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的文化使命1

学校教育的文化使命1
学校教育的文化使命1

学校教育的文化使命

学校教育的文化使命,首先就要了解一下什么是文化?一、文化的理解

文化一词,英文是culture,源于拉丁语,愿意为耕耘、耕作,对植物的栽培的意思。从《文化生活》的角度来看:

1、文化的内涵: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人类全部的精神产品及其活动。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东西。凡是经人“耕耘”过的都是文化。狭义的文化主要是指文化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

2、文化的范围:一是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如思想,信念,信仰。

二是非意识形态部分,如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文字等。

3、文化的形式:静态形式:思想,信念,信仰,理论,教育,文学等都属于文化

动态活动: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既是文化活动4、文化的特点:

1).从文化与人类社会的关系看,文化是由人创造的,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2).从文化与人们个体关系看,文化表现在个人身上就是个人的文化素养,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是通过社会生活的体验,特

别是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渐培养出来的,也就是文化是后天习得和创造的,不是生理遗传。

3).从精神文化与物质载体的关系看,文化现象实质上是精神现象,精神文化现象离不开物质载体

5、十八大关于文化的阐述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6、从文化和教育的关系来说

文化是教育的背景,而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整个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但教育具有双重文化属性(传递和深化文化与构成文化本体),决定了它在社会文化中具有十分特殊的地位。而且教育也是文化繁荣和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基本途径。

可以说,教育作为文化形式,会反作用于文化整体。那教育对文化有什么作用?

二、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教育从一开始就担负着保存、传递文化的功能。在原始社会,物质生活水平发展较低,人类的文化积累较少,内容单一,文化传递和人类生产以及生活本身在同一过程中进行的,教育只具备一般地保存、传递文化的功能。文字出现后,特别是学校教育出

现后,教育不仅是文化传递的主要手段,同时,也对文化起着整理、选择和提高的作用。当人类进入现代社会后,文化发展日益繁荣,内容更加丰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教育的文化功能也愈来愈突出,教育不仅加强了传递文化的功能,而且融合、交流、创造和更新文化的功能也日益突出地显示出来。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就要求学校的每一门课程及整个学校生活的每一项活动,都应渗透、弥漫着文化气息和具有共同的文化追求,使文化在学校教育中活化。那学校教育有什么样的文化功能呢?

(一)教育传递文化

传递人类已创造的文化是学校教育的功能,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新生一代在社会中生存、发展和具有进一步创造文化能力的需要。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使文化在时间上延续。

因为文化不可能通过遗传的方式获得,而只能通过传递的方式继续并发展下去。教育是传递文化最主要的手段。传递文化是教育的基本职能,也是文化内在的要求。

(二)教育传播文化

文化传播是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也就是说,文化的传播是文化从一个区域向另一个区域的扩散,是文化在空间上

的流动。

文化间的传播交流是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因为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促进了文化间广泛的接触,给文化间的融合和主动地吸收其它文化的优秀要素创造了机会,使文化形态能增生出新的文化因子,从更高层次上超越文化的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的约束。传播和交流文化的途径,有教育、战争、人口迁徙、商业贸易等,教育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

(三)教育选择文化

文化选择是指对某种文化的取舍,它主要是对那些涉及价值观和信仰的选择。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各种思想文化总是相互冲击、交汇、融合,永不停息。今天,我们面对的文化有传统的和现代的、外来的和本土的、先进的和落后的、健康的和腐朽的,积极的和颓废的,等等。各种各样的文化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需要我们做出正确的文化取舍。

而教育对文化的选择不仅关系到文化自身的发展与进步,更重要的是它将极大地影响到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学校教育在本质就是一种文化价值的引导工作。它撷取文化的精华编成教材,提供适应社会发展变化需要的观念、态度与知识、技能,并通过教育评价手段进一步保证和强化这种选择的方向性。

(四)教育创造和更新文化

文化的每一个进步和发展自始至终都离不开文化的创造和

更新。从文化的选择、传递、传播来看,选择文化、传递文化、传播文化过程中包含着文化的创造,也就是说它不是对原有文化的简单复制。就文化的传递而言,每一代人对他们自己的文化,都有一个重新发现和理解的过程,每一代人不仅学习自己的文化,而且重新建构自己的文化。同样,文化的传播也不是文化的简单混合。不是从一个容器倒进另一个容器,而是通过人们之间的互动或相互作用进行的。它包含新的文化元素的产生。

而教育能够以浓缩的形式重演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走过的认识世界的过程,使人们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文化财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从事文化创造。

三、中国共产党对教育的高度重视。

我对十七大和十八大两份报告进行了比较,可以发现中国共产党对教育的高度重视:

第一,教育地位

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到了十八大的报告,这一表述进一步修改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民族振兴、社会进步,是中国共产党的两大历史使命,而教育在其中发挥着基石的作用,责任重大。

第二,教育优先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在十八大的报告中,调整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这两个表述方式没有根本性的差异,体现了传承。

当今的世界各国都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国家重振经济的主要手段。无数的事实和经验告诉我们,优先发展教育,是国家社会经济前面腾飞的关键。

第三,教育要求

在十七大的报告中,党对教育的要求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到十八大的报告,这样的表述略有变化:“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具体表述上的变化有:第一,从“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调整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样的调整进一步明确了的教育的任务和目的,有助于一线教育工作者更好地观察党的教育方针;

第二,从“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调整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原来的要求强调教育自身要走向现代化,现在的表述要求教育必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和人民的要求相适应,而且还要率先发展,才能做好服务工作。

第三,从“实施素质教育”,调整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在我们国家提出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在实施的过程中有不少点上的经验,但全局性的经验不多。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体现了党对教育的殷切期望以及对教育的迫切渴望,但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在教育体制改革等多方面进行整体性的、综合性的改革。

第四,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调整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社会转型期,人民为教育的期盼和要求越来越高,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和当前教育改革的现状之间还是存在很大差距的。增加“努力”二字,不是降低要求,而是更加务实。

第四,教育改革

在十七大的报告中,教育改革的关注点是“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到了十八大的报告,这一关注点已经有了一些变化:“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首先,对教育改革的要求更加宏观、更加综合,从教学内

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的改革,进一步拓展为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

其次,对学段的要求体现了递进性。九年义务教育从原来的“促进均衡”到新五年的“均衡发展”;高中教育从原来的“加快普及”到新五年的“基本普及”;职业教育从原来的“大力发展”到新五年的“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从“提高质量”到注重“内涵式发展”。

在十八大的报告中,还对学前教育、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有了新的要求,这些都是十七大的报告中没有提到的。

第五,教育公平

在十七大的报告中,提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规范教育收费,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在十八大的报告中,对教育公平又有了新的要求:“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缘、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这些要求非常明确,要通过缩小区域、城乡、特殊群体之间的教育差异,给每个学生提供相对公平的教育机会,让孩子们通过接受教育,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教育公平问题是在十七大的报告中首次写入报告的,在十

八大的报告中,又有了深化和发展。

第六,教师队伍

在十七大的报告中,提出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在十八大的报告中继续提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显然是在情理之中的。

