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电影及电影艺术
电影技术概论

电影技术概论第一讲导论一、电影:技术与艺术电影是工业时代的艺术--电影技术的更新不断刺激着电影表现形式的更新;崭新的技术带给了电影艺术崭新的表现内容;技术的滞后在某种程度上也会阻碍艺术表达;电影技术的三次变革--1.默片时代终结,1929年《纽约之光》爱迪生:有声电影之父(1910)《爵士歌王》:意外的第一(1928)卓别林对有声电影的反对:a.削弱了蒙太奇手法b.减少了摄影机运动2.黑白时代终结1932,美国特艺色公司,"三色染印法"《白雪公主》(1937)、《乱世佳人》(1939)1950年代初,柯达公司,伊斯曼彩色胶片工艺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红色沙漠》(1964)*1950年代,美国电视工业发展。
大量电影观众流失。
宽银幕电影相继出现。
3.数字化时代开启《星球大战》乔治·卢卡斯(1977)"工业光魔公司"(ILM:Industrial light&magic)《阿甘正传》、《黑客帝国》、《指环王》…视觉暂留与似动现象--动态再现视觉暂留:物体在快速运动时,当眼所看到的影像并不立即消失,而是继续保留0.1秒左右。
(笼中鸟)似动现象:人们把客观上静止的物体看成是运动的,或者把客观上不连续的位移看成是连续运动的现象。
示例1*动态再现的原理是人类生理和心理综合作用的结果。
第二讲剧组的构成1.制片部门制片人(出品人):投资者执行制片(监制):项目运作助理制片:具体事务制片主任(制片经理):制定拍摄计划确保拍摄实施制片助理(剧务):后勤、日常生活2.编剧团队文学策划--决策原著--小说、戏剧故事(创意)--故事提要编剧--完成剧本改编--接手工作剧本医生--润色修改3.导演组导演--从剧本到影像执行导演--剧组协调助理导演--挑选演员、制作故事板动作导演(武术指导)--动作场面设计场记--保证连贯性、为剪辑提供参考4.制作设计制作设计师(艺术指导)--视觉风格美术--置景道具服装化妆5.摄影组摄影指导--首席摄影师操作员--掌机摄影助理--装底片、操作轨道或升降机跟焦员特殊摄影师--摇臂摄影、斯坦尼康摄影或航拍及水下摄影等6.灯光组灯光师--灯具摆放灯光助理--附件、反光或遮挡电工--供电实施场务--搬运、吊具7.录音组录音师--现场收录同期声麦克风吊杆操作员混音师--录音棚声音剪辑特效师(拟音师)配乐8.演员领衔主演--具有票房号召力的明星配角客串演员--非合约演员、友情出演替身--走位、打光、危险性镜头特技演员--专业性较强的高难度动作演员助理--教师、指导、驯兽师群众演员--背景9.剪辑合成剪辑师--现场剪辑、剪辑台剪辑特殊效果--运动捕捉、电脑合成模型师字幕输出第三讲感光件--胶片与CCD一、胶片的构造◎乳剂--照相明胶、卤化银卤化银:感光剂(对蓝光敏感)明胶:粘合剂蛋白质的一种,从动物骨胳或兽浇中提取保证感光剂均匀的附着在载体上。
04-电影艺术欣赏 ppt讲义

电影艺术欣赏韶关学院文学院邓年刚第一讲电影是什么电影是什么电影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娱乐和消遣方式,成为都市人的生活方式。
电影已成为一门值得认真研究的学问。
电影是一种用摄影机把人物、景物及其它被摄对象拍在胶片上,成为许多有连贯性的画格,再由放映机放映到银幕上,造成活动影像以供观赏的艺术。
——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一种用现代科学技术(声、光、电、化、自动控制等)手段全面装配起来的集艺术、审美、大众娱乐功能于一体的媒介手段。
电影是自我与社会的对话。
电影是一种文化与其他文化交换讯息的方式。
电影是艺术,也是商业。
电影是国际间相互了解的媒体。
电影是什么电影是宣传工具。
电影是人们心理和行为活动的映射。
电影是人格魅力的展现。
电影是切去平淡无奇的段落之后的精彩人生。
电影是满足人类独有的窥视欲的工具。
电影是借别人的故事做自己的梦。
