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气体动理论热力学基础复习题及答案详解

合集下载

大学物理气体的动理论习题答案

大学物理气体的动理论习题答案

(4)从微观上看,气体的温度表示每个气体分子的冷热程度。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1)、(2)、(4);(B)(1)、(2)、(3);(C)(2)、(3)、(4);(D)(1)、(3)、(4)。
2. 两 容 积 不 等 的 容 器 内 分 别 盛 有 He 和 N2 , 若 它 们 的 压 强 和 温 度 相 同 , 则 两 气 体
9.速率分布函数 f(v)的物理意义为:
[B ]
(A)具有速率 v 的分子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
(B)速率分布在 v 附近的单位速率间隔中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
(C)具有速率 v 的分子数。
(D)速率分布在 v 附近的单位速率间隔中的分子数。
1
10.设 v 代表气体分子运动的平均速率,vP 代表气体分子运动的最可几速率,( v2 )2 代表
℃升高到 177℃,体积减小一半。试求:
(1)气体压强的变化;
(2)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的变化;
(3)分子的方均根速率为原来的倍数。
解:
(1)由
p1V1 T1
p2V2 T2
,
代入T1
=300K,T2
=450K,V2
=
1 2
V1可得
p2 =3p1
即压强由p1变化到了3 p1。
(2)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
(D) 6 p1 。
5. 一瓶氦气和一瓶氮气,两者密度相同,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相等,而且都处于平衡状态, 则两者[ C ]
(A)温度相同,压强相等; (B)温度,压强都不相同; (C)温度相同,但氦气的压强大于氮气压强; (D)温度相同,但氦气的压强小于氮气压强。
6.1mol 刚性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当温度为 T 时,其内能为

大学物理吉林大学第5章气体动理论练习及答案

大学物理吉林大学第5章气体动理论练习及答案
(2) 求气体分子的方均根速率; (3) 容器单位体积 内分子的总平动动能。
解 (1) pV m RT M mRT RT 28.0 103kg
M
pV p
(2) 2 3RT 493m / s
M
(3)
E平
n 3 kT 2
3 2
p
1.5 103 J
3 设某系统由N个粒子组成,粒子的速率分布如图所示。 求
5.三个容器A、B、C 中装有同种理想气体,其
分子数密度相同,而方均根速率之比为1:2:4, 则其压强之比pA : pB : pC为: A.1 ∶ 2 ∶ 4 B.4∶ 2 ∶ 1 C.1 ∶ 4 ∶ 16 D.1∶ 4 ∶ 8
2 T
p nkT
6.在一封闭容器内,理想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
提高为原来的2倍,则
第五章 气体动理论
一、选择题
k
3 2
kT
p nkT
1.两瓶不同种类的气体,其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相等,
但分子密度不同,则
A.温度相同,压强相同; B.温度不同,压强相同
C.温度相同,压强不同 ; D.温度不同,压强不同
2.在一密闭容器中,储有A、B、C三种理想气体,
处于平衡状态.A种气体的分子数密度为n1,它产生 的压强为p1,B种气体的分子数密度为2n1,C种气体 的分子数密度为3 n1,则混合气体的压强p为( )
3R
4R
5R
2R
10.设 代表气体分子运动的平均速率。 P代表
气体分子运动的最可几速率, 2代表气体分子运动
的方均根速率。处于平衡状态下的理想气体,三
种速率的关系为
A. 2 P
B. P 2
C.P 2
D. P 2