第七,社会力量

促进教育多元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在十七大和十八大的报告中,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十七大报告中指出“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十八大报告指出“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增加的“引导”二字,应该是更加注重社会力量办学的规范化,让其成为公立教育的有益补充。

由于教育的功能及其重要性,被赋予其两大使命。

四、学校教育的使命

1、学校教育在传承传统文化中的使命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给我们留下了无数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数千年来,它一直引领着东方世界的发展,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不断探索、寻求独立的实践中,在救亡图存、英勇抗敌的奋斗中,中华传统文化以其爱国自强、维护统一的民族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气节,开拓奋进、复兴中华的民族品质,顾全大局、团结一致的民族美德,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今天,中华传统文化魅力依旧,仍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无可替代的宝贵

资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普世价值正在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所了解、关注和重视,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城市设立孔子学院、兴起汉语热就是明证。

对于传统文化,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昌盛。”

对于学校而言,十七大报告里所论述的“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是党和国家赋予学校教育的重大历史责任。事实上,无论哪个国家还是哪个时代,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都是学校教育最重要的职能之一。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单位——学校,应当在文化传播与复兴当中肩负起自己的使命。

反思过去,由于盲目同传统文化彻底决裂,我们已经有几代人没有系统接受自己民族文化传统的教育了,造成了民族文化的严重断层和国民道德的失范!校园内功利气息浓厚,缺少传统的人文素养与儒雅风范!学生对古代圣贤、名人轶事、经典名著、成语典故知之甚少,孩子记得最多、背得最多的是电视广告,买

得最多、看得最多的是卡通漫画,想得最多、玩得最多的是电脑游戏,说得最多、唱得最多的是流行歌曲;许多孩子不知道体贴父母、尊敬长辈,不懂得兄妹谦让、长幼礼数,不知道待人接物、择友交往,不懂得勤俭节约、合理理财;传统文化、传统美德在新一代身上面临断层的危机。

翻开中外的教育史,他们都把传播本国、本民族的文化,以及核心价值观置于首要的地位,纵观教育的发展,面向未来,我们要塑造具有仁、义、礼、智、信品德的君子,成为济苍生、安社稷的国家栋梁之材,所以有远见的西方学者说,人类如果还想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那就要回到东方中国孔夫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中华民族最具生命力的传统文化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的最好资源。

2、学校教育在21世纪的使命

进入21世纪,学校尤其是承担基础教育的中小学校不但要承担传递人类已有文化的使命,而且要承担构建为未来社会培养新人的新型文化的使命。

一方面社会发展要求提高全民的文化素养。当今的时代,是一个科学技术越来越发展、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政治民主化不断推进的时代,不能不注重全民的素养。扫除文盲、普及义务教育只是最基本的质和量的要求,重要的是学校教育一方面要培养适应21世纪的一代新人。可以说现代化过程是培养新一代和改造成年一代的双重意义上的人的现代化

过程,它要求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双重改造,以适应社会发展现代化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人们的社会心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与市场观念相关联的竞争、效益、时间、利润等观念逐步增加,个体意识觉醒,自主观念增加,但随着观念的变化,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逐步呈现多样化。

在社会成员中存在着国家、集体和社会为重的价值取向,公私兼顾的价值取向,义家庭幸福、个人致富为主的价值取向,自私自利的价值取向。也有一批人身上的利欲熏心、不择手段,根本无视法律、道德的丑恶状态。表现在教育领域,幼儿园老师虐待孩子事件屡屡发生。如广州、浙江温岭颜艳红等虐童事件,只因不会算术题,5岁女童在十分钟内被幼儿园教师狂扇70个耳光;只因为“好玩”,一名幼童被教师面带微笑地揪着耳朵提离地面;广州番禺,未满5岁的女童被老师抓起双脚,倒拎起来摔在地上,头部着地重伤;山东东营,幼儿园老师用针扎和胶带封嘴的方式对待多名幼童;7岁男童被逼接受紫外线“消毒”的惩罚,还有7名儿童因上课说话而被老师用电熨斗烫伤等,使原主流价值系统已受到挑战,各种不同价值观的相互冲突尤其激烈。

价值观的冲突在文化领域内首先表现为经典与世俗之争。世俗化是近年来文化的一大走向。它一方面表现为文化本身反映的内容世俗化,如流行音乐、电视、书报杂志等快餐式文化的盛行,文学、戏剧、小品题材琐细、媚俗的倾向;另一方面表现为

文化下嫁经济,它被运用于生产管理、营销服务等全过程。各式各样的与商业相关的文化,诸如酒文化、茶文化、服饰文化等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商品借助文化促销的方式,以诱导消费为目的的所谓经济搭台、文化唱戏的提倡和盛行;部分文化人以赢利为第一目的进行文化产业经营等,都使文化原有的清雅、高尚的文明形象大变,不少以世俗为名、行伤风败俗之实的"污泥浊水"横流。

所有的冲突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求解决好市场经济发展与人的道德、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的关系。在一些人身上表现出来的不同程度、不同方面的道德滑坡、犯罪堕落,引起民众的普遍忧虑与相当一部分人的激烈反对。所以,在道德精神文明建设中,人们呼唤新的主流价值体系的确立,并期望在新价值体系指导下创造新文化。学校不可能无视这样重要的在文化建设中的导向性任务。

另一方面,我们国家的一部分人对发达国家经济实力、先进科技、消费生活水平的赞赏、羡慕,都使外来文化以十分强劲的势头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方面,渗透到各地各区,渗透到大大小小的家庭。(其内容则涉及思想、管理、制度、科学、艺术、商业、消费、生活、娱乐、教育、医疗等各个方面。)如此强劲的势头真可谓是空前的。

原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雄心会被崇洋媚外、卑视本民族的心态所消蚀,这并非"杞人忧天"式的推测,它在现实中已经有

所表现。在新中国建立后绝迹多年的娼妓、吸毒、赌博、贩毒、黑社会等的重新出现。而文化娱乐也洋化、港台化。大量枪杀警匪片、家庭争斗式的伦理片、各种类型的西式消遣型文化和生活方式的盛行,赶洋时髦的热情也空前高涨,对民族文化的情感和特色意识日趋淡化。尤其是对语言--"民族文化的精神家园"的消极浸入,它表现在以洋名显示高档的商店招牌和商品品牌;日常交谈、荧屏里常可听到的洋文声;"双语教学"招生宣传;家长学习英语或其他外国语比母语学习更加重视。现在是到了该正视这一切,认真思考和处理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关系的时候了。学校在这方面也义不容辞。

当代复杂的文化生态环境渗透到学校内部,造成学校内部文化的复杂生态。如学校中育人目标与经济效益的矛盾;教师意识中义利关系观念的变化及其在职业行为中的表现;师生之间、青年教师与中老年教师之间价值观的差异、矛盾与冲突;新旧教育观念的碰撞;学科知识价值的判断和实际上的重新定位;校内文化氛围原有传统的打破等等。它们均让人感到喜忧交加,在看到新目标的同时,又感到失落和茫然。

