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地的饮食习惯与当地自然环境

1、亚洲饮食环境

2、欧洲饮食环境

3、非洲饮食环境

4、北美饮食环境

中国——老北京传统小吃

?胡同里天桥下护国寺东华(九十九样眼都看花)喝豆汁配焦圈咸菜丝微辣(米饭需配豆腐麻)

老字号下(全聚德里挂烤鸭)

虎头匾挂(都一处皇帝都夸)

请您吃茶(转着碗边喝油茶)

吃小艺大(手艺半分都不差)

北京小吃什么味

讲究地道人情味

回头客全靠口碑

来碗炸酱也实惠

西直门外有三贵

要数火绒金糕大薄脆

炒肝爆肚羊头白水

二锅头惹人醉

驴打滚艾窝窝糖卷果绝活(滚烫甜香铜壶茶汤)豌豆黄奶炸糕糖火烧高招(春节有百果年糕)

像山水画(东来顺羊肉涮法)

不用刀叉(南来顺姜汁排叉)

中华文化(美味只用筷子夹)

欢迎回家(来北京作美食家)

北京的风味小吃

?北京的风味小吃历史悠久、品种繁多、用料讲究、制作精细,堪称有口皆碑。清代《都门竹枝词》云:“三大钱儿卖好花,切糕鬼腿闹喳喳,清晨一碗甜浆粥,才吃茶汤又面茶;凉果炸糕甜耳朵,吊炉烧饼艾窝窝,叉子火烧刚卖得,又听硬面叫饽饽;烧麦馄饨列满盘,新添挂粉好汤圆……”这些小吃都在庙会或沿街集市上叫卖,人们无意中就会碰到,老北京形象地称之为“碰头食”。这些小吃久而久之就成了老北京的特色名吃,这和北京的风土人情是有直接联系的。

印度——南北饮食之差

?印度老百姓在美食文化上南北差异较大,北方烹饪中有许多肉、谷物和面包,喜辣味;南方多素食、米饭、辛辣咖喱。

印度人家庭基本食品是米饭、家常饼、小扁豆,普通佐料是干青酸辣泡菜和香菜叶。

印度人的正餐常以汤菜开始,通常是稀薄咖喱,其余菜肴一般全部同时搬上,不分几道上菜。正餐之外有辅佐食物,最普通的是凝奶或酸奶、咖喱拌青菜、凝奶拌蔬菜、蔬菜泥和酸辣酱。餐后食品通常有阿月子果仁冰激凌、用米做的布丁、用玫瑰水提味的奶油奶酪球、加糖水的煎饼、用奶酪和牛奶做成的糖和鲜水果等。饭后印度人常用一种槟榔子、熟石灰和香料做成的包在槟榔叶中的调制品招待客人,以助消化。

不过一般寻常百姓家用餐没有上述复杂。

?地理位置中气候的影响更大一些。比如印度炎热潮湿,所以印度人喜食辣椒、咖喱等刺激性食物。然后就是宗教因素了,比如印度教认为牛是神,不会吃牛肉,而认为禽类是不洁净的,所以禽类吃的很少。

日韩——日式料理VS韩国美食

?“日本料理”,字面的含义就是把“料”调好的意思,其特点是以海鲜和蔬菜为主要原料,在烹制方法上尚袭古代的程序,尽量保持原料本身的味道。日本料理强调的是卖相和质感,每份菜的量虽然不是很多,但原料的质素却无与伦比。“新鲜”、“自然”是日本料理的精髓,而日本料理的制作过程也是一件艺术品创作的过程,它表现的是“和、寂、清、静”的日本文化,需要心境平和的人来享用,来呵护,来创造……

“生鱼片”、“寿司”常常被认为是日本料理的代表之用,然而在积木,日本料理的内涵得到了更完美的诠释。日本料理又称“五味、五色、五法”料理,五味是甘、酸、辛、苦、咸,五色是白、黄、青、赤、黑,五法是生、煮、烤、炸、蒸。真正的美食家,则可以从这“五色、五味、五法”中,品尝出“香、丰、熟、甘、嫩”五种至高的美味境界。

?晚上闲逛在汉城的街头小巷,总是可以在街边看到鳞次皆比的“泼藏马茬”(韩语音),就是中国人所说的路边摊或是大排挡。昏黄灯光下的小摊子上摆着各色食物。哦淀(音译)散发着袅袅的热气,炒年糕浸在稠稠的红色的辣椒酱汁咕咕的泛着小泡,金黄的“炸食”在灯光的照耀下泛着诱人的光泽,紫红色的米肠摆在一边随时准备加入杂炒的行列。每次路过“泼藏马茬”的人们的视线都会情不自禁的被它吸引,小摊上散发出的香气更是调动了人们的一切味觉细胞。

日韩——饮食起源

?四面环海,由四千多个岛屿组成的日本列岛,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有得天独厚的新鲜海产,所以发展自己的海洋菜肴。

存在决定意识,在菜肴的发展方向上也不例外。换言之,风土酿就菜系。同时,因为日本是岛国,加之资源缺乏,又无接壤之领国,这一自然环境使其危机意识浓重,总怕遇有什么天灾人祸难以度过,使日本民族灭绝。为此,有些中国传去的文化到日本人中间便转为日本式解释。如“粗枝大叶害死人”这一成语,日文为“油断大敌”。他们理解为:没有油(即油断以后),大敌临头,会有不测的遭遇。为此日本人联想到,不能像中国那样每顿都用油烧菜,要惜油、省油,以求平安度日。为此日本尽量不用或少用油烹制菜肴,久而久之发展为以清淡新鲜为主流的日本菜肴。

?韩国有各种饮食,由于韩国过去处于农耕社会。因此从古代开始主食就以米为主。最近,韩国饮食与各种蔬菜,肉类,鱼类共同组成。泡菜(发酵的辣白菜),海鲜酱(盐渍海产品),豆酱(发酵的黄豆)等各种发酵保存食品,以营养价值和特别的味道而闻名。韩国摆餐桌的特征是所有饮食同时摆出,传统菜数为贫民三种,王族十二种等,摆餐桌根据面条或肉类而有所不同。与中国和日本相比韩国饮食提供汤,在韩国饭匙实用使用更频繁。

东南亚——各具特色的美食

?东南亚各地的食品,都具有特殊风味。在地理环境上,东南亚国家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椰风蕉雨,景色怡人。这些国家的食品均大同小异,常以椰子、香料、干葱、蒜、辣椒、虾膏、鱼露等作为配料和调味料,而其烹调技巧,基本上也是同出一辙。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印尼人都是属于马来族,他们多信奉回教,菜谱中多以牛、鸡、鱼、虾蟹为主要材料。

