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工艺参数计算方法

合集下载

RT探伤工艺详解

RT探伤工艺详解

α= η - θ ,
η= sin-1 [Disinθ/(DO-2F)]。 θ= cos-1{[1 -( K2-1)T/D i]/K},
α——与AB/2对应的圆心角;
θ——有效最大失真角;
η——有效半辐射角;
K——透照厚度比;
T——工件厚度;
Di——容器内径; Do——容器外径。
14
15
RT探伤方法与应用
24
25
RT探伤方法与应用
3 射线能量的选择
3.1 射线能量的选择原则: 选择射线源的首要因素是射线源所发出的射线对被检试
件具有足够的穿透力。对X射线来说,穿透力取决于管 电压。对于γ射线来说,穿透力取决于放射源种类 。 在保证穿透力的前提下,选择能量较低的射线,以保证 照相灵敏度。
26
RT探伤方法与应用
L3=πDo/N
,其中
N=180/α,最少曝光次数;
α= η+θ ,
η= sin-1 [DOsinθ/( 2F - DO )]。 θ= cos-1{[1+(K2-1)T/DO]/K},
α——与AB/2对应的圆心角;
θ——有效最大失真角;
η——有效半辐射角;
K——透照厚度比;
T——工件厚度;
Do——容器外径。
随着射线能量的增加,射线的平均波长变短,线质 变硬,在物质中的衰减变小,穿透能力增强。对比度 ΔD降低,固有不清晰Ui增大,底片颗粒也将增大,其 效果是射线照相灵敏度下降。
选择的射线能量过低,穿透力不够,到达胶片的透 射线强度过小,造成底片黑度不足,灰雾增大,曝光 时间过份延长;但可以获得较高的对比度ΔD ,不过较 高的ΔD却意味着较低的透照厚度宽容度L。(很小的透照

RT焊缝射线检测标准工艺卡

RT焊缝射线检测标准工艺卡
焦距(mm)
1/2D0
透照示意图
备注:
1、本工艺卡未规定事项,按射线检测作业指引书执行。
2、为保证胶片搭接部份旳缺陷检出率,分单双号进行二次周向曝光。
编制
审核
批准
日期
张铁路
陈广玺
陈广玺
-04-01
增感屏
前屏:Pb0.1mm后屏:Pb 0.1mm
屏蔽方式
Pb1.0
胶片型号
柯达AA-400
胶片规格
80×300
黑度范畴
2.0~4.0
检测技术级别
AB级
搭接标记放置位置
射线源侧
暗室
冲洗方式
显定影配方
显影温度
显影时间
定影温度
定影时间
手工槽显
无锡皇冠
18~22℃
5min
16~24℃
10~15min
透照技术参数
26
透照厚度比
K1.2(100<D0≤400)、K1.1(D0>400)
像质计
Fe10/16
Fe6/12
应辨认丝号
14
14
14
14
13
13
13
12
12
12
12
12
公称厚度(mm)
14
15
16
17
18
19
20
22
24
26
透照厚度
28
30
32
34
36
38
40
44
48
52
透照厚度比
K1.2(100<D0≤400)、K1.1(D0>400)
检测对象
环缝双壁单影透照
材质
碳钢、不锈钢

2018年RTⅢ培训问题汇总

2018年RTⅢ培训问题汇总

2018年RT三级班问题汇总1、奥氏体分解回成屈氏体的温度为550-600℃,然淬火后中温回火350-500℃得到的组织是回火屈氏体,为什么不一样?索氏体同上2、AB级时,计算f时,f=10db2/3,b是否考虑余高?3、在自己单位做了2005射线机的曝光曲线,曝光2分钟后,洗片黑度3.0左右,但由于一些原因,焦距增大1倍后,曝光时间增大到原来的4倍,8分钟后,洗出来的片子,发现黑度比原来的小很多,请问,什么原因造成的?(其它条件都是固定并且是相同的,工件也是上次2分钟曝光后的工件)4、双壁双影为什么不考虑垫板厚度?双壁单影为什么考虑垫板厚度(确定像质计灵敏度的时候)5、Ф159和Ф1100mm的管子,双壁单影是否都需要射线源贴着管子透照。

6、工艺规程只能是技术负责人审核吗?其它的三级人员能审核吗?7、考试的时候需要的5个TSG、3个GB,是否会超出这8个标准?8、底片实测黑度=净黑度+乳剂光学密度,乳剂光学密度=灰雾度-片基黑度。

