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行业的染整工艺流程

合集下载

染整工艺与原理

染整工艺与原理

染整工艺与原理
染整工艺是指将纺织品进行染色和整理的一系列过程和技术。

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将染料和纺织品进行物理或化学反应,使染料分子牢固地结合在纺织品的纤维中,从而实现染色效果。

染整工艺的基本步骤包括浸泡、染料吸附、固色、漂洗、整理等。

首先,将纺织品浸泡在染料溶液中,使染料分子渗透到纤维内部。

然后,通过物理吸附或化学反应,使染料分子与纤维表面及内部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固定染料颜料。

接下来,通过漂洗去除没有结合的染料和杂质,并进行整理工艺,如漂白、柔软处理等,使纺织品的颜色更加鲜艳、均匀,手感更加柔软。

染整工艺的原理主要有:物理吸附原理、离子交换原理、共价键结合原理等。

物理吸附是指染料分子通过静电引力、范德华力等相互作用力与纤维表面吸附相结合;离子交换是指染料分子与纤维上的离子发生反应,形成稳定的离子键结合;共价键结合是指染料分子通过与纤维上的化学官能团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共价键结合。

除了基本的染整工艺原理,还有一些特殊的染整工艺,如印花、绣花、烫金等。

这些工艺在染整过程中通过添加特殊的材料或采用不同的技术手段,实现了纺织品的个性化和装饰效果。

总之,染整工艺是将染料与纺织品进行相互作用,实现染色效果的一种技术。

在染整过程中,不同的工艺和原理相互配合,使纺织品呈现出丰富多样的颜色和质感。

纺织工业染整工艺流程

纺织工业染整工艺流程

纺织工业染整工艺流程1. 筛选原料:选择适合染整的面料或纱线,根据所需颜色和质地进行筛选。

2. 预处理:在染整之前,需要对原料进行预处理,包括浸泡、漂白、洗涤等步骤,以确保去除杂质和提高染色效果。

3. 染色:将经过预处理的原料放入染料溶液中进行染色处理。

根据需要,可以采用浸染、印花、喷涂等不同的染色方法。

4. 定色:染色完成后,需要进行定色处理,以确保染料牢固地附着在面料上,并且不易褪色。

5. 后处理:经过染色和定色的面料需要进行后处理,如洗涤、干燥、整理等步骤,以获得最终的成品。

整个染整工艺流程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包括染料配方、浸泡时间、温度、压力等参数,以确保最终的产品达到质量要求。

同时,还需要注意环保和能源节约,采用环保染料和工艺处理剂,减少废水和废气排放,保护环境。

纺织工业染整工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不断的技术革新和改进中,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在纺织工业中,染整工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着成品的颜色、质地和品质。

染整工艺流程的精细化和标准化对于纺织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至关重要。

下面将继续介绍染整工艺流程中的一些关键环节。

6. 染料选择:染料的品质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色彩和牢度。

因此,在选择染料时,需要考虑到颜色的鲜艳度、牢度、耐光性等性能指标,同时还要考虑到环保因素,选择对环境友好的染料。

7. 染色配方设计:染色配方是染整工艺中的关键环节。

通过合理的配方设计,可以确保染色效果稳定,颜色准确。

在设计配方时,需要考虑到原料的种类和重量、染料种类和用量、助剂种类和用量等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

8. 染色工艺控制:在染色过程中,需要对温度、时间、pH值等参数进行严格控制。

以保证染料充分渗透原料纤维并且牢固固定,同时还要避免染色不均匀或者出现色差。

此外,还需要根据不同原料和染色要求设计不同的染色工艺流程,以获得理想的染色效果。

9. 定色工艺控制:定色是染整工艺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直接关系着染色后的面料颜色牢度。

纺织印染流程

纺织印染流程

纺纱工艺流程把棉花纺成纱,一般要经过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等主要工序。

用于高档产品的纱和线还需要增加精梳工序。

生产不同要求的棉纱,要采取不同的加工程序,如纺纯棉纱和涤棉混纺纱,由于使用的原料不同,各种原料所具有的物理性能不同,以及产品质量要求不同,在加工时需采用不同的生产流程。

