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材梳理(复习).pdf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教材小说考点汇总梳理课件

一、小说人物形象,教材典题整理(必修+选择性必修)
必修上册
《百合花》/茹志娟
1.小说故事中出现百合花被子有什么用意? ①情节上,百合花被子是情节的一部分,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②衬托人物形象。百合花被子把文中主要人物新媳妇、通讯员关联在一起,突出 新媳妇和通讯员百合花般的高尚纯洁美好的心灵。
③揭示作品主题。通过百合花被子,既表现了战争时代的军民鱼水情,又歌颂了 人性美、人情美。
【答案】①文本一是小说,可以虚构;文本二是纪实作品,强调真实。
教材选择性必修中册第80页第二单元“单元研习任务”
备考总计划——教考衔接
衔接点四:考查文体及分析与教材计划相同
(22年甲卷)文学类文本(双文本) 文本一《支队政委》(小说):虚构作品 文本二《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纪实作品
主观题第9题:这两个内容相近的文本文体不同,因而艺术表现也有差异。请比较 并简要分析。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施耐庵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多次写到“火”,有何作用?
①推动情节发展。写火盆、火炭、火种,连续而来的“火”字,都被林冲的轻轻 一盖盖灭了,连一点火星都没有。这说明草料场里将要烧起的大火,决不是火盆 中的火蔓延而起的,肯定是别有用心的纵火。 ②有利于人物性情的刻画。林冲出门沽酒时“盖炭火”和沽酒回来时“探火种” 的描写,充分地表现了林冲谨小慎微、逆来顺受的性情特点。 ③有利于渲染气氛、映衬人物。如草料场漫天大火,也了林冲胸中熊熊怒火,他 迎着北风,映着烈火,爽快淋漓地斗杀了三个泼贼,一时间,风助火势,火增人 威,汇成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戏剧高潮。
《变形记》/卡夫卡 卡夫卡善用心理和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用人物的喜怒哀乐表现人物特殊复杂 的心理活动,进而表达创作意图。请举出本文中的两例心理描写或细节描写加以分 析说明。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课本知识要点梳理课件

①诗歌最后一段采用了浪漫主义的手法,鸳鸯和鸣与开头 孔雀徘徊遥相呼应,象征了刘、焦夫妇爱情的不朽,又象 征了他们永恒的悲愤与控告,表现了人民群众对自由幸福 婚姻的向往。②最后两句劝喻世人,点出本诗旨意。
第一单元——《蜀道难》
全诗反复咏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话对诗意的转折和 抒情的变化起到的作用:
第二单元——《秦腔》
从整体层次上来说,这个场面描写主要运用了怎样的手法?
主要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手法。 ①作者先写“面”一一夏天蚊子多,冬天寒冷,虽然条 件非常艰苦,但演员排练、群众看排练的热情不减。 ②再写“点”一一刻画叫骂、准备夜餐等细节,表现了 秦人对秦腔的痴迷。
第二单元——《秦腔》
这篇文章的语言特色鲜明,试结合下面的片段简要分析。
第三单元——《陈情表》(课本必背) 高频考察句: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第三单元——《项脊轩志》(考纲必背) 高频考察句:
①突历史上蜀道不 可逾越的险阻
②映来衬行人入蜀 的艰难 ③凸显危困之状 如在眼前 ④渲染羁旅之愁 和蜀道苍凉的气氛
⑤极言山高壁险
第一单元——《蜀相》
结合“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两句,分析借古抒怀这一 艺术手法在诗中是如何体现的。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高度概括了诸葛亮 的一生。两句十四个字,将人们带到战乱不已的三国时 代,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刻画出一位忠君爱国、济世扶 危的贤相形象。怀古是为了鉴今,诗人写作此诗时,安 史之乱尚未平定,国家分崩离析,人民流离失所,诗人忧 心如焚。他渴望能有忠臣贤相匡扶社稷,整顿乾坤,恢 复国家的和平统一。正是这种忧国思想凝聚成诗人对 诸葛亮的敬慕之情,这一历史人物身上寄托了诗人对 国家命运的美好憧憬。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梳理探究练习及答案---副本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梳理探究练习及答案---副本(总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必修2“梳理探究”检测试题——成语·修辞无处不在·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满分100分)重点提示1.梳理汉语成语的相关知识,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2.复习修辞的相关知识,学会修饰文句,提升语言表达的能力;3.通过姓氏、民族探源,引发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思考与探究。
