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栽培课件ppt课件
合集下载
食用菌栽培PPT课件

返回本节
主要侵菌柄,使其髓部萎缩变褐
猝 倒 病
病菇生长缓慢 初期软绵呈失水状 菇柄由外向内变褐 最后整菇变褐成僵菇
由链孢霉引起
返回本节
⑵细菌病 只侵染菌盖 ➢斑点病 患处有凹陷的粘液状斑点
斑点干燥时菌盖易开裂
返回本节
➢黄斑病
菇体现黄斑或整体黄化 不粘,不腐烂。
➢干腐病
菌盖歪斜,菌柄基部膨大 菇体萎缩,干硬、不腐烂
返回本节
本章主要参考资料
1.黄年来.食用菌病虫诊治(彩色)手册.北京:中国农业出版 社,2001 2苗长海.简明食用菌病虫防治.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3.张维瑞.新编食用菌病虫害防治技术.北京:金盾出版社, 2000 4.张金霞.食用菌生产技术.第21章.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9 5.黄毅.食用菌栽培.第二版.下册.第15章.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6.张松.食用菌学.第9章.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7.食用菌[J].上海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2005:1~6 8.中国食用菌技术 中国食用菌
不体粘柔, 软不,腐裸烂露。,无保护外壳
竞1%争敌性 敌杂畏菌水(盆特点、主要种类)
二或、挂害粘虫虫主板要(种涂类聚及丙危烯害粘症胶状)
成酵虫母比 :菇使蚊料健发壮酵,似变苍酸蝇变质。
一干、硬竞 ,争生性褐杂斑菌,及不病流害褐液,不腐烂,无臭味,轮枝霉侵染。
(病一害) 主竞要争种性类杂及菌危害症状
(1:二50) 0倍主5要0%病的害多菌灵
三、防治 1.防治原则 2.防治措施(农业法、物理法、生物法、 化学法)
返回本节
作业题
1.竞争性杂菌对食用菌的危害有哪些? 2.褐腐与褐斑病有什么区别? 3.杂菌初期的菌丝与食用菌的菌丝有什么区别? 4.诱发病虫害的条件有哪些? 5.防治病虫害的农业措施有哪些?
食用菌栽培技术PPT课件

• 松口蘑的纯培养菌种和半人工栽培过程已经扩 大了这种濒危菇种的适应性并发现了某些变异。 今后要加强人工菌种的适应性、抗逆性的研究 以及人工栽培的良法研究。
22
食用菌加工与贮藏保鲜
• 食用菌加工保鲜原理
– 败坏的原因
• 物理因素 • 化学和生化因素 • 生物因素
23
• 物理因素
– 主要是温度、光线、空气相对湿度和机械损伤。
皱柄羊肚菌 山西、新疆、山东、湖北
(粗柄羊肚菌 )
小羊肚菌 (美 山西、新疆、山东、黑龙江
味羊肚菌 )
黑脉羊肚菌 内蒙古、河南、四川、云南、广东、
(高羊肚菌 )
西藏
羊肚菌 (羊肚 山西、河南、四川、云南、甘肃、青海、
菜)
新疆、山东
5
生态特性
➢ 羊肚菌常生长在栎树、杨树、桦树为主的阔叶 林下腐殖土中 ,在田边、溪沟、山坡果园及火 烧迹地也有发现。一般 3~ 5月大量发生 ,对海 拔高低无特殊要求。
➢ 土壤有棕色林土、山地红壤、山地黄壤、山地 棕壤、黄棕壤、灰棕壤等多种类型。海拔高度 从 40 0m到 40 0 0多米 ,发生季节从 6月中旬 到 1 1月上旬。
15
分布
• 分布于北半球的亚洲、欧洲和北美洲。 近缘种有傻松口蘑、假松口蘑、拟松口 蘑等。实验室条件下获得了纯培养菌种。 多种半人工栽培方法获得了松口蘑子实 体。
13
松口蘑
➢松口蘑是珍稀濒危的食用真菌。 ➢松口蘑是营养共生型的外生菌根菌 ,由于
生态习性特殊 ,迄今仍处于野生或半人工 栽培状态。适应性和变异性是松口蘑驯 化栽培的基础。
14
松口蘑
➢ 松口蘑发生地的菌根植物、立木密度、树龄、 土壤、纬度和海拔高度因地域不同有明显的差 异。已报道的菌根植物有赤松、红松、马尾松、 云南松、黑松、偃松、日本铁杉、大白叶冷杉 等几十种。树龄跨度从 2 0年至百年。立木密 度范围 50 0~ 3 0 0 0株 /公顷。
22
食用菌加工与贮藏保鲜
• 食用菌加工保鲜原理
– 败坏的原因
• 物理因素 • 化学和生化因素 • 生物因素
23
• 物理因素
– 主要是温度、光线、空气相对湿度和机械损伤。
皱柄羊肚菌 山西、新疆、山东、湖北
(粗柄羊肚菌 )
小羊肚菌 (美 山西、新疆、山东、黑龙江
味羊肚菌 )
