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天仙子(用)
张先《天仙子》全文翻译赏析

张先《天仙子》全文翻译赏析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
[译文]岸边沙地上鸳鸯相依相偎,夜色昏暗笼罩着一池春水。
月光破云而出映照着花儿婆娑的身影。
[出典]北宋张先《天仙子》注:《天仙子》张先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
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
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动,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注释](1)。
水调:曲调名。
相传为隋炀帝所制,唐代很流行。
(2)。
嘉禾:秀州别,治所在今浙江嘉兴。
(3)。
倅:副职。
此处指判官。
(4)。
临晚镜:晚上对镜自照。
(5)。
流景:流逝的年华。
(6)。
记省:清楚地记得。
(7)。
并禽:成双成对的禽鸟。
(8)。
落红:落花,飘落的花瓣。
[译文]:手持酒杯听着那哀愁悲凉的“水调”乐曲,午后醉意醒了,可愁思仍难排解。
送得春天归去,那美好的时光何日才能回还。
晚上对镜自照,感伤时光流逝,人又老了。
过去的美好往事啊,白白地在心头烦扰。
双双对对的鸳鸯在池边交颈而眠,月亮从云缝中出来,银光满地,花影摇曳。
起风了,一重重帘幕密密地遮好了灯。
风儿还没有停,人也刚安歇,明天哪,又要是落花撒满了小径。
张先(公元990-1078年),字子野,历史上少有的长寿词人,享年89岁,着有《张子野词》。
张先以小令闻名,他延续“花间词派”传统,抒写的是男欢女爱、相思别离和闲适的诗酒生活。
他喜欢在词中表现那种朦胧虚幻的美感,从而营造出一种清峻幽冷而又无比精致的意境。
他的词追求韵味,擅长写景,词风清新明丽,往往能够写得传神、耐人寻味。
张先为人“善戏谑,有风味”,他虽未居高官,但一生安享富贵,妻妾成群,80岁时,还纳一18岁小妾。
婚宴上,张先摇头晃脑,满面春风地赋诗一首: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
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
前来参加婚宴的苏轼当即和诗一首: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
鸳鸯被里成叠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众人拍手叫好,从此,“梨花海棠”就成为“老夫少妻”的代名词!此词为临老伤春之作,为张先词中的名作。
好诗好词摘抄

好诗好词摘抄好诗好词摘抄好诗好词(一):1、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
--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2、一年滴尽莲花漏。
--毛滂《玉楼春▪己卯岁元日》3、明年应赋送君诗。
--晏几道《临江仙▪身外闲愁空满》4、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5、教他珍重护风流。
--纳兰性德《浪淘沙▪夜雨做成秋》6、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白居易《望月有感》7、莫道官忙身老大,即无年少逐春心。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8、疑是昔年窥宋玉,东邻,只露墙头一半身。
--秦观《南乡子▪妙手写徽真》9、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
--陆游《读书》10、满腹诗书漫古今,频年流落易悲痛。
--宇文虚中《在金日作▪选二》11、五陵北原上,万古青濛濛。
--岑参《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12、人生无百岁,百岁复如何?古来英雄士,各已归山河。
--刘基《绝句▪人生无百岁》13、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14、国事如今谁倚仗,衣带一江而已。
--文及翁《贺新郎▪西湖》15、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杜甫《小至》16、两字功名频看镜,不饶人白发星星。
--张可久《普天乐▪秋怀》17、花柳青春人别离。
--欧阳修《长相思▪花似伊》18、忽然遭世变,数岁亲戎旃。
--元结《贼退示官吏》19、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罗隐《七夕》20、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境。
--白居易《南湖早春》21、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苏轼《守岁》22、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3、十年重见,依旧秀色照清眸。
--王以宁《水调歌头▪呈汉阳使君》24、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陆游《沈园二首》25、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
--李白《战城南》26、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
--萨都剌《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27、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张先天仙子赏析

王国维在其《人间词话》中亦评曰: “ ‘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弄’字而境界全 出矣。”
作者正是通过“花弄影”开
拓了美的境界,使全词为之生辉。
一个“弄”字写活了月下之“花”, 尽显拟人之妙处。 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这个 “影”字, 这才是词中的“词眼”,是这首词 中美学境界的焦点之所在。
春之将去,残花尚且顾影自怜,对这美 好的 大自然充满了眷恋之情。这能不引起词人的思 考吗?
