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三章 第五节 光合作用课时提升作业A 浙科版必修1

合集下载

2020-2021学年高中新教材浙科版生物必修第一册习题:第三章 第五节 第1课时 光合作用概述、光

2020-2021学年高中新教材浙科版生物必修第一册习题:第三章 第五节 第1课时 光合作用概述、光

第五节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第1课时光合作用概述、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基础巩固1.植物缺少哪一种无机盐,会明显影响光合作用对红光的吸收?()A.碘B.镁C.钙D.氯2.对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最有效的一组光是()A.红光和蓝绿光B.黄光和蓝紫光C.红光和橙光D.红光和蓝紫光3.树叶在秋季由绿色变为橙黄色,其原因主要是()A.叶绿体中的色素被破坏,其他细胞器的颜色显露出来B.叶绿素的颜色由绿色变成橙黄色C.原有的色素被破坏,新形成了胡萝卜素D.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含量降低,类胡萝卜素的颜色显露出来4.下图是新鲜菠菜叶的光合色素纸层析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色素带①②是都是由碳氢链组成的分子B.色素带①②变窄的原因可能是未加碳酸钙C.纸层析的原理是光合色素易溶于95%的酒精D.色素带③④中的色素只能吸收红光和蓝紫光5.在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时不让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的原因是()A.滤纸上几种色素会扩散不均匀而影响实验结果B.滤纸上的滤液细线会变粗而使色素太分散C.色素会溶解在层析液中而使实验失败D.滤纸上的几种色素会混合起来不分散6.下列关于叶绿体叙述,正确的是()A.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B.没有叶绿体的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叶绿体是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D.叶绿体是进行细胞呼吸的主要场所7.下图为新鲜菠菜叶中的光合色素纸层析的结果,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能吸收红光的色素带是③B.低温对色素带④的破坏率最高C.纸层析的原理是光合色素易溶于95%的酒精D.提取色素时不加碳酸钙会使色素带①②变浅8.如图是利用新鲜菠菜叶进行“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活动时得到的结果,出现该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A.用70%的酒精作为提取液B.研磨时未加SiO2C.研磨时未加CaCO3D.分离时层析液液面高于滤液细线9.将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的叶片均分4块,置于不同的试管中,利用有色玻璃进行遮光,按下表进行实验,着色最浅的叶片所在的试管是()注:“+”表示具有该条件。

2019年高中生物 第3章 第5节 第1课时 光合作用概述 叶绿素和其他色素课时作业 浙科版必修1

2019年高中生物 第3章 第5节 第1课时 光合作用概述 叶绿素和其他色素课时作业 浙科版必修1

2019年高中生物第3章第5节第1课时光合作用概述叶绿素和其他色素课时作业浙科版必修1一、选择题1.低碳经济的“低碳”是指生产生活中释放出较少的CO2或是吸收大气中的CO2。

下列有关CO2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气中的CO2主要被自养生物吸收B.异养生物也需要CO2,所以也吸收CO2C.CO2只被光合作用吸收D.所有生物的呼吸都释放CO2【解析】“低碳”就是指向大气中释放的CO2少,CO2可来自进行需氧呼吸的生物或进行酒精发酵的生物,但不会来自进行乳酸发酵的生物。

异养生物不吸收CO2,但进行呼吸作用释放CO2。

光合作用吸收CO2,但也有些生物可以利用化学能将CO2合成有机物。

【答案】 A2.(xx·海南高考)红枫是一种木本观赏植物,在生长季节叶片呈红色。

下列关于该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红枫叶片不含叶绿素B.红枫叶片呈红色是因为吸收了红光C.红枫叶片能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D.液泡中色素吸收的光能用于光合作用【解析】红枫叶片含叶绿素,可进行光合作用,红枫叶片呈红色是因液泡中含有色素,其色素是不能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

【答案】 C3.(xx·宁波高一期末)黑暗条件下生长的水稻幼苗缺少的光合色素有( )A.叶绿素a与叶绿素bB.叶绿素a与叶黄素C.叶绿素b与胡萝卜素D.叶绿素a与胡萝卜素【解析】黑暗条件下,不能合成叶绿素。