新加坡因为以华人居多,所以有些马来食品,也用猪肉来做主料,在烹调和口味方面,不少是受到华人的影响,与中国菜接近。印尼人以肉类、家禽、海产以及各式各样的蔬菜为主要的副食品,椰汁香浓、惹味就是印尼菜的特色。泰国是佛教国家,在食品中很少用牛肉作主料,多用鱼、虾、家禽、猪肉,喜食指天椒,也多用香茅、酸柑,甜、酸、辣就是泰国菜的特色。越南常用金不换叶及香花菜作为配料,越南菜受中国菜和法国菜的影响常用黑椒、蒜,因此越南菜香浓、清淡兼而有之。

亚洲的大陆海岸线绵长而曲折,海岸线长69900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大洲。海岸类型复杂。多半岛和岛屿,是半

岛面积最大的一洲。

阿拉伯半岛为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

加里曼丹岛为世界第三大岛。亚洲地形总的特点是地表起伏很大,崇山峻岭汇集中部,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全洲面积的3/4。全洲平均海拔950米,是世界上除南极洲外地势最高的一洲。全洲大致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向四方伸出一系列高大的山脉,

最高大的是喜马拉雅山脉。在各高大山脉之间有许多面积广大

的高原和盆地。

在山地、高原的外侧还分布着广阔的平原。

亚洲有许多著名的高峰,世界上海拔8 0 0 0

米以上的高峰,全分布在喀喇昆仑山脉和喜

马拉雅山脉地带,其中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

玛峰,海拔8 8 4 4.43米。亚洲有世界陆地上

最低的洼地和湖泊--死海(湖面低于地中

海海面3 9 2 米),还有被称为“世界屋脊”的

青藏高原。亚洲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洲。东

部边缘海外围的岛群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地

区。

东部边缘海外围的岛群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地区。东部沿海岛屿、中亚和西亚北部地震频繁。亚洲的许多大河发源于中部山地,分别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内流区主要分布在亚洲中部和西部。亚洲最长的河流是长江,长6397千米;其次是黄河,长5464千米;湄公河长4500千米。最长的内流河是伏尔加河(世界最长)3,690公里,其次是阿姆河和塔里木河2179千米。贝加尔湖是亚洲最大的淡水湖和世界最深的湖泊。

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其气候基本特征是大陆性气候强烈,季风性气候典型,气候类型复杂。北部沿海地区属寒带苔原气候。西伯利亚大部分地区属温带针叶林气候。东部靠太平洋的中纬度地区属季风气候,向南过渡到亚

热带森林气候。东南亚和南亚属热带雨林气

候和热带季风气候,赤道附近多属热带雨林

气候。中亚和西亚大部分地区属沙漠和草原

气候。西亚地中海沿岸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

候,西伯利亚东部的上扬斯克和奥伊米亚康

极端最低气温曾达摄氏-71度,是北半球气

温最低的地方。自北到南为温带、亚热带、

热带季风气候这三种季风气候。

意大利那不勒斯比萨墨西哥巧克力

冰激凌

英国肉馅土豆泥饼全球美食煮玉美

19

加拿大枫糖浆意大利烤宽面条意大利帕尔玛火腿

英国炸鱼薯条

法国羊角面包

西班牙海鲜拌

加拿大普丁

墨西哥卷饼

德国杏仁糖膏

酸酵

母奶油面包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考点提示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重大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知识框架 考点解析 自然环境对聚落的影响 对乡村聚落的影响 地形 地形对乡村聚落的影响明显,河流较少的平原地区,地形比较完整、开阔和平坦,村落的形状多呈圆形或不规则的多边形,村落集中,且规模较大;而河网密度较大的平原地区或山区,村落沿河或谷地伸展,形态多呈带状,村落分散,且规模较小。 水源 聚落一般都尽量靠近水源,多沿河流两岸、湖泊四周分布。一般而言,在水源供给充足的地区,聚落比较集中,规模较大。在水源供给匮乏的地区,聚落比较分散且规模较小。在干旱的沙漠地区,聚落则分布在绿洲或地下水丰富的地区。 气候 降水:降水丰富的地区,聚落住宅房屋多为斜顶,有利于雨水下流;降水多,植被一般较好,建筑材料多为木竹;降水多,一般也较潮湿,故一些少数民族的竹楼和吊脚楼下部要架空,以利于通风隔潮。降水少的地区住宅屋顶为平顶,建筑材料多为土石,如黄土高原窑洞。 气温:气温高的地区,住宅墙壁薄,房间大,窗户小或出檐远以避免太多的阳光辐射;气温低的地方,墙壁厚,房间小,窗户大,以充分接受太阳辐射。 风向:冬季寒冷的地区,迎风的墙壁往往不开窗。在我国北方冬季盛行偏北风,因此窗户一般不朝北开,门也朝南开,院落布局也非常紧凑。

对城市聚落的影响 地形对世界城市分布的影响 地形城市分布区位优势 <200米的平原80%的大城市 地形平坦,开阔,利于基础设施建设,利于城市 扩展,减少投资,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交通便 利) 热带地区的高原如巴西利亚、亚的斯亚贝 巴 低地湿热,高原凉爽 山区的沿河谷地如汾河谷地、渭河谷地 水源充足,水运条件便利,但进一步发展受地形 条件制约 气候对世界城市分布的影响 ①气候影响城市区位 影响因素:气温和降水。 影响分布:大部分城市分布在气候适中的中低纬度地带,降水适度的沿海地区,而荒漠干旱地区、高纬度寒冷地区,以及过分湿热的热带雨林地区,城市相对较少。 ②气候对城市内部结构和布局的影响 日照与街道方位。建筑物的日照条件与街道方位有关。城镇街道宜采取南北方向和东西方向的中间方位,即街道与当地子午线成30°~60°夹角。 风与城市规划。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由于大气环流条件不同,风向不同,因此在进行城市规划时,要考虑污染大气的企业的布局与风向的关系。其原则是:第一,常年盛行一种主导风向的地区,应将向大气排放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布局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居住区布局在上风向;第二,、在季风区,应使向大气排放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避开冬、夏季风对吹的风向,将其布局在与对吹风向相垂直的郊外;第三,在无主导风向的地区,将其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水对城市的影响 ①影响城市分布 原因:可作为重要的交通通道;能满足城市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的需要。 分布:有优良港湾的海岸地区和大河河口处;河流交汇处,水陆交通转运点、水运起点和湖岸地区。 ②影响城市形态:位于河流两岸的城市,往往呈带状或组团状。 矿产资源对城市的影响 ①依托矿产资源而形成和发展的城市 世界:英国伯明翰、美国匹兹堡、德国埃森和杜伊斯堡等。 中国:依托铁矿资源发展起来的如内蒙古的包头、四川的攀枝花、安徽的马鞍山等;煤炭工业城市如山西的大同、黑龙江的鹤岗等;依托石油资源发展起来的城市如新疆的克拉玛依、黑龙江的大庆、山东的东营等。 ②城市的规模:取决于矿产资源的蕴藏量和开采水平。 ③城市发展:“资源型城市”随资源的枯竭需考虑城市的转型,从而获得可持续发展。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高原地区山区冲积平原 自然条件地势高、气候寒冷差较好

