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车管理

抢救车管理
抢救车管理

抢救车质控

1、抢救车定位置放置、定量、定人管理。

2、抢救车每月2号检查所有药品、物品的数量、有效期、质量,如

有过期或破损及时更换。

3、药品或物品有效期在六个月之内,要用黑色橡皮圈捆绑,并在封

条上写明药品、物品名称和有效日期及数量。

4、每日早晨由处置班检查每层封条是否完好,若有封条打开,检查

这层药品或物品的数量和有效期,及时补充,然后贴封条。

5、每次开抢救车封条必须在抢救车登记本上记录

抢救车管理标准

为了做好抢救车的规范与管理,保障护理安全与质量,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有以下规定:

1、抢救车应做到一专(专人负责、检查、管理),四定(定数量、定卡片、定期消毒),三无(无损坏、无药品变质、无过期失效),两及时(及时检查维修、及时领取补充)。

2、抢救车内物品按照护理部的要求做到同一规格的急救车统一摆放,做到标记清楚、数物相符、功能完好。

3、急救车内药品。前12种(高危药品7种,普通药品5种)属于各科必备药品,其余根据专科特色进行补充。

4、急救车内的高危药品于普通药品实行区分管理,高危药品应粘贴专用标示。

5、对包装相似、音似、看似药品、一品多规或多剂型药物应有明晰的警示标示:“有相似”。

6、急救车采用封条管理,“近期过期药品/物品”是指检查之日起6个月内过期的药品及物品。对于近期过期的药品/物品,用黑色橡皮圈捆绑,使用时先使用这类物品及药品。

7、交接班时应检查封条是否完好,急救车封条一经启封,若本班不能补充齐全药品及物品,应将其作为交接班的内容进行交接。补充物品/药品后,将该层的物品/药品全部检查后方可进行封存,未启封的封条可不进行检查。

8、病区环境组负责每周检查一次封条是否完好,抢救车是否清洁,并做好记录。

9、每月2号左右,会排两名护理班护士,负责打开急救车,对急救车内的药品及物品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所用物品及药品是否在有效期内、功能是否完好、是否在完好备用状态,并做好记录。

10、将急救车管理资料挂于急救车上。

11、各病区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使用药品,如出现疑似药品不良反应情况时,由各科室药品不良反应管理员负责按《###院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监测报告管理制度》报药剂科临床药学室。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抢救车管理制度

抢救车管理制度为了加强抢救车管理,确保急救用物完好率100%,统一制定抢救车管理规范如下:1、抢救车用物包括常用物品及药品,所有用物保证质量、功能齐全,处于应急状态。2、常用物品包括:输液、静脉注射所用物品,吸痰所需物品,血压计,听诊器,手电筒,压舌板、开口器等。3、常用药品:各病区根据专科要求及急救特点备急救药品,药品放置以规范并方便急救使用为原则。每种急救药品应按使用有效期排列从左至右由远至近,先用最右边,补充时置于最左边(左进右出)。原则上同种药品同批号。4、抢救车实行“三统一”:抢救车平面图统一、抢救药品应知应会统一、急救药品一览表和登记检查本统一。5、抢救车管理做到“五定”:定数量品种、定点放置、定专人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6、抢救车上不得放置任何杂物,保持清洁、无尘、用物齐全、规范。 7、《抢救车管理制度》附于《急救物品交接本》首页,护理人员必须人人熟悉。8、抢救车实行封车管理须做到:(1)封车前双人检查,物品和药品的有效期至少在一个月以上,并在封条上注明封车起止日期和检查者两人签名。 (2)必须全封,封车时间为一个月。 (3)急

救或检查时方可打开急救车,抢救车使用后实行谁使用谁负责,必须在本班内及时整理、补充完整,重新封车,并在《急救药品物品登记本》上记录时间,使用后补充完整再封车。(4) 急救车实行专人负责,责任人须做到周周检查,红笔签名,检查登记(填写方式为:日期、急救药品物品完好状态、封条状态、签名)。护士长每月全面检查急救车一次,进行登记签名,登记时间必须与封条时间一致。 (5)班班交接, 各班依照急救车一览表进行交接,检查急救车封条情况,并规范填写交接登记本,双人核查签名。

抢救车管理规范标准

邯钢医院科 抢救车管理记录本年度:

医院急救药品、器械管理组 组长: 组员: 科室抢救车管理人员 组长:专人: 医院管理目标: 急救物品、药品合格率100%。 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抢救设备完好率100% 抢救车管理规 一、抢救车须由专人管理,各种药品、物品种类及数量进行定量、定位配置,备用药品根据临床科室需要合理配备。 二、抢救车放置位置固定,不得随意变动。全部护士熟练掌握抢救车备用药品、物品情况并熟练应用。有抢救室者放在抢救室,无抢救室者放在科室固定位置。 三、抢救车采用“每班交接”的方法进行管理,护士长每周检查一次抢救车的管理落实情况,并做好记录,护士长检查记录在抢救车交接本。抢救车使用频率较少的科室,使用封条,过期时间写在最近时间。 四、抢救结束后,2小时清理用物,药品、物品做好补充、备用。 五、抢救车药品、物品定量定位置,清单目录清楚。 六、封条使用:封抢救车人、时间、最近过期时间。

抢救车记录/考核填写要求 1.科室有专人管理抢救车,按照规建立抢救车管理本有交接和质控记录。 2.交接班当面点清,记录在本上。 3.封条封闭的抢救车,至少检查1次/月,记录并及时更换到期物品、药品。 4.进行培训,掌握抢救药品、物品、仪器、疾病抢救流程等。 抢救车布局(翻盖式抢救车): 第一层:(数量5支) 第二层: 备用药品基数:副肾20、可拉明20、洛贝林20、多巴胺20支。(抽屉式抢救车按照药品要求的位置由外向顺序放置) ICU、急诊科备用药品基数:副肾40、可拉明40、洛贝林40、多巴胺40支输液盘及用品:止血带、艾尔碘、棉签、输液贴、弯盘、留置针; 消毒包:用无纺布包裹消毒的开口器、舌钳子、压舌板各1;打开使用后清

