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第十章:我国的资源和能源专题
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教版 )课件:第1课时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32张)

(1)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 (2)说明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 (3)分析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 (4)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调节 电站。试解释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节电站的原因。 真题答案: (1)与煤炭相比,风能为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与水能相比, 开发风能不产生库区淹没等问题。 (2)有风:风能资源丰富(有“世界风库”之称),年大风日数多(近70天)。 有地:可供建设风电场的土地广阔(充足)或戈壁(难利用土地)广布,地 形平坦。 (3)当地(经济落后,人口稀少)电能需求少;离东部(用户)较远(需长距 离输电);当地基础设施(如电网等)不足;建设成本高(投资大),当地资 金不足。 (4)风电极不稳定,配建热电站等可以调节、控制,以使电网输电平稳 (当风力减弱时以热电站补充电量,当风力强劲时减少热电站发电量)。
第十四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考纲解析
考纲展示 真题回放
确目标·明考向 考情分析
资源的开发,尤其是新能源的 开发是本专题高考考查的重 1.区域能源、矿产资 2016·全国Ⅲ卷,37 点内容,往往通过图表数据、 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 2015·北京卷, 结合较新的热点材料,考查学 续发展的关系 36(4) 生的读图提取信息的能力,多 以综合题的形式出现。 2.流域开发的地理条 件,开发建设的基本 内容,综合治理的对 策措施 2016·全国Ⅱ卷, 36 2015·全国Ⅱ卷, 9~11 流域的综合治理是本专题的 高频考点,通过区域图来呈现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 掌握,注重从图文资料中获取 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 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评价时一定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二、山西煤炭资源开发条件 1.优势条件
高考地理考点归纳:我国的资源和能源专题【推荐下载】

高考地理考点归纳:我国的资源和能源专题高考地理考点归纳:我国的资源和能源专题第五章:我国的资源和能源专题自然资源的特征:资源的总量、人均占有量、资源的种类、资源的组合状况Ø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⑴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是很不均匀的,存在着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资源贫乏区。
且自然资源依在区域之间一般不具有流动性。
⑵区域间的发展水平不平衡,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往往不匹配:需求量大的区域可能自然资源的赋存量少,需求量小的区域可能自然资源的赋存量多。
典例: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1.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Ø 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意义?(8分)1)能将资源优势转花为经济优势(所有资源调配都有这意义);(2分)2)对输出地(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相关产业发展,就业,环保);(2分)3)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2分)4)输入地(缓解资源或能源紧张,基础设施建设,就业,相关产业发展,环保);(2分)典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对东,西部地区影响;对西部的意义:4)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5)改变西部的能源消费结构,促进西部地区生态建设,利于退耕还林和水土保持;6)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调整产业结构;7)增加就业机会;8)有利于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
对东部的意义: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状况;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保护环境(减轻燃煤造成的污染);² 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工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1)黄河以南逐级提水;2)水源地工业发达,排放污水多,水质差;3)沿途有渗漏,可能引起盐碱化等。
² 目前能源利用紧张原因1)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大;2)我国耗能大的工业发展快,加剧了能源紧张;3)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4)能源勘探、开采跟不上国民经济需求;5)国际石油价格上涨;6)我国缺少石油储备体系。
高考复习(地理)专项练习: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含答案及解析】

专题突破练(十二)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2021·四川4月诊断性考试)一直以来,我国紧跟世界前沿,研发多用途先进核能系统,成果颇丰。
2020年10月12日在北京开幕的第十六届中国国际核工业展览会场上,我国成功研发的小型核反应堆“玲龙一号”正式亮相。
据此完成1~2题。
1.相比核电站百万千瓦的核电机组,规模更小的“玲龙一号”的特点是()A.产能较强B.灵活性差C.用途广泛D.安全性差2.大力研发多用途先进核能系统的最主要目的是()A.提供大量廉价能源B.优化能源消费结构C.解决环境污染问题D.保障能源供应安全读图,完成3~4题。
