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CT诊断2
胸部CT诊断

右肺动脉层面 左心房层 面
右心房层面
心室层面
正常胸部CT表现
肺内常见病变的CT诊断
肺癌(lung cancer)的CT诊断
临床分类 原发性肺癌 • 中央型肺癌 • 周围型肺癌 • 细支气管肺泡癌 继发性肺癌 • 转移性肺癌
肺癌的CT诊断
中央型肺癌 定义:发生于肺段及以上支气管的肺癌。 生长方式 • 管内型 • 管壁型 • 管外型 • 混合型 临床与病理 • 鳞癌、腺癌、小细胞癌、大细胞癌
定义
• 发生于肺段支气管以下的肺癌。
生长方式
• 侵入肺内形成肿块。
临床与病理
• 鳞癌、腺癌、小细胞癌、大细胞癌
肺癌的CT诊断 周围型肺癌
–CT表现(直接征象)—肺内肿块 • 肺内孤立性肿块,类圆形或分叶状。 • 棘状突起:肿块边缘长、宽2~6mm的棘状外凸影,为 肿瘤浸润或间质增生。 • 边缘短细毛刺(肺窗)。 • 胸膜凹陷征。 • 支气管、血管聚集征。 • 肿块密度均匀或不均(坏死、液化、偏心空洞、钙 化)。 • 增强扫描非坏死区明显强化(CT值增加20HU以上)。
(二)内部结构
(三)轮廓与边缘
• 结节或肿块轮廓呈分叶征,边缘有短细 毛刺者,多为周围性肺癌(浸润性生长); • 边缘光整且无毛刺者,多见于良性肿瘤 (膨胀性生长); • 结核瘤边缘光整(纤维组织包裹) ,周围 多有“卫星病灶” 。
(三)轮廓与边缘
(四)与胸膜的关系
• 胸膜凹陷征或胸膜尾征:由于肿瘤内成纤 维组织牵拉脏层胸膜及肿瘤细胞侵犯淋巴 道和胸膜,在肿块与胸膜间形成三角形或 线状条索影——胸膜凹陷征,在肺癌中占 49%; • 结核瘤及其他炎性结节与胸膜粘连也可产 生类似影像,但其发生率较低,仅为19%。
胸部病变CT诊断2001

716
一;检查技术及方法
(一)检查前准备 (二)病人体位及呼吸控制 (三)扫描条件及范围 从肺尖至肋膈角,连续性扫描 层厚/层距=10mm。 (四)局部薄层及放大扫描 在可疑部位或发现小病灶处改用 3~5mm,薄层扫描,同时缩小FOV。
一;检查技术及方法
(五)造影增强扫描 动脉期:纵隔大血管及肺门血管病变 静脉期:纵隔及肺内软组织肿块 (六)窗宽与窗位 肺窗:WW 1200~1600; WC -600~-800 纵隔窗:WW 250~500;WC 30~-30
七:肺癌
(一)概述
中央型肺癌:发生于主支气管和叶
支气管,占60~70%。 周围型肺癌:发生于段支气管开口以 下,占30~40%。
七:肺癌
(一)概述
病理生长特点:
管内型:肿瘤从管壁向管腔内生长 管壁浸润型:肿瘤沿管壁浸润生长导致管 壁增厚,管腔狭窄或闭塞 肿块型:肿瘤在局部形成软组织肿快 弥漫浸润型:
右侧粟粒型肺结核
播 散 型 肺 结 核
纵隔淋巴结结核 并积液
结核性胸膜炎 并积液
六:肺结核
(三)鉴别诊断 1 周围型肺癌: 2 淋巴瘤: 3 间皮瘤:
七:肺癌
(一)概述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起
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可发生于主支 气管,各级支气管至末梢细支气管, 按其发生的部位分为中央型肺癌和周 围型肺癌。
七:肺癌
(二)CT诊断
特殊类型肺癌
1 肺上沟癌(有称肺尖癌或Pancoast瘤):表现为肺尖部肿 块,局限性胸膜增厚,有时可见第一肋骨破坏