下片描绘了庭院池塘之景,并借以烘托伤春伤己之情。
反用杜牧诗句:“自悲临晓镜,谁与惜流年?”,以 “晚”易“晓”,主要在于写实。
小杜是写女子晨起梳妆,感叹年华易逝,用“晓”字; 而此词作者则于午醉之后,又倦卧半晌,此时已近黄昏, 总躺在那儿仍不能消愁解忧,便起来“临晚镜”了。这 个“晚”既是天晚之晚,当然也隐指晚年之晚,此处仅 用一个“晚”字,就把“晚年”的一层意思通过“伤流 景”三字给补充出来了。
终篇“落红”与开篇的伤春前后呼应,使上情下景,浑然一体。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帘幕重重,灯影朦胧,人渐静而“风不定”。其中的“风”字 又是本片中的关键词,是贯穿整个下片的。 因为“风”起春寒,鸟儿才紧紧依偎;因为“风”散浮云,月亮 才得以重现;因为“风”起,残花月下始弄“影”;因为“风” 起,词人才猜想“明日落红应满径”。
向晚临镜自照,青丝变白发,又怎能 不渐生华年飞逝的怅惘之情 呢?最终发出了往事不堪回首万事皆成空的慨叹!
上片起首三句写作者本想借听歌饮酒来解愁。但他在家里品着 酒听了几句曲子之后,不仅没有遣愁,反而更烦了,于是在吃 了几杯闷酒后便昏昏睡去。一觉醒来,日已过午,醉意虽消, 愁却未曾稍减。
冯延巳《鹊踏枝》:“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 同样是写“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的闲愁。只 不过冯是在酒阑人散,舞休歌罢之后写第二天的萧索情怀,而 张先则一想到笙歌散尽之后可能愁绪更多,所以根本连宴会也 不去参加了。这就逼出下一句“送春春去几时回”的慨叹来。 应当指出的是,此句中的前后两个“春”字,有不尽相同的涵 义。上一个“春”指季节,指大好春光;而下面的“春去”, 不仅指年华的易逝,还蕴涵着对青春时期风流韵事的追忆和惋 惜。 这就与下文“往事后期空记省”一句紧密联系起来.
张先――《天仙子》

张先――《天仙子》篇一:天仙子张先赏析天仙子张先水调数声持酒听①,午醉醒来愁未醒。
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②,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瞑③,云破月来花弄影。
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①水调:曲调名。
②流景:逝去的光阴。
景,日光。
③并禽:成对的鸟儿。
这里指鸳鸯。
译文:手执酒杯听人唱《水调歌》,想借听曲喝酒来排解忧愁,一觉醒来天已过午,醉意虽消,但愁意未减。
年轻时的美好时光已经逝去,几时还能再回来?值此人生暮年,感叹年华易逝,以前的美好时光只能存在于回忆之中了。
夜晚水禽并眠在池边沙岸上,明月冲破云层的阻碍,晚风吹起花枝,影子在月光映照下婆娑摇曳。
拉上一层层的帘幕遮住了摇摆的灯焰,风更大了,人们也都已睡去,经过这场晚风,明天园中小路上应该满是片片落花吧。
赏析:作者张先,宋朝人士,因擅长用“影”字而被世人称作“张三影。
”这首词是作者的晚年,临老伤春而作。
第一句中的“水调”,即指一种曲调,“水调数声持酒听”,作者坐在家中,喝着小酒听着曲儿,心中却满是苦闷。
作者在苦闷之中睡去,醒来时酒已醒,可愁依旧未消。
一个愁字便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
面前是笙歌之景,可作者并未因面前这貌似安逸的景象而快乐,而是更加重了愁闷。
于是下一句“送春春去几时回?”的感叹便跟了出来。
这里两个春,“送春”和“春去”的含义看似相同,实则不同,第一个“春”是原意上的春,即春光、春天,而第二个春则是青春大好年华。
在此作者感叹时光的易逝,以及作者对青春时代风流韵事的追忆与惋惜,自然而然地燃起了愁情。
这里就与后文的“往事后期空记省”相照应了。
“临晚镜,伤流景”这句是由杜牧的“自悲临晓镜,谁与惜流年”而出,但把“晓”改成了“晚”。
这个晚,指的是天色已晚,衬出一片悲凉;更是指年岁已高,已到了生命的黄昏。
流景之伤,让作者的愁更深了一层。
