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边界行 门楼下瑶族坐歌堂
瑶族民歌

无福空看思罗全,不勺沙身思到亡;
九州罗全在贵你,空装言语氐相思。
万看田堂禾生好,定头意生田地禾;
本是田堂禾生好,金水相生年过年。
无福大名造金榜,空见榜头断了心;
脚步榜头回榜尾,榜头榜尾专齐全。
山头生枝好金树,金树花开无命连;
金树花开抽手拔,抽手拔回望万年。
何地连坤生贵胜,生来也胜也聪明;
不为唱,不为唱歌不为还;
唱都歌头无歌尾;歌尾游游格九州。
六、去村多谢歌
抽手上任丁苦你,苦你胜花收语回;
苦你胜花收语退,依连枯树睡迷音。
一心意供胜花顺,肚里无思难供龙。
花能有思收在肚,收在日良你万排。
高山领头枯枝树,风京闲叮内无虫;
风京不叮能无有;风京叮开夫万虫。
七、去村第二晚歌开歌带
龙能再装云再顺,再顺云丝朝上天;
一十、好福歌…………………………39
一十一、能勺歌……………………42
一十二、思花歌……………………44
一十三、两云歌……………………45
一十四、其它歌……………………54
一十五、何人歌……………………61
一十六、何生歌……………………65
一十七、天光歌……………………68
一十八、歌抛………………………72
有命面前两相见,无命死身了面前。
无福不到胜花种,空都供你考文章。
妹能真嫌愁真退,面前不合不秋思。
有语不装守何日,收在肚中不成金。
龙能有心齐顺语,齐顺云丝同向游;
齐顺云丝同一向,云两鸯鸯顺万年。
白姓求官恩开印,小球龙语当求金。
雷氏天心多有久,意望北京沙雨流;
意望北京沙雨落,雨落堂中齐有名。
南半田堂水枯了,意望北京沙雨流;
瑶族民歌的音乐特点

瑶族民歌的音乐特点瑶族特别重视宗教仪式,在“耍歌堂”和“坐歌堂”的仪式中经常演唱歌堂歌,来表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的敬畏。
还有瑶族民歌中的知识歌和劳动山歌,瑶族人民通过民歌演唱的方式把生产劳动的知识、农业季节、自然知识以及生活的伦理道德等全都表现出来。
一、方言演唱:瑶族民歌生动活泼我国各地区的少数民族音乐都是采用本民族本地区的方言土语进行演唱的,瑶族民歌也是这样,而且极具地方特色。
通过方言和民歌的有效结合,可以使民歌更加生活化,没有了格律的限制,也更加生动活泼。
比如说“,礼节歌”中有这么一段:金树开花喷喷香,金口一开歌悠扬,亮的三树叶青青,亮的旱水汪汪。
生我青山算我乖,爱我的人爬出来,我的名叫香菇妹,爱吃荤菜半身斋。
瑶族的语言大部分都是由单章节语音构成的,每一个音、每一个字都有声母和韵母在里面,为了区分不同的单音字,一般在说话的时候会运用不同的语调,在此以外,还有语调的快慢、长短以及音色的差异等。
瑶族民歌一般篇幅都比较小,但是却很感人,具有一种音乐穿透力,而且通俗易懂,容易让人记住。
瑶族民歌的音调都具有民族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音乐善于表现生活,并和方言紧紧在一起。
瑶族民歌来自于人民劳动、娱乐之中,反映了瑶族人民的基本生活情况,其中瑶族民歌的语言就十分具有生活化气息,不仅通俗易懂而且非常口语化,因为口头创作有很大的灵活性,没有太多的约束,这使得瑶族民歌呈现一种大众化色彩。
瑶族人民在长期的集体劳动中,为了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愿望而进行民歌演唱,其演唱语言都是在平时生活中产生的,歌词和曲调也都可以集体改编,极大丰富了民歌创作。
