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侠文学史和武侠电影赏析

合集下载

《武侠》电影影评

《武侠》电影影评

《武侠》电影影评影片的开头令人惊艳,血崩的场景和动人的音乐相得益彰,瞬间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充满张力和情感的氛围中。

这种开场方式为整个故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展现了导演陈可辛和音乐制作人金培达的才华。

电影的前半部分充满了悬念和吸引力。

汤唯的特写镜头令人难以移开目光,她那自然的美感和不施脂粉的面容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金城武的表演也十分出色,他将捕快的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既有坚定的执法精神,又有人性的挣扎和矛盾。

他与甄子丹之间的对手戏扣人心弦,让观众感受到了紧张和刺激。

故事的发展逐渐揭示出人物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捕快执着于将杀人犯绳之以法,而刘金喜则试图在隐藏身份的同时寻找自我救赎的道路。

这种人性的探讨在武侠的背景下显得尤为深刻,让观众思考着正义、道德和个人选择的问题。

然而,电影的后半部分却让我有些失望。

尽管打戏精彩,但只有打斗场面显然不足以支撑整个故事的发展。

情节的转折和发展显得有些仓促,一些关键情节的处理也不够细腻,导致故事的连贯性和感染力有所下降。

此外,李小冉的角色在电影中的出现过于短暂,她作为金城武的老婆,只是为了侧面展示金城武的不近人情,这使得人物形象的塑造不够丰满。

金城武在电影中的角色经历了一系列的转变,他对“法”的执着和对自己的反思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然而,结尾部分的处理有些过于简单,金城武用增大压强的方法将针刺入敌人穴道,再借助雷电将其击毙,这种情节设计虽然富有创意,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故事的深度和内涵。

甄子丹的表演一如既往地精彩,他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亦正亦邪的角色。

他在断臂之后与终极BOSS的对决也让人眼前一亮,展现了他的武术功底和表演实力。

《武侠》这部电影在前半部分表现出色,它的悬念、人物塑造和对人性的探讨都令人赞赏。

然而,后半部分的剧情发展和处理方式有些不尽如人意,使得整体的质量有所下降。

尽管如此,电影仍然值得一看,它带给了观众视觉和情感上的享受,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武侠精神和人生的思考。

《武侠》电影影评

《武侠》电影影评

《武侠》电影影评在电影的世界中,有一类影片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观众,那就是武侠电影。

武侠电影不仅展现了精彩的打斗场面和侠义精神,还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考。

而最近上映的一部武侠电影《武侠》,却给我带来了极大的失望。

从听觉方面来说,这部电影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导演似乎想要展现四川地区的特色口音,但却显得十分生硬和不自然。

金城武这个日中混血且纯台湾的演员,说着一口不地道的四川话,让人感觉十分出戏。

而且,为什么只有金城武一个人说四川话呢?其他角色却都是京片子,这种口音的不统一让人难以沉浸在电影的氛围中。

从逻辑角度来看,这部电影的剧情发展让人感到困惑和失望。

电影中所谓的“救赎”和“反救赎”,似乎只是导演为了营造剧情而设定的概念,与实际的情节发展并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

观众看到的只是老基友的互相伤害,以及对幸福家庭的破坏,这种虐心、虐人、虐己的情节安排,让人感到十分无奈。

导演似乎想要通过这种方式展现人性的复杂,但却没有很好地把握其中的度,导致整个剧情显得混乱和不合理。

从科学角度来看,这部电影中的一些情节设置也让人难以接受。

比如,牙齿穿透玻璃罐的场景,让人感觉过于夸张和不真实。

还有金城武用银针插入膻中控制情绪的情节,更是让人觉得荒谬。

在现代社会,我们已经有了很多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电影制作也应该与时俱进,尊重科学原理。

