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地区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五单元第3课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学案
浙江地区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第五单元 第3课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教案

第3课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教案【课程标准】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加尔文宗教改革历史作用、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结果、宗教改革的影响。
难点:先定论、加尔文与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性质、英国国教与清教徒。
【导入新课】16世纪欧洲爆发了一场规模巨大的宗教改革运动。
德意志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首先打破了西欧天主教会一统天下的局面,揭开了向天主教宣战的序幕,接着各国纷纷响应。
在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下,出现了加尔文教、英国国教等新教派。
加尔文在日内瓦的宗教改革是继路德宗教改革之后的又一次重大的宗教改革运动,并将这场声势浩大的宗教改革运动推向了高潮。
那么,在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扩展的情景是怎样呢?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一)加尔文宗教改革:1、背景:(1)受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2)受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影响;(3)深入研究《圣经》宣传宗教改革。
2、内容:①坚持《圣经》绝对权威,反对教皇权威:在加尔文看来,《圣经》是按照上帝的授意写出来的。
因此,《圣经》的权威是至高无上的,教会和国家的权威也只能来源于《圣经》。
和路德一样,他认为“信仰耶稣即可免罪”,人们要想得救,只能靠自己的笃信;②主张简化宗教仪式:取消天主教的主教制,建立共和长老制;简化宗教仪式,只保留洗礼和圣餐;改组市议会,建立日内瓦政教合一的政权体制,使日内瓦成为加尔文归正宗的坚强堡垒;③主张先定论,宣扬选民或弃民(思想核心):“先定论”这一思想反映了早期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加尔文拿先定论来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他说:“一个人之所以发财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的恩赐。
”一个被上帝拣选的人,内心必然充满了对上帝真诚的信仰,肯定会为了上帝而努力勤奋地劳动,过一种纯朴节俭的道德生活。
加尔文则把人的工作、日常生活以及一切世俗劳动,都看作是为了荣耀上帝的崇高目的,使得现实的经济活动也获得了神圣的意义,从而为资产阶级的社会经济生活提供了神学根据和宗教动力。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文档: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 第3课1 Word版含答案

第3课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预习导引知识点一加尔文宗教改革1.背景(1)受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
(2)加尔文读大学期间受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影响。
(3)1541年,瑞士日内瓦政权支持加尔文宗教改革。
2.内容(1)宗教仪式: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2)宗教思想:思想核心是“先定论”(3)宗教精神:认为财富是成功的标志,主张选民要以奋斗精神取得事业成功。
(4)教会组织: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制。
3.影响(1)改变了日内瓦人的日常宗教活动和社会风气。
(2)其他信仰的教派与个人被镇压。
(3)改革主张传播到欧洲许多地区,日内瓦成为“新教的罗马”。
[深化理解]“先定论”为资产阶级提供了思想动力(1)首先为资产阶级进行剥削提供了理论上的合法性。
(2)其成功与否没人可知,需要依靠努力才行说法鼓励了人们去争取幸福生活。
知识点二亨利八世宗教改革1.原因(1)1529年的改革法令①教会立法须经国王批准方可生效。
②教会向罗马教廷缴纳的年贡改交国库。
③取消教皇的最高宗教司法权和教皇任命英国主教等神职人员的权力,任命改革派教士领导英国教会。
(2)1534年,颁布“至尊法案”①规定国王为英国教会最高首脑,拥有任命教职、召开教会、审查教规的权力。
②保留天主教的主教制、基本教义和仪式。
③没收修道院的财产归王室所有。
3.影响(1)确立了英国基督教为英国国教。
(2)英国国教会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深化理解]英国改革的特点1.方式:由国王领导,依靠王权自上而下进行的。
2.内容:改革相对保守,保留了较多的天主教成分。
3.影响:英国国教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要求进一步清除国教中的天主教残余,进行了清教徒运动。
知识点三宗教改革与社会变革1.派别:路德派、加尔文派、英国国教。
2.实质:西欧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进行的一场反对封建统治的政治斗争。
3.影响(1)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1课件:第五单元第3课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4)它和文艺复兴运动并称为早期资产阶级的两大反 封建斗争,为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 路。
[探究问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维新人士唐才常在 1897 年写道: “路德者,
不服从天主教教皇之压力, 别立新教以抗罗马, 而改教之 徒云集景附……雷奔电激, 为古今中外不可一世之业。 ”
思考: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智者学派对“人”的认识。 (2)根据材料三,指出马丁· 路德的主要观点。 (3)根据材料四,概括启蒙运动思想家的主要思想。 (4)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人文主义精神的 发展阶段及各阶段的主要特征。
提示:(1)人是社会的人,应遵从法律和社会习俗; 所有人都是平等的。 (2)世俗权力高于神权。 (3)张扬个性、享受生活;宣扬平等人权;强调理性。 Nhomakorabea 材料二
1902 年梁启超指出“路德新教之起,全欧
精神为之一变。” 思考: (1)你如何看待材料一的观点?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的观点。
提示:(1)有利于推动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片面夸 大了路德改革的作用。
(2)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欧 洲走向现代化创造了条件。
要点一
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阶段及其内涵
(1)发展阶段: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经历了起源(智者运 动)——形成(文艺复兴)——发展(宗教改革)——高峰(启 蒙运动)的历程。 (2)不同内涵:①古希腊智者学派认识的对象从以自 然界为重点转移到认识人类和人类社会,突出人自身, 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的人文观点。
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
第3课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目标导航] 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 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一、加尔文宗教改革 1.背景 (1)受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 (2)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影响。 (3)支持宗教改革的一派掌握了日内瓦政权。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第五单元第3课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课件(共33张)

欧洲中世纪的神学曾严重阻碍社会进步,我国现在为 何还要尊重宗教信仰自由?