基于以上的学校教育的文化使命,我认为实现的关键在于加强好学校的文化建设。下面我就学校教育的文化建设谈一下我的浅显的认识。

五、学校教育应如何加强其文化建设,实现其文化使命

1、要发挥学校主体的作用

文化更多的是通过人来呈现,走进一所学校,学生和教师所展现出来的气质就代表了学校的文化。师生的道德水准、课堂的氛围、师生的阅读生活以及师生的行为方式,都可以展现出学校气质。反过来,文化也是由人来创造、建设的,为此,要建设学校文化,就要发挥学校主体的作用。

首先、要发挥校长的作用

校长:学校文化的引领者,从宏观上掌控一所学校的发展方向,把握态势,整合资源,引领发展,是学校这列火车的“火车头”,校长应对学校在新形势下的办学作全新的思考。

其次、要发挥教师的作用

教师:学校文化的构建者。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对于学校而言,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是否具有持续发展的教师,站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无疑是学校新文化的躬行实践者。教师只有具有了专业精神和教育信仰,有自己对学校办学思想独特的理解,有自己对教育持久的追求,才能发挥聪明才智,将办学思想落实到教学实践中的每一个环节。

2、学校文化建设关键在于注重培养“学校文化精神”。

学校的文化精神无疑是一种耳濡目染的教育,它能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1914年,著名学者梁启超到清华大学作题为“君子”的讲演,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勉励学生,这两句话后来被铸入清华校徽,高悬于大礼堂的上方,成为师生共同遵守的校训。清华大学秉承这种精神,建设这样的

校园文化精神,清华大学在中国的教育史、科学史上创造了杰出的成绩。清华大学为国家人才的培养作出了贡献!

学校的价值在于:深厚的文化底蕴;鲜明的品牌个性;特色的教育模式。这一切构成了一所学校的文化精神。教育需要潜移默化,办学是一种文化行为,教师真正认同了学校文化,才能逐渐被这种文化同化,才能在行动中把办学理念落实为具体的行为。没有文化便没有学校,没有优秀的文化,便没有卓越的学校。文化是学校的根基;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发展的力量和源泉。

所以,一个优秀的学校,要有浓浓的文化气息和文化精神,教师要有儒雅的风度;学校的男生要有绅士风度;女生要有淑女气质。

学校教育就是:给你一部历史让你翻阅;给你一种文化让你感受;给你一些时间让你安排;给你一个舞台让你表演;给你一些机会让你创造;给你一个期待让你自我成长。在老师眼里,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太阳,这个太阳升起需要“他力”,更需要自身内在的驱动力。这个驱动力就是学校留给你的文化精神!

否则学校教育缺乏文化,会把孩子带到一个抽象、片面的地带,文化的缺失带来精神的浮躁甚至荒芜,教出来的孩子可能是有知识没灵魂、有记忆没有根底的“怪物”。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让学校重新发现生命的意义和文化的价值。

3、学校建筑是学校文化的物质载体。

学校建筑不仅仅是学校记忆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学校建筑本身应该有文化气息,还要有鲜明的个性。走进学校,我们应该能够感受到历史的厚度,文化的厚度,以及浓郁的生活气息。学校应该是一个历史博物馆,一个珍品收藏所,一个美好事物的集散地,一个传奇故事曾经发生过的地方。民族文化的精华,当地文化的精髓,本校历史的叙事,脚下这片大地的特色都应该能在学校体现出来。

4、弘扬传统文化促进学校文化建设

1)弘扬传统文化与常规教学相结合

我们要让经典走进各学科课堂,将弘扬传统文化与学科教学渗透,积极探索弘扬传统文化与常规教学相结合的机制。语文学科教学中利用文言文的教学及时链接经典诵读中的相关内容;我们还将经典中的教育资源充实到政治课、历史课中。

2)弘扬传统文化与德育活动相结合

弘扬传统文化与日常德育教育相结合,与主题班会相结合,与传统节日庆祝活动相结合,使国学教育更好地起到丰富学生知识,规范学生行为、陶冶学生情操的作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感染、熏陶、浸润,更好的发挥出国学教育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3)弘扬传统文化与教师培训相结合

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是极其有限的,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对教师进行培训:聘请专家定期讲座,外出参观学习,校本培训等活动提升了教师传统文化的素养,增强了教师学习传统文化的

自觉性,教师队伍素质得以提高。

5、学校的文化建设还需要充分发挥模范教师的榜样作用

一方面,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就是说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这就要求教师在学识上、品德上都应成为学生的榜样。

另一方面,教师,这是一个神圣的名词!从没有哪个职业像教师这样,一头托举着家庭的嘱托,一头承载着民族的期望。

因此十八大强调“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师德水平和也未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为此针对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更需要弘扬模范教师的榜样作用。如评选“最美乡村教师”活动,2012年9月8日,“寻找最美乡村教师”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石兰松、薛跃娥、李修雄、庄巧真、杜顺、徐其军、张桂梅、任影、达芳、孙影共10位教师入选“最美乡村教师”。这些最美乡村教师,无论是身体残疾,还是在大山底下坚守了三四十年,还是自己一人扛着整个学校的担子,既当老师,又当学生的炊事员、管理员、维修工,还是为了那些可怜的孩子,错失了美好的爱情……不管是什么,他们的信念都是共同的,那就是做好教育,一切为了孩子。他们不辞辛苦,任劳任怨,他们强大的责任感与奉献精神都很好地诠释了教师的真正意义,深深地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什么叫

“蜡炬成灰泪始干”,什么叫“春蚕到死丝方尽”他们的忠于职守、高度负责、乐于助人、至善大爱、甘于奉献、团结互助的精神应该代代相传。

综上所述,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中国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新时期,学校教育面临的文化使命是独特、艰难而不可回避的,但并非无法实现的。时代在呼唤敢于实践、敢于思考、用头脑和行动一起创建新教育的工作者。而创建学校新文化的历史使命,历史地落在这样新型的教育工作者身上,也是我们在座的每一位教师所肩负的使命。

中国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关系 摘要 语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学习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几个课程标准的对比,从理论上阐释了中国传统文化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方面的重要性,要大力发展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对学生进行优秀文化尤其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迭一作用的有效发挥,就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和语文教学的关系入手。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提升语文素养,尤其是在校学生的语文核也素养,加强其文化底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大力发展教育,在语文教材中増加我国传统文化元素尤为重要。教师在设计和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时,也应更加注重传统文化的渗透,积极运用丰富的文学内容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帮助其自身文化修养和语文素养产生较大提升。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 本文采取的研巧方法主要是文献分析法、类比归纳法等,笔者主要是从对几个课程标准的对比,查阅其他关于语文素养和传统文化的相关资料,结合国家文化方面的政策文件及课堂实录等中获得启示,并积极呼吁广大一线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在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加W渗透、熏陶和感染,以提升其语文素养,帮

