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美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调整趋势

合集下载

2014 年全球经济金融方面都有哪些大事件?

2014 年全球经济金融方面都有哪些大事件?

2014 年全球经济金融方面都有哪些大事件?1. 卢布大跌,俄罗斯央行加息至 17%,经济到了自 1998 年来最危险的时候...卢布于 2014 年 12 月 16 日凌晨加息至 17%,对俄罗斯和世界经济有什么样的影响?2. 石油大跌2014 年 10 月的 WTI 石油价格暴跌是什么原因?3. 美联储正式退出量化宽松美联储宣布退出量化宽松 (QE) 会对中国造成什么影响?美联储两年来实施 QE3 的效果究竟如何?专业人士是如何评价呢?交易员对于美联储在 2014 年 10 月 29 日结束目前的资产购置计划都有怎样的操作和理解?4. 欧元区陷入通缩危险,央行施行负利率等货币政策,效果不佳,各种搞不定,准备施行量化宽松欧洲央行使用负存款利率的争议在哪?对于储户和银行都有哪些深远的影响?欧洲央行的长期再融资操作(LTRO)是什么?和美国的量化宽松(QE)政策一样吗?为什么欧洲央行要通过四家资产管理公司来进行证券购买计划?这样操作是否有什么潜在弊端?5. 日本央行施行更大规模的质化量化宽松政策日本央行更大规模地购买国债会给日本普通民众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美国退出量化宽松 (QE),日本今天就开始更大规模的量化宽松 (QE),这两者之间有逻辑关系吗?6. 阿里巴巴宇宙 IPO阿里巴巴 IPO 案7. 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跌至 2% 以下2014 年 10 月 15 日,为什么美国十年期债券收益率突然大跌至 2% 以下?会造成怎样的影响?8. 让·梯若尔 (Jean Tirole) 获得 2014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2014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Jean Tirole 对于经济学的发展做出哪些贡献?更多见:让·梯若尔 (Jean Tirole)9. Bill Gross 离开 PIMCO为什么比尔·格罗斯会离开 PIMCO?10 伯南克离任,耶伦正式就职美联储主席如何评价美联储前主席本·伯南克(Ben Bernanke)的八年任职表现?耶伦的经济主张如何?出任美联储主席将如何影响政策走向?11. 托马·皮克提(Thomas Piketty)的书《21世纪资本论》引发争议托马·皮克提(Thomas Piketty)12. 欧美各大企业纷纷赋税倒置税负倒置 (Tax Inversion) 避税具体是怎么操作的?利用并购来追求税负倒置的情况为何现在越来越普遍?13. Michael Lewis 新书《Flash Boy》使得高频交易获得民众更多的关注如何评价 Michael Lewis 的新书《Flash Boys: A Wall Street Revolt》?14. 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冲突俄罗斯展开军事行动后,乌克兰局势走向可能会是什么?15. 2014 年上半年资本市场低波动性从现在看来,2014 年上半年国际资本市场低波动性的可能原因都有哪些?资本市场盛宴:全球主要资产经历20年不遇的齐涨现象16. 中国房地产价格开始下跌如何看待 2014 下半年房价普遍下跌?17. 伊波拉病毒对金融环境的影响Notes: top of Mind - 流行病的综合影响。

美联储成立以来美国货币政策演变历程

美联储成立以来美国货币政策演变历程

观 察BSERVATION发展态势。

战后,日本和欧洲经济快速发展,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世界经济格局从美元霸权转变为美国、日本和欧洲三足鼎立的经济格局。

1979年,沃尔克担任美联储主席后,将贴现率和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操作工具,克服了美国的高通胀。

1979年8月沃克尔接任米勒成为美联储主席后,当月便促使美联储理事会将贴现率从10%,提高0.5个百分点至10.5%,9月又将贴现率提高至11%。

10月再将体现率提高至12%,并宣布将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调控的主要工具。

1979年时,美国CPI(消费价格指数)通胀率为11.3%,1982年时,美国CPI通胀率已降至6.2%。

至1983年,美国通胀率进一步下降至3%。

互联网泡沫时期的美国货币政策20世纪90年代,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计算机等方面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科技股大幅上升,公众的乐观预期,又进一步推高了股票等金融资产价格,产生了大量的金融泡沫,2000年初纳斯达克指数高达5048。

