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栽培学
食用菌栽培学电子教案

食用菌栽培学电子教案第一章:食用菌概述1.1 食用菌的定义与分类1.2 食用菌的食用价值与药用价值1.3 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第二章:食用菌的生长条件2.1 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2.2 食用菌的培养基质2.3 食用菌的环境因素第三章:食用菌的栽培技术3.1 菌种的制作与保存3.2 食用菌的栽培方法3.3 食用菌的出菇管理第四章:食用菌的病虫害防治4.1 食用菌的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4.2 食用菌的主要虫害及防治方法4.3 绿色防治方法的应用第五章:食用菌的保鲜与加工5.1 食用菌的保鲜方法5.2 食用菌的加工方法5.3 食用菌产品的市场推广第六章:食用菌的遗传育种6.1 食用菌遗传育种的意义与方法6.2 食用菌菌种选育的技术途径6.3 食用菌新品种的推广与应用第七章:食用菌的生理代谢7.1 食用菌的碳水化合物代谢7.2 食用菌的氮素代谢7.3 食用菌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其他代谢途径第八章:食用菌的环境污染与防治8.1 食用菌栽培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8.2 食用菌栽培环境的监测与调控8.3 环保型食用菌栽培技术的应用第九章:食用菌的产业化生产9.1 食用菌产业化生产概述9.2 食用菌产业化生产的关键技术9.3 我国食用菌产业化生产的发展趋势第十章:食用菌的科研与产业发展10.1 食用菌栽培学的研究进展10.2 食用菌产业技术创新与转化10.3 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策略与政策建议重点解析重点章节解析:第一章:食用菌概述1.1 食用菌的定义与分类1.2 食用菌的食用价值与药用价值1.3 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第二章:食用菌的生长条件2.1 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2.2 食用菌的培养基质2.3 食用菌的环境因素第三章:食用菌的栽培技术3.1 菌种的制作与保存3.2 食用菌的栽培方法3.3 食用菌的出菇管理第四章:食用菌的病虫害防治4.1 食用菌的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4.2 食用菌的主要虫害及防治方法4.3 绿色防治方法的应用第五章:食用菌的保鲜与加工5.1 食用菌的保鲜方法5.2 食用菌的加工方法5.3 食用菌产品的市场推广第六章:食用菌的遗传育种6.1 食用菌遗传育种的意义与方法6.2 食用菌菌种选育的技术途径6.3 食用菌新品种的推广与应用第七章:食用菌的生理代谢7.1 食用菌的碳水化合物代谢7.2 食用菌的氮素代谢7.3 食用菌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其他代谢途径第八章:食用菌的环境污染与防治8.1 食用菌栽培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8.2 食用菌栽培环境的监测与调控8.3 环保型食用菌栽培技术的应用第九章:食用菌的产业化生产9.1 食用菌产业化生产概述9.2 食用菌产业化生产的关键技术9.3 我国食用菌产业化生产的发展趋势第十章:食用菌的科研与产业发展10.1 食用菌栽培学的研究进展10.2 食用菌产业技术创新与转化10.3 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策略与政策建议难点章节解析:第二章:食用菌的生长条件2.1 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2.2 食用菌的培养基质2.3 食用菌的环境因素第四章:食用菌的病虫害防治4.1 食用菌的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4.2 食用菌的主要虫害及防治方法4.3 绿色防治方法的应用第七章:食用菌的生理代谢7.1 食用菌的碳水化合物代谢7.2 