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药物注射管理规范
化疗药物注射管理制度

化疗药物注射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化疗药物注射管理工作,确保医务人员操作安全,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化疗药物治疗的效果,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涉及化疗药物注射管理的一切工作。
三、管理人员1.化疗科护士长:负责化疗药物注射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督导。
2.化疗科护士:负责具体的化疗药物注射操作工作。
四、注射器具1. 化疗药物注射器具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一次性使用。
2. 注射器具应放在干燥、通风良好、无异味的地方存放,避免阳光直射。
3. 注射器具在使用前应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消毒处理。
五、化疗药物管理1. 化疗药物的配制应在专门的药房内进行,严格按照医嘱和要求完成。
2. 完成化疗药物的配制后,应对药物进行标注,标注内容包括:药物名称、浓度、配制日期、有效期、操作人员等。
3. 进行化疗药物注射前,应核对患者的身份和相关医嘱信息。
六、注射操作流程1. 获取医嘱信息,核对患者的身份和相关信息。
2. 准备好所需的药物和注射器具。
3. 按照医嘱要求,进行药物注射。
4. 完成注射后,及时进行药物残余量记录和污染物处理。
七、安全防护1. 注射过程中,需要做好手部消毒,并佩戴防护手套。
2. 注射操作结束后,应及时清洗双手,并做好个人防护。
3. 在操作过程中,应提高警惕,防止工具伤及自己或患者。
八、不良反应处理1. 如果患者在化疗药物注射后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停止注射操作,并报告医生。
2. 医生应及时对患者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3. 在对患者进行不良反应处理时,应注意个人防护,避免受到药物污染。
九、记录管理1. 对每一次化疗药物注射操作,都应及时进行记录,内容包括:患者的身份信息、医嘱内容、注射药物名称、剂量、注射时间、操作人员等。
2. 对于药物的残余量和废弃物,也应及时进行记录,并按照规定进行处理。
十、药物残余和废弃物处理1. 对于化疗药物的残余量和废弃物,应按照医院相关规定进行处理,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污染。
日间化疗管理制度

XXXXXXXX人民医院日间化疗管理制度一、定义:就是依照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随治随走的治疗方式。
它让患者真正做到白天化疗晚上回家,是一种安全、经济、高效住院化疗模式。
二、目的:为了进一步规范日间化疗的管理,提高化疗的安全性和效果,现制定本管理制度。
三、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日间化疗人员,包括医师、护士、病人及其家属。
四、权责:4.1临床科主任:负责制度落实;4.2医务科、护理部:负责制度督查;4.3医疗安全委员会:负责制度监管。
五、内容:5.1 化疗前5.1.1.病人的化疗方案应当由医生在诊断和治疗计划中制定并告知病人及其家属。
5.1.2.在化疗计划开始前,医生应当向病人及其家属详细解释化疗的原理、方法、预防和治疗副作用等,以及化疗的注意事项。
5.1.3.针对病人的情况,医生应当对化疗方案进行个性化调整,如剂量、给药方式等,保证化疗的最大安全性和治疗效果。
5.1.4.在化疗开始前,护士应当对病人进行细致的评估和筛查,筛查出已知的、可能出现的化疗副作用,并与医生进行沟通,并根据医生的指示落实相关的护理措施。
5.1.5.在准备化疗前,护士应当核对病人的个人信息,如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诊断,及治疗方案等与医生进行对照核对。
5.1.6.护士应当为病人测量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并记录在患者护理记录单上。
5.1.7.针对要化疗的患者,医生应当向患者详细解释穿刺和化疗的过程,使病人获得充分的知情同意。
