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用典 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复习:古诗鉴赏——用典 课件25张

结尾两句化用崔护《题都城南庄》诗句: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之意,略加变化,给人以有余不尽之感。 绿水,或曾映照过如花的人面,如今, 流水依然在眼前,而人面不知何处,唯 有相思之情,跟随流水,悠悠东去而已。
清平乐·红笺小字 宋·晏殊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古诗鉴赏——用典
一、理解概念
用典,也叫“用事” ,指 在诗歌的语言中直接或间接地 援用前人诗文名 句、神话传说、 历史故事等典故,使诗歌的意 蕴更加丰富、含蓄、深刻。
二、用典类型
用典
1.明用 2.暗用 3.侧用 4.反用
1、明用
1.明用。直接引用典故原事,诗人感情和所用 典故思路一致。 例如:曹操《短歌行》结尾有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 归 心”之句。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原诗用周公姬旦 辅佐年幼成王一事, 说周公“一饭三吐哺, 犹恐失天下之士。 ” 曹操用此典,表达了招贤纳士、 礼遇天下人 才的诚心。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
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鸿雁在云鱼在水:在古代传说中,鸿雁和 鲤鱼都能传递书信。
B、“鸿雁”“鱼”暗化鱼雁传书的典故,
写出主人公借助寄送书信来表达感情,但仍惆怅满怀。化用
出嘉峪关感赋四首 其四 清代:林则徐
一骑才过即闭关,中原回首泪痕潸。 弃繻人去谁能识,投笔功成老亦还。 夺得胭脂颜色淡,唱残杨柳鬓毛斑。 我来别有征途感,不为衰龄盼赐环。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
请对本诗中用典的手法进行鉴赏分析。
【答题示例】 本诗运用了用典的表现手法。 首联诗 人通过引用唐代名将郭震 向武则天呈《宝剑篇》并最 终深得武则天赏识,实现报国之志的典故,表现 诗人 对自己落拓不得志的遭遇的悲慨。 诗歌尾联用唐代马 周游长安、 宿新丰 酒店时,遭到店主冷淡,但最终 被唐太宗授予监察御史的故事,来对比自己 的不得志。
清平乐·红笺小字 宋·晏殊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古诗鉴赏——用典
一、理解概念
用典,也叫“用事” ,指 在诗歌的语言中直接或间接地 援用前人诗文名 句、神话传说、 历史故事等典故,使诗歌的意 蕴更加丰富、含蓄、深刻。
二、用典类型
用典
1.明用 2.暗用 3.侧用 4.反用
1、明用
1.明用。直接引用典故原事,诗人感情和所用 典故思路一致。 例如:曹操《短歌行》结尾有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 归 心”之句。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原诗用周公姬旦 辅佐年幼成王一事, 说周公“一饭三吐哺, 犹恐失天下之士。 ” 曹操用此典,表达了招贤纳士、 礼遇天下人 才的诚心。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
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鸿雁在云鱼在水:在古代传说中,鸿雁和 鲤鱼都能传递书信。
B、“鸿雁”“鱼”暗化鱼雁传书的典故,
写出主人公借助寄送书信来表达感情,但仍惆怅满怀。化用
出嘉峪关感赋四首 其四 清代:林则徐
一骑才过即闭关,中原回首泪痕潸。 弃繻人去谁能识,投笔功成老亦还。 夺得胭脂颜色淡,唱残杨柳鬓毛斑。 我来别有征途感,不为衰龄盼赐环。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
请对本诗中用典的手法进行鉴赏分析。
【答题示例】 本诗运用了用典的表现手法。 首联诗 人通过引用唐代名将郭震 向武则天呈《宝剑篇》并最 终深得武则天赏识,实现报国之志的典故,表现 诗人 对自己落拓不得志的遭遇的悲慨。 诗歌尾联用唐代马 周游长安、 宿新丰 酒店时,遭到店主冷淡,但最终 被唐太宗授予监察御史的故事,来对比自己 的不得志。
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课堂)ppt课件

精选ppt
8
7、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
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 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也即 自问自答)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 公。”(元曲小令)
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 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
精选ppt
9
蟾宫曲·问人间谁是英雄 元代 阿鲁威 原文: 问人间谁是英雄? 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 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 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 游 (68岁所作)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三万里”“五千仞”“泪尽”都是夸张,把诗
人对故国山河的热爱、对遗民的深切同情、对偏安
江南不思进取的投降派的满腔愤怒表现得淋漓尽致。
精选ppt
7
6、对偶 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
精选ppt
10
8、反问 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 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 来?”(王安石《叠题乌江亭》)
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 史之必然。
精选ppt
11
9、起兴 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 年。”(李商隐的《锦瑟》) 首联用锦瑟这种乐器起兴,由此而思及 “华年”。
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4、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
兰溪棹歌(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如眉”:以眉喻月,描绘了当时月亮的形状 并体现出了它的清秀。“镜”:以镜喻兰溪之 水,写出了兰溪水之清澈明静;亦反衬出月光 的明洁。
诗歌鉴赏专题ppt课件