【答案】 A4.如图所示,某植物上的绿叶经阳光照射24小时后,经脱色并用碘液处理,结果有锡箔覆盖部位不呈蓝色,而不被锡箔覆盖的部位呈蓝色。

本实验证明( )①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②光合作用需要光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④光合作用放出氧气⑤光合作用制造淀粉A.①②B.③⑤C.②⑤D.①③【解析】这是一道关于光合作用的条件、产物的分析题。

光照24小时,叶片裸露的部分进行光合作用,脱色后用碘处理变蓝,说明有淀粉生成,应选⑤;有锡箔覆盖的部位,因没有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未产生淀粉,用碘处理不变蓝,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没有光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应选②。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1练习浙科版必修1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1练习浙科版必修1

光合作用习题精选1、用黄豆发芽1千克黄豆可长出5千克黄豆芽,在这过程中有机物()A、减少B、增多C、不变D、先少后多2、把新鲜的叶绿素溶液放在光源与分光镜之间,可以看到光谱中最强的吸收区在A、绿光部分B、红光和蓝紫光部分C、蓝紫光部分D、黄橙光部分3、在做植物实验的暗室中,为了尽可地降低植物光合作用的台强度,最好安装:A、红光灯B、紫光灯C、白炽灯D、绿光灯4、用14C标记参加光合作用的CO2,可以了解光合作用的哪一过程。

()A、光反应必须在有光条件下进行B、暗反应不需要光C、CO2方被还原为葡萄糖的过程D、光合作用过程中能量的转移过程5、要测定绿色植物是否进行了光反应,最好是检查()。

A、葡萄糖的生成B、ATP的合成C、氧的释放D、二氧化碳的吸收6、光合作用由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过程构成,其大致过程如下图所示:若将某种绿色植物的叶片置于特定实验装置中,研究在分别给予不同时间长度的光照后,光合作用产物出现的顺序。

其结果如下:(1)写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2)在供给C18O2经历了时间T1后,除了糖类物质含有18O以外,从另一种光合产物中也应当能够检测到18O(3)在供给C18O2经历了时间T2后,光合产物中能够检测出18O的物质种类又所增加,此时能够检测出的物质分别是糖类、和。

(4)光合作用要经历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上述实验结果说明光反应所经历的时间长度是(请用包含T1、T2的代数式表示时间长度)。

7、不同的藻类植物在海水中的分布有分层现象。

如绿藻一般生长在海水的浅层,而红藻类可以生活在20-30米较深的海水中。

已知红藻中有藻红蛋白和类胡萝卜素等光合色素,绿藻中含有叶绿素等光合色素。

图1是太阳光的光谱示意图;图2中A是藻红蛋白的吸收光谱示意图。

请利用物理学和生物学知识解释绿藻和红藻在海水中出现这种分布的原因?参考答案1、A2、B3、D4、C5、C6、(1)略(2)水(3)水氧气(4)T2-T17、光子能量E=hυ,光速c =λυ,则:υ=c/λ,从而E=(h c)/λ,即波长越短,光子的能量越高。

浙江省桐庐分水高级中学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一课件:第三章第五节光合作用练习(共14张PPT)

浙江省桐庐分水高级中学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一课件:第三章第五节光合作用练习(共14张PPT)

处理
A
B
C
二氧化硅
+
+
+
碳酸钙
-
+
+
95%乙醇
+
-
+
问:
蒸馏水
-
+
-
(1)A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是 黄绿色 原因是 部分叶绿素受到破坏
(2)B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是 几乎无色 原因是 叶绿色不溶于水
(3)C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是 深绿色 原因是大量叶绿素溶于乙醇中
A
光合午休
一天之中,光合 作用强度先增加, 到中午时有个短暂 下降的过程,如图 中A点,
原因是中午温度过高, 气孔关闭,CO2进不 了叶肉细胞,所以光 合速率反而下降。
10
15
20
24
Time of day (h)
CO2浓度