黑脉羊肚菌 内蒙古、河南、四川、云南、广东、
(高羊肚菌 )
西藏
羊肚菌 (羊肚 山西、河南、四川、云南、甘肃、青海、
菜)
新疆、山东
5
生态特性
➢ 羊肚菌常生长在栎树、杨树、桦树为主的阔叶 林下腐殖土中 ,在田边、溪沟、山坡果园及火 烧迹地也有发现。一般 3~ 5月大量发生 ,对海 拔高低无特殊要求。
➢ 土壤有棕色林土、山地红壤、山地黄壤、山地 棕壤、黄棕壤、灰棕壤等多种类型。海拔高度 从 40 0m到 40 0 0多米 ,发生季节从 6月中旬 到 1 1月上旬。
15
分布
• 分布于北半球的亚洲、欧洲和北美洲。 近缘种有傻松口蘑、假松口蘑、拟松口 蘑等。实验室条件下获得了纯培养菌种。 多种半人工栽培方法获得了松口蘑子实 体。
13
松口蘑
➢松口蘑是珍稀濒危的食用真菌。 ➢松口蘑是营养共生型的外生菌根菌 ,由于
生态习性特殊 ,迄今仍处于野生或半人工 栽培状态。适应性和变异性是松口蘑驯 化栽培的基础。
14
松口蘑
➢ 松口蘑发生地的菌根植物、立木密度、树龄、 土壤、纬度和海拔高度因地域不同有明显的差 异。已报道的菌根植物有赤松、红松、马尾松、 云南松、黑松、偃松、日本铁杉、大白叶冷杉 等几十种。树龄跨度从 2 0年至百年。立木密 度范围 50 0~ 3 0 0 0株 /公顷。
食用菌栽培概述.ppt

真菌分类(生物工程)
1、各种霉菌:青霉菌、 绿霉菌、根霉菌 黄曲霉菌、链孢霉菌、酵 母菌等,可通过萃取液体 再结晶制成各种生物抗菌 药。 2、各种大型真菌:食用 菌(如:平菇、香菇、鸡 腿菇等)、药用菌(如: 灵芝、猴头菇、冬虫夏草、 茯苓、猪苓等) 3、各种野生毒蘑菇。
一、食用菌的概念
第 一食用菌俗称菇或蕈(xùn),
四、食用菌的药用价值
⑷ 灵芝 由于灵芝对疾病有多种效应,目前日本已制出了灵芝抗癌、
抗肿瘤的保健药物PSK krestin,疗效很好,驰名日本,是医 学界乐意采用的热门良药之一。
我国制的云芝糖肽PSK临床应用于晚期肿瘤病人,可增加 痊愈机会。
(有机锗、三帖类化合物、高分子多糖体)
四、食用菌的药用价值
醇、软脂酸、麦角甾醇过氧化物、VB12等。
四、食用菌的药用价值
⑽ 蜜环菌 其菌丝体的提取物与天麻有相同的对中枢神经的镇静作用。 用天麻蜜环菌片剂治疗500余例不同病因的眩晕症患者,有
效率为70%~80%,对肢麻、失眠、耳鸣、癫痫等症也有不同 功效。
五、食用菌的发展趋势
(一)世界各国发展食用菌的特点
三、食用菌的营养特点
1、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是理想的高蛋白低脂肪食 品。 (1)蛋白质
若吃250g干蘑菇相当于吃0.5kg瘦肉,或0.75kg鸡蛋, 或3kg牛奶中的蛋白含量。 (从单位质量上看,蛋白质含量不如肉类,但质地却与肉类 相同,而且优于肉类和蔬菜,没有对人体不利的因素。如菇 类中氨基酸配比平衡,可以弥补。)
三、食用菌的营养特点
2、氨基酸种类齐全,核酸含量高,为营养价值很高 的食物。 (2)核酸
是生物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磷酸戊糖途径的产物。 每天每人摄入的核酸含量为4g左右为宜。
《食用菌栽培学》课件

用菌的栽培。
食用菌的培养料选择与配制
01
02
03
04
选择适宜的培养料
根据不同食用菌的生长需求, 选择适宜的培养料,如木屑、
棉籽壳、稻草等。
配制比例
根据培养料的营养成分和食用 菌的生长需求,合理配制培养
料的比例。
调节水分
培养料的水分含量要适中,以 利于食用菌的生长。
灭菌处理
培养料需经过高温或化学药剂 灭菌处理,以杀死杂菌和害虫
食用菌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
生物防治
通过合理轮作、加强栽培管理和选用抗病 品种来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
利用天敌、病原微生物和生物农药来控制 病虫害,如使用寄生蜂、病原菌和抗生素 等。
物理防治
化学防治
利用光、热、色等物理因子来驱避或诱杀 害虫,如设置黄板和蓝板诱杀蚜虫和蓟马 。
在必要时使用化学药剂来防治病虫害,但 需要注意药剂的选择和使用方法,避免对 食用菌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食用菌栽培技术
食用菌的栽培方式
段木栽培
利用树木段木作为培养 基质,接种菌种后进行 培养,适用于多种食用
菌的栽培。
瓶栽
将培养料装入瓶子中, 接种菌种后进行培养, 适用于香菇、平菇等食
