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一)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
1、取半烧杯水用药匙往水中加一匙面粉。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五)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六)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七)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八)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九)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十)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十一)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十二)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十三)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十四)
1、在装有三分之二水的水槽里用敲击过的音叉马上触及水面观察水面有什么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十七)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十八)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十九)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三十)。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一、实验名称:探究种子的萌发条件二、实验目的1、了解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

2、观察并记录不同条件下种子的萌发情况。

三、实验材料1、四个透明塑料杯。

2、适量的绿豆种子。

3、湿润的纸巾。

4、标签纸。

5、冰箱。

四、实验步骤1、准备四个透明塑料杯,分别贴上标签:A、B、C、D。

2、在每个杯子的底部铺上湿润的纸巾。

3、在 A 杯中放入适量的绿豆种子,然后将杯子放置在室温、有充足光照的地方。

4、在 B 杯中放入与 A 杯相同数量的绿豆种子,将杯子放入冰箱冷藏室(温度较低),保持纸巾湿润。

5、在 C 杯中放入与 A 杯相同数量的绿豆种子,加入少量的水,使纸巾湿润,然后用保鲜膜密封杯子口,放在室温、无光照的地方。

6、在 D 杯中放入与 A 杯相同数量的绿豆种子,但不加水,将杯子放置在室温、有充足光照的地方。

五、实验现象观察与记录1、每天观察并记录各个杯子中种子的萌发情况,包括种子是否膨胀、是否长出胚芽和胚根等。

第一天:A 杯中的种子开始吸水膨胀。

B 杯中的种子没有明显变化。

C 杯中的种子也开始吸水膨胀。

D 杯中的种子没有变化。

第二天:A 杯中的部分种子长出了白色的胚根。

B 杯中的种子仍然没有明显变化。

C 杯中的种子继续膨胀,有几颗开始露出胚根。

D 杯中的种子依然没有动静。

第三天:A 杯中的种子大部分都长出了胚根,有些还长出了胚芽。

B 杯中的种子有轻微的膨胀。

C 杯中的种子多数长出了胚根和胚芽。

D 杯中的种子还是没有变化。

第四天:A 杯中的种子已经长成了幼芽。

B 杯中的种子开始长出胚根。

C 杯中的种子幼芽继续生长。

D 杯中的种子仍然没有萌发。

第五天:A 杯中的幼芽长得更高更壮。

B 杯中的种子长出了胚根和胚芽,但生长速度较慢。

C 杯中的幼芽生长良好。

D 杯中的种子依旧没有萌发。

六、实验结果分析1、 A 杯中的种子在室温、有充足光照且湿润的条件下,能够正常萌发并快速生长。

2、 B 杯中的种子由于处于低温环境,萌发速度较慢。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含实验目的及实验现象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含实验目的及实验现象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1)实验名称: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实验器材:温度计、线、笔实验步骤:1、取一支温度计,用线拴好。

2、将温度计悬挂,(离地面米左右,不能靠拢,在室外注意通风,阳光不能直射温度计)。

3、读数。

4、记录并比较。

实验结果:室内外温度存在差距,通过对大气温度的测量,可以了解当地的气温。

(2)实验名称:气温的测量实验器材:温度计实验步骤:1、选择两个地点:阳光下和背阴处来测量它们的温度;2、测量一天中,清晨、商务、中午、下午、傍晚的气温。

实验结果:1、阳光下的温度高,背阴处的温度低,说明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背阴的地方。

2、一天中,中午的时候气温最高,清晨的时候气温最低;还发现在一天中的气温时从低到高,在从高到低的规律变化的。

(3)实验名称: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实验器材:温度计实验步骤:1、用喷水壶模拟降水,记录好时间。