电影是什么◎第七艺术◎刘一兵◎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教授作为情感媒体的电影艺术◎观点:电影是传递情感的艺术媒介电影应当打动观众的情感自己先感动,再感动别人抑制住或抑制不住的情感情感要有抑制故事要有悬念电影是一种满足人们审美需要的崭新的艺术形式,它对人类思维方式的深刻影响,不亚于文字和印刷术。
电影作为一种语言符号形式,可以全面反映人类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方方面面。
电影广泛借鉴其他艺术形式的表现手段,又能充分表现和阐释其他艺术作品。
很多人从电影学会生活。
学会成为一种什么样的人。
学会如何遵守社会规范。
学会如何面对社会压力。
△佳片有约◆大嘴美女◎漂亮女人◎诺丁山◎永不妥协◎蒙娜丽莎的微笑◎生死时速◎黑客帝国◎朱莉娅·罗伯茨1990年,凭《漂亮女人》一夜成名。
2000年,以《永不妥协》成为第73届奥斯卡影后。
以八位数的酬劳成为好莱坞片酬最高的女星。
漂亮女人美丽活泼、沦落风尘的维维安风月俏佳人现代版的灰姑娘诺丁山新娘百分百1999浪漫爱情喜剧反串灰姑娘故事威廉塞克旅游书店老板安娜·史考特当红电影明星永不妥协2000艾琳-布洛科维奇有三个孩子的单亲妈妈为弱者辩护,与制造污染的大公司对抗,赢得3亿3千万美元的赔偿。
第一讲第一节 自从有了电影

第一讲英美电影崛起之道
第一节自从有了电影
一、电影艺术的基本特征
综合性与有机性
叙事性与表演性
直观性与观赏性
二、电影艺术的审美机制
三、电影欣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一)画面的构成
构图、色彩、光线、运动
影视构图的基本要素:主体、陪体、环境、景别
景别
景别:被拍摄主体在画面中呈现出来的范围。
一般分为五种: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二)声音
影视艺术声音的类型包括:人声、音乐、音响
(三)镜头
1、镜头的含义:指拍摄过程中摄影(像)机从开机到关机这段时间内不间断地拍摄下来的一个叙事段落。
2、镜头的运动方式:推、拉、摇、移、跟
(四)蒙太奇
1、蒙太奇的概念:
Montage法文原意为:“结构”、“装配”、“组接”。
蒙太奇的完整概念有三层含义:思维、剪辑、基本结构手段和技巧。
2、电影蒙太奇:
电影创作的主要叙述手段和表现手段之一。
电影将一系列在不同地点,从不同距离和角度,以不同方法拍摄的镜头排列组合起来,用以叙述情节,刻画人物。
当不同的镜头组接在一起时,往往会产生各个镜头单独存在时所不具有的含义。
3、蒙太奇分类:
(1)画面蒙太奇:把电影镜头有机地、艺术地加以组接剪辑,组合成各个有组织的片段、场面,直到成为一部完整的影片。
(2)外部蒙太奇:音响蒙太奇、色彩蒙太奇
(3)内部蒙太奇:单个镜头内部的场面调度。
电影艺术与电影教学

反 而 多花 了 3 0 元
,
三 兄 弟 为
,
,
我国
费疗 而 争 论 不 休
解 决不 了
。
街道
、
法 院 三 番四 次 地 调停 都
问 题解 决 了
, 。
每 天 城 市有 3 0 0 0 万 农村 有 5 0 0 0 万 共 有 8 0 0 0万 观
他 们 看 了《 喜 盈 门》
. 教 师论坛
亿
。
此外
,
还 有一
。
、
二百 亿人次 通过 电视 屏幕观
,
肴各种 影 片
我 国 的 电影 观 众相 当于 美 国电 影 观
《
电 影 艺术
5 倍 众 的2
。
光是
喜 盈 门 》 这一 影片
, ,
头 三 个月
。
的 观众 就达 到 一 亿
后 来竟 超过 了 三 亿 人次
。
电影 之 所 以 拥 有 最 多观 众
,
`
美教育作用 有 积 极 的和 消极 的两 个方面 既 有 净
化心 灵
、
中 对影 视文 化的 教育 也 表现 出越 来越 重视 的趋
势 如法 国的高等 电影 学 院 已 经面 向世 界 特
别是 成 为 非洲 许多 法语 国 家 的 电影 训 练 中心
。
美化 情操 的积 极作 用
。
,
也有 沾污 灵 魂
,
个喷气 式 飞机 驾 驶 员 相 等 的 资金 来 培 养一个 电影
。
七 省号
”
的
_
电影 课 程
如何 深 入理 解 这 一 战 略性 措施 对 于
。
第1讲 电影:艺术、商品与文化

