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营养价值评价
四食品营养价值评价

四食品营养价值评价四、食品营养价值评价(四)食品营养评价一、实训学时:4学时二、实训目标:能够使用食品标签数据计算食品能量密度;掌握能量密度和营养质量指数的概念;可以用来做食物物营养咨询和指导;掌握氨基酸评分(aas)方法;掌握食物蛋白质互补作用和应用;掌握食物血糖生成指数的应用和评价方法;掌握食物脂肪酸和脂肪评价方法。
三、实训原理:1、食物中能量密度计算推荐能量摄入/能量密度(对营养需求不同的人群,同一种食物可有不同的能量(或营养素)密度值,对不同的人食物营养价值是不一样的.)2.营养质量指数的计算方法(1)计算inq即营养素密度(该食物所含某营养素占供给量的比)与热能密度(该食物所含热能占供给量的比)之比。
配方:(某种食物中某种营养素的含量/这种营养素的推荐摄入量RNI)/(某种食物提供的能量/推荐摄入量良好)inq=1该食物提供营养素能力与提供能量能力相当,为“营养质量合格食物”这种食物提供营养的能力不如能量。
是\营养质量不合格的食品(营养价值低的食品\长期食品)。
这种食物有营养不足或能量供应过剩的风险。
inq>1该食物提供营养素能力大于提供能量能力,为\营养质量合格食物\并特别适合超重和肥胖者。
3.食品蛋白质质量评价(1)蛋白质含量评价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基础。
方法一: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氮含量,并乘以蛋白质转换系数(6.25)。
方法2:检查食物成分表和每100克食物中的蛋白质含量。
(2)氨基酸模式蛋白质中含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以色氨酸为参照,其它氨基酸与色氨酸的比值。
(3)食物氨基酸直接比较法将食物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和比率直接与人体必需氨基酸需求模型进行比较,以判断食物中的氨基酸含量和比率是否接近人体氨基酸模型。
(4)氨基酸评分(AAS)也称蛋白质化学评分,用被测食物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与推荐的理想模式或参考蛋白的氨基酸模式进行比较,计算出比值,比值最低者为第一限制氨基酸。
(5)蛋白质消化率有经消化率校正后的氨基酸评分法(pdcaas)一蛋白质真消化率(%)=氮吸收量/食物氮=[食入氮-(粪氮-粪代谢氮)/食入氮]×100%pdcaas=氨基酸评分(aas)×真消化率(td)(6)蛋白质利用率◆ 蛋白质功效比(per):在特定条件下,每1g蛋白质摄入动物体重增加的平均克数=增重/蛋白质摄入◆蛋白质生物价(bv):=(氮储留量/氮吸收量)×100蛋白质净利用率(npu):=生物价×消化率=(氮储存/食物氮)×100%4。
简述食物营养价值的评价方法

简述食物营养价值的评价方法
食物营养价值的评价方法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考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营养成分分析,对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是评价食物营养价值的一种常用方法。
这包括了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纤维、维生素、矿物质等成分的含量分析。
通过分析这些成分的含量,可以了解食物提供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从而评估其营养价值。
2. 生物学价值评估,除了分析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含量外,还可以评估食物中这些营养物质的生物利用率。
例如,蛋白质的生物利用率可以通过评估其氨基酸组成和消化吸收率来确定。
高生物利用率的食物能更好地满足人体的营养需求。
3. 膳食均衡评估,评价食物营养价值时,还需要考虑膳食均衡问题。
膳食均衡指的是摄入的食物能够提供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并且在适当的比例下摄取。
评估食物的膳食均衡性可以通过比较其提供的营养物质与人体所需的摄入参考值之间的差异来进行。
4. 功能性评估,除了营养成分外,食物中的功能性成分也是评价其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
例如,抗氧化物质、益生菌、多酚类物质等对人体健康具有积极作用的成分。
评估食物的功能性可以通过研究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来进行。