随后,包括科技股在内的金融资产价格急剧下跌,互联网公司的资产价值大幅缩水。

2001年开始,美联储持续下调联邦基金利率。

美联储持续低利率货币政策,使得互联网泡沫破灭引起的经济衰退得到有效控制。

然而,美国低利率政策刺激了美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引发了新一轮房地产泡沫。

从20世纪90年代末至2006年初,美国房价上涨了近130%。

与此同时,欧洲多国均出现房价上涨现象,比如英国、德国和西班牙。

后金融危机时期的美国货币政策21世纪初,美国低利率政策引起的房产泡沫,于2007年破灭,并引发了次贷危机。

同时,美国金融衍生品过度泛滥和金融体系监管缺陷,使得次贷危机最终演变为金融危机,并席卷全球。

2007年伯南克接替格林斯潘,担任美联储主席。

伯南克面临的首要且艰巨的任务便是控制金融危机,刺激投资与消费、恢复就业和经济增长。

2008年底,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已下降至零域,美联储无法进一步下调联邦基金利率,来刺激消费和投资。

2014年美股市场回顾

2014年美股市场回顾

2014年美股市场回顾2014年,美国股市经历了一年的波澜壮阔。

在全球经济复苏的背景下,美股市场取得了显著的增长,刷新了历史纪录。

本文将从美股市场整体走势、重大事件和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回顾和分析。

一、市场整体走势2014年,美股市场表现强劲,道琼斯指数、标准普尔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均创下历史新高。

道琼斯指数首次突破了17,000点关口,标准普尔500指数也首次突破了2,000点大关。

纳斯达克指数更是创下了15年来的最高水平。

市场上涨的主要动力来自于美国经济的复苏。

2014年,美国GDP 增长率达到了3.1%,失业率降至6.2%,消费者信心指数也大幅上升。

此外,低利率环境和企业盈利的持续增长也为股市提供了强劲的支撑。

二、重大事件1. 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2014年,美联储决定逐步退出其实施了多年的量化宽松政策,即减少每月购债规模。

这一举措引发了市场的担忧,但最终市场对此适应良好,并认为这是美国经济复苏的一个积极信号。

2. 美国经济复苏:2014年,美国经济的复苏势头明显。

就业市场持续改善,房地产市场回暖,消费者信心不断提升,这些都为股市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3. 石油价格暴跌:2014年下半年,国际油价大幅下滑,使得能源股在股市中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这一事件对能源行业及其相关企业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影响因素1. 经济数据:美国经济数据对股市走势的影响非常重要。

就业数据、GDP增长率、通胀水平等经济指标都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股市表现。

2. 政策因素:美国政府的政策调整对股市也有重要影响。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及其他相关政策的变化都可能引发市场的波动。

3. 国际形势:全球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局势对美股市场也有一定的影响。

特别是一些重大事件,如国际贸易争端、地缘政治风险等,都有可能引发市场的震荡。

四、总结2014年是美股市场的一个辉煌年份。

股市创下历史新高,经济复苏势头明显,投资者信心高涨。

尽管市场上也面临着一些不确定性,如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能源股的下跌等,但总体来说,2014年美股市场表现出色。

中美应对金融危机的宏观调控政策比较

中美应对金融危机的宏观调控政策比较

Finance金融视线 2014年6月129中美应对金融危机的宏观调控政策比较北京物资学院 孟静静摘 要: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各国纷纷采取宏观调控政策应对危机,中国在实施宏观调控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通过对比中美应对金融危机的宏观调控政策,从宏观调控的手段、宏观调控政策频繁程度、宏观调控效果三方面比较了中美宏观政策的不同,最终得出了中国宏观调控政策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关键词:金融危机 宏观调控政策比较 调控频繁中图分类号:F01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4)06(b)-129-021 背景2008年,伴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全面爆发,全球金融市场发生了剧烈动荡,各国实体经济受到了猛烈冲击,以美国和欧盟两大经济体为代表的国际市场消费能力迅速下降,直接造成了世界经济出现萧条甚至衰退。

2010年欧债危机的爆发给世界经济复苏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和压力。

为应对金融危机,以求稳定金融市场、经济增长与就业市场,各国政府纷纷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这些政策对于成功缓解各国经济压力及世界经济复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和美国作为全球最重要的经济体中的两大经济体,为摆脱经济危机,均采取了相应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全球经济的未来走势产生了重要作用。

对中美宏观调控政策进行有意义的考察和比较,有利于增强中国对当前经济形势的了解与对宏观调控政策的把握,进而为中国财政、货币政策的运用提供借鉴。

2 中美宏观调控政策比较2.1 中美宏观调控概述2.1.1 美国宏观调控2008年,次贷危机持续恶化,美国作为次贷危机的发源地首先受到严重冲击。

美国金融机构面临停业、倒闭甚至是破产危机,相继向政府寻求救济措施,可以说,此次金融危机给美国实体经济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自2008年第3季度开始,美国GDP 连续6个季度内出现负增长现象,金融动荡加剧,房地产市场也陷入困境。