对吗,谢谢9、底片上出现B字黑度高于周围背景黑度和没有出现B字的,哪种背散射防护好?为什么?10、底片上出现白色的B字影像和底片上出现低于周围背景黑度的B字影像意思表达是否一样?11、希望老师汇总下,在计算什么参数的时候加余高,什么参数的时候不加余高,比如利用公式f≥10db2/3次方的时候,这个b,习题集上不加余高,而老师讲义上却加了余高。

请老师明确,以及其他时候什么时候加余高,什么时候不加余高,谢谢12、单壁透照时,选象质剂丝号用公称厚度,有夹套的容器,需不需要加上夹套的厚度?13、小径管椭圆成像,D/T<0.12要透照2次。

假设DN60的锅炉水冷壁安装要求25%检测比例,管与管之间已加密封板无法2次透照,问可否增加整体检测比例透照一次。

14、射线地强度、能量、线质、波长地确切定义,它们之间地联系或者关系,管电压、管电流、曝光量对3者地影响。

15、感光度、剃度、对比度、不清晰度、颗粒度之间地关系或者联系。

RT检测工艺规程

RT检测工艺规程

1.1 适用范围本射线检测指导书适用于:碳素钢、低合金钢、不锈钢、铝及铝合金、钛及钛合金材料制作的锅炉、压力容器及工业管道等特种设备构件的熔化焊对接接头的射线透照检测工作。

遇有特殊要求,应按相应的标准、规范执行。

1.2 引用标准1.GB16357-1996《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2. GB18465-2001《工业γ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3. 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4国质检锅(2003)248号《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

5.GB3323-2005《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和质量分级》。

6.JB/T4730-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7.GB/T 12605-90《钢管环缝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透照工艺和质量分级》.8.DL/T 821-2002《(钢制承压管道对接接头射线检验技术规程)》.9.JB/T7902-1999《线型象质计》10. JB/T7903-1999《工业射线照相底片观片灯》11.HB7684-2000《射线照相用线型象质计》1.3 射线防护1.X射线和γ射线对人体有不良影响,应遵守公司有关检测安全管理制度。

2.在现场进行X射线检测时应按GB16357-1996《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的规定划定控制区和监督区,设置警告标志,检测工作人员应随身佩带个人剂量计、并携带计量报警仪。

3. 在现场进行γ射线检测时应按GB18465-2001《工业γ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的规定划定控制区和监督区,设置警告标志,检测作业时应围绕控制区边界测定辐射水平,检测工作人员应随身佩带个人剂量计、并携带计量报警仪。

4.确认工作人员均已完成各自工作并离开辐射区,方可开启射线发生器进行透照。

5.每次透照完成后,均应用报警器确认射线或γ源装置是否停止辐射后,方可进入辐射现场。

6.现场作业完成后对仪器进行清点、核对无误后清理现场,撤除警戒标志方可撤离现场。

RT标准讲解

RT标准讲解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部分: 第2部分:射线检测 部分
吉林亚新工程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1 范围 JB/4730的本部分规定了承压设备金属材料受压元件的熔化焊对接接头的 射线和 射线 范围: 的本部分规定了承压设备金属材料受压元件的熔化焊对接接头的X射线和 的本部分规定了承压设备金属材料受压元件的熔化焊对接接头的 射线和γ射线 检测技术和质量分级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承压设备受压元件的制造、安装、在用检测中对接焊 检测技术和质量分级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承压设备受压元件的制造、安装、 接接头的射线检测。用于制作焊接接头的金属材料包括碳素钢、低合金钢、不锈钢、铜及铜合 接接头的射线检测。用于制作焊接接头的金属材料包括碳素钢、低合金钢、 不锈钢、 铝及铝合金和钛及钛合金、镍及镍合金. 金、铝及铝合金和钛及钛合金、镍及镍合金
在长度为在长度为12t的任意选定条形缺陷评定区内相邻缺陷间距不超过的任意选定条形缺陷评定区内在长度为的任意选定条形缺陷评定区内相邻缺陷间距不超过6l的任一组条形缺陷的累计长度应不超过但最小可为但最小可为4的任一组条形缺陷的累计长度应不超过但最小可为iii在长度为6t的任意选定条形缺陷评定区内在长度为的任意选定条形缺陷评定区内相邻缺陷间距不超过3l任一组条形缺陷的累计长度应不超过t但最小可为任一组条形缺陷的累计长度应不超过最小值的规定是考虑防止薄工件评定过严ii级母材小于最小值的规定是考虑防止薄工件评定过严级母材小于12mmiii小于9mm最大值是考虑防止厚工件评定过松级母材大于最大值是考虑防止厚工件评定过松ii级母材大于小于最大值是考虑防止厚工件评定过松级母材大于60mmiii母材大于45mm材大于在球罐设备环缝检测评定时要特别注意多张底片的联合评定在球罐设备环缝检测评定时要特别注意多张底片的联合评定标准规定任意选定条形评定区缺陷很可能跨越多张底片