5.1.8.医生应当向病人介绍化疗后端脑袋症状,如头晕、乏力等,及其处理方法,并告知病人如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报告护士。
5.1.9.在化疗前,护士应当仔细核对化疗药物的名称、剂量、途径和时间等有关信息,如有疑问应及时与医生沟通,确保数目准确无误。
5.2化疗过程中5.2.1在化疗过程中,医生应当随时注意病人的病情和化疗副作用的情况,及时调整和治疗。
5.2.2.化疗过程中,护士应当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并及时报告医生,根据医生的指示处理和护理。
化疗药物注射管理规范

化疗药物注射管理规范为了减少化疗药物注射时对患者的不良后果,进一步提高护士操作水平,特制定我院化疗药物注射管理规范.一、基本要求1、发疱性药物外渗后可以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建议中心静脉输入,其他化疗药物使用外周静脉输注时,应选择粗且弹性较好的静脉,并要有计划地使用静脉和选择合适的输液器。
2、化疗操作必须有经过科室专门培训的注册护士执行,穿刺的护士,要取得我院静脉留置针技术准入资格,静脉穿刺技术娴熟、准确率高.3、认真执行医嘱制度及查对制度,输注化疗药物时需经双人核对床号、姓名、剂量、用药途径,并双签名。
二、化疗药物治疗的护理1、护士必须了解患者病情及化疗方案,熟悉药物的分类、给药方法和给药速度、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等。
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配置药液和给药,药物须现配现用。
联合化疗时,应注意化疗药物的先后顺序。
2、护士操作前必须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化疗程序、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
3、护士配置化疗药物时,做好自我防护和隔离工作:戴口罩、帽子、乳胶手套,穿一次性隔离衣等。
怀孕和哺乳期的工作人员应避免接触化疗药物。
4、注射时必须用0。
9%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做引导,确认在血管后,方可注入化疗性药物。
5、输液期间加强巡视,原则上30—60分钟巡视一次,在输液卡背面上做好巡视记录,注意倾听患者主诉,观察输注局部有无肿胀、疼痛,滴液是否通畅及全身反应,一旦滑出,立即停止输入,汇报医生并及时妥善处理.6、注射完毕后,必须用0。
9%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静脉冲式冲管,拔针后按压进针处5—10分钟,甚至更长时间,并要继续观察穿刺血管有无异常情况.7、在执行静脉化疗操作时,应有专人负责护理,从药物的核对、配置、静脉穿刺、用药到结束,尽量在当班内完成,如需交班,应严格执行床边交接,并详细记录。
8、如果发生化疗药物外渗,要按照规范及时处理并填写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单,逐级上报,并进行跟踪监控。
9、建立定期随访制度,化疗结束患者出院时,必须提供详细的出院指导,出院后还要定期随访,了解化疗后患者的恢复情况,为患者提供必要的指导,保证下个周期化疗按期顺利执行。
化疗药物静脉注射注意事项

CTX 环磷酰胺200mg/支iv 或ivdrip 0.9%NS 注射用水现配现用注意要多喝水,滴速以30~40滴/分为宜。
大剂量使用时应水化利尿,同时是使用尿路保护剂(美斯那),预防出血性膀胱炎;肝肾损害者慎用。
IFO 异环磷酰胺1g/支ivdrip 林格0.9%NS 现配现用泌尿系统毒性反应严重,2.5g/m 溶于生理盐水或林格氏液500~1000ml中要滴3~4小时。
需充分水化,同时用美斯钠解毒;尽可能减少镇静、止痛及麻醉的药同时应用,以减少神经系统毒性。
Mesna 美司那0.4/支iv 或ivdrip 0.9%NS 现配现用在滴异环磷酰胺的同时、滴上后第4小时、第8小时各注射一次。
ADM 阿霉素10mg/支iv 或ivdrip 0.9%NS 5%GS 现配现用防止渗漏,外渗可致组织溃疡、坏死,最好中心静脉给药。
有心脏毒性,化疗时应进行心脏监护避免急性毒性的发生。
应告诉患者尿液可变为红色。
BPI 表阿霉素10mg/支ivdrip 0.9%NS 注射用水现配现用防止渗漏,外渗可致组织溃疡、坏死,最好中心静脉给药。