2022大学物理B-第7章气态动理论答案

2022大学物理B-第7章气态动理论答案

第7章 气体动理论练习题一、选择题1、若理想气体的体积为V ,压强为p ,温度为T ,一个分子的质量为m ,R 是摩尔气体常量,k 称为玻耳兹曼常量,则该理想气体的分子数为[ B ](A) pV/m. (B) pV/(kT).(C) pV/(RT). (D) pV/(mT).2、下列各式中哪一式表示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式中M 为气体的质量,m 为气体分子质量,N 为气体分子总数目,n 为气体分子数密度,mol M 为摩尔质量,A N 为阿伏加得罗常量)[ A ] (A)pV M m 23. (B) pV M M mol 23. (C) npV 23. (D) pV N MM A 23mol . 3、根据经典的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原理,每个自由度的平均能量为[ C ](A) kT /4. (B)kT /3.(C) kT /2. (D)kT.4、在20℃时,单原子理想气体的内能为[ D ](A)部分势能和部分动能. (B)全部势能. (C)全部转动动能.(D)全部平动动能. (E)全部振动动能.5、如果氢气和氦气的温度相同,摩尔数也相同,则[ B ](A)这两种气体的平均动能相同. (B)这两种气体的平均平动动能相同.(C)这两种气体的内能相等. (D)这两种气体的势能相等.6、在一密闭容器中,储有A 、B 、C 三种理想气体,处于平衡状态.A 种气体的分子数密度为n 1,它产生的压强为p 1,B 种气体的分子数密度为2n 1,C 种气体的分子数密度为3 n 1,则混合气体的压强p 为[D ](A) 3 p 1. (B) 4 p 1.(C) 5 p 1. (D) 6 p 1.7、在容积V =4×10-3 m 3的容器中,装有压强P =5×102 Pa 的理想气体,则容器中气体分子的平动动能总和为[B ](A) 2 J . (B) 3 J .(C) 5 J . (D) 9 J .8、若室内生起炉子后温度从15℃升高到27℃,而室内气压不变,则此时室内的分子数减少了[B ](A) 0.500. (B) 400.(B) 900. (D) 2100.9、麦克斯韦速率分布曲线如图所示,图中A 、B 两部分面积相等,则该图表示[ D ](A) 0v 为最概然速率.(B) 0v 为平均速率.(C) 0v 为方均根速率.(D) 速率大于和小于0v 的分子数各占一半.0 v二、填空题 1、有一个电子管,其真空度(即电子管内气体压强)为1.0×10-5 mmHg ,则27 ℃ 时管内单位体积的分子数为_________________ .(玻尔兹曼常量k =1.38×10-23 J/K , 1 atm=1.013×105 Pa =76 cmHg )解:nkT p =故3001038.176010013.1100.12355⨯⨯⨯⨯⨯⨯==--kT p n =3.2×1017 /m 32、图示曲线为处于同一温度T 时氦(原子量4)、氖(原子量20)和氩(原子量40)三种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

《大学物理》期末考试复习题(气体动理论与热力学基础)

《大学物理》期末考试复习题(气体动理论与热力学基础)

《大学物理》B 章节复习题-气体动理论与热力学基础一、选择题气体动理论置于容器内的气体,如果气体内各处压强相等,或气体内各处温度相同,则这两种情况下气体的状态(A) 一定都是平衡态.(B) 不一定都是平衡态.(C) 前者一定是平衡态,后者一定不是平衡态.(D) 后者一定是平衡态,前者一定不是平衡态. [ ]答案:B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其状态改变在p-T图上沿着一条直线从平衡态a到平衡态b(如图).[](A)这是一个膨胀过程.(B)这是一个等体过程.(C)这是一个压缩过程.(D)数据不足,不能判断这是那种过程.答案:C12如果为等体过程,应为过原点的一条直线。

