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数学4(模糊性随机性隶属函数)
第4章_隶属函数的确定方法

第4章隶属函数的确定方法在模糊理论的应用中,我们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建立模糊集的隶属函数。
对于一个特定的模糊集来说,隶属函数不仅基本体现了它所反映的模糊概念的特性,而且通过量化还可以实现相应的数学运算和处理。
因此,“正确地”确定隶属函数是应用模糊理论恰如其分地定量刻划模糊概念的基础,也是利用模糊方法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关键。
然而,建立一个能够恰如其分地描述模糊概念的隶属函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其原因就在于一个模糊概念所表现出来的模糊性通常是人对客观模糊现象的主观反映,隶属函数的形成过程基本上是人的心理过程,人的主观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影响使得隶属函数的确定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也导致到目前为止如何确定隶属函数尚无定法,没有通用的定理或公式可以遵循。
但即便如此,鉴于隶属函数在模糊理论中的重要地位,确定隶属函数的方法还是受到了特别的重视,至今已经提出了十几种确定隶属函数的方法,而且其中一些方法基本上摆脱了人的主观因素的影响。
本章将选择4种经常使用的、具有代表性的方法予以介绍,它们是:直觉方法,二元对比排序法,模糊统计试验法,最小模糊度法。
4.1 直觉方法直觉的方法就是人们用自己对模糊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或者人们对模糊概念的普遍认同来建立隶属函例1、“正好”、“热”和“很热”图1 空气温度的隶属函数例2根据人们对汽车行驶速度中“慢速”、“中速”和“快速”这三个概念的普遍认同,可以给出描图2 汽车行驶速度的隶属函数虽然直觉的方法非常简单,也很直观,但它却包含着对象的背景、环境以及语义上的有关知识,也包含了对这些知识的语言学描述。
因此,对于同一个模糊概念,不同的背景、不同的人可能会建立出不完全相同的隶属函数。
例如,模糊集A = “高个子”的隶属函数。
如果论域是“成年男性”,其隶属函数的曲线如图3(a )所示;而如果论域是“初中一年级男生”,其隶属函数的曲线则为图3(b )所示的情形。
(a) (b)图3 不同论域下“高个子”的隶属函数4.2 二元对比排序法建立一个模糊集的隶属函数,实际上可以看成是对论域中每个元素隶属于某个模糊概念的程度进行比较、排序。
模糊集和隶属函数

模糊集和隶属函数是模糊数学中的重要概念。
模糊集是一种特殊的集合,它的元素不是明确的,而是具有模糊性。
模糊集的概念是由美国控制论专家扎德(Lotfi A. Zadeh)于1965 年提出的,他认为现实世界中许多概念都是模糊的,例如“高个子”、“年轻人”等,这些概念没有明确的边界,因此不能用传统的集合论来描述。
隶属函数是用来描述模糊集的函数,它表示一个元素属于模糊集的程度。
隶属函数的值通常在0 到 1 之间,0 表示完全不属于模糊集,1 表示完全属于模糊集。
隶属函数可以是连续的或离散的,也可以是线性的或非线性的。
模糊集和隶属函数在模糊控制、模糊推理、模糊聚类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模糊控制中,可以使用模糊集和隶属函数来表示控制目标和控制策略,从而实现模糊控制。
在模糊推理中,可以使用模糊集和隶属函数来表示模糊规则和模糊推理结果,从而实现模糊推理。
在模糊聚类中,可以使用模糊集和隶属函数来表示数据点的相似性,从而实现模糊聚类。
模糊数学2009-4(分布函数、贴近度)讲解

39
确定隶属函数的例子
模糊概念:“年轻人” 进行统计,发现曲线与柯西分布的
偏小型相似
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40
确定三个参数
a = 25 β= 2 α =?