用菌的栽培。
袋栽
将培养料装入塑料袋中 ,接种菌种后进行培养 ,适用于多种食用菌的
栽培。
床栽
将培养料铺在床面上, 接种菌种后进行培养, 适用于香菇、木耳等食
PART 06
食用菌产业发展前景
国内外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国内食用菌产量与产 值持续增长,成为全 球最大的食用菌生产 国。
新型栽培技术、设施 和品种的研发与应用 ,推动产业升级。
食用菌的培养料选择与配制
01
02
03
04
选择适宜的培养料
根据不同食用菌的生长需求, 选择适宜的培养料,如木屑、
棉籽壳、稻草等。
配制比例
根据培养料的营养成分和食用 菌的生长需求,合理配制培养
料的比例。
调节水分
培养料的水分含量要适中,以 利于食用菌的生长。
灭菌处理
培养料需经过高温或化学药剂 灭菌处理,以杀死杂菌和害虫
食用菌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
生物防治
通过合理轮作、加强栽培管理和选用抗病 品种来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
利用天敌、病原微生物和生物农药来控制 病虫害,如使用寄生蜂、病原菌和抗生素 等。
物理防治
化学防治
利用光、热、色等物理因子来驱避或诱杀 害虫,如设置黄板和蓝板诱杀蚜虫和蓟马 。
在必要时使用化学药剂来防治病虫害,但 需要注意药剂的选择和使用方法,避免对 食用菌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食用菌栽培技术
食用菌的栽培方式
段木栽培
利用树木段木作为培养 基质,接种菌种后进行 培养,适用于多种食用
菌的栽培。
瓶栽
将培养料装入瓶子中, 接种菌种后进行培养, 适用于香菇、平菇等食
用菌的栽培。
袋栽
将培养料装入塑料袋中 ,接种菌种后进行培养 ,适用于多种食用菌的
栽培。
床栽
将培养料铺在床面上, 接种菌种后进行培养, 适用于香菇、木耳等食
PART 06
食用菌产业发展前景
国内外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国内食用菌产量与产 值持续增长,成为全 球最大的食用菌生产 国。
新型栽培技术、设施 和品种的研发与应用 ,推动产业升级。
食用菌栽培学香菇栽培课件

香菇的生长环境
香菇是木腐菌,需要以木材为主 要营养来源。
香菇对湿度要求较高,需要在空 气相对湿度为80%-95%的环境中 生长。
香菇适宜在阴凉、湿润、黑暗的 环境中生长,需要一定的散射光。
香菇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25℃, 子实体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218℃。
香菇栽培技术
香菇栽培季节与场所选择
香菇栽培管理
香菇发菌管理
发菌室选择
选择通风良好、光线适中、干燥 的房间作为发菌室,并确保房间 清洁无杂菌污染。
发菌温度控制
保持发菌室温度在适宜范围内, 避免过高或过低,以促进香菇菌 丝正常生长。
菌种选择
选择适应本地气候、产量高、品 质好的香菇品种作为栽培菌种。
接种操作
接种前对菌种进行严格消毒,接 种时保持无菌操作,接种后及时 将菌袋移入发菌室进行培养。
香菇的栽培前景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日益重视,香菇作为一种营养丰富、具有多种保健功能的食 用菌,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香菇栽培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为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可持续发展的香菇产业提 供了有力支撑。
在未来,香菇产业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为人类提供更多健康美味的食物选择。
香菇的生物学特性
香菇的形态特征
香菇中的核酸物质可以促进胆固 醇分解,有助于降低血脂,预防
心血管疾病。
香菇的栽培历史与现状
