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测试题三

国学经典测试题三
国学经典测试题三

1.在我国风俗中,常常避讳73和84这两个岁数,因为这是两位历史人物去世的虚龄。他们是:()

A:孔子和孟子B:老子和庄C:汉高祖和汉武帝D:周武王和周文王正确答案:A

2.九十年,国祚废。中的“祚”读作()

A: zhàB: zháC: zuò正确答案:C

3.《千字文》中的“克念作圣”是指。()

A:能够克服圣人易犯的错误B:克服自己的私念才能成为圣人C:做一位圣人正确答案:B

4.现存《论语》共多少篇?

A:19 B:20 C:25 D:28 正确答案:B

5.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出自明代文学家杨慎的一首词,请问这首词的词牌名是:()

A:《满江红》B:《临江仙》正确答案:B

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哪篇目哪篇古文()

A:《醉翁亭记》B:《岳阳楼记》正确答案:B

7.《孙子兵法》的作者是

A:孙武B:孙膑正确答案:A

8.为下列字选择正确读音。“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乐”A:lèB:yuè正确答案:B

9.河姆渡遗址位于:()

A:黄河流域B:长江流域正确答案:B

10.是()射下了九个太阳,拯救了黎民百姓。

A:瑶姬B:后羿C:精卫D:神农氏正确答案:B

11.“跑龙套”原指戏曲中拿着旗子做兵卒的角色,“龙套”指的是()。

A:一种戏服B:一种游戏C: 主角正确答案:A

12.岳宗泰岱中提到了五岳之首是指()

A:泰山B:华山C:衡山正确答案:A

13.在《西游记》书中孙悟空是向()借来宝丹,才能够抵住铁扇公主的芭蕉扇

A:如来佛祖B:灵吉菩萨C:观音菩萨D:弥勒佛正确答案:B 14.“三更半夜”中的“三更”指的是几点()

A:21点至23点B: 23点至凌晨1点C:凌晨1点至3点D:24点正确答案:B

15.《百家姓》中没有下面哪个姓乌、巫、肖

A:乌B:巫C:肖正确答案:C

16.出自岳飞《满江红》的词句是()

A:“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B:“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C:“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正确答案:C

17.当长辈递给我们东西时,我们应该

A:不管给什么都不能要B:双手恭敬的接过C:一只手接过D:不理长辈正确答案:B

18.《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面包括多少首诗()

A:三百首B:三百零五首正确答案:B

19.下面做法中正确的是

A:下课后在教室门口打闹B:总让妈妈帮我们穿衣服叠被子C:放学回家后先坐在椅子上等着吃饭D:出门之前先告诉家里的长辈我要去哪里正确答案:D

20.“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是谁的名言()

A:老子B:荀子正确答案:B

21.“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出自李之仪的《卜算子》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词

A:送别B:悼亡C:爱情正确答案:C

22. 四大五常中的五种品德修养是指“仁、义、礼、智、()”A:优B:信C:好正确答案:B

23.可以和上联“三尺剑”相对的下联是()。

A:一戎衣B:八行书C:一围棋正确答案:A

24.十三经是历史上十三部儒家经典的总称,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周易》、《左传》、《公羊传》、《谷粱传》、《论语》、《尔雅》、《孝经》、《孟

子》。十三经由汉代的五经逐渐发展而来,最终形成于什么时期()

A:唐朝B:五代C:南宋正确答案:C

25.“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对我们提出修身养德的基本要求,这句话出自()。

A:诸葛亮B:欧阳修C:孟子正确答案:A

26.《论语》中下面哪一句不是关于“君子”的()

A: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B: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C: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D: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正确答案:C 27.“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骚首踟蹰。”这是一首()诗

A:爱情B:团聚C:思亲正确答案:A

28.现在我们常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指代高雅和通俗的文艺作品。请问这两个成语最初指的是什么()

A:文章B:画作C:乐曲正确答案:C

29.宋代开国宰相赵普说自己凭借半部书就能治理天下,他说的是哪部书( )

A:《春秋》B:《道德经》C:《论语》D:《大学》正确答案:C

30.古代()小时为一个时辰。

A:1

B:2

C:3 正确答案:B

31.《论语》中下面哪一句不是关于“孝”的()

A: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B: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C: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D: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正确答案:D

32.查後荆_____,横线部分应是

A:鸿B:红C:洪D:宏正确答案:B

33.下面的上下连接不对的是()

A:雪赋——风谣B:.乘五马——羞攘臂C:象——爻D:巨蟒——长蛟正确答案:B

34.在古代群臣朝见君王的地方叫做()。

A:庭B:房C:室正确答案:A

35.瓜田不纳履的“履”意思是

A:帽子B:裤子C:鞋子D:衣服正确答案:C

36.中国汉字的创造者是()。

A:黄帝B:燧人氏C:仓颉D:神农氏正确答案:C

37.《千字文》中索居闲处中的“闲处”是指()

A:休闲B:悠闲的生活C:无所事事正确答案:B

38.《孙子兵法》的作者是:()

A:孙武B:孙膑C:孙权正确答案:A

39.宣纸得名于它的:

A: 用途B:产地正确答案:B

40.周武王,始诛纣。(),最长久。

A:八百载B:七百载C:六百载正确答案:A

41.右通广内,左达承明。的上句是既集坟典,亦聚群英。

对错正确答案:错

42.旷远绵邈,岩岫杳冥。治本于农,我艺黍稷。俶载南亩,务兹稼穑。这句排列顺序是否正确

对错正确答案:错

43.有国风,有雅颂。号四诗,当讽诵。中的四诗是《唐诗》《大雅》、《小雅》、《颂》

对错正确答案:错

44.猪八戒曾在流沙河里为妖。

对错正确答案:错

45.“占风令尹”故事中路过的“神仙”指的是孔子。

对错正确答案:错

46.骁将袍披仁贵白,小儿衣着老莱斑。()

47.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中的“时”指的是季节。对错正确答案:对

48.“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中的“豕”指的是鸭子。

对错正确答案:错

49.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的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对错正确答案:对