2 纵隔型肺癌:肿块位于上纵隔内以右侧多见,包绕纵隔大 血管,类似于纵隔肿瘤
3 肺泡癌:原发于远端细支气管和肺泡,多中心同时生长, 表现为多发小结节状或小分叶状高密度,与肺泡形态相似, 布满双肺,有时可融合成较大片状,常合并胸水及肺门纵 隔淋巴结转移。
临床医生CT读片:第11讲 胸部疾病的CT诊断(二)——肺部疾病

维普资讯
( 由 1刊 )24 十 , 1 0 2年 弟 3 1 7皇 苇 ^ ( 3 1 期 忌 8)
一’● ●~ 一 _● H _H _ 一 h l H _l __ __ ● ● l ● _l l ● ‘ _ 一 _l h● 一 ■ ‘■H ■h _ , ■● 一 ~ ● ‘l ●
中常 见 骨 化 爆 玉 米 花 征 钙 化 ( 0om) c ppo ( T值 > mot ) ⑥边缘 可 有 浅 切 迹 ; t ; u ⑦肿 瘤 周 围清 晰 无 外 侵; ⑧相 邻 的支气 管 、 管无 改 变 ; 血 ⑨肿 瘤 增大 缓慢
,
l ~2年仅 增大 l m; 无 淋 巴结转 移 ; 相邻 胸 膜 2n ⑨ r ⑩ 无 改变 ( 1 ) 图 5。
C T显 示 . 肺 叶 下 肺 野 广 泛 斑 点 状 阴影 , 双 1 大小 不均 匀 , 缘 模 糊 . 支气 管 分 带 . 者 有 咳 嗽 、 稀 的 白 色牯 液 褒 , 内查 到 癌 细 胞 边 沿 患 咳 褒
25 转移性肺癌 ・— 4 病 理 并 非 原 发 于 肺 而 自其 他 脏 器 的 癌 症 转 移 至肺 , 肺 癌 肾癌 、 如 甲状 腺 癌 、 列 腺癌 、 前 喉癌 、 肾上 腺癌 、 管 癌 、 食 乳腺癌 、 癌 、 肝 胃癌 、 结肠 癌及 子宫 癌 、 膀胱癌 等 。 转 移性 肺 癌病理 有 多种 类型 , 大结 节孤 立 型 、 小
片 状 ; 病 变 进 展 迅 速 , 以 周 计 ; 肿 块 状 者 与 外 ⑦ 常 ⑧
病理
简称 肺 泡 癌 , 为 两 种 形 态 。一 种 为 弥 分
散型, 即癌 细 胞 沿 肺 泡壁 生 长蔓 延 , 腺 泡 (c u ) 呈 ai s n 状分 布 。另一 种 为肿 块 型 , 即腺癌 细 胞 构 成 实 体 肿
第11讲+胸部疾病的CT诊断(二)+--肺部疾病

此慷将WL调至一800HII则对肺微细结构显示更加清晰
于右啼下叶背段近曲缘部及右肺奇静赫食管陷窝部肺太泡,清晰显示其薄壁._I勾造.大泡内无肺纹理 l奇静脉食管凹陷部肺大泡2右下叶背段(铲)肺大泡3左肺斜裂胸膜线
2.8肺舍液囊肿
阴影;③密度较低CT值0—20HU;④边缘清晰光滑;
病理 支气管囊肿多由先天发育而来,壁内敷 ⑤周围肺野多清晰;⑥当有感染时局部肺野斑片影,
图is支气臂扩张cT像
ww 1200 H[J,WL一600 Hu
CT显示:右肺rp叶外侧段(酽)可见双贴近的透亮区,呈椭圆形,壁薄.下方者有少量藏平面;此囊与支气管B·帽通其他肺部来见异常.彩像
诊断为囊状支气管扩张
A前联合线 B囊状土气管扩张
2.7肺大泡
cT表现①常于肺中下部;②表现为圆形、椭
病理肺实质内的空气腔称为肺大泡(bulla),
万方数据
有支气管上皮细胞,有时有支气管软骨及牯液腺,内 边缘欠光滑;⑦当囊与支气管相通时,可见空气进入
有粘液充满,有时可多发,但单发者多见。
囊形成液平面;⑧囊肿大小常恒定,以年计多无改变
CT表现①多于肺中下野;②呈圆形及椭圆形
(图20)。