考虑最模糊的点(30岁,隶属度应该 是0.5)
α =1/25
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41
课上作业
在一个荧光屏上,用一个光点的上 下运动快慢代表15种不同的运动速 度,记V={1,2,…,15},主试者随机 给出15种速率,让被试者按 “快”“中”“慢”进行分类,每 种速率共给出320次,判断结果如下 表:
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21
3. 抛物型(偏大型)
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22
3.抛物型(中间型)
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23
4.正态分布
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24
4.正态分布(中间型)
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25
4.正态分布(偏小型)
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26
4.正态分布(偏大型)
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27
4.正态分布(另一种中间型)
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28
5.柯西分布
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29
5.柯西分布(中间型)
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30
5.柯西分布(偏小型)
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31
5.柯西分布(偏大型)
A 0.5 0.8 0.2 0.6 1 1 1 2 3 4 56
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4
模糊集合及其运算

40
31 0.78 110 85 0.75
50
39 0.78 120 95 0.79
60
47 0.78 129 101 0.78
70
53 0.76
由表 1可见,隶属频率随试验次数 n 的增加而呈现
稳定性,稳定值为 0.78,故有 [青年人] (27) = 0.78。
模糊统计与概率统计的区别: 模糊统计:变动的圆盖住不动的点 概率统计:变动的点落在不动的圆内
(2)随着n的增大,频率呈现稳定,此稳定值即为
u 0 对A的隶属度:
* u A 的次数 0 A ( u )lim 0 n n
例 取年龄作论域 X,通过模糊试验确定 x0= 27(岁)
对模糊集“青年人” A 的隶属度。
张南伦曾对 129 名学生进行了调查试验,要求
每个被调查者按自己的理解确定“年青人” (即 A)
0.1 0.2 0.2 B A 0.3 0.3 0.3 0.4 0.5 0.5
(3)模糊矩阵的转置
T ( a ) , 定义:设 A 称 A (aji )nm为A的 ij m n
转置矩阵。 (4)模糊矩阵的 截矩阵 定义:设 A 对任意的 称 [ 0 , 1 ], ( a ) , ij m n
1 0 0 0 0 0 0 1 0 0 0 1 1 0 1 1
A0 .5
0 0 0 0 0 1 1 0 1 1
A0 .8
三、隶属函数的确定 1、模糊统计法
模糊统计试验的四个要素:
(1)论域U; (2)U中的一个固定元素 u 0 ;
* A (3)U中的一个随机运动集合 ;
~
A 称为 A 隶属函 确定了一个U上的模糊子集 A 。映射 ~ ~ ~
隶属函数——模糊数学相关

隶属函数正确地确定隶属函数,是运用模糊集合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
隶属函数是对模糊概念的定量描述。
我们遇到的模糊概念不胜枚举,然而准确地反映模糊概念的模糊集合的隶属函数,却无法找到统一的模式。
隶属函数的确定过程,本质上说应该是客观的,但每个人对于同一个模糊概念的认识理解又有差异,因此,隶属函数的确定又带有主观性。
一般是根据经验或统计进行确定,也可由专家、权威给出。
例如体操裁判的评分,尽管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但却是反映裁判员们大量丰富实际经验的综合结果。
对于同一个模糊概念,不同的人会建立不完全相同的隶属函数,尽管形式不完全相同,只要能反映同一模糊概念,在解决和处理实际模糊信息的问题中仍然殊途同归。
事实上,也不可能存在对任何问题对任何人都适用的确定隶属函数的统一方法,因为模糊集合实质上是依赖于主观来描述客观事物的概念外延的模糊性。
可以设想,如果有对每个人都适用的确定隶属函数的方法,那么所谓的“模糊性”也就根本不存在了。
2.5.1 隶属函数的确定方法这里仅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不同的方法结果会不同,但检验隶属函数建立是否合适的标准,看其是否符合实际及在实际应用中检验其效果。
1.模糊统计法在有些情况下,隶属函数可以通过模糊统计试验的方法来确定。
这里以张南组等人进行的模糊统计工作为例,简单地介绍这种方法。
图2-5-1 27岁对“青年”隶属频率的稳定性张南纶等人在武汉建材学院,选择129人作抽样试验,让他们独立认真思考了“青年人”的含义后,报出了他们认为最适宜的“青年人”的年龄界限。