而这部电影中的一些情节,显然是对科学的不尊重,这让观众难以对电影中的人物和情节产生共鸣。

此外,电影中还有一些其他问题也值得探讨。

比如,山歌的出现并没有给人带来美感,反而让人感到莫名其妙。

阿玉家的牛是如何上了二楼的,这也成为了一个未解之谜。

汤唯在电影中的角色形象也让人感到惋惜,她似乎只能接演一些被抛弃、被隐瞒、被殴打、被踹、被擂、被推、被砸的剧情,这种角色定位让人对她的未来发展感到担忧。

《武侠》这部电影在听觉、逻辑和科学等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让人难以沉浸在电影的世界中。

如果你是一位喜欢武侠电影的观众,那么我奉劝你还是选择其他电影吧,以免浪费你的时间和金钱。

《武侠》电影影评

《武侠》电影影评

《武侠》电影影评在忙碌的工作之余,选择一部好电影来放松心情是一件惬意的事情。

近日,我观看了《武侠》这部电影,它给我带来了一些特别的感受。

让我谈谈这部电影的优点。

它在一些细节上处理得非常出色,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比如,角色的组合非常有看头,“有着黑暗过去的三无功夫派”+“有着伤心往事的精神分裂推理系医师”,这样的组合本应非常精彩,可惜的是,电影并没有充分发挥出这个优势。

电影中的一些设定也很有趣,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延展性,比如陈百九的针灸小讲座,好基友(不对)搭档探子姜武,七十二地煞恐怖组织等等。

这些设定为电影增添了不少亮点,让人眼前一亮。

此外,山村的基调很小清新,音乐也很舒服,给人一种独特的观影体验,让我有种看法国文艺片的错觉(实际上我根本没看过什么法国文艺片)。

我不得不提一下教主的一声吼,那可真是气壮山河中气十足,太棒了!我觉得自己整个人都要被吹跑了。

然而,这部电影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最明显的问题是故事整体感觉混乱,导演似乎想要讲述太多的故事,结果导致每个方面都讲得不够清楚,中心内容一盘散沙。

例如,陈百九对法律的信仰在他用二十两银子换来非法缉拿权时被自己打破,那么他后来对法律的态度是怎样的?这个问题在电影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交代。

另外,让甄子丹演刘金喜是个糟糕的选择。

观众一看到子弹哥就会有“甄子丹=武功高手”的惯性思维,再怎么让他装个平民也没用。

于是“刘金喜杀掉通缉犯是巧合还是实力”的悬念根本就被浪费掉了,而陈百九的苦苦推理则显得可笑——大家都知道,就你不知道。

还有很多问题到了最后也没有交代,例如金喜一家人如何能像电影结尾那般平静地在村里继续生活?地煞教主和教母相继在几日内死于同一事,同一村,同一人之手,身为激进组织的地煞,其余六十九人为何无动于衷?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电影的完整性受到了影响。

此外,电影中的一些情节也显得莫名其妙,比如和十三娘的那场搏杀,以及捅水牛,串蚂蚱和暴虐爷爷拿筷子戳晓天的部分,这些情节不仅浪费了时间,而且让人感觉非常不舒服。

中国武侠电影的历史与审美研究

中国武侠电影的历史与审美研究

中国武侠电影的历史与审美研究中国武侠电影的历史与审美研究一、引言武侠电影作为中国电影的重要类型之一,承载了丰富的中国武术传统和文化内涵。

它将武术与戏曲、小说、电影等艺术形式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审美特点。

本文将探讨中国武侠电影的发展历史和审美特点,希望能给读者带来一些深入思考和理解。

二、中国武侠电影的发展历史中国武侠电影的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二十年代的无声电影时代。

当时的电影工作者开始尝试将武侠小说搬上银幕,例如以金庸作品为原型的《林则徐》(1922年)和《拂云雪》(1929年)。

然而,由于技术和制作条件的限制,这些早期武侠电影在视觉效果和动作设计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局限。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武侠电影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中国电影产业得到了国家的支持和鼓励,武侠电影开始在各个方面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艺术家们开始研究剧本创作、导演技巧、动作设计等方面,使得武侠电影的审美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些经典的武侠电影作品相继涌现,如《大闹天宫》(1961年)、《西游记》(1961年)和《白毛女》(1960年)。

