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

合集下载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分析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分析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分析
卢飞
【期刊名称】《当代医药论丛》
【年(卷),期】2017(015)017
【摘要】目的:探讨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期间峨眉山市人民医院接诊的5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微创清除组和开颅清除组.为微创清除组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为开颅清除组患者采用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ESS量表(欧洲卒中量表)的评分.结果:与开颅清除组患者相比,微创清除组患者治疗后其ESS量表的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
【总页数】2页(P64-65)
【作者】卢飞
【作者单位】峨眉山市人民医院,四川乐山 614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3.34
【相关文献】
1.对接受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分析[J], 李娟;贾妍;王芳;施丹丹;白洁;丁薇
2.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J], 张东阳;
3.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J], 张东阳
4.对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超早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效果分析 [J], 周超
5.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策 [J], 侯庆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脑出血临床治疗新技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

脑出血临床治疗新技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

脑出血临床治疗新技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神经外科疾病,占据了我国脑血管病的一个重要地位。

脑出血的临床治疗一直是神经外科医生面临的重要问题,其治疗方法也在不断地更新与进步。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微创手术技术在脑出血治疗领域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其中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就是一种创新的治疗方法,该技术可以显著减少患者的创伤、恢复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对脑出血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一、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原理及技术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是一种通过微创手术技术清除颅内出血引起的血肿的治疗方法。

该技术主要通过在局部麻醉下,经皮或经鼻进入颅内,利用微创治疗设备将血肿进行清除,手术创面较小,创伤轻微。

该技术最大的优势在于不需要进行传统的开颅手术,避免了传统手术可能引起的并发症,同时术后患者的恢复时间也较短。

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适应症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是对具有一定条件的脑出血患者进行的一种治疗方法。

一般来说,该技术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况的患者:1. 年龄较大的脑出血患者,由于年龄大、体质差,传统手术的手术风险较大,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成为了治疗的首选方法。

2. 患有多种基础疾病的脑出血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由于这些疾病可能给手术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微创手术可以减少手术对患者的影响,降低手术风险。

3. 颅内血肿较小的患者,传统手术可能存在一定的创伤和并发症,微创手术可以更好地保护患者的脑组织,降低手术风险。

四、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注意事项虽然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在进行这项治疗时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避免术后出现问题:1. 术前全面评估。

在进行微创手术前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的评估,确保患者符合该项手术的适应症。

2. 术中严格掌握手术技巧。

微创手术需要医生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严格掌握手术的操作技巧,避免手术过程中对患者产生不必要的创伤。

3. 术后密切观察。

术后需要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术后并发症,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应用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应用
具 有 可 比性 。
表 1 两组预后的比较 [ % ) 例( ]
12 治 疗 方 法 : 创 组 使 用 万 特 福 有 限 公 司 生 产 的 Y . 微 L一1
型一次性颅内血肿 粉碎穿 刺针 , 局部麻 醉下手术 。首 先剃 在
头备皮 , 志物 C 标 T定 位 法 定 位 , 择 血 肿 最 大 层 面 作 为 穿 刺 选
吉 林 医 学 2 1 8月 第 3 第 2 00年 1卷 2期
・36 93 ・ Nhomakorabea微 创 颅 内血 肿 清 除 术 治 疗 脑 出血 的 临 床 应 用
宋江莉 , 启刚 孙 ( 西省富平县医院 , 西 陕 陕 富平 7 10 ) 17 0
[ 摘
要 ] 目的 : 分析微创颅 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 。方 法 : 使用 Y L一1型一次性颅 内血 肿粉碎穿 刺针进行
2 1 两 组 血 肿 清 除 情 况 : 创 组 经 C 复 查 , 实 穿 刺 针 . 微 T 证
10 0 %命 中血肿 , 首次血肿清除率 3 % ~ 5 , 0 6 % 平均 4 % , 5 剩余
部 分 在 1 8d内基 本 清 除 ; 守 组 血 肿 清 除 时 间 为 2 5 , — 保 6— 2d
平 均 3 。 0d
2 2 两组治愈率 、 . 致残率及病 死率 的 比较 : 微创组 的治愈 率 显著高于保守组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 1 , .0 ) 而致 残率 和 病死率则显著低于保守组 , 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 0 0 ) 详 P< .5 ,
见 表 1 。
血 1 ; 3例 出血 量[ 多田公式 : 按 T=Ⅱ 6X ( / 长轴 ) ( L ×S 短轴 ) XS 层数 ) 计算 : ( ] 基底节 2 5—16m , 0 l丘脑及小脑 1 2 1 3~ 5m , 脑叶 3 9 l发 病 至手 术时 间 2~6 l 平 均 22 d 9~ 8m ; , . 。保 守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分析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分析

