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B卷提优篇含解析新版苏科版

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B卷提优篇含解析新版苏科版
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B卷提优篇含解析新版苏科版

期末测试卷(B卷提优篇)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备注:本套试题包含九年级上册全部章节和下册第十五章的前两节内容)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下列的工具中,在使用时可以省距离的是()

A. 食品夹

B. 裁纸刀

C. 钢丝钳

D. 核桃夹【答案】A

【解析】

A.食品夹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但省距离,符合题意;

B.裁纸刀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但费距离,不符合题意;

C.钢丝钳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但费距离,不符合题意;

D.核桃夹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但费距离,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一个人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沿水平方向拉木箱,使木箱分别在光滑和粗糙两种不同的水平地面上前进相同的距离。关于拉力所做的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粗糙地面上做功较多 B.在光滑地面上做功较多

C.两次做功一样多 D.条件不够,无法比较两次做功的多少

【答案】C。

【解析】由W=Fs可知,在光滑和粗糙两种不同的水平地面上F相同、s相同,

所以两次做功一样多。故选C。

3.如图所示为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若每个钩码的质量为50g,为了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A点挂4个钩码能使杠杆平衡

B.在B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当示数为0.5N时,能使杠杆平衡

C.用弹簧测力计在B点拉,无论如何改变用力方向都要省力

D.用弹簧测力计在A点拉,无论如何改变用力方向都要费力

【答案】D

【解析】每个钩码重力为F=0.05kg×10N/kg=0.5N,设每个小格长度为L,则O点左侧力与力臂的乘积为:1N×3L=3N×L;

A、在A点挂4个钩码时,杠杆右侧力与力臂的积为:2N×2L=4N×L>3N×L,杠杆不能平衡,故A错误;

B、在B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当示数为0.5N时,杠杆右侧力与力臂的积为:0.5N×5L =2.5N×L<3N×L,杠杆不能平衡,故B错误;

C、用弹簧测力计在B点拉,根据杠杆平衡条件知,当改变用力方向使力臂小于0.1L时,根据杠杆平衡条件知,拉力要大于1N,杠杆才能平衡,要费力,故C错误;

D、用弹簧测力计在A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根据杠杆平衡条件知,1N×3L=F×2L,最小拉力为1.5N;当力的方向改变时,力臂减小,无论如何改变用力方向力都要大于1.5N,都要费力,故D正确。

故选:D。

4. 礼花喷射器结构如图,气罐内有高压气体,气罐通过气阀与纸筒相连。使用时转动纸筒打开气阀,气体将纸筒内的礼花快速喷向远处。对该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 罐内气体的内能不变

B. 罐内气体分子热运动加剧

C. 罐内气体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了其内能

D. 该过程能量转化方式与汽油机做功冲程相同

【答案】D

【解析】

AC.在喷出礼花的过程中,罐内的压缩空气对礼花做功,空气内能转化为礼花的机械能;罐内气体内能减少,故A错误,C错误;

B.罐内气体内能减少,温度降低,分子热运动速度减慢,故B错误;

D.汽油机做功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而气体将纸筒内的礼花快速喷向远处时,也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D正确。

故选D。

5.小明和同学一起荡秋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通过最低点时的动能为零

B. 下降过程中的动能不变

C. 到达最高点的重力势能最大

D. 上升过程中的重力势能减小

【答案】C

【解析】

A.通过最低点时速度最大,动能最大,故A错误;

B.下降过程中,高度变小,重力势能变小,速度增大,动能增大,故B错误;

C.到达最高点时,高度最大,重力势能最大,故C正确;

D.上升过程中,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故D错误。

故选C。

6.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3V,灯泡L1、L2规格相同。闭合开关S,两灯均不亮。保持S 闭合,用电压表测得a、b间电压为0V,c、d间电压为3V,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b、c间导线断路

B. 灯泡L1断路

C. 灯泡L2断路

D. 灯泡L1、L2均断路

【答案】C

【解析】

灯泡不亮,可能是灯泡短路或电路存在断路造成的;用电压表测量电路ab间电压为0,则可能是灯L1发生短路,或ab之外电路存在断路;用电压表测c、d间电压为3V,等于电源电压,说明c、d之外电路不存在断路,断路位置在c、d间,即L2断路;综合分析可知,电路故障可能是:L1短路且L2断路或只有L2断路。

故选C。

7. 如图所示是一种烟雾报警器的电路图,开关S处于闭合状态,R0是定值电阻,R为感光电阻,光照越强,阻值越小。烟雾浓度增大时射向R的光被遮挡,R受到的光照变弱。当烟雾浓度增大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B. 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C. 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之比不变

D. 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之比变大【答案】D

【解析】

AB.由电路图可知,R0与R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因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减弱而增大,所以,当烟雾浓度增大时,光照变小,感光电阻R阻值变

大,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由I=U

R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由串联分

压可知R两端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故AB错误;

CD.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之比变大,故C错误,D正

确。

故选D。

8. 有一款“空调扇”既能送常温风,又能送凉风。小明了解到其内部有两个电动机,其中电动机M1,驱动扇叶送风,M2驱动机内水循环使所送的风成为“凉风”,此款风扇不会只有水循环而不送风。小明设计的电路图,符合要求的是()

A.B.C.D.

【答案】C

【解析】

A、开关S1闭合,电动机M1和M2串联同时工作;S1、S2都闭合,电动机M1被短路不能工作。故A不合题意;

B、开关S1闭合,电动机M1工作,驱动扇叶送风;S2闭合,电动机M2工作驱动机内水循环。水循环和送风互不影响。故B不合题意;

C、开关S1闭合,电动机M1工作,驱动扇叶送风;再闭合开关S2,电动机M2工作,驱动机内水循环,使所送的风成为“凉风”;若S1断开,无论S2是否闭合,电动机M2都不能工作。故C符合题意;

D、闭合开关S1,电动机M2工作,驱动机内水循环;再闭合开关S1,电动机M1工作,驱动扇叶送风。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9. 小华发现一只虫子在长50cm、质量10g的刻度尺上向右爬行,她将刻度尺右端伸出水平课桌边缘23cm,如图所示,当虫子爬行到距刻度尺右端3cm处时,刻度尺刚好翻转,由此计算出虫子的质量约为(g=10N/kg,刻度尺质量分布均匀,不考虑虫子的长度)()

A. 1g

B. 3g

C. 7g

D. 10g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意知道,刻度尺的重心在25cm 处,刻度尺刚好翻转时与桌沿的接触点为支点,则刻度尺重力的力臂为:L 1 =25cm-23cm=2cm

虫子重力的力臂为:L 2 =23cm-3cm=20cm

由杠杆平衡条件F 1×L 1 =F 2×L 2及重力公式G=mg 知道:G 尺×L 1 =G 虫×L 2

即:10g ×2cm=m 虫×20cm 解得m 虫=1g,故A 正确。

故选A 。

10.小华用图装置测量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中为测量方便,让弹簧测力计在静止时读数

B. 弹簧测力计对绳子的拉力与物体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 增大物体被提升的高度,可以提高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D. 增大物体重力与动滑轮重力的比值,可以提高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不计绳重和摩擦)

【答案】D

【解析】

A .测量动滑轮的机械效率,需要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不能在弹簧测力计静止时读数,故A 错误;

B .弹簧测力计对绳子的拉力,作用在绳子上;物体的重力,作用在提升的物体上,即二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 错误;

C .使用动滑轮,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 =2,滑轮的机械效率η==22W Gh Gh G W Fs F h F

==?有总 增大物体被提升的高度,不能提高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故C 错误;