B
O A
CO2浓度
空气中二氧 化碳浓度增 加会使光合 作用加快
(2)滤纸条剪去两角是为了在层析过程中 层析液同步到达滤液细线 (3)画滤液细线要求一是 越细越齐越好
二是 待干燥后再重复2-3次 (4)分离色素时要注意滤纸条要 斜靠 烧怀壁,一 定不是要让层析液没及 滤液细线 。
例1、分别在A、B、C三个研钵中加2克剪碎的新鲜菠菜
叶,并按下表所示添加试剂,以研磨、过滤得到三种不 同颜色的溶液,即:深绿色、黄绿色、几乎无色。
合 作
最适温度高,一般温带植物的最适
用 速
温度在25。C

B
AB段随温度的升高光合作用速率
加强:
A
C
O
B点光合作用速率达到最大;

浙科版高中生物学必修1课后习题 第3章 细胞的代谢 第5节 第2课时 光合作用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浙科版高中生物学必修1课后习题 第3章  细胞的代谢 第5节 第2课时 光合作用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第2课时光合作用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课后·训练提升学考过关检验1.下图为光合作用强度与光强度之间关系的曲线,光强度为n时,限制光合作用强度进一步升高的主要因素是( )①光强度②CO2浓度③温度④O2浓度A.②③B.③④C.①②D.②④n时,达到了光饱和点,此时限制光合作用强度升高的因素有CO2浓度、温度。

2.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原因是( )A.光反应强度升高,碳反应强度降低B.光反应强度降低,碳反应强度降低C.光反应强度不变,碳反应强度降低D.光反应强度降低,碳反应强度不变,若幼苗在缺镁的培养基中培养,则会使叶绿体中的色素含量降低,导致光反应强度降低,生成的ATP及NADPH的量也随之降低,碳反应强度也会随着NADPH和ATP的不足而降低。

3.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速率影响的实验设计中,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A.光合色素对光反应影响明显,可以选择色素种类进行研究B.根据假设要设计单因子对照实验C.研究不同光质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光强度要相同D.研究温度对黑藻光合速率的影响,水质pH要适宜,不是环境因素,不符合研究要求,A项错误。

设计探究实验方案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即设计单因子对照实验,除了选择的一种因素外,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其他条件要保证相同且适宜,B、C、D三项正确。

4.红松(阳生)和人参(阴生)均为我国北方地区的植物。

下图为两种植物在温度、水分均适宜的条件下,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比值(P/R)随光强度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光强度为a时,每天光照12小时,一昼夜后人参和红松干重均减少B.光强度为b~d时,限制红松和人参P/R值增大的主要外界因素都是CO2浓度C.光强度为c时,红松和人参的净光合速率相等D.若适当增加土壤中Mg2+的含量,一段时间后人参的a点右移5.某研究小组将一植株放在密闭玻璃钟罩内,置于温度恒定的暗室中,给予特定光强度的光照,进行影响光合作用因素的探究实验,其中在t1~t2期间进行适度遮光处理,测得钟罩内O2量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3.5光合作用每课一练1浙科版必修一

3.5光合作用每课一练1浙科版必修一

光合作用测控导航表一、选择题1.(2011年临沂高一期末)从绿叶中提取色素,选取的最佳实验材料应是( D)A.肥嫩多汁的叶片B.革质叶片C.衰老枯黄的叶片D.鲜嫩、颜色浓绿的叶片解析:本实验应选择鲜嫩、颜色浓绿的叶片,以便提取到较多的色素,使实验结果明显。

2.(2011年厦门检测)下列是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D)A.色素提取的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B.研磨叶片时加CaCO3的作用是使研磨更加充分C.色素分离的结果可以用下图表示(1、2、3、4分别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D.层析液可用93号汽油代替解析:色素提取的原理是色素能溶解于有机溶剂,而分离的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研磨叶片时加入CaCO3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对色素的破坏;色素分离的结果如选项C中所示,1、2、3、4分别表示的是叶绿素b、叶绿素a、叶黄素、胡萝卜素;93号汽油在化学性质上与层析液相似,可用来替代层析液。

3.如图是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装置图,层析后会得到不同的色素带,在暗室内用红光照射四条色素带,可以看到较暗的是( C)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四条色素带自上而下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其中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叶绿素a和叶绿素b 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用红光照射,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吸收红光较多,因此③、④呈暗色。

