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八年级下册政治第一单元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必考知识点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必考知识点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必考知识点(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1.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国家的根本法。

2.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宪法的基本原则。

3.我国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4.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5.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6.我们要积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7.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自由、平等的生存和发展。

8.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受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9.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权益。

10.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以实现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11.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12.任何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的权力。

13.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14.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不能超越权限行使权力,也不能滥用权力。

15.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

16.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

17.国家权力的行使不可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18.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

19.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党既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20.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八年级下册政治知识点整理归纳

八年级下册政治知识点整理归纳

八年级下册政治知识点整理归纳八年级政治下册知识点的学习最好能做一个整理归纳。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归纳了一些八年级政治下册的知识点,大家快来跟小编一起看看吧。

八年级下册政治知识点:第一单元权利义务伴我行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1.公民和人民的区别和关系?答:(1)二者性质不同。

人民是政治概念,是与“敌人”相对而言的,是划分敌我的概念;公民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2)两者范围不同。

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而公民则是指具有中国国籍的所有社会成员。

公民的范围要比人民的范围广,公民既包括人民,也包括具有我国国籍的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3)在押犯人是公民但不是人民。

他享有一些基本的人身权利,如生命健康权、人格尊严权。

但不一定享有公民的全部权利,如选举权、被选举权、也不能履行服兵役等光荣的义务。

2.公民应如何正确行使权利?答:(1)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2)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3)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4)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3.制造或传播谣言,是言论自由么?答:(1)这种行为不属于公民行使言论自由,而是违法行为。

(2)言论自由不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滥用言论自由是法律不允许的。

言论自由受到法律两方面的限制:第一,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来侮辱、诽谤他人。

第二,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教唆、煽动他人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社会公德、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4.2003年11月15日,中国女排时隔17年后重新登上世界杯冠军的宝座,人们欣喜若狂,一些球迷打算当即上街游行,以示庆祝。

他们这种做法正确么?答:不正确。

公民行使权利必须采取合法的方式,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

在我国,公民虽然有集会、游行、示威的自由,但是必须按照集会游行示威法规定的程序进行,而不是随意行使这些权利。

否则,不仅会破坏国家和社会的稳定,而且违法行使权利的人还会受到法律的惩处。

2024年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正式提纲

2024年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正式提纲

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本单元核心考点: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尊重和保障人权;宪法规范权力运行;宪法的地位、作用;宪法监督;宪法意识】观点句: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3.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4.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5.中国国共产党——依法执政;政府/行政机关——依法行政6.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7.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8.易混点: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②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基本原则,也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③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9.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10.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11.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

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12.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13.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观点句)14.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是整个法律体系的核心。

10. 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11.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17.有利于公民增强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权威。

18.易混点:刑法+民法+……=宪法(X)宪法是普通法律的总和。

(X)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有超越宪法的特权。

(X)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因此可以随时修改宪法。

(X)19.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设置及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必背知识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必背知识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必背知识)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我国宪法的原则: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人权的主体和内容具有广泛性。

3.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4.我国的宪法原则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5.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受人民监督。

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监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6.我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7.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8.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

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9.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10.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11.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

1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1)从内容上看,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宪法的具体化。

(2)从法律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会因违宪而无效。

(3)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严格。

13.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

宪法监督制度具有基础性意义。

14.个人要学习宪法、认同宪法、践行宪法。

15.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和法律。

2020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知识点总结

2020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知识点总结1.1《公民权利的保障书》1.宪法的概况(1)宪法作用: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四个方面)(2)宪法的核心价值: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

(3)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权力属于人民2.宪法明确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依据(1)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2)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3)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4)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5)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努力为人民服务。

3、人权概况(1)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2)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

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3)人权的内容: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4、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1)总体要求:要求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2)具体要求:①立法方面: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②执法方面: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

③司法方面: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八年级下册政治第一单元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政治第一单元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政治第一单元知识点政治学是专门以政治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社会科学,研究政治行为的理论和考察权力的获得与行使。

政府、政党、集团或个人在国家事务方面的活动以及治理国家施行的措施。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下册政治第一单元知识,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八年级下册政治第一单元知识1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一)宪法明确国家权力1.我国宪法的原则是:(1)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2)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2.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是:确定国家性质:宪法第一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宪法第二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4. 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5.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途径和形式: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贯彻于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

6.宪法明确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目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7.我们怎样当家作主?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8.宪法是如何使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得以实现?(1)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2)确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3)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4)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5)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二)尊重和保障人权1.为什么要尊重和保障人权?①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②我国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

③—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政治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政治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政治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政治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1.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由工人阶级领导。

2.现阶段我国的人民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以及拥护社会主义、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不属于人民的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分裂国家的人和敌视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

3.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拥有平等地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

4.公民权利是由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

5.人民是政治概念,公民是法律概念,中国公民指具有中国国籍并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6.我国建立了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