助学生全面和谐的成长。 二、基于语文教学角度看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创造的,是中华上下五千年世世代代所继承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它由中华文明演化及汇集而成,它反映了浓郁的中华民族特质与风采,是我国民族历史上丰富的意识形态、思想文化的总体表征。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属性。语文学科是母语学科,其必备品格更多体现在一种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上,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应该理性对待。(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应该辩证地看待,我们昔先要抓住其精髓,明确哪些是需要保护、继承和发扬的,哪些是需要扬弃的,既不能是像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全盘否定,也不能倒行逆施,全盘肯定。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既弘扬文化传统之"形",又要塑造传统文化之"魂",要抓住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明确哪些是需要保护、继承和发扬的,哪些是需要扬弃的。我们要对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外延要把握清楚,重点在于文化传统的传承,而非仅仅对于传统文化现象毫无保留地保存,即便是对文化传统有辩证看待,既不能是像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全盘否定,也不能倒行逆施,全盘肯定,比如弟子规中宣扬的封建主义性质的忠孝观念应该扬弃。对于语文教育而言,就要将扬弃后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化,变成语文教材内容,贯穿在语文教材的编写之中,变成语文课程内容,语文教学内容教授给学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二)传统文化的兼容并包 传统文化不是固守不变的,它也必须持续地发展与丰富。中国传统文化需要

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

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 王沫 [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它兼顾语言与文化的层面,阐释了语文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体,它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的灵魂。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注意知识的传授、运用和语感的培养,也要承担起?体认中华文化、厚植传统精神?的重任。站在时代的讲台,手执新教材的语文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一历史使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通过祖国的山川之美、民俗之美、历史之美、文化之美和传统之美,让学生在祖国的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弋、翱翔,使中华文化传统得以光大。 [关键词] 传统文化语文教学兴趣素养节日传承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整个东方文化的重要标志和世界历史文化宝库中的重要遗产,对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语文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承载着民族精神和民族灵魂,在传统文化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应融于传统文化之中。然而,根据我们的调查,大部分中学生对祖国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古文化常识严重不足。而在弘扬传统美德方面也不尽人意,对一些基本的社会公德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特别在市场经济的消极因素影响下,拜金主义思想有所抬头,理想、前途观念较淡薄。享乐主义思想有所表现、如超前消费,比富斗阔,怕苦怕累,浪费现象严重。极端个人主义思潮有所滋长,集体主义观念削弱,个人至上,指责别人多,反省自己少,为自己想得多,为他人想得少,讲索取多,讲奉献少。缺乏社会公德,道德意识有待加强。这些现象虽然是苗头倾向,但如任其发展,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在新的社会发展时期,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和保护传统文化是我们教师的重要责任。中央教科所批准立项的重点课题《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审时度势,把语文教学放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大环境中,有助于实现语文教学的理念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创新,有助于为学生构建一个和谐的、宽松的、自主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健全人格。 那么,如何才能在语文教学中渗入传统文化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激发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强调了兴趣的重要,从远古到如今,从数学到语文,概莫能外。然而,高中学生学语文普遍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的状态,数理化有做不完的题,再有时间就是背英语,对语文没兴趣,没感觉。有相当多的同学不知道语文该学些什么,更不知道该怎样学,有的学生甚至认为读书作文是浪费时间,把语文课当成休息课,老师或滔滔不绝,或勉强支撑,学生则昏昏欲睡,去赴周公之约了。上海市曾对某区作了一次调查研究,测试学生在课上思想专注人数。数学是91%,语文是15.5%。这一组数字真得让语文老师惭愧、汗颜!究其原因,不是我们的学生错了,也不是我们的语文学科错了,而是我们老师错了!学生为什么对语文学科没有兴趣?语文书满天飞,何去何从?读了书不见进步,哪来兴趣?调查结果表明,有60%的学生认为?语文课上学不到东西?。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读书,教会学生读书,让学生学有所得,帮助学生认识到语文学科的价值,不要让我们的学生失望,不要让我们的学生感觉到学习语文是浪费时间。那么,我们就投身题海,直奔高考好了。不可以!这会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变成知识的海洋,文化的沙漠。学生忙着进行应试训练,老师忙着总结答题技巧,题海里沉沉浮浮,起起落落,大家都是在洗澡,没有人是在游泳。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力求语文课多一点文化气息,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到?文化?应有的甜味与魅力。比如我们可以创设文化课堂教学情景。像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和书法家撰写的名言警句,在黑板报上专门开辟?民族文化快餐?一角,以此来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或者引用与课文相关的典故诗文,铺垫蓄势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兴趣。或者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播放音乐,或激昂慷慨或沉缓婉转的音乐语言有利于把汉语言文字之美烘托出来。或者利用多媒体制作相关影像材料,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

任务驱动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的比较

任务驱动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的比较 在新一轮的职业专业课程改革中,教学方法的改革显得尤为突出。行动导向教学法,被广泛运用于教学实践之中,其中倍受推崇的是任务驱动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有时很难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区分开,因为这两种教学法都是实践性教学方法,需要设置教学情境(任务、项目),由学生分组完成教学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具体很强的自主性和探究性,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学生的自我管理,教学活动结束时,由学生、教师共同对活动成果进行评价。但两种教学法之间又有差异。本文对这两种教学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并对“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初步探索。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教师或者学生根据教学要求提出有实际意义的、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任务”,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学生自己或者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然后进行具体的操作,教师引导学生边学边做完成相应的“任务”。当学生完成这个任务后也就建构了本节课所学的新知识。任务驱动教学法具有以下特点:(1)任务驱动,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引领知识、技能和态度,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发展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2)目标具体,内容实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目标清楚明确,能更好地指导教学过程,也可以更好地评价教学效果;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不求理论的系统性,只求内容的实用性。(3)做学

一体。任务驱动教学法打破长期以来的理论与实践二元分离的局面,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4)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综合应用的能力。(5)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是将某门专业课程按类别分为若干技术或技能单元,每个技术或技能单元作为一个教学项目,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单元式教学,每个单元教学都以应用该项技术或技能完成一个作业来结束,并进行下一个项目的教学。简而言之,项目教学就是师生为完成某一具体的工作任务而展开的教学行动。项目教学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方案。“项目教学法”的特点:(1)在教学内容上:不再用以前的以“知识点”为线索的方式,而是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及信息时代的需求,改用以“项目”为线索,以“子项目”为模块,精心组织教学内容,使其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特别是强调所学知识要与时代同步。(2)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索,强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根据“项目”的需求来学习,变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动地寻求知识,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观,由“学会”到“会学”。(3)在能力培养上: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会积极地去思考、探索。每个人的思路、想法不尽相同,老师可引导他们进行讨论和交流,并适当地给予点评和鼓励,使他们相互取长补短,既调动和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4)在就业指向上,因采取的项目全都来自实际工作。

