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4-1《喜看稻菽千重浪》(教学设计)-高一语文同步高效课堂(统编版 必修上册)

《喜看稻菽千重浪》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对比,了解人物通讯和小说的区别,并掌握人物通讯的特点;2.通过梳理文本,掌握典型细节及其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3.通过分析阅读《喜看稻菽千重浪》,指导学生阅读人物通讯的方法,并能自主阅读《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教学重难点1.在对比和深入阅读的基础上掌握人物通讯的特点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总结概括袁隆平的人物形象,理解并传承劳动精神。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导入:我们常说十八般武艺,形容武术技能博大精深。
实际上,在我们描写人物的文学体裁世界里,也有各种类型,精彩纷呈。
比如说诗歌、散文、小说、新闻等等,各具特色。
当我们深入探讨会发现,就拿新闻来说,它的类别也是丰富多彩,有消息、通讯、评论等等。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其中的一种——人物通讯,走进《喜看稻菽千重浪》,来看看人物通讯的特点。
二、学习任务1.课前预习任务课前,学生自主阅读小说《孔乙己》,写好人物形象分析和刻画人物的方法,并在报纸上剪裁一份关于人物的新闻报道备用。
2.课中学习任务情境创设:今天,咱们有个重要任务,需要对人物通讯进行专题研究,然后选出代表根据研究报告给全年级同学做专题讲座。
学习任务一:比较阅读,见微知著请同学们结合自己手头上掌握的资料,来与本文进行对比阅读。
教师同担当防汛护校园本报记者王志鹏6月20日13点多,黄潭源行知幼儿园园长李惠萍收到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教育局的停课通知,她赶紧安排教师联系家长,把全园205个孩子接回家。
到了14点,只剩下大一班学生伊然的家长还没来。
教师蒋姝妍再一次拨通了家长的电话,那头支支吾吾地说,必经之路上有段小路被淹了,过不去。
“伊然今晚跟我回家吧,我来照顾她。
”“蒋老师,我们刚想说又不好意思说,真是太感射了。
”17点半,全园除一名保安留守外,全部撤离。
20点左右,洪水通入幼儿园。
23点左右,洪水涨至最高位,之后开始消退。
第二天早上7点多,李惠萍来到功儿园,只见地上全是於泥,食堂的大型设施东倒西歪,教室里一片狼藉,水留下的痕迹显示最高水位达到了12米,配电房、消防控制室全部瘫痪。
3-2《哦,香雪》(教学设计)-高一语文同步高效课堂(统编版 必修上册)

青春的时代印记——《哦,香雪》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划分场景,概括小说情节。
2.通过语言、心理描写等品析人物的形象。
3.通过文本细读,理解“火车”、“铅笔盒”等的象征意义,体味小说主题意蕴。
教学重难点1.从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角度欣赏人物形象。
2.深入思考文本人物情感和思想主题,培养当代青年对于青春价值意识与时代的责任意识。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校园文化节即将到来,我们班级准备表演课本剧《哦,香雪》。
作为班级成员,我们要群策群力,为课本剧表演贡献力量。
二、学习任务课前预习任务(一)作者简介铁凝,1957年生于北京,祖籍河北赵县,现任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她以一个女作家的敏锐、细腻的艺术感受力,真挚美好的情致,对生活素材独到的发掘和精巧提取,语言清朗睿智,作品蕴涵深挚,质朴优美。
长篇小说《玫瑰门》《无雨之城》《大浴女》《笨花》;中篇小说《麦秸垛》《对面》《午后悬崖》《永远有多远》《没有纽扣的红衬衫》;短篇小说《哦,香雪》《孕妇和牛》《马路动作》《安德烈的晚上》。
(二)写作背景创作于改革开放初期,创作于1982年。
改革开放第四年。
小说发表于1982年6月,并获得全国优秀短片小说奖及首届“青年文学创作奖”。
铁凝曾下乡四年,与一群十八九岁的年轻姑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些女孩成为铁凝小说中人物的原型。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中国文学也深受影响。
铁凝的小说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后的中国走向文明、开放的痛苦与喜悦。
(三)积累字词皱褶(zhòu,zhě) 嘟囔(dū nang) 吮吸(shǔn) 捂(wǔ) 瞥(piē) 怂恿(sǒng yǒng)娇嗔(chēn)辗轧(niǎn yà)搡(sǎng) 窸窸窣窣(xī sū)隧(suì)道悸动:因为害怕而心跳得厉害。
怂恿:鼓动别人去做某事。
小学三年级语文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高效课堂教学设计小学语文三年级高效课堂教学设计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
”本课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构建信息环境下“主体参与”教学模式。
设计以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利用虚拟网络,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学习资源,创设生动有趣的自主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在合作中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3课《花钟》这篇课文所引发的植物学家利用花开放时间的不同,制成“时钟”,可是“为什么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呢?因为由此入手,带领学生就这专题进行研究型学习。
