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原发性脑出血患者脑微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原发性脑出血患者脑微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其对预后的影响原发性脑出血是指因脑动脉破裂导致的脑内出血,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急性危重疾病,具有高死亡率和致残率的特点。
脑微出血是一种危险因素,其对患者预后影响巨大。
本文将从原发性脑出血患者脑微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和对预后的影响进行分析。
一、原发性脑出血患者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1. 高血压原发性脑出血患者中,高血压是脑微出血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高血压导致了脑血管壁的细胞增殖和基底膜增厚,破坏了脑动脉的弹性和机械性耐受性,造成了脑血管壁的脆弱性增加,从而增加了脑微出血的发生风险。
2. 血管病变原发性脑出血患者中存在的血管病变,如动脉粥样硬化、小动脉炎症、动脉硬化、微动脉硬化等,是脑微出血的重要危险因素。
这些病变会导致脑血管壁的异常改变,进而增加了脑微出血的风险。
3. 血液生化指标异常一些血液生化指标异常,如高胆固醇、高血糖、高脂蛋白等,会增加脑微出血的风险。
这些异常指标会加速血管壁的损伤,使之更容易发生微出血。
4. 年龄年龄是原发性脑出血患者脑微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加,脑微出血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加。
这与年龄相关的血管病变以及血管老化有关,使得血管更容易出现微出血。
5. 其他危险因素除了上述因素外,还有一些其他危险因素可能影响原发性脑出血患者的脑微出血风险,如饮食、生活方式、遗传因素等。
二、原发性脑出血患者脑微出血对预后的影响1. 预后恶化脑微出血会导致患者的脑损伤加重,加剧原发性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障碍,导致预后恶化。
研究表明,脑微出血的存在会增加患者的残疾率和死亡率,降低生活质量。
2. 复发风险增加脑微出血的存在会增加原发性脑出血患者的脑血管事件的复发风险。
患者很容易出现再次脑出血,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
3. 预后不良因素脑微出血对原发性脑出血患者的预后产生了不良影响,使得患者更难康复。
脑微出血会特别影响患者的意识状态、认知功能、言语能力、行动能力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
脑动脉瘤术中未成熟破裂相关因素分析

2 4 颅 内积气 .
本 组 2例均 为前期 碎吸组 晚期 病人 。1 例
因术后出现精神症状 , 复查 C T见额部脑 表面积气 , 双侧额 叶
轻 度 受 压 , 吸 氧治 疗 , 状 逐 渐 消 失 。另 1 术 后 2 经 症 例 d复 查 C T时 发 现 原 血 肿 腔 内及 脑 内 多 个 气 泡 , 者 直 径 约 1 2m, 大 .c
2 0 0 间收 治 的 采 用显 微 外科 技 术行 脑 动脉 瘤 夹 闭 术 的 2 8 ( 2 0 6— 4 7 例 3 0个 动脉 瘤 ) 脉 瘤 性 蛛 网 膜 下 腔 出血 患 者 的 临 床 资 料 动 进行分析。结果 : 良者 止 血 时 间 ( . 9 8±36 ) i ; 者 (7 2±1 .6 mi( 0 0 ) 结 论 : 中未 成 熟破 裂 尚缺 乏 有 效 的预 .3 m n 差 2. 2 9 ) n P< .5 。 术
虑锥 颅 碎 吸 引 流 术 的 局 限 性 和 高 血 压 脑 出 血 病 的 并 发 症 。
只要 全面考虑积极认真处理 , 锥颅碎 吸引流手术 并发症 是可
以预防的。 参 考 文 献
1 贾保祥 , 仁泉 , 孙 顾征 . 刺射 流及液化技术 治疗 高血压脑 出血的 穿 初步报告 [ ] 中 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19 。2 2 3 J. 9 6 2 :3 . 2 潘进 钱 , 叶盛 , 张字 , 基 底节出血抽 吸术靶点设 定与术 中出血 等. 及术 后再 出 血的 关系 [ ] 中华 神经 外科 杂 志,0 4,O:2 J. 20 2 25—
本组 3例丘脑 出血 中 , 2例为前期碎吸组晚期病人 , 中 1 其 例 没 有破入 脑 室 者 , 因血 肿 深 靠 近侧 脑 室 , 加 上血 肿 不 大 再 ( 0 L左右 ) 定 向不 准。穿刺过 深 , 3m , 使侧 脑室 壁破 损 , 出 吸
颅内动脉瘤急诊介入治疗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研究

经验交流126颅内动脉瘤急诊介入治疗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研究丁崇学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摘要:目的 分析颅内动脉瘤急诊介入治疗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医院收治的256例颅内动脉破裂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介入治疗,分析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合并其他类别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疾病史、脑梗死疾病史、Fisher分级、WFNS分级、Hunt-Hess分级、宽颈动脉瘤、瘤体具体形态等资料,探究颅内动脉瘤急诊介入治疗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结果 宽颈动脉瘤、动脉瘤囊存在小阜、瘤体具体形态、Fisher分级情况、WFNS分级情况、Hunt-Hess 分级情况、高血压、脑梗死病史和术后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存在关联性。
