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魏氏梭菌病的对症施治

猪魏氏梭菌病的对症施治
猪魏氏梭菌病的对症施治

猪魏氏梭菌病的对症施治

刘国信杨果平/山西省阳城县南环路畜牧局

【期刊名称】兽医导刊

【年(卷),期】2017(000)019

【总页数】2

【文献来源】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7916636962.html,/academic-journal-cn_veterinary-orientation_thesis/0201260721418.html

猪魏氏梭菌病又叫猪梭菌性肠炎、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仔猪肠毒血症,其以发病急、病程短、腹胀为主要特征,虽然发病率不高,但死亡率极高,是一种严重危害养猪业的重要疾病,平时加强饲养管理,搞好日常消毒,定期预防保健,发病后及时作出确诊,并紧急对症施治,可大大降低发病死亡率。(一)病原与流行病学

猪魏氏梭菌病是由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传染病。产气荚膜梭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能产生芽胞,并能形成特殊荚膜的专性厌氧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可见于土壤、污水、饲料、粪便以及人畜胃肠道内,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该菌至少可以产生15种以上的毒素,能对人和多种动物致病。在感染动物中以猪最为常见,常呈区域性流行。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秋冬气候骤然变化、阴雨潮湿条件下更易流行。猪群饲养密度过大、圈舍通风不良、消毒卫生欠佳,天气骤然变化以及接种、分群、出栏、驱赶等各种应激因素均可诱发本病的发生。一般仔猪和种猪发生率高于育肥猪,1~3日龄仔猪最易感,常整窝发病,病死率极高,以后随着日龄的增加,易感性降低。种猪和育肥猪多呈零星散发,成年猪多发于90~1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