校本课程的文化使命

第23卷 第4期 天 中 学 刊 V ol. 23 No. 4 2008年8月 Journal of Tianzhong Aug. 2008 收稿日期:2008-05-05 作者简介:李宝庆(1976~ ),男,山东菏泽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博士。 校本课程的文化使命 李宝庆 (西南大学,重庆 400715) 摘 要:校本课程开发,其实质是学校文化的重构。校本课程的文化使命在于建设以人为本的精神文化、科学与人文整合的课程文化、回归生活的课程文化、多元共生的课程文化。 关键词:校本课程;课程文化;文化使命 我国目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无疑是一场深层次、全方位的课程改革。这种改革的最终目的在于改变教师和学生的生存状态,因而它就是一种深层次的学校文化变革,它必将导致学校文化的转型和重建。校本课程开发,其实质是学校文化的重构。当前对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探讨虽已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话题,但我国专家、学者、中小学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类型、程序、所需条件和价值追求等方面的研究仍停留在技术和理论表层。我国学术界对校本课程开发这个舶来品真正所需的制度支撑和文化内涵还缺乏深入的研究,抛开校本课程生存的文化土壤,仅从技术层面去把握与理解西方的校本课程,已不足以指导我国的校本课程开发实践,并取得实际效果。学校如何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促进学校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使学校的个性得以充分张扬,学校特色得以充分突显,学校文化力得以充分释放,最终使学校的办学宗旨、培养目标得以全面落实,是每位学校管理者不可回避和必须解决好的重要问题。 一、开发校本课程,建设以人为本的精神文化 “以人为本”既是现代教育的价值取向,也是我国进行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价值取向。它符合了现代学校发展的民主性、人文性、开放化、信息化走向,顺应了学生发展的主体化、个性化、社会化的趋势。学校所面对的是一个个正在成长的、有诸多发展需要的生命体,它理所应当要为师生各方面的发展需要和生长提供条件和可能。学校教育既然以促进人的生命发展为主旨,就必须把学校文化当作是师生生命历程 的重要部分,关注师生生命的全部内容和全部过程,而不仅仅是认知方面的发展。学校就不应该成为将原材料制成产品以满足生活中各种需要的工厂,其最根本的生命意义在于学校全体成员的发展、精神生活的充实以及生命境界的提升。 校本课程开发对于“以人为本”精神文化建设的意义主要体现在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方面。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至少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针对学生的课程目标,另一个是针对教师的专业发展目标。即校本课程开发既要促进学生的特长发展,也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校本课程的目标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完美个性的养成,注重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校本课程目标的制定首先要考虑学生的需求,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发展上的各种不同层次和水平的需要,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充分的、可持续的发展。校本课程的内容要关注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尤其要关注那些弱势群体(学习障碍者、少数民族学生等),防止知识和文化的霸权。尤其重要的是,课程内容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从而满足学生理智生活、情感生活、审美生活、道德生活的需要。 “以人为本”的理念既强调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又强调学生的个体差异。校本课程开发不仅承认学生的差异,而且满足每个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以促进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从校本课程开发概念中可以看出,校本课程是一种“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个性张扬的现实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261(2008)04-0004-04

大学生如何做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大学生如何做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大学生作为社会上最富有朝气、创造性和生命力的群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影响着社会民众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在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求当代大学生要具有先进的思想理念和较高的道德素质,要不断地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关于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早已经被胡锦涛总书记非常清晰并更加强调地表述为: “面对当今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重要因素的新形势,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文化自觉的概念最早是费孝通先生于1997年首次提出的,目的是为了应对全球一体化的势必发展,而提出了解决人与人关系的方法。 费先生曾说: “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的基建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连手发展的共处原则。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是联合在一起的,是充分理解了自己的文化后产生的发自内心的信仰,如同一个人的自信心深入骨髓。 自鸦片战争后,外来文化借助武力强势进入中国,既带给中华民族深重的精神苦痛,也客观上给中国带来了新的生机。 在痛苦的民族屈辱和全新的文化学习机会相互缠绕和复杂矛盾的交织之间,中华民族获得了巨大的新的发展动力和文化“扩容”机遇。

中国文化也在近代以来的巨大的外力推动中,又一次来到了历史转型的路口。 特别是在经历了争取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的艰苦奋争取得胜利后,中国的当代文化更是获得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在今天迅速推进的全球化进程中,给我们带来的更大的激励和发展推动力。 据统计高校的图书馆借阅榜上的借阅最多的也是金庸的武侠小说和侦探小说,或者现在,在各种电视剧热播时,也是这些剧本的借阅数量最多。 并不是借阅量可以代表大学生的文化取向,但我相信书是提升个人修养的一个重要途径。 我们生活在这个大环境里,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正如费先生所说,我们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对外来文化同样如此。 在了解了国内外文化,古今文化,结合中国目前的国情和对祖国未来的期望。 大学生提升文化自觉于文化自信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题中之义。 问过很多同年人,他们很多都胸怀抱负却无处施展,亦觉得无力施展。 也许是过于强调GDP的增长,我们许久以来忽略了文化教育。 我们的生产力和技术水平也许已和世界大国相差不多,但是谈到让人民的文化教养,我们也许还是有一些差距。 面对如今的局面,看到国家也意识到文化、信仰的重要,我们在这个转折点,我们应该看清自己的位置,尽自己的一切努力实现文化强国。 这要求大学生不断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多读书,多实践,多思考。 从小事锻炼自己,从日常的行为中培养出自己的高尚人格。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开题报告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 指导老师:(语文老师) 组长: 组员:高二17班全体学生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正是在这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然而,面对西方外来文化汹涌而至的波涛,我们既不能因为曾有一个辉煌的古代文化时期而夜郎自大,更不能因急功近利而盲从。因此,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我国几千年历史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时代精神加以继承和发展,做到古为今用。 根据我们的调查,大部分中学生对祖国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古文化常识严重不足。而在弘扬传统美德方面也不尽人意,对一些基本的社会公德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特别在市场经济的消极因素影响下,拜金主义思想有所抬头,理想、前途观念较淡薄。享乐主义思想有所表现,如超前消费,比富斗阔,怕苦怕累,浪费现象严重。极端个人主义思潮有所滋长,集体主义观念削弱,个人至上,指责别人多,反省自己少,为自己想得多,为他人想得少,讲索取多,讲奉献少。缺乏社会公德,道德意识有待加强。这些现象虽然是苗头倾向,但如任其发展,后果不堪设想。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语文作为文化载体,决定了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物质工具的特殊性。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站在时代的讲台,手执新教材的语文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历史使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通过祖国的山川之美、民俗之美、历史之美、文化之美和传统之美,让学生在祖国的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弋、翱翔,使中华文化传统得以光大。 “观乎人文,天下化成”。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历来注重文明教化的民族,在树德务滋中化民成俗,在润物无声中春风化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所以,我们认为,即使是到了下个世纪,我