月亮、月光—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望 月思乡异常感伤。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南唐·李煜《虞 美人》)——望月思故国,表现了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碛(沙漠)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唐·李益 《从军北征》)——茫茫沙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 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墙角一支梅,凌寒独自开。
傲雪凌霜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
纯净洁白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不愿同流合污
月: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望月思乡怀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感怀时间流逝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感怀故国亡国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男女相思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古典诗词考题设置: 3个层次
❖ 一、认读理解层次 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正确认读理解诗词 ❖ 二、分析综合层次 理清内容体系,理顺内在轨迹,正确分析综 合诗词 ❖ 三、鉴赏评价层次
“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李白《忆秦娥》)—— 西安霸陵桥的两边长满垂柳,而霸陵桥是首都的门户,这里是 送别的地方,在霸陵桥折柳送别特别能表达伤离别的情感。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望 月思乡异常感伤。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南唐·李煜《虞 美人》)——望月思故国,表现了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碛(沙漠)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唐·李益 《从军北征》)——茫茫沙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 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墙角一支梅,凌寒独自开。
傲雪凌霜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
纯净洁白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不愿同流合污
月: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望月思乡怀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感怀时间流逝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感怀故国亡国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男女相思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古典诗词考题设置: 3个层次
❖ 一、认读理解层次 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正确认读理解诗词 ❖ 二、分析综合层次 理清内容体系,理顺内在轨迹,正确分析综 合诗词 ❖ 三、鉴赏评价层次
“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李白《忆秦娥》)—— 西安霸陵桥的两边长满垂柳,而霸陵桥是首都的门户,这里是 送别的地方,在霸陵桥折柳送别特别能表达伤离别的情感。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完整版)ppt课件

【注】折柳:即“折杨柳”,古乐曲名,多为伤春悲离之辞。 楼兰:西汉时楼兰的一个国王,曾屡次派人拦杀汉使,后被大 将军霍光派人用计杀掉。
首联和颈联正面写环境的艰苦和战士们作战的艰
辛。颔联和尾联用典。“笛中闻折柳”,听到有人吹
起了曲子“折杨柳”,引发了对家人的思念;尾联
“斩楼兰”言简意赅,表达了战士们报效国家英勇杀
精选课件
42
3、借代,形象生动地表情达意。
⑴用相关事物代所要表达的人或物。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朱门”代富豪之家。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飞将”代李广,实指唐朝名将。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风骚”代文学成就。
精选课件
43
3、借代,形象生动地表情达意。
固定代称: 战争、战乱——烽火、烽烟、狼烟、干戈等。 书信——鸿雁、尺素、尺牍等。 船——扁舟、兰舟、画舫、樯、帆、棹、楫等。 太阳——东曦、金乌等。 月亮——蟾蜍、蟾宫、玉兔、嫦娥、婵娟、银阙、 珠宫、银盆、玉轮、冰轮、玉环、玉盘、清辉、 桂树等。
例:客从南溟来,遗我双鲤鱼。 (杜甫)——化用《汉乐府》中的“客从远方 来,遗我双鲤鱼。”
精选课件
34
例: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李贺《李贺箜篌引》)——“江娥”、 “素女”传说中的神女。
精选课件
35
①明引:
放言 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辩才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注]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诗人写景是从哪几方面突出表现一个“幽”字的?试作简要分析
。 ①以景显“幽”。“湖山胜处”“槐柳阴”“野径斜”“水满”“草深”
诗歌鉴赏ppt课件

婉约柔美:该词语言婉约柔美,意境优美,展现了女词人的细 腻情感和柔美风格。
通过描绘春夜的景象,将情感与自然相互融合,达到情景交融 的效果。
《沁园春·雪》鉴赏
创作背景 毛泽东创作于1936年2月,表达 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革命事 业的信心。
寓情于景 通过描绘雪景来抒发情感,将革 命豪情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寓于 自然之中。
提升文化素养
诗歌作为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鉴赏可以让学生提高文化 素养,增强文化自信心。
拓展思维视野
诗歌具有跨时空、跨文化的特点,通过鉴赏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文 化背景下的诗歌创作,拓展思维视野和认知范围。
2023-2026
END
THANKS
感谢观看
KEEP VIEW
REPORTING
韵律鉴赏