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2019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3.与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相比,2019年()①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下降②煤炭不占重要地位③石油消费比重上升④一次电力及其他能源消费比重没有变化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能促进我国能源消费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有()①加快发展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②加快产业升级,提高重化工业比重③结合国情,增加煤炭消费比重④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2021·安徽马鞍山一模)《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强调,持续抓好农业稳产保供和农民增收,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下图为“新三农”耕地相互联系关系链。
据此完成5~7题。
5.生产活动集约经营的主要目的是()A.节约资源B.互通信息C.技术合作D.适应市场6.新农业与新农村在生态层面存在价值响应,主要表现在()①生态宜居②农业高产③绿色发展④农民增收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7.在“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背景下,“新三农”需要()A.优化农业种植结构B.扩大农业土地供给C.增加化肥、农药的使用D.拓宽粮食进口渠道(2021·山西3月高考适应性考试)海洋牧场是基于海洋生态学原理,在一定海域内,采用规模化渔业设施和系统化管理体制,利用自然的海洋生态环境设置的人工渔场,其主要目的是确保作为渔业生产基础的水产资源稳定和持续增长。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总结—自然资源、矿产资源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总结—自然资源、矿产资源一、课标呈现1.结合实例,说明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以某种战略性矿产资源为例,分析其分布特点及开发利用现状。
二、基础知识知识点1:认识自然资源1.概念: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下,能够为人类利用并产生价值的自然环境要素的总称。
2.分类按照自然属性可分为: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空间资源等。
3.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知识点2:我国主要能源资源的特点和分布知识点3: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对策1.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的挑战①石油对外依存度偏高,能源供应受国际能源市场影响大。
①能源供给不足,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①能源结构不合理,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开发缓慢。
①能源分布不均,运输成本日益攀高。
①能源消费模式不经济,环保压力不断增大。
2.石油供需与我国能源安全(1)石油供需关系变化①20世纪60年代之前,石油和石油产品主要依赖进口。
①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初,成为自给有余的进口国。
①1993年再次成为原油净进口国,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
①我国进口石油来源:俄罗斯及西亚、非洲、拉丁美洲等国家和地区。
(2)石油安全问题原因①出口国社会动荡。
①对国际石油市场的高度依赖。
①石油长距离运输。
3.保障国家石油安全三、难点辨析易错点1:判断某种资源是否属于自然资源的方法判断某种资源是否属于自然资源,就要看:①是否直接从自然界获得;①能否用于生产和生活。
凡是既符合①,又能满足①的物质或能量,就是自然资源。
只符合其中任何一条的,则不属于自然资源。
易错点2:资源供给和消费方面保障资源安全的措施(1)资源供给方面,增加资源供给和保障能力(2)资源消费方面,节约和优化资源利用易错点3:金属资源开采一般出现的问题及对策(以中国稀土为例)1.我国稀土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过量开采,储量减少;不合理开发,造成土地破坏;环境污染严重;技术水平低,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价格低,创汇少。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能源资源的开发__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课件新人教版PPT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能源资源的开发__ 以我国 山西省 为例课 件新人 教版PPT 【PPT 实用课 件】
考点一 能源的分类、开发与能源基地建设 1 图表填绘·助学助记 1.能源结构与分类 读中国与世界主要能源消费结构图(2007 年),回答问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能源资源的开发__ 以我国 山西省 为例课 件新人 教版PPT 【PPT 实用课 件】
1 图表填绘·助学助记 1.能源的综合利用 读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示意图,回忆下列知识。
(1) 措 施 : 进 行 产 业 结 构 的 调 整 , 主 要 构 建 了 煤 — 电 — 铝 、 __煤__—__焦__—__化__、_煤__—__铁__—__钢___三条产业链,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 程度和附加价值。
答案:(1)A (2)B
考法二 新能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2.[2016·全国卷Ⅲ,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 分) 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风电建设成 本高于煤电、水电。2009 年 5 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 1 000 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 80%集中在 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如图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8 级) 日数。