i n v si a v e e v a c u a t i o n o f i n t r a c r ni a n l a h e ma t o ma h s a b e e n g e t t i n g in f e s o c i l a e f e c t s f o r i t s s l i g h t t r a u ma t i s m, l e s s c o mp l i —
A b s t r a c t Ob j e c i t v e : T o p r o b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e f e c t o f m i n i — — i n v a s i v e e v a c u a t i o n o f h e m a t o m a o n h y p e r t e n s i v e i n t r a 内血肿 清除术 ; 高血压性 脑 出血 ; 并发 症 ; 疗效确切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号 :2 0 9 5—1 4 3 4 . 2 0 1 3 . 0 9 . 0 0 3
中图分类 号 :R 7 4 3 . 3 4
Th e Cl i ni c a l Ef fe c t o f Mi i — n - i nv a s i v e Ev a c ua t i o n o f He ma t o ma o n Hy p e r t e n s ・ — i v e i nt r a c e r e br a l He mo r r ha g e
s i r e e v a c u a t i o n o f h e ma t o ma o r a t e r l a v e n t r i c u l a r e x p o r t i n g b y me a n s o f YL—I P u n c t u r e N e e d l e f o r S i n g l e Us e , a n d ll a c a — s e s w e r e f o l l o we d u p . Re s u l t s: T h e e f e c t o f mi n i —i n v si a v e e v a c u a t i o n o f h e ma t o ma o n h y p e t r e n s i v e i n t r a c e r e b r l a h e mo r - r h a g e a r e g o o d, nd a p r o g n o s i s a n d a mo u n t o f h e mo r r h a g e, t h e c h a n c e or f o p r a t i o n, p r o g r e s s i v e h e mo rh a g e o r n o t r e l a t e s t o t h e o t h e r o r g a n s d i s e se a s .T he b e n i g n r a t e o f ll a p a t i e n t s W s a 8 1 . 3 % a n d t h e d e a t h r a t e w a s 8 . 6 %. Co n c l u s i o n s : Mi n i

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临床应用体会

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临床应用体会

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临床应用体会关键词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1999年至今收治颅内血肿患者453例,男295例,女158例;年龄21~73岁,平均50岁。

>60岁178例,高血压病史432例,病史不详21例,发现高血压2~25年,平均12年。

症状:头痛398例,头晕135例,呕吐342例,癫痫发作26例,出血量35~105ml;GCS 7~14分135例,6~9分223例,4~5分95例;均出现肢体偏瘫,肢体肌力0~3级412例,基底节区出血295例,脑叶出血165例其中枕叶出血63例。

颞叶出血102例,破入脑室41例,脑室出血3例,失语321例,一侧瞳孔散大32例,双侧散大3例。

发病到手术时间:6小时2例,8~12小时289例,12~24小时126例,2~3天34例,7天2例。

治疗方法:手术在手术室进行,常规剃头备皮,以出血量最多和接近颅骨最小距离的CT层面为穿刺定位平面,按CT摄片确定在颅表面的穿刺点,根据穿刺点头皮到血肿中心距离长度选用YL-1型穿刺针。

穿刺点皮肤常规消毒,铺无菌巾。

局麻后,用电钻把穿刺针送入血肿中心,拔去钻芯,拧紧帽盖,针侧管接引流管后,即可行血肿抽吸,为提高冲洗排出血肿速度,可使用血肿粉碎器进行连续冲洗,待冲洗液清亮后,将血肿液化剂喷注到血肿各部位,夹闭3~4小时后开放引流。

每天重复治疗2~3次,直至血肿清除率达>85%即可拔针。

我们使用的冲洗液为0~4℃冰生理盐水500ml+地塞米松10mg。

血肿液化剂为生理盐水2ml+尿激酶2万~3万U。

手术后3天复查CT。

手术时如果出现干抽即刻复查CT,穿刺针确实在血肿中心,不必强行抽吸,可直接冲洗后喷洒液化剂。

结果手术中和手术后并发症:再出血10例,其中手术中出血3例,经处理出血停止,手术拔针前出血3例,2例处理后停止。

1例死亡。

拔针后出血4例,1例死亡。

3例转外科手术治疗死亡2例。

本组用冲洗液及血肿液化剂1~6次,溶解引流时间1~7天,其中2天基本清除23例。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摘要】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是一种新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