这些影片在国内外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不仅在技术和制作水平上有所突破,更重要的是其内涵和主题也进一步深化,使得观众对中国武侠电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然而,中国武侠电影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又遭遇了一段低谷期。

这与中国电影市场的断裂、文化大革命的冲击以及国内外电影市场的竞争有关。

许多制作精良的武侠电影没有得到充分的宣传和推广,观众对武侠电影的兴趣逐渐减弱。

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中国武侠电影再次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随着电影市场的扩大和电影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武侠电影开始亮相。

《笑傲江湖》(1990年)、《东邪西毒》(1994年)和《英雄》(2002年)等作品都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和票房成绩,国内外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三、中国武侠电影的审美特点中国武侠电影的审美特点是其独特之处,它集合了戏剧、文学、武术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特点,形成了独特的审美风格。

《武侠》电影影评

《武侠》电影影评

《武侠》电影影评《武侠》这部电影于昨日上映,说实话,它的确有其精彩之处。

金城武的帅气脸庞、甄子丹的出色身手以及窦唯那出神入化的配乐,都为影片增添了不少魅力。

从故事的先天条件来看,它也是颇具吸引力的。

一个作恶多端的坏人,隐姓埋名,却因不忍乡邻被杀而出手相助,不料却被一个执着的侦探碰上,侦探非要揭露他的过去,将他绳之以法。

这样的情节设定,本可以有多种发展方向:侦探在调查过程中,逐渐发现与自己原先推断相反的事实,自我怀疑,最终承认他曾经的确杀过一村人;或者坏人实际上是伪装得完美无缺的,萌死人的侦探一面压抑着自己的同情,一面与他斗智斗勇。

无论选择哪一种方向,只要细节处理得当,推敲出合理的来龙去脉,都有可能成就一部不错的故事。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部电影的走向却完全偏离了预期。

坏人莫名其妙地领悟并退隐,生娃后变成了一个完全的好人,受人景仰;而那个死磕的侦探,在看到坏人开始被追杀后,也突然转变立场,舍身相救。

这种前后内容的割裂和人物性格的转变,简直让人感到随心所欲。

影片将前面铺陈的线索未能好好地发展和延伸,而是另起炉灶,引入了一个终极大 BOSS,并讲述了完全不同的父辈与子女的关系。

这种做法使得故事变得杂乱无章,且给人一种拼凑的感觉。

导演似乎缺乏将一个故事讲完整的能力,总是试图通过制造新的情节和冲突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而忽视了对故事本身的深入挖掘和细致处理。

此外,电影的题目为《武侠》,但“武侠”元素在影片中却被严重忽视。

除了在题目中出现了一下外,“武侠”在故事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发展。

观众期待看到精彩的武侠打斗场面和侠义精神的展现,然而这些都未能在影片中得到满足。

相反,影片更多地偏向于动作片的风格,强调的是打斗和追逐,而忽略了武侠电影中所应有的侠义、道德和情感内涵。

对于中国导演来说,集体迷乱似乎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他们不知道如何讲好一个故事,于是采用了各种手段来掩盖自己的不足。

