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掘工程平面图图例及规定

采掘工程平面图图例及规定
采掘工程平面图图例及规定

采掘工程平面图绘制要求

第一章基本要求

第 1条.微机绘制矿图必须做到准确、齐全、及时,符号运用要正确、统一,图纸内容应布置适当,着色准确;微机绘制采掘工程平面图的内容、精度以及绘制方法是依据《煤矿测量规程》、《煤矿地质测量图例》、《地形图图式》的要求,结合公司的具体情况制定的。本规定未提到的图例及内容仍按《煤矿地质测量图例》的要求执行。

第 2条. 绘制图种和比例尺,采掘工程平面图比例尺1:2000

第 3条绘制内容

1、井田技术边界,保安煤柱及其它边界线,注明名称及批准文号;

2、本煤层以及与开采开采本煤层有关的巷道(主要巷道应注明名称和月末工作面位置,斜巷应注明倾向和倾角,巷道交叉口、变坡以及平行等特征点,在图上每隔50~100mm应注记底板高程);

3、回采工作面及采空区。注记工作面月末位置,平均采厚、煤层倾角、开采方法、开采年度和煤层小柱状,丢煤区应注明丢煤区原因和煤量;注销区应注明批准文号和煤量;

4、永久导线点和水准点,注明点号和高程;临时点根据需要注记;

5、钻孔、勘探线、煤层露头线、风化带、煤层变薄区、尖灭区、陷落柱和火成岩侵入区、煤厚点、煤样点以及实测的主要地质构造;

6、发火区、积水区、煤及瓦斯突出区、冒流砂区等。应注明发生时间等有关数据;

7、井田边界外100m以内的临矿采掘工程和地质情况,井田范围内的小煤窑及其开采等有关情况;

8、煤层底板等高线、根据图面允许情况和实际要求,加绘地面重要工业建筑、居民区、铁路、重要公路、大的河流、湖泊;

9、水闸墙、水闸门、永久风门、防火门、突水点、抽放水钻孔,标注近期巷道、工作面探放水钻孔数量。

第4条图种编绘原则及精度要求

1:2000采掘工程平面图的井巷部分按实际比例绘制,1:2000采掘工程平面图图例符号按相同比例尺的要求绘制。

重要地物与地物轮廓相对附近控制点的平面位置误差<图上;

次要地物、地物轮廓<图上;

井巷轮廓与最近控制点的相对位置误差<图上;两相邻点边长

误差<图上;

第 5条.图面整饰

1.采掘工程平面图按上北下南方向绘制。

2.矿图一律采用100 mm×100 mm的坐标格网,格网线粗。

3.图廓形式:最外为粗的黑线,中间隔画一条粗的黑线,再隔宽画粗的黑线作为内图廓线。图签与图廓的绘制见图—001。

4.不是上北下南的正格分幅图和自由分幅图应绘制指北针,指北针绘制在图幅的右上角(原则绘制在第2×2格网处)。

指北针的绘制原则按图—003的要求绘制。

第 6条.颜色规定

1.涉及井下测量控制点、边界、地层、岩石、地质勘探、地质构造等图例符号的颜色,以及测量、地质、水文地质、储量估算等图纸的颜色着色,原则按照图—004规定的颜色着色,未规定颜色均为黑色。

2.图中井田范围内的井筒和钻孔的地面高程一律用红色注记,工业广场及风井煤柱用红色线条。

3.井巷工程中,岩巷用桔黄色;分煤层绘制的,煤巷用黑色,综合绘制的,主采煤层用黑色,其它煤层开采的巷道用墨绿色等颜色区

分。使用的颜色要求能明显区分并能在纸质图上明显显示。

第 7条.图件存储

采掘工程平面图填绘后及时存储在本机内(专人管理),并同时在临近的计算机上备份,于次季第一个月10日前备份在可移动硬盘上,于次年1月10日前采用刻录光盘存储备份一套。

第二章. 图纸注记

第 8条.绘制矿图时,各种符号尺寸大小应按要求绘制,在符号密集时,可省略次要符号,以不影响看图为准。

第 9条.注记包括地理名称注记、说明注记和各种数字的注记等。地图中所使用的汉语文字应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

第 10条注记字列分为水平字列、垂直字列、雁行字列和屈曲字列:

水平字列----由左至右各字中心的连线成一直线。且平行于南图廓;

垂直字列----由上至下各字中心的连线成一直线。且垂直于南图廓;

雁行字列----各字中心的连线斜交于南图廓,与被注地物走向平行,但字向垂直于南图廓,如山脉名称、河流名称;当地物延伸方向与南图廓成45°和45°以下倾斜时,由左至右注记;成45°以上倾斜时由上至下注记字序如图1所示。

屈曲字列----各字字边垂直或平行于线状地物,依线状地的弯曲排成字列,如街道名称注记、说明注记等。

注记的字隔是下列注记个字间的间隔,分下列三种:

接近字隔----各字间间隔由0mm—。

普通字隔----各字间间隔由—。

隔离字隔----各字间间隔为字大的2—5倍。

注记字隔的选择是按该注记所指地物的面积或长度大小而定,各种字隔在统一注记的各字中均成相等;为便于读图,一般最大字隔不超过字大的5倍,地物延伸较长时,在图上应重复注记名称。

注记字向,一般为字头朝北图廓直立,但街道名称、公路等级其字向按图1所示

第11条.阿拉伯数字注记用在线状地物(含井下巷道)、高程等注记时,字向按光线法则(光线法则:以光线在右上角呈45°照射,所有的字体注在阳面)执行;用于独立地物,如钻孔高程、孔号、井口高程、碎部点高程注记时采用水平字列(水平字列:各字中心连线平行于南、北图廓,由左向右排列),字头朝图幅上方,字隔。

第12条.汉字注记用在线状地物(如河流、道路、巷道等)名称注记时,一般沿地物走向注记,若线状地物的走向与下图廓的交角大于45°,则从上往下注,否则从左到右注记,字头不能朝下;用在独立地物注记时字头朝上。