强化基础一、(36分)1.下面成语中加点字的意义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沽名.钓誉一文不名.不可名.状师出无名.B.韦编三绝.美妙绝.伦拍案叫绝.不绝.如缕C.因.材施教因.噎废食因.人成事因.利乘便D.按兵不动.轻举妄动.动.人心弦不动.声色2.下面成语中加点字词的用法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不耻.下问(意动用法)兴师动.众(意动用法)持之以恒..(状语后置)不蔓.不枝(名词活用为动词)B.草菅.人命(意动用法)抱头鼠.窜(名词作状语)轻于鸿毛...(状语后置)清.心寡欲(使动用法)C.祸.国殃民(使动用法)衣锦..还乡(名词活用为动词)马首..是瞻(定语前置)狼.吞虎咽(名词作状语)D.来.之不易(使动用法)激浊.扬清(意动用法)兵不血.刃(使动用法)鳞.次栉比(名词作状语)3.下面成语的结构类型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憨态可掬炉火纯青不见经传无动于衷B.力透纸背冷嘲热讽防微杜渐娓娓而谈C.眉飞色舞情景交融井底之蛙流芳百世D.官样文章庞然大物蛊惑人心江郎才尽4.下面成语中全都含有比喻修辞的一项是()A.挥金如土胆大包天巾帼英雄胸有成竹B.铺天盖地如火如荼守口如瓶浩如烟海C.如法炮制门庭若市铁证如山如雷贯耳D.骨瘦如柴呆若木鸡巧舌如簧如椽大笔5.下面成语中全都是褒义词的一项是()A.神采奕奕肝胆相照炙手可热两袖清风B.耳提面命含英咀华高风亮节力挽狂澜C.古道热肠飞扬跋扈高瞻远瞩和衷共济D.毁家纾难含沙射影经天纬地披荆斩棘6.下面句子中没有运用借代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B.林冲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C.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D.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7.下面各句中没有运用....互文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B.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C.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D.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8.对下面广告词的分析,恰当的一项是()A.瑞士钟表公司广告:“本公司在世界各地的维修人员闲得无聊。
选择性必修中册(二) 单篇梳理4 过秦论-2025高中语文大一轮文言文复习

复习重点 1.积累并记牢“过”“乘”“遗”“策”“顾”“负”“盛”等重要词语。
2.背诵两文,翻译重点句子。
3.掌握判断句的特点及辨析方法。
单篇梳理4过秦论通读全文,解释加点的词语。
(第1段)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①()耕织,修()而取西河之外。
守战之具.②(),外连衡而斗诸侯。
于是秦人拱手..③(第2段)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①()故业,因.②()遗策,南取汉中,西举.③()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④()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⑤()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⑥()为一。
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
于是六国之士,有甯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