D .不计绳重和摩擦,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11=111W Gh G G W Gh G h G G G G

G η====++++有动总动动动

增大物体重力与动滑轮重力的比值,可以提高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故D正确。

故选D。

11. 原长为l的橡皮筋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悬挂一个小钢球,将钢球从O点静止释放,钢球运动到A点后开始向上返回,O、A两点间距为2l。下列图中,能反映钢球从O点运动到A 点的过程中,小球动能与势能随运动距高变化的关系图象分别依次是()

A. ②和⑤

B. ⑤和③

C. ①和③

D. ②和④

【答案】 B

【解析】

橡皮筋的原长为l,钢球从O点运动到A点的过程中,从最高点下降至l过程中,在重力的作用下钢球从O点运动到A点的过程中,做加速运动,动能逐渐变大;钢球从O点运动到A点的过程中,从l继续下降至2l过程中,开始一段距离内重力仍大于弹力,所以钢球继续加速运动,动能继续增大;当重力等于弹力时,合力等于零,钢球达到最大速度,因此,动能最大的点在大于l的位置;此后,重力小于弹力,钢球做减速运动,动能逐渐变小;即整个过程中钢球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且动能最大的点在大于l的位置,⑤图正确;

钢球从O点运动到A点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始终降低,故重力势能不断变小,从l继续下降至2l过程中,橡皮筋的形变程度不断变大,弹性势能不断变大,钢球与空气摩擦,机械能减小,所以势能减小,③图正确。

故答案为:B。

12. 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为6V,滑动变阻器R的规格为“25Ω、1A”,电流表量程选择“0~0.6A”,电压表量程选择“0~3V”,小灯泡上标有“4.5V、0.3A”字样,其I-U图像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S,为保证电路安全,在移动滑片P的过程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电路的最大功率是3.6W

B. 小灯泡的最小功率是0.75W

C. 电流表的最小示数是0.15A

D. 电流表的最大示数是0.4A

【答案】B

【解析】

AD.由图可知,小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题意可知,为保证电路安全,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0.3A,即电流表的最大示数是0.3A,电路的最大功率是P=UI=6V×0.3A=1.8W;故AD错误;

BC.由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可知,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最大时,灯泡两端的电压最小,而且此时流过小灯泡的电流也最小,即电流表的示数最小;即当电压表的示数为3V时,小灯泡的电功率最小,此时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U L=U-U滑动

=6V-3V=3V。

由图乙可知,此时流过小灯泡的最小电流是0.25A,小灯泡的最小功率是P L=U L I L=3V×

0.25A=0.75W.

故B正确;C错误。故选B。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二、填空题(本题有11小题 ,每空1分,共27分)

13.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分别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不计热损失),加热过程中温度变化如图所示,则(填甲或乙)的比热容大,所以(填甲或乙)是水。冬天用暖手宝暖手,是利用的方式改变手的内能。

【答案】乙;乙;热传递。

【解析】

(1)如图所示,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相同的热量,甲的温度的变化量比乙的温度变化量大;根据公式Q=cm△t 知,甲的比热容小;乙的比热容大。由于水的比热容大于煤油的比热容,故甲是煤油,乙是水。

(2)冬天用暖手宝暖手,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手的内能。

故答案为:乙;乙;热传递。

14.如图所示,物体A放在粗糙程度不变的水平台面上,用细线通过定滑轮与装有沙子的小桶相连,小桶和沙子的总重力为20N时,物体A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忽略细线与滑轮之间的摩擦)。物体A做匀速直线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N,方向________,小桶和沙子的总机械能将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1) 20;(2)水平向左;(3)变小。

【解析】

小桶和沙子的总重力为20N,使用定滑轮不能改变力的大小(忽略细线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则物块受到的拉力大小为20N;因为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和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20N,方向水平向左。

小桶和沙子匀速下降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减小,所以重力势能减小,速度不变,动能不变,故机械能变小。

15. 在水平地面上铺一张纸将两个弹性相同。质量分别为m A和m B的皮球A和B表面涂黑,让它们从相同高度由静止下落,在纸上留下黑色圆斑如图所示,分析图中两个圆斑大小,可推断m A______m B(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皮球落地后反弹高度比原来下落时高度低,

由此判断,皮球的机械能总量______(选填“不变”、“减少”或“增大”)。

【答案】(1)小于; (2)减少。

【解析】

从图中A、B的印迹看出,B球的形变大,说明它原有的重力势能大,由于高度相同,所以质量为m B的皮球的质量较大,即m A<m B

皮球落地后反弹高度比原来下落时高度低,皮球的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了内能,所以在整个

运动过程中的机械能减少。

16. 如图所示是汽油机的冲程。在压缩冲程中,是通过方式增加燃气的内能。汽油机的转速为3000r/min,则1s内汽油机对外做功次。

【答案】做功;做功;25。

【解析】

(1)观察图可知,此时两个气门都关闭,活塞由上向下运动,气缸内气体膨胀,故该冲程是做功冲程;

压缩冲程中活塞压缩燃气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燃气内能的;(2)汽油机转速为3000r/min=50r/s,说明每秒钟飞轮转过50转,完成=25个工作循环,对外做功25次。故答案为:做功;做功;25。

17.如图所示,一弹簧的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个小球,把它们套在光滑的水平杆上,a点是压缩弹簧后小球静止释放的位置,b点是弹簧原长时小球的位置,c点是小球到达最右端的位置。则小球由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 (选填“a”、“b”或“c”)点的动能最大,从b 点到c点,弹簧的弹性势能(选填“减小”、“增大”或“不变”)。

【答案】b;增大;

【解析】因为水平杆光滑,所以小球在a点时只受到弹簧向右的弹力,则小球由a向b运动时会加速运动,即到达b点时速度最快,动能最大;

b点是弹簧原长时小球的位置,弹性势能为0,小球到达b点后由于惯性继续向右运动,所以弹簧逐渐被拉伸,弹簧的弹性势能逐渐增大。

故答案为:b;增大;

18.如图所示,用A、B两个金属夹子将一根铅笔芯接入电路中,当B夹子左右移动时,小灯泡的亮度会发生变化。导致铅笔芯接入电路的电阻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_____;若将A、B 两个金属夹子间的铅笔芯换成塑料吸管,小灯泡_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发光。

【答案】 (1)铅笔芯接入电路的长度;(2)不会。

【解析】

当B夹子左右移动时,铅笔芯接入电路的长度变长,电阻变大,小灯泡亮度变暗。

若将铅笔芯换成塑料吸管,塑料吸管时绝缘体,绝缘体不导电,因此小灯泡不会发光。

19.如图是小明家电能表的表盘。上个月底电能表示数为105458,这个月底电能表示数如图所示,则小明家这个月共消耗电能kW?h;小明将家中所有其他用电器关闭,只让暖风机单独工作,观察到1min内电能表指示灯闪烁了32次。暖风机在这1min内消耗的电能为kW ?h.它的实际功率是W。

【答案】90;0.02;1200。

【解析】

小明家消耗的电能W=W上月—W下月=10635.8 kW?h—10545.8 kW?h=90 kW?h。

1600imp/(kW?h)表示每消耗1kW?h的电能,指示灯闪烁1600次,据此可求指示灯闪烁32次消耗的电能,再利用P=W/t求暖风机的实际电功率。

1600imp/(kW?h)表示每消耗1kW?h的电能,指示灯闪烁1600次,

指示灯闪烁32次,则该用电器消耗的电能:

W=kW?h=0.02kW?h,

暖风机的实际电功率:

P=W/t==1.2kW=1200W。

故答案为:0.02;1200。

20.建筑工人要向楼上运送货物,为了省力,他在一个斜面上安装了一个滑轮组,做成如图所示的机械装置,斜面的倾角为30°且固定在水平面上。工人用400N的力拉绳子,重为500N 的货物沿斜面匀速向上运动12m所用时间为20s,在此过程中有用功为________J,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

【答案】3000;31.25%。

【解析】

①物体在斜面上运动12m,斜面的倾角为30°,根据直角三角形知识可知,物体上升的高度h =1/2s=1/2×12m=6m,工人所做有用功:W有用=Gh=500N×6m=3000J;

②由图可知,动滑轮上有2段绳子,即n=2,已知物体沿斜面移动距离s=12m,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s=2×12m=24m,工人所做总功:W总=Fs′=400N×24m=9600J,该装置的机械效率:η==×100%=31.25%。

21.如图所示。甲是某款电热水龙头、乙是它的电路原理图,R1、R2是电热线,R1=24Ω,R2=48Ω,通过旋转手柄使扇形开关S同时接触两个相邻触点实现冷水、温水、热水挡的切换。当开关S接触2、3触点时,水龙头放出的是______水。不考虑温度对电热丝阻值的影响,水龙头在热水挡位正常工作时电路消耗的功率是______W。

【答案】 (1)温; (2)3025

【解析】 [1]当开关S 接触2、3触点时,只有电阻R 1接入电路,电路的电阻最大,由P =2

U R

可知,电源的电压一定时,电路的电功率较小,水龙头放出的是温水。

[2]当开关S 接触3、4触点时,电阻R 1和R 2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最小,总功率最大,水龙头处于热水挡,因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倒数之和,所以,电路中的总电阻 12122448162448R R R R R Ω?Ω===Ω+Ω+Ω

水龙头在热水挡位正常工作时电路消耗的功率:22

(220V)=3025W 16U P R ==Ω

22.如图所示,两个密闭容器中接入电热丝R 1、R 2,右边容器上方接入电热丝R 3,在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观察两个U 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本实验是根据______(选填“气体”“液体”)的热胀冷缩来反映电流产生的热量多少,已知R 1=10Ω,R 3=6Ω,为了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则R 2=______Ω。若将R 3和R 2并联接入右边密闭容器中,则可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______的关系。

【答案】(1)气体; (2)10 ;(3)电阻;

【解析】

[1]单位时间内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越多,空气的温度升高的越快,内外的气压差越大,U 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越大,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来反应电阻丝放出热量的多少。

[2]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应控制通电时间相同,两个密闭容器中电阻相等,故R 2=R 1=10Ω

R 2的阻值为10Ω。

[3]R 3和R 2并联后总电阻R 并=3232R R R R +=6Ω10Ω6Ω10Ω

?≈+ 3.7Ω 将R 3和R 2并联接入右边密闭容器中,左右两个密闭容器中电阻不同,通电时间相同,电流相同,故可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

23.如图1所示,某同学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误将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两端,他从滑片置于最右端时开始记录第一组数据,调节滑片测得多组数据,描绘出的U ﹣I 图象如图2所示,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电源电压为4.5V,可求得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W,为使实验中小灯泡两端电压不超过3V,则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小阻值为________Ω(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1) 0.5;(2)6.8。

【解析】 (1)电路图可知小灯泡和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的电压, 灯泡正常发光时小灯泡电压2.5V,

根据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串联的各分电压之和可得,滑动变阻器电压为:U 滑=U ?U L 额=4.5V ?

2.5V=2V,

由图2可知:U 滑=2V 时,I=0.2A,

则根据欧姆定律得:灯泡的阻值:R L =U L 额I=2.5V0.2A=12.5Ω;

额定功率:P L 额=U L 额I=2.5V ×0.2A=0.5W ;

(2)为使实验中小灯泡两端电压不超过3V,根据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串联的各分电压之和可得:滑动变阻器分得最小电压U 滑最小=U ?U L 最大=4.5V ?

3V=1.5V,

由图2可知:U滑=1.5V时,I最大=0.22A,

根据欧姆定律得:其阻值为:R滑最小=U滑小/I大=1.5V0.22A≈6.8Ω。

三、解答题(本题有8小题,共49分)

24.(8分)按要求完成下题

(1)图中,请画出F A的力臂l,并在B端画出使杠杆平衡的最小力F B。

【答案】

【解析】

从支点O向F A的作用线作垂线,垂线段的长度为F A的力臂l;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动力臂越长越省力,力的作用点确定,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便为最长的力臂;图中O为支点,要使杠杆平衡且动力最小,就应该让力F作用在B点,OB最长的力臂,则力F应与OB垂直且向下。如图所示:

(2)如图乙所示,画出滑轮组的绕线图,使站在地面上的小孩提升重物时所用的拉力最小。

【答案】

【解析】要使滑轮组最省力,需要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最多,所以要从动滑轮绕起。如图:(3) 在图所示电路的○里填上适当的电表符号,使两灯串联。

【答案】解:如图所示:

【解析】电流表要串接在电路中,电压表应并联在电路中,要使L1L2串联,两灯应首尾顺次连接,电路中只有一条路径,不存在支路,如图所示。

(4)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图甲是实验的实物连线图,其中有一条导线连接错误,请在该导线上打“x”并画出正确连线。

【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电路的连接,连线修改如图,电压表连接应正进负出。

25.(6分) 在九年级物理拓展课上,李博同学模拟某建筑工地上塔吊的工作情景,设置了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来提升装修材料,若他用250N的拉力在20s内将450N的材料提升了10m,(不计绳重和摩擦,g=10N/kg)。求:

(1)拉力的功率是多少?

(2)提升450N材料时,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3)若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400N时,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最大可提高到多少?

【答案】(1)拉力的功率是375W;

(2)提升450N材料时,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60%;

(3)若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400N时,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最大可提高到75%。

【解析】(1)由图知,n=3,

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h=3×10m=30m,

拉力做的功:W总=Fs=250N×30m=7500J,

则施加拉力的功率:P===375W;

(2)有用功W有用=Gh=450N×10m=4500J,

机械效率η=×100%=×100%=60%;

(3)由F=(G+G动)可得,动滑轮的重力G动=nF﹣G=3×250N﹣450N=300N;

由F=(G+G动)可得,最大物重G′=nF′﹣G动=3×400N﹣300N=900N;

此滑轮组的最大机械效率η′=====75%。

答:(1)拉力的功率是375W;

(2)提升450N材料时,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60%;

(3)若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400N时,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最大可提高到75%。

26.(6分)小明搬了新家,用上了管道天然气,他了解到家中唯一的燃气装置﹣﹣燃气灶的效率为60%,最近一个月用了21m3的天燃气。[水的比热容c=4.2×103J/(kg?℃),天然气的

热值取q=4×107J/m3)]。

(1)完全燃烧这些天然气放出了多少焦的热量?

(2)如果这些热量全部用来对小轿车做功,以1000N的动力进行牵引,可使轿车行驶多远?(3)如果这21m3的天燃气全部用于燃气灶烧水,能使多少千克的水温度升高50℃?