图20右肺下叶背段囊肿c’r像ww 3GOHU。WL 50HU
于右肺下叫背段贴近胸椎处可E--8自圆形阴影,大小为4cm x 5Ⅲ,其中密度较低CT值18HU,为液体,擘光滑均匀,厚为2r岫,周围肺野清 晰,手术病理证实为肺囊肿 (束完持续) (2n01—10.2,1收稿)【吕佩斌编发】
构性软骨瘤,其有软骨、骨化及脂肪组织等构成的良 性肿瘤。
侵;⑧相邻的支气管、血管无改变;⑨肿瘤增大缓慢, l~2年仅增大12mm;⑨无淋巴结转移;⑩相邻胸膜
正常胸部CT读片及异常征像

03
常见疾病征像
肺炎
总结词
肺炎在CT上通常表现为肺叶或肺段实变,密度增高,边缘模糊,并伴有支气管充气征。
详细描述
肺炎是由于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等)引起的肺部炎症。在CT上,肺炎的典型表现 为肺叶或肺段实变,即肺部的一部分变得致密,失去正常肺组织的纹理。实变的区域边缘模糊, 有时可看到支气管充气征,即支气管扩张的现象。
04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流程观察胸部CT图像首先观察胸部CT图像,注意肺部、胸 膜、胸壁、纵隔等部位的异常表现。
对比前后影像
综合分析
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体征以 及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得 出初步诊断。
将当前CT图像与之前的影像进行对比, 观察病变是否发生变化。
鉴别诊断
感染性疾病
如肺炎、肺结核等,需要 与肺部肿瘤进行鉴别。
忽视其他检查结果
在诊断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其他检查结果,如血常规、痰培养等, 这些结果可能对诊断具有提示作用。
05
病例分析
病例一:肺炎CT表现
总结词
肺炎的CT表现通常包括肺部纹理增粗、斑片状或大片状密度增高影,以及胸腔积 液等。
详细描述
肺炎是由于肺部感染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其CT表现多种多样,取决于感染的病原 体和严重程度。常见的肺炎CT表现为肺部纹理增粗、斑片状或大片状密度增高影 ,有时还伴有胸腔积液。这些征象有助于医生判断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
胸腔积液
胸腔内液体聚集,CT图像 上表现为胸腔内低密度影。
胸膜肿块
胸膜上的结节或团块状病 变,可能是良性的也可能 是恶性的。
纵隔异常
纵隔肿块
纵隔内生长的肿瘤或淋巴结肿大, CT图像上表现为纵隔内团块状病 变。
第11讲 胸部疾病的CT诊断(二)—肺部疾病

低 0~2 HU; 囊 周 肺 野 多 清 晰 ; 囊 肿 可 逐 渐 增 0 ⑤ ⑥ 大 ; 当 囊 破 裂 后 可 有 空 气 进入 囊 壁 与 内囊 之 间 , ⑦ 形 成 半 月 状 透 亮 区 ( 2 ) 图 1。
寄生 虫 病 。 六 钩 蚴 进 入 肺 组 织 形 成 幼 虫 而 形 成 囊 肿 , 内 含 有 多 数 头 节 , 也 可 破 裂 。包 虫 皮 内试 验 囊 囊
图 2 左肺 上叶包 虫囊 肿 C 1 T像
ww 0 HU, 0 U 30 WL 5 H