食用菌的氮素代谢7.3 食用菌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其他代谢途径第八章:食用菌的环境污染与防治8.1 食用菌栽培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8.2 食用菌栽培环境的监测与调控8.3 环保型食用菌栽培技术的应用第十章:食用菌的科研与产业发展10.1 食用菌栽培学的研究进展10.2 食用菌产业技术创新与转化10.3 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策略与政策建议这些章节涵盖了食用菌栽培学的基本概念、关键技术以及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内容,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食用菌栽培学

食用菌栽培学食用菌栽培学第一章:绪论一、概述1、什么是食用菌?狭义的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的、其肉质或胶质可供食用的大型真菌。
通称蘑菇。
2、食用菌的营养价值:蛋白质、核酸、碳水化合物与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3、食用菌的保健功能(1)抗肿瘤活性(2)增强免疫功能(3)调节血脂作用(4)保肝解毒作用(5)降血糖作用(6)其它作用二、我国食用菌的栽培资源、现状与历史1、我国食用菌的栽培现状(1)食用菌产值仅次于粮、棉、油、果、菜,在种植业中居第6位。
(2目前国际市场以三大菇类为主,即双孢蘑菇、香菇、平菇。
2、我国食用菌的栽培资源自然界约有食用菌2000种,我国食用菌已知938种,隶属于166属,54科,14目。
三、国际食用菌事业的现状世界第一大食用菌为蘑菇,第二大食用菌为香菇,中国的香菇居世界第一位也居世界之首;其次是日本,韩国居第三。
第二章:食用菌的形态结构及分类一、菌丝体1、丝体的来源孢子是微小的繁殖单位,在适宜条件下萌发形成管状的丝状体,每根丝状体叫菌丝。
菌丝通常是无色或有色,由顶端生长,在基质中蔓延伸展,反复分枝,组成菌丝群,通称菌丝体。
2、菌丝体的双核化和子实体的形成单核孢子萌发时产生一根菌丝,即初生菌丝,这种菌丝开始时是多核的,但很快产生隔膜,使每个细胞各具一个细胞核,又称单核菌丝。
单核菌丝不能形成正常的子实体,必须进行双核化后由双核菌丝发育而成。
单核菌丝的双核化是通过“同宗接合”或“异宗接合”方式进行。
同宗接合-------指在同一孢子萌发后长出的单核菌丝互相接合时,彼此之间的原生质和细胞核结合在同一个细胞中(质配)形成双核菌丝,这种单核菌丝为雌雄同株,称自交亲和。
少数食用菌属这种类型,如蘑菇、草菇等。
异宗接合-------指由两个具有不同性别的孢子所产生的单核菌丝之间进行质配。
同性间永不亲和,不能形成子实体,这种现象称自交不育。
大多数食用菌属这种类型。
初生菌丝形成次生菌丝,即进行双核化,与初生菌丝相比:具有两个细胞核,菌丝体较粗长,可作为繁殖材料,可形成子实体,存在时间最长。
食用菌栽培学

〈一〉形态特征
2、子实体
丛生 单生 叠生 菌盖 中央凹,肥厚,呈各色。 菌褶 延生,裸露,白色。
菌柄 侧生,白色,中实,上粗下细。
〈二〉子实体生长发育过程
原基期 桑椹期 珊瑚期 成型期 幼菇期 成熟期 白色瘤状物 粒状物 长短不齐的杆状物 短杆顶端分化出小扁球 菌盖小、菇体硬实、颜色深 菌盖边沿较薄、色较浅、较软
一 概述
栽培 特点
主 要 种 类
栽培最广、消费量最大 原料广泛、抗逆性强 容易成功、出菇快 成本低、产量最高 糙皮侧耳、美味侧耳(紫孢侧耳) 佛罗里达、白黄侧耳 金顶侧耳(榆黄蘑)、凤尾菇 阿魏侧耳、粉红平菇
一 概述
营养
肉质肥嫩 蛋白质含量达30.5% 18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 矿质元素等
药效
(一)生料袋栽
〈9〉采 收
以子实体八成熟时为宜。
〈10〉喷施增产液
九二0溶液、三十烷溶液、 油菜素内酯、爱多收等。
(一)生料袋栽
〈11〉菇潮后的管理 第一潮菇采完后,清理袋子两头的死菇、病菇、残根等,若水分不足,应 及时补水,然后再进行正常的出菇管理,一般栽培一次可连续采收4~5潮菇。
(三)畦式栽培 2、管理 调畦温,约7天后抖膜透气 发菌期 高于30℃ 勿 揭去薄膜 料面喷水
(三)畦式栽培 时机:料硬实后
分化期