世界各国饮食习惯

世界各国饮食习惯 世界上各个园家、民族得饮食习惯与口味特点也就是各不相同得。同时, 不同民族、不同情况得人们在饮食习惯方面还有一些禁忌,因此,商务人员了解与掌握国外各种饮食习惯,无疑也就是有益于工作顺利进行得。 世界三大烹饪王国:土耳其法国中国 中国、法国、土耳其 中国: 我国成为烹饪王国得主要原因不就是五花八门菜肴得名字,而就是“味”。“一菜一格”,“百菜百味”,就是中国菜肴得最大特色,也就是成为烹饪王国得根本原因之一. 欧美得饮食习惯 欧美国家得饮食习惯各具特色,下面主要介绍一下英、法、德、意、美等国得情况。 德国:有人说德国人用餐最符合营养学家关于“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得建议?她们一向对早餐、午餐较重视,晚餐较简单。象其她欧洲国家一样,喜欢吃猪肉、牛 肉、鸡、鸭与野味,以及蛋糕、甜点心与各种水果,尤其喜爱喝啤酒。慕尼黑就是世界 闻名得“啤酒城二然而,德国人不大吃鱼、虾及海味,而且有一种吃鱼时不说话得风 俗。她们也不喜欢过于肥浓、辛辣得食品,更忌食核桃. 徳国人在吃晚餐时喜欢关掉电灯,只点儿根小蜡烛,幽幽烛光,酒香情浓,情调显得十分 浪

意大利:以各种面食类,如葱卷、馄饨、通心粉、炒粉等作为菜用,这就是意大利人饮食得一个主要特点?而且,意大利人一般在六七成熟时就吃,这也就是其她国家少有得。意大利有一种很普遍、很有名气得面食■—皮扎饼?讲究得制作方法就是在陶瓷砖上用木炭火烤制,饼上放得馅多为奶酪、火腿、香肠、西红柿、茄子等?刚烤好得皮扎饼香气扑鼻,令人垂涎欲滴。 美国:饮食很讲究质量,不要求数量,这与英国得饮食习惯很接近。也喜欢吃牛肉、猪肉、鸡、鱼、虾、蛋及各种新鲜蔬菜与水果。菜肴多用煎、烤、炸法进行烹调。象炸羊排、炸猪排、炸仔鸡、炸明虾……这些东西听起来就够让人垂涎三尺得了?美国人一般也不在厨房用调料,都放在餐桌上,请君自便。真就是既省了做饭人得事,乂合了吃饭人得口味,两全其美。 美国人爱吃清淡不腻、咸中有甜得食品,不吃蒜及酸辣食品,更不吃肥肉、清蒸与红烧食品,忌食动物内脏。爱喝矿泉,水、可口可乐、啤酒等饮料。而威士忌、白兰地等酒类平时则出茶喝。 美国人十分讲求时间与效率,对一日三餐得要求就是既营养、乂美味,还要快速方便。因此,快餐业便应运而生,其中最受欢迎得食品就是“热狗”(面包夹香肠)、

中考地理专题复习二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测试

专题复习二 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测试 1 ?由世界海陆分布图可以看出() A.陆地全部集中在北半球 B.地球表面陆地面积比海洋面积大 C.南极地区是海洋,北极地区是陆地 D.赤道依次穿过南美洲、非洲、亚洲和大洋洲 2 .读四个大洲轮廓示意图,描述错误的是() A.①大洲跨寒、温、热三个温度带 B.③大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C.②大洲有“高原大陆”之称 D.④大洲有极昼极夜现象 3. 2017年3月27日7时40分在云南大理州漾濞县(北纬25.87度,东经99.83度)发生 4.7级地震。云南省是我国地震频繁的省份,原因是() A.处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B.处于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 C.处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 D.处于太平样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4.世界火山地震最为频繁的地区是() A.亚欧大陆内部 B.环太平洋 C.环北冰洋 D.南极洲 5.小明要在当天参加学校“地球日”主题活动,他在电脑上查阅了当天的天气预报,他看到了这样的一些符号,请你帮他说出当天的天气状况() 6.关于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表述正确的是() A.由两极向赤道递减 A.晴转阴,北风二级 C.晴转阴,北风四级 B.晴转多云,南风二级 D.晴转多云,南风四级

B. 同纬度地区冬季陆地气温咼于海洋 C. 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寒冷 D. 海拔大致每升高 100米,气温约下降0.6 C 7 ?关于世界降水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赤道附近降水少,两极地区降水多 B. 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少,西岸降水多 C.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D. 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少,内陆地区降水多 &读亚欧大陆局部轮廓图,图中①一④地的气候特征与下图对应正确的是 9 ?关于图中地理界线描述正确的是 () A. 1 — 1线为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B. 2 — 2线为内流区与外流区分界线 C. 3 — 3线为我国人口分界线 D. 5 — 5线为我国1月0 C 等温线 10 ?关于图中区域描述错误的是 () A. 6 雲② 40 加 02040曲 ① 读我国重要地理界线位置图,完成 I B .②一一乙 C ③——甲 9?10 题。 4 7 10 (月) 丙 30(1 20(1 1 0 4 7 10 (月) 50() 10(】 ④一一丙 7 A O B 4 2 — 23 4 例」--4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世界之最-知识汇总