有心脏毒性,化疗时应进行心脏监护避免急性毒性的发生。
应告诉患者尿液可变为红色。
THP 吡柔比星10mg/支ivdrip 5%GS 现配现用静脉内注射时可引起血管痛、静脉炎。
避免用盐水配药。
30~40滴/分。
注意对心脏的毒性MMC 丝裂霉素2mg/支iv 或ivdrip 0.9%NS 现配现用静脉内注射时可引起血管痛、静脉炎、血栓。
注意观察注射部位尽量减慢注射速度。
切忌药物漏出血管外;监测血象变化因血小板及白细胞会下降,前者尤为明显,可有出血倾向。
CBDCA 卡铂100mg/支ivdrip 5%GS 0.9%NS 现配现用肝肾功能需要监测,骨髓功能有明显抑制。
补液体量不少于2000ml。
输液时应避免日光直射。
DDP 顺铂10mg/支ivdrip 0.9%NS 现配现用肝肾功能需要监测,药避光,500ml宜两小时内滴完。
化疗药物合理使用

多柔比星注射剂
pH值:3.8~6.5 用法用量:静注:单药每次60~75mg/㎡(或 1.2~2.4mg/kg),缓慢注射,每3周1次。联用 每次30~40mg/㎡每3周1次;膀胱内注射每次 30~40mg;胸腔内注射每次30~40mg。本药 总累积量应不超过400mg/㎡。 适宜溶媒:静注用注射用水或0.9%氯化钠注射液 ,浓度为2~5mg/ml;静滴40~60mg/ ㎡溶 于5%葡萄糖注射液200ml。
氟尿啶啶注射液
pH值: 8.4~9.2 用法用量:静脉注射 单药治疗 每日10~20mg/kg,连 用5~10日,每个疗程5~7g(甚至10g)。静脉滴注 每日 300~500mg/㎡,滴注时间不少于6~8小时(常用输液 泵连续24小时给药),连用3~5日。动脉插管注射 原发 性或转移性肝癌:每次750~1000mg。腹腔内注射 每 次500~600mg/㎡,每周1次,2~4次为一个疗程。儿 童静脉滴注 每次10~12mg/kg。 适宜溶媒:静注500~700mg或300~500 mg/㎡溶于 生理盐水20~40ml;静滴300~500 mg/㎡溶于生理 盐水或5%葡萄糖氯化钠500~1000ml;动脉插管: 750~1000mg稀释于5%葡萄糖液1000mL。腹腔内 注射 每次500~600mg/㎡溶于生理盐水10~20ml。
氟尿啶啶注射液
给药速度:静注10min,静滴6~8h或持续滴注 46~48h 稳定性: 本品为无色或淡黄色,如为暗黄、琥珀色或褐色 不可使用,PVC不吸附本品。 相互作用:与甲氨喋呤合用时,应先给甲氨喋呤间隔6h后 再给本品,以增强疗效和减低毒性;与亚叶酸钙合用时, 应先给予亚叶酸钙后再给本品,以减低毒性。
给药速度:静注5min;静滴1~4小时
化疗药物配置的操作规程(3篇)

第1篇一、操作前准备工作1. 确保配药室符合生物安全要求,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并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
2. 操作人员应穿戴一次性防护服、帽子、口罩、双层手套、防护眼镜或眼罩。
3. 准备好无菌纱布、无菌棉签、无菌注射器、无菌针头、无菌容器、无菌手套等。
4. 仔细核对化疗药物名称、规格、剂量、批号等信息,确保无误。
二、化疗药物配制步骤1. 打开化疗药物安瓿,用无菌纱布包裹,沿安瓿壁缓缓注入溶媒,待粉末浸透后再搅动。
2. 将化疗药物稀释至所需浓度,注入无菌容器中。
3. 使用无菌注射器抽取化疗药物,插入双针头排除瓶内压力,防止针栓脱出造成污染。
4. 在抽取药液后,瓶内进行排气和排液,再拔针,不可使药液排于空气中。
5. 将化疗药加入瓶装液体后,抽尽瓶内空气,避免瓶内压力过大导致更换液体时药液外溢。
6. 核对化疗药物名称、规格、剂量、批号等信息,确保无误。
7. 将配好的化疗药物放置在生物安全柜内,避免污染。
三、操作时的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中,注意避免化疗药物溅出,造成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损伤。
2. 配制化疗药物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防止交叉感染。
3. 操作完毕后,及时更换手套、防护服等,并洗手。
4. 操作过程中,如发现化疗药物有浑浊、变色、沉淀等现象,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上级。
5. 配制化疗药物时,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6. 定期对配药室进行清洁消毒,保持环境整洁。