【答案】(1)8.4×108J;(2)8.4×105m;(3)2400kg。

【解析】

(1)21m3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放=Vq=21m3×4.0×107J/m3=8.4×108J。

(2)由题意知,牵引力做的功:W=Q放=Fs=8.4×108J,

由W=Fs得,轿车行驶的距离为:s===8.4×105m。

(3)由题意知,水吸收的热量:Q吸=60%Q放=60%×8.4×108J=5.04×108J,

由Q吸=cm△t可得,加热水的质量:m===2400kg。答:(1)完全燃烧这些天然气放出了8.4×108J的热量;(2)如果这些热量全部用来对小轿车做功,以1000N的动力进行牵引,可使轿车行驶8.4×105m;(3)如果这21m3的天燃气全部用于燃气灶烧水,能使2400kg的水温度升高50℃。

27.(6分)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不变,电压表的量程为0~15V,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灯L上标有“6V 3W”字样(不考虑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定值电阻R2=30Ω.当只闭合开关S1、S2,调节滑片P至距B端一处时,灯L正常工作;当只闭合开关S1、S3,调节滑片P至中点处时,电流表示数为0.3A,求:

(1)灯泡的电阻;

(2)电源电压;

(3)在保证电路各元件安全的情况下,只闭合开关S1、S2时,灯L消耗的电功率范围。

【答案】(1)12Ω;(2)18V;(3)0.75W~3W。

【解析】(1)由P=UI=可得,灯泡的电阻:R L===12Ω;

(2)当只闭合开关S1、S2,调节滑片P至距B端一处时,R1与L串联,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由P=UI可得,电路中的电流:I1=I L===0.5A,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由I=可得,电源的电压:

U=I1(R L+R1)=0.5A×(12Ω+R1)﹣﹣﹣﹣﹣﹣①

当只闭合开关S1、S3,调节滑片P至中点处时,R2与R1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则电源的电压:U=I2×(R2+R1)=0.3A×(30Ω+R1)﹣﹣﹣﹣﹣﹣②

由①②可得:U=18V,R1=60Ω;

(3)只闭合开关S1、S2时,R1与L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此时灯泡可以正常发光,其最大功率为3W,当电压表的示数U1=15V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灯泡的功率最小,

此时灯泡两端的电压:U L′=U﹣U1=18V﹣15V=3V,

灯L消耗的最小电功率:P L′===0.75W,

所以,灯L消耗的电功率范围为0.75W~3W。

答:(1)灯泡的电阻为12Ω;

(2)电源电压为18V;

(3)在保证电路各元件安全的情况下,只闭合开关S1、S2时,灯L消耗的电功率范围为0.75W~3W。

28.(4分)究”不同物质的温度变化与吸热关系”实验中,取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装入相同烧杯中,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如图A所示。

(1)图B为某时刻的温度,其示数为℃。

(2)分析图C可知,吸收相同热量, 液体升温更高;液体更适合作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

(3)若甲、乙液体从图C所示的初温分别升高到40℃和35℃,吸收热量之比为2:1,则甲、

乙液体的比热容之比为。

【答案】(1)39;(2)乙;甲;(3)3:2。

【解析】

(1)图B中,温度计分度值为1℃,示数为39℃;

(2)分析图C可知,吸收相同热量,即加热相同时间,如下所示,乙液体升温更高;

根据比较吸热能力的第2种方法,甲的吸热能力强,比热容大,根据Q=cm△t,相同的质量甲乙两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甲吸热多,冷却效果好,甲液体更适合作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3)若甲、乙液体从图C所示的初温分别升高到40℃和35℃,升高的温度分别为:20℃和15℃,吸收热量之比为2:1,根据c=,

则甲、乙液体的比热容之比为:=×=×=3:2。

故答案为:(1)39;(2)乙;甲;(3)3:2。

29.(7分))测量如图所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

最新九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汇总(苏教版)

九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汇总(苏教版) 一、电路的组成:1定义: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2各部分元的作用: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用电器:工作的设备;开关:控制用电器或用来接通或断开电路;导线:连接作用,形成让电荷移动的通路 二、电路的状态:通路、开路、短路 定义: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开路:断开的电路;短路:将导线直接连接在用电器或电源两端的电路。 2正确理解通路、开路和短路 三、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四、电路图 五、电流的测量: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单位及其换算:主单位安,常用单位毫安、微安 2测量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电流表;量程;读数方法电流表的使 用规则。 六、电流的规律:串联电路:I=I1+I2;并联电路:I=I1+I2 七、【方法提示】 电流表的使用可总结为 一查: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 两确认:①确认所选量程。②确认每个大格和每个小格表示的电流值。两要:一 要让电流表串联在被测电路中;二要让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两不要:一不要让电流超过所选量程,二不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接在电源上。 在事先不知道电流的大小时,可以用试触法选择合适的量程。 2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求解有关问题的电路 分析电路结构,识别各电路元间的串联或并联;

判断电流表测量的是哪段电路中的电流; 根据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按照题目给定的条,求出待求的电流。 八、电压的测量 电压的单位及其换算。 2测量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九、电压的规律 串联电路:U=U1+U22并联电路:U=U1=U2 十、常见的一些电压值:一节干电池的电压1V;一节蓄电池的电压2V;家庭电路电压220V;对于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十一、【方法提示】 关于电源、电流、电压三者关系。电源在工作中不断使正极聚集正电荷,负极聚集负电荷,保持电路两端有一定的电压;电压的作用是使自由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压两端有电压,不一定有电流,但是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路两端一定有电压。 2如何正确使用电压表 必须把电压表并联在被测电路中; 必须让电流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入,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出; 被测电压不得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3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异同点 电压表电流表 用途 与电源相接 连接方法 相同点 第十四章:欧姆定律 一、电阻的定义: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 二、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 三、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大小是由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决定的,还与温度有关。在其它

苏科版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练习)

苏科版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 1. (2分)关于分子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匀速直线运动 B . 在0℃时,物质的所有分子都停止了运动 C . 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其内部分子的热运动也越剧烈 D . 物体的温度越高,表明它内部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2. (2分) (2018九上·武宣月考) 下列有关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任何温度计在读数时都不能离开被测物体 B . 用水作汽车冷却液,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C . 水往低处流,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 .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也不变 3. (2分) (2018九上·潮阳月考) 如图所示的四个热学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迅速下压活塞,硝化棉燃烧起来,这是由于活塞对玻璃筒内的硝化棉做功了

B . 抽去玻璃隔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这说明气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 . 紧压两铅柱使它们合在一起,悬挂钩码也未被拉开,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D . 当瓶塞从瓶口跳出时,瓶内有白雾产生,瓶内气体的内能转化为瓶塞的机械能 4. (2分) (2017九上·新泰期中) 爆米花是将玉米放入密闭的铁锅内,边加热边翻动一段时间后,当铁锅突然打开时,随着“砰”的一声,玉米变成玉米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玉米粒主要通过与铁锅间的热传递,使其内能增加 B . 玉米粒主要通过翻动铁锅对其做功,使其内能增加 C . 玉米粒内水份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内能不变 D . 玉米粒内水份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内能增加 5. (2分) (2019九上·平遥月考) 现在流行一款鞋,穿上它走路时,鞋会发光,站着不动就不会发光。则这款鞋发光的原理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分析正确的是() A . 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再转化为光能 B .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光能 C . 机械能转化为光能,再转化为电能 D . 光能转化为机械能,再转化为电能 6. (2分) (2019九上·南山月考) 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苏科版_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上)期末试卷 一、填空题 1.“神舟五号”载入飞船成功地发射和回收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已经跨入世界先进行列。“神舟五号”在上升过程中,若以“神舟五号”为参照物,则宇航员杨利伟是 的。假如你和杨利伟在太空中合作,你应该通过 和他进行交谈。为了使快速降落的返回舱安全着陆,在距离地面的一定高度,点燃反推火箭发动机向下喷出高温、高压气体,从开始喷气到安全着陆,返回舱的动能 ,重力势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如图所示的轻质杠杆,AO 小于BO 。在A 、B 两端悬挂重物G 1和G 2后杠杆平衡。若将G 1和G 2同时向支点O 移动相同的距离,则杠杆 端向下倾斜。 3.热机是将 能转化成机械能的机器;如图所示是热机的 冲程;热机工作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有 (填一种污染)。 4.一台液压起重机在10s 内把一辆重为15 000N 的汽车举高了2m ,起重机对汽车做了_________J 的功,功率是_________ W 。 5.按图将电池、灯泡、导线连接起来,再依次把铅笔芯 (碳棒)、塑料棒、玻璃棒、橡胶棒接到A 、B 之间,其中能使灯泡发光的是 。 6.小红做实验时,把一盏灯两端的电压从4V 增加到6V ,通过它的电流将从0.5A 增加到_______A ,这盏灯的阻值为 · 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恒定不变,当开关S 闭合后,电流表的示数将 ,电压表的示数将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2 V 保持不变,电阻R 1=5Ω,R 2=10Ω,当开关S 断开时,电流表A 1的示数是 A ;当开关S 闭合时,电流表A 2的示数是 A . 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S 闭合后,电压表V 1的示数为4V ,电压表V 2的示数为6V ,电流表A 的示数为1A ,且将R 2和R 3对换位置后,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均不变,则电源电压为____V 。 二、选择题 10.如图所示,杠杆AOB (不计自身质量)的A 端挂重为G A 的物体,B 端挂重为G B 的物 体,杠杆能平衡,此时OA 处于水平位置静止。已知OA=OB ,则( ) A .G A =G B B .G A