香菇栽培历史悠久,最早可追 溯到公元前100多年的东汉时期。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香菇栽培 技术不断完善,现已成为世界 上最重要的食用菌栽培品种之一。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香 菇生产国,栽培面积和产量均 居世界首位。
贮藏条件
干燥后的香菇应存放在阴凉、通风干燥处,避免受潮和阳光直射。同时,要防 止虫蛀和发霉。
《蘑菇栽培技术》课件

THANKS
蘑菇的分类
蘑菇可以根据其形态、生态习性 、地理分布等特征进行分类,常 见的分类方法包括形态分类和分 子生物学分类。
蘑菇栽培的历史与现状
历史回顾
蘑菇栽培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8000年的史前时期。在中国、 日本、欧洲等地,人们都有过栽培蘑菇的记录。
现代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蘑菇栽培技术也在不断发展。现代的蘑菇栽培已经从传 统的自然生长方式逐渐转向了人工控制的环境下进行,大大提高了产量和品质 。
栽培季节的确定
01
02
03
春季栽培
春季气温逐渐升高,适合 大多数蘑菇品种的生长, 是栽培蘑菇的主要季节。
秋季栽培
秋季气温逐渐降低,适合 部分耐寒的蘑菇品种生长 ,是栽培蘑菇的次要季节 。
夏季栽培
部分高温型蘑菇品种在夏 季生长良好,但需要注意 降温和遮阴措施。
品种选择的原则
适应性
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土 壤等自然条件的蘑菇品
栽培季节与场所
黑木耳栽培适宜在春季和秋季进行,室内外均可栽培,但需要注意温 度、湿度的控制。
栽培管理
黑木耳栽培过程中需要进行消毒、接种、覆土、保湿、通风等管理措 施,以保证菌丝体的正常生长和子实体的形成。
05
蘑菇病虫害防治
病害类型与防治
病害类型 农业防治 化学防治 生物防治
蘑菇栽培过程中常见的病害有褐斑病、软腐病、猝倒病等。这 些病害会导致蘑菇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甚至绝收。
采收方法
用刀片小心割下菌盖,留下菌柄,避 免损伤。采收后及时去除残留的泥土 和杂质。
保鲜与贮藏技术
保鲜方法
采收后应立即将蘑菇放入阴凉通风处, 避免阳光直射,同时保持环境湿度适中 。
蘑菇的分类
蘑菇可以根据其形态、生态习性 、地理分布等特征进行分类,常 见的分类方法包括形态分类和分 子生物学分类。
蘑菇栽培的历史与现状
历史回顾
蘑菇栽培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8000年的史前时期。在中国、 日本、欧洲等地,人们都有过栽培蘑菇的记录。
现代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蘑菇栽培技术也在不断发展。现代的蘑菇栽培已经从传 统的自然生长方式逐渐转向了人工控制的环境下进行,大大提高了产量和品质 。
栽培季节的确定
01
02
03
春季栽培
春季气温逐渐升高,适合 大多数蘑菇品种的生长, 是栽培蘑菇的主要季节。
秋季栽培
秋季气温逐渐降低,适合 部分耐寒的蘑菇品种生长 ,是栽培蘑菇的次要季节 。
夏季栽培
部分高温型蘑菇品种在夏 季生长良好,但需要注意 降温和遮阴措施。
品种选择的原则
适应性
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土 壤等自然条件的蘑菇品
栽培季节与场所
黑木耳栽培适宜在春季和秋季进行,室内外均可栽培,但需要注意温 度、湿度的控制。
栽培管理
黑木耳栽培过程中需要进行消毒、接种、覆土、保湿、通风等管理措 施,以保证菌丝体的正常生长和子实体的形成。
05
蘑菇病虫害防治
病害类型与防治
病害类型 农业防治 化学防治 生物防治
蘑菇栽培过程中常见的病害有褐斑病、软腐病、猝倒病等。这 些病害会导致蘑菇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甚至绝收。
采收方法
用刀片小心割下菌盖,留下菌柄,避 免损伤。采收后及时去除残留的泥土 和杂质。
保鲜与贮藏技术
保鲜方法
采收后应立即将蘑菇放入阴凉通风处, 避免阳光直射,同时保持环境湿度适中 。
食用菌栽培学PPT课件

根霉
发生情况:又叫黑根霉菌,是菌种生产和栽培中常见的一种杂菌,发生 普遍,危害严重。