2、把雨量器改在水平桌面,读出刻度3、换算成24小时,核对雨量等级。

实验结果:根据24小时内测的降水量,对照等级表,确定了下雨的等级。

(4)实验名称:观察食盐、沙在水中的状态实验器材:烧杯2个、搅拌棒2根、沙、食盐、水。

实验步骤:1、取一小匙食盐,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

你有什么发现2、取一小匙淘洗干净的沙,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

你有什么发现3、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状态。

实验结果:食盐在水中溶解了,沙在水中没有溶解。

(5)实验名称:观察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实验器材:烧杯1个、搅拌棒1根、面粉、水。

实验步骤:1、取一小匙面粉,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

2、你发现了什么实验结果:面粉在水中没有溶解。

(6)实验名称:过滤食盐、沙和面粉与水的混合物实验器材:铁架台1个、漏斗一个、烧杯6个、玻璃棒3根、滤纸三个、(面粉、沙、食盐)溶液三份。

实验步骤:1、折叠过滤纸。

2、将折叠好的过滤纸放入漏斗中。

3、将漏斗放在铁架台上漏斗下放好接盛滤液的烧杯。

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实验一:水的沸点实验目的:观察水的沸点变化。

实验材料:水、烧杯、温度计、火源。

实验过程:首先,将适量的水倒入烧杯中。

然后,将温度计插入水中,确保温度计底部与水平面接触。

接下来,将烧杯放在火源上加热。

观察并记录温度计上的温度变化。

当水开始沸腾时,记录下水的沸点温度。

最后,关闭火源,等待水冷却。

实验结果:在我们的实验中,水的沸点温度为100摄氏度。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水在常压下的沸点温度为100摄氏度。

这是因为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当温度达到100摄氏度时,水开始沸腾,水分子变为水蒸气分子释放到空气中。

实验二:空气的存在实验目的:验证空气的存在。

实验材料:玻璃瓶、蜡烛、火柴。

实验过程:首先,将玻璃瓶倒置放在平坦的桌面上。

然后,点燃一支蜡烛,等待蜡烛燃烧产生火焰。

接下来,将火柴迅速放入玻璃瓶中,并立即将瓶口紧密地盖住。

观察并记录下实验现象。

实验结果:在我们的实验中,蜡烛的火焰逐渐熄灭。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玻璃瓶中的空气被火焰燃烧所需的氧气消耗殆尽,导致蜡烛的火焰熄灭。

这说明空气是由氧气和其他气体组成的,而氧气是维持火焰燃烧的必要条件。

实验三:光的传播实验目的:观察光的传播路径。

实验材料:手电筒、白纸、半透明玻璃。

实验过程:首先,将白纸固定在平坦的桌面上。

然后,将手电筒打开,将其光线照射在白纸上。

接下来,将半透明玻璃放置在光线传播路径上。

观察并记录下实验现象。

实验结果:在我们的实验中,光线经过半透明玻璃后,改变了传播方向。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光线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物体的阻挡和折射,从而改变传播方向。

这说明光是一种能够传播的电磁波,它可以在真空或介质中传播,而且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折射现象。

实验四:声音的传播实验目的:观察声音的传播路径。

实验材料:铃铛、细绳、木板。

实验过程:首先,将细绳系在铃铛上,并将其悬挂在空中。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 验 报 告(学生用)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 验 报 告(学生用)

实验报告
任课教师:
实验教师:
实验报告
任课教师:
实验教师:
实验报告
任课教
师: 实
验教师:
实验报告
任课教师:
实验教师:
实验报告
任课教
师: 实验
教师:
实验报告
任课教师:
实验教师:
实验报告
任课教师:
实验教师:
实验报告
任课教师:
实验教师:
实验报告
任课教师:
实验教师:
实验报告
任课教师:
实验教师:
实验报告
任课教师:
实验教师:
实验报告
任课教师: 实验教师:
实验报告
任课教师:
实验教师:
实验报告
任课教师:
实验教师:
实验报告
任课教师:
实验教师:
实验报告
任课教师:
实验教师:
实验报告
任课教师:
实验教师:
实验报告
任课教师:
实验教师:
实验报告
任课教师:
实验教师:
实验报告
任课教师:
实验教师:
实验报告
任课教师:
实验教师:
实验报告
任课教师:
实验教师:
实验报告
任课教师:
实验教师:
实验报告
任课教师:
实验教师:
实验报告
任课教师:
实验教师:
实验报告
任课教师:
实验教师:。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百度文库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百度文库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测量物体的质量实验目的:通过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学习并掌握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方法,并了解质量与重量的关系。