(一)纯棉纱工艺流程1.普梳纱:清花→梳棉→头并→二并→粗纱→细纱→后加工2.精梳纱:清花→梳棉→预并→条卷→精梳→头并→二并→三并→粗纱→细纱→后加工(二)涤棉混纺纱的工艺流程1.普梳纱:原棉:清花→梳棉→→头并→二并→三并→粗纱→细纱→后加工涤纶:清花→梳棉→2.精梳纱:原棉:清花→梳棉→预并→条卷→精梳→头并→二并→三并→粗纱→细纱→后加工涤纶:清花→梳棉→预并→二、纱线产品分类及品种代号(一)纱线产品的一般分类,见下表。

分类依据分类使用原料的不同纯棉纱线、纯化纤纱线、棉型混纺纱线、毛型混纺纱线纺纱的方法不同环锭纺纱线、气流纺纱线、静电纺纱线等纺纱的工艺不同梳棉纱线、精梳纱线、桃毛纱线加捻方向的不同顺手捻(s捻)、反手捻(z捻)产品用途的不同织布用纱线、针织用纱线、起绒用纱线、绳带用纱线、渔网用纱线、帘子布用纱线(二)纱线粗细程度分类类别号数英制支数粗号纱大于32tex 18支及以下中号纱20—30tex 19—29支细号纱9—19tex 30—60支特细号小于9tex 60支以上(三)纱线品种代号,见下表。

品种代号品种代号经纱线T 起绒用纱Q纬纱线w 烧毛纱线G绞纱线R 转杯纱线OE筒子纱线D 涤棉混纺纱线T/C精梳纱线J 棉维混纺纱线C/V针织汗布用纱K 有光粘胶纱线FB精梳针织汗布用纱线JK 无光粘胶纱线FD注:纱线在用代号表示时,一般原料代号、加工代号写在tex值前,用途代号写在tex值后。

三、纱线粗细程度的表示方法1、有关定义表示纱线粗细程度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定长制(号数制),即以单位长度纱线的重量来表示。

纺织厂染整作业操作规程

纺织厂染整作业操作规程

纺织厂染整作业操作规程一、操作准备1.1 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关技能,并接受过相关培训。

1.2 确保操作场地干净整洁,通风良好。

1.3 检查生产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并确保设备清洁。

1.4 准备好所需物料和药剂,并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分类摆放。

1.5 检查染整工艺流程和配方,确保操作正确。

二、染色操作2.1 将待染布料放入染缸中,确保布料不过分拥挤,染色均匀。

2.2 按照配方准确称量染料和辅助剂,保持染料的稳定性。

2.3 将染料和辅助剂溶解于水中,并搅拌均匀,确保溶液浓度正确。

2.4 调整染缸温度和染液浓度,确保染色效果符合要求。

2.5 将染料溶液加入染缸中,注意避免溅洒和污染。

2.6 进行染色操作,控制染缸搅拌速度和时间,确保染色均匀。

2.7 染色结束后,用清水将布料冲洗干净,去除余染剂和染料。

2.8 对染色后的布料进行酸洗和碱洗,以去除残留药剂。

三、整理操作3.1 将染整后的布料进行烘干,确保布料干燥。

3.2 检查布料质量,剔除有瑕疵和污渍的布料。

3.3 进行机械整理,如起毛、磨毛等,根据客户要求进行整理处理。

3.4 进行包装操作,将布料按要求折叠、卷曲并进行包装。

四、设备和环境清洁4.1 在每个操作结束后,对设备进行清洁和维护。

4.2 定期对操作场地进行清洁,打扫地面和墙壁,保持干净整洁。

4.3 定期检查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并进行维护保养。

五、安全操作5.1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手套、口罩、护目镜等。

5.2 避免直接接触染料和辅助剂,注意防护措施。

5.3 禁止在操作过程中吃东西、吸烟等行为。

5.4 严禁在操作场地内堆放易燃物品。

5.5 操作人员需定期接受职业健康检查,确保身体健康。

六、废料处理6.1 废水、废液和废气必须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处理。

6.2 废料应分类储存,定期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处理。

以上为纺织厂染整作业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必须按照规程执行。

通过严格的操作规程,可以确保染整作业的质量稳定和安全性,从而满足客户的需求。

双面呢染整工艺流程

双面呢染整工艺流程

双面呢染整工艺流程双面呢染是一种常用于纺织品制作的染色工艺,它可以在同一块面料上染色出两种不同的颜色或花纹。

下面将介绍一种典型的双面呢染整工艺流程。

第一步是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选取具有一定厚度和密度的适合双面呢染的面料,通常选用具有较高纤维含量的面料,如羊毛或混纺面料。