4.下图表示叶绿体中色素的吸收光谱。

甲、乙两图分别是( B)A.类胡萝卜素、叶绿素的吸收光谱B.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光谱C.叶黄素、叶绿素的吸收光谱D.叶黄素、胡萝卜素的吸收光谱解析: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在光谱上有两个吸收区域;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在光谱上有一个吸收区域,据此可做出正确判断。

5.(2012年长春月考)将长势相同的四株植物,分别置于不同颜色的玻璃罩内,在同一环境中,接受相同水肥和光照,经过一段时间后,长势最好和最差的依次是( C)①红色透明罩②绿色透明罩③蓝色透明罩④无色透明罩A.④③B.②①C.④②D.③①解析:无色透明罩可允许各种颜色的单色光透过,而有色透明罩只允许与透明罩颜色相同的一种单色光透过。

浙科版高中生物学必修1课后习题 第3章 细胞的代谢 第5节 第1课时 光合色素及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浙科版高中生物学必修1课后习题 第3章  细胞的代谢 第5节 第1课时 光合色素及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第1课时光合色素及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课后·训练提升学考过关检验1.某同学在进行“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时,进行了以下操作:①将5 g新鲜菠菜叶剪碎放入研钵中,加入95%的酒精后直接进行研磨;②将预备好的滤纸条一端剪去两角,在距这一端1 cm处用钢笔画一条横线;③为增强实验效果,将滤液细线画粗些;④将滤纸条画有滤液细线的一端朝下,轻轻插入层析液中,让滤液细线没入层析液中。

该同学的操作有误的是(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5g新鲜菠菜叶烘干、粉碎后,加入95%的酒精、少许二氧化硅和CaCO3后,充分迅速研磨,①错误;将预备好的滤纸条一端剪去两角,在距这一端1cm处用铅笔画一条横线,不能用钢笔画线,②错误;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沿铅笔画的横线均匀地画出一条细而直的滤液细线,为增强实验效果,待滤液干燥后,重复画几次,但是不能画得太粗,③错误;将滤纸条画有滤液细线的一端朝下,轻轻插入层析液中,但是滤液细线不能没入层析液,④错误。

2.下列关于碳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二氧化碳还原为糖的一系列反应称为卡尔文循环B.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C.氧气在此反应中释放D.三碳酸被还原的过程中,NADPH是还原剂,NADPH和ATP提供能量,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三碳酸被还原的过程中,NADPH是还原剂,NADPH和ATP提供能量。

氧气在光反应阶段产生,产生于叶绿体类囊体膜上。

3.将某植物栽培在适宜的光照、温度和CO2充足的环境下。

如果将环境中的CO2含量突然降至极低水平,此时叶肉细胞内的三碳酸、五碳糖和ATP 含量的变化情况是( )A.增多、减少、增多B.减少、增多、增多C.减少、增多、减少D.增多、减少、减少CO2的固定过程。