连接Oa与Ob辅助线进行研究。

13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其状态在V-T图上沿着一条直线从平衡态a改变到平衡态b(如图).(B)这是一个吸热升压过程.(C)这是一个吸热降压过程.(D)这是一个绝热降压过程.[ C ]一氧气瓶的容积为V ,充了气未使用时的压强为1p ,温度为1T ,使用后瓶内氧气的质量减少为原来的一半,其压强降为2p ,则此时瓶内氧气的温度2T 为( ) (A)1212p p T (B) 2112p p T (C) 121p pT (D) 2112p p T处于平衡状态下的一瓶氦气和一瓶氮气的分子数密度相同,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也相同,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温度、压强均不相同(B )温度相同,但氦气压强大于氮气的压强 (C )温度、压强均相同(D )温度相同,但氦气压强小于氮气的压强[ ] 答案:( C )理想气体中仅由温度决定其大小的物理量是( )(A )气体的压强; (B )气体的内能; (C )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 (D )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 答案:( C )三个容器A 、B 、C 中装有同种理想气体,其分子数密度n 相同,方均根速率之比为4:2:1::222=C B A v v v ,则其压强之比C B A p p p ::为(A )1:2:4 (B )4:2:1 (C )8:4:1 (D )16:4:1 [ ] 答案:( D )(C B A C B A T T T p p p ::::=)1 mol 非刚性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的内能为 (A )kT 25 (B )RT 25 (C )kT 27 (D )RT 27[ ] 答案:( D )理想气体中仅由温度决定其大小的物理量是(A )气体的压强 (B )气体的内能 (C )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 (D )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 ] 答案:( C )根据能量均分定理,分子的每一自由度所具有的平均能量为( )(A )kT 21 ; (B )kT ; (C )kT 23 ; (D )kT 25. 答案:( A )质量为M kg 的理想气体,其分子的自由度为 i ,摩尔质量为μ,当它处于温度为T 的平衡态时,该气体所具有的内能为 (A )RT (B )RT i 2(C )RT M μ (D )RT iM 2μ [ ] 答案:( D )质量为M kg 的刚性三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其分子的摩尔质量为μ,当它处于温度为T 的平衡态时,该气体所具有的内能为 ( ) (A)RT M μ27 (B) RT M μ3 (C) RT M μ25 (D) RT Mμ23 答案:( B )温度、压强相同的氦气和氧气,它们的分子平均动能ε和平均平动动能k ε的关系为 (A )ε和k ε都相等 (B )ε相等,而k ε不相等(C )k ε相等,而ε不相等(D )ε和k ε都不相等[ ] 答案:( C )热力学基础答案:( C )热力学第一定律 内能理想气体的等体过程和等压过程压强、体积和温度都相同(常温条件)的氧气和氦气在等压过程中吸收了相等的热量,它们对外作的功之比为( ) (A) 1:1; (B) 5:9; (C) 5:7; (D) 9:5。

第八、九章 热力学基础 气体动理论 南京大学出版社 习题解答

第八、九章  热力学基础 气体动理论 南京大学出版社 习题解答

第八章 气体动理论8-6 目前,真空设备内部的压强可达101001.1-⨯Pa ,在此压强下温度为27℃时1m 3体积中有多少个气体分子?解:由 nKT p =得10103231011024510(m )13810300p n KT ---⋅⨯===⋅⨯⋅⨯⨯8-7 每秒有1023个氧分子以500m·s -1的速度沿与器壁法线成45º角的方向撞在面积为4102-⨯m 2的器壁上,问这群分子作用在器壁上的压强为多大?解:每个分子对器壁碰撞时,对器壁的作用冲量为 02cos45f t mv ∆= 每秒内全部N 个分子对器壁的作用冲量,即冲力为02cos 45F N mv =⋅根据压强定义式得:233023442cos 451023210500cos 456021021018810(Pa)F N mv p S S --===创创?=状创=状8-8 有N 个粒子,其速率分布函数为 d ()d Nf v C N v== (0<v <0v ) 0)(=v f (v >0v ) (1) 画出该粒子的速率分布曲线 (2) 由0v 求出常量C (3) 求粒子的平均速率解: (1)粒子的速率分布曲线如图2-2所示 (2) 由于0100()d d v f v v C v Cv ==⎰⎰由分布函数的归一化条件()0d 1f v v ∞=⎰,得01Cv =则1C v =(3) 粒子平均速率为0001()d d 2V v v vf v v vv v ∞===⎰⎰8-9 某些行星的温度可达到81.010K ⨯,这是发生核聚变(热核反应)所需的温度,在此温度下的恒星可视为由质子组成。

试求:(1)质子的平均动能;(2)质子的方均根速率。

(大量质子可视为由质点组成的理想气体) 解(1)将质子视为理想气体,2381533kT 1.3810110 2.0710(J)22ε--==⨯⨯⨯⨯=⨯(2)质子的方均根速率为:61.5810(m/s)===⨯8-10. 储有氧气的容器以速度s /m 100v =运动,假设该容器突然停止,全部定向运动的动能都变为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容器中氧气的温度将会上升多少? 解: 容器作匀速运动,由于体积和压强不变,所以容器内的温度不变。