然后对面料进行预处理,包括洗涤、漂白和脱色等,以去除杂质和色素,确保面料的质量和染色效果。

第二步是印花或装点设计。

在这一步骤中,设计师将根据产品需求和时尚趋势,设计出两种不同的图案或颜色,并将其印在面料上。

通常采用丝网印花或转移印花技术,将颜料或染料直接印在面料上。

这一步骤需要精确的计量和定位,以确保双面呢染的效果。

第三步是染色。

在这一步中,根据设计师的要求,将两种不同的染料涂抹在面料的两面。

染料可以是酸性染料、阳离子染料或还原染料等,具体染料类型会根据面料和颜色要求而有所不同。

染色的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时间和染剂浓度,以确保双面呢染的质量和稳定性。

第四步是蒸汽处理。

在染色完成后,需要对面料进行蒸汽处理,以加深染色效果和提高色牢度。

蒸汽处理的时间和温度将根据面料和染料类型进行调整,以确保染色效果良好且持久。

第五步是后处理。

在蒸汽处理完成后,需要对面料进行洗涤和漂洗,以去除染料残留和杂质。

洗涤的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水温和清洗剂的浓度,以防止面料变形或损坏。

最后,进行烘干和整理,使面料平整干燥,以便后续加工和制作。

通过上述流程,双面呢染面料的制作就完成了。

这种工艺能够在一块面料上呈现两种不同的颜色或图案,提供了更多的设计可能性和个性化选择。

双面呢染面料被广泛应用于服装、家居和手工艺品等领域,为产品增添了独特的美感和艺术价值。

染整流程知识

染整流程知识

家纺常规工艺流程印染基础知识概论印染又称为染整,是染色或印花、后整理、水洗等的总称。

是将白色的坯布转化为五颜六色的单一颜色和色彩斑斓的花布的一种加工方式。

一、简述:(一)、纯棉品种的流程1、前处理流程:一般白布:坯布准备→翻缝→烧毛→退浆→拉折子→丝光→染色(印花)漂白布:坯布准备→翻缝→烧毛→退浆→拉折子→丝光→增白→拉幅2、染色流程:打底/冷染/湿蒸→水洗→拉幅→(预缩)或轧光→整理3、印花流程:拉幅(整纬)上卷→印花→(蒸化)→(水洗)→拉幅→(预缩)或轧光→整理(二)、涤棉品种的流程1、前处理流程:一般白布:坯布准备→翻缝→烧毛→退浆→丝光→定型→染色(印花)漂白布:坯布准备→翻缝→烧毛→退浆→烘干(涤增白)→高温定型显色→丝光→(复漂增白)→拉幅(棉增白)2、染色流程:打底(染色)→焙烘→水洗→拉幅→(轧光)→整理3、印花流程:拉幅上卷→印花→蒸化→水洗→(预缩)或轧光→整理二、具体操作:坯布准备检查来布规格、产地、数量(包长、件数)与计划是否一致,必须相符后才可生产。

1.装卸工把布运来时,根据投坯单清点件数、包长是否与计划一致。

有误差及时反馈计划主管和班长。

2.坯布包头所记录的品种、产地、幅宽、米数要与投坯单相符。

翻缝1.测量纬度是否达标2.测量门幅折幅,记录长度3.查看外观有无断经,无法洗涤的油污等污渍。

4. 拼布:注意两块坯布之间正反面,同面相拼5.缝头使用的线为纯棉线36支/6股,涤棉线42支/6股,缝头线要与坯布相同,即:纯棉布用纯棉线涤棉布用涤棉线。

6.缝头时看好正反面如有翻错及时纠正,不能漏缝,缝头时要求平、直、坚、牢、两边对齐防止漏缝、扭花、跳花、缝不齐,弹力布两边对齐拉直后再缝,幅宽相差太大时甩出,最后缝在幅宽相近的轴上。

