境。

鱼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是池塘水环境,只有保证池塘中水的质量,才能够促进各项工作的稳步推进,实现池塘养鱼优化发展目标。

因此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应该加强对水质净化工作的重视,借助有效的措施提高池塘养鱼水质,为鱼类营造健康的发育环境,切实保证池塘养鱼工作质量,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作者单位:014400内蒙古乌拉特前旗水产管理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