论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民族文化传承使命_斯琴

2013年第13期总第339期前沿 Forward Position No.132013Sum No.339 论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民族文化传承使命 斯 琴(内蒙古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0) [摘 要]学校教育机构承担着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学校教育是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学校教育培养人的使命与文化发 展是不矛盾的。相反,发展人与发展文化是互动的过程。学校教育是发展文化的基础。但是,我们对学校教育的传统理解就是教书育人,在当前多元化社会文化背景下,学校教育不但教书育人,而且还文化育人,传承民族文化。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应重新认识和理解学校教育的概念和内涵,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纳入民族文化,消解学文化与学生文化的冲突,学校与社会文化部门需形成合力。 [关键词]民资地区学校教育;民族文化传承;使命[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67(2013)13-0170-03 [作者简介]斯琴(1964— ),女,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内蒙古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教育。 当前社会转型和多元文化背景,对民族地区学校教育提出了文化传承的使命和任务。民族地区学校教育承担哪些文化使命,如何承担自己的文化使命?本文旨在这方面进行探讨。 一、民族地区学校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基地 “民族文化”是指“具体某一民族所拥有的文化总体。它与“文化”相对而言,是文化的具体存在形式。”[1] 每一个民族文化都有自己所独有的特征,显示出与另一民族的文化的明显差异。有研究者认为 ,“民族文化从语义方面说,同是指具有民族性的文化。因此问题在于,民族性是不是这种文化的最本质、最明显的性质。也就是说,这种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不是民族性?回答是肯定的。从上述意义上来讲,关于民族文化的定义可以表述如下:在自然文化的基础上,人类社会创造了以民族性为本质特征的文化,就是民族文化。 ”[2] 本文中的民族文化是指少数民族文化。而少数民族文化是指“相对于汉族文化的主体性文化,是指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历程中创造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以及以此为基础上的生产生活方 式和习俗。民族文化涵盖面非常广泛,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物质文化如生产工具与生产方式、民族建 筑与居民、民族服饰与器具等;二是精神文化如民族哲学、民族典籍、宗教和信仰、道德、民族心理、民族语言文字与民族民间文学、民族艺术等;三是制度与习俗,如民族习惯法、宗教仪规、民族节庆、民族交际与行为规则、方式,等等。 ”[3] 学校是什么?学校应该是什么?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 多方面的研究。教育人类学者从文化的角度认为 ,“学校是文化传递的工具;学校是一种具有参照性的文化机构;学校是一种跨文化冲突和执行文化功能的竞争场所;学校是一种标定学生文化级别的科层制教育的机构。学校教育与文化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学校教育具有保存、传递和创造文化的功能;另一方面,人类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客观精神文化和主观精神文化对学校教育都具有支配和控制作用,学校教育的每一层面都将受到整个文化的多层结构决定。学校教育与文化既有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一面,又有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过程中变化和发展的一面。学校教育与文化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过程中,不断地按照各自的运动规律变化和发展。 ”[4] 学校作为教育的基本单位,就其实质而言,是个文化组织系统,而不仅仅只是文化传播的工具。学校所持有的文化品位和风格决定了它能够在多大的程度上承担社会和历史赋予它的使命。 应该说,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关注人的发展问题。那么我们提出学校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基地观点,是否与学校教育的人的发展目标相悖呢?答案是否定的。 我们知道,在人与文化的关系上,几百年来一直处于“以人为本”或“以文为本”的两极对立之中,产生了 “人至上”和“文化至上”这两种对立的价值观念 。“人至上论”坚持以人为本,强调人在文化社会中的主体地位,认为人是发展社会文化的根本动力。而“文化至上论”者坚持以文为本,强调文化在人类社会中的决定作用,认为文化是推动包括个人在内的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两种对立的价值观念在处理人与文化的关系问题上,形成了两 · 071·

2020党课讲稿-文化自信主题

2020党课讲稿:文化自信主题 1、文化自信的重要性109大报告屡次提到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也是最近几年____同志在国际国内多个重要讲话中反复提及、使用频率极高的热词。109大报告中强调: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华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文化是1个国家、1个民族的灵魂。古往今来,世界各民族都无1例外遭到其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上产生的精神文化的深入影响。 ____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1个抛弃了或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但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极可能上演1幕幕历史悲剧。” 今天,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动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都离不开文化所激起的精神气力。而要继承好、发展好本身文化,首先就要保持对本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对本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这就是____提出“文化自信”这1时期课题的深意所在。 2、文化自信的底气1、优秀的传统文化 在过去的5年当中,我们总书记不管是在外交场合,还是出席国内活动,都大量援用古代的名言警句。比如,“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匹夫之责,“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浩然之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赤忱照汗青”的献身精神等等。 2、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 ____对革命文化1直非常重视。不管在部队视察还是到地方

调研,____1再讲要坚持用革命传统铸魂育人,大力宏扬革命精神。5年来,____曾到西柏坡、古田、延安、遵义、井冈山等革命圣地,缅怀革命烈士,反复强调革命精神。 “理想之光不灭,信心之光不灭”。____大力提倡革命文化,就是要使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心,在成功温柔境时不自豪不急躁,在困难和逆境时不低沉不动摇,走好我们这1代人的长征路。 3、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 我们进行了几10年的社会主义实践,我们创造了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奇迹,这已充分辩明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 3、如何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是____同志这些年在很多重要场合反复讲的1个重要命题,引发了世界广泛的关注。讲好中国故事包括两个层面的意思:1是讲甚么样的中国故事,2是怎样讲好中国故事。 第1,讲好中国故事 条件是选好中国故事。好的中国故事应当体现中华民族独特的气质和个性,是在当代仍然充满活力的,跟世界先进文明相匹配的优秀故事。同时,我们要把落后的糟粕的故事与先进的精华的故事辨别开。中华文明上下5000年,产生了许多的中国好故事,比如女娲补天、愚公移山、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和岳母刺字、戚继光抗倭等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故事。愚公移山是体现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女娲补天体现责任感、使命感和“天人合1”的精神,岳飞抗金、岳母刺字体现的是忠君爱国的精神,戚继光抗倭是不畏强敌、敢打敢拼的英雄主义精神。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好故事。 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还在继续创造新的好故事。如果说中国古代的故事是体现中华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好故事,近现代的故事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人是要寻求进步的,这个进步又不单单指经济上的,更重要的是素质,由哪些方面组成呢?素质最直接的应该是文化,一个有文化的人和一个文化稍低的人,在社会上受到的待遇显而易见。那我们在学习文化感受文化的过程中,必然要遇到自觉和自信的问题。 自觉,是自发的对自己感兴趣的文化有种向往和求知欲,而自信,则表示对自己擅长的领域有发言权和可以使之运用广泛,两者结合可以弘扬好的文化传统和发展新兴的文化产业。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振兴的标志,表现在每个人身上则是腹有诗书气自华,文化自觉使我们博览诗书,知识渊博,继而增加我们的文化自信心,遇人即可侃侃而谈,口吐白莲,使我们散发温润如玉的气质。 很多当代大学生常常抱怨大学的学习体制,觉得四年什么都没有学到,殊不知这只是在为自己的懒惰颓废找的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当你在日上三竿之时依然懒散在软绵绵的床上,当你在夜深人静之时仍然沉迷于各种网络游戏和泡沫剧,当你在本该认真听讲汲取精神营养的课堂上低头玩手机或是呼呼大睡时,,,,,,时间在不知不觉地溜走,你也离文化自觉这种精神越来越远了,既然没有静下心来给自己的头脑充电,腹无诗书又何来的文化自信呢? 有时候我们说,很多经济产业都是靠大量的劳动力支撑,我们并没有自己的核心价值在手里,所以常常“听命”于拥有核心价值的企业,干着吃力不讨好的活这就表明我们需要弘扬和提高文化自觉和自信。“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这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基础。那么,如何才能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本质上是对文化生命力的信念信心,增强文化自信需要我们有对历史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当代中国文化的理性审视,对世界历史文化、异域民族文化、现代文明成果的包容借鉴。所谓文化自信,小而言之,是指一个人对自身知识、能力、品质的肯定与自信,相信他能以他的聪明才智和人格魅力来面对一切未来不确定的挑战;大而言之,主要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一个人若是对自己不够自信,妄自菲薄,做事畏畏缩缩,则在当今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中,必定不能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永远只能望其项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建设文化强国,首先必须具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对自己的文化缺乏自信甚至妄自菲薄,极有可能在浩浩荡荡的世界浪潮中永远被发达国家甩在身后。 是否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不仅关系着文化自身的振兴与繁荣,更关系到我们个人的发展、前途,关系着整个名族国家的命运,知识改变命运,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个全民阅读的时代,文化始终以一种无形的力量深刻地影响着有形的存在,它滋养人类、涵养社会、促进经济发展,其意义和作用是那样永恒,我们必须始终保持对文化作用、地位的高度认同,树立文化自觉、文化建设、文化传播与发展的责任与担当感,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心。 12级经管创新(2)班 王思琪 1210800522