其余种类脑血管病变、性别、年龄和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不存在相关性;宽颈动脉瘤、动脉瘤囊有小阜、瘤体形态不规则、Fisher分级I~Ⅳ级、WFNS分级II~V级、Hunt-Hess分级IV~V级、高血压、脑梗死病史为颅内动脉瘤急诊介入手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颅内动脉瘤急诊介入治疗术后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为宽颈动脉瘤、动脉瘤囊有小阜、瘤体形态不规则、Fisher分级I~Ⅳ级、WFNS分级II~V级、Hunt-Hess分级IV~V级、高血压、脑梗死病史,临床诊疗过程中需予以重视。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急诊介入治疗;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危险因素颅内动脉瘤疾病在临床中较为常见,主要是由多种因素引发的大脑动脉壁向外方突出,形成局限性扩张。
随着病灶位置血流的不断冲击,动脉表现为不正常突起。
病灶常见于患者的大脑内动脉分支或分叉位置[1]。
当患者发生动脉瘤破裂时,血液会顺势流入蛛网膜下腔,引发相关并发症。
若情况严重,还可能会造成患者中度、重度残疾甚至死亡。
因此,必须在第一时间对患者开展行之有效的手术治疗,这也是决定患者疾病预后的关键所在。
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新进展

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新进展1. 引言1.1 颅内动脉瘤治疗的重要性颅内动脉瘤是一种潜在危险的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它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生命威胁: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动脉壁的异常扩张,如果动脉瘤破裂出血,可能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危及患者的生命。
及时治疗是避免这种情况发生的关键。
2. 神经功能损伤:颅内动脉瘤在增大的过程中可能对周围的神经组织造成挤压和损伤,导致头痛、视力障碍、听力减退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3. 预防复发:一旦患者出现颅内动脉瘤,存在复发的风险。
对于已经治愈的患者,定期复查和随访是至关重要的,及时发现复发病灶并采取治疗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再次发作。
颅内动脉瘤治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及时准确地诊断,选择合适的治疗手段,可以帮助患者避免不必要的危险和后果,提高治疗效果,恢复患者的健康。
1.2 目前颅内动脉瘤治疗的挑战1.手术风险:传统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存在着较高的手术风险,包括术后出血、感染、神经功能损伤等并发症。
尤其是一些较大较复杂的颅内动脉瘤,手术难度和风险更大。
2.介入治疗技术不断更新:介入治疗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随着介入技术不断更新和创新,一些医务人员在技术上并不够熟练,患者的治疗效果可能受到影响。
3.放射治疗的限制:尽管放射治疗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可以作为颅内动脉瘤治疗的选择,但是其应用范围较窄,而且长期放射治疗可能会对患者的大脑组织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4.药物治疗的局限性:目前针对颅内动脉瘤的药物治疗仍处于起步阶段,其效果有限且副作用较大。
5.多学科综合治疗的协调难度:颅内动脉瘤的综合治疗需要多个学科的协作,包括神经外科、介入放射学、放射治疗、药物治疗等,各学科之间信息共享、协调安排等方面仍存在不少困难。
2. 正文2.1 手术治疗的现状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传统方法之一,其在治疗颅内动脉瘤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手术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手术切除或夹闭动脉瘤,减轻或防止颅内动脉瘤造成的危害。
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10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3年9月上第21卷第25期·论著·作者简介:史建芸(1982.04—),男,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脑血管疾病诊疗。
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史建芸 邵弘 彭韬略 胡金波(溧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江苏 溧阳 213300)【摘要】目的:探析影响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
方法:随机性抽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本院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的3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 GOS (即格拉斯哥预后量表)对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价,通过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
结果:GOS 评分显示,预后良好者29例,约占80.56%,GOS 评分(1.88±0.54)分;预后不良者7例,约占19.44%,GOS 评分(3.62±1.13)分。
单因素分析显示,动脉瘤直径大小、性别以及年龄等因素方面比较(P >0.05),统计学分析无意义。
而 Hunt-Hessd、瘤颈宽度、动脉瘤位置、Fisher 等级、有无高血压、介入时机等因素比较(P <0.05),统计学分析有意义。
