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木溪瑶族乡简介
“中华古瑶第一村”的前世今生

“中华古瑶第一村”的前世今生作者:***来源:《党员生活》2020年第05期通城大坪乡内冲村曾是古瑶民在药姑山的家园千家峒的主要寨落之一。
据地方志记载,瑶族的先民们一直在这里安居乐业生活。
后来,瑶民因战乱被迫举族南迁,从而离开了药姑山。
瑶人虽走,几百年过去了,他们的建筑遗址和生活文化习俗却在药姑山区较好地保存了下来,在内冲瑶族村留下了浓郁的瑶风遗韵。
内冲瑶族村是湖北唯一特色瑶族村寨,“瑶族故里”“古瑶文化之乡” “中华古瑶第一村”“中国古瑶文化传承基地”都是他的名片。
2019年12月,“中华古瑶第一村” 风景区开园仪式盛大举行。
近来年,内冲瑶族村这个神秘瑶乡,借脱贫攻坚的战鼓、美丽乡村锐气、乡村旅游的东风,着力打造“中华古瑶第一村”,焕发前所未有的生机。
药姑深山寻觅“瑶踪”庚子鼠年四月,笔者从通城县城出发,沿药姑山旅游公路直达大坪乡东冲水库。
穿过“中华古瑶第一村”迎宾门楼,只见青山环抱之中,古香古色的民居错落有致。
“内冲是一个古老的瑶族村寨,是海内外近400万瑶族同胞的圣地,也是古瑶文化的发祥地。
”当地乡镇干部介绍,内冲瑶族村位于大坪乡药姑山南端,地处赤壁、崇阳、通城和湖南临湘两省四县交界处,距离县城约25公里。
穿行在药姑山丛林,垒砌整齐的石墙、古朴清幽的石井、长满青苔的石屋、层层叠叠的石梯田……各种垒石遗存随处可见,沉淀着浓厚的古瑶历史文化气息。
在药姑山大风塝,至今还保存着一大片山地梯田,山腰分布著石屋、石井、石桥、石沟、石渠、石墓葬及祭祀台、古栈道等遗迹。
据不完全统计,药姑山方圆200余平方公里已发现垒石梯地8000多亩、垒石屋场186个、垒石墓葬36处25000多座,垒石沟渠20公里、垒石小道40公里,垒石神台、神庙276座,碉卡200多座、垒石水井1300多口。
其中,集中连片的垒石文化遗存有100多处。
“石头既是古瑶民的生产、生活及军事工具,也是其文化、信仰的载体,全面融入了古瑶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各个方面。
捐资助学事迹材料

捐资助学事迹材料篇一:大爱无痕-----捐资助学先进个人事迹材料大爱无痕——记辰溪县优秀民营企业家、助学楷模余庆长大爱无痕,它爱得慷慨无私,爱得挚诚纯真,爱得荡气回肠,爱得洒脱从容。
这大爱,不用矫饰,无需做作;润物无声,来去无痕。
——是为题记他,优秀的民营企业家,事业有成,是改革开放后先富起来的典型代表,可是他致富不忘助学,情系家乡教育,为改善家乡教育慷慨解裹。
他,年逾七旬,本该安享晚年,然而每当得知有学生因家贫而失学,他便如鲠在喉,坐立不安,面对贫困学子总是情难自禁,倾力相助。
他,三十年如一日资助贫困学生,坚持不懈,矢志不渝。
三十年来,他资助贫困学生50余人,累计捐资近60万元。
三十年以来,在各种灾害捐献钱款、捐赠物品活动中,他总是积极响应,带头捐献。
他就是辰溪县优秀民营企业家,捐资助学的优秀楷模——湖南省怀化市辰溪县正中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余庆长。
余庆长出生于1940年10月,中专文化,中共党员,辰溪县石马湾乡桐玉里村人。
自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后,他紧跟形势,发展经济,创建石马湾乡基建队,出任队长。
由于讲诚信、讲质量,因而誉满辰溪,成为著名的建筑工程专业户。
尔后他又创建了“辰溪县金属制品厂”、“辰溪县磷肥厂”,三十年来一直在致富路上奔波。
二十一世纪初,余庆长又创建了“湖南省怀化市辰溪正中化工有限公司”,出任董事长。