CO2含量降低2含量的改变直接影响的是碳反应中时,CO2的固定过程减弱,则反应物(五碳糖)消耗减少,剩余的五碳糖相对增多,三碳酸生成量减少,使得三碳酸的还原反应减弱,则消耗的NADPH和ATP量减少,短时间内光反应强度不变,所以NADPH和ATP剩余量增多,生成物三碳糖减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程复习方略】2014版高中生物第三章第五节光合作用课时提升作业A 浙科版必修1(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2013·济南模拟)下列物质中,可以在叶绿体类囊体膜上被消耗的有( )A.水、二氧化碳、ATPB.氧气、水、ATPC.水、ADP、PiD.ADP、三碳酸分子、水2.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下列关于叶绿体和光合作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蓝细菌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B.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含有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色素C.光照下叶绿体中的ATP主要是由光合作用合成的糖经需氧呼吸产生的D.光合作用产生的ATP和细胞呼吸产生的ATP的去向是一样的3.(2013·衢州模拟)近日,澳大利亚科学家从蓝藻(也叫蓝细菌)中提取到了一种被称作叶绿素f的新叶绿素,它能够吸收红光和红外光进行光合作用。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叶绿素f主要分布在蓝藻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B.叶绿素f能够吸收红光和红外光,扩大了太阳能利用的范围C.叶绿素f具有与叶绿素a和叶绿素b相同的生理功能D.用纸层析法分离蓝藻细胞中的色素将获得5条色素带4.(2012·海南高考)将一株生长正常的绿色植物置于密闭的玻璃容器内,在适宜条件下光照培养,随培养时间的延长,玻璃容器内CO2浓度可出现的变化趋势是( )A.一直降低,直至为零B.一直保持稳定,无变化C.降低至一定水平时保持相对稳定D.升高至一定水平时保持相对稳定5.(2013·衢州模拟)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一定含有叶绿体B.光合作用中的产物三碳糖大部分在叶绿体内作为合成淀粉的原料而被利用C.如果将叶绿体的所有色素提取出来,并放于有光条件下,那么水的光解仍然进行D.若类囊体结构被破坏,则三碳糖的合成速率将减慢6.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的两个阶段均有NADPH和ATP产生B.光合作用中产生的O2来自于CO2中的氧C.光合作用固定CO2的是C5D.光合作用的碳反应必须在暗处进行7.下列关于线粒体内蛋白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部分线粒体蛋白在线粒体内合成B.部分线粒体蛋白是葡萄糖易化扩散的载体C.部分酶参与膜上的电子传递D.部分与柠檬酸循环有关的酶分布在内膜上8.(2013·杭州模拟)下列有关叶片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叶肉细胞有液泡和叶绿体,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再进行细胞分裂,不能作为外植体使用B.光合作用碳反应产物三碳糖在叶绿体外转变为蔗糖C.类囊体膜折叠成嵴,大大提高了叶绿体的膜面积,有利于光合作用有关反应的进行D.光合色素提取的实验原理是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9.(2013·嘉兴模拟)下列关于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氧和零下低温环境有利于水果的保鲜B.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叶绿体中,C6H12O6分解成CO2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C.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ATPD.夏季连续阴天,大棚中白天适当提高温度,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提高作物产量10.如图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的一个阶段,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B.三碳酸分子生成三碳糖需要NADPH、ATP和多种酶C.提高温度一定能促进三碳糖的生成D.在无光条件下,有利于碳反应进行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50分)11.(25分)如图是验证光合作用某过程的实验装置,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当用氧的同位素18O分别标记通入乙装置的CO2(C18O2)和甲装置的H2O(H218O)时,可以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甲、乙两装置刚制备完毕的一段时间内,若温度不变,逐渐增大光强度,两装置的O2的生成量会;若温度和光照条件均不变,逐渐增大CO2的通入量,那么,两装置的O2的生成量则会,这说明两装置内的光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其他条件不变,光强度从通常的10千勒克司增加到60千勒克司时,光合作用主要产物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25分)为探究不同条件对叶片中淀粉合成的影响,将某植物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耗尽叶片中的淀粉。

然后取生理状态一致的叶片,平均分成8组,实验处理如表所示。

一段时间后,检测叶片中有无淀粉,结果如表所示。

编号组1 组2 组3 组4 组5 组6 组7 组8处理葡萄糖溶液、浸泡溶葡萄糖溶液、浸泡溶液中通入CO2和N2蒸馏水、浸泡水中通蒸馏水、浸泡水中通入CO2回答问题:(1)光照条件下,组5叶片通过作用产生淀粉;叶肉细胞释放出的氧气来自的光解。

(2)在黑暗条件下,叶片能进行需氧呼吸的组别是。

(3)组2叶片中合成淀粉的原料是,直接能源物质是,后者是通过产生的。

与组2相比,组4叶片无淀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组7的蒸馏水中只通入N2,预期实验结果是叶片中(有、无)淀粉。

答案解析1.【解析】选C。

叶绿体类囊体膜是光反应的场所。

光反应阶段,进行水的光解;消耗ADP和Pi,生成ATP。

2.【解析】选B。

蓝细菌是原核生物,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无叶绿体;光照下叶绿体中的ATP主要是由光反应产生的;光合作用产生的ATP用于碳反应,细胞呼吸产生的ATP则用于碳反应之外的各项耗能的生命活动。

3.【解析】选B。

蓝藻属于原核生物,无叶绿体,A错误。

叶绿素f能够吸收红光和红外光,因此扩大了太阳能利用的范围,B正确。

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而叶绿素f 能够吸收红光和红外光,三者的生理功能不同,C错误。