总体来说,瑶族民歌是当地民俗和当地方言土语通过音乐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民族文化,是一种纯粹的“口传音乐文化”,演唱语言和旋律、音色都和本地方言密不可分,带有强烈的地域色彩。
二、曲调婉转:瑶族民歌演绎故事瑶族民歌一般采用五声调式,五声调式中的宫调式、商调式、角调式、羽调式、徵调式都有所应用。
永州边界行 过山瑶鸡公鞋

永州边界行瑶族鸡公鞋编导:孙健【导视】这是过山瑶特有的鞋子,制作精良、绣工精美、舒适耐穿;它为何有如此独特的造型,它又有着怎样的制作工艺和远古传说,本期永州边界行我们在一针一线中一起感受瑶族鸡公鞋的独特魅力。
门楼下瑶族乡是新田县目前唯一的一个瑶族乡,与之相邻的三市四县的乡镇都是瑶族聚居地,民族风情浓厚。
我们赶到门楼下时正逢赶圩日,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穿着瑶族常服的村民格外打眼,尤其是他们穿着的鞋子更是造型独特别有风味,当地人称作鸡公鞋,为了探寻鸡公鞋的故事,我们找到了当地很会做这种鞋子的李华妹,她正在集市上采购日常用品,带着我们走了不远的山路,到了她家,这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典型瑶族木屋,在大山的怀抱里与青山秀水交相辉映。
在古老的华夏大地上自从由母系社会转成父系社会后,便形成了男耕女织的社会分工,历代妇女一代一代传承着古老的绣花鞋技艺,在不盈方尺的鞋材上一针一线地述说着本民族的审美观念和风土人情。
过山瑶的“鸡公鞋”鞋尖上翻,形如龙头彩船,鞋面图案犹如波涛汹涌,又似彩云翻滚。
鸡公鞋的起源,从当前所遗留下的传世品难以考证,李华妹也说不清楚,不过在江华盘王殿的一幅壁画《飘洋过海图》,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迪。
相传古代,瑶人出走千家峒,乘龙船飘游过海,遇上风暴无法靠岸,瑶民们跪在龙船上许愿:“请盘王保佑儿孙能平安过海,靠岸后定感谢盘王。
”渐渐风平浪静,船便靠岸了。
这一天是农历十月十六,又正好是盘王的生日,为了纪念这段经历和怀念始祖盘王,于是就有了盘王节,也有了龙船形状的“乘海鞋”也称“登云绣鞋”。
鞋子前端尖而翘,状为鸡公嘴,当地人形象地称之为“鸡公鞋”,它的制作工艺精致而讲究。
【同期】门楼下瑶族乡门楼下村李华妹编导孙健大姐这是在做什么这个是在做面子在做鞋面子在给这个缝面缝补面子蓝色的布做花纹这个布哪来的这些是被单就是家里不穿的旧衣服旧被单用来做鞋的面子里子面子都可以再买一点红布跟蓝布就行了红布做底子蓝布做花纹我们现在是要把底布一层一层贴起来一般是要贴几层五层的六层勤俭的瑶民把生活中的旧衣物、旧被单保存下来,用来做鸡公鞋的料子,并不厚的鞋帮居然有6层面料,难怪这种鞋子特别耐穿了。
女书“坐歌堂”的音乐研究

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坐歌堂仪式 的内容 与形 式
女书流传地的居 民一般为汉族 ,但是 也有 “ 哭嫁 ”和 “ 坐歌堂 ”的习俗 ,歌 曲内容 中既有叙事歌 ,盘 歌、儿歌 、诉苦 歌 、劝 慰歌等形式,虽然歌 曲的内容篇 幅上有长 有短,但 是都能表达完整 的情感与意境 。在整个婚嫁 习俗 中,最为热 闹和
关键 词 :女 书 ; 坐歌 堂 : 音 乐