近年,他又修建了“正中华园”和“湘西宾馆”,二十六层高楼直接云天。
余庆长紧紧抓住了改革开放的大好机遇,成为了时代的弄潮儿,成为了辰溪县著名的民营企业家,但他致富不忘助学,心牵家乡教育发展,情系贫困学生。
“捐资助学是非常有意义的,我愿意做,更乐意做”八十年代初,余庆长带领家乡子弟走出石马湾,创建了建筑队,经过一番拼搏,在当地已是小有名气,然而规模还不算大。
余庆长家乡桐玉里村小学是一所规模较大的片完小,学生人数较多。
然而在八十年代初,该校校舍已经破烂不堪,门窗残缺,桌椅不齐,已成危房。
略述湖南辰溪瑶乡“十字歌”

略述湖南辰溪瑶乡“十字歌”作者:米瑞玲张枫英来源:《文艺生活·中旬刊》2017年第10期摘要:辰溪瑶乡的人们不仅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而且还创造并传承了他们自己优秀的音乐文化。
文章主要从民歌旋律的调式与结构、唱词的内容与艺术价值等方面为大家初步介绍流传于辰溪瑶乡的“十字歌”。
关键词:辰溪;瑶乡;十字歌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9-0130-02一、前言据《辰溪县志》(1994年版)载:辰溪县自西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置辰陵县,为建县之始,隋开皇九年(589年)易县名为辰溪。
现在的辰溪县黄溪口片区是辰溪县瑶族同胞生活的集聚地区,由于有五个瑶族乡,住有近四万七姓瑶同胞(七姓瑶与花瑶、过山瑶等同是瑶族的分支)而被人们称之为“辰溪瑶乡”。
她包括黄溪口镇、龙头庵乡、上蒲溪瑶族乡、罗子山瑶族乡、后塘瑶族乡、苏木溪瑶族乡和仙人湾瑶族乡共六乡一镇,总面积五百多平方公里,十一万多人口,其中瑶民占了近四万人①。
辰溪瑶乡的人们不仅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而且还创造了他们自己的音乐文化,这其中就有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辰溪茶山号子”。
关于辰溪茶山号子,笔者曾发表过相关拙文,在此不多赘述。
本文主要为大家初步介绍流传于辰溪瑶乡的“十字歌”。
二、辰溪瑶乡“十字歌”辰溪“十字歌”属于小调类民歌,它主要是人们在劳动之余或农闲时的日常生活中或婚丧嫁娶、风俗性节日等等,在各村寨、集市或家里演唱的民歌。
小调民歌通常都采用分节歌形式,即同一旋律反复演唱多段唱词,且往往以“四季、五更、十二月或十”等时序体并依序演唱较典型,多角度较全面地按时令、季节、月份或数值演唱不同的内容。
由于辰溪瑶乡平时演唱的此类小调歌曲一般都以“十”为计量单位,如“十把扇子”、“十个月”、“十杯酒”、“十苦女”、“十月望郎”等,故统称为“十字歌”。
其音乐节奏一般比较规范,结构较均衡,旋律委婉细腻而较简单,多用重复手法,五声性徵调式较常见,旋律线条进行以平稳进行及小跳音程为主,同一旋律可以配上完全不同内容的歌词。
湖南怀化市行政区划

2207.88
渠阳镇、甘棠镇、大堡子镇、坳上镇、新厂镇、平茶镇、太阳坪乡、三锹乡、文溪 乡、寨牙乡、藕团乡
通道侗族自 治县
双江镇
洪江市 黔城镇
2223.22
双江镇、县溪镇、播阳镇、牙屯堡镇、菁芜洲镇、溪口镇、陇城镇、万佛山镇、独 坡镇、大高坪苗族乡、坪坦乡、通道县地连林场、通道县播阳农场
黔城镇、安江镇、托口镇、雪峰镇、江市镇、沅河镇、塘湾镇、岔头乡、茅渡乡、 2168.74 大崇乡、熟坪乡、铁山乡、群峰乡、湾溪乡、洗马乡、沙湾乡、深渡苗族乡、龙船
塘瑶族乡、太平乡、岩垅乡
洪江管理区 新民路 114.45 河滨路街道、沅江路街道、新街街道、高坡街街道、横岩乡、桂花园乡
湖南怀化市行政区划
县/市/区
政府驻地