秦人开关延.⑦()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秦无亡矢遗镞.⑧()之费.⑨(),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⑩(),追亡逐北.⑪(),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第3段)及至始皇,奋.①()六世之余烈.②(),振.③()长策而(),执敲扑而鞭笞.御.④()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⑤⑥()天下,威振四海。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⑦()命下吏。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⑧()。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⑨(),以愚黔首..⑩();隳.⑪()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二复习课件ppt

▪ (3) 词类活用 ▪ 1、名词作状语 ▪ 既东封郑 ▪ 夜缒而出 ▪ 朝济而夕设版焉 ▪ 吾得兄视之 ▪ 常以身翼蔽沛公 ▪ 头发上指 ▪ 间至军中 ▪ 函封之
向东 在晚上 在早晨 像对兄长一样 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向上 从小路 用匣子
▪ 2、名词用作动词
▪ 晋军函陵
驻扎,驻军
▪ 越国以鄙远
以……为边邑
▪ 本自无教训(教养/训斥或从错误中得到的认 识)
▪ 自可断来信(使者,指媒人/书信) ▪ 处分适兄意(处理、处置/对有错之人作出处罚
决定) ▪ 蹑履相逢迎 (迎接/常指奉承、拍马)
奄奄黄昏后(暗沉沉的;形容气息微弱) ▪ 叶叶相交通(交错相通/为运输、邮电事业的总
称)
▪ (3)词义:
▪ 修姱:修洁而美好。羁: 喻指束缚、约
▪ 名段名句: ▪ ①《荷塘月色》第四、五、六段。 ▪ ②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
莲子清如水。 ▪ ③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 2.疑难提醒
▪
抒情散文重在抒情。将这种情诉诸文字,往
往不是直露无遗的,而是通过精巧、绵密的构思,
富有华彩或哲理性的语言,在写景、状物、叙事
中深婉迂曲又自然而然的表现的。这种情感,打
▪ 5、陶渊明,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 先生,谥靖节,我国第一位杰出的田 园诗人。有《陶渊明集》代表作有 《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 园田居》《饮酒》等。
▪ 名句名篇 ▪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
霏霏。
▪ 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 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 4、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 5、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 6、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 7、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8、暧暧远人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高考全部复习资料汇编(打印版)

高中新课程语文教材必修一至必修五字词集锦必修一字词集锦一. 字音字型1.橘子( jú) 2.百舸(gě) 3.寥廓(liáo kuò) 4.峥嵘(zhēng róng) 5.方遒(qíu) 6.浪遏(è)7.嬉游/嘻笑 8.明澈(chè)/车辙(zhé)/撒播(sǎ)/撤退(chè) 9.不训(xùn) 10.澄清(chéng)11.吝啬(lìn sè) 12.灰烬(jìn) 13.摇曳(yè) 14.曙光(shǔ) 15.睫毛(jíe)16瞳孔(tóng)/一幢(zhuàng) 17.惆怅(chóu chàng) 18.脊骨(jǐ) 19.不屈不挠(náo) 20.噼啪(pī pā) 21.絮絮叨叨(xùxùdāodāo) 22.迂回(yū) 23.发泄(xiè) 24.撩起(liāo)/潦草(liáo) 25.迷惘(wǎng) 26.晨曦(xī) 27.沉湎(miǎn) 28.眷恋(juàn) 29.懊悔(ào) 30.宠爱(chǒng) 31.溺爱(nì) 32.挚友(zhì) 33抹煞(shā) 34.怪癖(pǐ) 35.摭(zhí)拾 36.祈祷(qí dǎo) 37.遨游(áo) 38.引吭(háng)/高亢(kàng)39.甫健(fǔ) 40.翱翔(áo) 41琐碎(suǒ)/铁锁(suǒ)42.汗流浃(jiā)背43.自艾(yì)自怜44.锈钝(dùn) 45焦灼(zhuó) 46.啾啾 (jīu) 47.痴心妄想49絮叨(xù dāo)50炫耀(xùan)51揪住(jiū)/瞅了一眼(chǒu)52、撕碎厮打嘶咬 53、冰雹(báo)54、碾成(nǎn)/ 辗转反侧(zhǎn)55.