世界之最(七年级下册): 1、亚欧大陆——世界最大的大陆 2、亚洲——世界第一大洲 3、亚洲——除南极洲以外海拔最高的大洲 4、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世界屋脊”) 5、珠穆朗玛峰——世界最高的山峰(“地球之巅”) 6、死海的湖面——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400米(含盐度很高的湖泊) 7、欧洲——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 8、奥伊米亚康——北半球的“寒极” 9、长江——亚洲最长、流量最大的河流(世界第三) 10、湄公河(澜沧江)——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河流 11、贝加尔湖——世界最深的湖泊,世界上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12、里海——世界最大的湖泊(内陆湖) 13、多瑙河——世界上干流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14、伏尔加河——世界最长的内流河,欧洲最长的河流 15、亚洲——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16、欧洲——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 17、非洲——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大洲(54个) 18、埃塞俄比亚高原——非洲最高的高原(“非洲屋脊”) 19、乞力马扎罗山——非洲最高峰(海拔5895米) 20、刚果盆地——世界最大的盆地 21、东非裂谷带——世界陆地上最长的裂谷带 22、撒哈拉沙漠——世界最大的沙漠 23、非洲——世界上干旱区面积最大的洲 24、非洲——热带草原面积最大的洲 25、非洲——大型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均居世界各洲之首 26、非洲——世界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洲 27、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洲 28、加拿大——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29、格陵兰岛——世界第一大岛,除南极洲以外冰川分布最广的地区 30、安第斯山脉——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全长近9000千米)

31、南美洲——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 32、尼罗河——世界第一长河(6671千米) 33、亚马孙河——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34、南美洲——混血种人数量最多、比重最大的大洲(世界人种大熔炉) 35、巴西——南美洲工农业最发达的国家 36、印度尼西亚——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火山国”) 37、泰国——天然橡胶和棕榈油的产量、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 38、菲律宾——世界上出产椰子、出口椰油最多的国家 39、马来西亚——锡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40、东南亚——世界上海外华人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41、印度尼西亚——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也是东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42、印度——世界上拥有牛最多的国家 43、霍尔木兹海峡——世界上石油运输最繁忙的海峡(“西方的生命线”) 44、伊拉克——椰枣产量居世界首位 45、麦加大清真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清真寺 46、西亚——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 47、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大洲,经济发展水平居世界首位 48、挪威——人均水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 49、欧洲西部——国际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 50、梵蒂冈——世界天主教中心 51、北冰洋——纬度最高的大洋,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最寒冷的大洋 52、南极洲——纬度最高的大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53、关东平原——日本最大的平原 54、本州——日本最大的岛屿 55、富士山——日本最高峰(3776米) 56、信浓川——日本最长的河流 57、青函海底隧道——世界最长的隧道(联结日本本州青森与北海道函馆,全长53.85千米) 58、开罗(埃及首都)——非洲最大的城市 59、胡夫金字塔——世界上最大、最高的金字塔 60、埃及长绒棉——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 61、俄罗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1707万平方千米),也是惟一地跨两个大洲和东西半球的国家

浅谈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安徽大学 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 浅谈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 系 姓名李文博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专业生态学 年级硕士一年级 学号 D1******* 任课教师李明 完成时间2014年11月25日

浅谈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李文博 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摘要: 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是一个古老的话题,7000年前河姆渡先民就对周边的地理环境进行改造,并生存下来,以此开创“骨器时代”[1]。人类社会发展所需的生产资料来于自然环境,这就不可避免的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破坏的程度逐步加深,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利益,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近年来,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是全世界的热点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就二者关系作简要叙述,并讨论如何正确、客观地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人类;社会发展;环境问题;破坏

Discuss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Qian Lifu Anhui University, School of Life Science Abstract: the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is an old topic, Hemudu ancestors, which created a "bone age", transformed the surrounding geographic environment, and survived, 7,000 years ago. Necessar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the means of production to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which inevitably cause some damage. With the progress of human society, the extent of the damage gradually deepened, especially since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capitalism, the pursuit of greater economic benefits at the expense of the environment. In recent years, increasingly serious environmental problem, is a hot issue of the world, need to be addressed immediately. In this paper, a brief descript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society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discuss how to properly and objectively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of them. Keyword:Human; Social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l issue; Destroy

日本人的饮食习惯及原因

导致日本这个国家有着如此独特的饮食方式的原因 1. 首先,很多国家都认为火是文明的起源。在这些国家的人的观念中,认为生食的是野蛮人,中国就位列其中。在这里,分歧俨然产生了。在日本人看来,文明不一定是好的事物,文明当中藏有人类的残暴,某些时候文明应该受到抑制。日本人认为人类应该与自然共生,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很明显的反文明特征。本来火是破坏森林的元凶,能不使用火就尽量避免使用,那样做才是珍爱地球的表现。而且,应该多去用生食训练自己的味觉,只有生鲜食物才有自然之物的甘甜美味。有人说,日本文化就是贫瘠人的文化。贫穷就不能浪费。所以他们只能使用贫乏的食材,考虑如何最大限度地进食。这是很多辈的日本人多年积攒下来的智慧。日本料理就是这智慧的结晶。? 2. 日本人在生活中习惯把食物传统地分为主食与副食。日本人把米作为主食,把蔬菜和鱼等作为副食。这一点和中国是一致的。他们把米当做主食食用的历史久远,要追溯到弥生时代。据说,在日本的平安时代出现了大米,这种米就是现在人们食用的大米。副食是以水产品为中心,日本人摄入的最主要的动物性蛋白质几乎都是来自水产品。肉菜从古代就有,但由于佛教的普及,肉食渐渐成为禁忌食品。中世纪以后,即明治维新之后,肉菜才渐渐出现在日本人的餐桌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人的生活以及他们的饮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日本学校提供餐饮后,才渐渐普及了面包类食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肉类、乳制品之类的摄入量

也在大幅度地增加。再有就是速食食品的普及,也使日本人的饮食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3. 对日本人而言,食物的作用不仅仅是在饥饿的时候采集应季的蔬菜水果来享用,更重要的作用是进行祭祀时供奉给神灵,或者是庆祝他人结婚、生子或者乔迁。随着奈良时代到平安时代国家制度的改变,诸国由于到朝廷上贡,带来了各地的山珍海味,不断为神祠、宫殿中以及朝臣家添置膳食。久而久之,这种饮食渐渐成为正式场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日本人以稻米为主食,蛋白质的来源主要是鱼、大豆和少量的肉。此 外,日本人还大量摄取应季的蔬菜水果以及海藻、野菜和菌类。日本传统的烹调方式以生拌、清蒸为主,用油量非常少。 特征: 一、喜食健康食品 海鱼和海产品:鱼类,尤其是海鱼,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对降低血脂非常有益,从而大大降低心脑血管患病率。日本某些超市,出售鱼和海产品的冷柜,比出售肉类和禽类的冷柜多一倍!十大健康食品中的鮭鱼(又称大麻哈鱼),是日本人最常食用的鱼类之一,含有大量的DHA (就是我们常说的脑白金的有效成分之一),常食鮭鱼,不但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病率,而且延缓脑的衰老,日本老年痴呆症的发病率 远远低于中国。被称为软黄金”的金枪鱼,也是日本人喜食的鱼类之一,