四、操作后处理1. 操作完毕后,将配好的化疗药物放置在指定位置,并贴上标签,注明药物名称、规格、剂量、配制日期等信息。
2. 如有化疗药物剩余,按照规定进行处理,防止浪费和污染。
3. 如有化疗药物泄漏或污染,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防止环境污染。
4. 如有化疗药物操作失误或意外事件发生,立即报告上级,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五、培训与考核1. 操作人员应接受化疗药物配置相关培训,了解化疗药物的性质、配制方法、注意事项等。
2. 操作人员应参加化疗药物配置操作考核,确保操作技能熟练。
日间化疗相关管理制度

日间化疗相关管理制度日间化疗是一种新型的医疗模式,通过在白天将患者进行化疗治疗,晚上回家休息,实现病人尽可能地维持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为了保证日间化疗的顺利进行,需要建立一套专门的管理制度。
本文将重点介绍日间化疗的管理制度。
1.权责明确制度日间化疗的管理制度应当明确各级工作人员的职责,包括医务人员、护理人员、科室负责人等。
医务人员要按照临床指南规范进行选择化疗方案,并对患者进行详细讲解。
护理人员要负责化疗药物注射、输液的监测和护理,确保化疗过程中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2.安全管理制度日间化疗管理制度应包括安全管理方面的内容。
如医务人员要求患者在进行化疗前进行必要的检查,确保患者身体状况稳定,适合进行化疗。
护理人员在进行药物注射、输液时要遵守规范操作,严格控制药物的剂量,避免过量。
同时要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保证患者的安全。
3.管理流程规范化日间化疗全过程应建立规范化的管理流程,包括患者的初诊、化疗方案的选择、化疗前的检查、化疗过程中的护理和监测、化疗后的随访等。
通过规范化的流程,可以确保化疗的质量和效果,并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4.患者教育和心理支持日间化疗管理制度还应包括患者教育和心理支持的内容。
患者教育是指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帮助患者了解化疗的过程、注意事项等。
心理支持是指医务人员通过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并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支持,帮助患者积极应对化疗过程中的困难和压力。
5.数据管理和质量控制日间化疗管理制度还应包括数据管理和质量控制方面的内容。
通过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可以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化疗方案、化疗剂量等,及时获取和分析化疗的相关数据,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质量控制是指对日间化疗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证化疗的质量和安全。
6.知识培训和继续教育为了保证日间化疗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需要对医务人员和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和继续教育。
医务人员应定期参加专业会议和学术讲座,更新化疗知识和技术。
化疗药物使用与管理规程

化疗药物使用与管理规程一、化疗药物的配置1.配置化疗药物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合格方可参加化疗药物的配置、使用、观察和意外事件的处理,孕期和哺乳期妇女不能从事化疗药品配制工作。
2.配置化疗药物的护士操作前洗手、穿防护衣、戴帽子、口罩,戴防护眼镜和双层乳胶手套。
操作台面铺一次性治疗巾,以减少药液污染。
配药间配备生理盐水、止血药物和剪刀、棉签及洗眼设施。
3.配药时,应注意勿使药液溅出或气雾逸出。
锯安瓿前应轻弹其颈部,使颈部和顶端的药液落于瓶底,垫无菌纱布折断安瓿;对于粉剂药物,应小心沿瓶壁缓慢注入溶解剂,待药粉浸没后再行摇匀,以防粉末逸出;操作小玻璃瓶时,应注意排气,避免由于压力过高使药液溢出;使用针腔较大的针头抽取药液,所抽药液不宜超过注射器容量的3/4,防止药液外溢。