总面积(平 方千米)
下辖地区
鹤城区
红星街道
672.71
城中街道、城北街道、红星街道、迎丰街道、坨院街道、河西街道、城南街道、黄 金坳镇、盈口乡、凉亭坳乡、黄岩旅游度假区
中方县 中方镇
沅陵县 沅陵镇
辰溪县 辰阳镇
溆浦县 卢峰镇
会同县 林城镇
麻阳苗族自 治县
高村镇
新晃侗族自 治县
锦和镇、江口墟镇、岩门镇、兰里镇、吕家坪镇、高村镇、尧市镇、郭公坪镇、文 昌阁乡、大桥江乡、舒家村乡、隆家堡乡、谭家寨乡、石羊哨乡、板栗树乡、兰村 乡、和平溪乡、黄桑乡
1502.12
波洲镇、鱼市镇、凉伞镇、扶罗镇、中寨镇、晃洲镇、林冲镇、贡溪镇、禾滩镇、 步头降苗族乡、米贝苗族乡
芷江镇、罗旧镇、新店坪镇、碧涌镇、公坪镇、岩桥镇、三道坑镇、土桥镇、楠木 2094.63 坪镇、牛牯坪乡、水宽乡、大树坳乡、梨溪口乡、洞下场乡、禾梨坳乡、冷水溪乡
湖南省少数民族聚居区名单

湖南省少数民族聚居区名单湖南省少数民族聚居区名单一、民族自治地方(1州7县) 1.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辖吉首市、凤凰县、花垣县、保靖县、古丈县、泸溪县、永顺县、龙山县等8个县市) 2.通道侗族自治县、新晃侗族自治县、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芷江侗族自治县、麻阳苗族自治县、城步苗族自治县、江华瑶族自治县二、享受民族自治地方待遇的县区(1县2区)桑植县、永定区、武陵源区三、民族乡(不含民族自治地方和享受民族自治地方待遇的县(区)的民族乡)(75个)怀化市(16个)辰溪县(5个):罗子山瑶族乡、苏木溪瑶族乡、上蒲溪瑶族乡、后塘瑶族乡、仙人湾瑶族乡会同县(6个):炮团侗族苗族乡、宝田侗族苗族乡、蒲稳侗族苗族乡、金子岩侗族苗族乡、漠滨侗族苗族乡、青朗侗族苗族乡洪江市(2个):深渡苗族乡、龙船塘瑶族乡沅陵县(2个):二酉苗族乡、火场土家族乡中方县(1个):蒿吉坪瑶族乡邵阳市(15个)绥宁县(8个):河口苗族乡、麻塘苗族乡、东山侗族乡、鹅公岭侗族苗族乡、寨市苗族侗族乡、乐安铺苗族侗族乡、关峡苗族乡、长铺子苗族乡隆回县(2个):山界回族乡、虎形山瑶族乡洞口县(3个):罗溪瑶族乡、长塘瑶族乡、大屋瑶族乡新宁县(2个):麻林瑶族乡、黄金瑶族乡永州市(20个)蓝山县(6个):荆竹瑶族乡、湘江源瑶族乡、浆洞瑶族乡、汇源瑶族乡、犁头瑶族乡、大桥瑶族乡江永县(4个):松柏瑶族乡、千家峒瑶族乡、兰溪瑶族乡、源口瑶族乡宁远县(4个):九嶷山瑶族乡、棉花坪瑶族乡、桐木漯瑶族乡、五龙山瑶族乡道县(3个):横岭瑶族乡、洪塘营瑶族乡、审章塘瑶族乡金洞管理区(1个):晒北滩瑶族乡新田县(1个):门楼下瑶族乡双牌县(1个):上梧江瑶族乡张家界市(7个)慈利县(7个):高峰土家族乡、金岩土家族乡、许家坊土家族乡、三官寺土家族乡、阳和土家族乡、甘堰土家族乡、赵家岗土家族乡郴州市(10个)桂阳县(1个):白水瑶族乡北湖区(2个):保和瑶族乡、仰天湖瑶族乡宜章县(1个):莽山瑶族乡资兴市(2个):回龙山瑶族乡、八面山瑶族乡汝城县(3个):文明瑶族乡、延寿瑶族乡、三江口瑶族乡临武县(1个):西山瑶族乡常德市(4个)鼎城区(1个):许家桥回族维吾尔族乡汉寿县(1个):毛家滩回族维吾尔族乡桃源县(2个):枫树维吾尔族回族乡、青林回族维吾尔族乡衡阳市(1个)常宁市(1个):塔山瑶族乡株洲市(1个)炎陵县(1个):中村瑶族乡益阳市(1个)桃江县(1个):鲊埠回族乡。
中国民族乡镇一览表