(4)风电极不稳定,配建热电站等可以调节、控制,以使电网输 电平稳(当风力减弱时以热电站补充电量,当风力强劲时减少热电 站发电量)。
[思维探究] (1)
(2)
(3) 文字材料信息 ―→ 甘肃酒泉、瓜州 ―→ 距东部发达地区远
(4) 所学知识 ―→ 风电不稳定 ―→ 需调节
对接核心素养
认知小尺度区域——(西北地区)瓜州的地形、气候特征
新能源的开发,除了要考虑上述因素外,还要考虑以下两方面: ①太阳能、风能的开发占地面积大,需要有广阔的土地条件; 生物能的开发,需要靠近原料地。 ②科技水平往往决定着新能源开发的广度和深度。 (2)新能源开发的意义(对区域发展的有利影响) ①缓解能源资源短缺的状况。 ②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③减轻大气污染状况,实现可持续发展。
能源专题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

能源专题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能源问题逐渐成为摆在世界各国面前的难题。
地理学中对能源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能源专题是高考地理的重点内容,其相关知识点在考试中经常会涉及。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能源专题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
一、能源类型和分布能源是指可直接或间接利用进行物质转换的物质或者自然现象。
按来源可以分为化石能源、非化石能源和新能源。
其中,化石能源包括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等,非化石能源包括水能、风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则包括核能、太阳能和海洋能等。
化石能源主要分布在北美、欧洲、亚洲和大洋洲等发达地区;非化石能源主要分布在水力资源丰富的中国、巴西、加拿大等地区以及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能资源丰富的欧洲和北美地区;新能源则由于技术落后,分布较为分散。
二、中国的能源资源及其特点能源资源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我国能源资源较为丰富,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储量居世界前列。
但受地理环境和经济水平影响,我国能源开发利用存在一些特点:1. 我国能源资源分布不均。
煤炭、铁矿石和钨、锡等资源集中在华北、华中和华南地区;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则主要分布在西部和东北地区。
2. 我国能源开发结构不合理。
煤炭仍是国内主要能源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超过65%;而油气资源则主要集中在国土面积较小的东南海岸地区。
3. 我国能源消费高度依赖进口。
我国对铁矿石、铜矿石、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原材料的依赖程度较高。
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的消费,几乎完全依赖于进口。
三、中国的能源供给与需求状况能源供给是我国基础、重要、紧迫的国计民生问题之一。
我国能源供需结构存在着供给紧张、品种单一、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这给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根据统计,2019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超过42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消费比例近60%,原油比例约14%,天然气比例约8%,水电比例约5%。
这也说明了我国非化石能源利用率仍然比较低。
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31讲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课件(51张)

考法一 新能源开发条件的分析 1.(2016· 课标卷Ⅲ,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风电建设 成本高于煤电、水电。2009 年 5 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 之称的 1 000 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 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 如图示意瓜州等地年 大风(≥8 级)日数。
二、资源开发条件 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2.市场广阔。 3.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三、能源基地建设
1.扩大煤炭开采量 如图中的①大同、②平朔、③西山、沁水、霍西、河东等大 型煤炭生产基地的建设。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逐步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 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 体系。
【深度思考 1】 山西三条运煤专线均与港口相连,其原因 是什么?
【温馨提示】 认识清洁能源。清洁能源的准确定义应是: 对能源清洁、 高效、 系统化应用的技术体系。 含义有三点: 第一, 清洁能源不是对能源的简单分类,而是指能源利用的技术体系; 第二,清洁能源不但强调清洁性同时也强调经济性;第三,清洁 能源的清洁性指的是符合一定的排放标准。 清洁能源的含义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1)可再生能源:消耗后可得到恢复补充,不产生或极少产 生污染物。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水能、地热能、氢能等。 (2)非再生能源:在生产及消费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 污染,包括使用低污染的化石能源(如天然气等)和利用清洁能源 技术处理过的化石能源,如洁净煤、洁净油等。
【培优演练】 (2017· 河北邯郸摸底)风电占丹麦总发电量的 20%,萨姆斯 小岛是丹麦的新能源样板区,岛上能源自给自足,几乎实现“碳 的零排放”。读下图,完成(1)~(2)题。
(1)丹麦风能资源丰富,主要因为该地区( ) A.飓风频繁登陆 B.极地东风强盛 C.季风环流旺盛 D.盛行西风强盛 (2)与萨姆斯小岛新能源样板区相比,我国西北地区发展新 能源的劣势是( ) A.风力资源匮乏 B.土地资源短缺 C.劳动力资源短缺 D.科技水平较低