4.化疗药现配现用。
配好的化疗药物应贴上醒目的标签,注明患者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时间。
5.加药完毕立即脱去手套,再用流动水彻底冲净双手,切勿戴手套触摸其它物品。
6.配药使用过的一切污染物应放置于专用污物袋中集中封闭处理。
二、化疗药物的输注1.化疗前了解患者的基础资料,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心电图、白细胞、血红细胞、血小板、骨髓像、肝功能、肾功能等。
有心脏疾病患者或老年患者要进行心电监护。
2.指导患者保持安静,精神愉快。
3.选择合适的静脉穿刺。
4.输注时不能用有化疗药液的针头直接穿刺血管或拔针。
应先用0.9%氯化钠建立静脉通路,熟练穿刺技术,力求一针见血。
穿刺成功后正确固定针头,避免滑脱和刺破血管壁,检查注射部位有无红肿、疼痛,确认静脉回血良好,没有渗出,入壶化疗前有关药物,之后接上稀释好的化疗药,确保输液管接头处衔接紧密,以免药液外漏。
5.静脉推注化疗药物时,应缓慢推注,边推注边抽回血,以确保针头在静脉内。
6.如果同时输注多种化疗药,则先输注浓度小、刺激性小的一种。
每2种物输注中间,应用0.9%氯化钠冲管,然后再输注下一种药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疗药物注射管理规范
为了减少化疗药物注射时对患者的不良后果,进一步提高护士操作水平,特制定我院化疗药物注射管理规范。
一、基本要求
1、发疱性药物外渗后可以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建议中心静脉输入,其他化疗药物使用外周静脉输注时,应选择粗且弹性较好的静脉,并要有计划地使用静脉和选择合适的输液器。
2、化疗操作必须有经过科室专门培训的注册护士执行,穿刺的护士,要取得我院静脉留置针技术准入资格,静脉穿刺技术娴熟、准确率高。
3、认真执行医嘱制度及查对制度,输注化疗药物时需经双人核对床号、姓名、剂量、用药途径,并双签名。
二、化疗药物治疗的护理
1、护士必须了解患者病情及化疗方案,熟悉药物的分类、给药方法和给药速度、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等。
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配置药液和给药,药物须现配现用。
联合化疗时,应注意化疗药物的先后顺序。
2、护士操作前必须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化疗程序、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
3、护士配置化疗药物时,做好自我防护和隔离工作:戴口罩、帽子、乳胶手套,穿一次性隔离衣等。
怀孕和哺乳期的工作人员应避免接触化疗药物。
4、注射时必须用0.9%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做引导,确认在血管后,方可注入化疗性药物。
5、输液期间加强巡视,原则上30—60分钟巡视一次,在输液卡背面上做好巡视记录,注意倾听患者主诉,观察输注局部有无肿胀、疼痛,滴液是否通畅及全身
反应,一旦滑出,立即停止输入,汇报医生并及时妥善处理。
6、注射完毕后,必须用0.9%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静脉冲式冲管,拔针后按压进针处5—10分钟,甚至更长时间,并要继续观察穿刺血管有无异常情况。
7、在执行静脉化疗操作时,应有专人负责护理,从药物的核对、配置、静脉穿刺、用药到结束,尽量在当班内完成,如需交班,应严格执行床边交接,并详细记录。
8、如果发生化疗药物外渗,要按照规范及时处理并填写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单,逐级上报,并进行跟踪监控。
9、建立定期随访制度,化疗结束患者出院时,必须提供详细的出院指导,出院后还要定期随访,了解化疗后患者的恢复情况,为患者提供必要的指导,保证下个周期化疗按期顺利执行。
三、用物处理
1、配置化疗药物,使用过的废弃物应放置在双层专用的塑料袋内集中封闭处理,以免药物蒸发污染室内空气。
2、在处理患者化疗后排泄物(尿液、粪便)、呕吐物时,必须戴手套以免沾染皮肤。
水池、马桶用后,应反复用水冲洗。
青山埋白骨,绿水吊忠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