为应对危机,美国政府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

2014年世界经济形势及发展趋势

2014年世界经济形势及发展趋势

世界经济形势及趋势一、世界经济复苏势头放缓,2012年全球经济仍将呈现低速增长态势(一)当前世界经济复苏态势全球经济复苏趋缓,下行风险加大。

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私人需求疲弱;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增速回落,宏观调控面临的局面更加复杂;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持续升级,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被下调,国际金融市场反复大幅波动;与此同时,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全球通胀压力依然较大。

美国经济复苏显著放缓.经济复苏放缓的主要原因是刺激性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效应减弱,同时私人部门持续疲弱,无法有效接续经济增长动力。

欧元区经济增速明显下滑,各国经济走势分化加剧。

受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速放缓、大宗商品价格高企和主权债务危机进一步深化等因素影响,欧元区经济增长依然乏力。

同时,欧元区各国经济走势分化更加明显。

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三国工业产出指数7月环比进一步下降,;德国经济仍保持稳定增长趋势,。

欧元区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日本经济上半年连续负增长,但逐渐呈现好转迹象。

地震、海啸及核泄漏造成日本生产设施严重损坏和电力供应短缺,出口大幅下降,对外贸易顺差减少。

对外贸易转为赤字.随着地震造成的供给端约束逐渐消除和灾后重建展开,日本经济逐渐呈现好转迹象。

同时,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逐渐恢复,私人消费整体呈上升趋势,公共投资随着灾后重建的展开而增加.然而,日本经济仍未走出通货紧缩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增速普遍回落。

随着货币政策紧缩力度加大和全球经济增速趋缓,主要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速普遍出现回落(二)世界经济走势展望当前,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甚至认为世界经济处在新的危险阶段,。

从发展态势看,虽然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仍有可能深化,甚至拖累欧洲乃至全球经济复苏,但只要有关国家携手有效应对,世界经济还是能够避免出现二次衰退,明年世界经济仍有望维持低速增长态势。

1.美国经济复苏仍将保持缓慢态势,再次陷入衰退可能性不大美国经济复苏仍将保持缓慢态势。

美联储降息时间表 2014

美联储降息时间表 2014

美联储降息时间表 2014.1990年时间调整前调整后调整幅度1990年1月13日8.25%8.00%调降25基点1990年10月29日8.00%7.75%调降25基点1990年11月13日7.75%7.50%调降25基点1990年12月7日7.50%7.25%调降25基点1990年12月18日7.25%7.00%调降25基点1991年时间调整前调整后调整幅度1991年1月9日7.00% 6.75%调降25个基点1991年2月1日6.75% 6.25%调降50个基点1991年3月8日6.25% 6.00%调降25个基点1991年4月 6.00% 5.75%调降25个基30日点1991年8月6日5.75% 5.50%调降25个基点1991年9月13日5.50% 5.25%调降25个基点1991年10月31日5.25% 5.00%调降25个基点1991年11月6日5.00% 4.75%调降25个基点1991年12月6日4.75% 4.50%调降25个基点1991年12月20日4.50% 4.00%调降50个基点1992年时间调整前调整后调整幅度1992年4月9日4.00% 3.75%调降25个基点1992年7月2日3.75% 3.25%调降50个基点1992年9月4日3.25% 3.00%调降25个基点1993年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没有进行调整。

1995年时间调整前调整后调整幅度日6.00% 5.75%点1995年12月19日5.75% 5.50%调降25个基点1996年时间调整前调整后调整幅度1996年1月31日5.50% 5.25%调降25个基点1998年时间调整前调整后调整幅度1998年9月29日5.50% 5.25%调降25个基点1998年10月15日5.25% 5.00%调降25个基点1998年11月17日5.00% 4.75%调降25个基点2001年时间调整前调整后调整幅度2001年1月3日6.50% 6.00%调降50个基点2001年1月31日6.00% 5.50%调降50个基点2001年3月20日5.50% 5.00%调降50个基点18日5.00% 4.50%点2001年5月15日4.50% 4.00%调降50个基点2001年6月27日4.00% 3.75%调降25个基点2001年8月21日3.75% 3.50%调降25个基点2001年9月17日3.50% 3.00%调降50个基点2001年10月2日3.00% 2.50%调降50个基点2001年11月6日2.50% 2.00%调降50个基点2001年12月12日2.00% 1.75%调降25个基点2002年时间调整前调整后调整幅度2002年11月6日1.75% 1.25%调降50个基点2003年时间调整前调整后调整幅度2003年6月25日1.25% 1.00%调降25个基点2007年时间调整前调整后调整幅度2007年9月18日5.25% 4.75%调降50个基点2007年10月31日4.75% 4.50%调降25个基点2007年12月11日4.50% 4.25%调降25个基点2008年时间调整前调整后调整幅度2008年1月22日4.25% 3.50%调降75个基点2008年1月30日3.50% 3.00%调降50个基点2008年3月18日3.00% 2.25%调降75个基点2008年4月30日2.25% 2.00%调降25个基点2008年10月8日2.00% 1.50%调降50个基点2008年10月29日1.50% 1.00%调降50个基点2008年12月16日1.00%0.25%调降75个基点回顾美联储的历次降息,1990年美国联邦基金利率高达8%,直至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为促进美国经济复苏,拉动内需,美联储经过7次降息,把国联邦基金利率调降至0-0.25%区间,接近零利率,至此之后,美国一直延续着低利率。