苏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汇总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复习 (一) 简单机械 1. 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 2. 什么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 1)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 2)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L 1)。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 2) 3. 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作:F 1L 1=F 2L 2 或写成 2112L L F F 。这个平衡条件也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4. 三种杠杆: (1)省力杠杆:L 1>L 2,平衡时F 1F 2。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如钓鱼杠,理发剪刀等) (3)等臂杠杆:L 1=L 2,平衡时F 1=F 2。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天平) 5. 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6. 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7. 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和动滑轮总重的几分之一, 即: F= 1 n (G 物+G 动) 8.距离关系:S=nS 0 S-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S 0-重物移动的距离; n-绕过动滑轮和系在动滑轮轴框上的绳子的股数 (二) 机械功和机械能 1. 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物体受到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 功的定义: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 3. 功的公式:功=力×距离;W=Fs ;单位:W →焦;F →牛顿;s →米。 1焦=1牛·米. 把一个鸡蛋举高1m ,做的功大约是0.5 J

江苏省高邮市学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卷 苏科版

A 撬棒 B 羊角锤 C 核桃夹 D 食品夹 图 2 图1 高邮市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九年级物理 (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4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请将唯一正确的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1.关于家庭电路的安全用电,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 .家庭电路中的电饭锅可以不接地线 B .发现有人触电后,应立即用手把触电人拉离电线 C .保险丝被烧断后,可用铜丝代替保险丝接入电路 D .发现家用电器或电线失火时,必须先切断电源后再灭火 2.如图1是我国航母舰载机“歼-15”飞离“辽宁号”航空母舰飞 行甲板的瞬间,则舰载机离机起飞过程中 A .势能增大,动能增大,机械能增大 B .势能增大,动能不变,机械能增大 C .势能增大,动能增大,机械能不变 D .势能不变,动能增大,机械能增大 3.如图2所示的四种情景中,所用杠杆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4.某同学以最快速度从教学楼的一楼登上三楼,则他登楼的功率最接近于 A .5W B .50W C .500W D .5000W 5.铜质材料的导线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关于铜导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铜导线是导电能力最好的导线 B .铜导线截成两段后并成一根使用,电阻变小 C .铜导线均匀拉长后,电阻变小 D .铜导线的温度升到足够高时,电阻为零 6.下列几个家用电器中,以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为主的是 A .电热毯 B .电视机 C .电风扇 D .洗衣机 7.某用电器正常工作时,20min 内消耗的电能是0.2 KW·h,这个用电器可能是 A .空调器 B .电饭煲 C .电视机 D .电冰箱 8.下列生活场景中,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搓动双手感到暖和 B .用嘴向手“哈气”感到暖和 C .冬天晒太阳感到暖和 D .围坐火炉烤火感到暖和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月考试卷

苏科版九年级下学期物理全册月考试卷 九年级物理试卷 2006年3月 (考试时间:100分钟 试卷分值:120分) 一、选择题:(请将下列各题唯一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入下面的表格,每题2分,共26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如图1所示是小汪同学研究并联电路电流特点的电路图。当闭合电键时,A 1电流表无示数,A 2电流表有示数;如把两灯互换,则闭合电键后两电流表均有示数。则电路中存在故障的原因是:( ) A L 1断路。 B L 1短路。 C L 2断路。 D L 2短路。 图1 2.如图2所示是人们在生活中常用的各种机械,其中不能省力的是 ( ) A 利用斜面拉重物上车 B 用渔杆钓鱼 C 自行车刹车手柄 D 用剪刀剪树枝 3.如图3所示杠杆, O 是支点, 中间挂一重物G, 如果在杠杆的另一端M 处加一个力F 使杠杆平衡, 且要求所加的力要最小, 则这个力:( ) A. 应沿MQ 方向 B .应沿MP 方向 C .应沿MN 方向 D .可沿任意方向 图3 图4 4.如图4所示,甲乙两物体做功和所需时间关系图象,由图可知 ( ) A.P 甲>P 乙 B.P 甲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苏科版九年级(上)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18分) 1.“神舟五号”载入飞船成功地发射和回收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已经跨入世界先进行列。“神舟五号”在上升过程中,若以“神舟五号”为参照物,则宇航员杨利伟是 的。假如你和杨利伟在太空中合作,你应该通过 和他进行交谈。为了使快速降落的返回舱安全着陆,在距离地面的一定高度,点燃反推火箭发动机向下喷出高温、高压气体,从开始喷气到安全着陆,返回舱的动能 ,重力势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如图所示的轻质杠杆,AO 小于BO 。在A 、B 两端悬挂重物G 1和G 2后杠杆平衡。若将G 1和G 2同时向支点O 移动相同的距离,则杠杆 端向下倾斜。 3.热机是将 能转化成机械能的机器;如图所示是热机的 冲程;热机工作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有 (填一种污染)。 4.一台液压起重机在10s 内把一辆重为15 000N 的汽车举高了2m ,起重机对汽车做了_________J 的功,功率是_________ W 。 5.按图将电池、灯泡、导线连接起来,再依次把铅笔芯 (碳棒)、塑料棒、玻璃棒、橡胶棒接到A 、B 之间,其中能使灯泡发光的是 。 6.小红做实验时,把一盏灯两端的电压从4V 增加到6V ,通过它的电流将从0.5A 增加到_______A ,这盏灯的阻值为 · 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恒定不变,当开关S 闭合后,电流表的示数将 ,电压表的示数将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2 V 保持不变,电阻R 1=5Ω,R 2=10Ω,当开关S 断开时,电流表A 1的示数是 A ;当开关S 闭合时,电流表A 2的示数是 A . 第2题 第3题 第5题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课时数NO : 教学 内容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第一节——杠杆课题第一课时:认识杠杆课型:新授课 程 标 准 三 维 目 标 知识与 技能 1.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认出杠杆。 2.知道杠杆的种类以及各种杠杆的特点。 3. 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过程与 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熟悉有关杠杆的名称:支点. 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2.通过实际应用理解并体会杠杆的作用。 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 1.通过了解杠杆的应用,进一步认识学物理是有用的。 2.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3.从伟大科学家的身上,学习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 重点 1.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认出杠杆。 2.知道杠杆的种类以及各种杠杆的特点。 教学 难点 1.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2.通过实际应用理解并体会杠杆的作用。 教具 学具 指甲剪、剪刀、筷子、啤酒扳手等 学习内容.过程安排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订栏 一、激发兴趣 师:著名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曾经有一句名 言,说如果给他一根硬棒和一个支点他可以撬 动整个地球。经科学研究证明,他办不到这件 事,但他讲的这个道理是正确的,只是他无法 在他有限的生命里走完硬棒另一端的路程。那 么他所说的硬棒到底有多厉害!愿和我一起来 探究它的奥秘吗? 1.出示应用杠杆的一系列图片。 引导学生观察,提问:从这些图片中你能 发现什么? 不论学生发现什么都应予以肯定,积极 鼓励学生寻找各图之间的共性或图与图之间的 共性。 2.根据学生的回答概括杠杆的共性。 ○1都有一个共同的可以转动的固定点。 聆听 思考 观察 思考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苏科版物理】物理初三年级上册 期末精选试卷培优测试卷

