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平科技创新团队-北京林业大学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研究型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科技工作30年历程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研究型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科技工
作30年历程
吴丽娟;延晓康;田振坤
【期刊名称】《中国林业教育》
【年(卷),期】2009(027)004
【摘要】该文全面总结了北京林业大学改革开放30年来科技工作的发展历程,阐述了学校科技工作在3次全国科技大会的精神指引下,发挥优势,抓住机遇,在科研实力、科技成果产出、人才培养、科技条件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列举了"十五"以来学校在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方面取得的标志性科技成果;分析了国内外林业科技发展的形势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社会要求,以及林业高校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机遇,提出了学校未来科技发展的对策和重点工作.
【总页数】7页(P1-7)
【作者】吴丽娟;延晓康;田振坤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科技处,北京,100083;北京林业大学科技处,北
京,100083;北京林业大学科技处,北京,100083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团结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周光召在中国科协七大上的工作报告 [J],
2.依靠科技创新增强柳钢长期稳定发展活力——在2011年度科技工作总结、表彰
大会上的讲话 [J], 甘贵平
3.团结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 [J], 周光召
4.改革开放30年山东科技创新的发展历程 [J], 戚汝庆
5.略论研究型大学教育科技创新的资源能力建设 [J], 张乐平;周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实施与学术创新能力培养——基于北京林业大学

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实施与学术创新能力培养——基于北京林业大学的实证分析作者:王兰珍,赛江涛,张志强来源:《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5年第1期王兰珍,赛江涛,张志强(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北京100083)摘要:为加强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和支持研究生开展原创性学术研究或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技术创新研究,北京林业大学从2009年开始设立了“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专项计划”。
本文对5年来立项资助研究生所取得的学术成果、就业去向、结题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问卷的方式调查研究生对于该项目的观点,探讨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对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以及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优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学术创新能力;实施效果中图分类号: G643文献标识码: A收稿日期:2014-09-10作者简介:王兰珍(1971—),女,甘肃临洮县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处处长,副研究员,博士.赛江涛(1979—),男,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处副研究员.张志强(1967—),男,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任务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核心就是要“增强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并指出“自主选题研究对科研机构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培养人才队伍非常重要。
要加强对科研机构开展自主选题研究的支持”[1]。
为贯彻这一指导方针,财政部、教育部从2008年起设立“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经费主要用于支持青年教师和在校研究生在科研领域的自由探索、自主创新活动和高校参与国家项目竞争前的培育。
目前,教育部、财政部已在所有中央高校推行,各校依托专项资金面向研究生设立了各种形式的项目,如复旦大学为培养在校研究生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投身科技创新实践,从2001年开始专门设立“复旦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北京地区高校大学生创业优秀团队名单的通知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北京地区高校大学生创业
优秀团队名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公布日期】2014.09.29
•【字号】京教函[2014]473号
•【施行日期】2014.09.29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机关工作,就业促进
正文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北京地区高校大学生创业优秀团
队名单的通知
(京教函〔2014〕473号)
各普通高校:
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经学校推荐、专家组评审、评审委员会审定和社会公示,共确定北京天方地圆科技有限公司等103个大学生创业优秀团队,现予以公布。
大学生创业优秀团队评选工作是市教委贯彻中央精神、落实大学生创业政策、支持和激励大学生创业的重要举措。
