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一拼(1)》教案 高效课堂 获奖教学设计
拼一拼教案及反思

拼一拼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通过学生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美。
4.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教具学具:实物风车、图形卡片、学生自备图形卡片、多媒体展示台。
教法设计:引导观察,动手操作,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教师出示一个风车,并以谈话引入:同学们看,这是什么你们喜欢风车吗谁动手做过这样的风车给大家介绍一下做这样的风车要用哪些东西二、感受新知,观察比较1.提问:你们说得很对,作风车的风叶要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正方形上个学期跟我们见过面了,是个老朋友了,回忆一下,上学期除了正方形你还认识哪些图形在这些图形中,哪些图形和正方形最相似为什么2.提问:它们都有四个角,四条边,先来看看长方形,它的四条边有什么特点上面的边对着下面的边,这样相对的边我们把它叫做对边。
3.引导学生继续观察长方形的边。
提问:我们能想办法证明长方形对边相等吗生可以自由选择证明方法,如对折、测量等,并请用不同的方法的学生上台演示。
(教师板书:对边相等)4.引导学生观察正方形的边,有什么发现你能证明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吗5.小朋友们真了不起,通过你的观察,动手验证了两种图形边的特点,那你能不能利用手中老师发给你的长方形的纸做一个风车呢(全班同学动手做风车,教师给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说一说你在做风车的过程中发现了哪些图形6.一个简简单单的风车,就让我们发现了这么多的图形,你能试着用这些图形来拼更多的图形吗大家来试试!三、动手实践1.学生独立完成第3页的“做一做”。
2.第6页的第4题。
3.第6页的第5题。
四、小结这节课我们进行了图形的拼摆,同学们学得很投入,课下请大家留心观察生活中有哪些基本的图形拼成的图案,说不定会有更多更好的发现。
人教版新一下_拼一拼【优质教案】.docx

拼一拼教学目标:1.通过把长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等活动,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这两个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初步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在七巧板活动中,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对图形的空间想象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交往、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它们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认识七巧板的结构,会用七巧板拼图形。
教学难点:让学生动手在钉子板上围、用小棒拼平行四边形。
能把七巧板还原成正方形,并能用七巧板拼指定的图形和想象的图形。
教学准备:长方形模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课件、小棒、七巧板一副、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出示长方形问“小朋友们,谁愿意来介绍一下这位老朋友?他介绍得对吗?”接着出示第二个图形(正方形),问:“这个老朋友又是谁呢?”再出示圆:“它叫什么名字?这是我们已经认识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三位老朋友。
我发现你们很喜欢折纸,是吗?今天我特意为大家准备了一个折纸的游戏,高兴吗?二、启发思维、引出新知1.认识三角形(1)教师出示一张正方形纸,提问:这是什么图形?学生回答:这是正方形。
师:你能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成一样的两部分吗?学生活动,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折纸的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你是怎样折的,折出了什么图形?师:我们现在折出来的是一个什么图形呢?生答:三角形。
师:小朋友们一下就认识了我们的新朋友。
对了,这就是三角形。
出示并贴上三角形。
板书:三角形(2)提问:这样的图形好像在哪儿也看到过?想一想?①先在小组里交流。
②学生回答。
③老师也带来了几个三角形。
(3)师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物体的面是三角形面,只要小朋友多观察,就会有更多的发现。
2.认识平行四边形(1)这是一张什么形状的纸?(演示长方形纸)怎样折一下,把它折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2)学生先想一想,然后同桌商量着试折。
小班数学教案拼一拼