50.在《西游记》中,孙悟空从八卦炉中出来后拥有了七十二变的技艺。

对错正确答案:错

51.夫唱妇随在古代社会意思是丈夫的主意,妻子就要服从。

对错正确答案:对

52.唐僧是金蝉佛子转世。

对错正确答案:对

53.“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中“省”在本句中字意是反省的意思。

对错正确答案:错

54.“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中“绿绮”是司马相如的古琴。

55.“丁固梦松”故事中,占卜的人将“松”字拆解,判断丁固可位至公卿。

对错正确答案:对

56.《如来佛辨识假猴王》故事中,那只假孙悟空是石猴变的。对错正确答案:错

57.“推位让国”的下一句是“率宾归王”。

对错正确答案:错

58.背邙面洛,浮渭据泾。宫殿盘郁,楼观飞惊。图写禽兽,画彩仙灵。这句排序正确

对错正确答案:对

59.杜陵不是杜甫。

对错正确答案:错

60.小玲从不拿别人的缺点开玩笑。

对错正确答案:对

61.“梦刀”这一典故,后指地方官升迁。

对错正确答案:对

62.堂是房屋的主人平时活动、行礼、待客的地方。

对错正确答案:对

63.五行山上的金色贴条上边写着六个字。

对错正确答案:对

64.吃去唐僧白马的三太子是东海龙王的儿子。

对错正确答案:错

65.《西游记》曾被拍成电视连续剧,我国着名表演艺术家六小龄童曾将孙悟空一角表演的惟妙惟肖。

对错正确答案:对

66.彭友信与朱元璋约定一起上朝,朱元璋如约而至。

对错正确答案:错

67.金鱼精灵感大王的主人是观音菩萨。

对错正确答案:对

68.《词选》作者是刘义。()

对错正确答案:错

69.“柳眠汉范”故事中,汉代皇家园林中有一棵柳树被称为“人柳”。

对错正确答案:对

70.小雷音寺中的黄眉大王共有两件法宝。

对错正确答案:错

71.古代的兵符是用铜、金、玉或竹子制成的。多为虎形。它是一体的,不能制成两半。

对错正确答案:错

72.践土会盟的上句是假途灭虢。

对错正确答案:对

73.《三字经》中“光武兴,为东汉。”中的“光武”指的是刘秀

对错正确答案:对

74.匏土革,木石金。丝雨竹,乃八音。中的“丝”指的是丝瓜。对错正确答案:错

7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对错正确答案:对

76.聆音察理,鉴貌辨色。贻厥嘉猷,勉其祗植。这句中有错别字

对错正确答案:错

77.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

对错正确答案:对

78.夸父死后扔下的拐杖变成了一片茂密的桃树林。

对错正确答案:对

79.“烟轻笼岸柳”的下联是风急撼庭梧()

对错正确答案:对

80.《淮南子》中记载,嫦娥“托身于月,是为蟾蜍”,嫦娥的形象从嫦娥转化为美丽女子的形象,说明神话传说在流传的过程中会发生变化,演化的过程受到当时社会思潮的影响。

对错正确答案:对

81.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

正确答案:莺飞

82.春对夏,秋对冬,()。

正确答案:暮鼓对晨钟

83.______,将军夜引弓。

正确答案:林暗草惊风

84.日出江花红胜火,()。

正确答案:春来江水绿如蓝

85.柴门闻犬吠,()。

正确答案:风雪夜归人

86.少壮不努力,()

正确答案:老大徒伤悲

87.为人子方少时()习礼仪

正确答案:亲师友

88.海内存知己,()

正确答案:天涯若比邻

89.己所不欲,( ) 。

正确答案:勿施于人

90.(),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正确答案:作大学

91.大暑的三侯是腐草为萤、土润溽暑和()。

正确答案:大雨时行

92.绿窗对朱户,( )。

正确答案:宝马对香车

93.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正确答案:每逢佳节倍思亲

94.待到重阳日,还来就( )。

正确答案:菊花

95.人之初()。性相近,习相远. 正确答案:性本善

96.新欢对旧恨,()对高歌。

正确答案:痛饮

97.有志者()

正确答案:事竟成

98.子曰:“君子周而不比,( )。”正确答案:小人比而不周

99.琴对瑟,剑对刀,( )对天高。正确答案:地迥

100.子曰:“学如不及,( ) 。”

正确答案:犹恐失

国学经典测试100题(三)

精心整理1.在我国风俗中,常常避讳73和84这两个岁数,因为这是两位历史人物去世的虚龄。他们是:() A:孔子和孟子B:老子和庄C:汉高祖和汉武帝D:周武王和周文王正确答案:A 2. A:zhà 3. A: 4. 5. A: 6. A: 7.《孙子兵法》的作者是 A:孙武B:孙膑正确答案:A 8.为下列字选择正确读音。“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乐” A:lèB:yuè正确答案:B 9.河姆渡遗址位于:()

A:黄河流域B:长江流域正确答案:B 10.是()射下了九个太阳,拯救了黎民百姓。 A:瑶姬B:后羿C:精卫D:神农氏正确答案:B 11.“跑龙套”原指戏曲中拿着旗子做兵卒的角色,“龙套”指的是()。 A:一种戏服B:一种游戏C:主角正确答案:A 12. A:泰山 13. A: 14. A:21 15. A:乌 16. A:C:“莫 17. A:不管给什么都不能要B:双手恭敬的接过C:一只手接过D:不理长辈正确答案:B 18.《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面包括多少首诗?() A:三百首B:三百零五首正确答案:B 19.下面做法中正确的是

A:下课后在教室门口打闹B:总让妈妈帮我们穿衣服叠被子C:放学回家后先坐在椅子上等着吃饭D:出门之前先告诉家里的长辈我要去哪里正确答案:D 20.“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是谁的名言?() A:老子B:荀子正确答案:B 21.“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出自李之仪的 A:送别 22. A:优 23. A: 24. A:唐朝 25. A:诸葛亮B:欧阳修C:孟子正确答案:A 26.《论语》中下面哪一句不是关于“君子”的?() A: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B: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C: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D: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正确答案:C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经典国学诵读11练习《增广贤文》及答案-最新

三年级下册经典国学诵读十一 (一) 经典国学再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欲昌和顺须为善,要振家声在读书。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种麻得麻,种豆得豆。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见官莫向前,做客莫向后。 宁添一斗,莫添一口。 我是小助手 择:选择。 善:好。 欲:想要。 徒:白白的。 我是小翻译 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的人。 选择那些好的方面学习,对那些不好的方面要加以改正。 如果想家庭和睦,就要多做善事;如果想让振兴家族,就要刻苦读书。 小的时候不努力,年老的时候一事无成,只有白白悲伤了。 种麻得麻,种豆得豆。 天网广阔无垠,虽然网孔稀疏,却不会有一点儿遗漏。 见当官的不要着急地往前凑,到别人家做客时不要往后退缩。 宁可多添一斗粮食,家里不要多添一口人。 考考你的智慧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你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吗?()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告诉我们什么?