CC E T可 见 左 肺 上 叶 一 类 圆 形 囊 肿 ,c ×5 m, 壁 较 薄 2 m, 中 有 液 体 c 4m c 囊 m 其 T值 2 H 说 明 为 蛋 白 质 较 多 的 粘 液 , 边 缘 稍 有 凹 陷 , 切 5 U, 其 似
维普资讯
58
( 64 忘 3 )<中 国 I )20 I刊 0 2年 摹 3 7舂 摹 1 0期
阴影 ; 肺 纹 理 增 强 ; 肺 门 、 隔 淋 巴结 肿 大 , 为 ② ③ 纵 多 双 侧 性 ; 本 症 进 展缓 慢 且 可 自行 痊 愈 。节 结 病 抗 ④
图 2 肺 结 节 病 cr 3 像
Ww 2o IO, 1o T WL一60 H O U
c T显 示 : 侧 肺 门 淋 巴 结 肿 大 , 肺 门 淋 巴 结 边 缘 稍 不 规 则 , 侧 肺 门 淋 巴结 边 缘 规 则 , T未 发 现 淋 巴 结 钙 化 及 肺 实 质 病 变 , 者 节 结 病 双 右 左 C 患 抗 原 皮 内 试 验 阳 性 L淋 巴 结 肿 大
2. 1 肺 结 节 病 1
相 融 合 , 常 有 双 侧 淋 巴 结 肿 大 , 可 侵 犯 肝 、 及 经 也 脾
CT诊断报告大全

CT诊断报告大全一、头部CT诊断报告:1.病例类型:头颅CT检查日期:2024年1月1日诊断结果:头颅CT显示脑组织未见明显异常密度,双侧额叶、颞叶和枕叶皮层光滑、对称。
脑室、脑沟未见扩大和移位。
双侧额窦、乙状窦、横突、琴骨正常。
鼻腔、鼻窦未见异常。
眶、鼻粘膜、眼眶、鼻甲、上颌窦未见异常。
结论:头颅CT显示脑组织未见明显异常,无明显颅内病变。
无颅脑外伤证据,无明显异常。
建议结合临床综合分析。
2.病例类型:头颅CT检查日期:2024年2月1日诊断结果:头颅CT显示左侧颞叶内见脑实质错误,局部散在小片状低密度灶,边界模糊。
双侧额叶、额中沟、太阳窦、乙状窦、琴骨及颞骨正常。
脑室、脑沟未见明显异常。
结论:头颅CT显示左侧颞叶内脑实质错误,需进一步检查以明确病因。
二、胸部CT诊断报告:1.病例类型:胸部CT检查日期:2024年3月1日诊断结果:胸部CT显示双侧肺实质未见明显异常。
心脏大小、形态正常。
主动脉弓上错畸形,主动脉狭窄,胸主动脉未见扩张。
纵隔未见明显异常。
胸腔内未见积液或肿块。
骨骼未见明显异常。
结论:胸部CT显示双侧肺和心脏未见明显异常,主动脉上错畸形,主动脉狭窄,需进一步检查以明确病因。
2.病例类型:胸部CT检查日期:2024年4月1日诊断结果:胸部CT显示左上肺段见多发结节状影,大小不一、右侧肺野未见明显异常。
纵隔轻度移位,胸腔内未见积液。
骨骼未见明显异常。
结论:胸部CT显示左上肺段多发结节状影,病变需进一步鉴别诊断。
三、腹部CT诊断报告:1.病例类型:腹部CT检查日期:2024年5月1日诊断结果:腹部CT显示肝脏形态大小正常,轮廓光整。
肝内未见明显占位性病变。
胆囊形态正常,胆管未见扩张。
脾脏形态大小正常,脾内未见明显异常。
胰腺形态大小正常,胰管未见扩张。
肾脏形态大小正常,肾内未见明显异常。
盆腔未见明显异常,泌尿系统未见明显异常。
结论:腹部CT显示肝、胆、脾、胰、肾及盆腔未见明显异常,提示腹部无明显病变。
胸部的CT诊断及治疗必学课件ppt

近肺门处有一充气支气管进入,病理证实为肺泡
癌。
103
第八十七页,共一百七十二页。
左上肺尖(Jian)后段球形病灶略呈分叶密度不均内 有不规则囊泡状空气密度影,病理证实为肺泡癌。 104
第八十八页,共一百七十二页。