“往事后期空记省”年轻时的美好时光已经逝去,几时还能再回来?只能让已如老境的作者黯然神伤。
意象主义诗歌

Archibald MacLeish (1892 - 1982)
20
Ars Poetica BY ARCHIBALD MACLEISH
A poem should be palpable and mute As a globed fruit, Dumb As old medallions to the thumb, Silent as the sleeve-worn stone Of casement ledges where the moss has
A poem should not mean
But be.
23
阿齐波德•麦克利许的《诗艺》
诗应当摸得着,却不 会说,好像圆圆的水 果。 无语默默,好像拇指 把旧奖章抚摸。 不作声,象窗台的石 栏,被衣袖磨平,长 满苔藓--
24
诗艺
诗应当不置一词,好像鸟飞。 ***
诗应当乍一看纹丝不动 好像月亮爬上天空。 脱身飞出,好像月亮一枝枝解开 缠绕着夜色的树。脱身飞出,好像冬夜树 叶后的明月
3
王国维《人间词话》
“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 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 字,而境界全出矣。 宋祈《玉楼春》: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 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 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 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4
张先《天仙子》
《水调》数声持酒听, 午醉醒来愁未醒。送 春春去几时回?临晚 镜,伤流景,往事后 期空记省。沙上并禽 池上暝,云破月来花 弄影。重重帘幕密遮 灯,风不定,人初静, 明日落红应满径。
17
美国俳句诗人俳句选
Lily: out of the water… out of itself __Nick Virgilio
第四单元《逻辑的力量》练习(含答案)

《逻辑的力量》练习-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莫泊桑在《项链》这部家喻户晓的作品中,用一个无比惊艳的反转式结尾,充分证明了逻辑的力量。
当伏来士杰太太告诉玛蒂尔德,项链其实只值五百金法郎时,我想说的是,读者大可在震惊之余,回过头去寻找作家的伏笔。
因为前文的①,早已昭示了这一反转式结尾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作品的逻辑闭环,可以理解为毕飞宇所说的“(女人)一晚的虚荣=(女人)十年的辛劳”。
爱慕虚荣的玛蒂尔德向朋友借了一条钻石项链去参加舞会,不幸将项链丢失,可怜的她为此付出了十年艰辛。
如果故事在玛蒂尔德与伏来士杰太太重逢之前结束,那么情节就会遵循欠债还钱的契约精神形成逻辑闭环,但同时也会显得②。
有心的读者必会察觉,莫泊桑在此之前其实已经用伏笔为反转做足了功课。
一处是伏来士杰太太在借项链时的③。
当玛蒂尔德提出请求时,她脱口而出说“当然可以”。
如此爽快只有两种可能:一是两人交情够硬,二是项链并不值钱。
但第一个可能性从两人十年不曾谋面的细节便可基本排除。
另一处是还项链时的细节描写。
当伏来士杰太太“用一种不高兴的神情”责怪玛蒂尔德归还太晚时,“她并没有打开那只盒子”。
在这当中,“不高兴的神情”暗示了两人友情的脆弱,而没有检查项链的细节也只有两种解释,其一是出于朋友之间的信任,其二是项链根本就不值钱。
从种种迹象看,没有人会天真地相信第一种可能。
更为明显的是,如果友谊与信任当真存在,那么伏来士杰太太就不会说出真相,因为她应该明白,说出真相远比玛蒂尔德承受的十年艰辛更加残忍——她用一句话摧毁了一个人的一生。