3.“种麻得麻,种豆得豆。”你从这句话中受到什么启发? 弘扬传统文化 谦虚的孔子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是孔子说的。 有一天,孔子和学生们正在赶路。忽然,他们看到一个小孩子正在路上用砖瓦石块垒一座“城池”,因此这个小孩儿挡住他们的路。 孔子请那个小孩儿让路,而小孩儿却说:“这世上只有车绕城而过的,还没有把城池拆了给车让路的。” 孔子听了,想:确实不能把这孩子摆的城池当成玩具。我这样想,可孩子不这样想啊。我倡导礼仪,没想到被孩子给问住了。 孔子十分感慨地对他的学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孩子虽小,却懂礼仪,可以做我的老师了。” (二) 经典国学再现 螳螂捕蝉,岂知黄雀在后。 不求金玉重重贵,但愿儿孙个个贤。 杀人一万,自损三千。 伤人一语,利如刀割。 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 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 将相顶头堪走马,公侯肚里好撑船。 我是小助手 岂知:怎知。 贤:贤能。 逢:遇到。 宿:住宿。 堪:可以。 我是小翻译

国学经典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国学经典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经典是中华中的经典作品,也是中华文化的代表,在的长河中经久不衰,是人类应该不断保护和传承的文化珍宝。那么你对国学经典知识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 ___关于国学经典知识竞赛题库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一、选择题 1、先秦时代,内容以“六艺”为主,下列不属于“六艺”的是 (D )。 A、射 B、御 C、礼 D、武 2、经魏晋多名士,有著名的竹林七贤,《与山巨源绝交书》是竹林七贤中的谁写给山涛的(B )。 A、阮籍 B、嵇康 C、刘伶 D、向秀 3、科举制在中国影响深远,乡试录取者称为“举人”,会试录取者称为“贡生”,那么殿试录取者称为( C )。 A、“大元” B、“解元” C、“进士” D、“榜眼”

4、“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为哪位诗人的作品?( D ) A、李白 B、杜甫 C、李商隐 D、李清照 5、“豆蔻”是指( A )岁。 A、十三 B、十五 C、十八 D、二十 6、中国的书院制度自唐代始,有官方和私人设置的两类,下列各书院属于官方创办的是( C ) A、岳麓书院 B、嵩阳书院 C、集贤书院 D、白鹿洞书院 7、友谊的深浅,由下列那一个可以看出情义最为深重?(C ) A、莫逆之交 B、金兰之交 C、刎颈之交 D、点头之交 8、一提到中的,人们便会想到“颠张醉素”,请问下列属于颠张的作品的是( B )

A、自叙帖 B、自言帖 C、帖 D、黄州寒食帖 9、鲁迅先生称( A )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A、史记 B、汉书 C、志 D、资治通鉴 10、郑谷有诗曰:“何事文星与酒星,一时钟在李先生。高吟大醉三千百,留着人间伴月明。”诗中的李先生指的是( C ) A、李商隐 B、李贺 C、李白 D、 11、“四羊方尊”是哪个朝代的文物:( C ) A、周 B、元 C、商 D、夏 12、张渭《别韦郎中》一诗中有“不知郎中桑落酒,教人无奈别离何”一句,句中所提到的“桑落酒”原产地在( A ) A、永济 B、桑落 C、汾阳 D、绵竹 13、“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是百家中那位思想家的观点(C )

国学经典测试100题含答案

国学经典测试100题(含答案) 1.在我国风俗中,常常避讳73和84这两个岁数,因为这是两位历史人物去世的虚龄。他们是:() A:孔子和孟子 B:老子和庄 C:汉高祖和汉武帝 D:周武王和周文王正确答案:A 2.九十年,国祚废。中的“祚”读作() A: zhà B: zhá C: zuò正确答案:C 3.《千字文》中的“克念作圣”是指。() A:能够克服圣人易犯的错误 B:克服自己的私念才能成为圣人 C:做一位圣人正确答案:B 4.现存《论语》共多少篇? A:19 B:20 C:25 D:28 正确答案:B 5.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出自明代文学家杨慎的一首词,请问这首词的词牌名是:() A:《满江红》 B:《临江仙》正确答案:B 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哪篇目哪篇古文?() A:《醉翁亭记》 B:《岳阳楼记》正确答案:B 7.《孙子兵法》的作者是 A:孙武 B:孙膑正确答案:A 8.为下列字选择正确读音。“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乐”

A:lè B:yuè正确答案:B 9.河姆渡遗址位于:() 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正确答案:B 10.是()射下了九个太阳,拯救了黎民百姓。 A:瑶姬 B:后羿 C:精卫 D:神农氏正确答案:B 11.“跑龙套”原指戏曲中拿着旗子做兵卒的角色,“龙套”指的是()。. A:一种戏服 B:一种游戏 C: 主角正确答案:A 12.岳宗泰岱中提到了五岳之首是指() A:泰山 B:华山 C:衡山正确答案:A 13.在《西游记》书中孙悟空是向()借来宝丹,才能够抵住铁扇公主的芭蕉扇 A:如来佛祖 B:灵吉菩萨 C:观音菩萨 D:弥勒佛正确答案:B 14.“三更半夜”中的“三更”指的是几点?() A:21点至23点 B: 23点至凌晨1点 C:凌晨1点至3点 D:24点正确答案:B 15.《百家姓》中没有下面哪个姓?乌、巫、肖 A:乌 B:巫 C:肖正确答案:C 16.出自岳飞《满江红》的词句是() A:“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B:“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C:“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正确答案:C

最新三年级国学经典试题

三年级国学经典比赛试题 一、古诗填空(21分) 1、天门中断楚江开,。,山色空蒙雨亦奇。 2、天苍苍,,风吹。 3、九月九日是节,,为千古绝句。 4、灯明 5、《采莲词》 6、水南水北重重柳 7、,水村山郭酒旗风。 8、山重水复疑无路,。 二、《三字经》(10分) 1、幼而学,。幼不学,。人不学,。人不学,。 2、融四岁,。香九龄,。养不教,。教不严,。 3、头悬梁,。昔孟母,。 三、名人名言(14分) 1、温故。,必有我师焉。学而时习之,。 2、知之为知之,是知也。是没有止境的。 3、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为中华之崛起而。 四、课文内容填空。(24分) 1、在中国,风筝有的历史,风筝又叫。是风筝之都。 2、北京的张择端画了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 3、赵州桥是李春参加设计和建造的石拱桥,距今年了。 4、孔子又叫、。老子又叫。老子是家。 5、盘古是个的人。 6、列文虎克发明。法布尔是家。他经过实验发现 。 五、关联词填空。(10分) 1、这座桥坚固,美观。 2、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尊重他们的品行。 3、今天的作业不完成,那么明天的作业加上今天的更多。 4、我们是学生,学习是我们的主要任务。 5、这件事你做的就是他做的。 六、连一连。(16分) 1、 子卯寅丑午未巳申亥酉辰戌虎鼠兔马牛蛇羊猪鸡猴龙狗