右上肺后段胸膜下小结 节影,边缘呈(Cheng)锯齿样 改变,内部密度不均, 有小泡征,肺泡癌。
分期,两种窗位同样是不可缺少的肺窗可发现肺内小结节,纵隔窗可观察纵隔结构的侵犯 情况,以及肺门和纵隔淋巴结的转移;个别病例甚至需要骨窗以了解骨质有无侵蚀破坏。
第二页,共一百七十二页。
正常纵(Zong)隔CT解剖
头臂干动脉
上腔静脉
左头臂静脉 左锁骨下动脉
左颈总动脉
通过弓上(Shang)层 面
1
第三页,共一百七十二页。
胸 部CT诊断 (Xiong)
第一页,共一百七十二页。
肺(Fei)窗
纵(Zong)隔窗
胸部检查包括肺窗及纵隔窗(又称为软组织窗),这两种观察方法对肺部病变的观察 尤为重要。对肺弥漫性病变用单纯肺窗即可,而对孤立结节,肺窗和纵隔窗均需 要,前者有利于观察病灶—肺的界面,后者可仔细分析病灶的内部结构。对肿瘤病人的
第三十七页,共一百七十二页。
53
左肺下叶背段肺不(Bu)张
第三十八页,共一百七十二页。
54
左下(Xia)叶支气管闭塞
左肺下叶肺不张并胸腔(Qiang)积液
55
第三十九页,共一百七十二页。
左肺上叶前段(Duan)肺不张
第四十页,共一百七十二页。
56
肺部结节性病 变 (Bing)
第四十一页,共一百七十二页。
40
右位降主动(Dong)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心型肺癌的CT表现 支气管改变
管壁增厚(正常1-3mm) 管腔狭窄或闭塞
腔内软组织影
肺门肿块
呈结节状,或分叶状,边缘不规则 常伴肺扩张/和阻塞性炎症
支气管阻塞征象 阻塞性肺气肿 阻塞性肺炎 阻塞性肺不张 不张肺近端(肿块)膨突,“S”征 支气管内无气体 增强扫描,肿块密度低于不张肺(早期) 粘液嵌塞:不强化低密度条状影
于增强后受压的肺组织密度
左心房瘤栓形成 少见
肺转移瘤 转移途径
血行转移
淋巴转移
气管,支气管内转移
直接浸润或蔓延
CT表现 结节型:多结节和单结节 特点:肺外1/3或胸膜下多见,中下肺多见 肿块型:外周多见,边缘多光整,可见分 叶,毛刺偶见 粟粒播散型;中、下肺多见 肺炎型: 似肺炎浸润灶 淋巴管炎型:从肺门向肺野呈放射状的树 枝状或条状影常伴肺门淋巴结肿大 支气管壁型:阻塞性改变
胸膜病变
胸膜转移瘤(pleural metastatic tumor)
胸膜上结节或扁圆形肿块
胸膜增厚
伴或仅胸水
病变增强后显示更清楚
胸膜间皮病(plenral mesothelioma) 恶性间皮瘤(malignant mesothelioma) 胸膜明显的结节状,板状增厚,以下胸部为主 病变侵犯范围较广,包括纵隔胸膜及叶间胸膜, 并可蔓延,致对则或通过膈肌累及腹膜 伴不等量胸水 可累及肺、胸壁 淋巴转移(尤腋窝) 胸腔缩小并固定
支气管囊肿(Bronchogenic Cyst)
多位于气管,主支气管周围及隆突下
形态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与气 管支气管关系密切 密度均匀,但密度差较大,典型水样 密度,部分类似软组织密度 增强扫描无强化
淋巴瘤(lymphoma) 分类及命名 霍奇金氏病
(Hodgkin’s disease,HD)
肺血管改变
癌组织直接侵犯 肿块或淋巴结压迫
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 胸腔积液