将单因素分析具有明显差异的指标代入Logistic 多因素回归方程建模发现,介入时机、Hunt-Hess 等级、瘤颈宽度大于4.5 mm、Fisher 等级以及高血压是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影响因素。
结论: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主要是介入时机、Hunt-Hess 等级、瘤颈宽度大于4.5 mm、Fisher 等级以及高血压,临床应予以重视,积极规避不良影响因素,保证患者的预后效果。
【关键词】血管内介入栓塞术;颅内动脉瘤;预后;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R65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3)25-0010-03颅内动脉瘤是由于颅内动脉血管受到内源或外源因素影响而产生的一种血管瘤样突起,通常没有症状,若动脉瘤过大压迫周围组织,则会出现神经功能受损的症状,病情严重时还可能会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且一般表现为突发性破裂,患者感到头部剧烈疼痛,还会出现频繁呕吐、全身大汗淋漓、同时出现瞳孔散大、单侧眼睑下垂等一系列动眼神经麻痹症状,更有甚者出现意识障碍等症状,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而且幸存者仍存在再次或反复出血的可能[1].目前,临床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目的在于避免动脉瘤再出血,尽可能减少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发生,使病残率、死亡率降至最低水平。
颅内动脉瘤破裂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进展

•6・TODAY NURSE,February,2021,Vol.28,No.5颅内动脉瘤破裂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进展张丽丽摘要综述了颅内动脉瘤破裂再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和护理干预措施,认为在护理过程中有预见性的避免任何能诱发颅内压增高的各种相关危险因素,全面评估患者语言、运动、感觉,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瞳孔、肌力、情绪、排便、颅内动脉瘤的大小等,对患者进行早期的护理干预,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休息环境,做好心理护理、控制患者血压、严格气道管理、预防便秘,制定专业、高效、精准、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减少再出血的几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颅内动脉破裂;再出血;危险因素;护理干预颅内动脉瘤(AN)破裂导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又称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50%-70%的颅内出血是由动脉瘤破裂引起,病死率约25%叫颅内动脉瘤破裂再出血是颅内动脉瘤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
最新国外资料显示,动脉瘤破裂术后再出血率高达17%[2],再次出血的病死率则可高达72%[3],其中80%发生在2周以内,13.4%的住院病例在发病后1个月内死亡,1/3以上的存活者留有严重的认知功能缺陷和神经功能损害⑷。
动脉瘤破裂后的高病死率与高致残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威胁生命安全㈤。
本文着重通过研究分析颅内动脉瘤术后早期再次破裂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术后护理干预措施,以减少动脉瘤破裂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病死率及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
现综述如下。
1颅内动脉瘤破裂术后早期再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1.1情绪波动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
多数患者术后处于应激状态,精神紧张与情绪波动可使机体植物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等发生明显的变化,导致机体的平衡失调,及交感神经兴奋,脑动脉血管痉挛,而诱发颅内动脉瘤再破裂。
1.2高血压高血压与动脉瘤形成、发展、破裂密切相关,高血D01:10.19792/ki.1006-6411.2021.05.003工作单位:310014杭州浙江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张丽丽:女,本科,主管护师收稿日期:2018-09-07压是促进动脉瘤增大的重要因素,长期高血压可以引起血管壁内弹性纤维受损、胶原蛋白减少、血管壁结构破坏,局部变薄,从而引起动脉瘤重塑和扭曲,动脉瘤壁在高血压及血流剪切力的作用下,增加再破裂的风险。
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手术时机与预后分析

6 Doyle KL,Sininger Y,Stair A.Auditory neuropathy in childhood.IJaryn—
goscope,1998,108:1374.1377.
119:741.
2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耳科学组 .听神经病专 家论 坛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8,43:327-334.
3 韩德 民,许时 昂主编 .听力学 基础与l临床.第 1版.北京 :科学技术文 献 出版 社 ,2004.283.
4 张 建 星 ,孙 晓 卫 ,李 海 燕 ,等 .婴 幼 儿 听 神 经 病 的听 力 学 特 点 .重 庆 医 学 ,2009,12:234 ̄36.