环境下的问题探究学习使本课有了丰富的外延,主要学科是语文,还涉及到历史、地理、美术、环保、社会、自然等方面的学科知识。
在教学中推崇创造性学习,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快快乐乐地获取新知,从而品尝到成功的乐趣。
学习目标:1.认识“怒、暮、燥”等8个生字,会写“斗、艳、内”等14个字。
能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芬芳迷人”等19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并用欣赏的心情朗读和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用不同的说法表现鲜花开放的特点。
课前准备1.生字词卡片。
2.教师搜集各种鲜花开放的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3.学生整理自己知道的花草名称,观察自己所喜爱的植物开花的时间。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鲜花吗?喜欢鲜花什么?今天就让我们走入花的世界,去领略一下花的美丽与神奇吧!(媒体出示,配上轻音乐)2.请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来描绘你刚才看到的景象。
(学生自由谈感想,感受花的美)3.老师也想用一句话表达一下我的感受: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
(媒体出示)谁来读读这句话?个别读,齐读4.揭题:这么多的花争着开放来比美真是繁花似锦、美不胜收啊!美丽的鲜花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但是你可知道,这么美的花儿身上还蕴藏着许多奥秘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花的文章。
学校语文高效课堂实施方案(三篇)

学校语文高效课堂实施方案随着高考竞争的日趋白热化,提高课堂效率势在必行。
商丘市一高校领导审时度势,适时提出了高效课堂理念,此语一出,全校上下云集响应,势如破竹。
我们高二年级组在陈主任的坚强领导下,更是走在了全校最前沿,作为一向想领导之所想,急领导之所急,以学校发展为己任的高二语文组的全体教师,我们决心以积极的心态,昂扬的斗志投入到学校的高效课堂活动中去,在现有的经验中不断摸索新方法,探索新路子,开拓新领域,力争做全校教师的表率,成为领头兵。
空有满腔热情是不够的,在本学年中,我们制定了严密的实施方案,以确保高效课堂的顺利实施。
现将高效课堂实施方案汇报如下:第一,切实下好备课功夫:精心备课是高效课堂的前提条件。
向四十分钟要效益,就要在每节课前精心备课,备教材,编学案,知重点,明难点,晓学生,清思路,织环节,组程序。
环环相扣,丝丝不漏。
每上一节课前,对每一个知识点反复推敲,把握每一位学生的接受能力,写好的教案进行横向对比,同事之间交流提高,成熟之后再使用。
第二,切实提高课堂效率:提高课堂效率是高效课堂环节的中心。
在学习信阳高中语文课堂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改变原来课堂上满堂灌,一言堂的状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原来教师一个人表演式的课堂变成师生共享的和谐课堂。
避免老师讲的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昏昏欲睡。
在每节课前设计学生参与发言环节,利用五分钟时间,请学生到讲台上说说自己的读书心得或是给大家推荐一首诗,一篇文章……锻炼学生的演讲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陈校长指出,要想让课堂充满激情,教师就必需点燃激情,唯有如此,才能燃起学生心中的熊熊巨火。
打造激情课堂,让激情充满校园,响彻太空。
第三,切实落实作业检查:作业布置是高效课堂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作业布置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着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考试成绩的好坏,所以在布置作业时要考虑本堂课的重难点,学生对于重难点的掌握程度,以及在课堂上没有涉及到的地方,要在作业中加以补充。
构建高效课堂 优化教学设计

构建高效课堂优化教学设计标签:语文教学;优化设计;高效课堂;学习兴趣一、优化思想设计明确高效课堂前提《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
那么,作为教师要实现高效课堂目标,教师就要首先给自己准确定位,教师要做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合作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其次,要给学生准确定位,学生做课堂学习的主人,整个课堂都应以学生的自主阅读、自我感悟、自我学习为主,同时贯穿在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和碰撞。
在课堂教学设计时必须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本,必须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和成长的舞台。
要有一种民主、和谐、开放和合作的课堂教学设计思想和理念。
将课堂这块主阵地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畅谈自己的阅读感受,表达自己的心声,从而达到学会、会学和乐学的目标。
二、优化目标设计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设计教学目标时,教师要以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培养目标为依据,确定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用的知识为教学内容,让学生对“保底目标”的内容人人学会。
同时,根据学生的禀赋和个性特征,进行拓展性知识的设计和多层次能力的训练。