症状特点:受其污染后,培养料(基)上无明显的菌丝生长,只有平贴 基物表面匍匐生长菌丝。污染后期,在基物表面0.1~0.2cm高处形成许多 圆球形的小颗粒体,初形成时灰白色和黄白色,成熟后转为淡黑色。因 此,其明显特征是黑色颗粒状霉层。
5 螨类(菌虱)
种类多,常见有粉螨与蒲螨
爬行慢,体小
特 分散时看不见
点 聚集时常呈白粉状
趋温暖潮湿环境及肉香味
6 跳虫(烟灰虫)
无翅低等小昆虫
能爬善跳,似跳蚤
特点 聚集时似烟灰
趋阴暗潮湿,不怕水
卵
紫
黑
红缺
跳 虫
角
弹器
跳
跳虫
虫
角
跳
虫
7 线虫
有寄生性和腐生性两种 细长,两端尖
幼虫透明乳白色,似菌丝
眼菌蚊
幼虫
成虫 卵
2 瘿蚊类 又名菇蚋瘿蝇、小红蛛、菇蝇。
常见种类:嗜菇蝇蚊、施贝氏菇蝇蚊、异足蝇蚊、 嗜菇蝇蚊是本科内发生最普遍的种危害双孢蘑菇、 平菇、银耳、木耳、香菇等。
发生规律:幼虫在培养料内直接取食菌丝及培养料 的养分,使菌丝衰退。出菇后幼虫到子实体上取食 菌皮,造成明显的伤痕和斑块。菇柄和菌盖 的接 连处菇柄上常聚集大量幼虫。子实体因带虫及虫伤, 使品质下降。
菌丝萎缩
导致 子实体变色、畸形或腐烂
3.主要种类
培养料腐烂
⑴非丝状杂菌
细菌:致病子实体;使料变粘、臭、腐烂 酵母:使料发酵,变酸变质。
细菌
发生情况:其是一大类营养体,不具有丝状菌丝结构而 是单细胞形态的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在菌 种分离培养、转管扩大培养及栽培过程中,也常受到 细菌污染而使菌种报废。
食用菌栽培—蘑菇栽培(食用菌生产课件)

时可在现蕾后8~10天采收。上海地区秋冬可采 收2~3批,第一潮菇质量最好,产量最多。2月 份休床后春天还可收4~5批菇。
目前国内栽培的蘑菇品种多在13~20℃温 度范围出菇,以16~18℃出菇整齐、质量好。
蘑菇要求在 子实体菌膜未破 时采收,菌膜破 后为开伞菇。开 伞菇质次价低, 且销路不广。
6、覆土 覆土在播种后1 5天左右进行。以近中性或
偏碱性的富含腐殖质土壤为覆盖土。农村常用 村庄附近肥沃水稻田去表层后的下层泥土为覆 土材料。
土粒要求吸水保水性能强,具有团粒结构, 孔隙多,湿不粘,干不散。覆土前将土粒破碎, 浸吸2%石灰水,并用5%甲醛消毒处理。
有的还分为粗土和细土,先覆粗土,后覆 细土,有的不分粗细。粗土直径1.5~2.0cm, 细土直径O.5~1.Ocm,粗细比例65%与35%。 覆盖厚度2.5~ 3.5cm,每平方 米栽培面积约需 粗细土粒共25kg。
7、管理 覆土后调节水分,使土层保持适宜含水量,
以利菌丝早日爬上土层,促进土壤微生物同蘑 菇菌丝共同作用,生长子实体。
调水量随品种、气候、菇房保湿性能等因 素变化,通常每天喷水2次,每平方米床面每 次喷水1 50~300ml。
8、出菇 出菇前后是蘑菇栽培管理的关键阶段。 这时的主要任务是调节好水分、温度、通气
4、播种 2次发酵后,当料温降至30℃且无氨味时,
把料拍平压实,按10cm×10cm规格播种,每 平方米用种量为棉籽壳种2瓶或麦粒种1瓶(250 克),深度为在料内2cm左右,后用农用塑料薄 膜或灭菌的旧报纸覆盖。
开放式播种
5、菌丝发育 控制菇房温度20~24℃。播种后若有氨味
应立即通风,若无氨味可密闭3~4天后适当通 风,湿热天气多通风,干冷天气少通风,经过。 10~15天菌丝可长满料面。
目前国内栽培的蘑菇品种多在13~20℃温 度范围出菇,以16~18℃出菇整齐、质量好。
蘑菇要求在 子实体菌膜未破 时采收,菌膜破 后为开伞菇。开 伞菇质次价低, 且销路不广。
6、覆土 覆土在播种后1 5天左右进行。以近中性或
偏碱性的富含腐殖质土壤为覆盖土。农村常用 村庄附近肥沃水稻田去表层后的下层泥土为覆 土材料。
土粒要求吸水保水性能强,具有团粒结构, 孔隙多,湿不粘,干不散。覆土前将土粒破碎, 浸吸2%石灰水,并用5%甲醛消毒处理。
有的还分为粗土和细土,先覆粗土,后覆 细土,有的不分粗细。粗土直径1.5~2.0cm, 细土直径O.5~1.Ocm,粗细比例65%与35%。 覆盖厚度2.5~ 3.5cm,每平方 米栽培面积约需 粗细土粒共25kg。
7、管理 覆土后调节水分,使土层保持适宜含水量,
以利菌丝早日爬上土层,促进土壤微生物同蘑 菇菌丝共同作用,生长子实体。
调水量随品种、气候、菇房保湿性能等因 素变化,通常每天喷水2次,每平方米床面每 次喷水1 50~300ml。
8、出菇 出菇前后是蘑菇栽培管理的关键阶段。 这时的主要任务是调节好水分、温度、通气
4、播种 2次发酵后,当料温降至30℃且无氨味时,