第13条.汉字注记字隔为本身字大的1~3倍,若地物较长时,可隔40~50cm再注一次。断层应按落差变化、走向长度及控制点分段注记。

第14条.独立符号说明注记尽可能采用水平字列,不得已时采用垂直字列。

第15条.数字注记取位规定

水准点、导线点、巷道顶板高程和经四等以上水准连测的地面控制点高程取;

井口、井底、钻孔孔口、采高、及见煤高程取,煤厚取;

断层落差、煤仓和1:2000地形图地形点高程取0. 1m;

坐标方格网的座标值取1m,各种倾角取1°。

第16条.方格网坐标注记在内外图廓之间的上、下、左、右,四角及公里变化处的坐标应注全数,采用黑体(Times),1:2000,图上字高为 2. 5mm;正格图幅采用水平字列,自由图幅字列与格网线平行。

第17条.符号中未标明尺寸的,粗线宽为,细线宽为0. 10mm,点的直径为;一般虚线线长4mm、间隔2mm。

第18条.除单独规定外,字体一般为黑色;字体注记一般汉字及字母注记用仿宋体,数字用长等线体,若数字与汉字及字母同时使用时,数字用仿宋体。字体大小按以下规定执行:

1、井筒名称:1:2000图上字高为3. 5mm;

2、井筒用途、巷道名称、边界、露头、断层等名称注记1:2000图上字高为3mm;

3、测点编号、测点高程用长等线体: 1:2000图上字高为1. 5mm;

4、井筒高程、煤厚、断层产状要素等数字注记:1:2000图上字高为2mm;

5、工作面编号用黑体(Times): 1:2000图上字高为3mm;

6、工作面回采日期、钻孔编号注记: 1:2000图上字高为2. 5mm;

7、工作面月份回采注记: 1:2000图上字高为3mm;

8、剖面线(勘探线)号用黑体(Times): 1:2000图上字高为8mm。

第三章具体内容及要求

第19条.巷道、导线点、水准基点、圆形竖井、圆形斜煤仓、圆形煤仓的符号按图-005[采掘工程平面图图例(1)]的要求绘制。

主要巷道应注明名称(一字间隔),主要斜巷还应注记倾向和倾角,1:2000倾角字高2mm,巷道交叉口、变坡以及平巷等特征点,在图上每隔50~100mm应注记底板高程。

所有高程点全部录入电子版图的文件中,根据高程的密度要求,凡是不需要在图上的显示的,该类高程点另建图层,平常处于关闭,当需要用到该高程时,打开该图层。高程点密度,在图上每隔50~100mm应注记底板高程,变坡点、交叉点等特征点壁宿上图。在巷道内能注记的,一律注记在巷道内,点号在左,高程在右,符号按《图例》1号要求绘制,当巷道内不能注记时,点号在巷道的上方,高程在巷道的下方下,距巷道线的间距1mm,注记在符号中部。

当两巷道的投影重合时:(1)当两巷道上下重叠时,如上下一样宽或下巷道宽时,下面巷道宽于上面巷道,巷道帮与帮的间距;如下面巷道窄于上面巷道,则下面巷道绘长4mm,间隔1mm的虚线,巷道帮与帮的间距。(2)当下面巷道与上面巷道交叉时,下面巷道交叉部份不绘,若交叉部份是小硐室(如躲避硐等),则小硐室绘长4mm,间隔1mm的虚线。

月末位置的标注:在巷道的一帮,划一条长10mm长与巷道垂直的短线(线宽)在短线的前方注明时间。字体为黑体,大小为×。独头巷道、当年施工巷道注记日期,其它巷道不注记日期。

绘出所有井口,同时注记井筒名称或编号、风流方向、井筒用途及井口、井底高程。

第20条.采空区边界、井田边界、保安煤柱边界、钻孔、水闸门、水闸墙的符号按图-005[采掘工程平面图图例(2)] 、图-005[采掘工程平面图图例(3)]的要求绘制。

回采工作面注记编号、煤层倾角、煤层小柱状和年度回采色框、年度回采日期、停采日期。

工作面编号注记在工作面中间,采空区按年度注记回采色框、年度回采日期(年、月),年度回采色框线粗为1mm,年度回采日期若沿走向注记超过年度回采色框,可沿倾向注记;凡已停采的工作面在停采线(用单线)注停采日期(月、日,字高为);煤层倾角(字高

为,箭头长与斜巷倾角的箭头相同);煤层小柱状(大小为3mm×12mm,煤层厚度字高为2mm),内容要与实见地质情况相符且比例适当。

井田技术边界、保安煤柱及其它边界线,注明名称和批准文号。井田边界:颜色为黑色;保安煤柱和地面受护边界:颜色为红色;批准文号注在线的外边,尽可能水平排列在煤柱线的右上方,字高为3mm,字的颜色与线的颜色一致为红色。

钻孔孔口高程、底板高程、煤层厚度的数字字高为2mm。

第21条.永久风门、风桥、防火门、防火密闭墙、煤层自然发火区与发火点、瓦斯突出或喷出地点、冒流砂区、煤层露头与风化带、煤层底板等高线按图-005[采掘工程平面图图例(4)] 的要求绘制。

冒流砂区符号适应冒顶区,冒流砂区范围10m以下不画。

煤层露头指煤层顶板到底板宽度在平面上的投影,煤层露头线到风氧化带线之间为风氧化带,斜线与风氧化带线成60°并画满。

第22条.实测正、逆断层,断层编号及注记,断层上、下盘,实测和推测陷落柱,岩浆岩侵入体及天然焦界线等按图-005[采掘工程平面图图例(5)] 的要求绘制。

绘落差大于平均煤厚二分之一的断层,并注记断层的性质、倾角、落差,断层注记用红色;1:1000、1:2000按图-005[采掘工程平面图图例(5)]中编号27 的要求绘制,1:5000图中对采掘影响较大的5m以下(包括5m)落差断层原则上按图-005[采掘工程平面图图例(5)]中编号24、25、26 的要求绘制。采空区绘等高距不大于50m 的煤层底板等高线。