中国民族乡镇塔石瑶族水族乡、榕江县仁里水族乡、榕江县定威水族乡、榕江县兴华水族乡、榕江县水尾水族乡、雷山县达地水族乡、都匀市基场水族乡、都匀市阳和水族乡、都匀市奉和水族乡、独山县本寨水族乡、独山县甲定水族乡、独山县翁台水族乡、平塘县卡蒲毛南族乡、荔波县瑶山瑶族乡、荔波县水利水族乡、荔波县水尧水族乡、荔波县永康水族乡、荔波县瑶麓瑶族乡、兴仁县鲁础营回族乡、晴隆县三宝彝族乡、望谟县油迈瑶族乡、遵义市洪关苗族乡、遵义市平正仡佬族乡、桐梓县马鬃苗族乡、余庆县花山苗族乡、仁怀县后山苗族布依族乡、正安县谢坝仡佬族苗族乡、正安县市坪苗族仡佬族乡、道真县上坝土家族乡、安顺市西秀区新场布依族苗族乡、安顺市西秀区鸡场布依族苗族乡、安顺市西秀区岩腊苗族布依族乡、安顺市西秀区杨武布依族苗族乡、安顺市西秀区黄腊布依族苗族乡、平坝县十字回族苗族乡、平坝县羊昌布依族苗族乡、普定县坪上苗族彝族布依族乡、普定县补郎苗族乡、乡、普定县猫洞苗族仡佬族乡、普定县猴场苗族仡佬族乡、毕节市田坎彝族乡、毕节市大屯彝族乡、毕节市阿市苗族彝族乡、毕节市团结彝族苗族乡、毕节市千溪彝族苗族白族乡、毕节市阴底彝族苗族白族乡、黔西县花溪彝族苗族乡、黔西县定新彝族苗族乡、黔西县协和彝族苗族乡、黔西县钟山布依族彝族乡、黔西县绿化白族彝族乡、黔西县新仁苗族乡、黔西县红林彝族苗族乡、黔西县沙井苗族彝族仡佬族乡、黔西县中建苗族彝族乡、黔西县仁和彝族苗族乡、黔西县永焱彝族苗族乡、黔西县太来彝族苗族乡、黔西县铁石苗族彝族乡、黔西县金坡苗族彝族满族乡、黔西县五里布依族苗族乡、大方县竹园彝族苗族乡、大方县响水白族彝族仡佬族乡、大方县鼎新彝族苗族乡、大方县牛场苗族彝族乡、大方县理化苗族彝族乡、大方县安乐彝族仡佬族乡、大方县凤山彝族蒙古族乡、大方县百纳彝族乡、大方县三元彝族苗族白族乡、大方县普底彝族苗族白族乡、大方县沙厂彝族乡、大方县大水彝族苗族布依族乡、大方县黄泥彝族苗族蒙古族乡、大方县核桃苗族白族乡、大方县八堡彝族苗族乡、大方县兴隆苗族乡、大方县大山苗族彝族乡、大方县星宿苗族彝族仡佬族乡、金沙县石场苗族彝族乡、金沙县太平彝族苗族乡、金沙县箐门苗族彝族仡佬族乡、金沙县马路彝族苗族乡、金沙县安洛苗族彝族满族乡、金沙县绿化苗族彝族满族乡、金沙县大田彝族苗族布依族乡、织金县三甲白族苗族乡、织金县宫寨苗族乡、织金县金龙苗族彝族布依族乡、织金县鸡场苗族彝族布依族乡、织金县自强苗族乡、织金县茶店布依族苗族彝族乡、织金县太平苗族彝族乡、织金县后寨苗族乡、纳雍县新房彝族苗族乡、纳雍县库东关彝族苗族白族乡、纳雍县董地苗族彝族乡、纳雍县化作苗族彝族乡、纳雍县姑开苗族彝族乡、纳雍县羊场苗族彝族乡、纳雍县锅圈岩苗族彝族乡、纳雍县昆寨苗族彝族白族乡、纳雍县左鸠戛彝族苗族乡、纳雍县猪场苗族彝族乡、威宁县新发布依族乡、赫章县兴发苗族彝族回族乡、赫章县松林白族彝族苗族乡、赫章县雉街彝族苗族乡、赫章县珠市彝族乡、赫章县双坪彝族乡、赫章县辅处彝族苗族乡、赫章县铁匠苗族乡、赫章县可乐彝族满族乡、赫章县河镇彝族苗族乡、赫章县结构彝族苗族乡、赫章县水塘堡彝族苗族乡、赫章县古达苗族彝族乡、铜仁市桐木坪侗族乡、铜仁市鱼塘侗族土家族苗族乡、铜仁市大坪侗族土家族苗族乡、铜仁市和平土家族侗族乡、铜仁市滑石侗族苗族土家族乡、铜仁市瓦层侗族乡、铜仁市六龙山侗族土家族乡、江口县太平土家族苗族乡、江口县桃映土家族苗族乡、江口县民和侗族土家族苗族乡、江口县德旺土家族苗族乡、江口县官和侗族土家族苗族乡、江口县怒溪土家族苗族乡、江口县埙盘土家族侗族苗族乡、石阡县青阳苗族仡佬族侗族乡、石阡县枫香仡佬族侗族乡、石阡县坪地仡佬族侗族乡、石阡县龙井侗族仡佬族乡、石阡县石固仡佬族侗族乡、石阡县坪山仡佬族侗族乡、石阡县甘溪仡佬族侗族乡、石阡县聚风仡佬族侗族乡、石阡县大沙坝仡佬族侗族乡、思南县大河坝土家族苗族乡、思南县思林土家族苗族乡、思南县东华土家族苗族乡、思南县胡家湾苗族土家族乡、思南县宽坪土家族苗族乡、思南县亭子坝土家族苗族乡、思南县枫芸土家族苗族乡、思南县香坝土家族苗族乡、思南县长坝苗族土家族乡、思南县板桥苗族土家族乡、思南县三道水土家族苗族乡、思南县天桥土家族苗族乡、思南县兴隆土家族苗族乡、思南县杨家坳苗族土家族乡、德江县泉口土家族乡、德江县楠杆土家族乡、德江县复兴土家族乡、德江县合兴土家族乡、德江县河溪土家族乡、德江县长堡土家族乡、德江县桶井土家族乡、德江县共和土家族乡、德江县荆角土家族乡、德江县长丰土家族乡、德江县平原土家族乡、德江县高山土家族乡、德江县藏家土家族乡、德江县龙泉土家族乡、德江县堰塘土家族乡、万山特区下溪侗族乡、万山特区熬寨侗族乡、万山特区高楼坪侗族乡、万山特区黄道侗族乡。