2、 六月一日重阳节 七月一日儿童节 九月九日建党节 十月一日教师节 九月十日建军节 八月一日国庆节 七、改错字(5分) 1、老师在见。() 2、舍近救远。() 3、轻重到置。() 4、暖暖上升。() 5、学无止镜。()2010年报检员资格考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二 一、单选题 1、通过报检员资格考试合格的人员,取得《报检员资格证》后,()内未从事报检业务的,《报检员资格证》自动失效。 A.6个月 B.10个月 C.1年 D.2年 [答案]d 2、自理报检单位应在()检验检疫机构办理备案登记手续。 A.报检地 B.报关地 C.工商注册地 D.A.B.C都可以 [答案]c 3、报检单位在按有关规定办理报检,并提供抽样、检验检疫的各种条件后,有权要求检验检疫机构在()内完成检验检疫工作,并出具证明文件。 A.合同规定的装船期限 B.国家质检规定的检验检疫期限 C.货主要求的期限 D.代理单位要求的期限 [答案]b 4、报检员遗失《报检员证》的,应在()日内向发证检验检疫机构递交情况说明,并登报声明作废。 A.5 B.7 C.10 D.14 [答案]b

2020年国学知识竞赛经典试题库及答案(共150题)

2020年国学知识竞赛经典试题库及答案(共 150题) 1、孟子说:“君子有三乐”,下列哪项不在其“三乐”之列? ( C )A父母俱存,兄弟无故B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C乡里无不称其善也D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哪篇目哪篇古文?(B ) A《醉翁亭记》B《岳阳楼记》C《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D 《望洞庭》 3、“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是谁的名言?(B ) A老子B荀子C庄子D孟子 4、“揭竿为旗,斩木为兵”形容的是哪一场起义?(B ) A赤眉起义 B 陈胜吴广起义C绿林起义D四黄巾起义5、下面哪位诗人是“初唐四杰”之一?(B ) A王维B王勃C李白D孟浩然 6、“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说的是哪位历史上的哪位才女?(C ) A朱淑真B秦良玉C李清照D蔡琰 7、古人用“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来劝谕人们要尊敬父母,这句话出自:(A ) A《弟子规》B《三字经》C《千字文》D《论语》8、“弱冠”指的是男子多少岁?(B ) A十五岁B二十岁C三十岁D四十岁

9、“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什么的?(B ) A文章B书法C绘画D音乐 10、河姆渡遗址位于:(B) A黄河流域B长江流域C赣江流域D海河流域 11、“四羊方尊”是哪个朝代的文物:( C ) A、周B、元C、商D、夏 12、张渭《别韦郎中》一诗中有“不知郎中桑落酒,教人无奈别离何”一句,句中所提到的“桑落酒”原产地在( A ) A、永济 B、桑落 C、汾阳 D、绵竹 13、“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是百家中那位思想家的观点 (C ) A、孟子 B、韩非子 C、荀子 D、老子 14、爵是一种典礼时用的酒器,那么爵有几只脚?( A ) A、三只脚 B、两只脚 C、四只脚 D、五只脚 15、魏晋时期,建安七子是当时文学的代表人物,下列属于建安七子的是(D )。 A、嵇康 B、曹植 C、山涛 D、阮瑀 16、南宋时期出现了中兴四大诗人,其中陆游声名最著,下列各诗句不是陆游所作的是( C )。 A、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折腰曾愧五斗米,负郭元无三顷田。 D、京华结交尽奇士,意

小学国学经典试题及答案

小学国学经典试题及答案 2015小学国学经典试题及答案 1.“榜上无名,脚下有路”。我国古代落第著书终成大器的是:(蒲松龄) 2.被称为荷月的月份是?(六月) 3.被称为“三苏”的北宋文学家父子中的父亲是?(苏洵) 4.被称为菊月的月份是?(九月) 5.被称为我国最最大的古典艺术宝库的石窟是哪一个?(甘肃敦煌莫高窟) 6.被称为“书圣”的'古代书法家为(王羲之) 7.被称为我国“瓷都”的是指哪一城市?(景德镇) 8.被称为杏月的月份是?(二月) 9.被称为"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的<<天工开物>>是谁创作的?(宋应星) 10.被称作东方威尼斯的是?(苏州) 11.被国内外人士誉为“中国三大国粹”的是?(京剧、国画、中医) 12.被赞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是?(王维) 13."碧云天,黄叶地,北雁南飞"语出?(《西厢记》) 14.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比欧洲早了多少年?(400) 15.鞭炮和爆竹哪一个历史比较悠久?(爆竹)

16."变脸”是哪个剧种的绝活?(川剧) 17.九宫格”的创始人是:(欧阳洵) 18.旧时我国的老百姓称什么动物为“仓神”:(鼠) 19.就体裁而言,正史都是:(纪传体史书) 20.康熙皇帝的庙号是:(圣祖) (武则天) 22.科举中,会出现一人兼解元、会元、状元的“连中三元”, 其分别是在什么考试中取得的?:(乡试、会试、殿试) 23.“孔”姓的来源是:(祖先的字) 24.孔乙己是科举制度的牺牲品,科举制度始创于何时?: (隋朝) 25.孔子曾说过:“微管仲,吾被发左衽”,这的“左衽”是指:(少数民族) 26.昆剧因何地而得名?:(江苏昆山) 27.腊八粥”最早起源于:(佛教) 28.来龙去脉”的成语产生于:(风水勘探) 29.“兰桂齐芳”的“兰桂”指:(子孙) 30.狼毫”的原料取自:(黄鼠狼)