5. 食物加工评估,食物的加工过程可能会对其营养价值产生影响。
评估食物的加工对其营养价值的影响可以通过比较原始食材和加工食品的营养成分含量来进行。
综上所述,评价食物营养价值的方法包括营养成分分析、生物学价值评估、膳食均衡评估、功能性评估和食物加工评估等多个方面。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全面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从而做出科学合理的饮食选择。
如何评估食品的营养价值

如何评估食品的营养价值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选择食品时了解其营养价值至关重要。
但对于普通人来说,如何评估食品的营养价值并非易事。
这不仅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还需要掌握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技巧。
首先,我们要明白食品的营养价值是指食品中所含营养素的种类、数量和质量,以及这些营养素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的程度。
营养素主要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等。
碳水化合物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评估碳水化合物的营养价值,不能仅仅看其含量,还要看其类型。
例如,复杂碳水化合物如全麦面包、燕麦、糙米等,富含膳食纤维,消化吸收相对较慢,能够提供更持久的能量,并且有助于控制血糖和血脂。
而简单碳水化合物如白糖、白面包等,消化吸收迅速,容易导致血糖波动,营养价值相对较低。
蛋白质对于身体的生长、修复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起着关键作用。
优质蛋白质通常包含人体所需的全部必需氨基酸,且比例合适。
动物蛋白如鸡蛋、牛奶、鱼肉、鸡肉等,以及植物蛋白中的大豆蛋白,都属于优质蛋白。
相比之下,一些植物蛋白可能缺乏某些必需氨基酸,营养价值相对略逊一筹。
但通过合理搭配不同的植物蛋白来源,也可以获得较为全面的营养。
脂肪也并非都是“坏东西”,关键在于种类和摄入量。
不饱和脂肪如橄榄油、鱼油中的 Omega-3 脂肪酸等,对心血管健康有益。
而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常见于油炸食品、烘焙食品和动物脂肪中,过量摄入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维生素和矿物质虽然在食品中的含量相对较少,但却对身体的正常运转不可或缺。
例如,维生素 C 有助于提高免疫力、促进铁的吸收;维生素D 有助于钙的吸收和骨骼健康;铁是制造血红蛋白的重要元素,缺乏会导致贫血;钙对于骨骼和牙齿的健康至关重要。
在评估食品的营养价值时,食品标签是一个重要的工具。
食品标签上通常会列出食品的营养成分表,包括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等的含量,以及可能含有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我们可以通过查看这些信息,了解食品的主要营养成分,并与我们的营养需求进行对比。
食品的营养价值的评价

食品的营养价值的评价所谓食品资源的营养价值,主要是从经典营养科学的角度,即传统六大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分)的角度来评价食物资源的价值。
1、食物营养价值的相对性食物的营养价值就是指食品中营养素能够满足用户人体须要的程度。
食物种类很多,营养素共同组成千差万别,除个别食品例如母乳(婴儿食品)、宇航员特定食品外,食品的营养价值都就是相对的。
2、食物营养密度与平衡膳食(1)营养密度:指食品中以单位热量为基础所不含关键营养素(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三类)的浓度。
乳、肉就其每焦耳所提供更多的营养素来说既多又不好,故营养密度较低;脂肪组织的营养密度则高,因其每焦耳所提供更多的上述营养素太少。
(2)平衡膳食:指膳食中所含营养素不仅种类齐全、数量充足,且配比适宜,既能满足机体生理需要,又可避免因膳食构成的营养素比例不当,甚至某种营养素缺乏或过剩所引起的营养失调。
3、营养素的生物利用率营养素的生物利用率指各营养素实际被机体吸收利用的情况。
机体对营养素的吸收利用,依赖于食品提供的营养素总量及可吸收程度,并与机体的机能状态有关。
影响营养素生物利用率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食物的消化率:相同来源的脂肪、碳水化合物类和蛋白质的消化率就是相同的。