周围型肺癌的CT表现 病变的外形和境界 病变呈圆形、类圆形,肺叶、 肺段、多结节堆积或不规则形 边缘光滑 分叶征 毛刺征 棘状突起 血管纠集征
瘤体内部的CT表现
密度均匀 空泡征(小泡征、肺泡气像)1-3mm
圆,梨形或马蹄形
后壁可突,平坦,极少数内凹
软骨间断钙化
食管
位置:位于气管的左后方, 降主A的右前方 壁厚度:3~5mm 可含气体,一般不扩张 食管胃结合部有时较厚或不规则
胸腺
位置:前上纵隔,主A平面显示最佳
密度与形状:与年龄有关,
1~20岁 软组织密度,呈三角形或两叶形
>20岁 逐渐脂肪取代
形状:圆形,类圆形,甚至分叶状 大小:多2-4cm 密度:多数不均匀(钙 空洞)、可均匀 边缘:一般光滑可有毛刺,或模糊
伴随征象:卫星灶,胸膜下陷,引流带
增强扫描:环状强化
干酪性肺炎(caseous pueumonia)
上叶多见
大叶性实变
病灶内见多个大小不等空洞,或低
密度区,可见僵直的支气管
支气管气像(充气征)
空洞(≥15mm壁结节更有意义)
钙化(细纱,弥散,偏侧)
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
胸膜及胸壁改变
胸膜凹陷征(三角形或条状影)
胸膜播散(结节,胸水)
胸壁浸润(胸膜外脂肪层消失,钝角,
骨质破坏,软组织肿块)
肺癌合并大量胸水与单纯大量胸水的鉴别
单纯大量胸水压迫肺不张,表现为肺萎陷 密度平均,边缘平直,内凹或新月形 肿瘤部位表现局部隆起,密度不均,且低
叶间裂
斜裂(主裂)
表现:细线状Fra bibliotek或少(无)血管带(区)
走行:后上向前下斜行,左侧高于右侧
水平裂
水平走行:宽三角形少血管区 向前下斜行:多个层面的少血区,
由上后→前下
少见:波浪状,内、外型
纵隔窗: 观察结构:大血管及心脏 气管主支气管 食管 胸腺 淋巴结 膈肌 各种间隙
包绕 、椎移大血管,气管
其它结构,器官侵犯,如心包、胸腺, 胸膜,肺、胸壁等 轻-中度强化
神经源性肿瘤(Neurogenic tumor) 好发脊椎旁沟,可起源于椎管内 一般密度均匀,较肌肉密度低,可囊 变,钙化 良性肿瘤边界清楚,恶性者边缘不清 轻-中度强化 邻近结构或血管压迫、侵犯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Disseminated TB)
急性:两肺广泛小点状病变约1-3mm病变
分布,大小,性质较一致
亚急性成慢性:病变主要分布在两中上肺 大小,性质明显不一致 其它TB征象(肺,淋巴结)
浸润型肺结核(infiltrative TB)
好发部位 病灶性质,形态多样 渗出:结节,小片状或融合性实变,边缘模糊,常有支气管气像 增殖:结节或不规则影,边缘清楚或毛糙
非侵袭性胸腺瘤 大部分位于前纵隔,极少数异位 形状:呈圆形,椭圆或不规则分叶状 大小不等,边缘清楚,小于2cm的可仅 表现为胸腺边缘隆起 小肿块位于一侧,大的突向两侧 密度:与年轻人胸腺相似,一般均匀, 可囊变或钙化 轻度强化
侵袭性胸腺瘤的特征
肿块较大,不规则,边缘不清
囊状扩张
表现为多发散在或簇状分布或
葡萄串样分布的囊腔
囊壁光滑,其内可见液平面
静脉曲张样扩张
支气管呈不规则串珠状扩张
支气管扭曲、聚拢 肺内实变影
错构瘤的CT表现 形态:圆形或类圆形结节影 部位:常位于肺周边,胸膜下 密度:均匀,含脂肪低密度, 钙化(爆米花样) 边缘:光滑,浅分叶或小棘状突起 大小:一般直径<3cm,少数巨大