抢救车管理规定

抢救车管理规定 为规范抢救车管理,确保抢救车时刻处于有效状态,有效、快捷地进行危重患者的抢救,特制定本规定。 一、配置原则 医务科会同护理部、门急诊、设备科、药剂科等相关部门论证评价抢救车的配置,并制定各病区抢救车配置清单,门急诊、特殊检查科室抢救车配置清单。 二、全院各病区必须配备抢救车; 三、门急诊、特殊检查科室(CT室、X光室、B超、心电图室)配备抢救车; 四、管理职责 1、医务科:根据心肺复苏的急救需求及医院的实际情况,统一确定抢救车药品、仪器种类、数量,制定并悬挂抢救车药品、物品标准配置目录、抢救药物儿童剂量换算表。 2、护理部:本着醒目、应用便捷、避免阳光直晒的原则明确抢救车的摆放位置;规定抢救车内药品及仪器设备的摆放。 3、药剂科:依照抢救车药品物品标准配置目录要求为科室配置抢救车内药品,并组织每月检查。 4、设备科:按照抢救车药品物品标准配置目录要求为科室配置抢救车内设备,并组织每月检查。 5、各病区管理要求:抢救车内药品及物品及限抢救时使用;抢救药品、物品做到”五定”,即定品种数量、定放置位置、

定专人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三无”,即无责任性损坏、无药品变质、无过期失效;“二及时”,即及时检查维修、及时领取补充。 6、抢救车不得任意挪用、占用或外借; 7、抢救车的开启与封存:抢救车的打开条件仅限于抢救患者和每月(间隔时间≤31天)的定期检查;首次封存前,护士长和专管护士按基数检查、整理药品和物品,核对无误后用一次性编码锁封存,记录封存日期及编码,封存有效期为一个月;抢救车每班交接并记录在在抢救车药品物品交按记录单,护士长和专管护士每月共同全面检查、清洁1次,并记录在抢救车药品物品月检查记录表;抢救车药品物品交接记录和抢救车药品物品月检查记录表由护理部制定,各科室使用记录要求保存,保存期限为1年;使用全院统一的一次性编码锁,编码锁应保完整,损坏或疑有损坏的需经双人重新清点、补齐抢救药品和物品后封存,并记录在抢救车药品物品交接记录单上。 8、药品有效期管理:抢救药品近效期2个月内的,在瓶体底顶部贴红色标识;近效期1个月内的、印字模糊不清的药品,科室填写申请单,凭药品实物到药房领取对应的长效期药品同时将药品实物交药房。 9、抢救车标识管理:抢救车内药品、物品标识实行全院统一标配。

急救车管理制度

抢救车管理制度_急救车管理制度 (1)凡抢救药品、物品必须固定在抢救车上,保持一定的基数, 编号排列,定位放置,每日检查,每班清点,保证随时应用。 (2)建立抢救车药品、物品登记本,做到帐物相符,班班交接。 (3)建立抢救车药品、物品平面示意图,确保医护人员能够及时 获取抢救药品和物品;建立抢救车药品批号登记表,对于有效期低于 6个月的药物,用红色标识做好标志,确保先进先用,有效期不足1 个月的药物应送药房按程序换领合格批号的药物。 (4)抢救药品、物品做到五固定:定数量品种、定点放置、定人 保管、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二及时:及时检查维修、及时 领取补充。物品有明显标记,不准任意挪用。 (5)抢救必备物品齐全、性能良好,处于备用状态,完好率达到100%。无菌物品标识清晰,保存符合要求,确保在有效期内。 (6)抢救药品齐全,标签清晰,无变色、变质、过期失效、破损 现象。每个药盒内只能放置一种药品,按药物失效期的先后放置和 使用。 (7)各科室抢救车内的抢救药品按要求统一配备,专科急救药品 须经科主任审核定出种类、数量、规格、剂量配备,抢救车须定点 放置,定人管理,保证安全和使用方便。 (9)封存抢救车管理:封存前护士长(或分管护理人员)和另一名 护理人员按基数本清点药品、物品,核对无误后用封条封存,双人 签名并填写封存时间。护理人员每班检查封条的完好情况并做好记录;每月由护士长和分管护理人员启封检查抢救车内药品、物品一次,并做好记录。 (10)非封存抢救车管理:每班按基数本清点药品、物品,并做好记录,护士长每周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账物相符。

注:(1)抢救车的封存: ①使用统一的一次性封存条,按要求粘贴封存条。 ②按要求在封存条上注明封存时间。 ③一个月启封检查一次。 ④抢救车内药(物)品应在距失效日期前一个月更换。 ⑤封存者双人签名。 ⑥封条一经开启、或疑有损坏,应立即按基数本重新核对、清点、封存者双人签名。 (2)抢救车检查内容:药品:贮存条件是否合适,数量、规格等 是否与抢救药品登记本上所列的相符,是否过期、变质、标签脱落 或模糊不清;物品:名称、数量、规格、有效期,是否属于完好备用 状态。应急灯、除颤仪是否处于充电状态,并进行测试检查性能完 好状态。 1.由专职人员负责抢救车管理,实施封条管理制度。 2.每班核对抢救车封条,核对无误由交接班双方签名;抢救车封 条有误需对抢救车内所有药品、物品、器械实施认真、详细核对, 交接班双方确认无误后,重新贴上封条并由交接班双方人员签名。 3.每班检查药品的规格,批号及有效期,发现异常及时更换,必要时报告护士长或药房主任。 5.抢救车保持清洁整齐,药品一目了然。放置合理便于使用。 6.药品及设备出现短缺或不合格时应及时维修更换,及时补足。 7.抢救物品登记本与实物必须相应对应,不应有缺项,多项; 10.护士长定期抽查抢救车内的物品准备情况,发生问题及时解决。 11.抢救药品及用物,因抢救病人消耗后,应及时清点补充,已 处于备用状态;

抢救车管理制度(汇编)