小班数学教案拼一拼引言小班数学教学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数学教学可以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幼儿打下数学学习的基础。
拼一拼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幼儿通过拼图来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同时也能提高他们对数学概念的认识。
本文将介绍小班数学教案中的拼一拼教学方法,并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进行展示。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手眼协调能力。
2. 提高幼儿对图形的认知和观察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学习和交流的能力。
4. 引导幼儿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二、教学准备1. 拼图游戏材料:包括各种形状的拼图块。
2. 彩色纸张、剪刀和胶水。
3. 教学课件或黑板。
4. 幼儿绘画工具。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1. 学习形状识别和命名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不同形状的图形,引导幼儿认识图形的名称,并帮助幼儿学习认识常见的形状,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
可以使用课件或者在黑板上画图进行展示。
2. 拼图游戏:形状拼图将准备好的拼图块混合在一起,让幼儿通过拼图的方式将正确的形状拼出来。
教师可以先示范一次,然后指导幼儿逐步进行,慢慢增加难度。
可以使用彩色纸张将形状剪下来,让幼儿先将形状拼好,然后进行黏贴,制作出自己的形状拼图作品。
3. 拼图游戏:图案拼图除了形状的拼图,还可以准备一些具有不同图案和颜色的拼图块。
教师可以将图案的拼图块拆散,让幼儿根据图案和颜色的要求进行拼图。
比如,教师可以指导幼儿拼出一个由红色、黄色和蓝色组成的图案,或者是拼出一个由图案组成的动物形象。
4. 拼图游戏:数字拼图在数字教学中,可以使用数字拼图进行教学。
教师将数字图案分解为拼图块,然后让幼儿根据数字和形状的要求进行拼图。
例如,教师可以让幼儿拼出一个数字1,或者是两个数字2。
5. 小组合作拼图将幼儿分为小组,让每个小组合作进行拼图活动。
教师可以给每个小组发放一些拼图块,然后让小组成员共同合作完成一个大型的拼图作品。
这样既可以锻炼幼儿的合作能力,又可以加强他们的交流和表达能力。
小学数学一年级拼一拼教案3篇

小学数学一年级拼一拼教案3篇小学数学一年级拼一拼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认识“”“”和“=”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
2.会利用“”“”和“=”来描述长度和个数的大小比较。
【过程与方法】通过纸条的高低不等和高低相等形象直观引入“”“”和“=”这三种符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判断、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和“=”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建立初步的符号感。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小朋友,开学至今大家都长高了不少,今天我们来比一比身高。
谁愿意来比?(请两个小朋友)大家看看,谁比谁高?谁比谁矮?下面请小朋友三人一组,自由组合,两人比身高,另一人说说比的结果,互相轮流进行。
2.出示投影P18第一题图上有谁啊?(小胖和小丁丁)(小强和小胖)(小亚和小巧)谁来比一比他们的身高,说一说比的结果(1)小丁丁比小胖矮,小胖比小丁丁高。
(2)小强和小胖一样高。
(3)小亚比小巧高,小巧比小亚矮。
二、新授1.出示P18第2题第一张图请小朋友说一说图意。
师并介绍小于号画小于号,开口的方向表示大,合拢的方向表示小。
一起书空小于号。
师:一个单位的计算条比三个单位的计算条短,数学表达方式是13。
念作1小于3。
用心爱心专心谁来说?(多请几个)练一练摆计算条左边放2个,右边放5个,先互相说一说图意,然后写一写。
左边放1个,右边放4个,(独立完成,写一写)2.左边放2个,右边放2个,问:现在是什么情况?2和2相等也就是2等于2。
等号两边开口一样,表示相等。
一起书空等号,然后在书上写等号。
3.猜想一下接下来我们要学习哪个符号?可以猜想一下它的名字,也可以猜想一下它的形状。
先独立思考,然后把你猜想的结果告诉你的同桌。
A:形状,上黑板画一画B:名称C:解释形状D:说图意师:大家讲得真好,正如大家想的,确实我们接下来要学习大于号,谁有什么好方法来记大于号?一起书空大于号。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1单元 拼一拼 教案

二、学习新知:(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堂练习等)启发思维、引出新知1.认识三角形(1)教师出示一张正方形纸,提问:这是什么图形?学生回答:这是正方形。
师:你能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成一样的两部分吗?学生活动,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折纸的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你是怎样折的,折出了什么图形?师:我们现在折出来的是一个什么图形呢?生答:三角形。
师:小朋友们一下就认识了我们的新朋友。
对了,这就是三角形。
出示并贴上三角形。
板书:三角形(2)提问:这样的图形好像在哪儿也看到过?想一想?①先在小组里交流。
②学生回答。
③老师也带来了几个三角形。
(3)师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物体的面是三角形面,只要小朋友多观察,就会有更多的发现。
2.认识平行四边形(1)这是一张什么形状的纸?(演示长方形纸)怎样折一下,把它折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2)学生先想一想,然后同桌商量着试折。
教师巡视(3)交流。
你们会像他一样折吗?(4)折好后把两个三角形剪下来。
要想知道这两个三角形是不是完全一样,你能有什么办法?(把它们叠在一起)这就是完全一样。
(5)现在我们手里都有这样两个一样的三角形,用它们拼一拼,看看能拼出什么图形?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交流探讨。
同学们可能拼出以下几种图形:三角形、长方形、四边形、平行四边形。
每出现一种拼法,请一位同学在投影仪上向大家展示。
X k B 1 . c o m师:这个图形真漂亮,它叫什么名字呀!这个图形就是我们要认识的另一个新朋友——平行四边形。
(出示图形,并板书:平行四边形)(板书)出示一个长方形的模型,提问:“这个图形的面是一个什么图形?”学生回答后,老师将这个长方形轻轻拉动,这时出现的是一个平行四边形。
提问:“现在这个图形的面变成了一个什么图形?”三、课堂练习:(P3做一做2)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四、课堂小结: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形,其实只要把它稍微变一变,就是一个平行四边形了,你看:(演示长方形变平行四边形)。
【中班数学教案】中班数学教案《拼一拼》