各高校要以评选工作为契机,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大学生勇于创新、敢于创业、积极注册企业从而实现智力成果尽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大学生创业工作新进展。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2014年9月29日附件
北京地区高校大学生创业优秀团队名单。
小平科技创新团队-北京林业大学

16
E家科技园团队
内蒙古科技大学
智能家居和机器人、物联网应用开发
17
机器人工程创新团队
内蒙古工业大学
智能机器人、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18
辽宁
邑维科技创新团队
沈阳建筑大学
建筑与规划设计及理论研究
19
“蔚蓝”科技创新创业之家团队
大连海洋大学
渔业装备与节能减排技术
20
阳光新锐创新团队
辽宁工业大学
智能电网
69
广东
英语语音科技创新团队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英语语音识别与智能评价技术
70
“北斗”科技创新团队
广东工业大学
“北斗”卫星导航高精度定位系统开发及芯片化
71
动物新物种探索与发现团队
深圳大学
水螅、涡虫动物分类学与分子系统学
72
稀土605团队
华南师范大学
稀土发光功能材料的研究
73
IGEM团队
中山大学
39
浙江
软壳三疣梭子蟹综合开发创新团队
宁波大学
水产
40
脑纤维成像及可视化创新团队
浙江工业大学
医学图像分析、信号处理
41
细胞传感器科技创新团队
浙江大学
细胞传感器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42
“SUPER”智水大学生科创团队
浙江工商大学
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理论及技术
43
安徽
大学生方程式赛车创新团队
合肥工业大学
济南大学
微流控纸芯片、功能材料、生物传感等系统研究
55
乳腺癌转化医学创新团队
山东大学
乳腺癌的临床、基础以及转化医学研究
推进林草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现代化的

探索与创推进林草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现代化的实践与思考——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程雨萌(北京林业大学北京100083)摘要:林草科技创新平台是实现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
本文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阐述了林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在推进林草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举措和成效,并分析了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从推动重大平台建设、完善平台体系构建、整合资源多元支持、提升科技影响力度、夯实人才培养成效等方面推进林草科技平台体系现代化的建设举措。
关键词:林草科技创新平台现代化平台建设高质量发展中图分类号:F326.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22)07(a)-0239-04 Practice and Thinking on Promot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Forestry and Grassl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latform System——A Case Study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CHENG Yumeng(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Beijing,100083China)Abstract:The Forestry and Grassl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latform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to realiz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forestry and grassland industry.Taking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expounds the important measures and achievement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orestry and Grassl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latform in promot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forest and grass management system and management ability,and realizing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forest and grass cause,and analyzes the current outstanding problems.The construction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Forestry and Grassl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latform system are put forward from the aspects of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major platforms, improving the construction of platform system,integrating multiple support of resources,enhancing the impac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and consolida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alent training.Key Words:Forestry and Grassl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latform;Modernization;Platform construction;High-quality development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推进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指南针,开辟了中国现代化的全新境界[1]。