破纸、沟浇水、撑膜 措施 加强光、气、湿、温差 消除温差、空气新鲜 空气湿度85%~90% 清净料面 覆土1cm厚,浇水及营养液 可提高20%~30%的产量
育菇期
间歇期
〈4〉环境消毒:
生产操作环境、发菌环境及出菇环境消毒。
〈5〉培养料处理:
选用新鲜、干燥、无霉变的原料,装袋前要曝晒2~3天。
《食用菌栽培学》复习内容

《食用菌栽培学》复习内容绪论1 、什么是食用菌?食用菌是一类可供食用的具有显著子实体的大型真菌。
2、发展食用菌生产有什么意义?1)食用菌人工栽培是利用锯末、秸秆、棉皮、玉米芯等广大平原和山区的下脚料生产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优质食品的过程;2)它可以改善环境,变废为宝;它利用薄地或闲地种植,不受地力限制,提高了土地利用程度;3)它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主要依靠培养料的水分生长,耗水量少,因此外界的环境因素对它影响小;4)而且可与农作物错季生产,充分利用剩余劳动力。
5)食用菌的投入产出比高,效益明显,是一般粮食作物的20-40倍。
6)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市场繁荣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外销和内需迅速增加。
因此,食用菌被冠以生态农业,高效农业、节水农业、致富农业、创汇农业的美名成为农业经济中的一项重要产业。
第一章第一节食用菌形态结构1、什么是菌丝体、子实体、子实层、孢子印、内菌幕、外菌幕?菌丝体是由基质内无数纤细的菌丝交织而成的丝状体或网状体。
锁状联合是双核菌丝细胞分裂的一种特殊形式,先在双核菌丝的顶端细胞的两核之间的细胞壁上产生一个小突起,形似小分枝,分枝向下弯曲,其顶端与细胞的另一处融合,在显微镜下观察,形似一把锁,故称为“锁状联合”。
子实体是由分化的菌丝体组成,能产生有性孢子的菌体或菇体。
子实层是着生有性孢子的栅栏组织,是真菌产生子囊孢子或担孢子的地方。
孢子印是指孢子按菌褶的排列方式散落在纸上形成的图文。
(伞菌分类的重要依据)内菌幕是指连接在菌盖和菌柄间的膜状结构。
(破裂后形成菌环)外菌幕是指包裹在幼小子实体外面的膜状结构。
(破裂后形成菌托)2、初生菌丝、次生菌丝、三生菌丝特征、特点初生菌丝指刚从担孢子萌发出的菌丝。
特征是初期无隔、单细胞多核菌丝;很快生隔、多细胞单核菌丝。
特点是菌丝细,分枝少,生长慢,生长期短,一般不结实。
次生菌丝由两个初生菌丝质配而成。
特征是多细胞双核菌丝,细胞壁上有锁把状突起。
特点是粗壮,多分枝,生长快,多以锁状联合方式分裂生理成熟时形成子实体生长期长。
《食用菌栽培学》课件

平菇
味道清淡,营养丰富,适合各 种烹饪方式。
金针菇
细长的菌柄和丰盈的菌盖,是 寿司和火锅的Biblioteka 想配料。食用菌栽培的基本步骤
1
菌种培养
选择适合的培养基和条件,使菌种快速生长和繁殖。
2
基质制备
选用适当的有机基质,如麸饼、秸秆、蘑菇渣等,进行消毒和调理。
3
接种培养
将培养好的菌种和基质混合,进行最佳温湿条件下的培养。
食用菌栽培学
探索食用菌栽培的奇妙世界,理解食用菌的分类与特点,以及食用菌栽培的 基本步骤和环境要求。
食用菌栽培学概述
1 历史悠久
食用菌栽培是一门古老的农艺学科,承载着人类对食用菌的需求和探索。
2 多样性
食用菌栽培涵盖了数百种不同的食用菌品种,各自具有独特的味道和营养价值。
3 生态友好
食用菌栽培是一种环保农业实践,占用少量土地且产生较少的农业废弃物。
4
观察与收获
密切观察菌丝和子实体的生长情况,及时采摘成熟的食用菌。
食用菌栽培的环境要求
1 温度
不同食用菌对温度有不同的要求,通常在15-25摄氏度下生长最佳。
2 湿度
保持适宜的湿度有利于食用菌的生长,通常在90%以上。
3 通风
良好的通风可以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和调节菌床的温湿度。
食用菌栽培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菌丝不生长
可能是基质污染了细菌或真 菌,应重新制备基质并做好 消毒。
子实体不形成
可能是湿度或温度不适合, 需要重新调整环境条件。
产量低
可能是养殖密度过大,应适 度稀疏菌床以提高通风和光 照。
食用菌栽培的发展前景
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的增加以及科技的进步,食用菌栽培的发展前景 广阔。未来,食用菌栽培将更加高效、环保和创新。