抢救车管理制度 1、抢救车设专人管理,并做到定期清洁和检查。 2、抢救车、抢救物品、仪器规范、整齐、放置于固定位置,不得随意挪动更换位置。各班人员要熟悉抢救车备用的物品、药品、仪器放置位置,能够熟练掌握抢救仪器的性能、使用方法,熟记常用抢救药品的剂量。 3、抢救车规范化设计 (1)绘制示意表:护理部根据抢救车结构绘制急救药品、物品示意表,统一放置在抢救车内,便于清点药品物品;各科按照护理部统一设计、印制下发的示意表放置药品、物品。 (2)统一摆药顺序:全院统一要求将每种药品的安瓿按照失效时间的先后从右到左、从上向下排序,以便及早使用近效期药品,同时培养护士的思维定式,以防用药时不熟悉情况而延误抢救时机。 (3)统一设立标识系统:根据护理部要求保持一定药品基数,标明药品名称、剂量;使用贴纸制作药品外包装盒标签:标明序号、药名、有效期,(医院统一制作标签,有效期可手写).目前科室可以用电脑制作标签:如:1. 盐酸肾上腺素有效期:2014.7.5 。存放急救药品的外包装盒标签应完整、清晰;药品的名称、有效期等均应与外包装一致。药名、规格、剂量不一致,不允许放置于同一药盒内。(4)实行药品及物品失效期预警制度:①设制抢救车药品、必备物品的一览表。表内标明抢救车内所有药品、物品的名称、基数、生产批号、灭菌日期、失效日期。②护士在检查药品时如发现3月内过期

的药品,即在药品瓶体下方上贴红色标识,并注明失效日期。 3月内失效的药物用”*“在一览表相应位置用红笔标示,以便使用时第一时间提醒护士取用或提早调换;在检查一次性医疗物品时同样用此方法。④如有2盒及其以上药品,将其”*“标示于包装盒外的标签药名后,以提示此盒内药物3月内会失效。 4、急救药品使用时,应记录于抢救药品、物品、器械交接班本,并保留空安瓿以备查对。 5、使用后及时补充完整并登记。用一次性封条封存,每周清点核查并双属签名。 6、交接与药品补充流程:将责任落实到人、落实到交接双方,已用药物用药护士及时补充,按照失效先后调整安瓿的位置,并及时填写示意表中的内容,且进行封存。 7、建立护士长监督制:护士长平时检查急救车的交接班情况,每周检查1 次,每月负责科室急救知识培训;并及时通报结果;护士长签名。 抢救车管理制度说明 1.各种特殊抢救药品、物品在统一规定基础上可根据科室实际增加,且制定成卡片报护理部备案 2.请各科室按《抢救车管理制度》认真执行,必须做到五定:定数量、定点安置、定专人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 3.做到三无:无责任性损坏、无药品变质、无过期失效

抢救车管理规范

邯钢医院科 抢救车管理记录本 年度: 医院急救药品、器械管理组

组长: 组员: 科室抢救车管理人员 组长:专人姓名: 医院管理目标: 急救物品、药品合格率100%。 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抢救设备完好率100% 抢救车管理规范 一、抢救车须由专人管理,各种药品、物品种类及数量进行定量、定位配置,备用药品根据临床科室需要合理配备。 二、抢救车放置位置固定,不得随意变动。全部护士熟练掌握抢救车内备用药品、物品情况并熟练应用。有抢救室者放在抢救室,无抢救室者放在科室固定位置。 三、抢救车采用“每班交接”的方法进行管理,护士长每周检查一次抢救车的管理落实情况,并做好记录,护士长检查记录在抢救车交接本。抢救车使用频率较少的科室,使用封条,过期时间写在最近时间。 四、抢救结束后,2小时内清理用物,药品、物品做好补充、备用。 五、抢救车内药品、物品定量定位置,清单目录清楚。 六、封条使用:封抢救车人姓名、时间、最近过期时间。 抢救车记录/考核填写要求 1.科室有专人管理抢救车,按照规范建立抢救车管理本有交接和质控记录。

2.交接班当面点清,记录在本上。 3.封条封闭的抢救车,至少检查1次/月,记录并及时更换到期物品、药品。 4.进行培训,掌握抢救药品、物品、仪器、疾病抢救流程等。 抢救车布局(翻盖式抢救车): 第一层:(数量5支) 第二层: 备用药品基数:副肾20、可拉明20、洛贝林20、多巴胺20支。(抽屉式抢救车按照药品要求的位置由外向内顺序放置) ICU、急诊科备用药品基数:副肾40、可拉明40、洛贝林40、多巴胺40支输液盘及用品:止血带、艾尔碘、棉签、输液贴、弯盘、留置针; 消毒包:用无纺布包裹消毒的开口器、舌钳子、压舌板各1;打开使用后清洗灭菌。 液体盒内放置:电极片10个;输液器2、输血器各2个、5ml注射器2个、20ml

急救车管理规范

急救车物品、药品管理规范 1.0目的:明确急救车的管理规范,确保急救车处于应急状态 2.0范围:适用于所有配置急救车的护理单元 3.0管理规范: 3.1急救车实行封条式管理,由护士长主管,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在《急救物品检查登 记本》护士长签名栏内签全名;护士长指定人员进行专门管理,建立《抢救车物品放置明细表》及《抢救车药品、物品有效期一览表》,每天检查封条完好情况,在《急救物品检查登记本》专管人签名栏内签全名。 3.2检查抢救车及抢救车用后均需及时清理,消耗部分及时补充,放回原处,随时准备 使用。并实行双签名,检查补充者在专管人签名栏内签全名,核对者在核对者签名栏内签全名,并在备注栏内注明拆、上封条的原因,如:月查、抢救病人、护理查房等,同时在封条上双签名,标明封条日期。如物品送消毒或仍在病人处使用,也须在《急救物品检查登记本》备注栏内说明。 3.3根据各科情况定点放置急救车。急救车内物品、药品定点定量放置,并有明显标志。 3.4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无菌物品需注明有效日期,过期后应重新灭菌方 可使用。 3.5药品必须定期清点数量,检查药品质量,防止变质。如发生沉淀、变色、过期、药 瓶标签与药品不符、标签模糊或经涂改者,不得使用。 3.6保持急救车的整齐、清洁。 3.7抢救车检查:急诊科及ICU每班一次,其他科室每日一次检查封条情况,每次检查 后在《急救物品检查登记本》上记录并签全名。 3.8《急救车物品放置明细表》为全院急救车基本配置。各护理单元根据需要设计本护 理单元的急救车物品放置明细表。 4.0记录 4.1 《急救物品检查登记本》