2014年拟命名的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名单

资源植物学、微生物发酵及代谢工程、生态学
88
西藏
高原飞鸿创新团队
西藏大学
单片机应用技术、嵌入式系统设计、藏文信息处理
89
陕西
机器视觉应用技术研究团队
西安理工大学
图像处理以及自动控制应用领域
90
学生航模协会
西安交通大学
微小型飞行器、太阳能飞机的设计与应用
91
机械创新设计团队
陕西理工学院
机械装备的创新设计
92
杜仲资源高值化利用研究团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杜仲资源提取分离、改性及其表征研究
93
本土营造志愿者团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适宜性生态建筑、现代夯土建筑
94
甘肃
创想工兵团队
西北师范大学
智能传感技术与应用
95
麦克斯韦电磁工作室
兰州大学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96
“天佑”大学生创新团队
兰州交通大学
智能交通系统,数字图像呢处理
大学生方程式赛车、智能小车、电车、节能车
30
麻类纤维生物脱胶技术产业化集成研发团队
东华大学
麻类纤维的现代化生物处理技术及其工业化应用
31
柱芳烃超分子化学研究创新团队
上海大学
有机超分子化学
33
江苏
“超分子光电子”团队
南京邮电大学
超分子半导体材料及器件
34
挑战传奇—人兽共患病与食品安全科技创新团队
扬州大学
新能源电池开发与管理
21
吉林
纳米骨修复创新团队
吉林大学
纳米生物材料
22
追逐草原团队
东北师范大学
生态学、动植物协同进化
北京林业大学学校简介

北京林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国家林业局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
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农业科林学目。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北京农业大学森林系与河北农学院森林系合并,正式成立北京林学院。
1956年,北京农业大学造园系和清华大学建筑系部分并入我校。
1960年被列为全国63所重点高等院校之一。
1982年国务院批准我校为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
1985年更名为北京林业大学。
1996年被国家列为“211工程”首批建设的41所高校之一,2001年被列为《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建设的22所高校之一。
2004年5月通过教育部评估,正式成立研究生院,成为全国56所建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
2005年被国家列为42所具有本科自主选拔录取资格的高校之一。
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以林学、生物学、林业工程学为特色,农、理、工、管、经、文、法、哲、教相结合的多科性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
学校现有13个学院,35个博士点,73个硕士点,51个本科专业及方向,拥有9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2个省部级重点学科。
学校现有在校生21516人,其中本科生13237人,研究生3171人,各类成人教育学生5108。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989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533人。
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8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8人,长江学者3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05人。
教师获奖众多,其中有1人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1人获国际环境突出贡献奖,1人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人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4人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其他获各类省部级以上奖励200余人次。
学校科学研究实力雄厚,成果丰硕。
建有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野外台站、3个教育部重点开放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技术中心、1个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5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林业局定位观测站。
1992~2002年北京林业大学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发明奖项目与人员名单

1992~2002年北京林业大学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发明奖项
目与人员名单
佚名
【期刊名称】《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2(24)5
【总页数】1页(P95-95)
【关键词】林业科研项目;获奖项目;获奖人员;1992-2002年;北京林业大学;国家科技进步奖;发明奖;名单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24;N19
【相关文献】
1.1992年包钢获冶金部科技进步奖及包钢科技进步奖项目 [J],
2.国机集团四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及技术发明奖 [J],
3.1990年度高校获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奖情况 [J],
4.浙江省首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共28项成果获2017年度国家科技奖 [J], 浙江省科技厅;产学研合作与成果转化处
5.中统总公司11个项目获国家1992年科技进步奖 [J], 建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
医疗康复机器人团队
苏州大学
医疗机器人、智能机器人
36
电子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科技创新团队
江苏理工学院
电子废弃物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电子废弃物再生技术