(1)主要包括: 电影的大众文化形态、电影的意识形态、电 影的消费与审美、电影文化的怀旧思潮、电 影与性别、电影的宗教与哲学诉求、电影与 科技、电影的后殖民文化、电影的民族性与 多地性 (2)以上领域具有共同的哲学渊源: 语言学 精神分析理论 意识形态理论
四、影片分析与读解:ring 思考:除了基本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我们有 什么文化方面的深度思考? 1、艺术与技术的角度:视听语言情绪感染 力的关系。 2、产业角度:类型电影、分级制度 3、文化角度:大众传媒、消费、女性、当代 社会心理
课程体系
► ► ► ► ► ► ► ►
电影文化的基本属性 作为大众文化的商业电影 电影的意识形态 电影的跨文化传播 电影文化的消费与审美 电影文化的怀旧思潮 电影与性别 电影与科技
每单元的基本思路
一、理论讲解 1、该课程不着重处理电影艺术的问题。 2、该课程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的哲学研究导论,偏重 把电影文本及现象作为切入点,寻找其背后的社会 文化规律。 二、影片观摩 三、运用理论方法解决现实问题,通过影片认识社 会文化现象及规律
第一讲 电影:艺术、商品与文化
一、电影与技术 1、电影诞生的工业背景 (1)胶片与摄影机的诞生促进了新的文化艺术媒 介的诞生 (2)电影诞生是资本与社会公共空间共同影响下 的产物 2、电影的技术革新 (1)从黑白片到彩色片 (2)从无声片到有声片 (3)数字技术的普及与革命
二、电影与艺术 1、电影与世界: (1)电影是社会的镜子,是社会生活与社会意识的 反射 (2)电影表现社会生活的三种方式:纪录、虚构、 再现 2、电影艺术的媒介:画面与声音的构成 (1)画面的基本构成:构图、色彩 (2)声音的基本构成:画内音、画外音、同期声、 旁白、独白 (3)剪辑:蒙太奇 3、电影艺术的内核——叙事:故事、话语 、电影艺术的内核——叙事:故事、话语
第一讲 电影艺术的诞生与发展

2013.2
第一讲
电影艺术的诞生与发展
一、电影的诞生
1895年12月28,法国巴黎卡普辛路14号,路易.卢米 埃尔兄弟摄制的《火车进站》,标志电影问世。 中国电影诞生与1905年《定军山》谭鑫培主演。 早期默片代表作与世界电影艺术的先驱: 卓别林的《谋生》(1914)
格里菲斯的《一个国家的诞生》(1915)
1972年,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给卓另林发了“艺术成就奖”
1975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授予已经83岁的卓别林爵士封号 1977年12月25日,卓别林在瑞士去世,终年88岁
代表作:《谋生》(1914年) 、《阵雨之间》(1914年) 、《淘金 记》(1925年) 、《马戏团》(1927年) 、《城市之光》(1931 年) 、《摩登时代》(1936年)、《大独裁者》(1940年)、《凡 尔杜先生》(1947年)、《舞台生涯》(1952年) 、《一个国王在 纽约》(1957年) 、《香港女伯爵》(1967年)
卓别林的第一部有声片《城市之光》(1931)
最后默片《摩登时代》(1936),标志默片时代结束。
中国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1931)
三、彩色电影
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世界 》(1935)
早期代表作:《飘》(1939)《十诫》、《埃及艳后》、 《日瓦戈医生》、《西区故事》……
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生死恨》(1948年,费穆导演、 梅兰芳主演) 新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1953)
黑白片有着独特魅力:
费里尼1965年才首拍彩色片;黑泽明坚持到1970年。 史皮尔伯格在1995年拍摄黑白的《辛德勒名单》。
罗斯托茨基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用黑与白表现战争 和现实残酷。
电影与艺术欣赏教学

电影与艺术欣赏教学