附:《抢救车物品放置明细表》、《抢救车急救药品、物品有效期一览表》 注:(1)急救车封条栏记录封条是否完好或拆、上封条。 (2)备注栏注明拆、上封条的原因,如:月查、抢救病人、护理查房等。

急救车管理规范及制度【最新版】

急救车管理规范及制度 抢救车管理规范 根据五常法管理规范,做好标识及物品、药品的管理,确保药品有效期,物品完好率百分之百。 一药品 1抢救药物根据专科特点备齐药品种类及数量; 2药品基数与指示卡相符; 3药品标记醒目,无失效及字迹不清的药物; 4药品摆放有序,摆放药品与标签相符。 5必备液体:20%甘露醇、5%碳酸氢钠、林格氏液、5%葡萄糖和0.9%氯化钠等。 二物品

1抢救车内物品固定,存放有序。包括:开口器,压舌板、舌钳、一次性吸氧管、一次性吸痰管、吸氧面罩、吸痰连接管、通气导管、输液器、注射器、棉签、头皮针、胶布、砂轮、止血带、安尔碘、留置针、试管、手电筒、玻璃接头、气管插管、呼吸囊、电插板、剪刀、按需要备麻醉喉镜等。 2护士熟练掌握呼吸囊的构造,注意物件的完整性及保养。 3抢救物品定点放置,保持物品完好率百分之百。 三护士每天检查抢救车一次,并记录签名,抢救后及时补充。 四质控护士每周检查一次,并记录签名。护士长每月质控一次。 急救车抢救物品的管理制度 1为保证抢救工作顺利进行,护理人员要做好抢救物品、药品、仪器的管理和保养,并熟练使用。 2抢救车设专人管理,并做到定期清洁和检查。 3急救车、抢救物品、仪器规范整齐,放置于固定位置,不得随

意挪到更换位置。各班人员要熟悉急救车备用的药品、物品、仪器的放置位置,能够熟练掌握仪器的性能,使用方法,熟记常用抢救药品的剂量。 4抢救仪器和药品管理,严格执行“五定”制度,即定数量、定点放置、定专人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保证抢救时使用,一律不准外借。 5保持急救车清洁整齐,用后及时补充,如因药局缺药等特殊原因无法补齐时,应在抢救药品清点登记本上说明,并报告护士长协调解决,以保证病人用药。急救车内药品标签清楚无破损、变质、过期失效;仪器处于备用状态。 6急救车上的急救药品和仪器,设立专门抢救药品物品清点登记本,标明所有急救药品、仪器名称、剂量、规格、数量、有效期,本和物品必须完全相符,每班交接并签全名。 7实行药品及物品有效期预警制度,设置急救车药品、必备物品一览表,表内标明抢救车内的所有物品、药品名称、基数、生产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日期、灭菌日期、失效日期,护士在检查药品时,如发现即将过期药品,即在相应位置内用笔写:‘※’,以提示在有效期前

抢救车管理制度

抢救车管理制度 一、目的 规范本院抢救车内药品、物品的管理,保证抢救车随时处于备用状态,保障危重患者的抢救工作有效有序的运行。 二、范围 适用于全院抢救车的管理。 三、抢救车组织管理 1.设抢救车及抢救药品的临床科室,根据突发情况保存一定量的基数,便于临床上应急使 用,工作人员不得擅自取用。 2.科室指定专人负责本科室抢救车及各类抢救设施设备的管理;每周负责抢救车内基数药 品、物品的清点、请领、储存和养护,及时对消耗的进行补充,防止过期、变质变色、沉淀、失效、标签模糊不清等现象, 一旦发生不得使用,立即更换。 3.科室主任负责,护士长全面管理科内抢救车及各类抢救设施设备,每周进行督查,保证 抢救车内药品、物品及各类抢救设施功能良好,随时处于备用状态,完好率达到100%。 4.医院职能部门定期对抢救车进行监管;认真执行医院抢救及药品管理的相关制度。 5.各科每个抢救车均建立管理定置图,做到“四定”(定种类、定位放置、定量保管、定 期消毒)、“三无”(无过期、无变质、无失效)、“二及时”(及时检查、及时补充)、“一专”(专人管理)。保证急救车整洁、标签清晰可辨、与实物相符。 6.各级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相关抢救用药,熟悉各种抢救仪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 7.全体护理人员必须熟练背诵抢救车内物品、药品摆放位置,严格按照科室抢救车管理定 置图要求存放药品、物品,达到抢救药品及设施配备要求。 四、抢救车内药品、物品效期管理 1.建立《抢救药品效期档案》,每月进行效期检查。对近效期药品提前三个月用红三角形 (△)标识预警,提前一个月更换,更换时用黑色删除线(=)注销该药品批号、失效期、签名,记录新更换药品的批号、失效期并签名。 2.建立《抢救物品效期档案》,每月对封存物品(一次性物品和灭菌物品)进行效期检查 和每周对封存的消毒物品进行效期检查。对近效期一次性物品提前三个月用红三角形(△)标识预警,提前一个月更换;灭菌物品提前一个月用红三角形(△)标识预警,提前二周更换,更换时用黑色删除线(=)注销该物品批号、失效期、签名,记录新更换物品的批号、失效期并签名。消毒物品不登记有效期和预警,注明消毒时间,每4周左右更换一次。 五、抢救交接班管理 1.门诊、手术室、住院部各抢救车实行封条管理,封存时需双人核对、双人封存签名。抢 救结束后在24小时内及时补充,经双人核对后再次封存。

抢救车管理制度

抢救车管理制度

的药品,即在药品瓶体下方上贴红色标识,并注明失效日期。 3月内失效的药物用”*“在一览表相应位置用红笔标示,以便使用时第一时间提醒护士取用或提早调换;在检查一次性医疗物品时同样用此方法。④如有2盒及其以上药品,将其”*“标示于包装盒外的标签药名后,以提示此盒内药物3月内会失效。 4、急救药品使用时,应记录于抢救药品、物品、器械交接班本,并保留空安瓿以备查对。 5、使用后及时补充完整并登记。用一次性封条封存,每周清点核查并双属签名。 6、交接与药品补充流程:将责任落实到人、落实到交接双方,已用药物用药护士及时补充,按照失效先后调整安瓿的位置,并及时填写示意表中的内容,且进行封存。 7、建立护士长监督制:护士长平时检查急救车的交接班情况,每周检查1 次,每月负责科室急救知识培训;并及时通报结果;护士长签名。 抢救车管理制度说明 1.各种特殊抢救药品、物品在统一规定基础上可根据科室实际增加,且制定成卡片报护理部备案 2.请各科室按《抢救车管理制度》认真执行,必须做到五定:定数量、定点安置、定专人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 3.做到三无:无责任性损坏、无药品变质、无过期失效