总结词
欣赏韵律之美
VS
详细描述
分析诗歌的韵律、节奏和音韵,探讨诗人 如何运用这些元素来增强诗歌的音乐性和 表现力。
PART 04
经典诗歌鉴赏
《静夜思》鉴赏
创作背景
唐代诗人李白创作了这首描绘 夜景的短诗,表达了远方的游
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主题思想
该诗以月夜为背景,表达了游 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体现了 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内心的孤 寂。
艺术特色
清新明快:该诗语言清新明快,意境 优美,表达了作者愉悦的心情。
情景交融
通过描绘春天早晨的景象,将情感与 自然相互融合,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 。
《江城子·密州出猎》鉴赏
创作背景
主题思想
宋代词人苏轼创作了这首豪放词的代表作 ,表达了作者对狩猎生活的向往和对祖国 的热爱。
该词以密州出猎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狩 猎生活的向往和对祖国的热爱,体现了作 者的豪放情怀和激昂斗志。
通过描绘春夜的景象,将情感与自然相互融合,达到情景交融 的效果。
《沁园春·雪》鉴赏
创作背景 毛泽东创作于1936年2月,表达 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革命事 业的信心。
寓情于景 通过描绘雪景来抒发情感,将革 命豪情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寓于 自然之中。
提升文化素养
诗歌作为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鉴赏可以让学生提高文化 素养,增强文化自信心。
拓展思维视野
诗歌具有跨时空、跨文化的特点,通过鉴赏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文 化背景下的诗歌创作,拓展思维视野和认知范围。
2023-2026
END
THANKS
感谢观看
KEEP VIEW
REPORTING
韵律鉴赏
总结词
欣赏韵律之美
VS
详细描述
分析诗歌的韵律、节奏和音韵,探讨诗人 如何运用这些元素来增强诗歌的音乐性和 表现力。
PART 04
经典诗歌鉴赏
《静夜思》鉴赏
创作背景
唐代诗人李白创作了这首描绘 夜景的短诗,表达了远方的游
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主题思想
该诗以月夜为背景,表达了游 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体现了 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内心的孤 寂。
艺术特色
清新明快:该诗语言清新明快,意境 优美,表达了作者愉悦的心情。
情景交融
通过描绘春天早晨的景象,将情感与 自然相互融合,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 。
《江城子·密州出猎》鉴赏
创作背景
主题思想
宋代词人苏轼创作了这首豪放词的代表作 ,表达了作者对狩猎生活的向往和对祖国 的热爱。
该词以密州出猎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狩 猎生活的向往和对祖国的热爱,体现了作 者的豪放情怀和激昂斗志。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修辞手法课件(共有55张PPT)

作用: 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 引人联想。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 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 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 零。
(三)借代
借代
• ①借用人(或物)的标志、特征去代替人 (或物)的名称 • 例析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 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 简析:“朱门”指代居住在骊山宫的显贵 之家,反衬宫门之外的凄惨景况。
比拟
•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 【析】 这首诗一反前人写法,不以杨柳的细柔形 象来形容美人身材苗条,而是用拟人的手法,让 杨柳化身为美人“碧玉”出现,栩栩如生地刻画 出杨柳的婀娜多姿。 •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 【析】诗歌细腻生动地描绘了春夜雨景,并以拟 人化的手法,写出了夜雨的神奇,喜悦之情跃然 纸上。 •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 【析】“如眉”:以眉喻月,绘出了三月时月亮 的形状并体现出了它的清秀。“镜”:以镜喻兰 溪之水,写出了兰溪水之清澈明静;亦反衬出月 光的明洁。
对比
• 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 2.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梅尧臣《陶者》 • 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
• 作用: • 1.以强烈反差突出事物特征。 • 2.强化作者思想感情。
双关
1.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西江月 苏轼 ) 2.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竹枝词 刘禹锡)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 李商隐 ) 作用 1.意在言外,言此而意他,含蓄蕴藉; 2.使语言含蓄、风趣,令人回味。
首句运用比喻方法, 把水比作是眼波横流、把山比作 眉峰攒聚,化无情为有情,原本无情的山水为友人的离去 而动容。既写出了山水相连之处的美丽,又表现了诗人对 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尾句拟人,表现作者对春的喜爱之 情,也表现了对朋友的美好祝愿。
诗歌鉴赏之用典PPT课件

上片两句过去,两句今天;下片句句今天,又关合过去。
3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 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 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 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 遗曲。
②[挥手]弹琴的动作。嵇康《琴赋》:“伯牙挥手,钟期听声。”
③[流水] 《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 山,钟子期曰:‘善哉,峨蛾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 洋洋兮若江河!’”