《食用菌栽培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1:食用菌:指一类可供人类食用的具有肉质或胶质子实体的大型真菌,通称蘑菇。
(注:食用菌只是在生长的某一个时期可以食用,食用菌也并不是说整个个体都可以食用)2:约有95%的食用菌属于担子菌门,少数属于子囊菌门3:发展食用菌产业的意义:它是现代生态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不仅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改善人类的膳食结构,丰富城乡的菜篮子结构,还可以变废为宝,扩展就业渠道。
第二章:食用菌的形态结构及分类1:子实体:指含有或产生孢子的菌丝组织体,由成熟的次生菌丝扭结分化而成。
2:菌丝体:管状的丝状物即菌丝积聚成的菌丝群。
(菌丝前端不断的生长,分支并交织形成的菌丝群,主要吸收水分和养料,属于营养器官)3:菌丝体按形成过程划分:初生菌丝、次生菌丝、三生菌丝初生菌丝:刚从担孢子萌发出的菌丝,属于单核菌丝。
菌丝细,分支少,生长慢,生长期短,一般不结实。
次生菌丝:初生菌丝经双核化过程形成的异核的双核菌丝。
粗壮,分支多,生长快多有锁状联合现象,生理成熟时形成子实体,生长期长。
三生菌丝:是已组织化的构成子实体的双核菌丝。
4:菌组织:许多真菌尤其是高等真菌在生活史的某些阶段为了适应外界不良的环境条件,菌丝以不同方式组织起来形成的疏松或紧密交织的结构。
(属于菌丝体的特殊形态,主要是为了适应不良环境或利于繁殖才出现这种特殊形态)5:伞菌的组成部分:(由上到下的结构顺序)菌盖、菌褶或菌管(有些少数是菌管)、菌环、菌柄、菌托。
一般来说共有的结构为菌盖、菌褶和菌柄,只有部分食用菌有菌环和菌托,其中同时有菌环和菌托的为毒蘑菇。
①菌环:内菌幕被撑破残留在菌柄上的单层或双层环状膜②菌托:外菌幕被撑破残留在菌柄基部发育成的杯状、苞状或环圈状的构造6:伞菌的生活史(课本65面):食用菌的生活史是指从孢子到孢子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
用示意图表示伞菌的生活史(课本11面笔记)担子和担孢子的形成:次生菌丝的顶孢核配→担子(2n)→减数分裂产生担孢子(n)7:孢子印:担孢子无色或浅色,成熟的子实体不断的释放出的孢子堆积起来出现的菌褶形印成为孢子印。
食用菌栽培学要点总结

食用菌栽培学要点总结第一篇:食用菌栽培学要点总结食用菌(edible fungi)是指供人类可食用的大型真菌,通称食用蘑菇(edible mushroom)。
(1)狭义的食用菌:指可供食用的,子实体硕大的大型真菌。
(2)广义的食用菌:不仅指大型真菌,还包括被食品工业利用于酿造的丝状真菌和酵母菌。
食用蕈(音:xun)菌---edible macrofungi2.食用菌产业的特点(1.食用菌产业是资源节约型产业(2.食用菌产业是环境友好型产业(3.食用菌产业是劳动力可就地转移的产业(4.食用菌产业是效益显著的农业产业(5.食用菌产业是小康社会的健康食品产业(6.食用菌是市场潜力巨大的增长型产业1.真菌的六大特征(1)具有真正的细胞核(2)能产生孢子(3)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4)一般能进行有性或/和无性繁殖(5)常有茂盛的分枝的丝状营养体(6)典型的具有几丁质的细胞壁真菌丝状的管状细胞称之为菌丝(hyphae),许多菌丝交织在一起称之为菌丝体(mycelium, 复数mycelia)。
菌丝体生长到一定时期,形成产生孢子的机构,称之为子实体。
真菌组织体的类型:1.菌核2.子座3.菌索接合孢子(Zygospore):由同型配子囊相互接触交配,在结合处形成的有性孢子。
担孢子:由双核菌丝中两个细胞核经核配和减数分裂,最后在顶端4个小梗上各着生一个担孢子冬虫夏草人工培养的困难:1.菌种分离(难)与纯培养(慢);2.寄主绿草蝙蝠蛾培养困难;3.菌种接种感染困难4.虫体形成菌核,长出子座的环境条件难以控制菌种(Spawn):经人工纯培养和扩大繁殖,能应用于食用菌生产的菌丝体及其培养基质。
菌种的涵义:1.菌种的功能和作用类似于农作物的种子2.菌种是无性繁殖的产物,可以在不同培养基或培养料中培养3.菌种不仅包括菌丝体,还包括培养基质.4.微生物学定义的菌种:是指具有特定遗传性状的野生菌株或栽培品种的菌丝体及其培养基质.食用菌菌种是指生长在特定培养基质上的栽培品种菌丝体及其培养基质。
食用菌栽培学