女书流传地 江永上江圩一带 ,地处五岭怀抱之 中,西北 的都庞 岭与东南萌渚岭相连 ,这里是瑶汉杂居之地 ,多民族 的 生活 习俗互相 熏陶,也孕育了多元的特有 的文化 内涵 。女书这种独有 的文化现象就是在这样 的环境 中产生 。 “ 据 《 湖 南各
意,颇能打动人心。作为惯例,婶、嫂辈在道情歌里担当着要把如何待人接物,尊老爱幼,勤俭持家,处理好婆媳、夫妻
关系等事项唱给新嫁娘 听。作 为晚辈嫁 娘要对长辈的教诲一一作答 ,表示铭 记在 心和对她们的尊敬与感恩 。比如 《 十二 月 看望娘》 ,长辈唱 : “ 十指连 心心连 肉,女在娘 家二十秋 ,过 门出嫁 到婆家,敬老爱幼记心头 。”嫁娘答唱 : “ 婆 家门前
( - - - )“ 坐 歌堂 ”歌 曲唱词特 征
“ 坐歌 堂”歌 曲大多为七 言体 的诗歌体裁形 式,少有五言体 的诗歌体裁 ,歌 曲中句子 大多都是很规整的 ,具有浓厚 的
乡土 乡村气 息的渲染和色彩鲜 明的节奏感 ,它的歌词在写作上有 以下特 点: ( 1 )押尾韵 。 “ 坐 歌堂 ”歌 曲的每一句歌词都是押尾韵 ,就 是在每一句 的结尾押 “ 脚韵 ”。 “ 坐歌 堂”歌 曲大部分都
湖南民俗之瑶族篇

• 排瑶“耍歌堂”是最大的节 日,相传是为了纪念祖先盘 古王逝世的日子,一说是将 丰收的盛事告慰祖先,祈求 先人神灵保佑族人人丁兴旺, 六畜平安。耍歌堂,每3―5 年举行一次,一般选在农历 十月十六之后,秋收完毕。 历时3-5天不等。
“耍歌堂”是瑶语音译,意为庆丰收。 也是青年男女对歌觅友 的节日。
• 指导老师 熊尚辉老师 组员:李智鹏 李妹 成美琼 张欣 刘影 成美琼 赵晓慧 余晓露
“瑶族药浴”是瑶族民间用以抵御风寒、消除疲劳、防治 疾病的传统文化知识。它是瑶族祖先独创,族内独有, 传内不传外的保健良方。被专家称之为人类健康的古老 传承。“瑶族药浴”它以多种植物药配方,经过烧煮成药 水,用药水放入杉木桶,人坐桶内熏浴浸泡,让药液渗 透五脏六腑、全身经络,达到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排 汗排毒的功效。瑶民生活,过去十分艰苦,不但缺吃少 穿,缺医少药,而且长期居无定所,人们称他为“过山 瑶”。他们游耕于高寒山区,深山老林之中,长年与瘴 气、寒气打交道,加上气候多变,毒蛇、毒虫侵袭,防 不胜防。生活环境十分艰难,为适应如此恶劣环境,他 们祖先终于发明创造了“药浴”。这神奇的养生文化,经 过数百年历史,几十代人的不断完善,使其成为瑶民苦 斗的盔甲。它记录着该民族艰难的历史足迹,闪耀着瑶 民群体智慧的光华。
【二】语言
• 瑶族有自己的语言,瑶语属汉藏语 系瑶族瑶语支, 但情况比较复杂, 一半以上的人说“勉”话,属苗瑶 语 族瑶语支;有五分之二的人说“布努 ” 语,属苗 语支;广西地区有的说“拉 珈”语,属壮侗 语族。多通汉语、壮 语,无本民族文字,一般通 用汉文。 口头文学极为丰富。
广东瑶族之建筑
干栏式的吊脚楼,一般在林区盛行。下围木板,上盖瓦。分上、 中、下三层:上一层放杂物,中一层住人,下一层畜牲口、家禽 之类。在中一层檐下,设干栏和长板凳,供人乘凉及活动等。又 分半边楼和全楼两种。半边楼“半边楼”为一半在平地上,另一 半依山势坡度用树木支架起来,上面住人,下面放东西,俗称“瑶家 吊脚楼”,即干栏式“半边楼
品读永州 江永之千年瑶寨

品读永州——勾蓝风情之千年瑶寨导视:历经千年的勾蓝瑶寨,固若金汤,从未被外敌攻破;四道防御工事,由外到内,支撑起勾蓝瑶人的安全保障;从自我封闭到走出瑶寨,本期《品读永州》勾蓝风情之千年瑶寨,一起感受千年瑶寨的岁月沧桑。