干瘪(biě)/瘪三(biē)56刻薄(bó)/薄荷(bò)57、敷衍/演 58、蒙(mēng)蔽/ 蒙古59、仓促 60、藐(miǎo)视 / 悠邈(miǎo)61、打跨(kuǎ)/ 挎上(kuà)62、啮噬(niè shì)63、吮吸(shǔn)64、贬低(biǎn)/ 针砭(biān)65、斟酌(zhēn zhuó)66、斑斓(lán)67、水泵(bèng)68、逻辑(ji)/缉拿(jī)69、雏形(chú)/ 皱纹 /反刍(chú)70、妥帖(tuǒ)/粘贴(zhān)71、甄别(zhēn)72、纤弱(xiān)/拉纤(qiàn)73、绚烂(xuàn)74、玫瑰(guī)75、觑了一眼(qù)76、惶然(huáng)/不遑(huáng)77、血脉(mài)/脉脉含情(mò)78、抉择(jué zé)79、一如既(jì)往80、奢侈(shē chǐ)81、商榷(què)82、思忖(cǔn)83、扼住(è)84、窒息(zhì)85、不啻(chì)86、犄角(jī)/掎角(jǐ)角之势87、四肢百骸(hái)88、狭隘(ài)89、跋涉(bá shè)90、慰藉(jiè)91、狼狈(bèi)92、麻痹(bì)93、戕害(qiāng)94、时髦(báo)95、跂(qì)望96、磨砺(lì)97、舟楫(jí)98、跬步(kuǐ)99、驽马(nú)100、骐骥(qí jì)101、阿谀(ē yú)102、贻送(yí)103、锻炼104、炽热(chì)105、彷徨(huáng)106、余暇(xiá)/遐迩(xiá)/瑕(xiá)107涡流(wō)108 擅长(shàn)109、疑窦(dòu) 110、寰宇(huán)111、苍茫 112、喧嚣(xuān xiāo)113、筏船(fá)114、肴馔(yáo zhuàn)115、神裔(yì)116、惦念(diàn)117、踮起(diǎn)118、搭讪(shàn)119、褪色(tuì)120、悲啼(tí)121、真谛(dì)122、根深蒂(dì)固123、饮啜(chuò)124、缀点(zhuì)125、辍(chuò)学126、田塍(chéng)127、濡染(rú)128、三匝(zā)129、发轫(rèn)130、翘首(qiáo)131、桑梓(zǐ)132、屹立(yì)133、钥匙(yào shi)134、静谧(mì)135、贫瘠(jí)136、震撼(hàn)137、遗憾(yí hàn)138、迁徙(qiān xǐ)139、按捺(nà)140、憔悴(qiáo cuì)141、颠簸(diān bǒ)142、抛锚máo)143、温馨(xīn)144、翩翩(piān)145、坍(tān)塌146、烟垢(gòu)147、仓皇(huáng)148、瘸(qué)腿149、捣着(dǎo)150、拴着(shuān)151、门栓(shuān)152、亘(gèn)古153、聆听(líng)154、煊(xuān羊肉 155、寒暄(xuān)156、蛰(zhé)居157、蛰(zhē)了一下158海蛰(zhé)159、曝(pù)晒 160、丰腴(yú)161、恣(zì)意162、惊骇(hài)163、诳语(kuáng)164、攫(jué)来165、轮廓(kuò)166、倚(yǐ)托 167、雾霭(ǎi)168、泥淖(nào)169绰绰有余(chuò)170、绰起(chāo)171、瘴气(zhàng)172、蓦地(mò)173、热泪盈眶(kuàng)174、魁梧(kuí wǔ)175、船舷(xián)176、余音袅袅(niǎo)177、幽壑(hè)178、舳舻zhú lú)179、酾酒(shī)180、横槊(shuò)181、渔憔(qiáo)182、窈窕(yǎo tiǎo)183、惴栗(zhuì lì)184、揣测(chuǎi cè)185、斫伐(zhuó fá)186、蹙眉(cù)187.引觞(shāng)188、涟漪(lián yī)189、蓊郁(wěng yù)190、忧悒(yì)191、花蕊(ruǐ)192、酬酢chóuzuò)193、惬意(qiè)194、追溯(sù)195、莴苣(wō ju)196、嗥叫(háo)197、蠕动(rú)二、成语:1、痴心妄想发音: chī xīn wàng xiǎng释义:痴心:沉迷于某人或某事的心思;妄想:荒诞的打算。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人教版)全5册文化常识梳理汇总

(1—5)文化常识梳理
• 【必修一】
• 1.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等爵位。爵位分为公、侯、伯、 子、男。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 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就是晋文公、秦穆公、 齐桓公等。总体就是分封的土地多,人口多,相应名号也就高了。 • 2.子:古代对男子尊称。 • 3.寡人:寡德之人,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 • 4.执事:办事的官员,可用作对对方的敬称。 • 5.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 【必修四】 • 11.