立法保障是将公民的权利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下来,司法保障是通过法律制裁各种侵权行为,保障公民的权利。

7、公民的基本权利覆盖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包括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自由、人身自由权利等。

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书和保证书,普通法律则根据宪法进一步规定公民的具体权利。

8、公民在行使权利时应该尊重他人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并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9、在行使的权利时,公民不得利用此来侮辱、诽谤他人,也不得利用此教唆、煽动他人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社会公德、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10、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义务是法定义务,也是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法定义务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

11、道德义务是指社会成员依据社会道德规范,自觉自愿地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责任。

我国公民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有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12、公民必须履行义务,因为我们不能只获得而不付出,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

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八下政治第一单元提纲

八下政治第一单元提纲

八下政治第一单元提纲
八年级下册政治第一单元的提纲可能会因不同的教材版本而有所差异,以下是一个可能的提纲:
第一单元:权利义务伴我行
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
1.公民和人民的区别和关系
o公民和人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公民是法律概念,而人民是政治概念。

o公民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而人民是与敌人相对而言的,是划分敌我的概念。

o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公民则包括所有具有中国国籍的人。

2.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o公民的基本权利是由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权益,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

o公民的基本义务则是指公民依据宪法和法律所必须承担的责任。

3.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
o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体现在人民平等地享有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

o人民通过选举代表参与国家管理,实现当家作主。

第二课:我们的人身权利
1.人身权利的含义和内容
o人身权利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与其人身直接相关的权利,包括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等。

o这些权利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受到法律的保护。

2.生命健康权的重要性及保护
o生命健康权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

o国家和社会应当采取措施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公民也应积极行使自己的生命健康权。

3.维护人格尊严
o人格尊严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任何人都不得侮辱、诽谤或者以其他方式侵犯他人的人格尊严。

o公民应当自觉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字】八年级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权利义务伴我行》单元测试卷班级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至2页,第Ⅱ卷第3至4页,总分为100分。

考试时间8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A.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B.农民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D.工人阶级领导的、以人民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2.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现阶段国家主人的是()A.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中国公民B.拥有中国国籍的外国人C.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D.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3. “两会”期间,有许多代表就解决农村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提出的建议被采纳。

这充分说明在我国()A.人大代表当家作主B.广大人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C.人民当家作主 D.只有人大代表才能参政议政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转义务是由_______规定的()A.法律 B.宪法 C.法律和宪法 D.法院5.思想品德课上,某校八年级(2)班的几个同学就“公民”、“人民”的关系与异同发表了以下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①人民是政治概念,是相对于敌人而言的②公民和人民是一回事③公民是法律概念,凡具有中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国公民④人民享有政治权利,公民没有政治权利A.①② B. ①③ C.①④ D. ③④6.公民与人民的区别在于()①含义不同②性质不同③范围不同④国籍不同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7. 我们享有的权利,需要各方面的保障才能充分实现,其中最重要、最有效的保障是()A.立法保障 B.司法保障 C. 法律保障 D. 社会保障8. 二十多年来,我国制定了一百多部法律,确保了公民各方面的权利和自由得以实现,这体现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公民权利保障体制中的()A.制度保障 B. 物资保障 C. 立法保障 D. 司法保障9.江西省丰城市人民法院一审以寻衅滋事罪判处被告人刘伟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

24岁的刘伟醉酒后路过一中学,看见余某等三名中学生正在翻围墙,便对三人采取打巴掌、脚踢等手段,导致余某轻微伤乙级。

江西省丰城市人民法院以寻衅滋事罪判处刘伟有期徒刑来维护三个中学生的合法权益。

这说明公民的权利具有()A.立法保障 B. 司法保障 C. 宪法保障 D. 国家保障10.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在于()A.可以使公民的权利免受侵害B.保障了国家的长治久安C.人权能够得到尊重和保障D.对维护公民的权利没有作用11.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书和保证书是()A.宪法 B.刑法 C.民法通则 D.教育法12.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涵盖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

这说明()A.我国公民的权利具有平等性 B. 我国公民权利具有真实性C.我国享有权利的人十分广泛 D. 我国公民享有的权利范围十分广泛13. 以下不属于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的是()A.平等权 B .依法纳税 C. 宗教信仰自由 D.政治权利和自由14.我国公民享有广泛而真实的权利。

青少年在行使自己权利时()①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②必须在老师或家长同意的情况下行使③要尊重他人的权利④不得损害国家、集体、社会的利益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5.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是()A.法定义务 B.道德义务 C.传统道德 D.公民职责16.以下属于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有()①维护祖国统一②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提出批评建议③遵守公共秩序④依法纳税⑤保守国家秘密A.①②③⑤ B.①②④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17. “只想享受权利,不想履行义务;想多享受权利,少履行义务”的想法()A.看到了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性B.割裂了权力和义务的一致性C.充分行使了公民权利D.认真履行了法定义务18.下列各项属于公民应履行的道德义务的有()①照顾孤寡老人②拾金不昧③爱护公共财物④见义勇为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19.正确行使权利,是公民意识的重要表现;自觉履行义务,是公民意识的表现。