大学物理第十一章 气体动理论习题详细答案

大学物理第十一章 气体动理论习题详细答案

第十一章气体动理论习题详细答案一、选择题1、答案:B解:根据速率分布函数()f v的统计意义即可得出。

()f v表示速率以v为中心的单位速率区间内的气体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比例,而dvvNf)(表示速率以v为中心的dv速率区间内的气体分子数,故本题答案为B。

2、答案:A解:根据()f v的统计意义和pv的定义知,后面三个选项的说法都是对的,而只有A不正确,气体分子可能具有的最大速率不是pv,而可能是趋于无穷大,所以答案A正确。

3、答案:Armsv=据题意得222222221,16H O H HH O O OT T T MM M T M===,所以答案A正确。

4、由理想气体分子的压强公式23kp nε=可得压强之比为:Ap∶Bp∶Cp=n A kAε∶n B kBε∶n C kCε=1∶1∶15、氧气和氦气均在标准状态下,二者温度和压强都相同,而氧气的自由度数为5,氦气的自由度数为3,将物态方程pV RTν=代入内能公式2iE RTν=可得2iE pV=,所以氧气和氦气的内能之比为5 : 6,故答案选C。

6、解: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RTν=,内能2iU RTν=(0mMν=)。

由两式得2U iPV=,A、B两种容积两种气体的压强相同,A中,3i=;B中,5i=,所以答案A正确。

7、由理想气体物态方程'mpV RTM=可知正确答案选D。

8、由理想气体物态方程pV NkT=可得气体的分子总数可以表示为PVNkT=,故答案选C。

9、理想气体温度公式21322k m kTευ==给出了温度与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的关系,表明温度是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的量度。

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越大,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因此,温度反映的是气体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剧烈程度。

由于k ε是统计平均值,因而温度具有统计意义,是大量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集体表现,对个别分子或少数分子是没有意义的。

故答案选B 。

10、因摩尔数相同的氢气和氦气自由度数不同,所以由理想气体的内能公式2i E RT ν=可知内能不相等;又由理想气体温度公式21322k m kT ευ==可知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必然相同,故答案选C 。

大学物理复习-第五六章

大学物理复习-第五六章

E与(1) 相同.
W = Q E=417 J
4分
(3)
Q =0,E与(1) 同
W = E=623 J (负号表示外界作功)
3分
28
10、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经b到达c. (如图,abc为一直线)求此过程中 (1) 气体对外作的功; (2) 气体内能的增量; (3) 气体吸收的热量.(1 atm=1.013×105 Pa)
件___0 _f_(__) _d___1__,此条件的物理意义是:
分子速率处于(0~∞ )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
的百分比为1 .
2.若f()为气体分子速率分布函数,N为气体分子
总数,m为分子质量,则
2 1m 2Nf ( )d的物理
1 2
意义为速__率__在__速_率__间__隔___1~___2_之_内__的__分__子_平__均__动__能_之__和_。
到50%,若低温热源保持不变,则高温热源的温度应增加
___K.
500
100
8、1 mol 理想气体(设 Cp/CV为已知)的循环过程如T -V图所示,其中CA为绝热过程,A点状态参量(T1, V1)和B点的状态参量(T2,V2)为已知.试求C点的状 态参量:
Vc=____V,2
Tc=___(_V1_/ V_2_) _1 T_1 _____,
解: N22N, M1 2M2, T2 5T1
E2 E1
m
M2 m
M1
3 2
RT2
5 2
RT1
3 5
M1T2 M 2T1
6
第六章 热力学基础
一、热力学第一定律
二、四个过程
内能增量
E
m' M

2022大学物理B-第8章热力学基础答案 (1)

2022大学物理B-第8章热力学基础答案 (1)