4.做到二及时:及时进行检查维修,及时领取补充。 5.做到一专:专人管理 封条式管理制度 1、各科室采用贴封条方式对抢救车进行封闭管理。 2、抢救车必须经清点、检查处于完好备用状态方可进行封车。 3、用签字笔在封条上注明密封日期(年月日)和检查人、整理人姓名。 4、每班检查抢救车封闭情况,一次性封条处于完好状态,并记录签全名。 5、抢救车封存周期不得超过1周。每周星期一必须开封、清点、检查车内药品、物品数量、有效期及完好状态后再封闭。 6、抢救车一旦开启使用后,应由专人重新清点、补充抢救物品、药品后再封闭,保证抢救车内药品、物品的数量准确及完好备用。 7、护士长每周对抢救车封闭、检查和清点情况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记录。 封条式管理注意事项 1、抢救车要求封存保管,在封存状态下要保证抢救药品、物品的完好状态,且应至少每周1次清点药品和物品的数量,检查其性能及有效期,做好记录。 2、封条应保持清洁完整,抢救车一旦开启,封条应呈撕毁状,经检

急救车管理制度规范

急救车管理制度规范 一、目的 防止科室或私人随意使用救护车,避免影响急诊出车。保证救护车处于备用应急状态,随时接受急救中心指挥。 二、适用范围 急诊科救护车的管理。 三、职责 (一)护士长、救护车司机每天检查救护车的车况、车容、抢救设备和药品。 (二)急诊班护士每班检查救护车的车况、车容、抢救设备和药品,做到及时更换和补充并做好登记。 (三)护理部每月检查救护车的车况、车容、抢救设备和药品。 (四)科主任、护士长对救护车进行严格管理,救护车只做医疗救护用,不得挪做他用。 (五)救护车司机必须保持车况良好、车容车貌整洁,接到电话5分钟内必须出车。并设有出车登记本,记录出车时间、地点、到达时间、随车人员等。 四、工作程序 (一)当医务人员接到120电话后,立即通知司机及值班医生、护士,携带必要的抢救设备5分钟内出发(用物见“救护车物品配备清单”)。由接120电话医生在出车登记本上记录出车时间、地点、到达时间、随行人员等。 (二)药品、器材、物品用后均由出诊护士及时补充、清理、消毒,使其保持完好备用。护士长每天检查,急诊班、上夜、下夜三班要每班检查,并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好各种登记。发现抢救仪器有故障应及时报告科主任、护士长,并请维修工修理。 (三)救护车离开本院执行任务,须报本院医务科同意,并上报急救医疗中心指挥调度室,以便指挥中心随时掌握救护车动向。

(四)出车执行120急救任务返回医院时,出诊医生须向急救中心指挥调度室报告出车情况并做好登记。 (五)车内禁止吸烟、摆放杂物。 (六)救护车司机定期做好车辆的检修、保养和救护车的清洁、消毒工作,保持车况良好,安全行驶

急救车管理制度

急救车抢救物品的管理制度 1、为保证抢救工作顺利进行,护理人员要做好抢救物品、药品、仪器的管理与保养,并熟练使用。 2、抢救车设专人管理,并做到定期清洁和检查。 3、急救车、抢救物品、仪器规范、整齐、放置于固定位置,不得随意挪动更换位置。各班人员要熟悉急救车备用的物品、药品、仪器放置位置,能够熟练掌握抢救仪器的性能、使用方法,熟记常用抢救药品的剂量。 4、抢救仪器和药品管理,严格执行“五定”制度,即定数量、定点安置、定专人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保证抢救时使用,一律不得外借。 5、保持急救车清洁整齐,用后及时补充,如因药局缺药等特殊原因无法补齐时,应在抢救药品清点登记本上注明,并报告护士长协调解决,以保证抢救病人用药。急救车内药品标签清楚,无破损、变质、过期失效;仪器处于备用状态。 6、急救车上的急救药品设立专门的抢救药品物品清点登记本,标明所有急救药品名称、规格、剂量、数量、有效期,本物必须完全相符,每班交接并签全名。 7、设制急救车药品、必备物品的一览表。表内标明抢救车内所有药品、物品的名称、基数、生产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日期、灭菌日期、

失效日期、护士在检查时如发现即将过期的药品,即在相应位置写上即将过期的药品及物品名称。 8、存放急救药品的外包装盒标签应完整、清晰,药品的名称、规格、剂量、有效期等均应与外包装一致。药名、剂量不一致,不允许放置于同一药盒内。 9、急救药品使用时,应记录于抢救用药记录本,并保留空安瓿以备查对。 10、使用后及时补充完整并登记。用一次性封条封存,每月清点核查并双属签名。 11、护士长平时检查急救车的交接班情况,每月必查1 次签全名。

120急诊急救管理规范

急诊紧急突发事件处理制度 xx 人民医院急诊科 (1)抢救流程24h 开通急救绿色通道: ①急危重症: 复苏室抢救病情稳定后ICU专科病房、抢救室、观察病房等 ②创伤外科: 严重多发伤急诊手术室,手术后ICU创伤外科病房;或观察室清创处理后留观、创伤外科病房、输液室等 ③一般急症: 处理后专科病房、观察病房、输液室等 (2)发生紧急突发事件应急反应: 急诊值班医师、护士应立即向医院总值班、医务处以及急诊科科主任汇报,必要时直接向分管院长汇报,抢救工作按原医院规定以及急诊工作制度执行,急诊科科主任负责二线值班会诊抢救。急诊科的医疗抢救工作服从医务处以及医院抢救小组的指导。 (3)院外紧急外派抢救医务人员: ①急诊科服从医务处或总值班(夜间)以及院级领导紧急外派抢救指令。 ②急诊抢救人员常规组成: 急诊内、外科值班医师、急诊科值班护士各一名。额外人员指派由医务处或总值班临时决定。具体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定,服从医院统一按排。 ③急诊抢救人员派出时间内值班替代由医务处调配。 ④急诊科应准备好紧急外派所需要的急救药品、抢救器械。 4)其他部门配合: 各有关部门要备足各类救灾物资。救灾物资的使用,根据灾情,由领导小 组统一调拨和安排。掌握各病区、病床、常用药品、可动用医疗队人员的数量,协调好