第23条.绘井田边界外100m以内的涉及公司所属矿井的采掘工程和地质情况。按最新的航测图绘制大的河堤、湖堤。绘图签、图廓及指北针。

采掘工程平面图图例及规定

采掘工程平面图绘制要求 第一章基本要求 第 1条.微机绘制矿图必须做到准确、齐全、及时,符号运用要正确、统一,图纸容应布置适当,着色准确;微机绘制采掘工程平面图的容、精度以及绘制方法是依据《煤矿测量规程》、《煤矿地质测量图例》、《地形图图式》的要求,结合公司的具体情况制定的。本规定未提到的图例及容仍按《煤矿地质测量图例》的要求执行。 第 2条. 绘制图种和比例尺,采掘工程平面图比例尺1:2000 第 3条绘制容 1、井田技术边界,保安煤柱及其它边界线,注明名称及批准文号; 2、本煤层以及与开采开采本煤层有关的巷道(主要巷道应注明名称和月末工作面位置,斜巷应注明倾向和倾角,巷道交叉口、变坡以及平行等特征点,在图上每隔50~100mm应注记底板高程); 3、回采工作面及采空区。注记工作面月末位置,平均采厚、煤层倾角、开采方法、开采年度和煤层小柱状,丢煤区应注明丢煤区原因和煤量;注销区应注明批准文号和煤量; 4、永久导线点和水准点,注明点号和高程;临时点根据需要注记; 5、钻孔、勘探线、煤层露头线、风化带、煤层变薄区、尖灭区、

陷落柱和火成岩侵入区、煤厚点、煤样点以及实测的主要地质构造; 6、发火区、积水区、煤及瓦斯突出区、冒流砂区等。应注明发生时间等有关数据; 7、井田边界外100m以的临矿采掘工程和地质情况,井田围的小煤窑及其开采等有关情况; 8、煤层底板等高线、根据图面允许情况和实际要求,加绘地面重要工业建筑、居民区、铁路、重要公路、大的河流、湖泊; 9、水闸墙、水闸门、永久风门、防火门、突水点、抽放水钻孔,标注近期巷道、工作面探放水钻孔数量。 第4条图种编绘原则及精度要求 1:2000采掘工程平面图的井巷部分按实际比例绘制,1:2000采掘工程平面图图例符号按相同比例尺的要求绘制。 重要地物与地物轮廓相对附近控制点的平面位置误差<图上0.6mm; 次要地物、地物轮廓<图上0.8mm; 井巷轮廓与最近控制点的相对位置误差<图上0.6mm;两相邻点边长误差<图上0.3mm; 第 5条.图面整饰 1.采掘工程平面图按上北下南方向绘制。 2.矿图一律采用100 mm×100 mm的坐标格网,格网线粗0.10mm。 3.图廓形式:最外为1.0mm粗的黑线,中间隔1.5mm画一条0.15mm 粗的黑线,再隔15.0mm宽画0.15mm粗的黑线作为图廓线。图签与图

一通三防系统图绘制规范及图例

一通三防系统图绘制规范及图例(试行) 第一条一通三防图纸绘制总体要求 1.整体布局合理、美观,图面整洁,线条均匀光滑。 2.标注内容完整、准确,充分反映井下实际情况,严格按照图纸填图说明和标注格式进行标注。 3.图名一律标在图廓内,位置在图的上图廓线下方留白位置居中,图名(字高33毫米仿宋,字与字之间一个字间距,不带边框)与上部内图廓线间距30毫米。 4.在每张图的左上角绘制一通三防图纸说明。图纸说明中,除图纸名称项目外,其它内容和格式与采掘工程平面图图纸说明一致。 5.在每张图的右下角绘制图签。 6.在每张图的左下角绘制一通三防图纸图例。 7.多煤层同时开采必须绘制分层通风系统图,上报通风管理部的通风系统图可绘制在同一张图纸上。 8.矿井通风系统图及立体示意图均要绘制指北针,位置同采掘工程平面图。 9.通风系统图风流方向均用箭头线标注,风流分支处必须标明风流方向。 10.通风系统图中,测风站数量能够反映矿井风流分配情况。 第二条矿井通风系统二种图的绘制要求及标注内容 (一)矿井通风系统平面图(××煤矿×煤层通风系统图) 1.在1:2000或1:5000采掘工程平面图上绘制。 2.图上标注内容:主扇、风流方向、局部通风机、风筒、密

闭、风门、正反向风门、防火门、调节、风桥、测风站、防爆门、节点编号、采空区、火区、巷道名称及采掘工作面编号等。 3.主扇应标注的内容:主扇型号、电机型号、井下总回风量、主扇负压(即装置静压)等。 4.局部通风机应标注的内容:局部通风机安装地点、型号、风筒直径、全负压风量、局部通风机实际吸风量、风筒供风距离。 5.测风(站)点标注的内容:地点、断面积、风速、风量、气温、瓦斯浓度、二氧化碳浓度。 (二)矿井通风网络图(××煤矿通风网络图) 1.采用单线条(粗细1.25磅,0.44毫米)绘制。 2.凡构成独立通风系统的所有用风点均要在图上显示。 3.网路的简化:简单的串联或并联分支可用一条等效分支代替,对压降很小的井底车场、采区车场及某些巷道可并为一个节点。 4.要尽量减少风路的交叉。交汇点用节点编号(直径6毫米仿宋);不交汇的交叉巷道用直径3毫米的半圆形绕线绘制。 5.网络图一般采取上下放置,其进风段下方,用风段在中间,回风段在上方。形状为椭圆形。 6.图上标注内容:主扇、局部通风机、风筒、风流方向、节点编号、风门、调节、主要巷道名称及采掘工作面编号。 7.图名、图签、图例、标注内容的标注方法和矿井通风系统平面图相同。 图签与图廓单位:毫米