张艺谋依靠华丽的风光摄影,冯小刚依靠搞笑的笑话,陈凯歌试图探索深刻的主题,而陈可辛则在《如果爱》之后迷失了方向。

影视欣赏分析课件-第二节 武侠片

影视欣赏分析课件-第二节 武侠片
玉蛟龙自幼被隐匿于玉府的碧眼狐狸收为徒弟,因为识字,从武功秘籍中研习武当心诀, 武功早已超过师父。从新疆返京时,玉蛟龙与“半天云”罗小虎早已情定终身,但父亲却 要她嫁给别人,一气之下她离家出走。傲气的玉蛟龙在江湖上招惹是非,俞秀莲和李慕白 爱惜人才难得,苦心引导,但总是无效。最后李慕白在和碧眼狐狸交手时为解救玉蛟龙中 毒而死。万念俱灰的玉蛟龙在俞秀莲的指点下来到武当山,却无法面对罗小虎,在和爱人 一夕缠绵之后,跳下万丈悬崖。
➢ 原作《龙门客栈》中,基本上主要人物都 是男性,作为关键人物之一的客栈老板萧 少兹也是一位侠义冲天的男性角色。而 《新龙门客栈》在改编时,把客栈老板转 变成了一位女性老板娘金香玉。
➢ 片中金香玉的出现犹如冲泡剂,对剑拔弩 张的龙门客栈内紧张的对抗局势,起到了 很好的调剂作用,比如在双方可能一触即 发的对峙前,她拿着茶水到处泼水,不停 地叫着“凉快、凉快”,大大缓解了剑拔 弩张的态势。除了金香玉,片中还特别设 计了既柔情又豪放的江湖女侠邱莫言这个 女性人物,安排了两个女人之间暗中较劲 的多场精彩戏。
龙门客栈店主金香玉风骚多情,以开黑店为营生。她看上了周淮安,而周淮安早已心属 邱莫言。此时,曹少钦正亲率黑旗战队杀奔龙门客栈。周淮安凭江湖经验知龙门客栈必有一 条出关密道,为救杨家遗孤,周淮安不惜与金香玉结婚,以此来查出密道所在。
婚宴上,周淮安与众义士终于与东厂人马展开对决,将其统统消灭,而金香玉亦受周、 邱的深情所感主动退出。东厂的大队人马将龙门客栈团团包围,金香玉带周、邱及两个孩子 由密道逃出。曹少钦很快发现端倪,双方遂在沙漠中展开激战,最终曹少钦被杀死,而邱莫 言也死于流沙之中。
佳作欣赏
《新龙门客栈》(1990年) Dragon Inn
监制:徐克 编剧:徐克、张炭、晓禾 导演:李惠民 摄影:刘满棠、黄岳泰 美术指导:张叔平、赵国信 武术指导: 程小东、元彬、 张耀星 主演: 张曼玉、林青霞、梁 家辉、甄子丹

《武侠》影评

《武侠》影评

《武侠》影评在观看完电影《武侠》后,我不禁为其剧情所困扰。

这部电影的情节似乎存在一些问题,使得我难以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如果将其当作一部暧昧向的基情片来欣赏,或许还能带来一些乐趣,但倘若想要深入探究其中复杂多变的世界观,恐怕会令人感到颇为头疼。

故事的开头颇具趣味性,但也稍显愚蠢。

二当家莫名其妙地决定隐居深山老林,而社会小团体当然不会轻易放过他,于是二当家为了实现自己的心愿,与大当家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并最终将其斩杀。

然而,随着剧情的发展,我逐渐发现了一些令人困惑的地方。

徐捕快仅凭一些蛛丝马迹,便对二当家的杀人过程进行了过度的脑补,这种想象力让人不禁感叹其开挂的程度。

柜坊里的老婆婆难道没有看清事情的真相吗?她为何不站出来解释一下呢?这使得剧情显得有些不合理。

在电影的中间部分,徐捕快明里暗里地跟踪二当家,甚至潜入其家中借宿,半夜还蹲在床边视奸,这一切都让人觉得他对二当家有意思。

不仅如此,徐捕快最终查明真相后,本应回城抓二当家,但在树林中却与他相拥而抱,这让我不禁想问:武侠精神何在?难道这就是所谓的“以武会友”吗?随后,徐捕快集结众人准备抓捕二当家,但在交谈一番后,他却突然改变了主意,决定帮助二当家摆脱社会小团体。

这一转变让人感到十分突兀,难道是久别胜新婚的基友力量让他做出了如此决定?还是说他被二当家的诚意与无奈所打动?他的态度变化让人难以捉摸。

更让人无法理解的是,他竟然让二当家装死 15 分钟,这 15 分钟究竟有何意义?难道是为了拖延时间,让观众有更多的时间思考人生吗?最终,二当家自断双臂,但却被大反派教训得很惨。