总之,在目标设计中,既要让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吃得下”,又要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吃得饱”。
要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学有所获。
从而让他们能产生学习的成就感。
以此来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同时,要克服教学设计中目标虚化现象,使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必须迁移的能力和尽量开发的潜力有机融合,目标具有检测的可操作性,达到用设计的目标完全可以评价课堂生成度的要求。
在教学活动中,每个学生有了具体的学习目标,并且目标可以在学生能力范围内完成,课堂的有效性就容易实现了。
三、优化预习设计做好高效课堂的铺垫《中庸章句》中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当前教学,许多人都把课堂效率的目光投向老师,要老师精心备课,尽心设计,其实学生也需要备课,那就是课前预习。
四年级语文上册高效课堂教案(全册)

四年级语文上册高效课堂教案(全册)单元备课:第一单元四年级语文备课组讲师:一、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自然奇观本组由四篇课文组成。
《观潮》选自《喜看今日钱塘潮》,描述了奇异、雄伟、壮观的大潮;在雅鲁藏布大峡谷,作者用具体而准确的数字证明了它的伟大,并用许多美丽的语言书写了它的神奇之美;《鸟的乐园》是著名作家巴金的作品。
这棵充满生机的大榕树和活泼可爱的鸟儿,展现了中国南方一道美丽动人的风景。
《燃烧的云朵》是著名女作家萧红的作品,描绘了一幅五颜六色的燃烧的云朵。
2.班级安排本单元教学用13―14课时。
“观潮”二级“雅鲁藏布大峡谷”一级“鸟乐园”二级“燃烧的云朵”一级中国园林和构图六级2。
教学目标:1、认识27个生字,会写27个生字,能读记文中词语。
2.以四篇文本为研究材料,寻找风景描写的一般方法和规律。
3、通过积累单词和句子,增加语言的储存量,为汉语学习打下基础。
4.引导学生学习描述风景的方法,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然风景。
5.感受大自然的魅力,热爱大自然。
3、重点和难点:1、认识27个生字,会写2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3.引导学生学习描述风景的方法,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然风景。
4、教学建议:1、培养学生整体学习单元内容的能力,使知识更加系统化,各篇课文联系更紧密。
2.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自学相关课文,举一反三,学习更灵活,兴趣更强。
3、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从作者生动的描写中想象画面。
重视学生语言的积累,课文中的精彩片断让学生熟读背诵。
4.加强口头表达和写作练习。
汉语学习的重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习语言。
言语训练是汉语学习的必要途径。
因此,口语交际和练习是精心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听、说、写的实践中感受、学习和发展语言。
课题:1、观潮四年级语文备课小组讲师【教学目标】1.认识7个新单词,写15个单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3.阅读时想象图片,并能根据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验单词和句子的含义。
小学语文一年级高效课堂资料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一年级高效课堂资料第三课时课时目标:1、巩固学过的声母,使学生能牢固掌握。
2、继续练习拼音读音节。
3、初步学会朗读音节句,懂得词语连读,能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4、认识“大、米、土、地、马”5个生字,并能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
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
1、猜字母游戏。
2、卡片认读声母。
(二)巩固d t n l的字形。
1、比较区分:b—d、f—t、m—n、b—p(1)请同学看看b和d有什么不同?(2)编故事猜谜语区别。
(伞柄朝下t t t,伞柄朝上f f f)(3)区别m—n,想想这两个声母的儿歌,n和m有什么不同?(两个门洞m m m,一个门洞n n n)2、做找朋友的游戏。
(三)拼音练习。
1、开火车拼读音节。
2、出示卡片:dà mǐ、tǔ dì、mǎ、tù注意这就是词语,词语单独一个意思。
读词语要连读。
(范读、领读、开火车。
)(四)看图拼音节,认生字。
1、看图说话,图上画了什么?你能看图说几句话吗?2、出示带拼音的词语:大米、土地、马、兔,根据拼音读一读。
3、这些生字你认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不认识的,你有什么好办法能把它们记住?4、扩词练习,谁能给这些生字找找朋友?5、谁能用上这些词语来说一句话?(五)拼读儿歌。
1、出示儿歌《轻轻地》,请学生自己拼读,你读懂了什么?2、你会拼读哪些音节,做做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
3、教师带读红色的音节。
(范读、指名读、开小火车、齐读)4、在老师的指导下试读儿歌,说说儿歌讲了什么?(六)巩固练习。
1、拼读音节。
2、跟录音读课文。
(七)总结课文。
这几节课,我们学会了声母d t n l和它们的拼音。
并能拼读词语和儿歌,还认识了几个生字。
小朋友们学得很认真。
课后,小朋友们要多用拼音卡片来练习声母和单韵母的拼音。
1。