大血管及心脏 胸部入口平面,见“八个血管断面” 颈总动脉平面见“六个血管断面” 无名动脉平面见“五个血管断面” 主动脉弓平面 主肺动脉窗平面 左肺动脉平面 肺动脉干和右肺动脉平面 主动脉根部平面 心室平面
气管
形状:环状软骨段圆形,隆突处椭
圆形,之间形状不定,可为圆,椭
肺与纵隔CT检查
临床应用
肺小病灶(转移瘤) 肺不张 肺实变 弥漫性病变 咯血 肿瘤分期 结节或肿块的鉴别
空腔、空洞的鉴别 胸水 纵隔肿瘤 气管病变 大血管病变 心脏病变 心包病变
肺与纵隔正常CT表现
肺窗观察结构 气管,支气管 血管分支 叶间裂及变异 肺韧带 纵隔线
非霍奇金淋巴瘤
(non Hodgkin’s lymphoma,NHL)
CT表现
部位:胸内任何部位淋巴结和胸腺 范围:常侵犯两侧纵隔或肺门, 较对称,很少单独侵犯肺门 大小:中-显著增大,可融合成巨块
密度:多数均匀,亦可坏死,囊变,偶 见钙化,多见于放疗后 边缘:清楚伴结外侵润时则模糊
其它征象
空洞或坏死
钙化
肺动脉高压
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 原发型肺结核(primary TB) 肺内原发病灶 肺门或/和纵隔淋巴结增大 上述两者之间见淋巴管
胸内淋巴结核 (TB of intrathoracic lymphnodes) 肺门或/和纵隔淋巴结肿大 程度:轻度至中度 常见部位:肺门,中纵隔,尤气管前 腔静脉后,隆突下 密度:均匀或不均匀 增强扫描:环状强化 可伴肺扩张(儿童多见)
下肺支气管播散灶
肺栓塞
肺动脉内低密影,表现因血管和扫描平面关系
而异 肺动脉完全阻塞,远段血管无造影剂强化 近端肺动脉扩张或肺动脉高压 合并肺梗死,典型表现为下肺边缘楔形实变, 尖指向肺门并有血管相连
纵隔病变CT诊断
胸腺瘤(Thymoma)
病理和临床分期:非侵裂性,和侵袭性, 后者分3期 Ⅰ期:包膜完整 Ⅱ期:包膜浸润,周围脂肪层受侵 Ⅲ期:侵犯邻近器官如心包,大血管和肺组织
干酪性病灶:密度不均CT值差≥30HU,可有空洞,钙化
空洞:单发或多发,薄壁或厚壁,内壁多不光整,可见液平面 纤维病灶:条状或块状影,密度高,伴容积缩小 ,支气管扩张
钙化:形态多样
支气管改变:管壁增厚,腔变窄或扩张,肺不张
结核球(Tuberculoma)
形成:纤维包包裹干酪灶,空洞引起支气管闭塞
电子束CT(electron beam CT, EBCT)
(ultra- fast CT, UFCT) 多排螺旋CT(multislicesCT, MSCT) (multidetectors SCT, MDCT)
CT扫描技术
常规扫描(层厚,间距10mm) 高分辨率(HRCT)扫描(1~1.5mm) 螺旋扫描 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 EBCT扫描(体积扫描,电影成像,流动成像) 增强扫描及动态增强扫描 冠状扫描(儿童)
侵润性生长,侵犯脂肪层包缘大血管, 气管 密度不均匀,强化明显
可侵犯心包,胸膜,肺
畸胎瘤(Teratoma)
多见前纵隔,极少数位于后纵隔
多呈类圆形肿块,良性边缘清楚 可呈囊性,囊实质或实质性肿块 密度不均可见多种成分,如液体,脂肪, 钙化,牙齿等。尤脂肪-液平面具特征性;
恶性多呈实性肿块,较大,常侵犯周围脂 肪层及器官
胸 部 C T 诊 断
同济医院放射科 夏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