领略了勾蓝瑶人具有鲜明特色的洗泥节和瑶家盛宴,这个千年瑶寨的源起与风土人情更增添了我们的好奇。
【记者王伟:品永州,观天下,今天我们《品读永州》栏目摄制组来到了位于江永县兰溪乡的上村,我面前的这座古戏台,在上村已经矗立了三百多年。
在古戏台前方的一块石碑上刻着这样一行文字,上面写着,予祖昔居万山中,山勾联透,溪水伏流,色蓝于靛,是为勾蓝。
这也正是勾蓝这个名称的由来,来过勾蓝的人通常将这里称为是瑶民的桃花源,今天我们品读永州摄制组也将同您一同领略这神奇美丽的勾蓝瑶寨】勾蓝瑶寨里黄家村的老支书欧阳绪珍,虽然已是年近七旬,但老人精神矍铄,村里每逢有大活动,德高望重的他不仅是组织者更是亲身参与许多活动的具体细节。
这些来,一些专家学者来到勾蓝瑶寨探究勾蓝瑶的历史文化,免不了要找他。
老支书欧阳绪珍的心里,满载着勾蓝瑶的历史与传说。
【勾蓝瑶寨黄家村老支书欧阳绪珍:这个瑶寨听说是以前传下来的,就是春秋战国时期,因为那个时间就没有记载,当时的话,汉朝的时候在这里已经有记载了,汉朝的时候我们有一个龙岩庵它说(这里)原来是最繁华的地方。
我们这里历史很久,两千多年】(小机子拍的摄制组登山花絮)远观勾蓝瑶寨,只见四面环山,在群山的庇护下,千年瑶寨自有它的天然屏障。
新中国成立前,瑶人历来受到压迫和歧视,他们渴望住在平地,平地却没有他们的立足之地,就像一群被放逐的人,瑶人远离平地躲进了崇山峻岭之中。
【勾蓝瑶寨黄家村老支书欧阳绪珍:四处环山,因为这个地方的话了,这个地方防御工事很好,建防御工事,这里叫都源。
听说的话,在先秦时期,这个地方就来了人,来了人以后,他这里九个、十个隘口,都建有城墙】即使是躲藏进了大山深处,依然不足以打消勾蓝瑶人的危机意识,长期饱受压迫和歧视,使得他们的自我防御意识,无比强烈。
精彩热闹的 “耍歌堂”

精彩热闹的“耍歌堂”作者:黎语馨来源:《广东第二课堂(小学)》 2020年第10期连南排瑶耍歌堂位于粤北山区西北部的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是我国惟一的排瑶聚居地,也是耍歌堂流传的地区。
耍歌堂是瑶族一项大型文化活动,主要流行于三排、涡水、大坪、香坪、三江等6个镇的排瑶村寨,具体表现形态包括祭祖、出歌堂、过州舞、长鼓舞、瑶歌演唱、法真表演和追打黑面人等。
根据史料记载,在明洪武年间鼎盛时期的排瑶就已有完整的耍歌堂,至今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耍歌堂是集排瑶纪念祖先、追忆历史、庆祝丰收、酬谢还愿、传播知识和群众娱乐活动于一体的民间盛会。
大歌堂历时三天,每三年或五年举办一次;小歌堂历时一天,每两年或三年举办一次,会期在农历十月十六盘古王婆生日这一天。
2006年瑶族耍歌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黎语馨我的家乡连南瑶族自治县位于广东省西北部,是一个山清水秀、瑶族风情独特的地方。
瑶族有很多传统的节日,例如“三月三”“六月六”等,而其中最盛大的节日就是盘王节了,县里每两年就会举办瑶族原生态“耍歌堂”活动。
瑶民尊奉盘古王(盘瓠),“耍歌堂”就在农历十月十六盘古王婆诞辰这一天举行,有祭祖和欢庆丰收之意。
节日里,瑶族男女老少都穿上新衣服,家家劏猪杀鸡,做豆腐、糯米糍粑招待客人。
瑶寨里土铳齐鸣,牛角声声,瑶民敲起铜锣,跳起长鼓舞蹈,欢闹的声音让整个瑶寨一片欢腾。