徐捕快在关键时刻使出了金针,虽然成功地帮助二当家摆脱了困境,但这种情节的发展让人感到十分滑稽。

二当家在被虐后,徐捕快竟然能够利用物理知识,让大反派被雷劈死,这种设定实在是让人无法苟同。

难道武侠世界中也有电学知识吗?这显然是导演为了制造喜剧效果而故意为之。

此外,电影中还有一些其他的问题。

比如,徐百九的部分剧情似乎缺少了一些关键元素,他的人格塑造不够完整,让人感觉他只是一个匆匆过客。

武侠电影赏析

武侠电影赏析

武侠电影是中国商业电影的重要影片类型。

中国的武侠电影,犹如美国的西部片,已成为民族类型电影的标识之一。

武侠电影的兴起应该说是中国本土文化资源和中国特定的社会现实共同影响的结果。

一方面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武侠文化,它奠定和影响了中国人的文化基础和文化趣味,另一方面中国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也为武侠电影提供了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

武侠电影在充分展示纯粹中国特色的武术武功,武士侠客的超凡技艺的同时,也顺应了当时民众“英雄崇拜”的心理和不满现实,希望侠客降临“除暴安良”的幻想。

可以说武侠电影不仅是中国独创的一种影片样式,而且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写照。

从文化传统角度来说。

武侠电影所彰显的侠义精神是中国人的文化精髓所在,与几千年来所形成的民族性格有内在的相似性和接近性。

这种“侠义文化”来源于先秦儒家所推崇的“仁义”,又反映出以后各代所推崇的‘抑强扶弱’,“轻诺好义”等哲学思想内涵,这已在中国民众的文化传统中形成定势。

中国传统的文学作品中就有充分的表现:“我们在小说中,可以看见多少关于侠客义士的事迹,那一种慷慨激昂、叱咤风云的气慨,实在令人倾倒,尤其是能引起压迫下弱小者的同情。

”这些古代深厚的古典文学积淀,以及历史传奇中可歌可泣的人物故事,也为武侠片提供了剧本创作的蓝本。

人们都说他是武侠电影一代宗师,是首位被西方人推崇的华人导演,因为他武中有文,侠中有禅,凭借浑厚的古典文学和绘画基础以及中国历史研究的扎实功底,拍出大写意的充满“禅”意的武侠类型电影。