应急通信设备、紧急供电设备及应急交通工具的紧急调用。 (5)做好相关记录工作及事后总结工作。 急救医疗管理制度 1. 急救医务人员必须无条件服从急救指挥调度,坚守岗位,严格交接班制度,未经科室同意,不得私自调班。 2. 出诊医务人员在接到调度中心指令后,应在五分钟内出车。 3. 急救医务人员出车救护时,应穿工作服,佩戴胸卡,对病人或家属要态度热诚,文明礼貌。 4. 对病人应有高度负责的精神,进入现场应立即检查病人情况,对危重病人的病情需及时告知家属,并请病人家属签字。 5. 抢救病人要严格遵守急救医疗工作程序及急救原则,按急救医疗规范及服务标准处理病人,合理用药,确保医疗安全。 6. 接送过程中医务人员应在病人身旁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变化,便于及时处理,严禁不动手或坐在驾驶室接送病人,如遇危急情况,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可送往就近医院抢救,杜绝责任事故的发生。 7. 加强查对制度,如药名、给药剂量、给药方法、配伍禁忌等,及时书写院前急救病历。 8. 保管好急救药品和器材,当班用完,当班补充,使仪器设备处良好状态。 9. 如遇突发性灾害事故(如集体食物中毒、特大交通事故、塌方、火灾、洪水等),接到急救指令,争分夺秒,参与急救。10.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积极参加各种业务学习活动,完成医务科交办的其他任务。 车辆管理制度 1. 救护车实行24 小时值班制,服从中心调度室的指挥,在保证安全的同时,迅速完成出车救护任务。长途或拆迁、保障等公务出车一般情况下由调度直接安排,必要时由车管科或分管主任酌情安排。

抢救车管理规范

抢救车管理规范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邯钢医院科 抢救车管理记录本 年度: 医院急救药品、器械管理组 组长: 组员: 科室抢救车管理人员 组长:专人姓名: 医院管理目标: 急救物品、药品合格率100%。 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抢救设备完好率100% 抢救车管理规范 一、抢救车须由专人管理,各种药品、物品种类及数量进行定量、定位配置,备用药品根据临床科室需要合理配备。 二、抢救车放置位置固定,不得随意变动。全部护士熟练掌握抢救车内备用药品、物品情况并熟练应用。有抢救室者放在抢救室,无抢救室者放在科室固定位置。

三、抢救车采用“每班交接”的方法进行管理,护士长每周检查一次抢救车的管理落实情况,并做好记录,护士长检查记录在抢救车交接本。抢救车使用频率较少的科室,使用封条,过期时间写在最近时间。 四、抢救结束后,2小时内清理用物,药品、物品做好补充、备用。 五、抢救车内药品、物品定量定位置,清单目录清楚。 六、封条使用:封抢救车人姓名、时间、最近过期时间。 抢救车记录/考核填写要求 1.科室有专人管理抢救车,按照规范建立抢救车管理本有交接和质控记录。 2.交接班当面点清,记录在本上。 3.封条封闭的抢救车,至少检查1次/月,记录并及时更换到期物品、药品。 4.进行培训,掌握抢救药品、物品、仪器、疾病抢救流程等。 抢救车布局(翻盖式抢救车): 第一层:(数量5支)

第二层: 备用药品基数:副肾20、可拉明20、洛贝林20、多巴胺20支。(抽屉式抢救车按照药品要求的位置由外向内顺序放置) ICU、急诊科备用药品基数:副肾40、可拉明40、洛贝林40、多巴胺40支 输液盘及用品:止血带、艾尔碘、棉签、输液贴、弯盘、留置针; 消毒包:用无纺布包裹消毒的开口器、舌钳子、压舌板各1;打开使用后清洗灭菌。 液体盒内放置:电极片10个;输液器2、输血器各2个、5ml注射器2个、20ml 2个;采血管:蓝、紫、黄色各2个,采血针三个、血气针2个。 治疗板上放置重症或抢救记录单和笔; 血压计1、听诊器1、手电1、备用药品。 第三层左抽屉:备用注射器、输液器、输血器、吸痰管、薄膜手套、电极片等; 第四层左:%500ml生理盐水、10%500ml葡萄糖、20%250ml甘露醇、瓶装或袋装5%碳酸氢钠,放置于抢救车下层。(数量各1瓶) 备用:%500ml生理盐水吸痰用。

抢救车管理制度

抢救车管理制度 (1)凡抢救药品、物品必须固定在抢救车上,保持一定的基数,编号排列,定位放置,每日检查,每班清点,保证随时应用。 (2)建立抢救车药品、物品登记本,做到帐物相符,班班交接。 (3)建立抢救车药品、物品平面示意图,确保医护人员能够及时获取抢救药品和物品;建立抢救车药品批号登记表,对于有效期低于6个月的药物,用红色标识做好标志,确保先进先用,有效期不足1个月的药物应送药房按程序换领合格批号的药物。 (4)抢救药品、物品做到五固定:定数量品种、定点放置、定人保管、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二及时:及时检查维修、及时领取补充。物品有明显标记,不准任意挪用。 (5)抢救必备物品齐全、性能良好,处于备用状态,完好率达到100%。无菌物品标识清晰,保存符合要求,确保在有效期内。 (6)抢救药品齐全,标签清晰,无变色、变质、过期失效、破损现象。每个药盒内只能放置一种药品,按药物失效期的先后放置和使用。 (7)各科室抢救车内的抢救药品按要求统一配备,专科急救药品须经科主任审核定出种类、数量、规格、剂量配备,抢救车须定点放置,定人管理,保证安全和使用方便。 (8)抢救药品、物品使用后,24小时内补充齐全,如因特殊原因无法补齐时,应及时交班,在交班登记本上注明并报告护士长协调解决,以保证抢救患者时能及时使用。 (9)封存抢救车管理:封存前护士长(或分管护理人员)和另一名护理人员按基数本清点药品、物品,核对无误后用封条封存,双人签名并填写封存时间。护理人员每班检查封条的完好情况并做好记录;每月由护士长和分管护理人员启封检查抢救车内药品、物品一次,并做好记录。 (10)非封存抢救车管理:每班按基数本清点药品、物品,并做好记录,护士长每周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账物相符。 注:(1)抢救车的封存: ①使用统一的一次性封存条,按要求粘贴封存条。