高效课堂教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高效课堂教学五年级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五年级语文课上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能够熟练运用文言文的阅读技巧。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和阅读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2. 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阅读理解技巧,理解古代文言文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1. 教材:五年级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三单元。
2. 工具:多媒体PPT、教案、黑板、粉笔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利用多媒体PPT呈现一幅古代文物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和我们今天的主题有什么关系呢?(二)学习阅读理解技巧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教师在黑板上出示课文中的生词和词语。
2. 教师引导学生对生词进行注释,并提醒学生注意上下文的语境意义。
3. 通过多媒体PPT展示文言文阅读技巧,并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和独立练习。
(三)合作学习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在阅读理解中的体会和收获。
2. 全班共同讨论并分享学习心得,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
3. 教师适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和引导。
(四)巩固练习1. 教师出示一篇新的古代文言文,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阅读理解技巧进行阅读和理解,并做相关的练习题。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并与同桌进行讨论和交流。
3. 教师随机选择几名学生进行展示和分享,引导学生发现错误并及时纠正。
(五)拓展延伸1. 教师课后布置相关阅读习题,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阅读和进行相关练习。
2. 提供一些古代文学作品的链接,供学生自行阅读和探索。
3. 鼓励学生在课外积极参与与古代文学相关的活动,如朗读比赛、文学写作等。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灵活运用多媒体工具和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提高了对古代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效课堂实例
语文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背影》高效案例
核心理念:语文高效课堂是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依据,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习惯能力为目的,学生在教师的科学引领下进行的“先学后教、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当堂反馈、展示交流、当堂检测”的高效率、高质量的学习过程。
教学设计“以目标为核心,以学生为中心,以学法为线索,以训练为手段”,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究能力、合作精神。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核心思想,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基本框架:创境导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反馈——多维互动、点拨升华——达标测评、拓展延伸即:学——展——点——练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练习快速默读课文,提高学生速读能力;
2、积累常用词语,了解语言特点,把握内容要点;
3、品味朴实无华却饱含深情的语言,体味重要词句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
1、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和线索,整体感知内容,抓住课文主要信息;
2、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3、学习本文运用细节描写和白描手法刻画人物的写法;
4、体会第一人称写法的好处。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反复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所表现的父子深情;
2、体味伟大的父爱,对父母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教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
一、学——创境导标、自主学习(15分钟)
1、激趣创境,揭题导标
①同学们,爱是世界永恒的主题!……你感受过父爱母爱吗?……“谁言寸草心,报得
三春晖”,让我们一起走进朱自清的《背影》,去感悟那深深的父爱吧!
②(导入并板书课题:背影)
③导出自学目标(出示自学提纲):
2、速读感知,自读积累
自学目标(自学提纲):
①字词库(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掌握字音.字形.词义.。
)
交卸.奔丧.狼藉.典质.赋闲颓.唐琐屑.