实验器材:1.天平2.不同物体(如石子、果实、书本等)3.数据记录表实验步骤:1.将天平放在平稳的桌面上,并保持水平。

2.用零位调节按钮将天平调整到零位。

3.选择一个物体(如石子),将其放在天平的盘中。

4.观察天平指针的位置,记录下测得的数据。

5.按顺序重复步骤3和4,测量其他物体的质量,并记录数据。

数据记录表:序号物体质量 (g)1 石子 52 果实103 书本50数据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得知,不同物体的质量是不同的。

石子的质量为5g,果实的质量为10g,书本的质量为50g。

实验结论:1.质量是物体固有的属性,用于描述物体所包含的物质量大小。

2.质量可以通过天平来测量,单位为克(g)。

3.通过实验了解到,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无关,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特定的质量。

实验注意事项:1.在进行实验时,保持天平平稳并水平放置,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将物体放置在天平的盘中时,应当小心轻放,避免物体掉落或破坏天平。

3.实验结束后要将天平清洁整理,并将实验器材归位。

参考资料:无以上是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的内容,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我们学习了使用天平进行质量测量的方法,也了解了质量与重量的关系。

通过实验的过程,我们掌握了正确使用天平的技巧,培养了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的能力。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物体具有不同的质量,质量是物体固有的属性,与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无关。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拓展了对科学实验的理解,提高了对自然界的认知。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含实验目的及实验现象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含实验目的及实验现象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1〕实验名称: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实验器材:温度计、线、笔实验步骤:1、取一支温度计,用线拴好。

2、将温度计悬挂,〔离地面1.5米左右,不能靠拢,在室外注意通风,阳光不能直射温度计〕。

3、读数。

4、记录并比较。

实验结果:室内外温度存在差距,通过对大气温度的测量,可以了解当地的气温。

〔2〕实验名称:气温的测量实验器材:温度计实验步骤:1、选择两个地点:阳光下和背阴处来测量它们的温度;2、测量一天中,清晨、商务、中午、下午、黄昏的气温。

实验结果:1、阳光下的温度高,背阴处的温度低,说明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背阴的地方。

2、一天中,中午的时候气温最高,清晨的时候气温最低;还发现在一天中的气温时从低到高,在从高到低的规律变化的。

〔3〕实验名称: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实验器材:温度计实验步骤:1、用喷水壶模拟降水,记录好时间。

2、把雨量器改在水平桌面,读出刻度3、换算成24小时,核对雨量等级。

实验结果:根据24小时内测的降水量,对照等级表,确定了下雨的等级。

〔4〕实验名称:观察食盐、沙在水中的状态实验器材:烧杯2个、搅拌棒2根、沙、食盐、水。

实验步骤:1、取一小匙食盐,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

你有什么发现?2、取一小匙淘洗干净的沙,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

你有什么发现?3、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状态。

实验结果:食盐在水中溶解了,沙在水中没有溶解。

〔5〕实验名称:观察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实验器材:烧杯1个、搅拌棒1根、面粉、水。