如何把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相结合

如何把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相结合 语文教材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中国传统文化也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是语文教学中很好的资源,如果我们能把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传播开来,对孩子们扩大知识面,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都有着深远的意义,传统文化也是有利有弊,如何让学生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洗礼,又同时能去除糟粕呢? 一、根据时代需要,确定传统文化的教学目标 首先我们要知道传统文化有哪些作用:传统文化不仅能充实语文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还能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及实践性;在教学传统文化的同时,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会顺势提高,从而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领悟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引导学生关爱生活,关爱生命,关爱他人,有利于积累写作素材;有利于学生以较为全面的丰富的文化底蕴去感受社会,感受生活,并以健康的情感和多元的认知去审视生活;更有利于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热爱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悠久文明,热爱语文学科。这样更能引导学生进一步自觉地培养自身的人文素质,使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和文化知识的积累与教师的语文教学互相促进,互为动力,形成良性循环。所以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应结合语文教学的特点,做到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相融合,要不然只能是昙花一现,在这一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与我们这个社会的主流文化相适应,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和谐而全面的发展,引导学生带着诗意去审视周围的世界,使其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我和你”的平等关系,而

不是征服与占有的关系,从而陶冶学生爱护自然的真挚情感。 二、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再加大传统文化元素的力度 小学语文课程设置虽有不少传统文化元素,如:三字经、对联等,也编选了一些古典文学的代表作品,但还远远不能满足传统文化的教育需要。因为这些传统文化的教育元素,大都散落于语文、品德、社会、音乐、美术等课程之中,很难相互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加之一些家长、学生对小学科的不重视,导致这些传统文化很难被学生所吸收,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只能处于支离破碎、一知半解的程面上,所以这就要求教师更加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也应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加大传统文化的元素。首先,教师要熟悉传统文化,身体力行地弘扬传统文化.“先达已,后达人”。教师只有自己先做好,才能教学生,传统文化贵在身体力行,不只是知识理论的传授,正所谓言传身教。其次,结合教学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亲近传统文化。第三,结合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特点,利用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素材帮助学生成长,让学生了解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以课程为点,最终以点带面,让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有一个系统的掌握。 三、选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读本,进行因材施教。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典籍众多,或短小精悍,或长篇论著,或浅显易懂,或深奥晦涩。选择适合小学生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就如大海中航行的轮船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并不是所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著作都在适合在小学阶段读,所以,在选择中华优秀传统文

教育的使命与责任

《教育的使命与责任》(肖川)读书笔记没有使命感的教育是盲目的,没有责任担当的教育是轻薄的。“我们不停地跑,争取领先,但是总有一刻需要停下来想一想:这条路是通向梦想还是通向深渊?”真正的教育不仅应该具有效率和效益,更重要的是要具有灵魂,具有坚定而明确的价值追求。使命和责任赋予教育以高度和灵魂。 理解“教育”的关键词 学习领域:人类纷繁复杂的学习活动,从其性质来说,无外乎这六大领域:语言、数学、科学与技术、艺术、历史与社会(包括社会实践)、体育与健康。与“学习领域”相关联的是“学习主题”。每一个学习领域都有不同层级、不同谱系的学习主题。认识到这一点,对于教师建构知识的系统框架,从而自觉地帮助学生建构出知识的系统框架,有着很重要的价值。过去,一些教师只有关于“课”的观念,一节一节地上课,却很少思考或清晰地意识到“课”的知识内容是如何组织起来的,这也是教师课程意识缺失的一个表现。 学生的发展:学生理想的发展应该是“自主的发展,和谐的发展,有特色的发展和可持续的发展”。从“认识、情感、态度(价值观)、技能”这四个维度来关注和检测学生的发展是实现学生理想发展的概念框架和实践策略。 理解“教育”的关键词 生命教育: 我理解的生命教育有三个层次 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价值追求——我们的教育——真正人道的教育,不仅要对学生的升学考试负责,更要对学生一生的生命质量负责,要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这是生命教育的第一个层次。 生命教育的第二个层次是作为教育的存在形态——它关注学生当下的生命状态,努力创造生命化的校园,生命化的课堂。让课堂充满关注生命的气息,让生命的活力充分涌流,让智慧之花尽情绽放,是生命教育视域中教学的自觉追求。 生命教育是一个有着明确价值追求而又涵括着多重主题的教育实践领域,因而是地方课程与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和建设重要主题和领域。这些领域和主题包括:安全教育,信仰教育,死亡教育,人权教育,和平教育。这是生命教育的第三个层次。 公民教育:教育、个人、社会,这三者的繁复关系是我们理解教育的最基本结构。教育要服务于个人,因而我们强调生命教育,强调教育要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教育也要服务于社会,所以我们强调公民教育,强调教育要为自由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 一个真正的公民,他不是惟命是从逆来顺受的草民,也不是明火执仗、以暴制暴的暴民。公民对于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不仅具有认同意识,而且还有自己意识。一个真正的公民,应该将自由、平等、博爱、和谐、幸福、人权、民主、宪政、和平这些人类共同创造的普世性价值看做是自己的个人目标并正确理解之。