随着“咚!咚!咚!滴!滴!滴!”的声音,“耍歌堂”活动这就开始了。
你瞧,参加游行的队伍迎面走来了,那四位身穿大红袍,手里分别拿着经书、神仗等法器,嘴里念着瑶经的先生公,跟在拿着竹幡开路的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后面。
紧接着是一个罗伞幡和一面大红旗,红旗后面跟着各房各姓的队伍。
游行队伍主要由穿着盛装的各房各姓男女老少组成,还有长鼓队、风车队、芒笛队、牛角队等。
看,那举着风车的沙腰妹们还在向大家摆手呢。
最引人注目的就数英雄“法真”了,他站在被两个人抬起来的一个架子上,威风凛凛地看着大家,可神气了!这个环节叫出歌堂。
八排瑶耍歌堂的起源与变迁

先跳舞 的动作并 传 之 。后 来 演变成 “ 耍 歌堂 ” 。
信仰 与历 史变 迁 。耍 歌堂 具有 独特 的 民族 文 化特 征与 内涵 , 虽 饱 经 风雨 , 但历久弥新 , 仍 在 当今 民
族传统文化中独树一帜, 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 传承 和发 展 着 八 排 瑶 的 民族 文 化 。笔 者 有 幸 于 2 0 1 3 年1 1月八 排瑶 耍 歌堂节 日期 间 , 参 加 了八 排瑶 盛 大 的耍歌 堂节 E t 活动 , 并 对 耍 歌 堂作 了一 次 田野
排、 里八 峒排 、 马箭 排 。八 排 瑶 的传 统 节 日有 : 开 耕节 ( 农 历 二月 初 二 ) 、 起愿节 ( 农历 三月初三) 、 尝新 节 ( 农历 六 月初 六 ) 、 开 唱节 ( 农 历 七 月 初
八排 瑶 的艰辛 历史 , 感触 颇深 。
一、Biblioteka 八排 瑶耍歌 堂的起 源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0 9— 2 0
3 . 耍歌堂起源 的传说三 : 相传八排瑶有一个 圣 旨三 郎 的先 民 , 结 婚 之后 , 爱 人 就 早逝 , 整天 都
很伤 心 。有一 天做 工 的时候 , 想起 老婆 , 就在 河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永州边界行
门楼下瑶家坐歌堂
编导:孙健【导视】
古时因生存条件的限制产生的通宵对歌、唱歌的行为,在岁月的流逝中演变成一种瑶族的文化风俗;歌词题材丰富,内容广泛,感恩祝愿、嬉笑怒骂皆在其中;一段过山瑶的悠远历史,沉淀了新田县门楼下瑶家坐歌堂的风土人情。
门楼下瑶族乡位于新田县境北部边缘,与郴州市桂阳县杨柳瑶族乡、衡阳市常宁市满竹瑶族乡、祁阳县晒北滩瑶族乡毗邻。
在门楼下的集市上,经常可以见到周边三市四县多个乡镇的瑶民赶圩的身影,而在山间地头不时飘来的悠扬瑶歌更是增添了这里的民族风情。
一种耳熟能详的歌谣形式招待客人的习俗,在周边的瑶族村寨依然流传,当地人称之为瑶家坐歌堂。
唐能军是乡里文化站的站长,常年研究瑶族文化和风俗,记录、整理了很多坐歌堂的曲调与唱词,并加以改良和推广。
【同期】唐能军新田县门楼下瑶族乡文化站站长
比如说我们的劳动丰收了,大家庆丰收的时候,坐歌堂。
以表达丰收给自己所带来的胜利果实。
这二个吧就是重大文化活动的时候,大家自娱自乐,唱首瑶族情歌,瑶族民歌,第三个吧就是婚嫁娶,在婚礼的时候,特别是体现在晚上,大家在喜庆的时候、喝酒的时候,以坐歌堂的形式唱一些瑶歌。
古代的过山瑶都住在深山密林或高山陡岭,房屋是窄小的杉皮屋或木板房,居住条件简陋。
但是,瑶人热情好客,重情重义。