④[余响]《列子·汤问》:“余音绕梁 ,三日不绝。”
2
⑤[霜钟]语出《山海经·中山经》:“丰山……有九钟焉,是知霜鸣
5
台城
台借城六古代讽竟今奢(华喻,今结、绮临伤春今事)最奢。
万户前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分析: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描 写了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和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 了鲜明对比,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做了触目惊心的具体形象, 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 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 天山,身老沧洲!
暗用班超的语言以自比,意欲建功立业,但结果是“梦 断”,像当年苏秦一样,一无所成,而“黑貂之裘敝”,落 泊潦倒。
心在天山虽用薛仁贵三箭定天山的典故,重点仍是呼应上 片“万里”“梁州”,朝廷采取屈辱投降政策而壮士不能报 国的深意暗含其中。
借用典故抒情 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
3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 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 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 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 遗曲。
②[挥手]弹琴的动作。嵇康《琴赋》:“伯牙挥手,钟期听声。”
③[流水] 《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 山,钟子期曰:‘善哉,峨蛾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 洋洋兮若江河!’”
④[余响]《列子·汤问》:“余音绕梁 ,三日不绝。”
2
⑤[霜钟]语出《山海经·中山经》:“丰山……有九钟焉,是知霜鸣
5
台城
台借城六古代讽竟今奢(华喻,今结、绮临伤春今事)最奢。
万户前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分析: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描 写了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和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 了鲜明对比,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做了触目惊心的具体形象, 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 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 天山,身老沧洲!
暗用班超的语言以自比,意欲建功立业,但结果是“梦 断”,像当年苏秦一样,一无所成,而“黑貂之裘敝”,落 泊潦倒。
心在天山虽用薛仁贵三箭定天山的典故,重点仍是呼应上 片“万里”“梁州”,朝廷采取屈辱投降政策而壮士不能报 国的深意暗含其中。
借用典故抒情 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
古诗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 PPT课件

虚实结合
想象为虚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昌龄的《送魏二》: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虚实结合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2005全国卷2)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2007重庆卷)
移家别湖上亭
(唐)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7、夸张
(2005福建卷)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背景点击】开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 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奔流中。
8、有些事,不可避免地发生,阴晴圆缺皆有规律,我们只能坦然地接受;有些事,只要你愿意努力,矢志不渝地付出,就能慢慢改变它的轨迹。 9、与其埋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管好自己的心,做好自己的事,比什么都强。人生无完美,曲折亦风景。别把失去看得过重,放弃是另一种拥有;不要经常艳羡他人, 人做到了,心悟到了,相信属于你的风景就在下一个拐弯处。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虚: ①不得进门的遗憾;
景中有情 ②怦然心动的愉悦; ③满园春色的想象;
景中有理 ④“美好的东西总是关锁不住的”的哲思。 景中有人 ⑤其园主人隐士乎?