采掘工程平面图绘制要求

河南神火煤业郑州区域管理公司 采掘工程平面图绘制要求 第一章基本要求 第 1条微机绘制矿图必须做到准确、齐全、及时,符号运用要正确、统一,图纸内容应布置适当,着色准确;微机绘制采掘工程平面图的内容、精度以及绘制方法是依据《煤矿测量规程》、《煤矿地质测量图例》、《地形图图式》的要求,结合公司的具体情况制定的。本规定未提到的图例及内容仍按《煤矿地质测量图例》的要求执行。 第 2条绘制图种和比例尺,采掘工程平面图比例尺1:2000。 第 3条绘制内容 1、井田技术边界,保安煤柱及其它边界线,注明名称及批准文号; 2、本煤层以及与开采开采本煤层有关的巷道(主要巷道应注明名称和月末工作面位置,斜巷应注明倾向和倾角,巷道交叉口、变坡以及平行等特征点,在图上每隔50~100mm应注记底板高程); 3、回采工作面及采空区。注记工作面月末位置,平均采厚、煤层倾角、开采方法、开采年度和煤层小柱状,丢煤区应注明丢煤区原因和煤量;注销区应注明批准文号和煤量; 4、永久导线点和水准点,注明点号和高程;临时点根据需要注记; 5、钻孔、勘探线、煤层露头线、风化带、煤层变薄区、尖灭区、陷落柱和火成岩侵入区、煤厚点、煤样点以及实测的主要地质构造; 6、发火区、积水区、煤及瓦斯突出区、冒流砂区等,应注明发生时间等有关数据; 7、井田边界外100m以内的临矿采掘工程和地质情况,井田范围内的小煤窑及其开采等有关情况; 8、煤层底板等高线、根据图面允许情况和实际要求,加绘地面重要工业建筑、居民区、铁路、重要公路、大的河流、湖泊;

9、水闸墙、水闸门、永久风门、防火门、突水点、抽放水钻孔,标注近期巷道、工作面探放水钻孔数量。 第4条图种编绘原则及精度要求 1:2000采掘工程平面图的井巷部分按实际比例绘制,1:2000采掘工程平面图图例符号按相同比例尺的要求绘制。 重要地物与地物轮廓相对附近控制点的平面位置误差<图上0.6mm;次要地物、地物轮廓<图上0.8mm; 井巷轮廓与最近控制点的相对位置误差<图上0.6mm;两相邻点边长误差<图上0.3mm; 第 5条图面整饰 1、采掘工程平面图按上北下南方向绘制; 2、矿图一律采用100 mm×100 mm的坐标格网,格网线粗0.10mm; 3、图廓形式:最外为1.0mm粗的黑线,中间隔1.5mm画一条0.15mm粗的黑线,再隔15.0mm宽画0.15mm粗的黑线作为内图廓线。图签与图廓的绘制见图—001; 4、不是上北下南的正格分幅图和自由分幅图应绘制指北针,指北针绘制在图幅的右上角(原则绘制在第2×2格网处)。 指北针的绘制原则按图—003的要求绘制。 第 6条颜色规定 1、涉及井下测量控制点、边界、地层、岩石、地质勘探、地质构造等图例符号的颜色,以及测量、地质、水文地质、储量估算等图纸的颜色着色,原则按照图—004规定的颜色着色,未规定颜色均为黑色; 2、图中井田范围内的井筒和钻孔的地面高程一律用红色注记,工业广场及风井煤柱用红色线条;

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矿制图标准

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矿制图标准 二OO七年十一月六日

目次 1 总则 (1) 2 基本规定 (1) 2.1 一般规定 (1) 2.2 图纸规格 (1) 2.3 图纸标题栏 (4) 2.4 比例 (5) 2.5 文字与数字 (6) 2.6 图线 (6) 2.7 字母与符号 (8) 3 图形及画法 (10) 3.1 投影及视图 (10) 3.2 尺寸标注 (13) 3.3 标高 (18) 3.4 方向与坐标 (19) 4 图例 (25) 5 附录 (40) 附录一本标准用词说明 (40)

1 总则 1.0.1 为统一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矿设计制图标准,实现制图标准化,提高制图效率,保证图面质量,不用或少用文字说明便能表达设计意图,使设计、施工和生产之间有简捷共同语言,特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采矿专业和井建专业各设计阶段的设计图和通用图(包括CAD绘图),制图中涉及其它专业时,应按有关专业制图标准执行。 1.0.3 本标准遵照国际标准,图纸中使用的简化汉字、计量单位名称及符号,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和规程的规定。 1.0.4 在复制地质图时,仍采用原地质图例进行复制,需要在复制图中增加内容时,应按规定的图例绘制。 2、基本规定 2.1 一般规定 2.1.1 图纸应首先考虑视图简便,在符合各咨询和各设计阶段内容深度要求前提下,力求制图简明、清晰、易懂。 2.1.2 工程咨询和设计图纸的度量单位,无论图面上和图中的文字说明,均应以法(规)定的计量单位表示。 2.1.3 各咨询和各设计阶段的图纸均应编制图纸目录,图纸目录应符合图2.1.3的规格、内容、要求,图纸目录的序号应按各咨询、设计单位自行规定的各设计专业的编号顺序、子项(施工图设计阶段)编号顺序和孙项(施工图设计阶段)编号顺序进行编制。 图2.1.3 图2.1.3 图纸目录幅面格式