凡是喜庆之日,都会有亲朋好友上门祝贺。
可大瑶山的人,居住零散路途遥远,来客一般都无法当天返回,主人又没有多余的住处,他们只好点燃一堆柴火,烧一锅油茶,在昏暗的桐油灯下闲聊拉家常,围着火塘通宵达旦的歌唱,直到天明方休。
这种歌唱的形式与湘南独特文化的相互交融之后,以一种新的方式传承下来,逐渐演变成今天有着固定流程和文化内涵,因为往往是在主家堂屋里坐着唱的,所以便被称之为“坐歌堂”。
【同期】唐能军新田县门楼下瑶族乡文化站站长
坐歌堂有很多礼节.第一有,敬茶的时候就有茶歌敬烟的时候有烟歌,喝酒的时候有酒歌,通过一段时间熬到过夜了,到了十二点钟的时候开始演一些情歌,互相调调情,讲一些情歌,体现一些风趣的东西。
再过两个小时到了两点钟以后,他就开始讲一些比较深奥的歌
了,我盘下你啊(出问题),看你歌的这个底细.你盘下我,看我歌的底细。
一来一去到早上的六点多钟了,再之后啊,就吃早饭了,吃早饭之后就是唱一些相互之间尊重的歌了。
在我这里多玩一会儿,我要求你以后到我那再做客,这是一些礼节方面的歌了。
人要走了,这时候,唱一些送别的歌了。
瑶族把天地人间的万事万物都编成歌曲,见什么唱什么,随口一出就是瑶歌。
门楼下瑶族乡地处常宁、桂阳、祁阳、宁远交界之地,形成了一个独特方言的文化圈。
因此,这里的瑶家坐歌堂就成了瑶族“陪客”不可缺少的文化娱乐。
【同期】敬烟歌(歌词大意)
女:感谢哥感谢情,敬我一支好香烟,心理感谢说不尽,望哥阳春好收成
男:妹妹真是好心情差烟一支动心情不尽情来不尽意望妹一定莫客心
敬茶歌(歌词大意)
女:甜茶一杯真有心哥哥不要太有心妹妹生来丑又蠢没有言话表心情
男:苦茶一杯表心情望客莫嫌真情心若是妹妹不在意常来穷家做客人
敬酒歌(歌词大意)
女:哥哥家里真富有常常备有甜美酒自家不舍吃和喝留着美酒敬朋友
男:薄酒一杯不敬意只表哥哥一寸心不远千里来我家没有好酒敬客人
一首坐歌堂的唱词一般由四句组成,每句以七个字的居多。
第二句和第四句的最后一个字瑶语要押韵。
唱歌唱到深夜时,就开始“盘歌”了,一方唱出问题,另一方必须对答如流,答不上或答不准的,就要受到惩罚。
【同期】盘问歌(歌词大意)
男:盘王出世在何方盘王是何的祖先盘王生来有几子长大各自在何家
女:盘王出世在伏江盘王是瑶家祖先盘王生来有九子后来主宰各自方
瑶族男女自由恋爱,通过对歌,自由选择对象,父母从不干涉。
坐歌堂时男女对唱,爱慕之情,都流露于歌声之中。
这也是青年男女在交往中,考查对方的才华、智慧和诚意所唱的歌,
男女一问一答,很有情趣。
【同期】盘问歌(歌词大意)
男:妹妹生来一枝花哥哥看到动了心若是能娶妹做妻做牛做马哥甘心
女:哥哥生的好又帅妹妹真是好喜爱若是哥能做我郎一定待好爹和娘
坐歌堂瑶歌的演唱形式有道白,按歌的内容,不用音调,跟讲话一样。
有轻唱,歌者带着深厚的感情,有轻有重,有快有慢。
有高腔,这是送客的时候用的,声音传得远,体现了依依不舍,再次邀请的含义。
【同期】送客歌(歌词大意)
女:舍不得走来也要走舍不得回来也要回若是来年有机会再来你家享福情
男:舍不得妹来舍不得情又要送走贵客人若是妹妹不在意常来我家做贵人
现实中这种因瑶家没有多余的住处而通宵对歌的行为,带来了欢聚的快乐,在岁月的流逝中逐渐演变成一种瑶族的文化风俗,现在的瑶家不会出现来客了没有住处的状况,现在的瑶家坐歌堂也不再是为了陪来客打发漫长的黑夜行为,完全成了瑶家一种自发的、浓烈的、发自内心的歌唱活动。
尽管如此,瑶家人去别人家吃酒做客、参加坐歌堂,依然会盛装出席,以示尊重。
【同期】赵荣富门楼下瑶族乡舍子源村编导:孙健
大哥,我看你这手上还带了戒指的?