他就是胡金铨。

胡金铨跟20世纪三四十年代知识分子及文艺青年一样,经过抗日及内战后,心态多少存有普罗色彩,憎恨当权者的专横腐败,同情百姓悲苦的命运。

胡金铨第一部执导的《大地儿女》涉及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罪行。

当时“邵氏”删剪日军暴行场面以及将中日对抗的镜头剪掉半小时,弄得故事情节破碎不全,影响卖座,而老板反过来又记他的头上。

原计划利用同样的陈设道具摄制的第二部影片《丁一山》也只拍了一半,邵逸夫看了试片,便下令烧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唐代武侠小说的艺术特征
4、唐代武侠小说的地位和影响
5、宋元文言的模仿之作
第四章明代短篇武侠小说
(一)本章教学目标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明代短篇武侠小说的状况。
(二)本章重难点分析:
1、重点在于明代白话短篇武侠小说的内容。
2、难点在于明代文言武侠小说及《剑侠传》。
(三)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1、明代白话短篇武侠小说
1、重点在于明末至晚清武侠小说繁荣状态。
2、难点在于武侠小说急剧发展的重要动因。
(三)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1、明末至晚清武侠小说总论
(1)社会环境的状况为武侠小说的发展提供了温床
(2)文学艺术形式的发展促使武侠小说兴盛
(3)武术的空前极盛成为武侠小说急剧发展的重要动因
2、承《水浒传》余绪的“忠义盗侠”小说
《天香飙》
《剑海鹰扬》
5、武林怪杰古龙
《楚留香传奇》
《七种武器》
《多情剑客无情剑》
6、江湖闯将:温瑞安、黄易
《刀丛里的诗》
《寻秦记》
7、电影作品:《七剑》、《陆小凤传奇》、《笑傲江湖》
第九章生机无限的大陆新派武侠小说
(一)本章教学目标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大陆新派武侠小说创作。
(二)本章重难点分析:
(2)大陆武侠小说复兴第二阶段
(90年代末期至2007年底)
萧鼎:《诛仙》
凤歌:《昆仑》
沧月:《剑歌》
步非烟:《武林客栈蛊神劫》
小椴:《杯雪夜雨打金荷》
杨叛:《死香煞》
小非:《三姑娘的剑》
司马嘶风:《我是刀神》
3、电影赏析:《神鞭》
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
学习本课程前的相关课程包括:现代文学、古代文学、当代文学、中国文化史、中国历史、文学理论。通过学习这些课程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文艺观,提高阅读、鉴赏、分析、评论文学作品和辨析文艺思潮、文艺现象的能力,也为以后从事语文教学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基本要求:
1、宏观的梳理透视与微观的学习探讨相结合。即对讲授的每一个作品的学习、探讨要和相关的文学批评、学术研究结合起来。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即学会运用一定的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去阅读、赏析文学作品,提高对文学作品审美的能力,加强素质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3、坚持自学为主。对学过的作品必须找来阅读,熟悉其思想内容、情节、人物,同时要尽可能的查阅相关的文学史的资料,作家研究专集、论文、赏析性的文章,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与把握。
7、侠士、武士、骑士文化异同及其文学比较
8、武侠小说的定名和范围
9、参考影片《墨攻》、《英雄》
第二章武侠小说的雏形期
(一)本章教学目标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武侠小说雏形期的状态。
(二)本章重难点分析:
1、重点在于《燕丹子》。
2、难点在于魏晋小说。
(三)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1、神话传说和史传文学的影响
8
8
0
0
第九章生机无限的大陆新派武侠小说
2
2
合计
32学时
32学时
0
0
六、课程考核
1、考核形式:论文创作。
2、评分方法:期末成绩70分,平时表现、出勤、作业30分,总分100分。
七、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源
参考书:《中国武侠小说史》罗立群花山文艺出版社2008-07-01
《20世纪通俗文学史》范伯群、汤哲声、孔庆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03
《四海群龙记》
《荒江女侠》
《碧血丹心》三部曲
4、奇幻绝伦的“剑仙”李寿民
《蜀山剑侠传》
5、凄绝哀婉的“情侠”王度庐
《鹤惊昆仑》
《宝剑金钗》
《剑气珠光》
《卧虎藏龙》
《铁骑银瓶》
《燕市侠伶》
6、“技击派”大家白羽、郑证因
《十二金钱镖》
《偷拳》
《鹰爪王》
7、采撷众长、自立门户的朱贞木
《七杀碑》
《虎啸龙吟》
《禅真逸史》
《水浒后传》
《后水浒传》
《荡寇志》
《绿牡丹全传》
3、武侠公案小说
《施公案》
《忠烈侠义传》
《圣朝鼎盛万年清》
4、幻想剑仙小说
《济公全传》
《七剑十三侠》
5、儿女英雄小说
《侠义风月传》
《三门街》
《儿女英雄传》
6、文言短篇武侠小说和《续剑侠传》
第七章武侠小说的狂潮期(1911~1949)
(一)本章教学目标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狂潮期武侠小说的状貌。
(二)本章重难点分析:
1、重点在于民国年间武侠小说作家与作品。
2、难点在于凄绝哀婉的“情侠”王度庐作品。
(三)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1、民国年间武侠小说总论
2、武坛两巨子“南向北赵”
《江湖奇侠传》
《近代侠义英雄传》
《奇侠精忠传》
3、武坛三健将:姚民哀、顾明道、文公直
2、任务:中国武侠文学史与武侠电影赏析共32课时,主要完成以下教学任务:
(1)侠的起源、定义;
(2)中国游侠的精神,侠与盗的关系,武侠小说与中华民族文化心理,武侠小说的新派与旧派;
(3)中国古代武侠小说;
(4)民国年间的武侠小说;
(5)海外新派武侠小说;
(6)当代大陆新派武侠小说;
(7)武侠文学衍生的武侠电影。
(三)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1、《水浒传》成书过程中的侠盗意识
2、《水浒传》与《史记瞄侠列传》
3、梁山上的“盗气”
4、水浒英雄的行侠特征
5、真实而传奇的武侠世界
6、侠的悲剧结局
7、《水浒传》的地位和影响
第六章武侠小说的盛行期
(一)本章教学目标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明末至晚清武侠小说。
(二)本章重难点分析:
1、重点在于萧鼎:《诛仙》。
2、难点在于冯骥才:《神鞭》。
(三)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1、大陆新派武侠小说创作总论
2、代表作家作品分析
(1)大陆武侠小说复兴第一阶段
(1980年至90年代中期)
冯骥才:《神鞭》
冯家文:《五凤朝阳刀》
冯育楠:《津门大侠霍元甲》
《总统与大侠》
残墨:《神州擂》
《追魂箫与无形剑》
《中国武侠文学史与武侠电影赏析》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402001
课程类型
公共选修课
适用专业
2011级全年级学生
总 学 时
32
理论学时
32
机动复习
制定日期
2011年11月
制定人
吴小平
审定人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1、性质:《中国武侠文学史与武侠电影赏析》是一门系统研究中国武侠文化与文学史及武侠电影鉴赏的文学影视鉴赏课程,通过武侠文学史的研究了解武侠文化,通过武侠电影的鉴赏印证武侠文化,提升学生的通俗文学认知能力和民族文化的理解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认真完成作业。
三、课程内容
第一章绪论
(一)本章教学目标和要求:
通过教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学生了解侠的起源和武侠文学的文化源头。
(二)本章重难点分析:
1、重点在于侠的起源。
2、难点在于武侠文化。
(三)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1、侠的起源
2、侠与盗
3、武侠小说的演变
4、小说“武功”
5、武侠小说的新派与旧派
6、武侠小说与民族文化心理
五、学时分配