1.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通讯员在战斗时,除了送信,还干什么——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问这些没意思的问题。
B.水生拍打着水去追赶一个在水波上滚动的东西——是一盒用精致纸盒装着的饼干。
C.“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
诗歌语言

云破月来花弄影。
张先•《 (宋•张先 《天仙子》) 张先 天仙子》
四字写了三物四景, “ 云 、 月 、 花 、 影 ” 四字写了三物四景 , 中间又用 三字写出三种连续的动态: “破、来、弄”三字写出三种连续的动态:云“破” 而有月“ 而有花“ 而有月“来”,月“来”而有花“影”,花“影”引 字而有花枝随风摇动、 出“弄”字,有“弄”字而有花枝随风摇动、抚弄花 影的幽雅姿态。仅仅七个字,从天上写到地下, 影的幽雅姿态。仅仅七个字,从天上写到地下,云横 皓月、风弄花影,构成了一幅幽美朦胧的画面,把云、 皓月、风弄花影,构成了一幅幽美朦胧的画面,把云、 花都拟人化了,赋予了它们丰富的情感和生命, 月、花都拟人化了,赋予了它们丰富的情感和生命, 同时使宁静的画面有了飞动之势。 同时使宁静的画面有了飞动之势。
前村深夜里,昨夜一枝开。 前村深夜里,昨夜一枝开。 早梅》齐己) (《早梅》齐己)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宫词》张祜) (《宫词》张祜)
这首诗连用数词,既有虚数, 这首诗连用数词,既有虚数,又有确 三千”何其远也, 二十” 数。“三千”何其远也,“二十”何 其久也, 一声”未必一声, 其久也,“一声”未必一声,而只写 一声, 双泪”何其愁也。 一声,“双泪”何其愁也。全诗句句 都用了数词,把事情、问题、 都用了数词,把事情、问题、情感表 达得清晰、准确,给读者以深刻印象, 达得清晰、准确,给读者以深刻印象, 精炼有力。 精炼有力。
叠词的表达效果: 叠词的表达效果: (1)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 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 (2)使感情表达更加绵密曲折。 使感情表达更加绵密曲折。 (3)增强语言的音乐美和修辞美。 增强语言的音乐美和修辞美。
张先天仙子

的留恋。所以才会对着明镜,为流水般 所以才会对着明镜,
消逝的光景伤心( 临晚镜 伤流景 伤流景” 消逝的光景伤心(“临晚镜,伤流景”)。 作者回首过去,则往事成空,瞻望将来 瞻望将来,则 作者回首过去 则往事成空 瞻望将来 则后期 无定,流光堪悲 人事就更堪悲了 流光堪悲,人事就更堪悲 无定 流光堪悲 人事就更堪悲了。“空记 想也无益。 省”,想也无益。 返 回
手执酒杯听人唱《水调歌》 手执酒杯听人唱《水调歌》,想借听曲喝酒来 排解忧愁,一觉醒来天已过午,醉意虽消, 排解忧愁,一觉醒来天已过午,醉意虽消,但愁 意未减。年轻时的美好时光已经逝去, 意未减。年轻时的美好时光已经逝去,几时还能 再回来?向晚临镜自照,值此人生暮年, 再回来?向晚临镜自照,值此人生暮年,感叹年 华易逝,以前的美好时光只能存在于回忆之中了。 华易逝,以前的美好时光只能存在于回忆之中了。 夜晚水禽并眠在池边沙岸上, 夜晚水禽并眠在池边沙岸上,明月冲破云层的 阻碍,晚风吹起花枝, 阻碍,晚风吹起花枝,影子在月光映照下婆娑摇 拉上一层层的帘幕遮住了摇摆的灯焰, 曳。拉上一层层的帘幕遮住了摇摆的灯焰,风更 大了,人们也都已睡去,经过这场晚风, 大了,人们也都已睡去,经过这场晚风,明天园 中小路上应该满是片片落花吧。 中小路上应该满是片片落花吧。
返 回
【天仙子】 天仙子】
宋·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 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 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 往事后期空记省。 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 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 明日落红应满径。 明日落红应满径。