第8章 热力学基础练习题一、选择题1、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起始温度为T ,体积为V ,该气体在下面循环过程中经过三个平衡过程:(1) 绝热膨胀到体积为2V ,(2)等体变化使温度恢复为T ,(3) 等温压缩到原来体积V ,则此整个循环过程中[A ](A) 气体向外界放热 (B) 气体对外界作正功(C) 气体内能增加 (D) 气体内能减少2、一定量某理想气体按pV 2=恒量的规律膨胀,则膨胀后理想气体的温度[B ] (A) 将升高. (B) 将降低. (C) 不变. (D)升高还是降低,不能确定.3、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经历acb 过程时吸热500 J .则经历acbda 过程时,吸热为[B ] (A) –1200 J . (B) –700 J.(C) –400 J . (D) 700 J .4、理想气体卡诺循环过程的两条绝热线下的面积大小(图中阴影部分)分别为S 1和S 2,则二者的大小关系是[B ] (A) S 1 > S 2. (B) S 1 = S 2.(C) S 1 < S 2. (D) 无法确定.5、对于室温下的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的情况下,系统对外所作的功与从外界吸收的热量之比W / Q 等于[D ] (A) 2/3. (B) 1/2.(C) 2/5. (D) 2/7.6、有两个相同的容器,容积固定不变,一个盛有氨气,另一个盛有氢气(看成刚性分子的理想气体),它们的压强和温度都相等,现将5J 的热量传给氢气,使氢气温度升高,如果使氨气也升高同样的温度,则应向氨气传递热量是[A ](A) 6 J. (B) 5 J.(C) 3 J. (D) 2 J. 解:这是等容过程,做功为零,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Vp S 1S 2)(21212T T R iE E Q -=-=ν氢气为双原子分子,自由度为5,氨气为多原子分子,自由度为6,体积、压强和温度相等,意味着两者摩尔数相同氢气吸热为5)(2512121=-=-=T T R E E Q ν氨气吸热为)(2612122T T R E E Q -=-=ν有5612=Q Q ,故62=Q 7、一定量某理想气体所经历的循环过程是:从初态(V 0,T 0)开始,先经绝热膨胀使其体积增大1倍,再经等体升温回复到初态温度T 0,最后经等温过程使其体积回复为V 0,则气体在此循环过程中[B ] (A) 对外作的净功为正值. (B) 对外作的净功为负值. (C) 内能增加了. (D) 从外界净吸的热量为正值.8、某理想气体状态变化时,内能随体积的变化关系如图中AB 直线所示.A →B 表示的过程是[A ] (A) 等压过程. (B) 等体过程.(C) 等温过程. (D) 绝热过程.9、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完成一循环过程.此过程在V -T 图中用图线1→2→3→1 描写.该气体在循环过程中吸热、放热的情况是[ C ](A) 在1→2,3→1 过程吸热;在2→3 过程放热 (B) 在2→3 过程吸热;在1→2,3→1 过程放热 (C) 在1→2 过程吸热;在2→3,3→1 过程放热 (D) 在2→3,3→1 过程吸热;在1→2 过程放热10、关于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有以下几种说法:①可逆过程一定是平衡过程;②平衡过程一定是可逆过程;③不可逆过程发生后一定找不到另一过程使系统和外界同时复原;④非平衡过程一定是不可逆过程.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C ](A) ①②③. (B) ②③④.(B)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11、如图所示为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的p —V 图,由图可得出结论[ C ](A) ABC 是等温过程. (B) B A T T >. (C) B A T T <.(D) B A T T =.12、一摩尔单原子理想气体从初态(1p 、1V 、1T )准静态绝热压缩至体积为2V 其熵[ A ](A) 增大. (B) 减小.(C) 不变. (D) 不能确定.二、填空题1、已知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经历p -T 图上所示的循环过程,图中各过程的吸热、放热情况为: (1) 过程1-2中,气体__________. (2) 过程2-3中,气体__________.(3) 过程3-1中,气体__________. 答案:吸热;放热;放热2、右图为一理想气体几种状态变化过程的p -V 图,其中MT 为等温线,MQ 为绝热线,在AM 、BM 、CM 三种准静态过程中: (1) 温度升高的是__________过程; (2) 气体吸热的是__________过程.答案: BM 、CM ;CM解:如果以C Q B T A T T T T T ,,,,分别表示A 、T 、B 、Q 、C 点的温度,显然C Q B T A T T T T T >>>>,而MT 是等温线,T M T T =故有:M A T T >,AM 是降温过程C B M T T T >>,BM 、CM 是升温过程A E E Q +-=12三个过程中,体积是被压缩的,A 都是负的,即A<0, AM 过程是降温过程,p TO1 23)33m -0)(2<-=-A M A M T T R iE E ν0<+-=A E E Q A M AM ,AM 过程是放热的 BM 过程是升温的0)(2>-=-B M B M T T R iE E ν功为过程曲线所围面积QM BM A A >=)(2Q M Q M T T R iE E -=-ν 由于Q B T T >所以Q M B M T T T T -<-B M B M Q M Q M E E T T R iT T R i E E -=->-=-)(2)(2νν 即B M BM E E A ->0<+-=BM B M BM A E E QBM 过程是放热的 CM 过程是升温的0)(2>-=-C M C M T T R iE E νQM CM A A <=)(2Q M Q M T T R iE E -=-ν 由于Q C T T <Q M C M T T T T ->-C M C M Q M Q M E E T T R iT T R i E E -=-<-=-)(2)(2νν 即C M CM E E A ->0>+-=CM C M CM A E E QCM 过程是吸热的3、有ν摩尔理想气体,作如图所示的循环过程acba ,其中acb 为半圆弧,b -a 为等压线,p c =2p a .令气体进行a -b 的等压过程时吸热Q ab ,则在此循环过程中气体净吸热量 Q _______Q ab . (填入:>,<或=) 答案:<解: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循环过程内能变化为零,循环过程的净吸热量为该循环过程曲线所围面积))(2(21)2(212122a c ab a b P P V V V V r Q --=-==πππ)(41)2)(2(21a b a a a a b V V P P P V V -=--=ππ 而等压过程的吸热为:(22)(,R i T T C Q a b m p ab +=-=νν 4、 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在等压过程中对外作功为 200 J .若此种气体为单 原子分子气体,则该过程中需吸热_____________ J ;若为双原子分子气体,则 需吸热______________ J.答案: 500 7005、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p ─V 图上状态A 出发,分别经历等压、等温、绝热三种过程由体积V 1膨胀到体积V 2,试画出这三种过程的p ─V 图曲线.在上述三种过程中: (1) 气体对外作功最大的是___________过程; (2) 气体吸热最多的是____________过程.答案:等压;等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章气体动理论一、填空题:1、一打足气的自行车内胎,若在7℃时轮胎中空气压强为 4.0× 510 pa .则在温度变为37℃,轮胎内空气的压强是。