37
“长空”新概念无人机科技创新团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新概念无人机
38
光学表面三维形貌检测研究小组
南京理工大学
精密光学测试
39
浙江
软壳三疣梭子蟹综合开发创新团队
宁波大学
水产
40
脑纤维成像及可视化创新团队
浙江工业大学
医学图像分析、信号处理
41
细胞传感器科技创新团队
浙江大学
细胞传感器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42
“SUPER”智水大学生科创团队
浙江工商大学
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理论及技术
43
安徽
大学生方程式赛车创新团队
合肥工业大学
26
丁香花创新实验团队
东北林业大学
木质素抗氧化性的研究及应用
27
哈工搅拌摩擦处理中心科技创新团队
哈尔滨工业大学
搅拌摩擦处理设备、技术研发及产品制造
28
上海
化学系科技创新分中心团队
复旦大学
能源材料化学
面向新能源汽车的燃料电池制造技术创新团队
上海交通大学
新能源装置精密制造
29
Eco-Power车团队
同济大学
78
四川
云朵科技创新团队
电子科技大学
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及其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
智能电网
69
广东
英语语音科技创新团队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英语语音识别与智能评价技术
70
“北斗”科技创新团队
广东工业大学
“北斗”卫星导航高精度定位系统开发及芯片化
71
动物新物种探索与发现团队
深圳大学
水螅、涡虫动物分类学与分子系统学
72
稀土605团队
华南师范大学
稀土发光功能材料的研究
73
IGEM团队
中山大学
大学生方程式赛车研发
44
中贺生物创新团队
安徽师范大学
害虫生物防治
45
大学生机器人协会
安徽理工大学
智能机器人
46
金鹰创新创业团队
安徽工业大学
工业炉窑烟气净化及其利用技术
47
中科绿能团队
中国科技大学
绿色化工
48
福建
学生科技创新联盟
厦门大学
智能车、机器人、电子设计竞赛
49
基于Bt等芽胞杆菌防治农林及卫生关键害虫团队
北京林业大学
野生动物生殖分泌生理学
6
天津
天大神工TUNERL科技创新团队
天津大学
神经工程原理及其重大应用
7
功能分子材料团队
南开大学
无机化学
8
“环境卫生与人体健康”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
天津医科大学
环境及工业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9
河北
纳米生物医用材料的制备及应用团队
河北大学
纳米材料及其生物医学应用
10
控制学院大学生科技协会
福建农林大学
微生物农药
50
机械电子科技创新团队
福州大学
机械、电子
51
江西
环境光催化及资源循环利用团队
南昌航空大学
环境光催化与资源循环利用技术
52
鄱阳湖区生态环境保护与监测创新研究团队
江西师范大学
湿地生态环境、空间信息技术
53
机器人团队
江西理工大学
机器人技术与机械创新设计
54
山东
便携式光电生物传感器创新团队
新型纳米储能器件
64
“立感见颖”团队
武汉大学
立体摄影、裸眼3D显示、光栅立体影像
65
Power on团队
华中科技大学
电力电子变换和控制技术
66
湖南
机械工程学院科技创新团队
湖南工程学院
机械创新设计
67
车瑞新能源创新团队
中南大学
功能材料化学—新能源材料及电池器件研究
68
智能电子设备监控技术创新团队
长沙理工大学
大学生方程式赛车、智能小车、电车、发团队
东华大学
麻类纤维的现代化生物处理技术及其工业化应用
31
柱芳烃超分子化学研究创新团队
上海大学
有机超分子化学
33
江苏
“超分子光电子”团队
南京邮电大学
超分子半导体材料及器件
34
挑战传奇—人兽共患病与食品安全科技创新团队
扬州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机器人视觉研究
11
航模协会
河北科技大学
航空航天模型、无人机、太阳能飞机
12
东秦节能环保创新团队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环保节能建筑材料
13
山西
电子科技创新团队
山西大学
电子科技应用
14
重大装备设计关键技术应用研究团队
太原科技大学
机械工程
15
内蒙古
食品科技创新团队
内蒙古农业大学
59
ZUU-SPARK团队
郑州大学
智能控制、通信、传感以及机械研究
60
“一创星空”科技创新团队
河南农业大学
猪病预防疫苗研究
61
湖北
NewThread团队
中南民族大学
制造信息智能化管理、体感控制、物联网应用
62
大学生智能控制团队
武汉科技大学
智能控制、嵌入式系统、信息处理
63
新型纳米储能器件团队
武汉理工大学
2014年拟命名的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名单
序号
地区
团队名称
申报单位
研究领域
1
北京
天空工厂团队
清华大学
航空、机械、嵌入式设备、云计算
2
智能地面移动机器人创新团队
北京理工大学
地面移动机器人与智能导航技术
3
京师追梦人团队
北京师范大学
三维模型检索
4
EBI机器人团队
北京科技大学
竞技机器人、娱乐机器人
5
“北林”野生动物生殖奥秘探索创新团队
农畜产品加工与储藏
16
E家科技园团队
内蒙古科技大学
智能家居和机器人、物联网应用开发
17
机器人工程创新团队
内蒙古工业大学
智能机器人、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18
辽宁
邑维科技创新团队
沈阳建筑大学
建筑与规划设计及理论研究
19
“蔚蓝”科技创新创业之家团队
大连海洋大学
渔业装备与节能减排技术
20
阳光新锐创新团队
辽宁工业大学
新能源电池开发与管理
21
吉林
纳米骨修复创新团队
吉林大学
纳米生物材料
22
追逐草原团队
东北师范大学
生态学、动植物协同进化
23
计算智能与优化创新团队
长春工业大学
计算智能、优化理论
24
大学生农业信息化科技创新团队
吉林农业大学
信息技术研究领域
25
黑龙江
“E唯”机器人创新团队
哈尔滨工程大学
水下机器人、空中机器人
合成生物学
74
基因组科学创新班
华南理工大学
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
75
广西
压电科技创新团队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无铅环保压电陶瓷研究开发与应用
76
“民族地区特色旅游创新发展研究”科技创新团队
广西师范大学
民族地区特色旅游创新发展研究
77
海南
中国龟鳖类动物生态生物学及保护研究团队
海南师范大学
龟鳖类动物生态生物学及保护研究
济南大学
微流控纸芯片、功能材料、生物传感等系统研究
55
乳腺癌转化医学创新团队
山东大学
乳腺癌的临床、基础以及转化医学研究
56
OUC-China iGEM团队
中国海洋大学
合成生物学
57
Sunshine团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新能源利用技术、技能环保技术
58
河南
核苷绿色合成研究团队
河南师范大学
核苷类化合物的绿色合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