实验步骤:1、取一小匙面粉,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

2、你发现了什么?实验结果:面粉在水中没有溶解。

〔6〕实验名称:过滤食盐、沙和面粉与水的混合物实验器材:铁架台1个、漏斗一个、烧杯6个、玻璃棒3根、滤纸三个、〔面粉、沙、食盐〕溶液三份。

实验步骤:1、折叠过滤纸。

2、将折叠好的过滤纸放入漏斗中。

3、将漏斗放在铁架台上漏斗下放好接盛滤液的烧杯。

(完整)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

(完整)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
实验二:热水中冰糖溶解得快,冷水中冰糖溶解得慢。
实验三:研成粉末的冰糖溶解得快,未研成粉末的冰糖溶解得慢。
实验结论
搅拌、用热水、将物体研碎可以加快溶解。
《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7、水里有什么
实验名称
探究净化水的方法
实验材料
烧杯、玻璃棒、镊子、明矾、浑浊水、滤纸、纱布、放大镜、水槽等
实验方案
实验一:1、在两个烧杯中分别倒入大半杯浑浊水。
实验材料
一株生长完好的植物、玻璃杯(或矿泉水瓶)、花生油(棉花、叫塞、橡皮泥)、水
实验方案
1、在瓶子中加入适量的水。
2、把植物放入瓶中。
3、在瓶里滴入花生油,同时固定好植物,并在瓶壁水面处做记号。
4、把植物放在向阳的地方,观察瓶中液面的变化。
实验现象
玻璃杯中的液面会逐渐下降。
实验结论
植物的根有吸水的作用。
实验现象
1、加入碘酒后,馒头变成蓝黑色。说明面粉中含有淀粉。
2、白纸上会留下油迹,说明花生中含有脂肪
3、闻到一股难闻的、烧焦羽毛的气味,说明瘦肉中含有蛋白质。
实验结论
维持人类生命健康的营养素,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淀粉(糖类)、维生素、纤维素、矿物质和水。
《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4、水变咸了
实验名称
1、水流有力量实验
2、影响水流力量大小的因素实验
实验材料
小水轮、塑料瓶、水槽、水。
实验方案
实验一:1、在塑料瓶内盛满水,在小水轮上方半米处对着小水轮的叶片均匀的倒水。
2、观察小水轮的变化。
实验二:(一)、1、在塑料瓶内盛满水,在小水轮上方半米处对着小水轮的叶片倒水,水量要小而均匀。
2、、在塑料瓶内盛满水,仍然在小水轮上方半米处对着小水轮的叶片倒水,水量要大而均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烧杯中,观察澄清的石灰水 是什么样子的, 2)倒入装有二氧化碳的瓶子,摇晃后观察现象。
实 验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现 象 结 论
学生实验报告单
10月17 日 (9-23)
实验名称 正确使用温度计 实验目的 认识、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 实验器材 烧杯、温度计、铁架台、热水 药 实 验 步 骤 品
1、烧杯装上热水放在铁架台上,将温度计放入水中。 2、测量不同时段的水温。 3、注意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实 验 水温逐渐降低,且越来越漫。 现 象 结 论
学生实验报告单
10月21 日 (10-13)
实验名称 热在液体和空气中的传播 实验目的 认识热在液体和空气中的传递规律 实验器材 酒精灯、茶叶沫、烧杯、三角架、石棉瓦 药 实 验 步 骤 品
1、把茶叶沫放在烧杯中加热。 2、观察茶叶沫怎样运动。
温度升高,茶叶沫先下降后上升。 实 验 液体和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 现 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叫对流。 象 结 论
学生实验报告单
11月4 日 (10-23)
实验名称 常见的加热和冷却现象 实验目的 认识加热和冷却对物体的影响 实验器材 饮料瓶、气球、冷水、热水、水槽 药 实 验 步 骤 品
认识声音产生的原因
实验器材 尺子、小鼓、鼓槌、豆子 药 品