本文对该术式的临床效果进行了研究和评价。

在术前评估方面,患者需接受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以确定手术的可行性。

手术操作技术精湛,能够准确清除血肿,保护周围组织。

术后并发症较少,患者康复快速。

临床效果评价显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具有明显的优势,疗效显著。

长期随访结果显示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神经功能得到良好的恢复。

未来,还可以进一步研究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范围和优化技术细节,以提高手术效果。

通过本研究,展望未来微创技术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广泛应用。

【关键词】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效果、手术评估、并发症、长期随访、优势、未来研究、治疗效果、患者康复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通常发生在高血压长期不合理控制的患者中。

这种情况下,脑血管壁的损伤和血管痉挛导致的血压急剧升高,最终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

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带来了严重威胁。

本研究旨在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

1.2 目的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常常导致患者出现昏迷、偏瘫等严重后果。

目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有限,传统的手术治疗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

本研究旨在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的临床效果,评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提供更为有效的治疗选择。

通过对术前评估、手术操作技术的优化,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处理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旨在总结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的优势和不足,为进一步完善该治疗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本研究,希望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详实的临床数据支持,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方法。

脑出血临床治疗新技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

脑出血临床治疗新技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

脑出血临床治疗新技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一、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是什么?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是一种通过微创手术技术清除颅内血肿的治疗方法。

传统的颅内血肿手术治疗方法需要进行颅骨开颅,切开大块颅骨,再将颅内血肿清除。

这种手术方式有很大的创伤,术后恢复周期长,容易并发感染等并发症。

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出现,通过微创技术将颅内血肿清除,减少了手术创伤和并发症的发生,术后患者的恢复周期也会明显缩短。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适用于急性颅内血肿、慢性颅内血肿和脑出血等颅内血肿的治疗。

特别适用于年龄较大的患者、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或者手术风险较高的患者。

患者颅内血肿的位置和大小也是选择微创手术的重要考虑因素。

1. 减少创伤: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通过微创手术技术进行,避免了传统手术需要切开大块颅骨的创伤,术后患者疼痛明显减轻。

2. 缩短恢复周期:微创手术治疗颅内血肿术后,患者的恢复周期较传统颅内血肿手术明显缩短,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3. 减少并发症:传统手术治疗颅内血肿术后易并发感染等并发症,而微创手术治疗减少了手术创伤,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4. 创伤美观:微创手术治疗颅内血肿,手术切口较小,术后创面愈合迅速,创伤美观。

虽然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具有很多优势,但是在进行手术的时候也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患者的病情评估: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病情评估,包括病情的严重程度、颅内血肿的位置和大小等,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

2. 术前准备工作:术前应做好患者的各项检查,确保患者身体条件适宜手术。

3. 术中操作:术中应严格遵守手术操作规范,严格控制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

4. 术后护理:术后护理是成功手术的关键,确保患者术后的休息和恢复。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目的对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间收治的8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及对照组42例。

观察组采取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10%,观察组总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要短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要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共出现并发症3例(7.14%),对照组共出现并发症9例(21.4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较好,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the minimally invasive intracranial hematoma removal technique in treatment of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ion 84 cases of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from May 2013 to May 2015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42 cases of observational group and 42 cases of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inimally invasive intracranial hematoma removal technique,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hematoma by craniotomy,compared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observational group was 97.62%,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control group was 88.10%,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observationa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0.05);The operation time of the observational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amount of bleeding during the operation was less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There were 3 cases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al group,and 9cases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complication rate of observational group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具有可比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
发表时间:2018-02-09T15:52:19.527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11月下第22期作者:周慎
[导读] 由于术中清除部分血肿,术后可不用或少用脱水剂,减少了肾衰竭、心功能不全及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大庆市第四医院神经外科;黑龙江大庆163712
关键词:脑出血微创
高血压脑出血是常见病,其死残率均较高。

虽然以往的治疗方法甚多,但疗效并不十分满意。

我院自2012年3月~2016年3月应用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巨大血肿脑出血46例,手术收到较好效果,笔者在实践工作中总结了一些经验,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6例中男29例,女17例;年龄35~77岁,平均57.4岁。