(2)食物中营养素的存在形式:如动物性食品中的铁比植物性食品所含的铁的生物有效性高。
(3)食品共同组成:食物中营养素与其它食物成分并存状态可以影响生物利用率。
例如相同食品组分对铁的稀释利用存有推动或遏制的促进作用,维生素c推动铁的稀释,而磷酸、草酸、植酸等可以与铁融合,减少其溶解度,并使铁稀释减少;蛋黄铁由于存有较低的卵黄低磷蛋白而显著遏制稀释,并使铁的生物有效性减少。
菠菜不含草酸影响钙的利用。
(4)食品加工:对生物有效性可有一定影响,在食品加工中除去植酸盐或加维生素c 均对铁的生物有效性有利。
颗粒小或溶解度髙的铁盐,其生物有效性更好。
(5)生理因素:人体机能状态对营养素的稀释利用影响非常大。
食物营养价值评价

食物营养价值评价一、食物营养价值的评价方法❖食物的营养价值:是指食物中所含的各种营养素和能量满足人体营养需要的程度。
❖影响食物营养价值的因素:种类:营养素的种类是否齐全数量:是否能满足人体的需要比例:营养素之间的比例是否适宜其他:★营养素的消化吸收利用程度★储存、加工和烹调的影响(一)营养素的种类和数量1、测定方法: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微生物法、酶分析法❖实际工作中,常通过查阅食物成分表,计算食物中各种营养素的含量和他们之间的各种比值,初步评定食物的营养价值2、评价:营养素的种类和营养素的含量越接近人体需要,表示该食物的营养价值就越高(二)营养质量指数❖营养质量指数(index of nutritional quality,INQ ):指营养素密度与能量密度之比,是Hansen 在1979年推荐作为评价食物营养价值的指标。
公式如下:营养素密度:指食物中某种营养素含量占参考摄入量的比能量密度:指该食物中所含能量占参考摄入量的比1、INQ 的计算方法:(1)查《食物成分表》,找出某种营养素含量;(2)查膳食中国居民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确定某一人群能量与营养素膳食参考摄入量;(3)计算某种食物的营养素密度:公式:营养素密度=营养素含量/该营养素参考摄入量(4)计算某种食物的能量密度:公式:能量密度=能量含量/能量素参考摄入量(5)计算某一食物中营养素INQ 值:INQ 某营养素密度某种营养素含量/该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所含能量/能量参考摄入量 能量密度公式:INQ=营养素密度/能量密度2、评价(1)INQ=1:表示食物的该营养素与能量含量对该摄入量的人的营养需要达到平衡;(2)INQ>1:表示食物该营养素的摄入量高于能量,故INQ≥1,为营养价值高;(3)INQ<1:表示此食物中该营养素的摄入量低于能量的摄入,长期食用此种食物可能发生该营养素的不足或能量过剩,其营养价值低。
(三)食物利用率❖食物利用率:是指食物进入体内后被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的程度。
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 食物营养价值的评价及意义 食品营养价值的评价及意义

4.食物抗氧化能力:抗氧化营养素、植物化学物
5.食物血糖生成指数(GI)
6.食物中的抗营养因子
一、食物营养价值的评价及常用指标
• 2.营养素质量: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的程度
• 营养质量指数(INQ):即某食物中营养素能满足人体需要的
程度(营养素密度)与该食物能满足人体能量需要的程度(
评价原则或要求:
营养素的种类是否齐全
数量和比例是否适宜
是否易于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
影响因素:产地、品种、气候、加工工艺、烹调方法等
一、食物营养价值的评价及常用指标
•
•
•
•
•
•
•
(二)食物营养价值评价的常用指标
1.营养素的种类及含量 :是否接近人体需要或组成
2.营养素质量: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的程度
• 3. 指导食物合理搭配,促进膳食平衡
• 没有十全十美的食物,也没有一无是处的食物,只有不合理的搭配
能量密度)之比。公式如下:
INQ
某营养素密度(某营养素含量 / 该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能量密度(所产生能量 / 能量参考摄入量)
一、食物营养价值的评价及常用指标
•
•
•
•
•
2.营养素质量
INQ=1,表示该食物营养素与能量的供给能力平衡相当;
INQ>1,表示该食物营养素的供给能力高于能量;
INQ<1 ,表示该食物中该营养素的供给能力低于能量的供给能力;
346/2250
牛奶蛋白质 =
2.7/65
51/2250
=0.74
=1.83
二、食物营养价值评价的意义
营养师如何进行食品营养价值评估