【中班数学教案】中班数学教案《拼一拼》教案:《拼一拼》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1页,主题是“拼一拼”。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 学习平面图形的拼接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平面图形拼接现象。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平面图形的拼接方法,学会用图形拼出不同的图案。
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和实践,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学生能够发现生活中的平面图形拼接现象,培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平面图形的拼接方法,学会用图形拼出不同的图案。
难点:发现生活中的平面图形拼接现象,培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拼图卡片、实物模型等。
学具:每人一套拼图卡片、彩色笔、练习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PPT,呈现一些生活中的平面图形拼接现象,如拼图、地毯、衣服图案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形是如何拼接在一起的?”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平面图形的拼接方法,如如何将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正方形,如何将两个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等。
同时,教师进行实物模型演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取一些例题,如拼图卡片,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如何将卡片上的图形拼接在一起,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并讲解拼接方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随堂练习,用拼图卡片拼出不同的图案,并互相展示、评价。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并给予鼓励。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拼一拼1. 平面图形的拼接方法2. 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3. 生活中的平面图形拼接现象七、作业设计1. 请用彩色笔将拼图卡片上的图形拼接在一起,并涂上颜色。
2. 观察生活中的平面图形拼接现象,举例说明,并与同学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平面图形的拼接方法,能够发现生活中的平面图形拼接现象。
幼儿园大班数学课《创意拼一拼》全套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模板范文