由于每个被试者对于“青年人”这一模糊概念理解上的差异,因此区间不完全相同,其结果如表2-5-1所示。
现选取0u =27岁,对“青年人”的隶属频率为)调查人数()岁的区间数(隶属次数包含n 27=μ (2-5-1)用μ作为27岁对“青年人”的隶属度的近似值,计算结果见表2-5-2。
78.027)=(青年人μ按这种方法计算出15~36岁对“青年人”的隶属频率,从中确定隶属度。
模糊隶属函数

模糊隶属函数模糊隶属函数(Fuzzy Membership Function)是一种把客观事物的状态或特征描述为统一的语言形式的方法。
由于客观实体总是具有多种不同属性,而每个属性都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分为若干个状态,因此,对客观实体要表达出来,就需要一种能够把多种属性状态统一描述的表达方法,而这种把多种属性状态统一描述的表达方法就是模糊隶属函数,也可以说模糊隶属函数是客观实体的属性状态的自动统一描述的方法。
模糊隶属函数实际上是一种将客观事物的状态变量映射到模糊集合中的函数,它能够将客观实体的状态、特征以及其他描述信息统一描述,这种描述有时被称为隶属度函数,它可以用来描述客观实体的属性状态,从而使客观实体的描述信息更加精确,更具有决策可操作性。
模糊隶属函数的定义如下:设X为客观事物的一个属性状态,μA(X)为X在A模糊集合中的隶属度,则μA(X)就是X的模糊隶属函数。
模糊隶属函数可以通过模糊数学理论解释,从而加深对其本质的理解,模糊数学理论主要包括模糊集合、模糊逻辑等,而模糊集合则是模糊隶属函数的基础,模糊集合是一种由元素的隶属度组成的集合,它可以用来描述客观事物的属性状态,即可以用来表示客观事物的某个属性的取值范围以及其取值的合理程度。
模糊隶属函数由模糊集合构成,具体可以分为三种:线性模糊隶属函数、非线性模糊隶属函数和多选模糊隶属函数。
线性模糊隶属函数是指将状态或特征以线性模式表示的模糊隶属函数,它适用于描述连续性属性变量,它的表达式一般为:μA(x)=ax+b,其中a,b是常数,a>0,b<0。
非线性模糊隶属函数是指将状态或特征以非线性模式表示的模糊隶属函数,它适用于描述离散性属性变量,它的表达式一般为:μA(x)=1/ (1+|x-b|^a),其中a,b是常数,a>0,b<0。
多选模糊隶属函数是指将状态或特征以多选模式表示的模糊隶属函数,它适用于描述多个属性变量的取值范围,它的表达式一般为:μA(x)=1 / (1+ (1/p) * Σi=1n |x-xi|^ai),其中ai,bi是常数,ai>0,bi<0,n为多选的属性变量的数量。
模糊数学-模糊数学基本知识

隶属函数参数化
1. 三角形隶属函数
0
trig ( x;
a,
b,
c)
x a ba
cx
cb
0
xa a xb b xc
cx
trig(x; a,b, c) max(min( x a , c x), 0) ba cb
参数a,b,c确定了三角形MF三个顶点的x坐标。
2. 梯形隶属函数
0
xa
trap(x, a, b, c, d )
g(x;50,20)
bell(x:20,4,50)
❖ (2)模糊子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模糊集合间的并、交、补(余)运算 具有如下的性质.
1)幂等律 A~ A~ A~, A~ A~ A~
2)交换律 A~ B~ B~ A~; A~ B~ B~ A~
3)结合律 ( A~ B~) C~ A~ (B~ C~),
论域U上的模糊集A由隶属函数uA来表征, uA的大小反映了x对于模糊子集的从属程度。 模糊子集完全由隶属函数来描述。
❖ 模糊子集的表示方法 (1)向量法
(2)查德表示法 有限集 无限集
模糊集举例 例4 设U={1,2,3,4,5,6}, A表示“靠近4”的数,则 AF (U),各数属于A的程度A(ui) 如表。
经典集合论的例子: 设U={ 红桃,方块,黑桃,梅花 }
V={ A,1,2,3,4,5,6,7,8,9, 10,J, Q, K } 求U×V
解: U×V={ (红桃,A),(红 桃, 2),……,(
梅花, K) }
35
模糊关系论例子: 设有一组学生U:
U={ 张三,李四,王五 } 他们对球类运动V:
( A~ B~) C~ A~ (B~ C~).
模糊数学2009-4(分布函数、贴近度)讲解

{1, 2,3, 4,5, 6}, 0 0.2
H () {{12,,24,,45,,56,}6,},
0.2 0.5 0.5 0.6
{2,5, 6},
0.6 0.8
{5, 6},
0.8 1
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uU
uU
[ Ac (u) Bc (u)] uU
Ac Bc
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61
峰值和谷值
对A F (U ),令
a A(u), a A(u)
uU
uU
称a为模糊集的峰值,称a为模糊集的谷值。
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62
求下例的峰值和谷值
A = ( 0.1, 0.5, 0, 0.6) B = ( 0.2, 0, 0.7, 0.3)
A 0.5 0.8 0.2 0.6 1 1 1 2 3 4 56
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4
隶属函数确定方法之二
模糊分布
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5
什么是模糊分布?