两头加密2-3CM,线尾长度1。

5-2CM 。

吃布幅宽1-2CM,稀薄品种30-35针/10CM ,其它品种20-30针/10CM。

烧毛烧毛的目的:各种坯布在印染加工前必须将坯布表面和经纬之间存在着的绒毛去掉。

染整工艺简介及环境因素分析

染整工艺简介及环境因素分析

染整工艺简介及环境因素分析染整过程一般包括前处理、染色及后处理三个部分。

1 染前处理染前处理的目的是除去纤维上所附着的杂质及在纺织过程中所带入的物质,如染浆、油剂等添加物,染前处理一般包括烧毛、退浆、煮炼、漂白、丝光等。

1.1 烧毛烧毛是将织物表面的纤毛经直接火焰燃烧的方式去除,使其表面光滑。

烧毛过程是让织物以一定的速度通过一排由燃气组成的火焰屏,将织物两面的纤毛烧掉,然后进入水槽熄火,同时降温。

此工序的环境因素主要是燃气的消耗、燃气和织物的潜在火灾、烧毛过程产生的废气(烧羊毛织物时有臭味)、水的使用和废水排放。

1.2 退浆为了防止纱线在织造时“断头”,大部分纱线要上浆以增加其强度。

浆料有天然浆料和化学浆料之分,天然浆料为淀粉类,化学浆料有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等,但在下一步加工前必须将浆料退去,称之为退浆。

退浆剂可以是酶、酵素、酸、碱等,将织物浸在装有退浆剂的设备中,经过一段时间后,浆料溶于水中而被去除。

此工序的环境因素主要有退浆剂的使用、水的消耗、退浆废水的排放。

1.3 煮炼煮炼是染前处理的重要环节,各种纱线和织物在染前均需经过煮炼处理。

煮炼的目的是除去纤维以外的各种粘附物质,包括纤维在生产过程中伴随的各种物质或在纤维形成过程中添加的某些物质。

如羊毛脂、羊汗、丝胶、油污等。

一般棉织物的煮炼温度为120-130度,煮炼剂为10-15g/L,煮后要用清水将棉织物清洗干净;羊毛织物的煮呢一般在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因为羊毛在较高的温度及较高的PH条件下会水解,所以羊毛织物的煮呢温度为80-95度(白坯煮呢选择90-95度,色坯煮呢选择80-85度),PH调整在6.5-7.5。

煮呢完成后要进行洗呢,洗呢一般为皂洗,加入纯碱将PH调至9-9.5,皂洗后要进行冲洗,直至洗净织物为止。

此工序的主要的环境因素为化学品的使用(纯碱、烧碱、皂液等)、能源的使用、水的使用及废水的排放。

1.4 丝光为了改进棉纤维的物理性能,如光泽、吸水性、拉伸强度及增加与染料的亲和力,需用较浓的碱对棉纤维进行处理,丝光用的烧碱浓度为200-300g/L,温度选择20度以下。

纺织品染整工艺操作规程

纺织品染整工艺操作规程

纺织品染整工艺操作规程一、引言纺织品染整是指将原始纺织品经过染色和整理等工艺处理,使其具备所需色彩、手感和外观效果,以满足市场需求。

良好的工艺操作规程是确保染整质量的基础,本文将从染色和整理两个方面,论述纺织品染整工艺的操作规范和标准。

二、染色工艺操作规程1. 原料准备在染色工艺操作前,首先要对染料和助剂等原料进行充分准备。

原料的选用要符合产品要求,并注意对染料的配方比例进行准确计算,以保证染色效果的稳定性。

2. 清洗处理在染色前,需要对纺织品进行清洗处理,以去除表面的污渍和残留物,提高染色效果。

清洗处理过程中,应注意洗涤液的浓度、温度和清洗时间等因素,并严格控制染染相同纺织品数量,避免颜色的差异。

3. 染色条件控制染色条件的控制是确保染色过程中色差的关键。

操作人员要理解染色剂和纺织品的相互作用机理,掌握适宜的温度、浴比和时间等因素,以提高染色的一致性和色牢度。

4. 染色机操作对于染色机的操作,操作人员应熟悉染色机的控制系统,并按照要求调节染缸内的机械力和染缸内的染料浴比,确保染料能均匀地吸附在纺织品表面。

5. 染后处理染后处理是保证染色品质的重要环节,操作人员应根据不同纺织品类型,对其进行适当的染后处理,如漂洗、酸洗、碱洗等,以去除杂质和纺织品上的残留染料,并尽量减少色牢度的损失。