(1)一手压住尺子,另一手弹拨,我们会听到尺子发 实 验 出嗡嗡的声音,同时会看到尺子在振动。 步 骤 (2)鼓面上放些豆子,敲击鼓面,我们会听到鼓面发 出咚咚的声音,同时看到鼓面上的豆子在振动。
实 验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现 象 结 论
热空气和冷空气
认识热空气的性质
蜡烛、纸蛇、火柴
实 验 步 骤
(1)点燃蜡烛 (2)把手分别放在靠近蜡烛火焰的各个方向, 感觉热空气在那里。
实 验 现 象 结 论
空气受热后会上升
学生实验报告单
9 月 26日(9-18)
实验名称 研究空气的成分 实验目的 认识空气的成分 实验器材 水槽、蜡烛、玻璃片、去掉底的饮料瓶、火柴 药 品
现 象 结 论
学生实验报告单
11 月 28 日(11-11) 实验名称 实验目的
不同的声音
研究声音的音量和音调
实验器材 药 品
发声物体、橡皮筋、空盒子
实 验 步 骤
1、用同一物体发出不同的音;用同样大的力 敲打同材料,但大小、粗细、长度不同的物体 2、弹松紧、长短、粗细不同的橡皮筋。 声音的强弱、高低之分,声音的强弱取决于声 源的振幅和距离。声音的音调与振动物体的松 紧、长短、粗细有关。
学生实验报告单
9 月9日(9--8) 实验名称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药 品
空气的性质 认识空气占据空间 水槽、玻璃杯、水、纸团
实 验 步 骤
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团纸紧塞在杯底,将杯子倒立竖直压入 水中,过一会儿观察,纸团没湿。
实 验 现 象 结 论
空气占据空间
学生实验报告单 9月 16 日(9-15)
实验名称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药 品
1、把气球套在饮料瓶口上,将瓶放入热水中。 2、再将瓶放入冷水中。
放入热水时,气球会膨胀,放入冷水时,气球肢收缩。 实 验 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 现 这种现象叫做热胀冷缩。 象 结 论
学生实验报告单 11月 11日(10-27)
实验名称 吸热和散热
实验目的 研究不同物质的吸热和散热性能
实 验 现 象 结 论
学生实验报告单
12月 2日(11--14) 实验名称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药 品
检测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认识物体的营养成分 土豆、花生、碘酒、白纸、滴管
实 验 步 骤
实 验 现 象 结 论
(1)滴几滴碘酒到土豆上,待一会我们发现土 豆片上滴碘酒的地方变蓝了。 (2)将花生剥去皮,在白纸上涂抹一下,我们 发现白纸上留下了油迹。 土豆中含有淀粉,花生中含油脂。
学生实验报告单
11月 21 日(11-6) 实验名称 声音的传播 实验目的
认识不同物体的传音效果
实验器材 三只分别装有沙子、水和空气的塑料袋,铅笔
药 品
1)把桌面整理干净,分别将装有沙子、水和空气的塑 料袋平放在桌上,一只耳朵轻轻地贴在袋子上,捂住另 实 验 一只耳朵。 步 骤 2)在距离一臂远处,用铅笔上的橡皮轻轻敲桌子,用 耳朵认真倾听。 沙子传播声音的效果最好,其次是水和空气。声音在固 实 验 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最后是气体。
实验器材 油水、温度计、烧杯、酒精灯、火柴、三角架、石棉瓦
药 品
(1)同时加热等重量的水和油6分钟,每一分钟记录温度。 (2)停止加热,每隔一分钟记录温度。
实 验 步 骤
实 验 现 象 结 论
油升温快,降温也快。 不同物质吸热和散热性能不同。
学生实验报告单
10月 18 日(11-3) 实验名称 声音产生 实验目的
1、把蜡烛放在水槽中点燃,罩上饮料瓶,拧紧瓶塞。 观察现象。 实 验 步 骤 2、把水槽内的水加到饮料瓶里的高度。 3、拧开瓶盖,迅速将火柴插入瓶内,观察现象
实 验 空气中至少有两种气体,一种气体支持燃烧,另一种 现 象 结 论 气体不支持燃烧。
学生实验报告单
10月10 日 (9-19)
实验名称 二氧化碳的性质 实验目的 认识二氧化碳的性质 实验器材 一瓶二氧化碳,一瓶澄清的石灰水、烧杯一个 药 实 验 步 骤 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