(浙江专版)2020中考英语复习方案 分类默写(十一)自然、世界与环境试题

分类默写(十一) 自然、世界与环境 1.动物 (n.)生命 (n.)宠物 (n.)动物 (n.)蚂蚁 (n.)熊猫 (n.)老虎 (n.)狮子 (n.)大象 (n.)狐狸 (n.)长颈鹿 (n.)袋鼠 (n.)熊 (n.)猴子 (n.)鲨鱼 (n.)蛇 (n.)蜜蜂 (n.)老鼠 (n.)鸟 (n.)奶牛 (n.)狗 (n.)母鸡 (n.)鸭子 (n.)猫 (n.)绵羊 (n.)猪 (n.)马

(n.)机翼;翅膀2.植物 (n.)树 (n.)植物 (n.)枝条;棍 (n.)水果 (n.)苹果 (n.)香蕉 (n.)梨 (n.)橘子 (n.)葡萄 (n.)柠檬 (n.)草 (n.)豆 (n.)竹子 (n.)花 (n.)玫瑰 (n.)树叶 3.自然 (n.)季节 (n.)春季;春天 (n.)夏季;夏天 (n.)秋季;秋天 (n.)冬季;冬天 (n.)地震 (v.)着火 (n.)火灾 (n.)自然 (adj.)自然的

(n.)(热带)丛林 (n.)高山 (n.)小山;山丘;斜坡 (n.)岛 (n.)海岸 (n.)岩石 (n.)地面 (n.)陆地;土地 (n.)江;河;河流 (n.)湖 (n.)池塘 (n.)河岸 (n.)石头 太平洋 (n.)海洋 (n.)大海 (n.)波浪 (n.)沙滩 (n.)冰 (n.)沙子 (n.)陆架;架子 (n.)面积;地域;区域;范围;领域 (n.)洞;坑 (n.)煤 (n.)油,石油 4.太空 (n.)天空 (n.)空气;大气 (n.)云

(n.)月球;月亮 (n.)星星;恒星 (n.)地球;大地;土 (n.)行星 (n.)空间 (n.)拉力;牵引力;拉 (n.)通讯;交流 (adj.)可移动的 (n.)模型 (adj.)现代的 5.国家与城市 (n.)人口 (n.)世界 (n.)国家 (adj.)外国的 (n.)亚洲 (adj.)亚洲的;亚洲人的(n.)亚洲人 (n.)非洲 (n.)欧洲 (adj.)欧洲的(n.)欧洲人 (n.)中国 (adj.)中国的;中国人的;汉语的 (n.)美国;美洲 (adj.)美国的;美国人的 (n.)日本 (adj.)日本的;日本人的;日语的 (n.)澳洲;澳大利亚 (adj.)澳洲的;澳大利亚的 (n.)英国 (n.)英国人(adj.)英国的

世界地理知识点归纳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1.世界海陆分布 (1)填图:在方框中填写大洲、大洋的名称。 (2)填表:对照上图,完成大洲界线对比表。 大洲分界线 亚洲与欧洲 A 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北美洲与南美洲 B 巴拿马运河 非洲与亚洲 C 苏伊士运河 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 南美洲与南极洲德雷克海峡 [ 温馨提示 ] 岛屿、大陆和大洲的区别和联系 ① 陆地是指地球表面未被海水淹没的部分;② 大陆和岛屿是人为划分的,面积较小的陆地为岛屿,面 积较大的陆地为大陆,大洲则是对大陆及其附近的岛屿的总称;③ 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陆是澳大利亚大陆,面积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 2.陆地地形类型与特征 (填表 ) 3.海底地形类型与特点 (1)填图:在下图中填写海底地形类型。 世界地理概况 f

(2) 海底地形特点 大陆架大陆向海洋延伸部分,水深不超过 200 m,蕴藏丰富的石油、天然气 大陆坡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 大洋底 部 洋盆大洋底部,有锰结核分布 海岭板块的生长边界 海沟海洋中最深的地方 4.海陆变迁 (1)六大板块: A 南极洲板块, B 印度洋板块, C 美洲板块, D 非洲板块, E 太平洋板块, F 亚欧板块。 (2)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3)两大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二、世界气温与降水 1.气温 (1) 最高气温出现时 间 最低气温出现时间差值变化差异 日变化约 14 时日出前后日较差 内陆地区日较差较大,沿海地 区日较差较小 年变化 北半球 7 月北半球 1 月 年较差 内陆地区年较差大,沿海地区 年较差小 南半球 1 月南半球 7 月 (2) 等温线特征气温分布规律影响因素全球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无论 7 月还是 1 月,气温 都是从低纬向两极递减 太阳辐射 (纬度因素 ) 北半球 等温线较曲折。 1 月大陆上的等温线向 南 ( 低纬 ) 凸出,海洋上则向北(高纬)凸 出; 7月正好相反 在同一纬度上,冬季大陆 比海洋冷,夏季大陆比海 洋热 海陆分布、海陆热力性 质差异 南半球等温线较平直 同一纬度,气温差别 小 海陆分布 ( 海洋面积广 阔 ) 同纬度地带 气温比同纬度低,等温线向低纬 凸出 高原、山地的气温较低, 平原的气温较高地形 (地势高低 ) 气温比同纬度高,等温线向高纬 凸出 寒流经过气温降低; 暖流经过气温升高 洋流 [温馨提示 ] 7月份世界上最热的地方是 20°N ~30°N 大陆上的沙漠地区; 1月份,西伯利亚形成北半

地理常识之世界之最

地理常识之世界之最 1.世界面积最大的平原亚马逊平原 2.世界面积最小的大洋北冰洋 3.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洋北冰洋 4.世界面积最大的亚洲 5.世界面积最小的大洋洲 6.世界面积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 7.世界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 8.世界国土面积最小的国家梵蒂冈 9.世界面积最大的陆国家哈萨克斯坦 10.世界最小的岛国瑙鲁 11.世界领土最狭长的国家智利 12.世界高峰最多的国家尼泊尔 13.世界海拔最高的国家莱索托 14.世界地势最低的国家荷兰