教学目标:1、对电影发展历史以及基本概念知识初步了解
2、能够对电影所反映的社会历史或现状进行讨论发表看法
3、引导学生主动对电影技术、手法、主题深意进行更深的理解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1、电影产生及发展历史讲解
2、电影大致分类及欣赏
第二课时:1、电影制作及发行大致步骤
2、电影相关基本概念及名词讲解
3、一些电影手法和技术介绍
第三、四课时:1、电影《辛德勒名单》(1993年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导演)
分段欣赏与话题引导讨论
2、结合对二战历史的讲解帮助学生对电影理解和赏析
3、结合其他二战相关电影如《钢琴家》《起风了》等进行比较
和赏析
第五、六课时:1、电影《房间》(2016兰纳德·阿伯拉罕森执导电影)进行
分段欣赏与话题引导讨论
2、结合现实,对影片主题有关诱拐、监禁、性奴等社会犯罪
问题进行讨论和教育。
影视艺术导论课件第一章影视艺术

1832年,比利时物理学家约瑟夫·普拉多发 明“诡盘”。1895年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摄制 了多部电影短片。进入“活动照相”阶段。
一、电影艺术的产生和发展
电影艺术发展历程
(一)从哑巴——声音——立体声的发展
1927年,美国华纳推出故事片《爵士歌王》被 看作电影史上第一部有声片,电影这“伟大的哑 巴”开口说话了。1977年,《星球大战》和《第 三类接触》采用杜比立体声技术录制,标志电影 立体声时代的开始。
三、蒙太奇手法的运用
代表:美国导演鲍特 和格里菲斯的作品
特 点:创作原则是“通俗化”,有一定的社 会批判性;在电影语言方面,他们较早试验 了诸如两次曝光、移动摄影、叠印、停拍、 特写镜头与全景镜头、移动镜头拍摄以及电 影蒙太奇手法等。
《火车大劫案》 《一个国家的诞生》 《党同伐异》
四、视艺术的一个重要艺术特性是运 动性与造型性的辩证统一。
三、再现的真实性与表现的假定性
假定性强调创造和表现,追求本质的真实,真 实性强调表现与再现,注重外在真实,两者相辅 相成,辩证统一于影视艺术作品之中。
影视艺术是一种能创造最大的真实感的艺术。 它的真实感和逼真性是由影视的技术特性所决定 的。
三、电视艺术的分类
(一) (二)
第一、舞台演出的直播或录播; 第二,经过演播室加工的舞台艺术形态; 第三,狭义意义上的电视艺术。
第一类电视文学类; 第二类电视艺术类; 第三类电视喜剧类; 第四类电视综艺类。
第四节 影视艺术的综合性
一、集体创造的艺术 其一,影视艺术是现代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结 合。 其二,影视艺术的创造是一个集体性的系统 工程,需要许多人员、工种、部门的协同合作 与努力。 其三,影视艺术体现了对各门艺术的各种表 现手段、各种艺术构成元素的综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伯特·罗西里尼:《罗马,不设防的城市》
德·西卡:《擦鞋童》、《偷自行车的人》、 《米兰的奇迹》、《温培尔托·D》
德·桑蒂斯:《罗马11时》
2020/11/28
19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维托里奥·德·西卡《偷自行车的人》(1948)
《偷自行车的人》剧照
意大利的心理现实主义:
1950年之后又出现一代新人,修正新现实 主义电影对“人”表现的贫乏,转向对人物内心 的开掘,影片题材更丰富,手法更多样,思 想内涵更深刻。
将西欧的现代主义电影运动推向了高潮。
此流派称“电影手册派”,并与“左岸派”合流 。
代表:弗朗瓦索·特吕弗、让-吕克·戈达尔、雅
克·里维特、克劳德·夏布洛尔、埃里克·侯麦等
。
2020/11/28
25
1、主无要意特义点无:目的的叙事和人物
2、创新的摄影:手提摄影,均匀光效,反传统银幕方向,
a、作者电影论即兴式的表和摄影
三、电影文学
1.电影剧本
2.文学改编
2020/11/28
4
第一章 电影及电影艺术
一、什么是电影 二、电影艺术的基本特性 三、几个重要的电影流派
5
一、什么是电影?