作者单位 :067000 河北省承德市 ,承德 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呼 铁 民 、王维 兴 、韩 凤 伟 、于 淼 ),骨 科 (王 培 ),放 射 科 (张 丹 );北 京 协 和 医 院 心 内 科 (孙 璨 贤 );河 北 医科 大学 第 二 医 院神 经 外 科 (赵 宗 茂 )
综上所述 ,儿童听神经病的临床和听力 学检查有 显著 的特 征性 ,尤 以 听 力 学 特 征 更 为 显 著 。 因 此 认 为 系 统 听 力 学 检 查 对 认识 、诊断以及研究该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参 考 文 献
l Start"A,Picton TW ,Sininger Y,et a1.Auditory neuropathy.Brain,1996,
【关键词 】 动脉瘤破 裂 ;蛛 网膜下腔 出血 ;手术时间 ;预后 【中图分类号 】 R 74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2—7386(2010)24—3471—03
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的显微外科手术时机与预后的关系

I , 8例)和高分级组 ( I 6 I Ⅳ~ V,2 7
3 例 ,I 1 , 级 l 例 , 2 I 级 7例 Ⅳ I 9 V级 8 。 例) 术前均常规静滴 尼莫地平治疗 , 例 。 严 全 部 患 者 均 在 入 院 格 控 制 血 压 ,I 以上 患 者 应 用 甘 露 醇 I级 I
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lGM, rlwJ , htP e 2 esae Wada W i M,t M e
a . h m iil ik o s b r c n i e . 1 T e f la s f u a a h o dh m a r
民卫生出版 社,0 22 4 20 : . 0 疗【 E 人民军医出版 社,0 33 1 M] 京: 20 : . 8
【】 Rv l , ihnl C M iai . e — 7 iaa Sg iofM , clS S x tM i
u lf n to d q a i fl e i me a u c i n a u l y o i n wo n n t f wi r n r i c n i n e t e t d b t u i a y n o t h ne c r a e y a
响一直存在争议 啪 。本研 究拟观察颅 内 发头痛 伴恶心呕 吐, 直 .c 4个 明显 的脑膜刺激征, 大 型 ( 径 ~ 25 m) 。 破裂动脉瘤患者的显微外科手术时机与 均 经 C T检 查 证 实 。 中 出血 1 者 7 1 手 术 分 期 与 分 组 其 次 7 . 3
点入 路 或 纵裂 入 路 , 据 颅 内压 情 况 , 根 决
定是否进行侧脑室穿刺或开放腰大池引
流, 显微 镜 下 分 开脑 池 后 , 剖 分离 载 瘤 解
动 脉 , 清 相 邻动 脉 及 穿支 血 管 , 心 分 住 院 时 间 () 辨 小 d 离瘤颈, 选择适宜 的瘤夹夹 闭瘤颈, 夹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发表时间:2019-07-22T12:06:18.613Z 来源:《健康世界》2019年第06期作者:李伟朱邦鉴吴雪卢飞王旭东[导读] 有针对性的分析和探究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对应的应对措施。
黑龙江省第三医院黑龙江北安 164000
[摘要]目的:有针对性的分析和探究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对应的应对措施。
方法:针对我们医院在2018年2月到2018年12月这个时间段内所收治的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80例进行相对应的分析和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针对患者的临床资料,例如,患者的年龄、性别、入院是否出现疼痛症状、Hunt-Hess分级、手术时机以及方式等相关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采取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再结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针对手术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评价和分析。
结果:通过单因素分析充分表明,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患者预后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患者年龄、入院的时候是否出现头痛症状、Hunt-Hess分级以及手术时机和方法等。
结论:在具体的临床实践中,精准有效的综合分析患者的病情,并针对相关方面的愈后影响因素进行着重探究,以此为基准,选取最佳的手术时机,同时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应用最为正确的手术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的预后效果,同时也是整个治疗过程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患者;预后;影响因素
从医学的角度进行分析,通常情况下我们所称之为的颅内动脉瘤,主要是因为患者的局部血管出现异常改变而导致的脑血管瘤样突起,在临床实践中,这是一种十分普遍的血管性疾病。
在临床的症状表现上,其首发症状主要表现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首次出血患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在三周之内,极有可能出现再出血的问题,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其致死率致残率高达80%以上。
而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所呈现出的发病时的病情程度,治疗时间、方法等相关因素,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有着极大的影响。
所以,着重分析和探究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等相关内容是至关重要的。
在本次研究中,针对我们医院在201 8年2月到2018年12月这个时间段内所收治的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80例进行相对应的分析和研究,有针对性的分析和探究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对应的应对措施。