把料拍平压实,按10cm×10cm规格播种,每 平方米用种量为棉籽壳种2瓶或麦粒种1瓶(250 克),深度为在料内2cm左右,后用农用塑料薄 膜或灭菌的旧报纸覆盖。
开放式播种
5、菌丝发育 控制菇房温度20~24℃。播种后若有氨味
应立即通风,若无氨味可密闭3~4天后适当通 风,湿热天气多通风,干冷天气少通风,经过。 10~15天菌丝可长满料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一页
配方
5.改良PDA培养基(Ⅳ)
• 马铃薯(去皮)200g、葡萄20g、琼脂20g、鲜松针 150g、豆粉30~40g、磷酸二氢钾1g、硫酸镁0.5g, 水1000ml。
• 适合多种菌种培养,但不适宜菌种保藏。
6.改良PDA培养基(Ⅴ)
• 马铃薯(去皮)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黑木 耳木屑菌种两瓶,水1000ml。
针菇。 12.米糠煎汁、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 米糠50g、葡萄糖20g、磷酸二氢钾0.3g、
琼脂18~20g,水1000ml。 • 适宜培养一般食用菌的一级菌种。
下一页
配方
13.堆肥浸汁培养基 • 风干堆肥200g、葡萄糖20g、琼脂18g、水1000ml • 适合于贴生型蘑菇菌丝生长。 14.高粱琼脂培养基 • 高粱粉30g、琼脂10g、水1000ml • 特别适于平菇生长。 • 一级菌种培养基配方还很多,可以参考有关专业
杂交和其它食用菌,尤其是草菇菌丝的保藏。用 于培养银耳芽孢,孢外多糖减少,菌落较稠,有 利于与香灰菌丝交合。
下一页
配方
9.葡萄糖、蛋白胨、琼脂培养基(DPA培养基)
• 葡萄糖20g、蛋白胨2g、琼脂20g、水1000ml、 • 是食用菌常用的培养基,适合于培养香菇、木耳、
灵芝等木腐菌,也是一种复壮培养基。
食用菌栽培课件14
第七章 菌种培养基的制作
菌种分为一、二、三级,用途不一 样,制作步骤相似
进入
第一节 一级菌种的制作 parental stain making
一、常用的一级种培养基化学试剂 二、一级菌种培养基制备工艺流程 三、常用的培养基配方及配方设计 (一)一级菌种培养基配方 (二)一级菌种培养基配方设计 四、一级菌种培养基制备 五、平板培养基的制作
• 应选择纯度高保藏良好,主要是为食用菌提供优质的碳源、 氮源。
3矿物质 如硫酸镁、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 碳酸钙、石膏等
4琼脂是固化培养基的凝固剂 用量1.8%~2.3%之间。
下一页
一级菌常用的化学试剂
6.氢氧化钠(NAOH) 烧碱,白色或无色透明晶体,吸湿性强,
系强碱,常配浓度2%,用作一级种培养基 酸碱度的调节 此外还有一些常用的药剂如磷酸二氢钾、硫 酸镁、维生素、矿物质等。也可用一些天 然材料代替化学药品
返回
一级菌种培养基制备工艺流程 basic steps
一级菌种制作培养基的原料较多,制作方法 大致相同,其制备工艺流程
培养基配方确定
可溶性物质热溶 不溶性物质热溶
过滤 过滤
琼脂热溶
摆斜面、冷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添加糖类
灭菌
分装
pH值调节
定容
返回
配方ingredient
1.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培养基) 马铃薯(去皮)200g、葡萄糖20g、琼脂
18~20g,水1000ml。这是一个基本培养基。 适用绝大部分食用菌的分离、培养与保藏。 2.改良PDA培养基(Ⅰ) • 马铃薯(去皮)200g、葡萄糖20g、石膏1g、 琼脂20g、蘑菇堆肥(干)100~200g,水 1000ml。 • 适用于培养蘑菇的菌种,菌丝生长健壮不 易衰老。
书籍。
返回
SUCCESS
THANK YOU
2019/6/14
一级菌种配方设计ingredient design
一级菌种培养基的材料大体上可以分为四类: 1天然的有机物质 如马铃薯、豆粉、玉米粉、堆
肥、稻草松汁、豆芽等。
• 应选择新鲜无霉变无虫蛀无变质的优质材料,为食用菌提 供全面的营养。
2可溶性的有机物质 如麦芽浸汁、酵母浸膏、蛋 白胨、蔗糖、葡萄糖等。
• 适用于被细菌或酵母菌污染经提纯后的黑木耳菌 种培养。
下一页
配方
7.改良PDA培养基(Ⅵ)
• 马铃薯)(去皮)200g、蔗糖20g、琼脂20g、尿素31g、水 1000ml。
• 主要用于茯苓菌种培养。