最常见的论域
实数集R
实数集R上的模糊集合的隶属函数 称为模糊分布
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50
海明贴近度
若U {u1, u2 ,..., un},则
N (A, B)
1
1 n
n i 1
|
A(ui )
B(ui ) |
当U为实数域上的闭区间[a, b]时,则有
N ( A, B) 1 1
b
| A(u) B(u) | du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机试验: 每一次试验下,试验结束时,事件A 发生与否必须确定
A发生的次数 A发生的频率= 总试验次数
服从频率稳定性,频率稳定所在的数值称为事件A 发生的概率。
特点:事件A 是确定的,但事件A 是否发生不定。
§1.4.2 隶属函数的统计方法
模糊统计试验:目的是 用确定性手段研究不确定性 每一次试验下,模糊概念明确化。每次试验都确定一 个普通集合 A , A 表示模糊概念的一个近似的外延。 对元素 u 0 是否属于 A 作出明确判断。
§1.4.1 随机性与模糊性
随机性:事件有明确含义(即概念上有明确的界线), 但试验之前不知道试验结束时该事件是否发生,在该事件 发生与否上表现出不确定的性质,具有时间性。 模糊性:概念本身没有明确的外延,一个对象是否属 于这个概念难以确定,由于概念外延的模糊而造成的不 确定性,具有客观性。 模糊集合论及其应用. 汪培庄 概率论和模糊数学都是研究和处理不确定的现象,都 不满足二值逻辑,都是映射在[0,1]闭区间上。
《模糊集合论及其应用》,汪培庄,1983
相对比较法
给定论域U={x,y,z,…},如何建立模 糊子集的隶属函数? 设有x,y,…等元素需要按某种特性排序,先在 二元对比之中建立比较级,然后再用比较级设法 建立某一规则,最后按这个规则进行总体排序。
相对比较法: (1)求出二元相对比较级; (2)建立相及矩阵,确定总体排序; (3)确定隶属函数。
4. 在某些场合,隶属函数可以作为一种推理的产物出 现,如各种特殊三角函数的隶属函数是推理产生的; 5. 可以通过专家评分的方法确定; 6. 利用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确定隶属函数; 7. 待定系数法。
几种常见的模糊分布
卡夫曼收集了常用的隶属函数28个。 这里归为三大类:
1. S 函数(偏大型)
2. Z 函数(偏小型) 3.
确定总体排序:对相及矩阵的每一行取其最小值(横向), min 再按所得数从大到小排出优劣次序(纵向)。
x
y
z
y f ( 5/8 y / x ) z / x) z f ( 3/5
x f ( x1/ x)
f ( x1/ y ) f ( y1/ y ) f ( z1/ y )
f (x 1/ z ) f ( 4/7 y / z) f ( z1/ z )
概率论:广义的因果律-概率规律, 承认偶然性,必然现象扩大到偶然现象。 模糊数学:广义的排中律-隶属规律。 承认亦此亦彼性,清晰现象扩大到模糊现象。
模糊逻辑及其工程应用. 美国 Timothy J. Ross著 钱同惠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
§1.4.2 隶属函数的统计方法
隶属函数的确定方法包括主观断定(直觉)、归纳推 理、模糊统计试验、对比排序、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等。
随机试验与模糊统计试验对比:
随机试验: 每一次试验下,试验结束时,事件A 发生与否必须确定
特点:事件A 是确定的,但事件A 是否发生不定。
模糊统计试验:用确定性手段研究不确定性 每一次试验下,模糊概念明确化。每次试验都确定一 个普通集合 A , A 表示模糊概念的一个近似的外延。 对元素 u 0 是否属于 A 作出明确判断。
相对比较法:(1)求出二元相对比较级; (2)建立相及矩阵,确定总体排序; 用二元比较级建立所谓相及矩阵,以便进行总 体排序,令
f(x ) y max f ( y ), f ( x) y x
则显然有
f y ( x)
f y ( x) f x ( y ), f y ( x) f x ( y ) f(x ) y 1 , f y ( x) f x ( y )
如:掷硬币时,“国徽向上”这一事件有明确的定义。
在[0,1]闭区间上取值的概率分布函数描述随机性 模糊性:概念本身没有明确的外延,一个对象是否属 于这个概念难以确定,因而造成划分的不确定性。 客观的、本源性存在!