抢救车管理

抢救车质控 1、抢救车定位置放置、定量、定人管理。 2、抢救车每月2号检查所有药品、物品的数量、有效期、质量,如 有过期或破损及时更换。 3、药品或物品有效期在六个月之内,要用黑色橡皮圈捆绑,并在封 条上写明药品、物品名称和有效日期及数量。 4、每日早晨由处置班检查每层封条是否完好,若有封条打开,检查 这层药品或物品的数量和有效期,及时补充,然后贴封条。 5、每次开抢救车封条必须在抢救车登记本上记录 抢救车管理标准 为了做好抢救车的规范与管理,保障护理安全与质量,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有以下规定: 1、抢救车应做到一专(专人负责、检查、管理),四定(定数量、定卡片、定期消毒),三无(无损坏、无药品变质、无过期失效),两及时(及时检查维修、及时领取补充)。 2、抢救车内物品按照护理部的要求做到同一规格的急救车统一摆放,做到标记清楚、数物相符、功能完好。 3、急救车内药品。前12种(高危药品7种,普通药品5种)属于各科必备药品,其余根据专科特色进行补充。 4、急救车内的高危药品于普通药品实行区分管理,高危药品应粘贴专用标示。 5、对包装相似、音似、看似药品、一品多规或多剂型药物应有明晰的警示标示:“有相似”。 6、急救车采用封条管理,“近期过期药品/物品”是指检查之日起6个月内过期的药品及物品。对于近期过期的药品/物品,用黑色橡皮圈捆绑,使用时先使用这类物品及药品。

7、交接班时应检查封条是否完好,急救车封条一经启封,若本班不能补充齐全药品及物品,应将其作为交接班的内容进行交接。补充物品/药品后,将该层的物品/药品全部检查后方可进行封存,未启封的封条可不进行检查。 8、病区环境组负责每周检查一次封条是否完好,抢救车是否清洁,并做好记录。 9、每月2号左右,会排两名护理班护士,负责打开急救车,对急救车内的药品及物品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所用物品及药品是否在有效期内、功能是否完好、是否在完好备用状态,并做好记录。 10、将急救车管理资料挂于急救车上。 11、各病区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使用药品,如出现疑似药品不良反应情况时,由各科室药品不良反应管理员负责按《###院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监测报告管理制度》报药剂科临床药学室。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120急救车辆管理规范与120驾驶员管理制度

120急救车辆管理规范与120驾驶员管理制度 120急救车管科科长职责 1.在中心主任领导下,全面负责车辆管理工作。 2.负责指导各急救站车辆管理,保证急救工作正常运行。 3.掌握全站车辆状况,拟定车辆维修,保养计划。 4.做好车辆年审工作,抓好修理质量,节约经费开支。 5.建立车辆档案和各项工作统计。 6.负责与车辆相关单位及中心相关部门的协调工作。 7.做好新车论证,购置和车辆报废工作。 8.组织驾驶员的学习,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安全教育,全面了解驾驶员的工作和思想情况,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 9.建立驾驶员档案和备用驾驶员资料,培养年青骨干。 车管科干事职责 1.在车管科科长的领导下协助科长做好车辆管理工作。 2.负责车辆安全工作,及时处理车辆交通事故。 3.按计划组织车辆维修,保养,年审。 4.办理与车辆相关的手续。 5.科长外出时,全面负责车管科工作。 120急救车辆安全员职责 1.在车管科长的领导下协助科长做好车辆的安全工作。 2.车管科安全员负责全中心车辆检查、登记、督促维修。 3.处理日常行车事故。 4.组织驾驶员安全行车学习。 5.指导各急救站安全员做好本站车辆安全工作。 6.协助中心车管科处理交通事故。 7.及时向车管科汇报本站车辆人员的安全情况。 车管组长职责 1.在分站长领导下,负责本站车辆保养,检查,报修,验收。 2.负责分站驾驶员日常排班和交接工作。 3.负责车辆调配,管理。 4.核算本站车辆修理、油耗并上报。 5.协助车管科处理交通事故。 6.负责本站驾驶员的业务学习,工作考核等,保证车辆安全运行。 120急救驾驶员职责 1、积极参加业务学习。掌握所驾驶车辆技术性能,不断提高驾驶水平。 2、服从120调度指挥,不准私自出车和绕道办私事。 3、密切配合、协助急救医师,安全完成急救任务。 4、根据病人病情及急救医师意见确定行驶速度及转运医院。

急救车管理规范及制度

抢救车管理规范 根据五常法管理规范,做好标识及物品、药品的管理,确保药品有效期,物品完好率百分之百。 一药品 1 抢救药物根据专科特点备齐药品种类及数量; 2 药品基数与指示卡相符; 3 药品标记醒目,无失效及字迹不清的药物; 4 药品摆放有序,摆放药品与标签相符。 5 必备液体:20%甘露醇、5%碳酸氢钠、林格氏液、5%葡萄糖和0.9%氯化钠等。 二物品 1 抢救车内物品固定,存放有序。包括:开口器,压舌板、舌钳、一次性吸氧管、一次性吸痰管、吸氧面罩、吸痰连接管、通气导管、输液器、注射器、棉签、头皮针、胶布、砂轮、止血带、安尔碘、留置针、试管、手电筒、玻璃接头、气管插管、呼吸囊、电插板、剪刀、按需要备麻醉喉镜等。 2 护士熟练掌握呼吸囊的构造,注意物件的完整性及保养。 3 抢救物品定点放置,保持物品完好率百分之百。 三护士每天检查抢救车一次,并记录签名,抢救后及时补充。 四质控护士每周检查一次,并记录签名。护士长每月质控一次。