宗教是一种历史现象,有其发生、发展和消亡 的过程。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各种宗教积累了 一定的文化成果和珍贵的文化遗产。
我国几大宗教都向善、爱国、拥护党和政府 的方针政策,与国家民族共命运,和中世纪的封 建神学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我国宪法规定,每 个公民都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和 宣传无神论的自由,这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课外延伸
唐太宗贞观九年(635年),基督教开始传入中国,但 当时传入中国的是当年一度被认为是异端的聂斯托利派 (中国称景教,现称“基督宗教马龙派”),后来在唐 朝会昌五年(845年)被禁止传播。元朝时基督教(景 教和罗马公教)又再次传入中国,称为“也利可温” (蒙古语“有福缘的人”),元朝灭亡后又中断了。明 朝万历十年(1582年),天主教耶稣会派来利玛窦,他 被允许在广东肇庆定居并传教,曾一度成功地使天主教 在中国得以立足。清顺治、康熙年间,西方传教士纷纷 来华。康熙帝重用传教士南怀仁等修订立法、铸造大炮。 天主教在中国发展很快。后来,罗马教皇颁布谕旨,不 准中国教徒敬天、祭孔、祭祖;一些来华的传教士又干 涉中国内政。1723年,雍正帝下令禁止传教。
②主张__先__定__论_,宣扬__选__民__或__弃__民
③主张选民要有_奋__斗_精神,要具有_简__朴__、__诚__实__、__讲__信__用_ 等高尚美德
④主张建立_共__和__式__的__长__老_制度;建立_政__教__合__一_的政权
请大家分析路德和加尔文 的观点有哪些异同?
1.马丁·路德认为:人的“原罪”使得人的本性 败坏,只有内心信仰虔诚,才能与上帝直接沟通, 去恶向善,获得上帝的拯救,外在的一切苦修与 事功都达不到这个目的。马丁·路德的这一主张其 意义在于( )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1课件:5-3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PPT课件

◆ 独家研发错题组卷系统
◆ 全书优质试题随意编辑
◆ 课堂教学流程完美展示
◆ 独家研发错题组卷系统
一
二
三
三、宗教改革的影响 1.沉重打击了天主教在欧洲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 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 (1)宗教改革后,出现了不再听命于罗马教廷的路德派、加尔文派 和英国国教等新的基督教派。 (2)各国封建统治者的权力得到加强,《圣经》被翻译成各种文字。 所有这些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
◆ 全书优质试题随意编辑
◆ 课堂教学流程完美展示
◆ 独家研发错题组卷系统
问题1
问题2
我们应如何认识“先定论”? (1)产生背景:加尔文的“先定论”是当时法国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产 物,深刻地反映了当时法国新兴资产阶级的迫切要求。 (2)基本内涵:加尔文认为,被上帝“拣选”上的人被称为“选民”,能 够得到上帝的恩典与庇护;未被“拣选”上的人则是“弃民”,将受到上 帝的抛弃。一个人事业上的成败,本身就是上帝意志的体现。因此, 只有努力进取,勇敢拼搏,在失败中不断奋起而取得成功,才能证明 自己是上帝的选民。高尚的道德品格,也是成为选民所必须具备的。
一
二
三
2.打击了西欧封建势力,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1)天主教会被剥夺的财产很大一部分落到新兴资产阶级手里,促 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宗教改革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 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3)加尔文派鼓励人们积极开拓进取,不仅成为日后尼德兰革命的 旗帜,还被英国资产阶级用来反对专制王权,形成清教运动,推动了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拓展延伸尽管欧洲各国宗教改革的起因、方式和目的不一样,但 都把矛头指向天主教会。宗教改革结束了罗马教廷至高无上的统 治地位,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一场反对封建统治的政治 运动。
高中人教版历史选修一课件:5.3《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受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
材料二 加尔文在巴黎读书期间,阅读了大量文艺复兴思 想家的作品,深受人文主义影响,从而发现教皇制度的迷信性 质,并且否定大公教会的神职人员制度、对传统的过分高举, 和对弥撒及圣礼等看法。
支持宗教改革的日内瓦政权的邀请
加尔文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其思想核心是什么?