【高考地理】2018最新版本高三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能源资源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能源资源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2018·权威预测 ]
2018年高考对本讲内容的考查仍以重要
资源开发为主,以世界和中国热点、重要区域为命题背景,突 出全球或国家高度关注的资源问题的命题趋势较强,应高度关 注。题型多延续非选择题的形式。
01 教材基础夯实
一、能源的分类 1.可再生能源
①水能 、风能、 __________ ②生物能 、潮汐能、 ________ ③太阳能等。 包括 _______ 2.非可再生能源
(2)水资源短缺
①原因:山西地处季风气候与非季风气候的过渡地带, 水资源消耗量日益增加。 ②解决措施:实施引黄入晋等调水工程,加强水资源的 循环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降水较少;随着人口的增加及灌溉农业和耗水工业的快速发展,
落实体验
1.[2011·重庆文综]石窟艺术是古代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具 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下图是“云冈石窟所在区域示意 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三、能源基地建设
1.扩大煤炭开采量 ⑪大同、________ ⑫平朔 、 _______ ⑬西山 、沁水、霍西、河 如图中的 _______
东等大型煤炭生产基地的建设。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⑮公路 运输为辅的 ⑭铁路 运输为主, ________ 逐步形成了以 _________
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高新技术产业 和旅游业, (2) 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 ________________ 重化工业 降低_________ 的比重。
3.治理“三废”,建设生态环境
32燃煤发电 ○ (1)“三废”的产生: _______________ 、洗煤、炼焦等重
化工业的发展。 (2)治理措施 改变传统的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我国能源利用的现状:①以煤炭为主,利用石油、天然气,积极发展水电,稳妥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发展太阳能、风能、沼气、地热能、海洋能等。
②能源利用存在问题:煤炭过多、水电少
2、我国能源消费利用变化特点:煤炭比例下降,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比例上升。
3、我国主要的核电站:广东-大亚湾、岭澳;浙江-秦山;江苏-田湾等。
建设原因:①常规能源不足;②人口集中,工农业发达,能源需求大。
4、目前能源利用紧张原因:①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大;我国耗能大的工业发展快,加剧了能源紧张;②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③能源勘探、开采跟不上国民经济需求;④国际石油价格上涨;⑤我国缺少石油储备体系。
5、调整措施:①采取多元化战略,进口石油;②建立石油储备体系;③加大能源勘探、采取,增加能源产量;④加快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工程建设;⑤稳妥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地发展沼气、太阳能、水能、风能、海洋能等;⑥加大技术革新,提高能源的利用率;⑦加强宣传,提高公民节约能源的意识;⑧实现产业升
且自然资源依在区域之间一般不具有流动性。
⑵区域间的发展水平不平衡,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往往不匹配:需求量大的区域可能自然资源的赋存量少,需求量小的区域可能
?
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
2)对输出地(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相关产业发展,就业,环保);.
3)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相关产业发展,环保);.
1)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2)改变西部的能源消费结构,促进西部地区生态建设,利于退耕还林和水土保持;
3)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调整产业结构;
4)增加就业机会;
5)有利于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
对东部的意义: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状况;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保护环境(减轻燃煤造成的污染);
2)我国耗能大的工业发展快,加剧了能源紧张;
3)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4)能源勘探、开采跟不上国民经济需求;
2)有利于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2)大力发展替代技术,降低石油进口依赖;
3)开发利用可再生的新能源,调整优化能源结构;
4)调整产业结构,降低石油消耗水平;
5)坚持开发节约并举,确立节能首要位置;
6)开设石油期货市场,进行必要的石油战略储备,规避国际价格风险;
7)采取多元化战略,增加进口能源的渠道;
1)可以将石油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2)促进哈萨克斯坦沿线的基础设施的建设;
3)拉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对中国而言:
1)可以减少中国对中东石油的依赖;
2)增加石油进口的多元化;
3)中国将获得一个长期稳定的陆路石油来源;
);
2)切实保护耕地(珍惜每一寸土地,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3)提高复种指数(提高土地生产力,或提高单产);
4)加强生物技术,培育高产、优质品种(或大力发展“两高一优”农业);
5)大力倡导节约型社会建设(节约);
6)积极稳妥的推进粮食深加工项目(注意新增工业需求如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等项目发展对粮食需求的压力);
7)充分利用国际资源,适当增加农产品进口,以减轻国内市场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