(设内胎容积不变)2、在湖面下50.0m 深处(温度为 4.0℃),有一个体积为 5 31.0 10 m 的空气泡升到水面上来,若湖面的温度为17.0℃,则气泡到达湖面的体积是。

(取大气压强为5p0 1.013 10 pa )3、一容器内储有氧气,其压强为 5p0 1.01 10 pa ,温度为27.0℃,则气体分子的数密度为;氧气的密度为;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为;分子间的平均距离为。

(设分子均匀等距排列)4、星际空间温度可达 2.7k,则氢分子的平均速率为,方均根速率为,最概然速率为。

5、在压强为 51.1 10 pa 下,氮气分子的平均自由程为66.0 10 cm ,当温度不变时,压强为,则其平均自由程为 1.0mm。

6、若氖气分子的有效直径为82.59 10 cm ,则在温度为600k,压强为21.33 10 pa 时,氖分子1s 内的平均碰撞次数为。

7、如图12-1 所示两条曲线(1)和(2),分别定性的表示一定量的f(v) 某种理想气体不同温度下的速率分布曲线,对应温度高的曲线(1) (2) 是. 若图中两条曲线定性的表示相同温v O 度下的氢气和氧气的速率分布曲线,则表示氧气速率分布曲线的图12-1是.8、试说明下列各量的物理物理意义:(1)12 kT ,(2)32kT ,(3)i2kT ,(4)i2R T,(5)32R T,(6)M iM m ol 2R T。