如: “病得不轻” ? “张三病得不轻”。 在[0,1]闭区间上取值的隶属函数描述模糊性
(1) 给定论域U;
(2) A F (U ), A(u) ? (3) 固定元素 u 0 U , A(u 0 ) ? (4) 一个运动着的普通集合 A ,每做一次试验都确定模 糊概念的一个近似外延,对应着一个普通集合 A 。
“u 0 A ”的次数 A(u 0) u 0对A的隶属频率= 总试验次数
第一章 模糊集合的一般概念
§1.1 §1.2 §1.3 §1.4 模糊子集的定义及运算 水平截集、分解定理、扩张原则 最大隶属原则及其应用 隶属函数的确定
§1.4.1 随机性与模糊性
高隆昌:《数学及其认识》、《数学纵横》
吉林大学图书馆主页→图书/电子图书 →超星图书馆
确定数学:经典数学
数学
1. 随机数学:
且
f (x ) 1 x
相对比较法:(1)求出二元相对比较级; (2)建立 相及矩阵,确定总体排序;
x
y f ( y / x) z f ( z / x)
y
f ( x / y) f ( y / y) f ( z / y)
z
f (x / z) f ( y / z) f (z / z)
( f y ( x), f x ( y )) (0.8, 0.5) ( f z ( y ), f y ( z )) (0.4, 0.7) ( f x ( z ), f z ( x)) (0.3, 0.5)
长子与次子的二元比较级是:(0.8, 0.5)
它的意思是,长子与次子相对照,如果把长子像父亲的 程度定为0.8的话,那么次子像父亲的程度应该定为0.5。 0.8与0.5。不是他们像父亲程度的绝对度量,而是具 有相对性。
使得在x 和 y 的对比中,如果 x 具有某种特性的程度定 为 f y ( x) 的话,那 y 具有该特性的程度便是 f x ( y) , 即 ( f y ( x), f x ( y)) 是 x 和 y 对该特性的二元相对比较 级,简称二元相对比较级。
例如: 设论域U = {长子(x),次子(y),幼子(z)}, 按谁最像爸爸进行排序。首先建立二元相对比较级,
函数(中间型)
图书馆主页 超星图书馆
《应用模糊数学方法》杨印生,2001
《经济管理中的模糊数学方法》
1. S函数(偏大型) ab 1 S 函数是 x 的连续不减函数,且 S ( ; a, b)
2
2
1
“年老”可定义为: O( x) S ( x;50,70)
0
a
0, ab 2 x b 2 x a , 2 b a S ( x; a, b) 2 xa , 1 2 ba 1,
f y ( x)
f (x ) 1 x
( f z ( y), f y ( z)) (0.4,0.7)
x x f ( x1/ x)
y
z
min
f (x 1/ z ) 1 4/7 y f ( 5/8 y / x ) f ( y / y ) f ( y / z ) 1 4/7 f ( x ) 3/5 f ( x ) 0.5 0.8 f ( z / x ) f ( z / y ) f ( z / z ) y f ( y ) 0.5 z 1 z 3/5 1 y x x 5 f ( ) ) 1 1 f( z ) x y max 8 max f ( z ), f ( x ) max 0.3,0.5 max 0.5, 0.8 y ), f ( x ) max 0.8,0.5 f ( x ), f ( y ) x z yx x y f ( x1/ y )
“u 0 A ”的次数 A(u 0) u 0对A的隶属频率= 总试验次数
例1:年龄论域U=[0,100],A,“青年人”, A(u) ? ຫໍສະໝຸດ u0=27, A(27) ?
129次试验,武汉建筑材料学院 ,张南伦先生
《经济管理中的模糊数学方法》
图书馆 主页
超星图书馆
0
3. 函数(中间型) 函数是 x 的连续函数,且 (b; a, b) 1
1 0
“中年”可定义为:
M ( x) ( x;10, 40)
ba
b
ba
x
S ( x; b a, b) ( x; a, b) Z ( x; b, b a)
xa ab ax 2 ab xb 2 xb
2. Z 函数(偏小型) ab 1 Z 函数是 x 的连续不增函数,且 Z ( ; a, b)
2
2
1
Z ( x; a, b) 1 S ( x; a, b) 1, 2 a b a b x 1 2 x a , 2 ba 2 xa “年轻”可定义为: 2 , ba Y ( x) Z ( x; 25,50) 0, xa ab ax 2 ab xb 2 xb
特点:元素 u 0是确定的,但是否属于 A 不定。
每次试验确定一个普通集合
A 。
模糊统计试验的四个要素:
(1) 给定论域U;
(2) A F (U ), A(u) ?
(3) 固定元素 u 0 U , A(u 0 ) ?
(4) 一个运动着的普通集合 A (每做一次试验有一个 A )
概率统计学、博弈论、排队论、 随机微分方程、时序分析等
不确定数学
2. 模糊数学: 3. 复杂性数学: 混沌系统中的混沌;热力学 系统中的熵;经济管理系统中 不可逆;自然科学中的非线性
§1.4.1 随机性与模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