电大在线考试国学经典选读答案

国学经典选读-1 一. 单选题(共10题,共6分) 1.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的意思是()(0.6分) A.那个仁厚的人就是自己想帮助别人树立起来,自己想帮助别人达成目标。能够就近舍远,由近及远地施行仁爱 B.那个仁爱的人,就是自己想要树立起来,也想帮助别人树立形象,自己想要达成目标,也想要帮助别人达成目标。能够接近取来就用的便利条件,可以说是仁德的方法了。 C.一个仁人,只要自己想自立,便也帮助别人自立;自己想要通达,便也帮助别人通达。能够就近以自己的心作比而推及别人,已经可以说是实行仁德的方法了。 D.夫子之仁德,就是自己欲立而且也要立人,自己欲通达,也要助人通达。能够就近取得帮助,可以说到处都能够表现出仁爱之心了。☆考生答案:C ★考生得分:0.6 评语:分2. 子曰:“未知生,焉知死?”一句恰当的意思是()(0.6分) A.“”未来知道长生,现在怎么能够知道呢?孔子答道: B.“”不知道生人是谁,怎么能够知道死人是谁呢?孔子答道: C.“”生的道理还没有弄清楚,怎么能够懂得死呢?孔子答道: D.“”生的道理弄清楚了之后,才能够懂得死的道理。孔子答道:☆考生答案:C ★考生得分:0.6 评语:分3.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此句的恰当之意是:()(0.6分) A. 孔子教授学生要精通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以及各种职业、技能、爱好等。

B. 言行要谨慎,为人要诚实守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并且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 C. 立志高远,坚守德操,遵循仁义,精通六艺。 D. 亲自积极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可以学习典籍、文章了。☆考生答案:C ★考生得分:0.6 评语:分4. 子曰:“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此句的恰当之意是:()(0.6分) A.孔子说:人在有关生死的关键时刻,才知以往建立的情谊的真假;在贫穷与富足的不同状态,才知世态人情的冷暖;在贵贱不同情形,才显现友情的真伪。 B. 孔子说:君子相处和谐而不结党,小人结党而内部并不和谐。 C.孔子说:只有仁者真正懂得爱什么人,憎什么人,因为仁者有分辨善恶的标准,所以待人接物便能做到好恶分明。 1 / 6 D.孔子说:道德高尚的人,与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交往,不奉承讨好;与地位比自己低的人交往不轻慢高傲。C ☆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6 评语:分0.6()“畏”的恰当意思是( 5. 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一句中的分) A.畏惧 B.畏缩 C.敬畏 D.崇敬☆考生答案:C 0.6 ★考生得分:评语:分0.6分)6. 下面哪句话不是出自《论语》? ( A.四海之内皆兄弟

三年级国学试卷

三年级国学试卷 三年级国学试卷篇一:三年级国学期末试卷 三年级国学期末试卷 一、找出相对应的下一句用线连起来。(20分) 弟子规圣人训有余力则学文 亲所好力为具父母呼应勿缓泛爱众而亲仁首孝弟次谨信 谏不入悦复谏问起对视勿移 进必趋退必迟号泣随挞无怨 二、把正确答案的的序号填在()里。(每小题2、5分共10分) 1、“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这句话是说() A、要坚持锻炼身体。 B、要注意天气的变化 C、子女要孝敬父母。 D、要加紧时间学习。 2、孔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哪国人。() A、宋国 B、鲁国 C、赵国 D、楚国 3、事诸兄,如事兄。() ,、对待各位朋友,好像对待哥哥一样。,、在别人的兄长手下做事,就如同在自己的兄长手下做事一样。,、对待堂兄表兄和他人的兄长时,也应像对待自己的兄长一样。 4、德有伤,贻亲羞。() ,、品德上有缺欠,会让自己感到羞愧。,、父母的品德上有缺欠,会感到羞愧。 ,、在德行上有缺欠,就会使父母感到羞愧。

三、请就你对生活常识的了解,对下面的情况作出正确的选择。(每小题5分共20分) 1、张刚与好朋友李杰因为一句口角,最后大打出手。如果你用《弟子规》中的经文劝说他们化解矛盾,你会用( ) ,、兄弟睦,孝在中。 ,、言语忍,忿自泯。 ,、尊长前,声要低。 2、如果父母有过失,你会怎么做( ) ,、常悲咽 ,、谏使更 ,、谨为去 3、当你的朋友请求与他一同去街上上网时,你应该( ) ,、答应他 ,、不做 声 ,、拒绝 4、课堂上,老师点我回答问题,可这个问题我答不上来,我该怎么办, ,、声音洪亮的说:“对不起,老师,我不会回答。”,、低着头,面红耳赤,不做声。 ,、低声细语地说:“老师,我不会。” 四、看拼音,选择正确的读音。(每小题2分共10分) 1、父母教,须jìng听A、敬 B、近() 2、出必告,fǎn必面 A、反 B、返() 3、事虽小,勿shàn为A、擅 B、善() 4、兄道友,弟道gōng A、恭 B、公() 5、言语忍,fèn自泯 A、愤 B、忿() 五、我国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代,是值得我们青少年继承和发扬的宝 贵的精神财富。请就你所掌握的进行选择。(每小题10分共10分) 1、“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是曹植作的《七步诗》,表达对兄长魏文帝曹丕的不满和怨恨。曹丕的行为与下列哪句经文不符合,

国学经典测试题二

1.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用现代汉语翻译正确的是 A:别人不知道我,我却生气,不也是君子吗B: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正确答案:B 2. 孔子为什么“三月不知肉滋味”() A:读到一本好书B:听到一首好曲正确答案:B 3. 在《西游记》中,石卵遇见()化作一个石猴。 A:阳光B:月光C:雨水D:大风正确答案:D 4. 三圣母被()逼迫,交出了宝莲灯。 A:杨戬B:孙悟空C:岳飞D:神农氏正确答案:A 5. ()彻底治理好了洪水,让老百姓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A:鲧B:大禹C:尧D:舜正确答案:B 6. 下面的上下连接不对的是() A:牛一一马B:犬一一猫C:作酒固难忘曲蘖一一飘扬竞把秋千舞D:虎兕——猿猱正确答案:C 7. ()是传说中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 A:黄帝B:燧人氏C:仓颉D:神农氏正确答案:D 8. 西湖的白堤的得名与哪位诗人有关() A:白居易B:李白正确答案:A 9.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骚首踟蹰。”这是一首()诗 A:爱情B:团聚C:思亲正确答案:A 10. 柳永的《雨霖铃》这首词的线索是()