是我们少数民族一般走亲访友别人办喜事就可以装饰戴这个
哦,在家里不戴的在家里做事一般不带
哦,就是出来参加一些聚会啦,或者是参加坐歌堂的活动的时候
坐歌堂活动的时候,别人办喜酒啊,就带着个,这是少数民族的装饰。
它这是显示一种尊重
这是尊重别人,好像自己就喜欢,爱这套,这个是老辈传下来的东西
孙:汉族的话一般就是女的戴,男的很少带手镯的。
赵:汉族就没有几个,我看到带着个圈圈的就是少数名族,孙:它戴几个有说法吗?戴几个
赵:一个可以两个可以,两个是代表你家庭搞起可以。
孙:是家里比较富足,才能多戴几个。
赵:这个了都是装那个毫子(硬币)啊。
孙:银元啊、铜钱啊。
赵:铜钱啊,光元啊,这个就可以装很多。
孙:这是一般的瑶民都有吗?
赵:就是也要富裕一点的才有
孙:我看你这个帽饰跟别人的好像也不一样啊?
赵:这个帽子旧社会就简单一些,就没有这么多,没有这么多花,就是一针一线来绣起的。
孙:现在咱们瑶山里面还有老人家在绣这个吗?赵:还有
孙:还有,这个如果花钱买的话多少钱一个啊?
赵:这个买啊,这个真的要讲工钱来讲六十块钱都要一千块钱
孙:你是六十块钱一天要一千块钱赵:就是一千块钱都还绣不起
孙:我看最特别的就是你这个鞋子很特别啊你平常就穿这个鞋吗?
赵:就是喝酒啊,人家办喜事啊,就穿这样的鞋子。
一般去打工、做事啊、做家务事就穿解放鞋了。
孙:这样子,这个鞋子制作工艺也很难吗?
赵:要聪明的人才做的起孙:那现在咱们门楼下这个瑶乡里还有人会做这个鞋吗?
赵:有孙:还有人做赵:还有很多师傅
孙:但这种鞋我看其他的瑶族地方好像少,是咱们这里特有的嘛?其他的瑶族也穿这个鞋吗?赵:其他的瑶族,只有我们这个过山瑶族才穿这个
孙:哦,这个鞋叫什么名字?
赵:这个叫鸡公鞋孙:鸡公鞋,它这个绣花你看很漂亮啊
赵:最会做最会做的要一个礼拜孙:一个星期才能做一双鞋
赵:做一双要一个礼拜,要年轻聪明的人,老人家做不起了。
孙:老人家做不起了,它既要有技术还要有一点力气
赵:对啊,它要纳这个底子孙:这个很要力道的。
过山瑶悠远的历史,沉淀了瑶家坐歌堂的风俗内涵,作为瑶族古老的文化精华,坐歌堂只是瑶族歌唱形式中的一种。
曲调凭口传心记传世,一首古老的曲调,可能已经在瑶族子孙中流传了千百年,委实就是过山瑶先辈们留给子孙后代的“活化石”。
这种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如今,更多的文化界人士正在努力,让瑶家坐歌堂从一条缺少阳光照耀的山林小道走出大瑶山,向世间展示“过山瑶”瑶歌淳朴的风姿。
【下期导视】
这是过山瑶特有的鞋子,制作精良、绣工精美、舒适耐穿;它为何有如此独特的造型,它又有着怎样制作工艺和远古传说,下期永州边界行我们在一针一线中一起感受瑶族鸡公鞋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