三、整理工艺操作规程1. 干燥处理纺织品染整后需要进行干燥处理,以使其恢复原来的形态和手感。

操作人员应根据纺织品材质和工艺要求,选择适宜的干燥方式和温度,并注意在干燥过程中避免纺织品的损坏和变形。

2. 整理加工整理加工是调整纺织品表面的手感和外观效果,如整理、整平、压光等。

操作人员应根据纺织品材质和产品要求,选择合适的整理加工方法和设备,并在整理过程中,注意控制温度和压力,以避免纺织品的变形和质量问题。

四、质量控制1. 检验标准在染整过程中,要建立标准的检验制度,确保纺织品符合产品要求。

操作人员应了解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熟悉常用的检测方法和仪器设备,并按照标准要求进行产品的抽样和检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染整工艺流程绪言第一章染整用水及表面活性剂第二章棉及棉型织物的退浆和精练第三章蚕丝和真丝绸的精练第四章漂白(Bleaching)第五章丝光第六章热定形(Heat Setting)第七章毛织物的湿整理第八章一般整理(Finshing)第九章防缩整理Finishing)第十章防皱整理(Resin Finishing)第十一章特种整理过纺织加工以后的加工工艺。

它是织物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通过染料、药剂和助剂在专用设备上进行的化学和物理加工过程。

1.特点(1)属加工工业(在纺织工业中担任承上启下的重要角色);(2)一种化妆术;(3)综合的工艺技术,涉及面广;(4)能耗大(水、热、电),有污染(废水、气、渣)需重视节能和环保。

2.目的改善织物的服用性能(舒适、保暖、抗皱等),赋予功能性(防霉、防蛀、拒水、阻燃、抗菌等),提高身价。

(1)去除杂质;(2)提高白度;(3)染着颜色;(4)改善风格。

二、染整加工的主要内容漂、染、印、整。

三、本课程的任务和要求1.掌握纺织品的练漂、整理加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能根据纺织品的特性和练漂、整理加工要求,合理制订加工工艺过程及条件;初步具备解决练漂及整理工艺问题的能力。

3.了解练漂、整理加工的质量检验方法。

4.了解练漂及整理加工技术进展和发展前沿。

5.查阅染整专业的有关文献。

第一章染整用水及表面活性剂第一章染整用水及表面活性剂§1染整用水及其处理一、水和水质1.自然界中的水源地面水:流入江、河、湖泊中贮存的雨水,含较多可溶性有机物和少量无机物地下水:深地下水(深井水,不含有机物,有较多矿物质)浅地下水(深度<15m的浅泉水、井水,有可溶性有机物和较多的二氧化碳)天然水自来水:加工后的天然水,质量较高。

2.水中的杂质悬浮物(泥沙)、胶体物(较少、硅、铝等化合物),过滤可除。

可溶性杂质:Ca、Mg、Fe、Mn盐,难处理。

3.水的硬度及表示方法①硬水:含较多钙镁盐的水。

软水:含较少钙镁盐的水。

②硬度:用度数表示钙镁盐含量的方法(即水中含杂的多少)。

暂时硬度:水中含Ca、Mg重碳酸盐的量。

永久硬度:水中含Ca、Mg的氯化物、硝酸盐和硫酸盐的量。

③表示硬度的方法:a) ppm:1升水中所含Ca、Mg盐类相当于1mgCaCO3称1ppm。

b)德国度:1升水中所含钙镁盐类相当于10mgCaO称1德度。

二、染整用水的要求1.要求(1)无色、透明、无臭;(2)pH=6.5~7.4;(3)铁、锰离子含量<0.1ppm;(4)硬度<60ppm。

2.硬水对染整加工的影响(1)练漂加工中消耗肥皂,织物上的钙、镁皂影响手感、色泽;(2)漂白时影响白度、光泽;(3)染色时与阴离子染料生成沉淀,消耗染料,造成色斑,降低摩擦牢度,改变色光;(4)对锅炉的影响:水垢消耗燃料,造成爆炸,恶化水蒸气,引起锅炉腐蚀。

三、硬水的软化1.沉淀法:用石灰、纯碱处理,使水中Ca2+、Mg2+生成沉淀析出,过滤后即得软水,其中的锰、铁等离子也可除去。

2.软水剂(1)Na3PO4:3CaSO4+2Na3PO4→Ca3(PO)4↓+3Na2SO4(2)六偏磷酸钠:Na4[Na2(P03)6]+Ca2+→Na4[Ca(P03)6]+2Na+(3)胺的醋酸衍生物(EDTA):与Ca2+、Fe2+、Cu2+等离子生成螯合物3.离子交换法:(1)原理:用无机or有机物组成一混合凝胶,形成交换剂核,四周包围两层不同电荷的双电层,水通过后可发生离子交换。