A:思亲B:欢聚C:离别正确答案:C 11. 以下最能表达诗人和老朋友依依惜别的诗句是() A:落花时节又逢君B:朝辞白帝彩云间C:闻郎江上唱歌声D:劝君更尽一杯酒正确答案:D 12. 下列不是出自《论语》的成语是哪一个? A:朽木粪土B:杯水车薪C:祸起萧墙D:一匡天下正确答案:B 13. 商朝的最后一个国君是() A:舜B:禹C:纣正确答案:C 14. 下面的上下连接不对的是() A:好友一一嘉宾B:弹冠一一结绶C:蝉鸣哀暮夏一一野烧焰腾红烁烁 D: 哀——乐正确答案:C 15. 九十年,国祚废。中的“祚”读作() A: zh a B: zh a C: zu o 正确答案:C 16. 头悬梁,锥刺股。中的“头悬梁”讲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位名人 () A:孟子B:苏秦C:孙敬正确答案:C 17. “楚河”和“汉界”在今天的哪个省 A:湖北B:河南C:河北D:湖南正确答案:B

国学经典三年级上册背诵篇目

三年级上册背诵篇目 第一单元千字文(一) 第二单元怡情山水 1.题邸间壁 ----------------------------------[宋] 郑会 2.题玄武禅师屋壁 ------------------------------ [唐] 杜甫 3.题义公禅房--------------------------------- -[唐] 孟浩然 4.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 常建 5.题秋江独钓图--------------------------------- [清] 王士祯 6.入若耶溪------------------------------------[南北朝] 王籍 7.生查子·元夕--------------------------- ------[宋] 欧阳修 8.笠翁对韵五微圣对贤 第三单元千字文(二) 第四单元诗以言志 1.襄邑道中---------------------------------[宋] 陈与义 2.寄扬州韩绰判官-------------------------------[唐] 杜牧 3.登岳阳楼--------------------------------------[唐] 杜甫 4.南园十三首(其五)---------------------------[唐] 李贺 5.上堂开示颂----------------------------------[唐] 黄蘖禅师 6.终南别业--------------------------------------[唐] 王维 7.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宋]李清照 8.笠翁对韵五微戈对甲

国学经典试题(全部收录)

国学经典多项选择 1 ( B )和( C)开创了清初经学致用的学风。A.王夫之B.顾炎武C.黄宗羲D.康有为 2 “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韩愈《进学解》)也就是说“勤”要做到( BCD)A.善于思考 B.手勤C.口勤D.脑勤 3 《传习录》记录了王守仁精湛的教学艺术,正确的是(ABD)。A.量力而精 B.因材施教 C.知行合一D.学贵自得 4 《大学》强调的是(ABCD)的统一。A.知B.情C.意 D.行 5 《学记》总结了长期教育、教学中的经验教训后概括出的“豫时孙摩”原则包括(ABCD)A.预防B.适时C.顺序D.观摩 6 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 ABCD).A.审问之B.慎思之C.明辨之D.笃行之 7 关于家庭教育,颜之推的主张是(ABCD)A.尽早施教,严格教育 B.注重环境习染C.处理好家庭关系D.重视家庭的语言教育和注重道德教育 8 关于师德师风,黄宗羲对老师提出了哪些要求( ABC)A.真才实学 B.品行端正 C.身体力行 D.不干预政治 9 关于学习态度和方法,颜之推提倡(ABCD )A.虚心务实 B.博习广见 C.勤勉惜时D.相互切磋 10 韩愈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教育思想家,也是一位有丰富经验的教育实践家。其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ACD)等著作中。A.《师说》B.《张中丞传后叙》C.《进学解》D.《原毁》 11 韩愈关于教与学的主要观点是(ABC)A.勤学致知B.广泛涉猎,刻苦钻研 C.不计毁誉,勤于治学D.讨论辩难 12 君王要怎样做才能使国家的根本明显?(ABCD )A.很谨慎地对待奉承天意之事B.用修明的教育感化人民C.辨证法度是否适宜,区别上下使有秩序D.以上都正确 13 孔子的教学内容包括(BCD )三个部分。A.生产劳动 B.道德教育C.文化知识 D.技能技巧培养 14 乐得到推行了,有什么样的作用?(ABC )A.耳聪目明 B.血气和平C.移风易俗 D.以欲忘道 15 乐得到推行了,有什么样的作用?(ABC)A.耳聪目明B.血气和平 C.移风易俗D.以欲忘道 16 梁启超主办过的刊物有( ABCD) A.《时务报》B.《清议报》 C.《新民报》D.《新小说》 17 伦理道德是(AB )A.政治的核心B.教育的根本C.社会的风气D.教育的过程 18 孟子的教育内容是(AB )A.人伦教育B.道德教育C.权术教育D.法律教育 19 孟子施教的目标是培养(ABCD )的君子。A.明人伦B.修身齐家 C.治国D.平天下 20 明清三大学者是( ABC)A.黄宗羲 B.顾炎武 C.王夫之 D.张之洞 21 明清三大学者是(ABC )A.黄宗羲B.顾炎武 C.王夫之D.张之洞 22 入选四书的儒家经典有()A.《孟子》 B.《论语》 C.《学记》 D.《荀子》 23 入选四书的儒家经典有( AB )A.《孟子》B.《论语》C.《学记》D.《荀子》 24 天下的道理除了君臣关系之理,还有(ABCD)。A.父子关系之理 B.夫妇关系之理B.兄弟关系之理C.朋友交往之理 25 王夫之的教育思想主要有(ABCD)A.论性与习 B.论学与思C.论知与行D.论教与学 26 王夫之的著作有(AB)A.《习性诸论》B.《书院》 C.《学校》 D.《取士上》 27 下列话语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有(BC)A.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B.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D.学不躐等 28 下列话语体现了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有(AD)A.不陵节而施B.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D.学不躐等

国学经典《论语》默写题

《论语》名句集锦 (一)仁 2.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解析】 6. ,;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9.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论语·宪问》 13.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解析】 1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己,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二)义 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解析】 3. ,,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 6.有君子之道四焉:,,,。《论语·公冶长》 (三)和 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解析】 3.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 【解析】 (四)君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解析】 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解析】 5.君子成人之美,。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8.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9.君子泰而不骄,。《论语·子路》 1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解析】 17. ,,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 19.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 【解析】 23.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论语·阳货》 29.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尧曰》