RTII射线工艺题(齐全且带答案)

RTII射线工艺题(齐全且带答案)

四、工艺题(每题20,共20分)1、技术条件容器名称:反应斧;容器类别:III类;设备编号:R-10-031设计压力:内筒体4.0MPa,夹套1.0 Mpa焊缝系数:内筒体1.0,夹套0.85工作介质:水、水蒸汽主体材料:内筒体316L,夹套16MnR坡口形式:V焊接方式:手工焊检测时机:在用开罐检验检测比例:A2、 A2‵、B3焊缝100%RT2、规格(单位mm)焊缝号厚度长度/直径焊缝号厚度长度/直径A1 14 Φ1000 B1 14 Φ1000 A2 18 2200B2 14 Φ1000 A2‵ 6 300B3 8 Φ1200 A5 8 100 B5 8 Φ5003、提供设备和材料:2505定向机、2505周向机、AgfaC7(长度360mm)4、要求:按JB/T4730.2-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的要求并结合《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请按照AB级要求完成A2、A2‵、B3焊缝的射线工艺卡(曝光量不小于15mA.min)。

并在图上标出射线源、工件和胶片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曝光时间(分)透照厚度TA (mm )定向2505曝光曲线曝光时间(分)透照厚度TA (mm )周向2505曝光曲线射线检测工艺卡编号:XXXX-XX产品名称反应釜设备编号R-10-031 探伤比例100% 材料牌号内筒体316L,夹套16MnR焊接方法手工焊坡口形式V 使用标准JB/T4730.2-2005AB级象质计FeIII10-16 胶片类型AgfaC7底片黑度 2.0-4.0 仪器型号A2、A2‵2505定向机、B3、2505周向机增感屏铅0.1/0.1mm探伤时机在开罐检查;表面清理目视检查合格后暗室处理手工冲洗和干燥焊缝编号透照厚度焊缝长度透照方式焦距布片张数透照次数透照有效长度像质计置于侧像质计线径号管电压KV时间minA2 26 1900 源在外双-单700 6 6 320 胶片侧12F180/1703/4A2‵18 300 单壁700 1 1 300 源侧11 150/1403/4B3 26 3770 源在内中心600 12 1 320 胶片侧12F210/2003/4透照示意图及其他要求:1、底片评定范围黑度2.0-4.0;2、标记摆放按照通用工艺执行;3、布片位置编制: XXX II 日期: XXX 审核:XXX II(III) 日期:XXX四、工艺题(20分)1、请填写下面石油液化气储罐射线透照工艺卡射线透照工艺卡(1)请提出B2环焊缝最佳透照方式,并说明理由?答:环缝的最佳透照方式为中心内透法。

塑胶报¤公式范文

塑胶报¤公式范文

塑胶报¤公式范文塑胶报公式塑胶报公式是指应用于塑胶加工过程中的各种计算公式,用于确定塑胶制品的性能、处理参数以及加工工艺等。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塑胶报公式。

一、结晶温度公式塑胶材料的结晶过程是塑胶制品冷却固化时发生的一种物理变化。

结晶温度公式可以用于计算塑胶材料的结晶温度,以确定塑胶制品的冷却速率。

结晶温度公式如下:Tc=Tm-K其中,Tc为结晶温度,Tm为材料的熔融温度,K为结晶温度下降的常数。

二、制品收缩率公式制品收缩率是指塑胶加工过程中制品由热态到冷态时的尺寸变化比例。

制品收缩率公式可以用于计算制品在不同温度下的收缩率,以进行制品尺寸的修正和预测。

制品收缩率公式如下:Ls=Lm*(1-α*(Tc-Tr))其中,Ls为制品的收缩率,Lm为模具腔尺寸,α为线性热膨胀系数,Tc为结晶温度,Tr为退火温度。

三、塑胶射出成型压力公式塑胶射出成型压力是指塑胶材料在射出成型过程中受到的压力,用于计算射出成型机的射出单元的压力参数。

塑胶射出成型压力公式如下:P=(C*Q*L)/(A*S)其中,P为射出成型压力,C为塑胶材料的挤出系数,Q为单位时间的材料流量,L为塑胶制品的长度,A为熔胶密度,S为射出成型机的螺杆截面积。