【苏科版物理】物理初三年级上册 期末精选试卷培优测试卷 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易错压轴题提优(难) 1.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某组同学用滑轮安装了如图甲、乙所示的滑轮 组,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次数 物体的重力G /N 物体被提升高度h /m 拉力F /N 绳端移动的距离s /m 机械效率η 1 2 0.1 1.0 0. 3 66.7% 2 3 0.1 1. 4 0.3 71.4% 3 4 0.1 1.8 0.3 74.1% 4 2 0.1 1. 5 0.2 (1)表格内的第4次实验中应补充的数据是_______(结果精确到0.1%)。这次数据是用图 _________(选填“甲”或“乙”)所示的滑轮组测得的; (2)分析比较第1、2、3次实验数据可以判定,若增大提升物体的重力,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用甲滑轮组提升不同重物时,绳重和摩擦导致的额外功与总功的比为定值k ,根据表格 中的数据可求出k=_________。 【答案】66.7 乙 变大 16 【解析】 【分析】 【详解】 (1)[1]表格中第四次的有用功 W 有=Gh =2N×0.1m=0.2J 总功 W 总=Fs =1.5N×0.2m=0.3J 那么机械效率 0.2J 66.7%0.3J W W η===有总

[2]由于s =2h ,所以所用滑轮组的承重绳子数为2根,则用的是图乙。 (2)[2]由表格数据可知,从1至3次实验,在增大提升物体的重力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 来越大。 (3)[3]假设绳重和摩擦导致的额外功为W 其它,根据题意有 =k W W 其它总 第一次实验时,滑轮组做的总功及有用功分别为 W 总1=F 1s 1=1.0N×0.3m=0.3J ,W 有1=G 1h 1=2N×0.1m=0.2J 即 W 其它1=0.3J ?k 第二次实验时,滑轮组做的总功和有用功分别为 W 总2=F 2s 2=1.4N×3m=0.42J ,W 有2=G 2h 2=3N×0.1m=0.3J 第一、二次实验,滑轮组所做的总功和有用功分别增加了 W 总2- W 总1=0.42J-0.3J=0.12J ,W 有2- W 有1=0.3J-0.2J=0.1J 而滑轮组所做的总功 W 总= W 有+ W 动+ W 其它 可是,滑轮组每次做功,动滑轮所做的功不变,即两次做功,绳重和摩擦导致的额外功增 加了0.02J ,那么 220.02J 0.3J k 0.02J ===k 0.42J 0.42J W W W +?+其它其它1总 所以 1k 6 = 2.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杠杆刻度均匀,每个钩码的重力均为0.5N 。 (1)实验开始时,杠杆如图甲所示处于静止状态。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两端的平 衡螺母向_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 (2)调节杠杆水平平衡后,如图乙所示,在M 点挂上2个钩码,在N 点挂上3个钩码。此 时,杠杆在水平位置______(选填“平衡”或“不平衡”); (3)用弹簧测力计和钩码配合使用,也可以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如图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 在A 处竖直向上拉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______N 。 【答案】左 不平衡 1.2 【解析】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苏科版 物理 九年级上册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一、杠杆 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可以是任意形状的,不一定是直的)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方向判断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PS :分析:P3 螺丝刀撬图钉、P8羊角锤。 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杠杆原理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 1L 1 = F 2L 2) 省力杠杆(费距离):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动力小于阻力 费力杠杆(省距离):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动力大于阻力 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动力等于阻力 (举例) (例题讲解、解题格式注意)——P8 Q2 二、滑轮——绕轴能转动的轮子——杠杆的变形。 定滑轮: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等臂杠杆(动阻力相等,可改变动力的方向) 动滑轮:轴的位置随被拉的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支点在一侧的不等臂杠杆(动力臂是阻力臂的两倍,使用时可以省一半的力,但不可以改变动力方向)。 滑轮组: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既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两种绳子绕法 用滑轮组起吊重物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物体,提起物体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几。 F=(G+G 动)/n n 是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 三、功——无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例题) 功(机械功):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 做功的两要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公式:W=FS 单位:J ) 四、功率 功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公式: P=W/t 单位:W 五、机械效率(实验) 1.有用功:为达到目的必须做的功。 2.额外功:为达到目的不需要做但不得不做的功。 一点、二力、二臂 F 2 1 2 F 1 F 2 l 2 l 1 O F 1 F 2 O l1 l2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期中试题及答案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期中试题及答案 1.下列仪器或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利用了杠杆原理的一组是 ①量筒,②剪刀,③烧杯,④试管夹,⑤托盘天平,⑥弹簧测力计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④⑤⑥ 2.从楼上抛下的西瓜皮在下落过程中逐渐增大的物理量是(不计空气阻力) A.重力势能 B.动能 C.重力 D.密度 3.超市的自动扶梯把小明从一楼匀速送到二楼的过程中,小明的 A.动能减小,势能增大,机械能不变 B.动能增大,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 C.动能不变,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 D.动能不变,势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4.质量和温度相同的铜块和水(C铜<C水), 使它们分别放出相同的热量后,将铜块迅速投入水 中,它们的内能变化正确的是 A.铜块的内能减小,水的内能增大 B.铜块 的内能增大,水的内能减小 C.铜块和水的内能都增大 D.铜 块和水的内能都减小 5.在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中,通过做功增 加燃料混合物内能的是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 功冲程 D.排气冲程 6.若人和自行车所受的阻力为20N,则骑车人 消耗的功率最接近 A.1W B.10W C.100W D.1000W 7.某物体的温度升高了,则 A.它一定吸引了热量 B.它的分子运动速度加快,机械能增大 C.它的内能一定增加

D.它的内能增加一定等于它吸收的热量 8.如图所示,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拦至位置B,力F 在这个过程中 1.下列仪器或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利用了杠杆原理的一组是 ①量筒,②剪刀,③烧杯,④试管夹,⑤托盘天平,⑥弹簧测力计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④⑤⑥ 2.从楼上抛下的西瓜皮在下落过程中逐渐增大的物理量是(不计空气阻力) A.重力势能 B.动能 C.重力 D.密度 3.超市的自动扶梯把小明从一楼匀速送到二楼的过程中,小明的 A.动能减小,势能增大,机械能不变