31.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论语·季氏》 34.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论语·公冶长》 【解析】 (五)交往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解析】 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8.益者三乐,损者三乐。,,,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论语·季氏》 (六)其它 4.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论语·学而》 【解析】 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解析】 8.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论语·颜渊》 10.见贤思齐焉,。《论语·里仁》 11.,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12.,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14.非礼勿视,,,非礼勿动。《论语·颜渊》 21.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论语·乡党》 【解析】 31.,慎而无礼则葸,,直而无礼则绞。《论语·泰伯》 45.不患无位,;不患莫已知,。《论语·里仁》 50.贤者辟世,,,其次辟言。《论语·宪问》 52.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论语·宪问》 【解析】

三年级语文:国学知识竞赛题(有答案)

国学知识竞赛题 1. 触不周之山的是( C )。 A 火神祝融 B 女娲 C 水神共工 D 夸父 2. 夸父临死前抛下的手杖,变成了( D )。 A梅树林B樱桃树林 C柳树林D桃树林 3. ( B )没有了脑袋,把两个乳头当眼睛,把肚脐当嘴巴,一手挥舞着盾牌,一手挥舞着板斧,继续拼命。 A蚩尤B刑天 C颛顼D夔 4.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望帝杜宇的灵魂化作了( B )。 A白鹭B杜鹃 C鸳鸯D黄鹂 5. (A )在一片混沌之中,用力挥动大板斧,四周立刻发出巨大声响,从而形成了天和地。 A盘古B刑天 C黄帝D蚩尤

6. 月宫里的吴刚在砍一棵( C )。 A槐树B松树 C桂树D桃树 7. 每年农历七月七日,许多(C )都会相聚银河,用身体为牛郎和织女搭桥。 A.燕子 B.麻雀 C.喜鹊 D.布谷 8. 二十四节气中的谷雨是为了纪念“造字圣人”( A )。 A仓颉B有巢氏 C神农氏D燧人氏 9. 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中,《 D 》是神话小说。 A红楼梦B水浒传 C三国演义D西游记 10. ( B )造人,先是用泥土捏出一个个小人,后来用一根藤条抽打泥浆,溅起的一个个泥点变成了很多人。 A嫘祖B女娲 C王母D观音 11. 后羿的妻子嫦娥独自吃了( D )给的仙药,飞上了月宫。

A.玉帝 B.太上老君 C.羲和 D.西王母 12. 国学经典( B )由“风”“雅”“颂”组成。 A.《论语》 B.《诗经》 C.《尚书》 D.《史记》 13. 《弟子规》说,我国的传统文化首要的是( D )。 A.谨信 B.亲仁 C.爱众 D.孝悌 14. “食不语,寝不言”出自( D )。 A.《三字经》 B.《弟子规》 C.《朱子家训》 D.《论语》 15.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 A )也。 A.志 B.义 C.德 D.孝 16. 每到中秋节,人们总喜欢吟诵北宋词人苏轼的( D )。 A.《念奴娇》 B.《定风波》 C.《江城子》 D.《水调歌头》

国学经典题200道及答案解析

1.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A) A、月亮 B、姻缘 出自苏轼《水调歌头》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只愿互相思念的人能够天长地久,即使相隔千里,也能通过月光来传递思念(或者共享这美丽的月光). “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 2. 王先生的QQ签名档最近改成了“庆祝弄璋之喜”,王先生近来的喜事是:(C) A、新婚 B、搬家 C、妻子生了个男孩 D、考试通过 从前,把生男孩子叫“弄璋之喜”,生女孩子叫“弄瓦之喜”。“弄璋、弄瓦”典出《诗经·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璋是好的玉石;瓦是纺车上的零件。男孩弄璋、女孩弄瓦,实为重男轻女的说法。 3.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C) A、苏州 B、房屋 C、酒 D、庄稼 4. “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A) A、左手在外 B、右手在外 拱手礼是最具中国特色的见面问候礼仪。拱手礼的正确做法是,行礼时,双腿站直,上身直立或微俯,左手在前、右手握拳在后,两手合抱于胸前,有节奏地晃动两三下,并微笑着说出您的问候。因为古人认为杀人时拿刀都是用右手,右手在前杀气太重。所以右手握拳,用代表友好的左手在外,把右手包住。 5. 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A) A、忠耿正直 B、刚愎自用 6. 《三十六计》是体现我国古代卓越军事思想的一部兵书,下列不属于《三十

六计》的是:(B) A、浑水摸鱼 B、反戈一击 C、笑里藏刀 D、反客为主 一,胜战计: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 二,敌战计:无中生有\\暗度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顺手牵羊三,攻战计:打草惊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欲擒故纵\\抛砖引玉\\擒贼擒王四,混战计:釜底抽薪\\混水摸鱼\\金蝉脱壳\\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途伐虢五,并战计:偷梁换柱\\指桑骂槐\\假痴不颠\\上屋抽梯\\树上开花\\反客为主六,败战计: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走为上计 7. “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床”指的是什么?(C) A、窗户 B、卧具 C、井上的围栏 8. 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试题中有一道对对子题,上联“孙行者”,下面下联中最合适的是:(A) A、胡适之 B、周作人 C、郁达夫 D、唐三藏 9.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B) A、中秋节 B、元宵节 C、端午节 D、七夕节 生查子·元夕 朝代:宋代 作者:欧阳修(一说朱淑真) 原文: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译文:去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花市灯光像白天一样明亮。月儿升起在柳树梢头,他约我黄昏以后同叙衷肠。今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月光与灯光仍同去年一样。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故人,泪珠儿不觉湿透了衣裳。注释1、元夜:元宵之夜。农