阳离子交换剂:含H+、Na+固体与Ca+、、、、、、、、Mg2+离子交换阴离子交换剂:含碱性基因,能与水中阴离子交换(2)常用交换剂:a. 泡沸石:水化硅酸钠铝Na2O·Z+Ca(HCO3)→CaO·Z+2NaHCO3Na2O·Z+CaSO4→CaO·Z+Na2SO4b. 磺化煤:2Na(K)+CaSO4→Ca(K)2+NaSO42H(K)+CaSO4→Ca(K)2+NaSO4c.离子交换树脂4.电渗析法:用直流电源作动力,使水中的离子选择性地透过树脂交换膜而获得软水。

5.磁化法:使水流过一个磁场,钙、镁盐类分子间引力减小,不易产生坚硬水垢。

§2表面活性剂一、表面张力和表面吸附现象1.表面张力在数值上等于,将液一气界面扩展单位面积所做的功,or扩展单位长度所需的拉力。

表面张力的影响:液体的表面张力越大,纤维越难被渗透。

2.表面吸附现象二、表面活性剂结构特征及其溶液的性质1.表面活性剂以浓低度存在于水中,能显著降低溶液表面张力的物质。

2.结构特征(双亲结构)不对称的极性分子,由较大的疏水基与较小亲水基组成。

3.分类:按在溶液中所带电荷情况分离子型阴离子:R-COO-Na+阳离子:R-N+H3Cl—两性型:非离子型:聚氧乙烯醚R-O-(CH2CH2O)nH4表面活性剂浓度与表面张力的关系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的排列情况与浓度有关,只有当浓度达一定值时,才能在溶液表面聚集足够的数量,而形成单分子膜,此时继续增加浓度,无助于表面张力的降低,但有利于表面活性剂相互聚集,形成胶束。

CMC:指使溶液表面张力达最低值所需表面活性剂的最小浓度,也是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刚刚形成胶束的浓度。

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一般稍大于CMC时,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三、表面活性剂的主要作用1.润湿和渗透2.乳化一种液体以极小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另一种不相溶的液体中的现象。

水分散在油中——油包水(水/油)油分散在水中——水包油(油/水)3.分散一种不溶性固体以极小的微粒均匀的分散在液体中的作用。

4.增溶属乳化、分散的极限阶段,即非水溶性的油溶于表面活性剂的胶束内,形成类似透明的溶液。

5.去污四、表面活性剂的化学结构与性能的关系1.亲疏平衡值与性能之间的关系H·L·B值:表示表面活性剂的亲水疏水性能(Hydrophile-Lipophile Balance)表面活性剂要呈现特有的界面活性,必须使疏水基和亲水基之间有一定的平衡。

石蜡HLB值=0(无亲水基)聚乙二醇HLB值=20(完全亲水)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可通过乳化标准油来确定HLB值。

HLB值 15~18 13~15 8~8 7~9 3.5~6 1. 5~3用途增溶剂洗涤剂油/水型乳化剂润湿剂水/油乳化剂消泡剂HLB值可作为选用表面活性剂的参考依据。

3.疏水基种类与性能疏水基按应用分四种(1)脂肪烃:(2)芳烃:(3)混合烃:(4)带有弱亲水性基(5)其他:全氟烃基疏水性大小:(5)>(1)>(3)>(2)>(4)3.亲水基的位置与性能末端:净洗作用强,润湿性差;中间:相反。

4.分子量与性能HLB值、亲水基、疏水基相同,分子量小,润湿作用好,去污力差;分子量大,润湿作用差,去污力好。

5.浊点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来说,亲水性取决于醚键的多少,醚与水分子的结合是放热反应。

当温度↑,水分子逐渐脱离醚建,而出现混浊现象,刚刚出现混浊时的温度称浊点。

此时表面活性剂失去作用。

浊点越高,使用的温度范围广。

五、常用的表面活性剂(一)阴离子型1.肥皂优:润湿,去污力强;洗后手感柔软,光泽好。

缺:不耐硬水和酸。

2.渗透剂BX(拉开粉)异丁醇、萘缩合磺化产品,淡黄色固体优:水溶性好,耐acid、base、硬水,良好的润湿剂缺:吸湿后结块3.红油(太古油)润湿剂,耐硬水,不受pH影响,水溶性好。