九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苏科版

江苏省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2017届九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请注意:考生必须将所选答案的字母标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上相应的题号内,答在试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4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卡上) 21.如图,下列常用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开瓶起子 B.镊子 C.老虎钳 D.订书机 22.登楼梯比赛中,小明同学从一楼登上五楼用了12s,则他登楼的功率最接近于A.5W B.50W C.500W D.5000W 23.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具有机械能的物体一定具有内能 B.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不変 C.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其内能一定不变 D.在温度、状态和物质种类均相同的情况下,物体的质量越大,内能不一定越大 24.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是 25.如图所示,分别用F1、F2、F3、F4匀速提升同一重物,若不计滑轮本身的重力及摩擦,则 A.F1<F2<F3<F4 B.F1>F2>F3>F4 C.F1=F2=F3<F4 D.F1=F2=F3>F4 26.如图所示,实验装置中,杠杆恰好平衡.图中每个钩码质量都 相等,那么下列情况中能使杠杆保持平衡的是 A.各减少一只钩码B.各向外移动一格

C.各减少一半数量钩码D.各向外移动一格 27.司机开车上坡时,往往加大油门,减速行驶,这样做的目的是 A.增大功率,减小阻力 B.增大功率,增大牵引力 C.减小功率,增大牵引力 D.减小功率,减小阻力 28.以下是同学们对机械效率的一些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A.越省力的机械,其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B.机械效率越高,机械做功一定越快 C.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一定越多 D.做有用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不一定越高29.下列有关力做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小翔将铅球投出的过程中,小翔对铅球没有做功 B.足球在球场上沿水平地面滚动,重力对足球做了功 C.小冬提着书包从一楼上到六楼,小冬对书包做功了 D.运动员举着杠铃静止不动的过程中,运动员对杠铃做了功 30.草原发生大面积蝗灾时,农业部门利用飞机喷洒农药消灭蝗虫。当飞机在某一高度水平匀速飞行喷洒农药时,它的 A.动能不变,势能不变 B.动能减小,势能增加 C.动能增加,势能减小 D.动能减小,势能减小 31.如图所示,张伟同学通过斜面用平行于斜面F=200N的推力,将 质量为30kg的物体在5s时间内匀速推到1m高的平台上,斜面长 s=2m.(g取10N/kg)则 A.推力的功率为40W B.斜面的机械效率为75% C.推力做的总功300J D.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100N 32.如图所示甲、乙两套装置所用滑轮质量均相等,用它们分别将所挂重物在相等时间内竖直向上匀速提升相同高度。若G1=G2,所用竖直向上的拉力分别为F1和F2,拉力做功的功率分别为P1和P2,两装置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1和η2(忽略绳重和摩擦), 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F1>F2η1<η2P1<P2 B.F1>F2η1=η2P1=P2 C.F1<F2η1<η2P1<P2 D.F1<F2η1>η2P1>P2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76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33.一台机器的功率是150W,它表示的含义是

(完整版)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梳理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一、杠杆 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可以是任意形状的,不一定是直的)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方向判断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支点、动力、阻力作用点都在杠杆上 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杠杆原理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 1L 1= F 2L 2) 省力杠杆(费距离):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动力小于阻力 费力杠杆(省距离):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动力大于阻力 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动力等于阻力 (举例) 二、滑轮——绕轴能转动的轮子——杠杆的变形。 定滑轮: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等臂杠杆(动阻力相等,可改变动力的方向) 动滑轮:轴的位置随被拉的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支点在一侧的不等臂杠杆(动力臂是阻力臂的两倍,使用时可以省一半的力,但不可以改变动力方向)。 滑轮组: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既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两种绳子绕法 用滑轮组起吊重物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物体,提起物体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几。 F=(G+G 动)/n n 是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 三、功——无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 功(机械功):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 做功的两要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公式:W=FS 单位:J ) 四、功率 功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公式: P=W/t P=FV 单位:W 五、机械效率(实验) 1 2 L 1 L 2 F 1 F 2 l 2 l 1 O F 1 F 2 O l1 l2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 试题及答案

海陵区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公办初中期中考试(11-13) 九年级物理试题(卷面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007.11得分_____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6分) 1.国旗杆顶端装有定滑轮,这是为了( ).A.省力B.省距离C.改变施力方向D.省功 2.汽车驶上陡坡时,驾驶员通常要进行调换档位操作,以减小汽车的行驶速度.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A.省油B.安全C.增大摩擦D.增大爬坡的牵引力 3.三只小灯炮L1、L2、L3串联在电路中,灯L1最亮,灯L3最暗,通过它们的电流分别是I1、I2、I3则( ). A .I1最大B.I2最大C.I3最大D.一样大 4.下图所示的四个图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5.关于物体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B.温度越高的物体,内能一定越大 C.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D.温度为0℃的物体,内能一定为零 6.如下左所示的电路中,要想测出L2两端的电压,连接正确的是( ). 7.如上右图所示,小妍把铁球拉到一定高度松开手后,铁球由a点沿弧线abc运动到c点,然后从c点往回摆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空气阻力忽略不计)( ).A.铁球位于c点时动能最大B.铁球位于b点时势能最大 C.铁球由b到c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势能,机械能减小 D.铁球由a到b的过程中,势能转化为动能,机械能不变 8.如右图所示,先用导线把电源、灯泡连接起来,再依次把铅笔芯、 塑料线、玻璃棒、瓷棒等接到M、N之间,其中能使灯泡发光的 是( ). A.铅笔芯B.塑料线C.玻璃棒D.瓷棒 9.关于生活中的一些电路连接,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节日的夜晚,装扮用的小彩灯是并联的 B.道路两旁的路灯,晚上同时亮,早上同时灭,它们是串联的 C.我们家的各个用电器是并联的,但和邻居家的是串联的 D.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 10.我国的登月工程分三个阶段进行,其中发射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是这一工程的第一个阶段,现已于2007年10月24日成功发射升空.关于“嫦娥一号”卫星开始一段加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月考试卷.doc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 唐玲出品 苏科版九年级下学期物理全册月考试卷 九年级物理试卷 2006年3月 (考试时间:100分钟 试卷分值:120分) 一、选择题:(请将下列各题唯一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入下面的表格,每题2分,共26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如图1所示是小汪同学研究并联电路电流特点的电路图。当闭合电键时,A 1电流表无示数,A 2电流表有示数;如把两灯互换,则闭合电键后两电流表均有示数。则电路中存在故障的原因是:( ) A L 1断路。 B L 1短路。 C L 2断路。 D L 2短路。 图1 2.如图2所示是人们在生活中常用的各种机械,其中不能省力的是 ( ) A 利用斜面拉重物上车 B 用渔杆钓鱼 C 自行车刹车手柄 D 用剪刀剪树枝 3.如图3所示杠杆, O 是支点, 中间挂一重物G, 如果在杠杆的另一端M 处加一个力F 使杠杆平衡, 且要求所加的力要最小, 则这个力:( ) A. 应沿MQ 方向 B .应沿MP 方向 C .应沿MN 方向 D .可沿任意方向 图3 图4 4.如图4所示,甲乙两物体做功和所需时间关系图象,由图可知 ( ) A.P 甲>P 乙 B.P 甲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期中试题及答案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九年级物理试题 成绩: 一、选择题(2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1.下列仪器或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利用了杠杆原理的一组是 ①量筒,②剪刀,③烧杯,④试管夹,⑤托盘天平,⑥弹簧测力计 A .①②③ B .②④⑤ C .①③⑤ D .④⑤⑥ 2.从楼上抛下的西瓜皮在下落过程中逐渐增大的物理量是(不计空气阻力) A .重力势能 B .动能 C .重力 D .密度 3.超市的自动扶梯把小明从一楼匀速送到二楼的过程中,小明的 A .动能减小,势能增大,机械能不变 B .动能增大,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 C .动能不变,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 D .动能不变,势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4.质量和温度相同的铜块和水(C 铜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物理 全册全套精选试卷(提升篇)(Word版 含解析)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全套精选试卷(提升篇)(Word版含解 析) 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 1.小军利用如图所示器材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他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次数物重G/N 绳自由端的 拉力F/N 钩码上升的 高度h/cm 绳自由端移 动的距离 s/cm 机械效率η/% 1 1.00.51030 2 2.00.951574.1 (1)根据记录表格中提供的信息,组装图中小军使用的滑轮组______; (2)根据给出的实验数据,计算出第一次的机械效率并填入表格中______;(结果保留三位 有效数字) (3)同一个滑轮组,在两次实验过程中机械效率不同,主要原因是______。 【答案】 66.7 两次提升的物重不同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当钩码上升的高度为10cm时,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30cm,则绳子承担重物的段数 30cm 3 10cm s n h === 绳子的段数是奇数,从动滑轮开始绕起,如图所示