参考答案:1、 54.43 10 pa 2、5 36.11 10 m3、25 3 3 21 91.2 10 m 1.30 kg m 6.21 10 J 3.45 10 m4、 2 1 2 1 16.1 10 m s 1.83 10 m s 1.50 10 m s25、6.06 pa6、 6 12.60 10 s 7、(2),(2)8、略二、选择题:教材习题12-1,12-2,12-3,12-4. (见课本p207~208)参考答案:12- 1~12-4 C, C, B, B.第十三章热力学基础一、选择题1、有两个相同的容器,容积不变,一个盛有氦气,另一个盛有氢气(均可看成刚性分子)它们的压强和温度都相等,现将 5 J 的热量传给氢气,使氢气温度升高,如果使氦气也升高同样的温度,则应向氦气传递的热量是()(A) 6 J (B) 5 J (C) 3 J (D) 2 J2、一定量理想气体,经历某过程后,它的温度升高了,则根据热力学定理可以断定:(1)该理想气体系统在此过程中作了功;(2)在此过程中外界对该理想气体系统作了正功;(3)该理想气体系统的内能增加了;(4)在此过程中理想气体系统既从外界吸了热,又对外作了正功。

以上正确的是:()(A)(1),(3)(B)(2),(3)(C)(3)(D)(3),(4)3、摩尔数相等的三种理想气体H e、N2 和CO2,若从同一初态,经等压加热,且在加热过程中三种气体吸收的热量相等,则体积增量最大的气体是:()(A)H e (B)N2(C)CO2 (D)三种气体的体积增量相同4、如图所示,一定量理想气体从体积为V1 膨胀到V2,AB 为等压过P程,AC 为等温过程AD 为绝热过程。

则吸热最多的是:AB ()(A)AB 过程(B)AC 过程(C)AD 过程(D)不能确定CD0 V1 V2 Pa5、卡诺热机的循环曲线所包围的面积从图中abcda 增大为ab’c’,d那a么循环abcda 与ab’c’所d作a的净功和热机效率b b’T1的变化情况是:()d c’T2cV(A) 净功增大,效率提高;(B)净功增大,效率降低;(C)净功和效率都不变;(D) 净功增大,效率不变。

6、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判断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是:()(A) 热量能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但不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B) 功可以全部变为热,但热不能全部变为功;(C) 气体能够自由膨胀,但不能自由压缩;(D) 有规则运动的能量能够变为无规则运动的能量,但无规则运动的能量不能够变为有规则运动的能量。

7、理想气体向真空作绝热膨胀()(A) 膨胀后,温度不变,压强减小.(B) 膨胀后,温度降低,压强减小.(C) 膨胀后,温度升高,压强减小.(D) 膨胀后,温度不变,压强不变.8、1mol 的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从状态 A 变为状态B,如果不知是什么气体,变化过程也不知道,但A、B 两态的压强、体积和温度都知道,则可求出:()(A) 气体所作的功. (B) 气体内能的变化.(C) 气体传给外界的热量. (D) 气体的质量.9、有人设计一台卡诺热机(可逆的).每循环一次可从400 K 的高温热源吸热1800 J,向300 K 的低温热源放热800 J.同时对外作功1000 J,这样的设计是()(A) 可以的,符合热力学第一定律.(B) 可以的,符合热力学第二定律.(C) 不行的,卡诺循环所作的功不能大于向低温热源放出的热量.(D) 不行的,这个热机的效率超过理论值.10、一绝热容器被隔板分成两半,一半是真空,另一半是理想气体.若把隔板抽出,气体将进行自由膨胀,达到平衡后()(A) 温度不变,熵增加.(B) 温度升高,熵增加.(C) 温度降低,熵增加.(D) 温度不变,熵不变.二、填充题1、要使一热力学系统的内能变化,可以通过或两种方式,或者两种方式兼用来完成。

热力学系统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其内能的改变量只决定于,而与无关。

2、将热量Q 传给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

(1)若体积不变,热量转化为;(2)若温度不变,热量转化为。

3、卡诺循环是由两个过程和两个过程组成的循环过程。

卡诺循环的效率只与有关,卡诺循环的效率总是(大于、小于、等于)1。

4、一定量理想气体沿a→b→c 变化时作功W abc =615J,气体在b、c 两状态的内能差 E b E 500 J 。

那么气体循环一周,所作净功cW J ,向外界放热为Q J ,等温过程中气体作功Wa bJ 。

5、常温常压下,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可视为刚性双原子分子),在等压过程中吸热W E为Q,对外作功为W,内能增加为 E ,则=_ _, =_________。