采掘工程平面图绘制要求

(一)采掘工程平面图绘制要求 第1条. 微机绘制矿图必须做到准确、齐全、及时,符号运用要正确、统一,图纸内容应布置适当,着色准确;微机绘制采掘工程平面图的内容、精度以及绘制方法是依据《测量规程》、《地质测量图例》、《地形图图式》的要求,结合公司的具体情况制定的。 第2条. 绘制图种和比例尺,采掘工程平面图比例尺1:2000或1:1000。 第3条绘制内容 1、坐标网、指北针、井田边界线、采区边界线、矿层底板等高线、钻孔、小柱状、断层、陷落柱、铁路、河流、水体、高速公路等、保安矿柱线;矿井井下系统元素包括坐标数据、井筒名称、坐标及井口坐标、标高、入井方位角、坡度、井底料仓、井底车场、井下供电站、水泵房、主副水仓、井下爆炸、消防材料库、避险硐室等主要硐室名称及位置、各主要巷道、名称及标高、主要导线点及高程、以及各主要通风设施(风门、风桥、密闭等)。具体内容各矿在实际绘制中可根据本矿实际情况进行部分调整。 2、井田技术边界,保安矿柱及其它边界线,注明名称; 3、回采工作面及采空区。注记工作面月末位置,平均采厚、开采方法、开采年度和矿层小柱状。 4、永久导线点和水准点,注明点号和高程;临时点根据需要注记; 5、钻孔、勘探线、矿层露头线、无矿区以及实测的主要地质构造;

6、井田边界外100m以内的临矿采掘工程和地质情况,井田范围内的废弃矿井及其开采等有关情况; 7、矿层底板等高线、根据图面允许情况和实际要求,加绘地面重要工业建筑、居民区、铁路、重要公路、大的河流、湖泊; 第4条. 图面整饰 1.采掘工程平面图按上北下南方向绘制。 2.矿图一律采用100 mm×100 mm的坐标格网,格网线粗0.10mm。 3.图廓形式:最外为 1.0mm粗的黑线,中间隔 1.5mm画一条0.15mm粗的黑线,再隔15.0mm宽画0.15mm粗的黑线作为内图廓线。图签与图廓的绘制见图—001。 (二)井上下对照图 1、图纸所需绘制内容 1)井田区域地形图所规定的主要内容。 2)各个井口(包括废弃不用的井口和小窑开采的井口)位臵。 3)井下主要开采水平的井底车场、运输大巷、主要石门、主要上(下)山、总回风巷和采区内的重要巷道;回采工作面及其编号。 4)井田边界线、保安矿柱围护带和边界线,并注明批准文号。 2、图纸绘制要求 1)图纸边框、井田边界线、坐标网、指北针等元素按《矿井地质地形图》的统一标准执行。2)其它具体要求,可参考《采掘工程平面图》绘制的具体要求。

采掘工程平面图绘制要求

神火煤业区域管理公司 采掘工程平面图绘制要求 第一章基本要求 第1条微机绘制矿图必须做到准确、齐全、及时,符号运用要正确、统一,图纸容应布置适当,着色准确;微机绘制采掘工程平面图的容、精度以及绘制法是依据《煤矿测量规程》、《煤矿地质测量图例》、《地形图图式》的要求,结合公司的具体情况制定的。本规定未提到的图例及容仍按《煤矿地质测量图例》的要求执行。 第2条绘制图种和比例尺,采掘工程平面图比例尺1:2000。 第3条绘制容 1、井田技术边界,保安煤柱及其它边界线,注明名称及批准文号; 2、本煤层以及与开采开采本煤层有关的巷道(主要巷道应注明名称和月末工作面位置,斜巷应注明倾向和倾角,巷道交叉口、变坡以及平行等特征点,在图上每隔50~100mm应注记底板高程); 3、回采工作面及采空区。注记工作面月末位置,平均采厚、煤层倾角、开采法、开采年度和煤层小柱状,丢煤区应注明丢煤区原因和煤量;注销区应注明批准文号和煤量; 4、永久导线点和水准点,注明点号和高程;临时点根据需要注记; 5、钻、勘探线、煤层露头线、风化带、煤层变薄区、尖灭区、陷落柱和火成岩侵入区、煤厚点、煤样点以及实测的主要地质构造; 6、发火区、积水区、煤及瓦斯突出区、冒流砂区等,应注明发生时间等有关数据; 7、井田边界外100m以的临矿采掘工程和地质情况,井田围的小煤窑及其开采等有关情况; 8、煤层底板等高线、根据图面允情况和实际要求,加绘地面重要工业建筑、居民区、铁路、重要公路、大的河流、湖泊; 9、水闸墙、水闸门、永久风门、防火门、突水点、抽放水钻,标注近期巷道、工作面探放水钻数量。 第4条图种编绘原则及精度要求

煤矿一通三防系统图绘制规范及图例

(最新)煤矿一通三防系统图绘制规范及图例 第一条一通三防图纸绘制总体要求 1.整体布局合理、美观,图面整洁,线条均匀光滑。 2.标注内容完整、准确,充分反映井下实际情况,严格按照图纸填图说明和标注格式进行标注。 3.图名一律标在图廓内,位置在图的上图廓线下方留白位置居中,图名(字高33毫米仿宋,字与字之间一个字间距,不带边框)与上部内图廓线间距30毫米。 4.在每张图的左上角绘制一通三防图纸说明。图纸说明中,除图纸名称项目外,其它内容和格式与采掘工程平面图图纸说明一致。 5.在每张图的右下角绘制图签。 6.在每张图的左下角绘制一通三防图纸图例。 7.多煤层同时开采必须绘制分层通风系统图,上报通风管理部的通风系统图可绘制在同一张图纸上。 8.矿井通风系统图及立体示意图均要绘制指北针,位置同采掘工程平面图。 9.通风系统图风流方向均用箭头线标注,风流分支处必须标明风流方向。 10.通风系统图中,测风站数量能够反映矿井风流分配情况。 第二条矿井通风系统三种图的绘制要求及标注内容 (一)矿井通风系统平面图(××煤矿×煤层通风系统图) 1.在1:2000或1:5000采掘工程平面图上绘制。 2.图上标注内容:主扇、风流方向、局部通风机、风筒、密