故事
明星
银幕特效
画面
视听盛宴
搜渴
满足“窥视”的欲望
寻望
娱
共寄
乐
鸣托 增启
满足’补偿”的心理
长发 见心
识智
大制片公司:
2020/11/28
3、《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 美)罗伯特·麦基(著),周铁东(译),中国电影出 版社2001年版
4、《当代电影》《电影艺术》
5、105部参考影片
3
教学 内容
与 计划
一、电影 1.什么是电影 2.电影艺术的基本特性 3.几个重要的电影流派
二、电影与文学 1.语言 2.叙事 3.意蕴
第一讲电影及电影艺术
关于本课程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 学时:32
授课方式:讲授、观摩、讨论等 考核形式:考查 1、期中作业:含至少30个镜头的剧作片段 2、期末作业:完成一篇电影和文学原著对比 的论文
2
参考书目: 1、《电影美学》,(匈)巴拉兹·贝拉(著)何力(译)
,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年版
2、《认识电影》,(美)路易斯·贾内梯(著),焦雄屏 (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年版
电影 = 绘画+音乐+文学+戏剧 =画面(光、色、造型)+语言文字 +
声音(说白、音响、音乐)
15
三、几个重要的电影流派
1、前苏联的“诗意现实主义” 2、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 3、法国“新浪潮”运动 4、新好莱坞电影 5、新德国电影
16
苏联的诗意现实主义
从20年代到50年代,苏联艺术家对电影中诗 的语言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创作出《战舰波 将金号》、《土地》、《母亲》、 《海之歌》 、《雁南飞》等被称为“诗意现实主义”的电影。
关键词:物质媒介
电影的物质媒介包括:摄影机、录音机、胶片、放映 机等器材,电力、机械、感光学、光学、化学等领域的 发展都会带来电影技术的进步。
电影技术几次重大突破 1895年电影由法国卢米埃尔兄弟诞生 1929年有声片《城市之光》出现 1935年彩色电影《浮华世家》出现 1993年《侏罗纪公园》第一次成功采用电脑三维动画制作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奇遇》《夜》《蚀 》、《红色沙漠》、《放大》
费德里科·费里尼:《甜蜜的生活》、《八又二 分之一》
2020/11/28
22
奥尼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
《红色沙漠》 (1964)
费德里科·费里尼
法国新浪潮运动
1950年代末、1960年代初期法国的新电影 创作倾向。用不拘一格的新观念、新方法、新 技巧反对法国电影的“僵化状态”,要求以现代 主义精神彻底改造传统而主流的“优质电影”,
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大众传播媒体,被指定 担负确定的国家意识形态的使命。
10
二、电影艺术的基本特性 1、视听融合的影像艺术
关键词: 影像 视听融合 动态画面 影像:因光影生成的图像,由视听感官直接 感知的形象画面与声音
电影是“每秒24格”的艺术;它具有视听 性和动态性两个特性
11
2、仰赖科技与科技发展同步
13
4、以导演为中心的集体创作
①制片 ②编剧、导演、表演、摄影、录音、美工、服装、 化妆、道具、剪辑、后期制作 ③洗印、拷贝 ④发行、企宣等的参与共同完成电影的整个过程。
“电影是通过集体到个人风格的艺术” “导演中心是一条为世界所公认的电影艺术 规律”
14
5、综合性、跨文化性
电影是多种艺术的综合,融合了多种审美 表现手段:
7
明星制
1、电影:人类第七种艺术 诗(文学) —— 语言艺术 \ 想象艺术 音乐 舞蹈 表演艺术 \ 时间艺术
绘画 雕塑 造型艺术 \ 空间艺术 建筑 电影 —— 综合艺术
9
2、对电影的整体认知
电影是一种艺术样式,受制于艺术创造、艺 术审美的规律;
也是工业产品,进入流通市场便是商品,受 制于商品生产规律;
特点:以富于隐喻性的电影语言(如叙事结 构、对白、表演、画面构成、光线照明和声响气 氛、配乐、道具等),运用比拟、象征等艺术手 段,将主观情绪和客观景物融为一体,对社会历 史进行高度概括的作品。
2020/11/28
17
谢尔盖·爱森斯坦《战舰波将金号》 (1925)
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
世界大战后在意大利兴起的一个电影运动。 主张以冷静的写实手法呈现中下阶层的生活,在 形式上大量采用实景拍摄与自然光,运用非职业 演员表演与讲究自然的生活细节描写,带有不加 粉饰的真实感。
6、传承:戏仿、引用、致敬
弗朗瓦索·特吕弗
《四百击》 “安托万五部曲” 《射杀钢琴师》 《朱尔和吉姆》 《最后一班地铁》
3、b、声非音:情追节求化“同期声”,保留噪音,声画叠用
4、c、剪非辑:理跳性切原,则非(线注性重时空直觉、本能、潜意识) 5、d、与具文学有的现关代系主:义A、的像倾读向书,那与样哲看电学影思(潮大结量合对话)
e、技术创新、抽B、象像表写达小说那样拍电影
(诗化语言、深刻心理、可凝视之“物体”
C、议论
技术制作逼真的动物角色;1995年《TOY》全部采用三 维动画制作完成
12
3、电影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真实性和假定性的 统一
关键词:照相本性 蒙太奇本性 祛疑 延迟怀疑的意愿
真实性与假定性的起伏演进构成电影发展的全 过程,正如瑞希特所指出的那样,“电影本身是为了 复制现实而生的,但到头来,电影最大的美学难题却 是:如何抗拒对现实的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