营养师如何进行食品营养价值评估食品营养价值评估是营养师日常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能够帮助人们了解不同食品的营养成分并作出明智的食品选择。
营养师通过评估食品的营养价值,能够为人们提供科学的膳食建议,并协助控制疾病的发生。
以下是营养师进行食品营养价值评估的常用方法和步骤。
一、营养师进行食品营养价值评估的重要性食品选择是保持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食品含有不同的营养成分,了解其营养价值有助于人们合理搭配饮食,满足身体的需求。
食品营养价值评估也是指导人们合理膳食的基础,有助于控制和预防营养相关疾病。
二、食品营养价值评估的常用方法1. 查阅食品成分表:食品成分表是食品中各种营养成分含量的详细说明。
营养师可以通过查阅食品成分表了解食物的能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含量。
2. 实验室分析:有些特殊食品或者需要更加准确的营养价值评估时,营养师可以借助实验室进行食品成分分析。
这样可以确保所获得的数据更加准确可靠。
3. 营养软件或在线工具:现如今,已经有很多营养软件或在线工具提供食物营养成分的查询和评估功能。
营养师可以使用这些工具辅助食品营养价值评估的工作。
这些工具通常会根据食品重量和食用部分计算出相应的营养成分含量,提供给用户。
三、食品营养价值评估的步骤1. 定义评估的目标:在进行食品营养价值评估之前,营养师首先需要明确评估的目标是什么。
是为了满足特定人群的营养需求,还是为了比较不同品牌或不同种类的食品之间的营养差异。
2. 选择评估方法:根据评估的目标,选择相应的评估方法。
若是常见食品,可以通过查阅食品成分表进行评估;若是特殊食品或需要更加准确的评估结果,可以采用实验室分析或使用营养软件进行评估。
3. 收集数据:根据所选择的评估方法,收集食物的相关数据,如重量、食用部分、成分表中的数值等。
4. 进行计算和分析:使用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得出食物的营养成分含量。
5. 解读结果:将评估得出的结果进行解读,并根据评估的目标提供建议。
公共营养师培训食品营养评价

下面积÷等量碳水化合物标准参考物餐后2h血糖应 答曲线下面积×100%
公共营养师培训食品营养评价
第16页
消化吸收快碳水化合物餐后血糖应答快速,血糖升 高幅度大,餐后2h血糖动态曲线面积大,GI值高; 相反,消化分解慢碳水化合物,向血液中释放葡萄 糖速度迟缓,血糖上升慢,含有较低GI值。
1、蛋白质营养素密度=8.5÷58=0.15 脂肪营养素密度=22÷56=0.39
公共营养师培训食品营养评价
第21页
碳水化营养素密度=60÷290=0.21 钙营养素密度=230÷800=0.29
2、钙营养质量指数(INQ)=(230÷800)÷ (480÷)=1.21
由计算可知:钙营养质量指数(INQ)>1,表示 该项食物提供营养素能力大于提供能量能力,属于 高钙食品,为“营养质量合格食物”。
第八步:按摄影关要求列出执行标准和产品同意 文号。
第九步:其它内容编写。
公共营养师培训食品营养评价
第11页
第二节 食品营养价值分析
食物营养价值评价方法中,最为基础是判定 食物营养素含量、形式是否可满足人体需要, 以及满足程度;其次是在消化吸收利用率、 血糖调整、抗氧化能力等保健功效方面作用。
公共营养师培训食品营养评价
第12页
知识重点 一、食物中能量密度计算及意义
能量密度=一定量食物提供能量值÷能量推荐 摄入量
长久食用低能量和能量密度低食物,会影响 儿童生长发育;
长久食用高能量和能量密度高食物,则轻易 造成人体体重过重或肥胖。
公共营养师培训食品营养评价
第13页
二、营养质量指数(INQ)计算方法
公共营养师培训食品营养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谷类的特殊营养价值
5. 黑米:所含锰、锌、铜等无机盐大都比大米
高1~3倍;更含有大米所缺乏的维生素C、叶绿 素、花青素、胡萝卜素及强心甙等特殊成分,因 而黑米比普通大米更具营养和保健作用。
2020/9/21
加工、烹调和储存对谷类营养价值的影响
加工:加工精度越高,营养素丧失越多。但适 度加工是必要的(九五米,八五面)。
3.低脂肪:含量1%~2%。主要为不饱和脂肪酸,集
中在糊粉层和胚芽中,加工时易转入糠麸中。
米糠中含有米糠油、谷维素、谷固醇; 玉米和麦胚芽提取胚芽油,80%为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亚油酸占60%
2020/9/21
谷类的营养价值
3. 矿物质:含量1.5%~3%,主要在谷皮和糊粉层中。 主要是磷、钙,其他还有镁、钾、钠、锌、钼等元 素,但吸收率低。
2020/9/21
三、豆类的营养特点及价值
豆制品的营养特点
豆腐:由于在加工时经过浸泡过滤,去除了大量的膳食纤 维和植酸等,并且蛋白质已变性,蛋白酶抑制剂被破坏,各 种营养素的利用率都有所提高。水溶性维生素有所
流失,B1、B2、尼克酸含量降低。
2020/9/21