闭、风门、正反向风门、防火门、调节、风桥、测风站、防爆门、节点编号、采空区、火区、巷道名称及采掘工作面编号等。 3.主扇应标注的内容:主扇型号、电机型号、排风量、井下总回风量、主扇转速、叶片角度(或前导器角度)、电机额定功率、电机实际功率、主扇负压(即装置静压)、等级孔等。 4.局部通风机应标注的内容:局部通风机安装地点、型号、风筒直径、全负压风量、局部通风机实际吸风量、风筒供风距离。 5.测风(站)点标注的内容:地点、断面积、风速、风量、气温、瓦斯浓度、二氧化碳浓度。 (二)矿井通风立体示意图(××煤矿通风立体示意图) 1.图幅不小于零号图纸。 2.所有井巷用双线(或一粗一细)绘制。 3.坐标系选择:沿煤层走向的巷道与X轴平行,与走向垂直的巷道与Y轴平行,立井与Z轴平行,X轴垂直Z轴,X轴与Y轴成45~60度。为了充分体现层次关系,Z坐标轴要选择适当比例。对于井田范围较大、形状不规范的矿井,可根据本矿实际,将坐标系适当旋转。 4.绘图时可不严格按比例,但要反映矿井通风系统的空间立体情况,突出层次。 5.为了更好地反映主要井巷的相对空间位置,进、回风井、暗斜井、溜煤眼、石门、大巷、采区主要巷道用毫米实线绘制。 6.图上标注内容:和通风系统平面图一致。 7.图名、图签、图例、标注内容的标注方法和矿井通风系统平面图相同。

采掘工程平面图图例及规定(同名14268)

山西华润联盛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采掘工程平面图绘制要求 第一章基本要求 第 1条.微机绘制矿图必须做到准确、齐全、及时,符号运用要正确、统一,图纸内容应布置适当,着色准确;微机绘制采掘工程平面图的内容、精度以及绘制方法是依据《煤矿测量规程》、《煤矿地质测量图例》、《地形图图式》的要求,结合公司的具体情况制定的。本规定未提到的图例及内容仍按《煤矿地质测量图例》的要求执行。 第 2条. 绘制图种和比例尺,采掘工程平面图比例尺1:2000 第 3条绘制内容 1、井田技术边界,保安煤柱及其它边界线,注明名称及批准文号; 2、本煤层以及与开采开采本煤层有关的巷道(主要巷道应注明名称和月末工作面位置,斜巷应注明倾向和倾角,巷道交叉口、变坡以及平行等特征点,在图上每隔50~100mm应注记底板高程); 3、回采工作面及采空区。注记工作面月末位置,平均采厚、煤层倾角、开采方法、开采年度和煤层小柱状,丢煤区应注明丢煤区原因和煤量;注销区应注明批准文号和煤量; 4、永久导线点和水准点,注明点号和高程;临时点根据需要注记; 5、钻孔、勘探线、煤层露头线、风化带、煤层变薄区、尖灭区、

陷落柱和火成岩侵入区、煤厚点、煤样点以及实测的主要地质构造; 6、发火区、积水区、煤及瓦斯突出区、冒流砂区等。应注明发生时间等有关数据; 7、井田边界外100m以内的临矿采掘工程和地质情况,井田范围内的小煤窑及其开采等有关情况; 8、煤层底板等高线、根据图面允许情况和实际要求,加绘地面重要工业建筑、居民区、铁路、重要公路、大的河流、湖泊; 9、水闸墙、水闸门、永久风门、防火门、突水点、抽放水钻孔,标注近期巷道、工作面探放水钻孔数量。 第4条图种编绘原则及精度要求 1:2000采掘工程平面图的井巷部分按实际比例绘制,1:2000采掘工程平面图图例符号按相同比例尺的要求绘制。 重要地物与地物轮廓相对附近控制点的平面位置误差<图上0.6mm; 次要地物、地物轮廓<图上0.8mm; 井巷轮廓与最近控制点的相对位置误差<图上0.6mm;两相邻点边长误差<图上0.3mm; 第 5条.图面整饰 1.采掘工程平面图按上北下南方向绘制。 2.矿图一律采用100 mm×100 mm的坐标格网,格网线粗0.10mm。 3.图廓形式:最外为1.0mm粗的黑线,中间隔1.5mm画一条0.15mm 粗的黑线,再隔15.0mm宽画0.15mm粗的黑线作为内图廓线。图签与

煤矿11种图纸绘制标准及要求内容

煤矿11种图纸绘制标准及要求 第1条、计算机绘制矿图必须做到准确、齐全、及时,符号运用要正确、统一,图纸容应布置适当,着色准确;矿图必须依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煤矿测量规程》及通、防、机电提运、测量规等法律、法规、条例和规定要求制作的基本矿图。 第2条、矿图上的容、标注、符号、图幅及编号要符合规定技术标准,比例尺应符合规定。图纸中的采、掘巷道、工作面、安全生产的设备、设施等必须是实测资料,并能真实、现时的反映矿井生产及安全状况。各种注记必须齐全、规。图纸中必须有图框线、图名、比例、图签、图例;图签栏容应齐全,必须有煤矿法人或矿长及主要技术负责人的亲笔签字,并加盖本单位公章。 第3条、矿图要根据实际变化及时填绘和标注。 第4条、各种矿图均须使用统一的坐标系统。 第5条、计算机绘图人员要具有一定专业知识,掌握相关技术标准,采掘绘图员具有一定的矿井地质、水文、测量、采掘和储量的知识,通防和机电绘图员应有一定的本专业的知识。 第6条、图纸资料来源明确,图号清晰,编制、审核、校对分工明确。 第7条、绘制各类矿图时,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正确使用图例,图纸精度要符合测量要求,保证矿图的质量。 第8条、各种矿图的绘制符合准确、及时、完整、美观的原则。