(2006天津卷)
凉州词(其一)
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司马青衫”:白居易《琵琶行》,悲伤之意 ▪ “长门事”:汉武帝陈皇后失宠之事,寓指失意不得
志。(01年上海高考)
▪ “封狼居胥”:汉霍去病追击匈奴至狼居胥山,封山 (胜利)而还。战胜而还。
▪ “黍离之悲”:国家衰亡之痛。桑榆:暮年。 ▪ 采薇:隐居避世。斑马:惜别之情。 ▪ 五柳:隐者的代称。折桂:科举及第。 ▪ 鹧鸪:鹧鸪的鸣叫声似说“行不得也哥哥”后多用来
指建功立业。 ▪ 化碧:形容刚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
屈。苌弘化碧。 ▪ 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
的情致。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山。” ▪ 杜鹃:俗称布谷,又叫子规、杜字、望帝。 渲染哀怨悲凉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 望帝啼鹃。
知识积累:了解常见典故意义
“廉颇老矣”:盼望重被重用之意
参考答案:
诗人写了百尺高台,美丽的水光月 色,树林和 泉声,(1分)营造了宁静幽 雅(或静谧,幽静等) (1分)的意境,表 达了诗人闲适(或恬淡,自在),随 遇而 安,不计较得失的淡泊情怀的心情。(2 分
古诗词用典赏析
化用典故(用典):在诗文中 借用历史故事或前人诗句来表 达自己的思想的手法。
从典故性质上分:
1、孙权败曹军 2、刘裕建政权
京口
3、刘义隆望敌而逃 身世
4、拓跋焘击败宋文帝 四十三年,
5、廉颇不得重用
望中犹记,
烽火扬州路
5、作者用典目的何在?
1、孙权败曹军
借 2、刘裕建政权 古 3、刘义隆北伐惨败
讽 今 4、拓跋焘击败宋文帝
5、廉颇不得重用
国事艰难 英雄难再 (无奈不满) 伐金不可草率 (担忧) 江北沦陷 闲置不用 (激愤) 报国无门 (悲愤)
▪ 借用湘妃泣竹、神女、女娲补天、 月中吴刚等神话,运用衬托手法 (连这些神话传说中的人物都被感 动),高度赞扬了李凭演奏箜篌的 卓越技巧。
鉴赏 用典 把握两点 要求
典故本身 的内涵
作者用典 的意图
常见典故示例:
▪ 李贺《南园》:“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 关山五十州。”诗中吴钩指宝剑。
▪ 柳宗元《唐饶歌·鼓吹曲》:“臣请执长缨, 智勇伏囚拘。”长缨(请缨),有投军报 国,请命出征之意。
诗歌鉴赏意境
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 人怎样 的情感 ?请结合诗歌内容分 析。(4分)
▪ 菊花残 满地伤 ▪ 你的笑容已泛黄 ▪ 花落人断肠 我心事静静躺 ▪ 北风乱 夜未央 ▪ 你的影子剪不断 ▪ 徒留我孤单在湖面 成双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游月陂(bēi) 宋 程颢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 的情 感 ?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4分)
例二:化用诗句 人月圆
吴激(南宋)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 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恍 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 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词人化用了哪些诗句?抒发怎样的心 情?
答案:
▪ “犹唱”句化用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 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以南朝指北宋, 谓北宋之灭亡已成千古伤心事了,今遇故宋女 子犹唱旧时歌曲,今人感慨系之。
词 1、孙权 2、刘裕
中 3、刘义隆 用 4、拓跋焘 典 5、廉颇
3、用简洁、完整的一句话概括一下词 中每个典故的内容?
1、孙权败曹军 2、刘裕建政权 3、刘义隆望敌而逃 4、拓跋焘击败刘义隆 5、廉颇不得重用
4、作者用典与京口有什么联系?是否 属天马行空?