皇天后土:皇天,古代指天,天帝。后土,古代指地,土神。天地或天 地神灵的总称。指天地。旧时迷信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万物。亦作“后土 皇天”。 • 12.三辅:三辅: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 (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管辖的地区(辖境相当今陕西中部地 区)。 汉代在京城继续沿袭秦制的京畿制度。 • 陵邑制度:始于汉高祖,从长陵开始在陵墓旁修建陵城,入住迁入的富户; 其目的是扩大都城人口规模,打击六国旧贵族的势力,削弱诸侯王的势力; 是西汉丧葬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西汉统治者的一项强干弱支的重要措 施,对西汉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有较大的影响。 • 13.太学: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夏、商、周,大学的称谓各有不同, 五帝时期的大学名为成均, 在夏为东序,在商为右学,周代的大学名为上 庠,在洛邑王城西郊。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天人三策”,“愿陛下兴太 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于京师长安设立太学。
• 【必修三】
• 1.敕造,奉皇帝之命建造。敕,本来是通用于长官对下属、长辈 对晚辈的用语,南北朝以后作为皇帝发布诏令的专称。 • 2.监生,国子监生员的简称,指明清两代在国子监(我国封建时 代的中央最高学府)读书的人。清代乾隆以后,国子监只存空名, 地主豪绅可以凭祖先“功业”或捐钱取得监生资格。 • 3.理学,又称“道学”,是宋代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等人 阐释儒家学说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它认为“理”是宇宙的本体, 把“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道德说成是“天理”,提出“存天理, 灭人欲”的主张。 • 4.白帝城:古城名,在今重庆奉节东白帝山上。东汉初年公孙述 所筑,公孙述自号白帝,故名城为“白帝城”。 • 5.青冢,指王昭君的墓。传说冢上草色常青,故名“青冢”。
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材梳理

• 托物言志:在对事物的描绘过程中寄托作 者的个人情感和理念。
• 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 或喜或悲的情感。
• 虚实结合: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刻画人 物性格更鲜明,凸显事物景物特点,更集 中的揭示主旨。
• 1.按人物的年龄铺排,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这组句子,是一种 纵的铺排,按照时间顺序,罗列了一组数字,并 运用了互文的修辞,突出了兰芝的多才多艺、知 书达理、聪明能干。
2.人物的服饰装扮
•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 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当。指如 削葱根,口如含珠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 无双。”这组句子是一种横的铺排。作者不 厌其烦的由足至头、至腰、至耳、至指、至 口、至步,一连串夸张的铺陈,描写了兰芝 的妆束、衣饰、姿态、容颜,既写出了她超 越世俗之美,更表现出了她的从容镇定。
• 典雅优美(较多引用古典诗文):语言具有 古典的美感,丰富文章文化内涵。
• 旁征博引(材料丰富,论据详实,有掉书袋 的嫌疑):有说服力。
散文的线索
• 散文构思的线索,一般有以下几种: • 以人(人物的活动)为线索 • 以物(事物的得失)为线索 • 以事(事件的前因后果)为线索 • 以理(所要阐述的道理)为线索 • 以情感(情感的变化)为线索 • 以时间、空间位置的变化为线索。 • 线索的作用:贯穿/组织全文
• 动静结合:以静衬动或以动衬静,起烘托 作用。
• 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 题,突出表现中心,更具震撼力。
• 渲染烘托: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 • 联想想象:丰富文章内容;使形象更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