食用菌栽培学第一章绪论第一节食用菌栽培学的性质和任务食用菌(edible fungi)食用菌是供人类食用或药用的具有显著子实体的大型真菌,常称为菇类、耳类和其它药用真菌。
食用菌不是分类学名词,在分类上属菌物界、真菌门、大部分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及腹菌纲,少数属子囊菌亚门的盘菌纲。
有毒的大型真菌常称毒蘑菇。
在已知10万多种真菌中大约有一万种是肉质大型真菌,在30多属的2000多种可食用的大型真菌中,仅80多种在实验室进行了栽培,目前世界人工栽培不过20多种,而我国也只有10多种。
(一)食用菌栽培学的性质和任务食用菌栽培学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发展,丰富和完善已成为一门重要的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它运用微生物学、园艺学、工程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以阐明各种食用菌生长发育的客观规律及其与生活环境条件的相互关系,综合研究并解决食用菌优质、高产、高效的栽培基础理论和技术措施,以满足人们对增加多种营养、调整食物结构的需要。
第二节发展食用菌栽培的意义和作用一.用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大多数食用菌是高蛋白、低脂肪,既可食用又可药用,被称为“保健食品”或“第三食品(动物、植物)。
营养价值食用菌中蛋白质的氨基酸成分齐全,人们所需八种氨基酸在食用菌中都存在,是一般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所不能比拟的。
药用价值由于食用菌含有一些特定的酶类、多糖蛋白、生物碱、有机酸等多种具有药理作用的物质,而被应用临床。
如猴头菇不仅能治疗慢性胃炎,还可以治疗胃癌、直肠癌和食道癌,香菇多糖用于治疗肝炎和肿瘤有很好的效果,双孢菇制成片剂或糖浆用于临床,对肝炎和白细胞减少症疗效达81%以上,金针菇对儿童健康成长和智力发育有益,故有“增智菇”的美称。
金针菇含有多糖,具有抗癌效果,经常食用可防治肝脏系统和胃肠道溃疡等疾病。
(一)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发展食用菌生产对于振兴和繁荣农村经济,改变山区落后面貌有着重要的意义,据不完全统计,在食用菌集中产区,食用菌产值在多种经营中的比重约占50%左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商品化: 天麻蜜环菌片、银蜜片、云芝肝泰、银耳糖浆、冠脉乐、猴菇 菌片、香菇多糖、灵芝多糖、灵芝饮片、灵芝孢子粉胶囊、木耳 脑脉康等。 3、抗癌新药: 现知约40属的真菌具抗癌活性,它们大多为担子菌。 抗癌物质主要是多糖及萜烯类化合物,多糖的抗瘤作用是通过提 高肌体免疫力来发挥效能。 目前已有银耳多糖、香菇多糖、金针菇多糖提取成功,并在临床 上得到了应用。
2012年日产量25吨及以上企业统计表
单位名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上海雪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天水众兴菌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如意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菇木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华绿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荣丰食用菌有限公司 珠海市绿阳菌业有限公司 山东芳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辽宁田园实业有限公司 连云港香如食用菌有限公司 绿雅(江苏)食用菌有限公司 汇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光明森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食用 食用菌 药用 毒蘑菇
在八界系统中,真菌界包括壶菌门,接合菌门,子囊菌门,担子菌门 和有丝分裂孢子菌物。
(2)食用菌的历史