8.完全培养基(CYM培养基) • 葡萄糖20g、蛋白胨2g、硫酸镁0.5g、磷酸氢二钾
1g、磷酸二氢钾0.46g、琼脂20g、水1000ml。 • 最常用的培养基,有缓冲作用,主要用于香菇的
下一页
一级菌常用的化学试剂
3.蛋白胨 是天然蛋白质消解的产物,是复杂的多肽混合物,
简称胨。是一级菌种培养基良好的氮源。用量 0.01~0.20%,常用量0.1% 4.麦芽浸膏
是麦芽榨汁的浓缩物,含量麦芽糖52.2%、糊糖 15.0%,蔗糖1.8%、葡萄糖和果糖19.1%,其它糖 类3.8%,蛋白质4.6%,灰分1.5%,水分2.0%,为食 用菌提供全面的营养,用量一般为0.5~2.5%
一级菌常用的化学试剂 commonly used chemical ingredient
1.葡萄糖(C6H12O6) 无色或白色结晶粉末,易溶于水,由淀粉
水解制得。是生物体最重要的一种单糖秘 组成的糖。常用作碳源,用量1~2%左右 2.蔗糖(C12H22O11)
纯品无色结晶,呈大的单斜晶形,味甜, 易溶于水。从甘蔗或甜菜中榨取。能被生 物消解成等分子的葡萄糖、果糖。是制种 中常用的碳源,用量1~2%
下一页
一级菌常用的化学试剂
5.琼脂 由红藻提炼而成。无味,透明的胶冻块或粉末。
主要化学成分为线状(多糖)半乳糖的硫酸脂,性 能十分稳定,96℃以上熔化为胶液,45℃时凝成 胶块。常用作培养基的凝固剂,用量为1.8~2.3% 5.盐酸(HCL)
纯品为无色液体,商品为37~38%溶液,系强酸, 常配浓度2%,用于一级菌种培养基酸碱度的调节
10.综合黄豆饼培养基
• 黄豆饼40g、蔗糖20g、磷酸二氢钾1.5g、硫酸镁 0.75克g、水1000ml。
• 适合培养木耳,其菌丝生长密集,粗壮、整齐、 丰满,经连续转接菌丝体不易衰退。
下一页
配方
11.玉米粉、蔗糖培养基 • 玉米粉40g、葡萄糖10g、琼脂18~20g、水
1000ml。 • 适合大多数食用菌的生长发育,尤其是金
下一页
配方
3.改良PDA培养基(Ⅱ)
• 马铃薯(去皮)250g、葡萄糖20g、琼脂17g、麦芽 糖10g、α—萘乙酸5mg,水1000ml。
• 适用于竹荪菌种培养。
4.改良PDA培养基(Ⅲ)
• 马铃薯(去皮)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玉米 粉30~40g,水1000ml。
• 适用于平菇金针菇也适于木耳、香菇等多种菇类。
配方
5.改良PDA培养基(Ⅳ)
• 马铃薯(去皮)200g、葡萄20g、琼脂20g、鲜松针 150g、豆粉30~40g、磷酸二氢钾1g、硫酸镁0.5g, 水1000ml。
• 适合多种菌种培养,但不适宜菌种保藏。
6.改良PDA培养基(Ⅴ)
• 马铃薯(去皮)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黑木 耳木屑菌种两瓶,水1000ml。
针菇。 12.米糠煎汁、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 米糠50g、葡萄糖20g、磷酸二氢钾0.3g、
琼脂18~20g,水1000ml。 • 适宜培养一般食用菌的一级菌种。
下一页
配方
13.堆肥浸汁培养基 • 风干堆肥200g、葡萄糖20g、琼脂18g、水1000ml • 适合于贴生型蘑菇菌丝生长。 14.高粱琼脂培养基 • 高粱粉30g、琼脂10g、水1000ml • 特别适于平菇生长。 • 一级菌种培养基配方还很多,可以参考有关专业
杂交和其它食用菌,尤其是草菇菌丝的保藏。用 于培养银耳芽孢,孢外多糖减少,菌落较稠,有 利于与香灰菌丝交合。
下一页
配方
9.葡萄糖、蛋白胨、琼脂培养基(DPA培养基)
• 葡萄糖20g、蛋白胨2g、琼脂20g、水1000ml、 • 是食用菌常用的培养基,适合于培养香菇、木耳、
灵芝等木腐菌,也是一种复壮培养基。
食用菌栽培课件14
第七章 菌种培养基的制作
菌种分为一、二、三级,用途不一 样,制作步骤相似
进入
第一节 一级菌种的制作 parental stain making
一、常用的一级种培养基化学试剂 二、一级菌种培养基制备工艺流程 三、常用的培养基配方及配方设计 (一)一级菌种培养基配方 (二)一级菌种培养基配方设计 四、一级菌种培养基制备 五、平板培养基的制作
• 应选择纯度高保藏良好,主要是为食用菌提供优质的碳源、 氮源。
3矿物质 如硫酸镁、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 碳酸钙、石膏等