三、豆类的营养特点及价值
豆芽:豆类在发芽的过程中,维生素的含量成倍增加,特别
2020/9/21
三、豆类的营养特点及价值 豆类营养价值特点
碳水化合物:与谷类食物相比,大豆碳水化合物的含 量要低得多,仅为25%~30%,而且其中约有一半 是人体不能消化吸收的棉籽糖和水苏糖,所以豆制 品是糖尿病患者的优良食物。
脂肪:大豆类含量最高占15%~20%,但85%为多不 饱和脂肪酸(亚油酸高达50%)。大豆中含有较高的 磷脂,约3%左右。
一、食物营养价值的相对性
几乎所有的天然食物中都含有人体所需要的一种以上的营 养素
不同的食物中热能和营养素的含量不同 食物的营养价值也受储存、加工和烹调的影响 有些食物中存在一些天然抗营养因素或有毒物质 食品的安全性是首要的问题
2020/9/21
二、营养素密度与能量密度
(一)营养素密度计算
营养素密度
指食品中以单位热量为 基础所含重要营养素的 浓度(含量)
能量密度
能量密度指每克食物所 含的能量。与食品中的 水分和脂肪含量有关
营养质量指数
INQ反映了食物中单位 能量所对应的某营养素 的含量高低
2020/9/21
二、营养素密度与能量密度
(二)食物中能量密度计算
三、营养质量指数
2020/9/21
2020/9/21
三、豆类的营养特点及价值 豆类是膳食结构重要构成部分 豆类除了提供优质蛋白、也是膳食钙的重 要来源
2020/9/21
2020/9/21
三、豆类的营养特点及价值 豆类营养价值特点
蛋白质:含量高。
大豆蛋白质含量一般在40%左右。与肉类食物相比, 1.0kg大豆所含蛋白质的数量(按40%含量计)相当 于2.3kg瘦猪肉或2.0kg牛肉所含的蛋白质。除蛋氨 酸含量略低外,其余与动物性蛋白质相似,其营 养价值高,是一种优质蛋白质来源。
不同出粉率面粉营养素含量变化(每100g)
出粉率
营养素
50%
75%
85%
蛋白质g
10.0
11.2
11.6
硫胺素mg
0.08
0.15
0.31
烟酸mg
0.70
0.77
1.60
钙mg
15.0
22.0
50.0
2020/9/21
加工、烹调和储存对谷类营养价值的影响
烹调:淘米避免过分搓揉;注意淘米次数、浸泡时 间和水温。蒸饭、焖饭优于捞饭。加碱适量。
4. 维生素:B族维生素的重要来源,主要分布在糊粉层 和胚部。一般不含维生素C、D和A,只有黄玉米和 小麦含有少量的类胡萝卜素。另外,玉米和小麦胚 芽含有较多维生素E。
玉米中烟酸含量高,但以结合形式存在, 故以玉米为主食的地 小米( ) 粳小米(主食)和糯小米(糕点、粥饭)
其他豆类脂肪含量较低,在1%左右, 其中绿豆、赤小豆、扁豆在1%以下。
2020/9/21
豆类特殊成分(抗营养因素)
肠胀气因子:低聚糖(木苏糖、棉籽糖) 抗胰蛋白酶因子:影响蛋白质消化。常压蒸气加热 30min或1.0kg压力加热10~25min可灭活。 脂肪氧化酶:产生豆腥味。95℃加热10~15min可去除。 皂甙和植物血凝素:导致食物中毒。加热可去除。 植酸: pH4.5~5.5溶液中浸泡或发芽制成豆芽可去 除部分。
小米的营养素含量较大米多,尤其是B族维生素、 钙、磷、铁等。 有助睡眠:含丰富色氨酸,进入大脑后可作为合成 5-
HT的原料,后者是促进睡眠的神经递质。
2020/9/21
谷类的特殊营养价值
2. 燕麦:又名莜麦。燕麦的营养价值很高,蛋白质
和脂肪都高于一般谷类食品,是一种高能食物。高可 溶性膳食纤维。莜麦蛋白质中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必 需氨基酸,特别是赖氨酸含量高。脂肪中含有大量亚 油酸,消化吸收率也较高。在内蒙等高寒地区,人们 称之为“耐饥抗寒食品”。
储存:储存太久,不仅营养成分丢失,风味改变, 还可能被黄曲霉毒素污染。合理贮存:避光、通风、 阴凉和干燥环境。
合理搭配,以提高谷类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2020/9/21
(一)薯类的营养价值
1.碳水化合物 2.膳食纤维 3.维生素 4.矿物质 5.特殊的营养保健成分
2020/9/21
(二)薯类合理加工 淀粉加工 食品加工
2020/9/21
谷类的营养价值
1.碳水化物(淀粉)
主要集中在胚乳淀粉细胞中,含量在70%~80%。 能量主要来源,50%能量源于粮谷类。
稻米中含量较高(62%~86%) 、小麦粉含量次之 (57%~75%) ,玉米中含量较低。
2020/9/21
谷类的营养价值
2.蛋白质
蛋白质的含量一般在7.5%~15%的范围,是我国居民 膳食中蛋白质重要来源(约50%); 不完全蛋白质(缺少赖氨酸)。
四、营养素的生物利用率
食物的消化率 食物中营养素的存在形式 食品组成 食品加工方式
2020/9/21
第二节 粮谷类食品的营养价值
谷类是我国居民能量主要的来源,提供碳水 化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和B族维生素 谷类的种类:大米、小麦、大麦、玉米、高 粱 、小米、燕麦、荞麦等。
202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