15.世界接待游客最多的国家法国 16.世界水价最昂贵的国家科威特 17.世界养羊最多的国家澳大利亚 18.世界产椰枣最多的国家伊拉克 19.世界产椰子最多的国家菲律宾 20.世界最早种植咖啡的国家埃塞俄比亚 21.世界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巴西 22.世界最大的储金国南非 23.世界钛铁矿最多的国家中国 24.世界产钨最多的国家中国 25.世界最大的玫瑰产地保加利亚 26.世界产丁香最多的地方桑给巴尔 27.世界名字最长的首都曼谷 28.世界最南端的城市乌斯杯亚 29.世界上一天之中最早迎来东升的城市斐济的瓦

30.世界桥梁最多的城市威尼斯 31.世界第一大港是鹿特丹市 32.世界最热的地方撒哈拉沙漠 33.世界风力资源最多的地方南极洲 34.世界上拥有牛数量最多的国家印度 35.世界面积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 36.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 37.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 38.世界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 39.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40.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 41.世界上最长的海峡莫桑比克海峡 42.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北美洲的五大湖 43.世界盐度最低的海波罗的海 44.世界最大的珊瑚礁群大堡礁

人类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人类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摘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活动已严重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环境 遭到污染,大气、水、土壤、海洋都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物种濒危,人口数量激增、自然资源枯竭、温室效应等一系列威胁人类生存的问题。这些问题大自然都给于了人类一定的报复,人类开始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人类只有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实现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促进经济发展以及人类自身的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人类及其活动环境与发展生态要素社会影响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周围的环境,我们每天的生活包括衣食住行都离不开自然环境,是它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我们需要的原料和能量,我们地球上的任何一种能源都来自于大自然,没有大自然我们就无法生存。随着生产力的迅速提高和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但是,在人类创造了辉煌的工业文明的同时,却出现了全球范围内的环境破坏、资源过度消耗和贫富差距加大等问题,严重威胁和阻碍着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于是,人类不得不回过头来审视自己已经走过的发展道路,深刻反思沿袭已久的生存方式和思想观念,进而试图去寻找一条既能保证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又能维护生态良性循环的全新的发展道路。这关系到全人类的现在和未来,关系到每个国家和每个公民的生死存亡,也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关系到人类发展进步的前景等许多方面的问题,意义相当重要。 在过去的几千年里,由于人类生活水平和生产能力的限制,人与自然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众所周知,人类的童年对自然充满了畏惧和崇敬,她臣服于自然并完全依附于自然。那时人类最主要的就是生存,与自然作斗争,人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不能对自然产生巨大的影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进入了农业文明时代,这时人类的物质活动和社会生活都日益复杂化,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也进入了新阶段,但人与自然的关系总体上表现为自然支配、控制着人,人与自然仍处于和谐的状态,但必须看到人利用自然的能力正在提高,而正是这种能力的不断积累最终导致人类文明的转型,从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伴随着文明的转型,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发生了根本的变革,从人受自然奴役转变为人主导自然,大量的科学技术的运用使人改造自然的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地步,人类从进入工业文明以后对自然的改造程度超出了以前所有时代对自然的改造总和。但是一直以来人类一直追求经济的发展,人与人的关系占据主导地位,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未真正被意识到,人类忽视了自己对自然的强大的作用力。 二十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人类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与作用越来越大。现在,人类的足迹不仅几乎遍及整个生物圈,而且开始出现于太空与海底,扩展到由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组成的自然生态环境巨大系统。于是,人类有些忘乎所以,以为能够凭借技术而为所欲为。这样,生态系统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作用就被掩盖起来,直到出现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的严峻事实和由此造成的生存危机,人类才不得不重新思考自然环境、生态系统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意义与作用。人类对环境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大气污染。全球每年因燃烧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碳达55亿吨。全世界有好几亿辆汽车,每年将排放多少二氧化碳和汽车尾气到大气层中。大量的工

各国饮食礼仪与禁忌

各国饮食礼仪差异 俄罗斯 俄罗斯人用餐时多用刀叉。他们忌讳用餐发出声响,并且不能用匙直接饮茶,或让其直立于杯中。通常,他们吃饭时只用盘子,而不用碗。参加俄罗斯人的宴请时,宜对其菜肴加以称道,并且尽量多吃一些,俄罗斯人将手放在喉部,一般表示已经吃饱。俄罗斯人热情好客,当主人递给你一杯伏特加酒时,出于礼貌是一定不能拒绝的,而且在敬酒时眼睛应该直视对方。饭菜中的酱汁或肉汁应该用面包蘸着吃干净。如果面包剩下的话,会被看作一件晦气和浪费的事。 加拿大 加拿大人偏爱甜食,喜欢白兰地、香槟酒等,忌食虾酱、鱼露、腐乳以及怪味、腥味的食物和动物内脏。在加拿大,赴宴时最好到花店买一束鲜花送给主人,以表达自己的谢意。在餐桌上,男女主宾一般分别坐在男女主人的右手边。饭前先用餐巾印一印嘴唇,以保持杯口干净。进餐时,左手拿叉,右手拿刀。只用叉时,可用右手拿。使用刀时,不要将刀刃向外。用过的刀叉要呈“八”字形分别放在盘子上,如果并排放在盘子上,则表示已经吃饱。吃东西时不要发出声音,不宜说话,不要当众用牙签剔牙,切忌把自己的餐具摆到他人的位置上。 美国 美国人饮食上忌食各种动物的五趾和内脏;不吃蒜;不吃过辣食品;不爱吃肥肉;不喜欢清蒸和红烩菜肴。美国人在用餐时的禁忌主要有以下六点:一、不允许进餐时发出声响;二、不允许替他人取菜;三、不允许吸烟;四、不允许向别人劝酒;五、不允许当众脱衣解带;六、不允许议论令人作呕之事。 日本 日本人一般不吃肥肉和猪内脏,也有人不吃羊肉和鸭子;招待客人忌讳将饭盛过满过多,也不可一勺就盛好一碗;不能把饭盛得过满或带尖。作为客人就餐时,忌讳只食用一碗就说够了,第二碗饭即使是象征性的,也应要求添饭,只吃一碗认为是象征无缘;忌讳用餐过程中整理自己的衣服或用手抚摸、整理头发,因为这是不卫生和不礼貌的举止;日本人使用筷子时忌把筷子放在碗碟上面。就餐时禁忌口含或舌添筷子,忌讳含着食物讲话或口里嚼着东西站起来,否则会被认为缺乏教养。在外国人看来,日本的餐桌礼仪是十分讲究的,但吃面条的时候似乎是个例外。日本人吃汤面时毫不掩饰声响,而且一定会发出响亮的吸溜声。游客最好也入乡随俗,以表示感谢主人的盛情款待。另外在吃米饭或喝汤时,一定要把碗端起来,让碗口冲着自己。 法国 在法国,如果饭菜还没尝就加调味品的话,厨师是会很不高兴的。而且,客人在吃饭前一定要关闭手机,以免就餐被打断。这里很少用点心盘来盛面包,所以直接把面包放在桌布上就可以。只有在你希望添酒时,再把杯子里的酒一饮而尽,否则最好剩一些。法国人用餐时,两手允许放在餐桌上,但却不许将两肘支在桌子上,在放下刀叉时,他们习惯于将其一半放在碟子上,一半放在餐桌上。 吃法国菜的礼节:

地理 世界之最知识点汇总

世界之最知识点汇总 海拔最高的洲:南极洲 海拔最低的洲:欧洲 跨纬度最多的洲:亚洲 最热的洲:非洲 山脉最多的洲:亚洲 活火山最多的洲:亚洲 高峰最多的洲:亚洲 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俄罗斯 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 人口最密的国家:摩纳哥 跨两洲的城市:伊斯坦布尔水城:威尼斯佛教寺院:泰国伊斯兰圣地:麦加电影城:洛杉矶啤酒城:慕尼黑汽车城:底特律港口:鹿特丹 最冷的首都:雷克雅未克雾都:伦敦音乐之都:维也纳 地壳最薄:太平洋海沟 分布最广的海洋生物:硅藻 最长的城墙:长城 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汉语 使用最广的语言:英语 最着名的金塔:缅甸瑞光大金塔 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中国、尼泊尔边界)海拔8848米 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中国西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 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南美洲)500万平方千米 最长的河流:尼罗河(非洲)6671千米流量 最大的河流:亚巴逊河(南美洲)入海流量每秒11万立方米,占全球入海流量的1/5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亚马逊河(南美洲)700万立方千米含沙量 最大的河流:黄河(中国)37千克/立方米 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美国、加拿大边界)8.24万平方千米 最大的咸水湖:里海(欧洲)37.1万平方千米 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俄罗斯)1620米 落差最大的瀑布:安赫尔瀑布(委内瑞拉)979米 最大的平原:亚马逊平原(南美洲)560万平方千米 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非洲北部)777万平方千米 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亚洲)300万平方千米 陆地最低点:死海(亚洲西部)-392米 热极:巴士拉(伊拉克)58.8℃(1991年)

冷极:南极极点附近-89.2℃(1983年) 雨极:乞拉朋齐(印度)26416毫米(1961年) 旱极:阿塔卡拉沙漠(智利北部)连续91年无雨(1845年—1936年)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非洲)337万平方千米 最长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南、北美洲)1.5万千米 最高的死火山:阿空加瓜山(南美洲)6960米 最大的火山口:阿苏山(日本)周长达100千米 最大、最深的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中国)长496.3米 最长的洞穴:猛犸洞(美国)长240千米 最大的三角洲:恒河三角洲(亚洲)8万平方千米 海洋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太平洋最深处)11034米 最大的海:珊瑚海(太平洋西南)479万平方千米 最小的海:马尔马拉海(亚、欧两洲之间)1.1万平方千米 最长的海峡:莫桑比克海峡(非洲)1670千米 最大的珊瑚礁:大堡礁(澳大利亚)21万平方千米 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亚洲)243万平方千米 最大的海湾:孟加拉湾(印度洋)217万平方千米 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北美洲)217.56万平方千米 最大的海:珊瑚海(479万多平方公里),其次阿拉伯海和南海 最小的海:马尔马拉海,其次亚速海和渤海 盐度最高的海:红海,也是最年轻的海 盐度最低的海:波罗的海 唯一没有海岸线的海:马尾藻海 岛屿最多的海:爱琴海 最着名的涌潮:钱塘江潮 最大的洋:太平洋,也是最深的,水温最高的,锰结核最多的 最小的洋:北冰洋 海运最繁忙的洋:大西洋 最大的洋流:西风漂流,也是最大的寒流 最大的暖流:墨西哥暖流 面积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 最高的岛屿:新几内亚岛,也是分属两国的最大岛屿 唯一分属三国的岛屿:加里曼丹岛 最长的海峡:莫桑比克海峡 最深的海峡:德雷克海峡,也是最宽的海峡 最曲折的海峡:麦哲伦海峡 船只通过最多的海峡:英吉利海峡 石油运输最繁忙的海峡:霍尔木兹海峡

浅谈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大学 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 浅谈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 系 姓名文博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专业生态学 年级硕士一年级 学号 D1*******

任课教师明 完成时间2014年11月25日 浅谈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文博 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摘要: 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是一个古老的话题,7000年前河姆渡先民就对周边的地理环境进行改造,并生存下来,以此开创“骨器时代”[1]。人类社会发展所需的生产资料来于自然环境,这就不可避免的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破坏的程度逐步加深,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利益,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近年来,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是全世界的热点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就二者关系作简要叙述,并讨论如何正确、客观地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人类;社会发展;环境问题;破坏

Discuss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Qian Lifu Anhui University, School of Life Science Abstract: the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is an old topic, Hemudu ancestors, which created a "bone age", transformed the surrounding geographic