写作背景:南宋时,主战派势力总居下风,因此,有 很长一段时间,辛弃疾都在江西乡下赋闲20年,不得 重用。后来,宰相韩侂tuō胄用事,重新起用辛弃疾。 但这位裙带宰相是有目的的,就是急于北伐,起用主 战派,以期通过打败金兵而捞取政治资本,巩固在朝 势力。
衬托处境的艰难或心情的惆怅。
高山流水:知音或高雅的音乐。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日暮倚杖水边① [金]王寂
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 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 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 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是迟。 [注]①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 此诗颔联运用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精通兵法的辛弃疾深知战争决非儿戏,一定要做 到知己知彼,他派人去北方侦察后,认为战机未成熟, 主张暂时不要草率行事。哪知,韩倪胄却猜疑辛弃疾, 将他贬为镇江知府。北固亭是京口(镇江)名楼,登楼 可望已属金国的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可以想像,辛 弃疾在京口期间,肯定不止一次登楼,登楼之时,定 有几多感慨存诸心中,蓄积起来,如骨鲠在喉,不吐 不快,吐之为是词。
▪ 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杜康: 酒的代称 。
▪ 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 家”鸡黍:专指招待客人的饭菜 。
▪ 商女:歌女,代指统治者不顾国家兴亡而醉生 梦死。
知识积累:了解常见典故意义
▪ 投笔:指弃文从武。用班超投笔从戎典。 ▪ 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
1借用历史故事 2化用前人诗句 3借用神话传说
理解用典需要把握两点:解题思路
一是典故本身的意义,(彼时彼境彼情) 二是作者用典的意图。(此时此境此情) 注意:此时此境此情:既包括大的社会背
景,也包括诗人个人的处境和上下文语境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 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 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 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 封狼居封胥狼,居赢胥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 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 狸祠佛下狸,祠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 老矣廉,颇尚老能矣饭,否尚?能饭否
▪ “旧时”句化用刘禹锡《乌衣巷》的诗句“旧 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写江山易 主,人事已非,燕子纵然归来也无物可寻了, 表达作者的亡国之悲。
▪ “江州”句化用白居易《琵琶行》诗句“座中 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同是天涯 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抒发漂泊之感, 悲伤之意。
例三:借用神话传说 李凭箜篌引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烂柯:长久的远离家乡之意。
▪ 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 挂云帆济沧海。”长风破浪,指经世济时 的宏图大略。
常见典故示例:
▪ 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 先斑。”长城:指能守边的将领。
▪ 李商隐《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 为探看。”青鸟:“青莺”“青鸟”借指传递 书信的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 诗中画线诗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 达效果?
答案:
▪ 运用了用典、衬托、想象的表现手 法。
志。(01年上海高考)
▪ “封狼居胥”:汉霍去病追击匈奴至狼居胥山,封山 (胜利)而还。战胜而还。
▪ “黍离之悲”:国家衰亡之痛。桑榆:暮年。 ▪ 采薇:隐居避世。斑马:惜别之情。 ▪ 五柳:隐者的代称。折桂:科举及第。 ▪ 鹧鸪:鹧鸪的鸣叫声似说“行不得也哥哥”后多用来
指建功立业。 ▪ 化碧:形容刚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
屈。苌弘化碧。 ▪ 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
的情致。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山。” ▪ 杜鹃:俗称布谷,又叫子规、杜字、望帝。 渲染哀怨悲凉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 望帝啼鹃。
知识积累:了解常见典故意义
“廉颇老矣”:盼望重被重用之意
参考答案:
诗人写了百尺高台,美丽的水光月 色,树林和 泉声,(1分)营造了宁静幽 雅(或静谧,幽静等) (1分)的意境,表 达了诗人闲适(或恬淡,自在),随 遇而 安,不计较得失的淡泊情怀的心情。(2 分
古诗词用典赏析
化用典故(用典):在诗文中 借用历史故事或前人诗句来表 达自己的思想的手法。
从典故性质上分:
1、孙权败曹军 2、刘裕建政权
京口
3、刘义隆望敌而逃 身世
4、拓跋焘击败宋文帝 四十三年,
5、廉颇不得重用
望中犹记,
烽火扬州路
5、作者用典目的何在?