急救车抢救物品的管理制度 1 为保证抢救工作顺利进行,护理人员要做好抢救物品、药品、仪器的管理和保养,并熟练使用。 2 抢救车设专人管理,并做到定期清洁和检查。 3 急救车、抢救物品、仪器规范整齐,放置于固定位置,不得随意挪到更换位置。各班人员要熟悉急救车备用的药品、物品、仪器的放置位置,能够熟练掌握仪器的性能,使用方法,熟记常用抢救药品的剂量。 4 抢救仪器和药品管理,严格执行“五定”制度,即定数量、定点放置、定专人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保证抢救时使用,一律不准外借。 5 保持急救车清洁整齐,用后及时补充,如因药局缺药等特殊原因无法补齐时,应在抢救药品清点登记本上说明,并报告护士长协调解决,以保证病人用药。急救车内药品标签清楚无破损、变质、过期失效;仪器处于备用状态。 6 急救车上的急救药品和仪器,设立专门抢救药品物品清点登记本,标明所有急救药品、仪器名称、剂量、规格、数量、有效期,本和物品必须完全相符,每班交接并签全名。 7 实行药品及物品有效期预警制度,设置急救车药品、必备物品一览表,表内标明抢救车内的所有物品、药品名称、基数、生产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日期、灭菌日期、失效日期,护士在检查药品时,如发现即将过期药品,即在相应位置内用笔写:‘※’,以提示在有效期前

抢救车管理规范

抢救车管理规范

邯钢医院科 抢救车管理记录本 年度: 医院急救药品、器械管理组

组长: 组员: 科室抢救车管理人员 组长:专人姓名: 医院管理目标: 急救物品、药品合格率100%。 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抢救设备完好率100% 抢救车管理规范 一、抢救车须由专人管理,各种药品、物品种类及数量进行定量、定位配置,备用药品根据临床科室需要合理配备。 二、抢救车放置位置固定,不得随意变动。全部护士熟练掌握抢救车内备用药品、物品情况并熟练应用。有抢救室者放在抢救室,无抢救室者放在科室固定位置。 三、抢救车采用“每班交接”的方法进行管理,护士长每周检查一次抢救车的管理落实情况,并做好记录,护士长检查记录在抢救车交接本。抢救车使用频率较少的科室,使用封条,过期时间写在最近时间。 四、抢救结束后,2小时内清理用物,药品、物品做好补充、备用。 五、抢救车内药品、物品定量定位置,清单目录清楚。 六、封条使用:封抢救车人姓名、时间、最近过期时间。

抢救车记录/考核填写要求 1.科室有专人管理抢救车,按照规范建立抢救车管理本有交接和质控记录。 2.交接班当面点清,记录在本上。 3.封条封闭的抢救车,至少检查1次/月,记录并及时更换到期物品、药品。 4.进行培训,掌握抢救药品、物品、仪器、疾病抢救流程等。 抢救车布局(翻盖式抢救车): 第一层:(数量5支) 第二层: 备用药品基数:副肾20、可拉明20、洛贝林20、多巴胺20支。(抽屉式抢救车按照药品要求的位置由外向内顺序放置)

ICU、急诊科备用药品基数:副肾40、可拉明40、洛贝林40、多巴胺40支 输液盘及用品:止血带、艾尔碘、棉签、输液贴、弯盘、留置针; 消毒包:用无纺布包裹消毒的开口器、舌钳子、压舌板各1;打开使用后清洗灭菌。 液体盒内放置:电极片10个;输液器2、输血器各2个、5ml注射器2个、20ml 2个; 采血管:蓝、紫、黄色各2个,采血针三个、血气针2个。 治疗板上放置重症或抢救记录单和笔; 血压计1、听诊器1、手电1、备用药品。 第三层左抽屉:备用注射器、输液器、输血器、吸痰管、薄膜手套、电极片等; 第四层左:0.9%500ml生理盐水、10%500ml葡萄糖、20%250ml甘露醇、瓶装或袋装5%碳酸氢钠,放置于抢救车下层。(数量各1瓶) 备用:0.9%500ml生理盐水吸痰用。 第四层右:吸氧装置、负压吸引器各1套;简易呼吸器和面罩及配套的氧气导管 备用药品有目录和基数。 备选:依据需要备气管插管和喉镜

抢救车管理制度

抢救车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抢救车管理,确保急救用物完好率100%,统一制定抢救车管理规范如下: 1、抢救车用物包括常用物品及药品,所有用物保证质量、功能齐全,处于应急状态。 2、常用物品包括:输液、静脉注射所用物品,吸痰所需物品,血压计,听诊器,手电筒,压舌板、开口器等。 3、常用药品:各病区根据专科要求及急救特点备急救药品,药品放置以规范并方便急救使用为原则。每种急救药品应按使用有效期排列从左至右由远至近,先用最右边,补充时置于最左边(左进右出)。原则上同种药品同批号。 4、抢救车实行“三统一”:抢救车平面图统一、抢救药品应知应会统一、急救药品一览表和登记检查本统一。 5、抢救车管理做到“五定”:定数量品种、定点放置、定专人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 6、抢救车上不得放置任何杂物,保持清洁、无尘、用物齐全、规范。 7、《抢救车管理制度》附于《急救物品交接本》首页,护理人员必须人人熟悉。 8、抢救车实行封车管理须做到: (1)封车前双人检查,物品和药品的有效期至少在一个月以上,并在封条上注明封车起止日期和检查者两人签名。 (2)必须全封,封车时间为一个月。 (3)急救或检查时方可打开急救车,抢救车使用后实行谁使用谁负责,必须在本班内及时整理、补充完整,重新封车,并在《急救药品物品登记本》上记录时间,使用后补充完整再封车。 (4) 急救车实行专人负责,责任人须做到周周检查,红笔签名,检查登记(填写方式为:日期、急救药品物品完好状态、封条状态、签名)。护士长每月全面检查急救车一次,进行登记签名,登记时间必须与封条时间一致。 (5)班班交接, 各班依照急救车一览表进行交接,检查急救车封条情况,并规范填写交接登记本,双人核查签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