美国经济危机与中国之13年-14年我国最新政策

美国经济危机与中国之13年-14年我国最新政策

二、结合税制改革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重点是加快推进营业税 改征增值税试点工作,完善试点办法,适时扩大试点地区和行业范围。
三、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妥善处理债务偿还和在建项目后 续融资问题,积极推进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建设,合理控制地方政 府债务水平。
第2部分
(二)稳健货币政策
一、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发挥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作用。广 义货币M2预期增长目标拟定为13%左右。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 调节市场流动性,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适当扩大社会融资规模。 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加强金融监管与货币政策的协调,不断优化 监管标准和监管方式。 二、促进金融资源优化配置。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经济结构调整 特别是“三农”、小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的金融支持,满足国 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资金需求。拓宽实体经济融资渠道,降低实体经 济融资成本。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三、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引导金融机构稳 健经营,加强对局部和区域性风险以及金融机构表外业务风险的监管, 提高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END
第2部分
2014年李克强推出新刺激经济政策
新的刺激经济政策中包括棚户区改造、加快铁路建设、5万亿产业 蛋糕、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等等。 在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方面,2014年年初,国务院批准《注册资本 登记制度改革方案》。《方案》指出,通过改革公司注册资本及其他 登记事项,进一步放松对市场主体准入的管制,降低准入门槛,优化 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加快发展。具体内容包括实行注册资本认缴 登记制,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简化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稳 妥推进先照后证改革,试点推行全程电子化登记。
第2部分
2014年李克强推出新刺激经济政策

2014年宏观经济分析

2014年宏观经济分析

2014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建议一、有利条件1.环境改善和活力增强兼具我国经济基本面依然较好,外部环境趋于改善,市场预期不断好转,体制机制改革有望激发经济增长活力2014年,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基本面良好、外部环境趋于改善、市场预期好转等有利条件。

我国经济基本面依然较好。

总体看,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城市化、消费结构升级、收入较快增长阶段,且一些新的增长拉动因素正在形成,经济基本面仍然良好。

一方面,内需增长仍有广阔空间。

从消费方面看,对文化、教育、医疗、养老和旅游等服务类需求增长迅猛,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信息家电等已形成新的消费热点,住房汽车等消费持续增长。

网购等新兴业态的发展则有力地促进消费潜能的释放。

从投资看,我国在城市轨道交通、环境治理、城市排水、保障房(包括棚户区改造)和农村基础设施等方面存在着极为迫切的需求。

另一方面,要素供给质量明显提高。

从人力资本积累看,2013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699万人以上,劳动力整体素质持续提高。

从研发投入看,近年来中国研发投入增长较快,保持在20%左右,2012年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98%,绝对量为世界第二。

从资本存量质量看,近年来我国建设了一大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重大装备、重要基础设施,为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按照要素供给测算,2014年我国潜在增长率与2013年基本持平甚至略高,这为2014年的经济增长提供了良好基础。

外部环境趋于改善。

今年以来,全球经济复苏在波动中逐步加强,美、日等主要发达经济体复苏趋势得到进一步确认,发达经济体重新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预计在财政紧缩力度减小、货币条件仍然有利和私营部门活动增强等因素的带动下,2014年美国经济增长有可能达到2.5%。

美国经济的好转将对其他发达国家乃至全球经济产生较大带动作用。

欧洲经济近期表现超出预期,随着政策措施逐步消除尾部风险和财政拖累减少,预计2014年欧洲经济增速可达1%左右,改变数年来持续衰退的局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美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调整趋势
1、美国财政赤字现状
从最近一段时间看,欧洲重债国慢慢地走出了债务泥潭,财政状况有了明显好转,同时美国的财政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2014年2月27日,美国财政部报告显示,2013财年联邦政府财政赤字猛降到6800亿美元,这一数字与2009年的最高纪录1.42万亿美元相比,下降了51%;与2012年的1.09万亿相比,也有明显下降。