现在针对整个研究过程和相关内容做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针对我们医院在201 8年2月到2018年12月这个时间段内所收治的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80例进行相对应的分析和研究,在所有研究对象中有男42例,有女38例,年龄23-86岁,平均年龄是56.35岁,有38例患者经开颅夹闭手术治疗,有42例患者进行血管内介入手术治疗。
所有患者都是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参与本次研究的,并且结合具体情况签署了相对应的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针对患者的临床资料,例如,患者的年龄、性别、入院是否出现疼痛症状、Hunt-Hess分级、手术时机以及方式等相关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采取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再结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针对手术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评价和分析。
GOS把治疗结束时的评分当作临床预后评价指标,通常情况下预后不佳表现为GOS 1~2分,预后良好,表现为3~5分。
1.3统计学方法
在这次研究中的相关数据都选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用率和构成比等相关指标描述资料,用Y2检验,用P<0.05代表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相应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单因素分析充分表明,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患者预后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患者年龄、入院的时候是否出现头痛症状、Hunt-Hess分级以及手术时机和方法等。
在80例患者中,有65例患者的预后情况十分良好,其预后良好率达到了81.25%。
3讨论
颅内动脉瘤,主要是因为患者的局部血管出现异常改变而导致的脑血管瘤样突起,或者出现某种程度上的硬化而导致该疾病的发生,在具体的临床实践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这是一种十分普遍的血管性疾病。
在临床的症状表现上,其首发症状主要表现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首次出血的问题,如果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也没有进行切实有效的处理,极有可能在三周之内出现再次出血的问题,而出现此类情形极有可能使致死率、致残率高达大幅度提升。
特别是对于中老年人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血管弹性和顺应性也出现了十分明显的下降,对于血管舒缩因子的反应也很明显的下降,又加之患者可能出现糖尿病、高血压、脑血管病、心肺功能障碍等相关方面的疾病,都有可能对于患者的预后造成十分严重的负面影响。
在当前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大部分都主张对其进行早期手术治疗,这样能够使预后效果得到有效改善。
通过Hunt—Hess分级Ⅳ~V级患者,术后特别容易产生症状性的脑血管痉挛,这都是预后不良反应的集中体现。
在我们这次研究中,通过利用性的评价方法进行有效评价和分析,可以很明显的看出,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患者预后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患者年龄、入院的时候是否出现头痛症状、Hunt-Hess分级以及手术时机和方法等。
在80例患者中,有65例患者的预后情况十分良好,其预后良好率达到了81.25%。
其中,开颅夹闭术和J Il l 管内介入术针对颅内动脉瘤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都有比较理想的效果,两种方法相比较而言,取得更明显效果的是血管内介入术,它的疗效更为明显。
因此结合患者的这种情况,在病情允许的条件下,进一步提倡有效应用血管内介入手术方式。
通过本次研究,进一步表明,针对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进行相对应的治疗,首先要针对患者的病情以及具体状况进行全面系统的综合性分析,然后结合具体情况进一步明确手术时间和手术方式,以此从根本上提升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效果,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然而,与此同时,也要着重关注我们这一次研究在整体上所呈现出的不足之处:( 1) 调查样本的来源主要是同一所医院,有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区域性的偏倚;( 2) 我们这次研究是一种回顾性研究,不能及时有效的明确当时患者所选用的手术方式的标准,通常情况下,更多依据的是患者的病情,并和家属协商之后进行决定的,因此选择手术方式的标准需要进一步探究和明确,确保其科学性,合理性;要结合实际情况,展开前瞻性的多中心的对照研究,针对病例的入选标准和重点观察指标等相关因素进行统一化、标准化管理,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长期的随访工作,以此建立健全更为精准有效的预后模型。
4结束语
通过上文针对整个研究过程的分析和探讨,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在具体的临床实践中,精准有效的综合分析患者的病情,并针对相关方面的愈后影响因素进行着重探究,以此为基准,选取最佳的手术时机,同时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应用最为正确的手术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的预后效果,同时也是整个治疗过程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 1] 郎立峰,杨树成,魏国荣,等.I~V级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期手术治疗体会[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3,29:847~848.[ 2] 刘桂林,李良,莫大鹏.颅内动脉瘤手术预后影响因素的分析[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6,9(5):128~131.[3]冀勇,盂庆虎,许真,等.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手术时机与预后的关系[J].中华医学杂志.2016,92(5):924~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