我国是食用菌开发最早和最多的国家。西方认识蘑菇 最早为3500年前,我国食用真菌的历史至少有6000年。 2000多年前的《诗经》、《礼记》中有关于菌类的记 载; 陈仁玉1245年《菌谱》里记载11种食用菌,如竹蕈、 鹅膏菌等; 公元1500年左右,《广菌谱》里记载19种食用菌,包 括木耳、茯苓等。 瑞典E. M. Fries (1794-1878)著有《真菌系统》,对 大型真菌的分类作出了贡献,尤其是伞菌、多孔菌。
主营产品 金针菇、蟹味菇 金针菇 金针菇 金针菇、蟹味菇 金针菇 金针菇、蟹味菇、白玉菇 金针菇 杏鲍菇、双孢菇、金针菇 双孢菇 杏鲍菇 杏鲍菇 金针菇 金针菇、蟹味菇、白玉菇
日产量(吨) 270 130 120 92 85 85 80 67 65 56 53 50 50
2012年日产量25吨以上企业统计表
类型:
真菌核:完全由菌丝组成。 假菌核:由菌丝和寄主组织组成。 小菌核:由不分层的菌丝组成,几层细胞 厚,
体积很小,一旦形成则大量出现。
第二节 子实体
一、大型伞菌子实体的形态
(一)菌盖(菇盖、菌帽): ————主要的食用部分
1、组成
角质层 外皮层 盖皮 下皮层
菌肉:生殖菌丝和联络菌丝组成的密丝组织(包括疏丝组织和拟
三、特化的菌丝
(一)菌丝束:
相邻的部分平行菌丝互纽结成束状。 没有甲壳状外层,起着输导营养的作用。
(二)菌索:
由菌丝体平行组织成长条状的似绳索状物称菌索。 它有外皮(拟薄壁组织)、尖端生长点及髓部(疏丝组织)。 如蜜环菌的菌索。
(三)菌髓:
由长形的丝状细胞组成。 指伞菌菌褶或齿菌类的菌刺中央部分或菌管之间的菌丝层。
人类营养要素包括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及 少量无机盐。 食用菌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大部分菇类所 含的脂肪酸为不饱和脂肪酸(降低血中胆固醇和血液 粘稠度,提高脑细胞活性)。 食用菌子实体的蛋白质含量为鲜重的3%~4%或干 重的30%~40%。
表 几种食品的营养要素含量
食品 (100g) 蛋白 质(g) 糖类 (g) 脂肪 (g) 维生素 B1(mg) 0.22 0.05 0.04 0.11 0.19 0.06 0.06 0.1 维生素 B2(mg) 0.16 0.09 0.09 0.05 0.04 0.02 0.07 1.1 维生素 C(mg) Fe (mg) Ca (mg) P (mg) Zn (mg)
(2)真菌的起源、分布及数量:
起源:距今9亿年前后出现的
①丝状藻 ②原始单细胞的鞭毛生物 ③多种起源
分布及数量:
地球上只要有空气的地方均有真菌,从高空3万米到深海4千 米均有分布。 自然界真菌种类的总数估计有25万种,已报道4.5万种。
(3)真菌与人类关系:
有益真菌 : 食用菌、工业、酿酒、食品、环境治理、 生防菌、医药等。 有害真菌: 霉菌、动植物的真菌病害、真菌毒素等。
植物、蕨类植物、苔藓植物
动物界
3、四界系统:1959年,Whittaker
原生生物界:细菌、蓝藻、原生动物 真菌界:真菌 生物界 植物界:绿藻、红藻等 动物界
4、五界系统:1969年,Whittaker
非细胞形态生物:病毒 原核类生物——原核生物界:细菌、蓝藻 单细胞——原生生物界:眼虫、纤毛虫等 生物界 真核类生物 多细胞 植物界:光合作用、自然生产者 真菌界:吸收营养、自然分解者
(3)我国食用菌资源及栽培
据卯晓岚(1988)统计,已知657种左右,分属于 132个属,41个科。其中担子菌占94.4% (620种),子 囊菌占5.6% (37种)。目前食用菌资源1000多种,80 多种可以人工栽培。 人工栽培食用菌仅是半个世纪以来的事。现在大面积 栽培蘑菇的国家超过70个。 欧美洲以双孢蘑菇为主,亚洲以香菇为主。我国2000 年食用菌产量663万吨,占世界产量的65%,出口创 汇6亿多美元,其中香菇出口占世界贸易量80%左右。
动物界:摄食营养、自然消费者
5、八界系统:1988-1989年, Cavalier-Smith
细菌总界:(1)真细菌界; (2)古细菌界:极端微生物 真核总界:(3)原始动物界; (4)原生动物界:粘菌门,根肿菌门; (5)植物界; (6)动物界; (7)真菌界; (8)假菌界:卵菌门。
二、什么是真菌、食用菌
6 9 79 13 14 4 69 127
162 156 193 110 153 12 30 357
2.06 1.09 1.94 1.7 1.22 0.19 0.21 6.29
木耳
12.1
35.7
1.5
0.17
0.44
-
97.4
247
272
3.18
二、食用菌的药用价值
1、我国药用菌资源