1、孙权败曹军
借 2、刘裕建政权 古 3、刘义隆北伐惨败
讽 今 4、拓跋焘击败宋文帝
5、廉颇不得重用
国事艰难 英雄难再 (无奈不满) 伐金不可草率 (担忧) 江北沦陷 闲置不用 (激愤) 报国无门 (悲愤)
▪ 借用湘妃泣竹、神女、女娲补天、 月中吴刚等神话,运用衬托手法 (连这些神话传说中的人物都被感 动),高度赞扬了李凭演奏箜篌的 卓越技巧。
鉴赏 用典 把握两点 要求
典故本身 的内涵
作者用典 的意图
常见典故示例:
▪ 李贺《南园》:“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 关山五十州。”诗中吴钩指宝剑。
▪ 柳宗元《唐饶歌·鼓吹曲》:“臣请执长缨, 智勇伏囚拘。”长缨(请缨),有投军报 国,请命出征之意。
诗歌鉴赏意境
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 人怎样 的情感 ?请结合诗歌内容分 析。(4分)
▪ 菊花残 满地伤 ▪ 你的笑容已泛黄 ▪ 花落人断肠 我心事静静躺 ▪ 北风乱 夜未央 ▪ 你的影子剪不断 ▪ 徒留我孤单在湖面 成双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游月陂(bēi) 宋 程颢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 的情 感 ?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4分)
例二:化用诗句 人月圆
吴激(南宋)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 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恍 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 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词人化用了哪些诗句?抒发怎样的心 情?
答案:
▪ “犹唱”句化用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 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以南朝指北宋, 谓北宋之灭亡已成千古伤心事了,今遇故宋女 子犹唱旧时歌曲,今人感慨系之。
词 1、孙权 2、刘裕
中 3、刘义隆 用 4、拓跋焘 典 5、廉颇
3、用简洁、完整的一句话概括一下词 中每个典故的内容?
1、孙权败曹军 2、刘裕建政权 3、刘义隆望敌而逃 4、拓跋焘击败刘义隆 5、廉颇不得重用
4、作者用典与京口有什么联系?是否 属天马行空?
写作背景:南宋时,主战派势力总居下风,因此,有 很长一段时间,辛弃疾都在江西乡下赋闲20年,不得 重用。后来,宰相韩侂tuō胄用事,重新起用辛弃疾。 但这位裙带宰相是有目的的,就是急于北伐,起用主 战派,以期通过打败金兵而捞取政治资本,巩固在朝 势力。
衬托处境的艰难或心情的惆怅。
高山流水:知音或高雅的音乐。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日暮倚杖水边① [金]王寂
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 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 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 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是迟。 [注]①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 此诗颔联运用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精通兵法的辛弃疾深知战争决非儿戏,一定要做 到知己知彼,他派人去北方侦察后,认为战机未成熟, 主张暂时不要草率行事。哪知,韩倪胄却猜疑辛弃疾, 将他贬为镇江知府。北固亭是京口(镇江)名楼,登楼 可望已属金国的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可以想像,辛 弃疾在京口期间,肯定不止一次登楼,登楼之时,定 有几多感慨存诸心中,蓄积起来,如骨鲠在喉,不吐 不快,吐之为是词。
▪ 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杜康: 酒的代称 。
▪ 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 家”鸡黍:专指招待客人的饭菜 。
▪ 商女:歌女,代指统治者不顾国家兴亡而醉生 梦死。
知识积累:了解常见典故意义
▪ 投笔:指弃文从武。用班超投笔从戎典。 ▪ 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
1借用历史故事 2化用前人诗句 3借用神话传说
理解用典需要把握两点:解题思路
一是典故本身的意义,(彼时彼境彼情) 二是作者用典的意图。(此时此境此情) 注意:此时此境此情:既包括大的社会背
景,也包括诗人个人的处境和上下文语境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 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 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 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 封狼居封胥狼,居赢胥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 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 狸祠佛下狸,祠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 老矣廉,颇尚老能矣饭,否尚?能饭否
▪ “旧时”句化用刘禹锡《乌衣巷》的诗句“旧 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写江山易 主,人事已非,燕子纵然归来也无物可寻了, 表达作者的亡国之悲。
▪ “江州”句化用白居易《琵琶行》诗句“座中 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同是天涯 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抒发漂泊之感, 悲伤之意。
例三:借用神话传说 李凭箜篌引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烂柯:长久的远离家乡之意。
▪ 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 挂云帆济沧海。”长风破浪,指经世济时 的宏图大略。
常见典故示例:
▪ 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 先斑。”长城:指能守边的将领。
▪ 李商隐《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 为探看。”青鸟:“青莺”“青鸟”借指传递 书信的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 诗中画线诗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 达效果?
答案:
▪ 运用了用典、衬托、想象的表现手 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