达到线条均匀、圆滑,接头间无疙瘩,点线、虚线间隔大小一致,平行线间距相等,各种文字、数字注记规,字隔、字向符合要求,颜色标准、着色均匀、容齐全、完整、几何关系正确。 第9条、图纸要按规定定期填绘:采掘工程平面图由生产科每月3日前根据测量结果、地质情况绘制;矿井充水性图、月度预报图、月度计划图根据采掘工程平面图每月补充、修改、填绘一次;矿井涌水量与各种相关因素动态曲线图每月绘制一次;井上下对照图每季填绘一次;其他图纸每半年根据生产情况修正完善一次;应急图纸要随时填绘。

采掘工程平面图介绍

煤矿采掘工程平面图动态管理系统 一、项目开发前景 采掘工作是煤矿生产的中心内容,做好采掘计划管理,实现采掘平衡是煤矿实现高产、高效、安全、低耗、持续增产的重要措施;是增加煤矿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是落实煤炭技术政策,落实上级工作要求的具体体现。目前,我国各煤矿企业采掘工作计划,采掘工程平面图的设计、填图、修改和补图等管理工作均采用手工图板方式,管理水平低,效果差,图纸落后于生产。常常是一张破旧的图纸一用就是几年,甚至残缺不全的图纸仍在使用。这些导致煤矿采掘管理计划很难即时实现,很难实现科学管理。煤矿采掘失调现象频频发生。这严重制约着煤矿的生产和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 目前,国外一些主要采煤国家,计算机应用比较普及,煤矿采掘工程平面图管理已经在计算机上初步实现。但是,煤矿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各国管理方式的不同使得我们采用拿来主义是行不通的。“煤矿采掘工程平面图动态管理系统”就是为坚决这一问题而提出和研究的。该项目可彻底解决我国煤矿生产中采掘工程平面图的动态管理问题,为煤矿生

产技术管理现代化提供技术保证。 二、技术特点 “煤矿采掘工程平面图动态管理系统研究”是以数据通讯为突破口,建立各数据库与图形间的相互联系。利用数据库的数据在图形上自动成图,新的图形又为数据库提供新的数据,从而实现动态管理,使计划、设计、实测和图形溶为一体。该系统与国内同类系统相比处于领先水平。 1.主要技术特点 1)系统可对采掘数据和测量数据进行数据库管理,实现数据库自动添加、修改、删除和查询等功能; 2)系统可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进行采掘工程设计,并具有坐标输入、定标设备输入和数据库数据输入三种设计输入方式; 3)系统可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自动进行测量填图和改图,并具有坐标输入、定标设备输入和数据库数据输入三种填图和改图输入方式; 4)系统建立了采掘工程平面图常用图素数据化模块系统,可进行采掘工程平面图图形的输入,确保绘图方便、快速、准确、高效; 5)系统采用了目前最先进的软件设计技术,优化了人机界面,操作简单,方便易学,实用性强,1~5天便可熟练掌握。系统出图误差小,

一通三防系统图绘制规范及图例

山西陆合煤化集团有限公司一通三防系统图 绘制规范及图例(试行) 第一条一通三防图纸绘制总体要求 1.整体布局合理、美观,图面整洁,线条均匀光滑。 2.标注内容完整、准确,充分反映井下实际情况,严格按照图纸填图说明和标注格式进行标注。 3.图名一律标在图廓内,位置在图的上图廓线下方留白位置居中,图名(字高33毫米仿宋,字与字之间一个字间距,不带边框)与上部内图廓线间距30毫米。 4.在每张图的左上角绘制一通三防图纸说明。图纸说明中,除图纸名称项目外,其它内容和格式与采掘工程平面图图纸说明一致。 5.在每张图的右下角绘制图签。 6.在每张图的左下角绘制一通三防图纸图例。 7.多煤层同时开采必须绘制分层通风系统图,上报通风管理部的通风系统图可绘制在同一张图纸上。 8.矿井通风系统图及立体示意图均要绘制指北针,位置同采掘工程平面图。 9.通风系统图风流方向均用箭头线标注,风流分支处必须标明风流方向。 10.通风系统图中,测风站数量能够反映矿井风流分配情况。 第二条矿井通风系统二种图的绘制要求及标注内容 (一)矿井通风系统平面图(××煤矿×煤层通风系统图) 1.在1:2000或1:5000采掘工程平面图上绘制。

2.图上标注内容:主扇、风流方向、局部通风机、风筒、密闭、风门、正反向风门、防火门、调节、风桥、测风站、防爆门、节点编号、采空区、火区、巷道名称及采掘工作面编号等。 3.主扇应标注的内容:主扇型号、电机型号、井下总回风量、主扇负压(即装置静压)等。 4.局部通风机应标注的内容:局部通风机安装地点、型号、风筒直径、全负压风量、局部通风机实际吸风量、风筒供风距离。 5.测风(站)点标注的内容:地点、断面积、风速、风量、气温、瓦斯浓度、二氧化碳浓度。 (二)矿井通风网络图(××煤矿通风网络图) 1.采用单线条(粗细1.25磅,0.44毫米)绘制。 2.凡构成独立通风系统的所有用风点均要在图上显示。 3.网路的简化:简单的串联或并联分支可用一条等效分支代替,对压降很小的井底车场、采区车场及某些巷道可并为一个节点。 4.要尽量减少风路的交叉。交汇点用节点编号(直径6毫米仿宋);不交汇的交叉巷道用直径3毫米的半圆形绕线绘制。 5.网络图一般采取上下放置,其进风段下方,用风段在中间,回风段在上方。形状为椭圆形。 6.图上标注内容:主扇、局部通风机、风筒、风流方向、节点编号、风门、调节、主要巷道名称及采掘工作面编号。 7.图名、图签、图例、标注内容的标注方法和矿井通风系统平面图相同。

常用工程图例

常用工程图例 (引自《采矿工程设计手册》煤炭工业出版社,2003.5)一、边界线符号(表1) 表1 边界线符号 名称符号说明顺 序 1 勘探边界线—1— 2 井田境界线—+— 3 煤柱边界线—0— 4 采区边界线—-— 5 矿区边界线—11—