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下片所有景物描写都暗扣一种事物, 请说说这是哪种事物。 ‚风‛字又是贯穿整个下片的关键词。 a. 因为‚风‛起春寒,鸟儿才紧紧依偎 (池上暝); b. 因为‚风‛散浮云,月亮才得以重现 (云破月); c. 因为‚风‛起,残花月下始弄‚影‛ (花弄影); d. 因为‚风‛起,词人才猜想‚明日落 红应满径‛。
天仙子
宋·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 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 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 红应满径。
作者简介: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 州)人。天圣八年( 1030 )进士。历任宿州掾、 吴江知县、嘉禾(今浙江嘉兴)判官。皇祐二年 ( 1050 ),晏殊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辟为 通判。初以《行香子》词有‚心中事,眼中泪, 意中人‛之句,人称为‚张三中‛。 后又自举平生所得意之三词:云破月来花弄 影‛(《天仙子》);‚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 (《归朝欢》);‚柔柳摇摇,坠轻絮无影‛ (《剪牡丹》),世称‚张三影‛。《宋史》无 传,《宋史翼》卷二六载其事。著有《张子野 词》。
1.这首词所写内容时间跨度。
——从中午到夜晚。
2.仔细体会‚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 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所表达的情感。 ‚送春春去几时回‛, 表面上是问自然界的 春天,实际上是问自己生命中的青春几时再回来, 字里行间充满对生命之春的留恋。所以才会对着 明镜,为流水般消逝的光景伤心(‚临晚镜,伤 流景‛)。作者回首过去,则往事成空,瞻望将来, 则后期无定,流光堪悲,人事就更堪悲了。‚空记 省‛,想也无益。
手执酒杯听人唱《水调歌》,想借听曲喝酒来 排解忧愁,一觉醒来天已过午,醉意虽消,但愁意 未减。年轻时的美好时光已经逝去,几时还能再回 来?向晚临镜自照,值此人生暮年,感叹年华易逝, 以前的美好时光只能存在于回忆之中了。 夜晚水禽并眠在池边沙岸上,明月冲破云层的 阻碍,晚风吹起花枝,影子在月光映照下婆娑摇曳。 拉上一层层的帘幕遮住了摇摆的灯焰,风更大了, 人们也都已睡去,经过这场晚风,明天园中小路上 应该满是片片落花吧。
4.‚沙上并禽池上暝‛为什么要写‚并禽‛? ——‚沙上并禽‛,用以对照自己的独处。
新帖秀罗襦, 双双金鹧鸪。
5.王国维《人间词话》说 :‚ ‘云破月 来花弄影’ 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请赏析‚弄‛字的妙处。 与上句动静结合,用拟人手法,既写出 了月下花儿被风吹时的舞动之态,也写出了 花儿似乎顾影自怜的人性美。Fra bibliotek返 回
6.‚明日落红应满径‛ ,分析表达的情感。 虚写。结句扣住‚送春‛,是说今晚还可以 看到‚花弄影‛,大风之后,明天所见到的,惟有 ‚落红满径‛,表达伤春之情。
时光易逝,青春难在。人生失意, 偏逢月照花影,落红满径。借酒消愁, 酒醉易醒,愁却难醒。全词将作者慨叹 年老位卑、前途渺茫之情与暮春之景有 机地交融在一起,深刻地表达了作者
无奈、感伤、失意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