Q Q6、p V 图上封闭曲线所包围的面积表示物理量,若循环过程为逆时针方向,则该物理量为。

(填正或负)7 、一卡诺热机低温热源的温度为27 C, 效率为40% , 高温热源的温度T1 = .8、设一台电冰箱的工作循环为卡诺循环,在夏天工作,环境温度在35 C,冰箱内的温度为0 C,这台电冰箱的理想制冷系数为e= .9、一循环过程如图所示,该气体在循环过程中吸热和V放热的情况是a→b 过程,b→c 过程,c a b→a 过程。

c10、将1kg 温度为010 C 的水置于20 C 的恒温热源内,oT最后水的温度与热源的温度相同,则水的熵变为,热源的熵变为。

(水的比热容为31.310 J kg K ,ln 1.0353 0.035 )参考答案:一、1、C 2 、C 3 、A 4 、A 5 、D6 、C7 、A8 、B9 、D 10 、A二、1、作功,传热,始末状态,过程2、理想气体的内能,对外作功3、绝热,等温,4、115 J ,500 J ,615 J5、27,576、功,负7 、500 K1 18、7.8 9、吸热,放热,吸热10、146.3 J K , 142.7 J K自测题 5一、选择题1、一定量某理想气体按 2pV 恒量的规律膨胀,则膨胀后理想气体的温度()( A )将升高(B )将降低(C )不变(D )不能确定。

2、若理想气体的体积为V ,压强为p ,温度为T ,一个分子的质量为m ,k 为玻尔兹曼常量,R 为摩尔气体常量,则该理想气体的分子数为()( A )pV m (B )pV ( kT ) (C )pV ( RT ) (D )pV (mT )3、如题 5.1.1 图所示,两个大小不同的容器用均匀的细管相连,管中有一水银作活塞,大容器装有氧气,小容器装有氢气,当温度相同时,水银滴静止于细管中央,试问此时这两种气体的密度哪个大?()( A )氧气的密度大。

(B )氢气的密度大。

(C )密度一样大。

(D )无法判断。

4、若室内生起炉子后温度从015 C 升高到27 C ,而室内气压不变,则此时室内的分子数减少了()( A )0.5% (B )4% (C )9%(D )21%5、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在容积不变的条件下,当温度升高时,分子的平均碰撞次数Z 和平均自由程的变化情况是()( A )Z 增大,不变。

(B )Z 不变,增大。

(C )Z 和都增大。

(D )Z 和都不变。

6、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 a 态出发经过①或②过程到达 b 态,acb 为等温线(如题 5.1.2 图所示),则①,②两过程中外界对系统传递的热量Q1 , Q2 是()( A )Q1 0, Q2 0 (B )Q1 0, Q 2 0(C )Q1 0, Q 2 0 (D )Q1 0, Q2 07、如题 5.1.3 图,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经历acb 过程时吸热200 J 。

则经历acb da 过程时,吸热为()( A )1200 J (B )1000 J (C )700 J (D )1000 J p a ① 5p 10 paOc②o3 3 V 10 m题5.1.2 图8、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分别进行如题 5.1.4 图所示的两个卡诺循环ab cd a 和a b c d a 。

若在P V 图上这两个循环曲线所围面积相等,则可以由此得知这两个循环()aa b( A )效率相等。

b(B )由高温热源处吸收的热量相等。

(C )在低温热源处放出的热量相等。

ddcc 题5.1.4 图(D )在每次循环中对外做的净功相等。

9、“理想气体和单一热源接触作等温膨胀时,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对外做功。

”对此说法,有如下几种评论,哪种是正确的?()(A )不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但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B )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但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

(C )不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也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D )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也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10、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向真空作绝热自由膨胀,体积由V增至V2 ,在此过程中气体的()1( A )内能不变,熵增加。

(B )内能不变,熵减少。

(C )内能不变,熵不变。

(D )内能增加,熵增加。

二、填空题:1、在推导理想气体压强公式中,体现统计意义的两条假设是(1);(2)。

2、在定压下加热一定量的理想气体。

若使其温度升高1K 时,它的体积增加了0.005 倍,则气体原来的温度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