二、储量计算图(表2) 表2 储量计量图 顺 序 名称符号说明 1 煤层 露头 线及 煤层 氧化 带和 煤层 风化 带 a、煤层露头线 b、煤层风取消带 c、煤层氧化带 2 煤层 等高 线a、探明 b、推断 3 平衡 表内 储量 块段上部:块段号和级别中左:煤层真厚度中右:煤层平均倾角下部:块段水平面积 4 平衡 外储 量块 段上部:块段号和级别中左:煤层真厚度中右:煤层平均倾角下部:块段水平面积

5 储量 等 级,A 级线两储量块段相邻时,只用高一级块段的一线表示。 6 储量 等 级,B 级线 ---------- 两储量块段相邻时,只用高一级块段的一线表示。 1 +1 两储量块段相邻时,只用高一级块段的一线表示。 8 储量 等 级,D 级线两储量块段相邻时,只用高一级块段的一线表示。 9 煤层 高灰 分区向左成45°倾斜的平行直线, 三条一组 1 0 煤层 不可 采区 适用于储量图 1 1 煤层尖灭边界 1 2 煤层 高硫 分区 向左成45°倾斜的平行线,中 间画“S” 1 3 采空 区 按实际情况绘制,在范围内侧 涂5-10㎜,黑色影线

1 4 煤层可采边界线 1 5 煤层合并边界线 1 6 年度 计划 进度 (按 工作 面) 开采年度-工作面编号-工作面 衔接号 =回采方向 回采产量/(1002t) 1 7 年度 计划 进度 (按 采 区) 开采单元编号-开采起止年份 =回采方向 回采区域可采储量(1002t)- 开采单元年采掘煤量 1 8 指北 针 根据图纸的大小自行确定但 是但箭头宽与开采单元年采 掘煤量 1 9 村庄按实物缩制 2 1 河流按实物绘制,凡留有煤柱的 沟、谷等均采用此符号表示

采掘工程平面图绘制要求

xxxx公司关于规范采掘工程平面图的通知 公司属各单位: 为规范公司技术管理,提高绘图质量。在公司全面开展对标管理之际,查找国家标准和规范,特制定《采掘工程平面图绘制要求》,现下发执行。 。 xxx矿业公司 2012年12月8日 采掘工程平面图绘制要求 第一章基本要求 第1条. 微机绘制矿图必须做到准确、齐全、及时,符号运用要正确、统一,图纸内容应布置适当,着色准确;微机绘制采掘工程平面图的内容、精度以及绘制方法是依据《煤矿测量规程》、《煤矿地质测量图例》、《地形图图式》的要求,结合公司的具体情况制定的。本规定未提到的图例及内容仍按《煤矿地质测量图例》的要求执行。 第 2条. 绘制图种和比例尺,采掘工程平面图比例尺1:2000 第 3条绘制内容 1、井田技术边界,保安煤柱及其它边界线,注明名称及批准文号; 2、本煤层以及与开采开采本煤层有关的巷道(主要巷道应注明名称和月末工作面位置,斜巷应注明倾向和倾角,巷道交叉口、变坡以及平行等特征点,在图上每隔50~100mm应注记底板高程); 3、回采工作面及采空区。注记工作面月末位置,平均采厚、煤层倾角、开采方法、开采年度和煤层小柱状,丢煤区应注明丢煤区原因和煤量;注销区应注明批准文号和煤量; 4、永久导线点和水准点,注明点号和高程;临时点根据需要注记;

5、钻孔、勘探线、煤层露头线、风化带、煤层变薄区、尖灭区、陷落柱和火成岩侵入区、煤厚点、煤样点以及实测的主要地质构造; 6、发火区、积水区、煤及瓦斯突出区、冒流砂区等。应注明发生时间等有关数据; 7、井田边界外100m以内的临矿采掘工程和地质情况,井田范围内的小煤窑及其开采等有关情况; 8、煤层底板等高线、根据图面允许情况和实际要求,加绘地面重要工业建筑、居民区、铁路、重要公路、大的河流、湖泊; 9、水闸墙、水闸门、永久风门、防火门、突水点、抽放水钻孔,标注近期巷道、工作面探放水钻孔数量。 第4条图种编绘原则及精度要求 1:2000采掘工程平面图的井巷部分按实际比例绘制,1:2000采掘工程平面图图例符号按相同比例尺的要求绘制。 重要地物与地物轮廓相对附近控制点的平面位置误差<图上0.6mm; 次要地物、地物轮廓<图上0.8mm; 井巷轮廓与最近控制点的相对位置误差<图上0.6mm;两相邻点边长误差<图上0.3mm; 第 5条. 图面整饰 1.采掘工程平面图按上北下南方向绘制。 2.矿图一律采用100 mm×100 mm的坐标格网,格网线粗0.10mm。 3.图廓形式:最外为1.0mm粗的黑线,中间隔1.5mm画一条0.15mm 粗的黑线,再隔15.0mm宽画0.15mm粗的黑线作为内图廓线。 4.不是上北下南的正格分幅图和自由分幅图应绘制指北针,指北针绘制在图幅的右上角(原则绘制在第2×2格网处)。 第 6条.颜色规定 1.涉及井下测量控制点、边界、地层、岩石、地质勘探、地质构造等图例符号的颜色,以及测量、地质、水文地质、储量估算等图纸的颜色着色,未规定颜色均为黑色。 2.图中井田范围内的井筒和钻孔的地面高程一律用红色注记,工业广场及风井煤柱用红色线条。 3.井巷工程中,岩巷用桔黄色;分煤层绘制的,煤巷用黑色,综合绘制的,主采煤层用黑色,其它煤层开采的巷道用墨绿色等颜色区分。使用的颜色要求能明显区分并能在纸质图上明显显示。 第 7条.图件存储 采掘工程平面图填绘后及时存储在本机内(专人管理),并同时在临近的计算机上备份,于次季第一个月10日前备份在可移动硬盘上,于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