中国少数民族瑶族

民间组织传承
瑶族地区有许多民间组织,如歌堂、 鼓社等,通过组织各种活动传承文化 。
瑶族文化传承的困境与出路
困境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和外界文化的冲击,瑶族传统文化面临着逐渐消失的困境。
出路
为保护和传承瑶族文化,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如加强立法保护、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开展学校教育等。
06
瑶族的旅游开发与保护
共同作用
瑶族的宗教信仰和民间信仰共同作用于他们的文化和社会生活,为瑶族提供了精 神支持和道德指引。
04
瑶族的经济生活与社会组织
瑶族的经济生活
传统农业
瑶族地区主要依靠传统农业 为生,耕种水稻、玉米、红 薯等农作物。
林业
瑶族地区拥有丰富的森林资 源,人们通过砍伐树木、采 集林产品等方式获取经济收 益。
游业的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历史记载
瑶族在秦汉时期就有记载 ,宋代以后瑶族社会有,瑶族被确定为单一 民族。
瑶族的人口分布与地理分布
人口数量
瑶族人口数量在世界各民族中排 名前十,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广西 、湖南、广东、云南等省份。
地理分布
瑶族主要居住在山地和丘陵地区 ,分布在南岭山脉的南北两侧。
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了对少数民族 语言文字的保护和传承力度,包括瑶 族语言文字。
在学校教育中,一些瑶族聚居区的学 校开始引入瑶文课程,以增强学生对 本民族文化的认知和认同。
在广西、湖南等地,政府设立了瑶文 培训中心,推广瑶文教育,培养新一 代精通瑶族语言文字的人才。
此外,一些瑶族文化机构和民间组织 也积极开展文化传承活动,推广瑶族 语言文字的使用,以保护和传承这一 独特的民族文化遗产。
文化展览
通过展览展示瑶族的传统手工艺品、民族服饰、乐器等,让游客 了解瑶族文化的魅力。
关于督查通报模板

关于督查通报模板通报是现有公文文种之一,主要用于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表彰、批评、情况说明三类情况。
下面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督查通报,供大家参考!根据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安排,5月11日,对龙泉村六组、东兴村一组、东兴村六组、富源村二组新农村示范点建设进度进行了督查,现将督查情况通报如下:龙泉村六组新农村示范点涉及农户41户,其中新建住房19户,门面改造21户,不修建农户1户。
包挂干部分别为:欧阳赞福、董志全、马进仓、马东海、马如祥、朱贵珍、杨晓。
到目前为止,已开工建设的有21户,开工率为52.5%,整体进度较为缓慢。
欧阳赞福包挂的马自龙、马自表等7户,现已开工建设的仅为2户,其中墙体建设1户,地基建设1户,开工率为28.6%。