国学经典考试题

国学经典考试题(一) 来源:转载时间:2010-11-23 20:01:20 字体:[大中小] 收藏热度:0℃ 我要投稿 一、判断题(共20道,每题2分,共40分) 1、孟子认为有无先天善良本性是人和禽兽相区别的重要标志。()正确 2、强调师生相处应当自然和谐,要求学生不要对教师心存畏惧,并要求教师能带头“责善”的教育家是孔子。()错误 3、颜之推提倡“博学求之,无不利于事也”是指人要博览群书,不要接触世务,籍以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错误 4、孔子认为学习靠多闻多见,去伪存真。()正确 5、黄宗羲的教育思想主要见于《学校》、《取士上》和《取士下》三篇中。()正确 6、王夫之认为所谓后天之性就是指人的自然之质。(错误 7、黄宗羲和王夫之开创了清初经世致用的学风。()正确 8、《对贤良策》提出独尊儒术;设立太学;量才而授官,录德而定位。其教育作用是:生之自然之资谓之性。性待教而后善。()错误 9、梁启超把教育看作是振兴民族精神的最重要的途径。()正确 10、一个人的聪明与坚强是在顽强的学习中培养出来的。()正确 11、朱熹认为,为学应当从博学开始,进而使博学与专精结合起来。()正确 12、中学语文教材选有梁启超的作品《少年中国说》。()正确 13、教育对于人民来说就像寒暑,不及时对人民教育就会有伤世风。()正确 14、将天下正大底道理去处置事,便公;以自家私意去处之,便私。对“公”和“私”的正确说法是:用天下光明正大的道理去处理事物,便是为公;用利于自己的心意去处理事情,便是为私。()正确 15、荀子提出“性善论”,充分肯定和强调了教育的作用。()错误 16、荀子否定道德先验论,肯定人之善是后天环境与教育的产物,论述了环境对人成长的作用,强调人的主观努力,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因素。()正确 17、《大学》着重阐述了个人道德修养与社会治乱的关系,以“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为修养的目标。()正确 18、孔子是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错误 19、颜之推主张父母在子女面前要严肃庄重,树立一定的威信,不主张父母对子女的慈爱。()错误 20、《中庸》就是以“中立”的哲学理念为指导,以自然和社会的需求与人的自身发展需求相和谐为宗旨。错误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经典国学诵读10练习《增广贤文》及答案

三年级下册经典国学诵读十 (一) 经典国学再现 一举首登龙虎榜,十年身到凤凰池。 十载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当家才知盐米贵,养子方知父母恩。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时来风送滕王阁,运去雷轰荐福碑。 我是小助手 举:科举考试。 稀:少。 饥:饥饿。 运:好运。 我是小翻译 参加一次科举考试如果考上就榜上有名,十年苦读,终于可以大展宏图了。 十年寒窗苦读无人问津,考试考中后天下人都知道了。 喝酒欠债并非稀有的事,能活到七十岁的人却不多。 养儿子是为了老了以后有所依靠,积存粮食是为了防备饥荒。 当家后才能体会到钱财来之不易,有了儿女后才能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 生活好的时候要经常想想以前贫困的时候,生活困顿时不要像富裕时那样浪费。 运气好时,即使坏的情况也能逢凶化吉,运气不佳时,好的局面也会变坏。 考考你的智慧 1.古代人的寿命比现在要短,从上文中,我们可以知道,古人活到岁的人很少。 2.“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这句让你想到了哪两个成语呢? 3.你知道“时来风送滕王阁”这句话和唐朝哪个诗人有关吗?在下面写出他的名字

吧。 弘扬传统文化 “运去雷轰荐福碑”典故的由来 运气不好的时候,即使好事情也会变坏。这句中有一个典故。 宋代时候,范仲淹有一段时间在饶州做官。当时当地有一个书生十分穷困潦倒,范仲淹非常同情他。 饶州有一个寺庙叫荐福寺,寺中有一块碑文,是欧阳询书写的,其拓本在当时十分值钱,范仲淹想拓一些送给书生。却不料,巨雷却都把碑击碎了。 (二) 经典国学再现 入门休问荣枯事,且看容颜便得知。 官清书吏瘦,神灵庙主肥。 息却雷霆之怒,罢却虎狼之威。 饶人算之本,输人算之机。 好言难得,恶语易施。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道吾好者是吾贼,道吾恶者是吾师。 路逢险处须当避,不是才人莫献。 我是小助手 荣枯:兴衰。 容颜:脸色。 罢却:收敛。 道:好。 避:避让。 我是小翻译 进门时不要问主人家的兴衰情况,看看他的脸色大致就知道了。 当官的清正廉洁,当差的就捞不到油水;庙里的神仙有灵,香客就会很多,庙主也就被养肥了。 平息像雷霆一般的怒火,收敛像虎狼一样的威风。

六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测试题 含答案

六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检测试卷 班级:姓名: 一、填空题。(40分) 1.《山园小梅》中将百花凋零衰败与梅花的明媚艳丽作对比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2.李商隐的《无题》寄托了作者仕途苦闷的心情,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写伤别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中通过神话传说找到慰藉自己的途径,表达了自己情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 4.《秋思》的体裁是__________,这首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在行人快要出发的时候又把信件打开,通过这个细节,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无尽思念。 5.《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中的______。天净沙是______,秋思是散曲的______。全曲中,暗含题中“秋”字的三个最直接的景象是:、、、体现“思”字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6.对比是《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这首词一大特色,如内容上“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构成对比。词人“识尽愁滋味”却“欲说还休”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晏殊《浣溪纱》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渗透的是一种混杂着眷恋和怅惘的情感,既似冲澹又似深婉的人生怅触。 8.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 10.疏影横斜水清浅,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_______,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_____________________,去年天气旧亭台。 13.大江东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测试题

小学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测试题 2016小学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测试题 一.填空题:(50分) 1.近水知__________,近山__________。 2.路遥知马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美不美,____________,亲不亲,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月曾经照古人. 5.________________,坏事传千里。________________,除非己莫为。 6.差之毫厘,______________。 7.城门失火,__________________。 8.知我者谓我心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忠言逆耳利于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______,事非经过不知难。 11.天下无难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人无远虑,______________,谋事在人,_______________. 13.看一个人不能光从相貌上去判断,就好像大海里的'水不能斗来量一样,这就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聪明的人考虑问题,也有失误的时候,而愚蠢的人即使有很多缺点,也有点自己的长处,这就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一年之计在于____,一日之计________,一家之计____________,一生之计____________. 16.口说不如身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_______________,无心插柳柳成荫. 二、选择题(10分) 1、《七步诗》的作者是三国﹒魏﹒() A曹操B曹丕C曹植 2、“笑问客从何处来”中的“客”指() A贺知章B王维C李白D韩愈 3、被苏东坡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人是() A贺知章B刘禹锡C王维D孟浩然 4、李白被称为() A诗圣B诗奴C诗豪D诗仙 5、杜甫被称为() A诗圣B诗奴C诗豪D诗仙 三、连线(10分) 1、天街小雨润如酥惟解漫天作雪飞 杨花榆荚无才思草色遥看近却无 云淡风轻近午天莫待无花空折枝 花开堪折直须折无边光景一时新 胜日寻芳泗水滨傍花随柳过前川 2、天有不测风云虎落平原被犬欺。 龙游浅水遭虾戏人有旦夕祸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