有高血压病史者35例,均未系统治疗,11例否认有高血压病史;入院时血压正常2例,其余患者血压210~158/143~98mmHg。

活动中起病29例,安静中起病4例,激动后起病13例。

意识清楚7例,嗜睡19例,浅昏迷17例,深昏迷3例。

双瞳孔不等大30例,眼球凝视15例。

偏瘫46例,颈强直16例,病理征46例。

46 例患者入院时均行头颅CT检查,并按多田氏法计算脑出血量(不含脑室内血肿)。

46例患者中,基底节34例,血肿量35~75ml,平均56.3ml;丘脑2例,血肿量15~20ml,平均17.5ml;脑叶10例,血肿量48~88ml,平均65ml。

破入脑室10例,中线结构移位36例(移位2~12mm,平均5.7mm)。

发病距手术时间:3~6h者8例,7~24h者24例,25~72h者14例。

1.2 治疗方法 46例均在局麻下完成手术,烦躁不安者适当给予镇静剂。

以手术前CT显示血肿最大层面的血肿中心部位为穿刺靶点,避开头皮血管及重要功能区,在电钻驱动下,将特制的YL-I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针(北京万特福科技公司产品)钻透颅骨,置入血肿腔内,在颅骨上自锁固定,拔除针芯,放上橡胶圈,抽吸血肿(抽出计算血肿量的30%~40%)。

并以生理盐水等量置换,冲洗血肿腔之后,向腔内注射(1~2)×104u尿激酶,闭管3~4h后开放引流,每日重复2次,至血肿清除后拔除穿刺针。

同时给予控制血压、预防各种并发症等药物。

2 结果
全组拔引流管时间在术后3~6日内。

3日内意识清醒15例,1周内清醒11例,2周内清醒4例,植物人4例,死亡12例(病死率26%),手术后24h内因脑疝致中枢性呼吸衰竭死亡5例,术后5~9日上消化道出血死亡3例,手术后第5日拔管后2h再出血死亡2例,术后26日因肺感染、全身衰竭死亡2例。

3 讨论
(1)高血压性脑出血在最初几小时内由于血肿迅速增大,血肿内压力急剧增高,使周围脑组织挤压、损伤和坏死,继发脑水肿[1]。

近年的研究结果表明,脑出血早期血肿继续扩大和血肿周围半暗带形成是导致临床病情恶化的重要原因[2,3]。

所以对颅内巨大血肿的患者,更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清除血肿,减轻脑血肿,解除颅内的占位效应,消除脑疝,才能有效地抢救生命。

本组46例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穿刺后,首次抽出血肿量的30%~40%,多数患者手术后即双侧瞳孔变等圆,生命体征逐渐平稳。

(2)关于手术时机,笔者认为:(1)手术时间越早,疗效越好,但超早期(<6h)手术再出血率甚高。

(2)手术时间过晚,虽然再出血率低,但是手术后致残率相对较高。

因此,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最佳手术时机是出血后6~12h,此时手术不仅再出血率低,而且有助于缓解血肿后的继发性血肿周围缺血水肿的病理改变,降低手术后患者病残率。

(3)预防术后再出血。

有学者认为,术后血肿腔内再出血的原因并非由于操作损伤所致[4];为了避免再出血,不宜早期进行手术,避免过度抽吸[5]。

笔者体会再出血与以下因素有关:(1)“工作室”的制作过程必须耐心,单次抽吸血肿量不宜过快、过多,抽吸负压切忌过大,以确保颅内压平稳下降;(2)患者血压未控制,烦躁者未能有效镇静;(3)发病6h内手术再出血发生的机会较多。

(4)血肿破入脑室者易形成脑积水,尤其对于严重铸型出血者,有时危及生命。

血肿清除术后,需行脑室外引流和腰椎穿刺置管持续排放血性脑脊液。

(5)由于术中清除部分血肿,术后可不用或少用脱水剂,减少了肾衰竭、心功能不全及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Niizuma H,Suauki J.Stereotactic aspiraton of putamind hemorrhage using a double track aspiration technique.J Neurosurg,1988,22:432-438.
2 李铁山,韩仲岩.脑出血继续出血及其影响因素.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1999,7(2):95-96.
3 张士勇,王培元.血肿周围半暗带对超急性期幕上脑出血预后的影响.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0,12(5):314.
4 Kancel EI,Perexecox VV.Stereoraxic evacuation of sontaneous intracerebral hematomas.J Neurosurg,1985,62:206-210.
5 王智勇,邱荣洁,张俊玲.锥颅血肿吸取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观察.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9,11(9):561-56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