4琼脂是固化培养基的凝固剂 用量1.8%~2.3%之间。
下一页
一级菌常用的化学试剂
6.氢氧化钠(NAOH) 烧碱,白色或无色透明晶体,吸湿性强,
系强碱,常配浓度2%,用作一级种培养基 酸碱度的调节 此外还有一些常用的药剂如磷酸二氢钾、硫 酸镁、维生素、矿物质等。也可用一些天 然材料代替化学药品
返回
一级菌种培养基制备工艺流程 basic steps
一级菌种制作培养基的原料较多,制作方法 大致相同,其制备工艺流程
培养基配方确定
可溶性物质热溶 不溶性物质热溶
过滤 过滤
琼脂热溶
摆斜面、冷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添加糖类
灭菌
分装
pH值调节
定容
返回
配方ingredient
1.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培养基) 马铃薯(去皮)200g、葡萄糖20g、琼脂
18~20g,水1000ml。这是一个基本培养基。 适用绝大部分食用菌的分离、培养与保藏。 2.改良PDA培养基(Ⅰ) • 马铃薯(去皮)200g、葡萄糖20g、石膏1g、 琼脂20g、蘑菇堆肥(干)100~200g,水 1000ml。 • 适用于培养蘑菇的菌种,菌丝生长健壮不 易衰老。
书籍。
返回
SUCCESS
THANK YOU
2019/6/14
一级菌种配方设计ingredient design
一级菌种培养基的材料大体上可以分为四类: 1天然的有机物质 如马铃薯、豆粉、玉米粉、堆
肥、稻草松汁、豆芽等。
• 应选择新鲜无霉变无虫蛀无变质的优质材料,为食用菌提 供全面的营养。
2可溶性的有机物质 如麦芽浸汁、酵母浸膏、蛋 白胨、蔗糖、葡萄糖等。
• 适用于被细菌或酵母菌污染经提纯后的黑木耳菌 种培养。
下一页
配方
7.改良PDA培养基(Ⅵ)
• 马铃薯)(去皮)200g、蔗糖20g、琼脂20g、尿素31g、水 1000ml。
• 主要用于茯苓菌种培养。
8.完全培养基(CYM培养基) • 葡萄糖20g、蛋白胨2g、硫酸镁0.5g、磷酸氢二钾
1g、磷酸二氢钾0.46g、琼脂20g、水1000ml。 • 最常用的培养基,有缓冲作用,主要用于香菇的
下一页
一级菌常用的化学试剂
3.蛋白胨 是天然蛋白质消解的产物,是复杂的多肽混合物,
简称胨。是一级菌种培养基良好的氮源。用量 0.01~0.20%,常用量0.1% 4.麦芽浸膏
是麦芽榨汁的浓缩物,含量麦芽糖52.2%、糊糖 15.0%,蔗糖1.8%、葡萄糖和果糖19.1%,其它糖 类3.8%,蛋白质4.6%,灰分1.5%,水分2.0%,为食 用菌提供全面的营养,用量一般为0.5~2.5%
一级菌常用的化学试剂 commonly used chemical ingredient
1.葡萄糖(C6H12O6) 无色或白色结晶粉末,易溶于水,由淀粉
水解制得。是生物体最重要的一种单糖秘 组成的糖。常用作碳源,用量1~2%左右 2.蔗糖(C12H22O11)
纯品无色结晶,呈大的单斜晶形,味甜, 易溶于水。从甘蔗或甜菜中榨取。能被生 物消解成等分子的葡萄糖、果糖。是制种 中常用的碳源,用量1~2%
下一页
一级菌常用的化学试剂
5.琼脂 由红藻提炼而成。无味,透明的胶冻块或粉末。
主要化学成分为线状(多糖)半乳糖的硫酸脂,性 能十分稳定,96℃以上熔化为胶液,45℃时凝成 胶块。常用作培养基的凝固剂,用量为1.8~2.3% 5.盐酸(HCL)
纯品为无色液体,商品为37~38%溶液,系强酸, 常配浓度2%,用于一级菌种培养基酸碱度的调节
10.综合黄豆饼培养基
• 黄豆饼40g、蔗糖20g、磷酸二氢钾1.5g、硫酸镁 0.75克g、水1000ml。
• 适合培养木耳,其菌丝生长密集,粗壮、整齐、 丰满,经连续转接菌丝体不易衰退。
下一页
配方
11.玉米粉、蔗糖培养基 • 玉米粉40g、葡萄糖10g、琼脂18~20g、水
1000ml。 • 适合大多数食用菌的生长发育,尤其是金
下一页
配方
3.改良PDA培养基(Ⅱ)
• 马铃薯(去皮)250g、葡萄糖20g、琼脂17g、麦芽 糖10g、α—萘乙酸5mg,水1000ml。
• 适用于竹荪菌种培养。
4.改良PDA培养基(Ⅲ)
• 马铃薯(去皮)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玉米 粉30~40g,水1000ml。
• 适用于平菇金针菇也适于木耳、香菇等多种菇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