①坚持《圣经》绝对权威,反对教皇权威 ②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③思想核心:先定论 ④认为财富是蒙上帝恩赐的人获得成功的标志,主张选民 要有奋斗精神,要具有简朴、诚实、讲信用等高尚美德 ⑤取消天主教的主教制,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制 ⑥改组市议会,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 ----具有资产阶级
二、英国宗教改革
亨 利 八 世
1.英国宗教改革的发起者是谁?这和德国、瑞士的教改革 有什么不同? 发起者是国王,是由亨利八世拉开的,这使得英国的宗教 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运动。而德国和瑞士宗教改革的人 物则是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马丁·路德和加尔文。
2.英国宗教改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动机何在? 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其主要原因不是出于纯洁信仰, 而是出于现实政治和国家利益的需要,其动机是维护 日益强大的王权。
答案:
加尔文创建的宗教组织形式带有民主化色彩,为新兴的 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提供了借鉴。在尼德兰,加尔文教是其 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在英国,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不满国 教成为专制王权的忠顺工具,要求进一步改革,出现了用加 尔文精神来改革国教的主张,要求“清洗”天主教因素的影 响,建立廉俭教会,反对专制王权,形成清教运动。17世 纪40年代,在清教组织下,英国资产阶级掀起了资产阶级革 命。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五单元第3课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共29张PPT)

联系现实 感悟历史
印度宗教冲突令人发指 ,短短五天540人 亡魂(2002年3月)
伊拉克什叶派清真寺金顶被炸,无数什叶 派居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即自发抗议,宗教冲突一触即发。 (2006年2月)
尼日利亚南部发生宗教冲突(2006年2月)
宽容 让我们相互
罢,
信仰 让我们不谴责他人的
罢。
——塞巴斯蒂安·卡斯特利奥
3.实践:在日内瓦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
“加尔文的教会体制是完全民主的、 共和的;既然上帝的王国已经共和化 了,人间的王国难道还能仍然听命于 君王、主教和领主吗?”
——恩格斯
4、历史作用
①引起社会风气的变化
②打击了天主教会的势力,有利于资本主 义发展 。
③传播到欧洲其他地区,日内瓦成为宗教改 革一个重要的国际中心, “新教的罗马”。
生活节俭 等
亨利 八世 伊丽 莎白 一世
英国 国教
①《至尊法案》规定 ①基本保
英王为教会首脑②神 留原教义
职人员须效忠英王③ 和仪式②
信仰得救,《圣经》为 解散修道
惟一标准。
院
英国
牛刀初试
1.德意志等国宗教改革运动的实质是:
C
A.天主教会的派系斗争 B.农民的反封建斗争
C.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D.天主教规和仪式改革
2.主要内容:
• 亨利八世:
(1)1529年以后,颁布一系列改革教会的法令 (2)1534年通过《至尊法案》 (3)后来又下令封闭修道院,没收一切财产
伊丽莎白一世:《三十九条教纲》
恢复英国国教;神职人员效忠英王;信仰得救 《圣经》为惟一标准,
进一步巩固宗教改革成果
3.结果:
①建立起本民族的教会---英国国教会 ②英国国教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历史人教版选修一5.3-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课件(人教版选修1)

三、宗教改革的影响 1.实质
在宗教外衣掩护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的斗争。
2.影响 对欧洲社会产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影响,推动了_社__会__变__革__ 和历史进步。
基础导学
核心考点
教材题解
3.表现 (1)沉重打击了_天__主__教__在欧洲的神权统治,促进了_欧__洲__民__ _族__意__识__的高涨和_民__族__国__家__的发展。 (2)促进了欧洲_资__本__主__义__的发展。 (3)否定了_罗__马__天__主__教__会__的权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 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3课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基础导学
核心考点
教材题解
课程标准 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
历史作用。 内容解读 1.掌握加尔文和英国宗教改革的内容、特点、历史作
用。 2.认识宗教改革对解放思想,促进经济发展的意义。
基础导学
核心考点
教材题解
一、加尔文宗教改革
1.背景 (1)受_马__丁__·_路__德__宗教改革的影响。 (2)加尔文读大学期间受到文艺复兴时期_人__文__主__义__的影响。 (3)1541年,_瑞__士__日__内__瓦__政__权__支持加尔文宗教改革。
梏。
2.内容
(1)断绝英国教会在行政和经济上与_罗__马__教__廷__的关系。
(2)规定_国__王__为英国教会最高首脑,拥有巨大权力。
(3)没收修道院一切财产,转归_王__室__所有。
基础导学
核心考点
教材题解
3.结果 (1)改革后的英国基督教称为_英__国__国__教__。 (2)教会成为_封__建__专__制__统__治__的工具。 名师点拨:亨利八世领导宗教改革的主要原因不是出于纯 洁信仰,而是出于现实政治和国家利益的需要,其动机是 维护日益强大的政权,这和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马丁·路 德及加尔文的改革有明显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习导航