(2)[2]第一次的机械效率 1 1 11 1 1N0.1m 100%100%100%66.7% 0.5N0.3m W G h W F s η ? =?=?=?≈ ? 有1有1 总 (3)[3]实验中两次测得的机械效率使用的是同一个滑轮组,即绳重、摩擦、滑轮重是相同的,所以导致机械效率不同主要原因是两次提升的物重不同。 2.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将杠杆装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左端下沉,此时应将杠杆两侧的螺母同时向_____ (2)如图甲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在杠杆两侧各去掉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将______ (3)如图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如图丙,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 (4)请在图丙中画出拉力F′的力臂l。________ 【答案】右逆时针变大不变 【解析】 【分析】 【详解】 (1)[1]杠杆左端下沉,右端上翘,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右端移动。 (2)[2]设一个钩码的重力为G,杠杆一个小格代表l,如果在图中杠杆两侧各去掉一个相同

苏科版九年级第一学期物理期中试卷(精华版)

苏科版九年级第一学期物理期中试卷(精华版)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 一、选择题 ( 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 ....选项正确) 1.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相同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物质甲的比热容为() A.2.1×103J/(kg·℃) B.4.2×103J/(kg·℃) C.1.2×103J/(kg·℃) 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 2. 在2020年中考体能测试中,某同学选择跳绳。他在1min内跳了120次,每次跳离地面的高度为5cm。设他每跳一次所用的时间相等,则他跳绳时的功率最接近A.5W B.50W C.500W D.5000W 3.图1所示是一个简易“选答器”.一个问题有两个可选择的答案(a)和(b),与它们对应的灯分别由两个按钮(开关)控制,选择哪一个答案就按下哪一个按钮,对应的灯就亮,那么图1所示各电路图中符合要求的是 4.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图2所示的现象中与此特点无关的是 图1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叫力臂 B.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省功 C.做功快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大 D.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不一定多 6.在研究两灯串联、并联时电流特点的实验时,下图3中能测出小灯泡L1中电流的电路图是 7. 四只相同规格的烧杯中装有水,水量及其温度如图所示.关于四只烧杯中水的内能的大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b烧杯中水的内能 B.c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d烧杯中水的内能 C.a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c烧杯中水的内能 D.d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c烧杯中的内能 8. 小李的质量为50千克,可以举起80千克的杠铃;小胖的质量为70千克,可以举起60千克的杠铃.他们两人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比赛,双方都竭尽全力,看谁能把对方拉起来.比赛结果应是() A、小李把小胖拉起 B、小胖把小李拉起 C、两个都拉不起 D、两个都拉起 9.如图5所示,把两个灯泡串联后接到电源上,合上开关S后,发现L1比L2亮,设通过灯泡L1的电流为I1,通过灯泡L2的电流为I2,则 A. I1=I2 B. I1>I2 C. I1<I2 D.无法确定 图3 图5 S 图6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苏科版九年级(上)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18分) 1.“神舟五号”载入飞船成功地发射和回收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已经跨入世界先进行列。“神舟五号”在上升过程中,若以“神舟五号”为参照物,则宇航员杨利伟是 的。假如你和杨利伟在太空中合作,你应该通过 和他进行交谈。为了使快速降落的返回舱安全着陆,在距离地面的一定高度,点燃反推火箭发动机向下喷出高温、高压气体,从开始喷气到安全着陆,返回舱的动能 ,重力势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如图所示的轻质杠杆,AO 小于BO 。在A 、B 两端悬挂重物G 1和G 2后杠杆平衡。若将G 1和G 2同时向支点O 移动相同的距离,则杠杆 端向下倾斜。 3.热机是将 能转化成机械能的机器;如图所示是热机的 冲程;热机工作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有 (填一种污染)。 4.一台液压起重机在10s 内把一辆重为15 000N 的汽车举高了2m ,起重机对汽车做了_________J 的功,功率是_________ W 。 5.按图将电池、灯泡、导线连接起来,再依次把铅笔芯 (碳棒)、塑料棒、玻璃棒、橡胶棒接到A 、B 之间,其中能使灯泡发光的是 。 6.小红做实验时,把一盏灯两端的电压从4V 增加到6V ,通过它的电流将从增加到_______A ,这盏灯的阻值为 · 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恒定不变,当开关S 闭合后,电流表的示数将 ,电压表的示数将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2 V 保持不变,电阻R 1=5Ω,R 2=10Ω,当开关S 断开时,电流表A 1的示数是 A ;当开关S 闭合时,电流表A 2的示数是 A . 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S 闭合后,电压表V 1的示数为4V ,电压表V 2的示数为6V ,电流表A 的示数为1A ,且将R 2和R 3对换位置后,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均不变,则电源电压为____V 。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32分) 10.如图所示,杠杆AOB (不计自身质量)的A 端挂重为G A 的物体,B 端挂重为G B 的物体,杠杆能平衡,此时OA 处于水平位置静止。已知OA=OB ,则( ) A .G A =G B B .G A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梳理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 一、杠杆 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可以是任意形状的,不一定是直的)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方向判断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支点、动力、阻力作用点都在杠杆上 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杠杆原理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 1L 1 = F 2 L 2 ) 省力杠杆(费距离):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动力小于阻力 费力杠杆(省距离):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动力大于阻力 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动力等于阻力 (举例) 二、滑轮——绕轴能转动的轮子——杠杆的变形。 定滑轮: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等臂杠杆(动阻力相等,可改变动力的方向)动滑轮:轴的位置随被拉的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支点在一侧的不等臂杠杆(动力臂是阻力臂的两倍,使用时可以省一半的力,但不可以改变动力方向)。 滑轮组: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既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两种绳子绕法

用滑轮组起吊重物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物体,提起物体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几。 F=(G+G 动)/n n 是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 三、功——无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 功(机械功):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 做功的两要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公式:W=FS 单位:J ) 四、功率 功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公式: P=W/t P=FV 单位:W 五、机械效率(实验) 1.有用功:为达到目的必须做的功。 2.额外功:为达到目的不需要做但不得不做的功。 3.总功:为达到目的实际做的功W 总= W 有+W 额。(有用功小于总功,因此机械效率小于百分之一百) 4.机械效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η= W 有/ W 总。 5、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提升物重、滑轮自重、绳的摩擦有关,与提升高度、提升速度与绕线方式无关。 斜面的机械效率与光滑程度、倾斜程度有关。 轮轴的轮越大、轴越细,轮轴的机械效率越大。 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 一、 动能、势能、机械能 动能:运动着的物体能对其他物体做功,那么这个物体就具有能量。这种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物体的动能越大,它对其他物体所做的功就越多。 F 1 F 2 l 2 l 1 O F 1 F 2 O l 1 l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