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从我做起

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 从我做起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文化自信,从我做起 开场白:亲爱的各位老师,各位来宾,大家晚上好。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发表一篇有关时政热点的演讲,这也是我第一次以一种比较正式的方式发表演讲,所以说一定会免不了出些差错,还请在坐的各位多多海涵。我演讲的主题是坚定文化自信,演讲的题目是“文化自信,从我做起”,接下来开始我的演讲。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再加上中国幅员辽阔,国土面积有960万平方公里之多更造就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为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而感到自豪,应该具有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使命感,更应该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缺乏文化自信,这个国家就会缺少生命与活力。坚定文化自信是当代人民走向世界的基础,是党和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石。 谈到文化自信,很对人都会觉得很模糊,或者会觉得中国的文化不值得自信,这是对文化本身不了解的表现,在中国这种现象比较多,也是有原因的。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国门被迫打开,中国被迫由封闭转为开放。许多新的事物、新的思想纷纷流入中国,让封闭了好几百年的中国人开了眼界,瞬间发现国外有这么多“先进”的事物,思想,让整个民族很难适应过来,就出现了不少错误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有的人对外来文化全盘接受,崇洋媚外,也有人对此顾步自封,从不过问,为持有“绝对”的文化自信而感到自豪,少有人能正确地对待自己的和别人的文化。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很简单,刚才我已经提到了,就是对文化的认识不够。为什么我们对文化的认识不够,是因为对文化调查地不够彻底,没有在充分调查下总结的结论,含水量注定是很高的。所以,文化自信的前提是充分的文化调查,对文化没有充分的认识,文化自信将无从谈起。调查文化就是一个相对比较简单的问题,也就是弄清楚我们有什么,别人有什么,大家都很清楚我们有什

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

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 ——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 来源:《红旗文稿》15至17期今年以来,中央就文化建设作出一系列新的重要指示。最近在中央政治局第22次集体学习时,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文化改革发展的地位作用、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反映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把握达到了新高度,为更好地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文化历来是人们十分重视和积极探寻的一个领域。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深入推进,全党全社会对文化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文化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分析总结这些年来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推进文化建设,我一直在思考三个问题:即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这三个问题,涉及以什么样的视角认识文化,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文化,以什么样的思路发展文化。我以为,解决好这三个问题,对确立文化发展目标、谋划文化发展战略、提出文化发展举措,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文化自觉:觉醒、使命与担当 文化自觉,主要指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包括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觉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是对文明进步的强烈向往和不懈追求,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一个政党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自觉的程度。可以说,是否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不仅关系到文化自身的振兴和繁荣,而且决定着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的前途命运。 我们党是一个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政党。回顾近90年的奋斗历程,我们党总是以思想文化上的觉醒和觉悟,来把握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推动事业发展。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建设改革时期,每逢重要历史关头,都紧密结合时代条件,从实现党的中心任务出发,高举起发展先进文化的旗帜,阐明自己的文化纲领和奋斗目标,提出切实有效的文化政策,在实现文化的历史进步中,有力地推动了党的事业顺利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顺应综合国力竞争的新形势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把文化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强调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党的十七大鲜明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并就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做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进一步加快文化改革发展的步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纵观党的发展历程,文化自觉是我们党的鲜明特征和显著优势,正是有了高度的文化自觉,我们党才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保持着旺盛的生机活力,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走上伟大的民族复兴之路。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当代中国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新的目标迈进。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不断扩大,其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广泛而深刻。新的形势、新的任务,迫切需要我们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具体来说就是做到三个高度自觉,即地位认识上高度自觉、规律把握上高度自觉、责任担当上高度自觉。 1. 地位认识上高度自觉。文化最大的特质,就是具有极强的渗透性、持久性,像空气一样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能够以无形的意识、无形的观念,深刻影响着有形的存在、有形的现实,深刻作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改革开放以来,对于文化地位和作用的

课题: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

课题: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 本课题是中央教科所“十一五”期间语文学科的重点科研课题,由中央教科所与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合作,由中央教科所和《新读会》月刊具体实施。 一、选题:课题提出和背景: 1、传统文化在当代青少年身上严重缺头。文化语境中浅文化、风俗文化、网络文化泛滥,青少年一代面临着传统文化的断裂。“民族精神”的缺位。 2、新课改的提出及实施之后,教育理念教学原则与方法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它们的理论依据主要来自西方的“建构主义理论”、“后现代的教育思想”,本土的有价值的传统文化严重缺位。要看到传统文化中有许多东西在今天仍有顽强的生命力,“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与当今提倡的“人文性”以人为本的精神有许多一致的地方,而且,新课改要具体落实贯彻到位,必须要与本土的文化土壤相适应,因此,研究“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这一课题的意义非同寻常。 二、内容: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 文化: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与习惯的复杂的整体。 文化是通过象征传播的一种模式——是制约进一步行动的行动产物。 ——[英·克罗伯、克拉克洪]一般说来,文化是多年积淀的、隐性的影响人们认知、思维、行动的一种精神的或以物质形态呈现产物。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芜繁、精华与糟粕并有。自由选择,不做定位。各地课题研究均处于摸索阶段,没有现成的模式。 我校的总课题:“因材施教”教学原则与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 个人课题: 1、古诗文中人与自然之关系(林榕) 2、古典语言融入写作训练(洪玉惠) 3、客家文化在现代语文教学中的弘扬(廖灵琳) 4、古代传节日在语文教学中的重新感知(张茂香) 5、古典诗歌阅读与语感培养(温永华) 6、古诗词的审美与情感教育(张清辉) 7、古典诗词与语文素养(邱大林) 8、读三国品智慧(叶小英) 9、对联与语文教学(连翔) 主要观点:

[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

[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学科。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太适合信息技术教学,这就要求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上都要创新。近几年对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出现了许多新的理论,其中“任务驱动法”最受大家的推崇,认为其比较适合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它不但改变了教师教的模式,也改变了学生学的模式。而且许多版本信息技术课本也逐渐改变了其书写方式,将过去的单纯的介绍操作方法改为了将知识蕴涵在任务之中。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也一直在使用这种方法。经过将近一年的教学实践,自己对“任务驱动法”教学模式也有了一些认识,下面就谈谈我的看法: 所谓“任务驱动法”就是指将知识隐含在一个或者几个任务中,通过完成任务的过程,介绍和学习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技能。我认为“任务驱动法”既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学习方法。对于教师来说可以通过完成任务的过程来完成教学内容;而对于学生来说可以明确学习内容,能够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会操作的方法。 一、选择“任务驱动法”的原因

首先:中学信息技术是一门技术学科,它的知识不像其他学科具 有很强的理论性,课本知识多数为计算机操作,它没有理论性可言。不需要太多的理解、分析。比如说在word中设置段落格式,它没有其实现的理论,只有实现的方法。如果直接讲解设置段落格式从“格式菜单”选择“段落”进行设置,学生不易理解,如果我们把这些内容放在一个任务中,比如说为了美化一篇文章我们需要调整文章的对齐方式、行间距等。这样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很自然很形象的讲解了教学内容。 其次:“任务驱动法”能够实现新课标理念。在新课标中信息技术要求强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的能 力的培养。每一个任务就是一个问题,学生通过分析问题,利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其创新和实践能力。 二、“任务驱动法”的具体实施过程 1、教师提出任务,讲解任务的具体实施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