②资料吧(简介作者
..,积累相关的文体知识
....。
)
..与时代背景
作者:朱自清字号江苏扬州市人,、、、民主战士。
代表作有:、、。
③疑问阁(独立
..思考,质疑问难)
A、父亲的“背影”,在文中从头到尾出现了几次?每次提到“背影”,我的心情如何?
B、自由轻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内容,理清作者思路:围绕“背影”,作者怎样安排材料的?(难忘背影—刻画背影—惜别背影—再现背影)
C、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文中通过哪些事情表现父亲的性格?
D、自主发现问题,质疑问难,提出亟待解决的问题3个
④智慧泉(合作
..探究,抓住要点,文中批注)
A、“我”的家境如何?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
B、文中“背影”出现了几次?哪次重点刻画了父亲的“背影”?有何作用?
C、文中几次写到“我的泪”?每次“流泪”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
D、文中还有哪些事情能体现父亲对我无微不至的关心?
二、展——合作探究、展示反馈(18分钟)
3、合作探究,小组展示
(依据自学目标,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抓住要点,文中批注,小组展示)
4、班级展示,反馈积累
(针对“③疑问阁、④智慧泉”中的问题,小组展示、讨论交流之后,推选代表班级展示,探究评议,反馈积累)
三、点——多维互动、点拨升华(10分钟)
5、精讲点拨,理解内容
板书设计:背影朱自清散文
思念父亲,难忘背影父子情深悲伤的泪(祸不单行,家境惨淡)
望父买橘,刻画背影关心爱护感动的泪(探…穿…爬…攀…缩…倾)父子分手,惜别背影父——————子感激的泪(感恩父爱,难分难舍)
别后怀念,再现背影感激思念思念的泪(父亲来信,触目惊心)
6、品味语言,学会方法
A、“我看见他……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哪些动词写父亲买橘子时的努力艰难?有什么作用?)
B、“等他的背影……我的泪又来了”
(说明什么?有何作用?)
C、“我身体平安……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父亲的信中表达了几层意思?读后“我”有什么感触?)
D、“事已如此……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表现父亲什么性格与心情?)
四、练——达标测评、拓展延伸(12分钟)
7、达标测评,积累运用
A、依据课文内容填空:
全文以为线索,初次提及表达之情,再次描绘突出之情,然后寻找流露之情,最后回忆抒发之情。
B、复述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最让作者难忘的几个动作是:、、、
、、。
想象此时父亲的表情与心理活动,“我”的心情与感受如何?面对慈爱的父亲,你想说些什么?
C、播放歌曲:刘和刚演唱的《父亲》,并深情倾听教师饱含真情的范读,引导学生再
读全文,领悟感情,体会艰难境遇中父子之间的真挚感情。
D、连线中考:
①下列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
A、晶莹奔丧狼籍交卸.(yù)
B、踌躇惨淡钩留琐屑.(xiāo)
C、悲哀衰弱妥帖栅.栏(zhà)
D、赋闲差使蹒珊颓.唐(tū)
②下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B)
A、本文写父子相爱相怜的感情真挚动人,也渗透着淡淡的哀愁。
B、文中四次写到“背影”,首尾两次详写,中间略写。
C、以“背影”为题,原因在于将父亲老境的颓唐、心情的忧郁、父爱的真挚浓缩在“背
影”之上,留给读者自由想象的空间。
D、本文表面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实则是以“背影”为主线贯穿全文。
8、创新仿练,拓展延伸
A、“众说纷纭”:学完本文,你有什么感触?受到什么启发?
B、“感悟亲情”:
在汤潮演唱的《妈妈我想你》歌声中展开想象和回忆,深情讲述家中亲人最让你感动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件事情……)是什么?动情地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学会感恩!
C、创新作文:
感恩亲情,难忘亲人。
在我成长的记忆里,多少句暖心的话语萦绕耳边,多少件难忘的往事浮现眼前……以“妈妈的手”(或“爸爸的皱纹”、“奶奶的白发”)为题写一段感人肺腑的亲情,写出真情实感,文体不限,600字以上。
D、课外阅读《朱自清散文全集》,积累有关“送别”的名言警句
例如: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王维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唐】李白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唐】李白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唐】李白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唐】王勃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岑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