四、塑胶材料的熔体指数公式塑胶材料的熔体指数是指塑胶材料在一定温度和一定外力下熔化的速度,用于评估塑胶材料的流动性能。

塑胶材料的熔体指数公式如下:MI=M/t其中,MI为熔体指数,M为塑胶样品的质量,t为样品在规定温度和规定外力下熔化所需的时间。

以上是几种常用的塑胶报公式,通过这些公式可以进行塑胶材料的性能计算、工艺参数的确定以及制品尺寸的修正等。

塑胶加工过程中,合理运用这些公式可以提高塑胶制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RTIII级讲义

RTIII级讲义

高级人员探伤讲义三:射线探伤方法及其应用,工艺的编制与优化主讲人:李伟1.透照工艺条件的选择2.工艺卡的编制3.综合题的解析4.底片评定的一次性规定5.口试中应注意的问题3.1.透照工艺条件的选择射线透照工艺是指为达到一定要求而对射线透照过程规定的方法、程序、技术参数和技术措施。

工艺条件是指工艺过程中的有关参数变量及其组合。

射线透照工艺条件包括;设备器材条件,透照几何条件,工艺参数条件和工艺措施条件等。

下面将主要介绍工艺条件对射线照相质量的影响及工艺编制的原则。

3.1.1 .射线源和能量的选择原则1.射线源的选择原则射线源的选择原则首先要考滤射线源对被检工件应有足够的穿透力。

对X射线来说,穿透力取决于管电压。

管电压越高射线的线质越硬,在试件中的衰减系数越小,穿透厚度越大。

例如100KV的 X射线高灵敏度法最大穿透力为10 mm,射线低灵敏度法最大穿透力为25 mm。

对于r射线来说,穿透力取决于射源的种类,常用的r射线源适用的透照范围Ir192 20mm-80mm(高灵敏度),6-100mm (低灵敏度法),Co60 50-150mm(高灵敏度)30-200mm(低灵敏度法)。

由于放射性同位素的能量不能该变,所以不仅规定了透照厚度的上限,同时规定了透照厚度的下限。

选择射线源时必须注意到X射线和r射线照相灵敏度的差异。

由工艺基础理论得知,对比度∆D,不清晰度U和颗粒度∆D是左右射线影象质量的三大要素,现以Ir192为例与X射线相比较对着三大要素的影响。

我们知道对比度又正比于比衬度 Cs, Cs= μ/1+n,由图3-1可以看出对45mm以下的钢,用Ir192透照所得射线底片其对比度比X射线底片对比度要差的多。

以25mm厚度钢为例前者要比后者的对比度低40%。

对比度自然会影响到相质计灵敏度。

另外Ir192的固有不清晰度Ui…值(0.17)比400KV的X射线还大,它分别是100KV、200KV、300KV X射线Ui值的3.4倍,1.8倍,1.4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T 工艺关键参数计算方法
一 透照方式的选择原则
1优先选单壁透照。

2如照环焊缝应先选中心透照,其次偏心透照,再其次环焊缝单壁外透,再其次双
壁单影。

3如果是小径管的(直径小于100的)应选椭圆透照(T≤8,g≤D/4)或垂直透照(不
满足椭圆透照条件的)。

二透照焦距的选择
1 一般都用焦距700mm
2如是中心透照焦距为容器半径,如是偏心透照焦距为相应的机头到母材的距离。

3双壁单影时,将源点尽可能接近源外壁,以获得最大一次透照长度。

即焦距为150+
管直径长度。

三 透照次数和一次透照长度
透照次数应查标准D.1~D.6的透照次数表,但要先求出T/D0,和D0/F,带入表中。

一次透照长度=周长/透照次数
四 曝光时间
X 射线机
焦距为700mm 时曝光量A,AB 级为15mA.min ,B 级为20mA.min.,一般射线机电
流为5 mA ,所以曝光时间=15/5=3分钟(A,AB 级时)或=20/5=4分钟(B 级时)。

如果焦距不为700mm 时用公式22
2
1
2211F F t I t I =计算出曝光时间T2, 其中I 1T 1=15,F 1=700,I 2=5,把入,F 2带入公式得出新曝光时间T 2.
射线源的曝光时间为≥10倍送源往返时间。

五管电压的选择
先看曝光曲线图,如果曝光曲线图的焦距为700mm ,直接按曝光量和透照厚度查曝光曲线图得出管电压数值。

如果曝光曲线图的焦距为600 mm ,需按公式22
21
2211F F t I t I =求出新曝光量,把新
曝光量和透照厚度查曝光曲线图得出管电压数值。

其中I 1T 1=15min 为老曝光量,I 2T 2为新曝光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