财政赤字在GDP中所占比由2012财年的6.8%下降至2013财年的4.1%,国会预算办公室计划将其在2014财年中降至3.3%,在2015财年降至2.1%。

这也是自2008财年以来赤字最低的财政年度,从而结束了连续5年财年赤字超万亿美元的状况。

相较于2009财年1.416万亿美元、2010财年1.294万亿美元、2011财年1.29万亿美元和2012财年1.089万亿美元的巨额赤字,2013财年的成绩可令美国联邦政府如释重负。

据美国财务部2014年3月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财年前5个月(去年10月至今年2月),美国联邦政府财政赤字总额为3770亿美元,同比下降23.7%,显示了美国联邦政府的财政赤字在2013财年大幅减少的势头在2014年得到了延续。

纵观2013年财赤之所以下降主要是由于税收的增加、开支的削减以及强劲的经济发展。

2、美国财政赤字降低的原因分析
2.1财政政策
美国联邦政府2013财年赤字的大幅降低,虽然与经济复苏的贡献有关,但更重要的是源于其增收节支的减持方案。

简单地说,就是一方面奥巴马政府结束了小布什执政期间的一系列减税政策以及为刺激经济增长而采取的税收优惠政策,从而增加了政府税收。

另一方面,奥巴马政府迫于两党斗争的压力,实施了自动减赤方案。

该方案是美国国会两党在2012年底通过反复谈判达成的协议,即从2013年3月1日启动全面自动减支程序,财政预算在之后的7个月内缩减850亿美元,并按比例在国防部和国内各项预算开支中实行。

(1)财政收入政策。

今年美国实行了增税政策,主要包括上调富裕家庭的所得税、社会保障工资减税计划到期、增加房产遗产税等。

具体体现在:一是停止2%薪资税减免;随着临时性的薪资税削减措施到期,受薪者每年多缴纳的税收将最高达到2000美元;二是增加了数项对高收入群体增税政策,对个人年收入超过40万美元、夫妻年收入超过45万美元者的所得税率提高至39.6%;500万美元以上的财产税税率提高至40%;资本利所得税提高至20%。

以上措施的实施使得财政收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美国2013财年税收全年增幅为13%,仅税收增加一项就占预算赤字减少幅度的80%。

在2013年10月政府收入就达1989亿美元,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且10月预算赤字较去年同期大幅收窄。

2014财年的前五个月,美国政府赤字总计为3774亿美元,同比下降23.6%,表明美国财政状况明显改善。

其中,政府收入为1.1万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9.3%;政府支出为1.48万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
1.5%。

这主要得益于该国经济改善和政府的削减支出和提高税收。

(2)财政支出政策。

美国2013年10月政府支出为2905亿美元,低于去年同期的3043亿美元;根据2013年1月1日自动削减赤字计划,将在未来10年内削减支出共约1.2万亿美元。

支出削减为定向削减,主要集中在国防支出和交通运输支出这两项。

从总量上看,美国财政支出的规模仍然呈增长趋势。

按规定,自动减赤机制将在2013财年削减850亿美元支出,其中通过国会每年拨款提供资金项目的可支配支出削减达710亿美元,占主要部分;国防开支(不包括军事人员支出)将减少8%左右,约427亿美元,占到一半左右;但是美国为促进本国经济复苏,在一部分中领域中,像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补助等财政支出始终保持增长的趋势。

2.2货币政策
自从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2013年5月22日国会作证时说,美联储可能在未来的数月中降低债券购买规模,缩减量化宽松。

次信号释放之后,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最敏感的热钱迅速反应,在全球资本市场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剧烈震荡下跌。

在2013年初,一份美联储会议纪要显示,不少美联储官员对QE 的负面效果感到担忧,市场一度预期美联储可能很快推出QE。

但是美联储在最新的声明中表示,美国经济在去年末增长停滞后,现在已经恢复小幅增长态势,近几个月劳动力市场改善,虽然失业率下降到7.2%,但依然很高。

美联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表示,考虑到经济增长在
2012年陷入停滞之后恢复到温和增长状态,但是经济前景还存在下行风险,将继续维持积极的宽松立场,维持联邦基准利率在0至0.25%的历史最低水平不变,每月采购850亿美元国债,同时继续采取每月400亿美元抵押贷款担保证券和450亿美元长期美国国债的无上限宽松政策。

所以关于美联储推出的第四轮量化宽松合适推出仍是一个谜。

3、美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调整趋势
3.1财政政策调整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