十个国家的饮食习惯

英国:英国人会保养,早上睁眼就先喝“被窝茶”。以茶冲去睡意后,麦片、牛奶、果汁、黄油点心、三明治、煮鸡蛋等都要逐一享用。他们的午餐、晚餐一般为两菜一汤,牛肉、羊肉、鸡鸭、鱼等搭配使用,外加点心、水果和咖啡。他们对一日三餐并不要求质量,即清淡、鲜嫩、焦香、不辣。而且各种调味一应俱全,自由挑选以适合自己的口味。除一日三餐外,英国人还十分讲究“午后茶”。公私机关每天下午4点半免费供应红茶,另加白糖、牛奶或少许点心。在上层社会,邀请朋友饮茶次于设宴,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交方式。 法国:从17世纪起,所谓西餐一般都指的是法国菜。法国人喜欢吃肥嫩的猪、牛、羊肉和各种香肠、虾、钱、蛋、禽、牡蛎、蜗牛以及新鲜蔬菜。烹调中喜欢用大蒜、香草、蕃茄、丁香等为配料,花色品种繁多,他们和英国人一样爱喝清汤。法国是名酒白兰地、香槟的故乡,他们喝酒很讲究,一般吃肉类和家禽用舍利酒、麦台酒;吃野味用红酒;吃海味则饮白兰地;喝汤时配葡萄酒;吃各种水果和点心大都用甜酒。 德国:德国人用餐大概最符合营养学家关于“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的建议。他们一向对早餐、午餐较重视,晚餐较简单。像其他欧洲国家一样,喜欢吃猪肉、牛肉、鸡鸭和野味,以及蛋糕、甜心和各种水果,尤其爱喝啤酒。慕尼黑是世界闻名的“啤酒城”。然而德国人不大爱吃鱼、虾及海味,而且有一种吃鱼时不说话的风俗。他们不喜欢过于肥腻、辛辣的食品,更忌食核桃。德国人在吃晚餐时喜欢关掉电灯,只点几根小蜡烛。 意大利:意大利饮食的主要特点是以各种面食类,如葱卷、馄饨、通心粉、炒饭等到作为菜,而不当主食食用。吃著名的意大利通心粉时,千万不要用餐刀把通心粉割成小段食用,也不要用匙把粉送入口中。最好的方法是用叉子把通心粉卷成团再吃。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意大利有一种很有名气的面食—比萨饼,是用发酵的白面烤成的,上面带馅,其在意大利普遍的程度,就好像油条、麻花在中国一样。 美国:由于历史原因,美国和英国的饮食习惯接近而且美国人也是很讲求质量,不求数量。美国人一般不在厨房中用调料,而像英国人一样把各种调料放在餐桌上请君自便。美国人也很讲究味道,要清淡不腻,咸中有甜。蒜及酸辣食品一概不食,更不吃肥肉、清蒸和红烧食品,忌食动物内脏。除此之外,美国人爱喝矿泉水、可口可乐、啤酒等饮料。而威士忌、白兰地等酒类平时则当茶喝。美国人十分讲求时间和效率,快餐业十分兴盛,最受欢迎的食品是“热狗”、汉堡和炸面包圈等。 俄罗斯:俄罗斯主食一般以面食为主,喜欢吃鱼、蛋、鸡、虾、猪肉、牛肉、以及土豆、黄瓜、萝卜、洋葱等蔬菜。喜欢吃酸味食品,例如酸奶、酸黄瓜,喜欢焖、煮、烩、炸、烤制食品。俄罗斯人还喜欢吃鱼肉、各种肉末、鸡蛋和蔬菜制成的包子,特别喜欢吃鲱鱼、鲑鱼、鳟鱼、烟熏过的咸鲤鱼等制成品及部分海味。但肉类、家禽等到菜肴和各种肉饼,要烧得很熟才吃。俄罗斯人口重,食物一般都咸且油腻。俄罗斯人很重视早、中餐,晚餐较简

2018秋季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复习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知识点1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1、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称为自然资源。 2、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可以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称为可再生资源。如土地、阳光、森林、水、风能、水能等。几乎不可再生,用一点就少一点的自然资源,称为非可再生资源。如煤炭、矿石、石油、天然气、核燃料等。 知识点2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1、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种类相当齐全。但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①我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3位,但人均却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 ②我国矿产资源总量居世界第3位,但人均却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 ③我国耕地面积居世界第4位,但人均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5. ④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 ⑤我国森林面积居世界第5位,但人均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 2、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快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大幅增加,我国自然资源相对短缺、人均不足且仍在下降的状况更加突出。 缓解资源紧缺的措施是 ①改进技术、加强资源利用率,加强资源的回收再利用 ②扩大资源进口的渠道 ③开发新材料、新能源 ④培养节约能源的意识

基础过关 1、下列选项中全部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A.土地、淡水、铁矿石 B.空气、汽油、野生动物 C.钢铁、闪电、阳光 D.杂交水稻、森林、煤炭 2、下列哪组资源只要注意保护和培育就能实现可持续利用() A.耕地、水 B.煤炭、森林 C.天然气、水 D.森林、铁矿 3、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资源分布不均 B.资源更新缓慢 C.自然资源浪费严重 D.人口太多 能力提升 1、2017年,我国在南海神狐海域可燃冰(又称为天然气水合物)试开采中,成为首个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世界上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天然气在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可能会提高 C.可燃冰是可再生能源 D.不需要再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 2、阅读材料回答总题。 材料一漫画《所剩无几》(见右图) 材料二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位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却远低于世界水平。 (1)材料一反映了问题 (2)产生材料二问题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3)近年来,我国从石油出口国变成进口国,主要原因是() A.我国石油产量逐渐减少 B.石油现在已接近枯竭 C.因经济发展对石油需求量增大 D.不重视石油开采 知识点3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少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兰州商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开题报告 论文(设计)题目: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学院、系:统计系 专业 (方向):统计 年级、班: 08统计(1)班 学生姓名:陈娟娟 指导教师: 2011 年11 月25 日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摘要 本文开始先阐述人类自起源至今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表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自古有之,引出当今世界的一大主题:人类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而后,文章主要从各种环境问题入手,分别对当前世界各种严峻的环境问题一一列举,主要是:人口急剧增长对环境的影响、土地资源、森林资源锐减、矿产资源过度利用带来的各种环境问题作出详尽的分析论证,又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对其原因进行了深刻的思考,深切剖析了各种环境问题的起因和对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带来的各种影响,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最后,突出文章的主题,呼吁人类爱护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目录 一、摘要 (1) 二、正文部分 (2) 参考文献 (16)

“正文部分”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自有人类始即有环境问题。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自古有之,它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的。当前世界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环境问题产生于人类社会发展和经济活动不断加强的同时,由于社会发展中一些不合理的作法破坏了自然界物质循环和能量传输的基本规律,造成环境恶化,危及人类生活。要解决已出现的环境问题,预防新环境问题产生,就要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按自然规律办事,只有这样才能寻求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自然环境是人类生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础,更是社会物质生活正常进行必备的条件,对人类的一切经济活动都起着极大的制约作用。 从古自今,为改造自然,人类不断与自然环境进行着斗争,给环境带来了深刻影响,但在各个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又存在极大的差异。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是随着人类发展、人的思维能力和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而变化的。 自诞生之日起,人类就必须在已有着几百万物种的自然环境中进行激烈的争斗。起初,人类必须在与其他物种共处的居住区内获得自己的位置:随后,在争夺食物与安全的竞争中,人类逐渐占据了上风;不久,人类凭借聪慧的大脑、灵巧的双手以及精巧的工具作为武器和掩护体,人类在与其他动物的竞争中掌握了绝对的优势;至此人类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