蓝藻细胞中不含叶绿素b,故用纸层析法分离不会获得5条色素带。

4.【解析】选C。

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密闭容器内的植物,密闭容器内的CO2含量有限,随着光合作用的持续进行,CO2逐渐被消耗,浓度降低,进而光合强度跟着降低,当CO2浓度降低到一定水平时,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则装置内的CO2浓度就保持相对稳定,故本题选C。

5.【解析】选D。

蓝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无叶绿体,A错误。

光合作用中的产物三碳糖大部分运至叶绿体外,并且转变成蔗糖,B错误。

水的光解需要叶绿体中色素及ADP、Pi、NADP+和相关酶的共同参与,仅有色素无法完成水的光解,C错误。

若类囊体结构被破坏,NADPH及ATP合成受阻,碳反应因此受到影响而减慢,D正确。

6.【解析】选C。

光反应阶段有NADPH和ATP产生;碳反应阶段消耗NADPH和ATP,A错误。

光合作用中产生的O2来自于H2O中的氧,B错误。

碳反应有光无光均可进行,D错误。

7.【解析】选B。

线粒体为半自主细胞器,其内含有的蛋白质部分由细胞核基因控制合成,部分由线粒体DNA中的基因控制合成,A项正确。

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在线粒体中氧化分解的为丙酮酸,B项错误。

在线粒体基质和嵴上,进行需氧呼吸第二阶段(柠檬酸循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需氧呼吸第三阶段(电子传递链),与电子传递有关的酶与合成ATP的酶镶嵌在线粒体内膜上,故C、D项正确。

8.【解析】选B。

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均可作为外植体使用,叶肉细胞也不例外,A错误。

光合作用碳反应产物三碳糖大部分转运到叶绿体外,并转化成蔗糖,B正确。

线粒体内膜折叠成嵴,增大了膜面积;类囊体膜形成基粒,提高了叶绿体的膜面积,C错误。

各种色素能溶解在有机溶剂中,据此可以提取光合色素;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据此可以分离光合色素,D 错误。

9.【解析】选C。

无氧条件下,细胞进行厌氧呼吸,产生酒精,不利于保鲜,A错误。

C6H12O6分解成CO2的第一个阶段发生在细胞溶胶中,B错误。

夏季连续阴天,因缺少阳光,光合作用减弱,为降低呼吸消耗,即使白天也不能提高温度,D错误。

10.【解析】选B。

图示为光合作用的碳反应阶段,该反应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三碳酸分子生成三碳糖需在多种酶的催化下,利用ATP提供的能量,通过NADPH的还原进行。

在最适温度条件下,若提高温度反而会降低酶的活性,会使碳反应减弱。

在无光条件下,光反应无法进行,碳反应会因NADPH和ATP的缺乏受到限制。

11.【解析】(1)甲装置中H2O被标记,且产生的O2中的O被标记,说明O2来自于H2O的裂解。

(2)温度不变,逐渐增大光强度,光反应增强,迅速产生大量O2;逐渐增大CO2的通入量,则碳反应增强,消耗ATP和NADPH增加,引起光反应增强。

(3)随光强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强度逐渐增强,但当光强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

答案:(1)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反应物中的水(2)较明显地增加慢慢增加在不断增强(3)先是随着光强度的增大,其生成速率不断增大,当光强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其生成速率将保持基本稳定的状态12.【解析】(1)组5中有光照,空气中有CO2,因此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水的光解产生氧气。

(2)只要有氧气,叶片就能进行需氧呼吸,因此组2和组6能进行需氧呼吸。

(3)组2中没有光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的原料为溶液中的葡萄糖,直接能源物质是ATP,ATP是通过需氧呼吸产生的;组4与组2的区别是组4没有氧气,组4叶片没有产生淀粉的原因是缺少将葡萄糖合成为淀粉所需要的能量。

(4)组7如果只通入N2,则无淀粉产生,原因是缺乏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CO2。

答案:(1)光合H2O(2)组2和组6(3)葡萄糖ATP 需氧呼吸组4叶片不能进行需氧呼吸,淀粉的合成缺少ATP(4)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