公民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应该做到()①法律鼓励的积极去做②法律要求的必须去做③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④法律没说的想怎么做就怎么做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20.某环保小组遵循环保法“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的规定,积极投身环保活动。

他们在学校注意保护环境,不乱扔垃圾;在饭店就餐主动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等等。

这说明公民履行义务时应做到()A.法律鼓励做的积极去做 B.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C.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D.放弃权利,履行义务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问答题(5小题,共60分)21.(12分)请运用权利和义务的有关知识,判断下列行为的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体现或22.(12分)吴某高中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某边防部队。

退役后,自筹资金,经营餐饮业,同时悉心照料年迈的父母。

虽说赚钱不多,却一家充满温馨。

由于守法经营,按规定纳税,多次被评为先进分子,还被选为县人大代表。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吴某享受了宪法赋予的哪些基本权利?履行了宪法规定的哪些基本义务?(2)在社会生活的大舞台上,每个公民都可以“扮演”好各种角色。

结合吴某的经历谈谈怎样才能扮演好“公民”这一角色。

23、(12分)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在中国的广泛应用和迅猛发展,866亿个网页,汇聚海量信息;5亿多网民,组成巨大声场。

在网络平台上,人人可观可言,世界触手可及……网络给我们提供了个人自由发言的平台,但我们也不得不面对着各种虚假信息的干扰。

有同学认为,宪法规定公民享有言论自由权,而且网络是虚拟的,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这是我的权利,谁也管不着。

24、(12分)材料一:2013年10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高票通过了修改后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这是自该法1993年颁布后的首次修改,且修改内容多。

修改后的法律将于2014年3月15日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施行。

材料二:新消保法规定,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

材料三:新消保法还加大了对违法经营的惩罚力度,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如法律规定“对明知商品或服务存在缺陷,造成消费者或其他受害人死亡或健康严重损害的,规定除追究刑事责任外,明确“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结合以上材料,运用权利保障体制的有关知识,谈谈我国法律是怎样确保消费者的合法权利的?25、(12分)近年,我们的生活中不断地涌现了一批批最美人物:为救学生断去双腿的最美教师张丽莉;在突遭飞来的异物破窗砸中,致内脏严重损坏,在生命最后时刻强忍疼痛,以最坚强毅力保护乘客生命安全的最美司机吴斌;为救不慎掉入水塘女童,身怀6个月的身孕,全然不顾自身及腹中两个胎儿的安危,毅然跳入水中救起落水女童的“最美孕妇彭伟平等等,他们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看到了爱与希望。

这些“最美人物”不仅仅组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更是中华民族的道德形象。

他们留给我们的,除了感动,更是人性的真善美……(1)这些“最美人物”的行为对我们社会有何意义?(2)作为中学生,你打算如何向这些“最美人物”学习?第一单元参考答案:一、选择题:ACCBB BCCBC ADBCA CBDBB二、问答题:21、(1)错误理由: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2)错误理由: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

受教育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3)错误理由: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4)正确理由: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

(每点3分:其中判断1分,理由2分)22.(1)基本权利:劳动权利、受教育权、选举和被选举权;基本义务:劳动义务、受教育义务、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6分)(2)每个公民应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正确地行使权利,忠实地履行义务,做一个具有高度法制观念和高尚道德的合格公民(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和忠实履行义务)。

(6分)23、认为网络空间言论自由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的观点是错误的。

(1分)①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我们每个人既是权利的主体,也是义务的主体;公民既要享受权利,也要履行义务。

宪法规定我国公民有言论自由,但遵守相关的互联网规范,不污蔑,诽谤,恶意中伤,散布谣言等等,是行使权利时需要遵守的义务。

(4分)②言论自由要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进行。

网络空间的言论自由也要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利,滥用言论自由同样是法律不允许的。

(3分)③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依法行使和维护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依法履行义务。

即使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也要以主人的责任感,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做遵纪守法、语言文明的新时代网民。

(4分)24、①我们享有的权利,需要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及他人的保护,其中,最主要、最有效的是法律保障,法律是保障公民权利的法宝(2分)。

②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建立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4分)。

③国家通过修改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将消费者的权利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下来,运用国家强制力对消费者的权利加以维护,从法律层面上做到“有法可依”,通过立法保障消费者权益(3分)。

通过法律加大对违法经营的惩罚力度,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消费者的权利提供司法保障。

(3分)25、(1)①这些最美人物的行为是自觉履行道德义务的行为,他们这样不仅帮助了别人,而且有利于营造温馨、和谐的人际关系;②有利于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社会氛围,又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

(6分)(2)①我要向这些“最美人物”学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②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③自觉履行道德义务,积极帮助有需要的人,及时伸出援助之手。

(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6分)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