据不完全统计有200多种。 一般作用:增强免疫功能,预防流感,抗衰老,降低胆固醇和高 血压,减少尿糖和改善糖尿病症,抑制肿瘤 。
2、大型真菌及食用菌的定义
大型真菌:
菌丝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能形成较大子实体结构 的一类真菌。
食用菌: 大型真菌中,一般具有肥大多肉的繁殖器 官,木质化程度低,不含毒素,烹调后无异味 者。
(1)食用菌的分类地位
粘菌门 真 菌 界 鞭毛菌亚门 真菌门 接合菌亚门 半知菌亚门 子囊菌亚门 大型 担子菌亚门 真菌
单位名称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上海丰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绿宝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四川榕珍菌业有限公司 江苏丹阳江南食用菌有限公司 江苏久禾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山东集盛食品有限公司 山东方华食用菌有限公司 河北鹏辉食用菌专业合作社 东莞香市菌业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格瑞拓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绿源永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上海福茂食用菌有限公司
二、菌丝的构造
(一)菌丝细胞的超微结构
具有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模式,无叶绿体,细胞壁由2~3层薄 层组成。
(二)隔膜
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亚门的菌丝常被横隔膜分隔成不规 则的间隔,这种横隔膜称为隔膜。这是由菌丝细胞壁的内壁延生 而成。 真菌的隔膜具有多样性,子囊菌细胞的隔膜较为简单,而担 子菌亚门的隔膜为桶状结构,较为复杂。 在两个隔膜之间称为细胞。
第一章 大型真菌的形态
第一节 菌丝
一、大型真菌的营养体——菌丝
食用菌菌丝均为有隔多细胞,细胞内含有一个、两个或多个 细胞核。 菌丝前端不断进行生长、分支,组成了菌丝群,称为菌丝体。 菌丝体具有4项功能: 一是降解、吸收营养物; 二是起着对降解吸收后营养物质的输送作用; 三是对营养物质的贮藏作用; 四是有进行无性繁殖的作用。
绪 论
第一节 真菌在自然界中的地位 一、生物分类法的划分
1、两界学说:1753年,C. von Linnaeus
菌类亚门: 粘菌、真菌、
பைடு நூலகம்
植物界—— 菌藻植物门 生物界 动物界
藻类亚门
细菌等
2、三界学说:1866年,Haeckel
有核细胞:真菌、藻类、原生动物 原生生物界 无核细胞:细菌、蓝藻 生物界 植物界:
主营产品 蟹味菇、白玉菇 杏鲍菇 杏鲍菇 金针菇 杏鲍菇 双孢菇 海鲜菇 秀珍菇 金针菇 金针菇 杏鲍菇 金针菇
日产量(吨) 48 40 35 35 35 30 30 30 30 30 30 28
第二节 食用菌的营养、药用与经济价值
一、食用菌的营养价值
“无菇不成席”,“一条腿”。
一 品 竹 荪
(四)菌核
由拟薄壁组织和疏丝组织形成的一种坚硬的休眠体。 形态:表面多皱,形状大小不一,小的如菜籽状(水 稻纹枯病的离心丝核菌Rhizoctonia centrifuga)、 鼠 粪状、大的如块状、瘤状或球状(雷丸的重15kg,茯 苓大的达60kg)。 颜色:初期常为白色或浅色,成熟以后呈褐色或黑色。 作用:既是真菌的营养贮藏器官,又是度过不良环境 条件的休眠体。条件适合时,菌核萌发产生子实体、 菌丝和分生孢子等。
三、食用菌的经济价值
食用菌生产是高效富民产业。 食用菌每亩净产值是大棚西红柿的3.8倍,棉花的29.4 倍,玉米的53.8倍,优质小麦的67.1倍。 食用菌产业用千分之二的耕地面积,消化利用千分之 五的农业废弃物,创造了百分之三的种植业总产值。 食用菌生产具有“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 争时”等特点。 白松露菌有白色钻石之称,曾被拍卖每公斤22万美元。 青藏高原的冬虫夏草最高卖到每公斤42万元。
(4)江苏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