分配
学时
理论
学时
实践教学学时
备注
实训
实验
第一章绪论
4
4
0
0
第二章武侠小说的雏形期
1
1
0
0
第三章武侠小说的成熟期
2
2
0
0
第四章明代短篇武侠小说
1
1
0
0
第五章武侠小说史上的里程碑《水浒传》
4
4
0
0
第六章武侠小说的盛行期
2
2
0
0
第七章武侠小说的狂潮期(1911~1949)
8
8
0
0
第八章推陈出新的海外新派武侠小说
(1)海外新派武侠小说的发展概况
(2)海外新派武侠小说兴起的原因
(3)对海外新派武侠小说的总体评价
2、武林长者梁羽生
《萍踪侠影录》
《女帝奇英传》
《云海玉弓缘》
3、武林盟主金庸
(1)武功的不同凡响
(2)现实的深入思考
(3)人物的立意与创新
(4)价值取向与技巧运用
(5)庄谐参伍的独特风格
4、江湖剑客:卧龙生与司马翎
《罗刹夫人》
8、电影作品:《卧虎藏龙》、《霍元甲》、《蜀山传》、《投名状》
第八章推陈出新的海外新派武侠小说
(一)本章教学目标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海外新派武侠小说。
(二)本章重难点分析:
1、重点在于武林盟主金庸。
2、难点在于武侠的价值取向与技巧运用。
(三)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1、海外新派武侠小说总论
2、最早的一篇武侠小说:《燕丹子》
3、魏晋小说中诡奇怪诞的侠客
第三章武侠小说的成熟期
(一)本章教学目标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唐传奇中武侠小说的风貌。
(二)本章重难点分析:
1、重点在于唐代武侠小说的繁荣。
2、难点在于唐代武侠小说的艺术特征。
(三)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1、唐代武侠小说的繁荣
2、唐代武侠小说的内容
(1)明代白话短篇武侠小说的内容
(2)明代白话短篇武侠小说中的“武功”
2、明代文言武侠小说及《剑侠传》
第五章武侠小说史上的里程碑《水浒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