幼儿园大班数学课《创意拼一拼》全套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
教案模板范文
【活动目标】
1、了解不同形状组合的特征。
2、学习计算作品形状与数量的方法。
【活动准备】
(海绵纸):正方形、圆形、三角形。
【活动过程】
1、教师用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组合成一个火箭的造型。
——小朋友,看一看这是什么呢?(出示图片)
——请一个小朋友告诉我,他是用什么形状组成的呢?
——用了多少个三角形?
2、教师提示幼儿思考更多的组合方法,并亲手用图形拼一拼。
——我们可以拼一拼(生活中的物品)、房子、树,拼我们生活中的看到的物品,你喜欢的,都可以拼出来,好吗?(发材料给幼儿操作)
——说一说,你用了哪些形状?
——每个形状用了几块?
3、将幼儿创作的造型摆在图形中,鼓励幼儿继续自由地创作,完成后,请幼儿欣赏自己的作品,说一说自己作品的名称,共使用了那些形状、每种形状各有几个。
4、活动结束:请幼儿回家作一些三角形自由拼一拼,发挥自己的创意。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2课时拼一拼-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2课时拼一拼人教新课标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2课时拼一拼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的第一单元第2课时,主要包括了拼图游戏的相关知识。
在这一课时中,学生将学习如何通过组合不同的图形来完成拼图游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拼图游戏的基本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掌握拼图游戏的基本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图形的组合规律,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拼图游戏道具、PPT学具:学生自带的拼图游戏道具、作业本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拼图游戏的例子,讲解拼图游戏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发现图形的组合规律。
同时,教师可以邀请学生上台演示如何完成拼图游戏,加深学生对拼图游戏的理解。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拼图游戏,每组完成一幅指定的拼图。
教师在旁边进行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拼图游戏观察图形发现组合规律动手完成拼图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回家后,尝试完成一幅自己喜欢的拼图游戏,并记录下完成的过程和心得体会。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幅拼图游戏进行完成,并记录下完成的过程和心得体会。
2. 请学生思考一下,如何设计一幅独特的拼图游戏,并尝试动手制作。
答案:学生思考并设计一幅独特的拼图游戏,并尝试动手制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观察、动手和思考,掌握了拼图游戏的基本方法,培养了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图形的组合规律,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教师还通过作业设计,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单元认识图形(二)
第2课时拼一拼(1)
【教学目标】
1.通过有趣的拼一拼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形这些平面图形,并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2.在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并从中体会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拼组图形的过程中,描述图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说说这些图形边的特点。
二、互动新授
1、用长方形进行拼组。
教师出示:用这样的2个长方形(宽的长度是长的长度的一半)拼在一起,你认为会拼出什么图形?
个别学生猜想,汇报。
师:动手试一试,验证你的猜想。
动手操作,拼组。
学生汇报:这样的2个长方形可拼成一个正方形,也可拼出一个长方形。
2.用三角形进行拼组。
教师提出要求:你能用三角形拼成什么图案了?动手试试看。
学生小组内动手操作,互动交流。
教师组织学生展示、汇报:你用了几个三角形?拼出的是什么图案?
学生上台展示:
(1)2个同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2个同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
(3)6个同样的三角形(三条边一样长)可以拼成一个六边形。
(4)4个同样的三角形(三条边一样长)可以拼成一个大的三角形。
……
3.用正方形进行拼组。
教师提出要求:你用正方形能拼出什么图形呢?动手试试看。
学生小组内动手操作,互动交流。
教师组织学生展示,汇报:你用了几个正方形?拼出的是什么图案?
三、巩固梳理,拓展应用
1,完成课本第三页下方的做一做。
师:请你用44拼一拼,能拼出课本上的图形吗?动手试一试。
学生操作展示。
师:你还能用他们拼出什么图形?
学生自由操作,展示汇报。
2.欣赏课本第4页的“你知道吗?”
(1)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欣赏。
(2)师:你还能用七巧板拼成其他好玩的图案吗?动手试一试。
学生小组操作、交流、汇报。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汇报。
教师个人研修总结
在新课改的形式下,如何激发教师的教研热情,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和学校整体的教研
实效,是摆在每一个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的“校本工程”。
所以在学习上级的精神下,本期个人的研修经历如下:
1.自主学习:我积极参加网课和网上直播课程.认真完成网课要求的各项工作.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阶段和自身面临的专业发展问题,自主选择和确定学习书目和学习内容,认真阅读,记好读书笔记;学校每学期要向教师推荐学习书目或文章,组织教师在自学的基础上开展交流研讨,分享提高。
2.观摩研讨:以年级组、教研组为单位,围绕一定的主题,定期组织教学观摩,开展以课例为载体的“说、做、评”系列校本研修活动。
3.师徒结对:充分挖掘本校优秀教师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发挥学校名师工作室的作用,加快新教师、年轻教师向合格教师和骨干教师转化的步伐。
4.实践反思:倡导反思性教学和教育叙事研究,引导教师定期撰写教学反思、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并通过组织论坛、优秀案例评选等活动,分享教育智慧,提升教育境界。
5.课题研究:立足自身发展实际,学校和骨干教师积极申报和参与各级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认真落实研究过程,定期总结和交流阶段性研究成果,及时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师自身的成长。
6.专题讲座:结合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针对学校发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方向性问题,进行专题理论讲座。
7.校干引领:从学校领导开始,带头出示公开课、研讨课,参与本校的教学观摩活动,进行教学指导和引领。
8.网络研修: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独特优势,借助教师教育博客等平台,促进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活动的深入、广泛开展。
我们认识到:一个学校的发展,将取决于教师观念的更新,人才的发挥和校本培训功能的提升。
多年来,我们学校始终坚持以全体师生的共同发展为本,走“科研兴校”的道路,坚持把校本培训作为推动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进而使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全面、持续、健康发展。
反思本学期的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
很多工作在程序上、形式上都做到了,但是如何把工作做细、做好,使之的目的性更加明确,是继续努力的方向。
另外,我校的研修工作压力较大,各学科缺少领头羊、研修氛围有待加强、师资缺乏等各类问题摆在我们面前。
缺乏专业人员的引领,各方面的工作开展得还不够规范。
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在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的领导和专家的亲临指导下,我校校本研修工作一定能得以规范而全面地展开。
“校本研修”这种可持续的、开放式的继续教育模式,一定能使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又上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