4.净洗剂AS耐acid、硬水,价廉,润湿、去污力逊于肥皂,手感粗。

5.工业洗衣粉(烃基苯磺酸钠ABS)净洗剂,耐acid、硬水,价贵(二)非离子型1.润湿剂JFC耐acid、base、硬水2.平平加O3.TX-10第二章棉及棉型织物的退浆和精练一、练漂的目的1.去除杂质,使染整加工顺利进行。

杂质:①天然杂质:棉上的蜡状物,含氮物,果胶等②加工时沾上的二次杂质:整经用浆,合纤纺纱上油,尘埃,锈迹等2.改善品质,提高服用性能,如丝光,热定形,多在染前进行,也归为练漂。

二、主要工序因品种而异(棉):原布准备→烧毛→退浆→精练→漂白(深色布可免,漂布须复漂)→开轧烘→丝光→烘干→染色(印花) (涤/棉):准备→烧毛→退浆→精练(亚漂可免)→热定形(兼漂布涤加白)→丝光→氧漂(兼漂布棉加白)→烘干三、加工形式①烧毛、丝光、热定形、烘干以平幅进行。

②棉轻薄品种除①工序外可进行绳状加工,厚重棉、涤/棉应采用平幅加工。

涤/棉织物印染加工工艺原则,T/C应保留纯棉织物的全部染前处理,但传统的纯棉工艺不适用T/C,须重新制订。

①两种纤维都需要的且可使用同一条件的合并进行;②只有一方需要,则采取对一方有用而对另一方损伤小的工艺条件;③都需要又不能用同一条件的则分步进行。

现行工艺只能做到对一方大体无害,个别有严重损伤,或是兼顾一方,又难以满足另一方,尚需进一步研究。

§2原布准备(gray cloth preparation)原布:坯布(gray cloth),未经印染加工的布1.检验(inspecting):保证产品质量,避免损失规格:长、门幅、重量,经纬纱支数、密度、强力品质:纺疵(缺经、断纬、稀纬、筘路条)、油污纱、斑渍和破损2.翻布(Turing):分批、分箱为了避免混乱,便于管理、运输、须把相同规格,同一加工工艺的坯布划为一类加以分批分箱。

3.打印(marking)为便于识别管理,每箱布两头约10~20cm左右要打上印子,标明品种,加工工艺、批号、箱号,发布日期,翻布人代号等。

4.缝头(sewing):为适应批量连续加工,把一箱布的布头子缝接起来(下机布长为30—120m).环缝式:接缝处不厚、平整、坚牢,但费线、易卷边、切口大,稀疏织物不宜。

平缝式:箱与箱之间的缝接,布头重叠,易生横档,但坚牢不易漏缝。

§3烧毛(singeing)一、目的烧去织物表面茸毛,使光洁,并改善风格,减少起球等。

①茸毛影响光洁,沾染尘污;②影响色泽均匀度、鲜艳度;③难印精细花纹④涤/棉织物易起毛起球;⑤妨碍后工序加工液的润湿性,影响加工质量,造成疵布。

⑥烧毛能赋予涤/棉织物一定身骨,↑刚性、弹性。

棉布烧毛多在退浆前进行。

涤/棉因烧毛时绒毛尖端熔融成珠球,易产生深色色点,故深色布多放在染色之后进行烧毛。

二、烧毛原理织物平幅迅速通过火焰(or擦过炽热金属表面),利用布面和绒毛温差,达到既烧去绒毛,又不损伤织物的目的。

三、烧毛设备(一)气体烧毛机特点:烧毛净(烧除经纬间的绒毛,对化纤提花织物有特效),结构简单,热能利用充分,但需相应的燃气热源。

1.组成及作用:进布装置、刷毛箱,烧毛部分,灭火装置。

(1)刷毛箱:4~8只刷毛辊,除纱头杂物,使绒毛坚立,1~2对砂皮辊及1~2把刮刀可刷去部分棉籽壳,箱底有排风管送至集尘器,加工仿毛织物,还须进行烧后刷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