马自龙、马自表、马应彪、郭金平、马全保尚未开工,仍停留在上次通报阶段,没有实质性进展。
董志全包挂的汪阿不都、马海学等6户,现已开工的为5户,其中4户已进入墙体建设阶段,1户已开始贴琉璃瓦,开工率为83.3%。
马英才已开始备料,准备动工。
马进仓包挂的汪外西木、王作龙等5户,现已开工建设的为4户,其中墙体建设3户,地基建设1户,开工率为80%。
汪外西木的门面改造尚未开工,建设进度较为缓慢。
马东海包挂的马忠明、马阿不都等6户,现已开工建设的为2户,均为墙体建设,开工率为33.3%。
马忠明、马阿不都、米热苏尚未开工,建设工作严重滞后。
马如祥所挂的杨英宝、杨胡才等6户,现已开工建设的为4户,均开始进行墙体建设,开工率为66.6%。
王作宝、汪哈比卜仍停留在上次通报阶段,无明显改善。
朱贵珍包挂的马国全、马奴黑等6户,现已开工建设的为3户,其中墙体建设2户,地基建设1户,开工率为50%。
马自成、马国英、马彦海尚未开工,建设进度与4月25日相比,有明显提高,但建设进度仍然较为缓慢。
杨晓包挂的黄云德、米热苏等4户,现已开工建设的为1户,开工率为25%。
汪外里有、黄云德、米热苏至目前为止,建设效果不明显,没有实质性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木溪瑶族乡简介
苏木溪瑶族乡位于辰溪县东南端,东邻溆浦县思蒙乡、统溪河乡,南枕罗子山瑶族乡,西连黄溪口镇,北接后塘瑶族乡。
乡政府驻地苏木溪村,距县城辰阳镇98公里。
全乡总面积51.8平方公里,全乡辖13个行政村108个村民小组,分布稀散,大部分群众居住在大山沟,地形复杂、道路偏远,交通条件普遍较差。
全乡2417户,总人口9234人(其中瑶族人口6740人,占总人口的72.5%。
农业人口8747人,占总人口93%),乡村实有劳动力5173人。
全乡耕地面积7087亩(其中水田面积4793亩,旱地面积900亩),林地面积72844亩,森林覆盖率为72%。
2012年度全乡经济总收入1760.4万元,比上年增长7%,粮食总产量达2643吨,农民人均纯收入2391元。
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为98%,人口自然增长率6‰。
境内沟壑纵横,高寒阴湿,交通不便,历史自然条件差,人口整体素质低,生产水平低下,群众生活困难。
苏木溪学校的基本情况
苏木溪瑶族乡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位于辰溪县东南边陲的苏木溪瑶族乡。
到2013年下学期止,全乡共设一所九校,一所片小和7个教学点。
即苏木溪中心校,田坳片小,小溪、响水、石门、白洋坡、二都湾、塘田、田山7个教学点。
1-9年级在校人数506人,学前班学生130人,共636人。
现有教师59人,其中停薪留职3人,50岁以上7人,40—49岁17人,30—39岁23人,30岁以下9人。
教师平均年龄在40岁以上;中青年教师均安排初中部和小学高年级。
小学低年级都是一些老弱、病、残教师在上岗。
目前中心校学生的学习、活动设施基本能满足要求,但因客观条件和历史原因所致,没有教师住房,一部分教师住教室。
虽然二都湾小学、响水小学、田坳片小等校教学楼是新修的楼房,但无教学辅助设施。
小溪、塘田、田山三个教学点的教学楼,全部是六、七十年代修建的木屋,因多年风雨浸蚀,无力维修,现均已破烂,勉强能用。
苏木溪中心学校教师住房现状及需求
全乡共有教师59人,中心学校教师40人,学校没有一间教师住房,教师住房靠挤占学校功能室、教室和学生寝室,学生寝室原本每间只能住14人,现在却住28人之多,十分拥挤,特别是夏天难办。
因此急需解决教师需住房40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