在基督教的发展史上,马丁·路德和加尔文是两个无法
绕开的名字,他们的共同特征是宗教改革。
1517
路德将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九十五条论纲”
贴在了维登堡教堂门口,由此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十
法国人加尔文发表了《基督教原理》
的事业进一步发扬光大。
二者相比,马丁·路德的改革更多
知识点一加尔文宗教改革
1.背景
(1)加尔文深受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影响,他曾发表《基督教原理》等论著,提出了自己的宗教改革主张。
(2)1541年,瑞士支持宗教改革的派别掌握了日内瓦政权,邀请加尔文主持宗教改革。
2.概况
(1)提出新的宗教主张:
①坚持《圣经》是最高权威,反对教皇权威;主张简化宗教仪式;个人通过《圣经》就能够与上帝对话,不需要教会的中介;提出自由、平等和个人主义是真正的宗教精神。
②其宗教改革思想的核心是“先定论”,主张人在出生之前,上帝就先定了所谓的选民或弃民。
他主张选民要以奋斗精神取得事业成功,并且要具有高尚的美德。
(2)建立新的教会组织:
①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制,规定长老由议会选举产生,独立行使教会司法权。
②规定市议会负责世俗事务,教会负责宗教信仰和道德生活,建立起政教合一政权。
3.影响
(1)引起了日内瓦社会风气的变化。
讲道和阅读《圣经》成为人们的日常宗教活动,其他信仰的教派与个人被镇压。
(2)加尔文宗教改革的主张传播到欧洲许多地区,日内瓦成了宗教改革的一个重要的国际中心,被称为“新教的罗马”。
自主思考如何理解宗教革命运动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提示:加尔文主张“先定论”,宣扬选民或弃民,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影响极大,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加尔文主张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制度;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具有资产阶级民主的形式,成为日后尼德兰革命和英国清教运动的旗帜。
知识点二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1.背景
(1)16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崛起,国王的权力不断加强。
但罗马教廷仍然控制英国教会,不但掌握英国大片土地和大量财富,还干预英国的世俗事务。
(2)随着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思想的传播,英国社会各阶层特别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反教会情绪高涨,日益集权的英国君主也力图摆脱罗马教廷神权的桎梏,建立为自己服务的本国教会。
(3)教皇在国际事务中偏袒英国的对手,还干涉英国内政。
2.概况
(1)从1529年起,亨利八世颁布一系列改革教会的法令,规定教会立法必须经国王批准方可生效,教会向罗马教廷缴纳的年贡改交国库;取消教皇的最高宗教司法权和教皇任命英国主教等神职人员的权力,任命改革派教士领导英国教会。
(2)1534年,英国议会通过“至尊法案”,规定国王为英国教会最高首脑,教皇无权干涉英国教会事务;教会召开宗教会议必须经过国王的同意;现行教规须经国王指定人员审查;教会法庭的职权移交国王法庭;保留天主教主教制、基本教义和仪式。
(3)下令封闭修道院,没收其一切财产,转归王室所有。
3.影响
宗教改革使英国建立起了民族教会——英国国教,从此,教会必须服从国王的意志和国家的法令,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自主思考亨利八世进行宗教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提示: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主要目的不是出于纯洁信仰,而是出于现实政治和国家利益
的需要,其动机是维护日益强大的王权。
知识点三宗教改革与社会变革
1.沉重打击了天主教在欧洲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
(1)宗教改革后,出现了不再听命于罗马教廷的路德派、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等新的基督教派别。
(2)在宗教改革运动中,各国封建统治者的权力得到加强,《圣经》纷纷被译成当地文字。
所有这些都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
2.打击了西欧封建势力,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1)天主教会被剥夺的财产很大一部分落到新兴资产阶级手中,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宗教改革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3)加尔文派鼓励人们积极开拓进取,不仅成为日后尼德兰革命的旗帜,还被英国资产阶级用来反对专制王权,形成清教运动,推动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深度点拨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为欧洲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
发生在德国的这场改革很快波及了欧洲的其他国家和地区。
通过宗教改革,基督教世界出现了分裂,更加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和资产阶级利益要求的路德教、加尔文教先后创立,与英国国教形成了基督教三大新教教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