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仪的认识与使用 实验报告
全站仪的使用实验报告

全站仪的使用实验报告篇一:全站仪综合试验报告一、实验题目全站仪的应用二、实验目的1、测距综合试验实验报告熟知全站仪的基本构造、操作原理、操作流程、主要功能等,旨在加强同学们理论联系实践的动手能力,为毕业出去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实验基本原理(1)光电测距仪发出红外光束到目标点位处调平后的棱镜经反射回来,全站仪计算发出光束的时间点到返回的时间点,从而计算光束运行轨迹的长度,因为光在不同介质中的运行速度的不同,所以要求精确测量时应避免大雾、高温、和空气潮湿的天气,全站仪中有测温度和测气压的装置,测得温度和气压后生成一个改正系数,在全站仪每次测距时都参与计算,尽管如此,全站仪仍然不能把所有气象因素都计算在内,所以在进行要求精度较高的测量时应选在晴朗、空气质量较好的天气进行。
(2)大气折光对测距的影响:光越靠近地面时折光越大,仪器支起应高出地面1m以上,特别在高温天气,靠近地面处的气浪非常大,造成的折射率也非常大,要避免在这种天气进行高精度测量。
(适用所有仪器)(3)棱镜常数:光在玻璃中的折射率为1.5-1.6,在空气中近似等于1,光在玻璃中传播比空气中慢很多,所以光经过棱镜中所用时间较空气中长,测得距离会比实际增大一定的距离,增大的部分为棱镜常数,这个在说明书中有所标注。
2、测角3、误差与经纬仪的原理是一样的仍旧采用度盘,从度盘采用电扫描和电子元件进行自动读数和液晶显示,以便把测得的角度生成电子数据,为全站仪内部计算提供数据。
因为常用全站仪的光电测距测距中误差为±5mm左右,(我国现行城市测量规范将测距仪划分为两级,即,一级:为中误差小于5mm,二级为中误差大于5mm小于10mm),梭镜对中的高度误差,以及竖直角测量误差等各项因素的影响,所累积的误差是很大的,所以不宜用全站仪进行要求高程精度比较高的测量工作。
4、全站仪内部运算在进行坐标放样和坐标测量工作中,全站仪在已知点建站后,用另一通视的已知点做为后视,然后测距,测距后全站仪根据这两个已知点自动进行内部运算,计算出这条边的坐标方位角,此时以这条边为起始边就可以进行测量工作了。
全站仪测量实习报告范文3篇

全站仪测量实习报告范文 (2)全站仪测量实习报告范文 (2)精选3篇(一)全站仪测量实习报告一、实习基本信息:实习单位:XXX工程测量有限公司实习时间:2021年4月1日至2021年4月30日实习地点:XX市XX区XX街道XX路XX号二、实习目的:通过实习,掌握全站仪的基本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了解全站仪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并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测量任务。
三、实习内容:1. 学习全站仪的基本原理和构造,了解其测量原理和测量误差的影响因素。
2. 学习全站仪的基本操作方法,包括开关机、参数设置、测量模式选择等。
3. 学习全站仪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数据下载、导出和处理等。
4. 学习全站仪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包括线路测量、点位测量、坐标测量等。
5. 参与实际工程测量项目的现场测量工作,包括测量设备的设置与校准、测量数据的采集与处理等。
四、实习收获:1. 熟练掌握了全站仪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能够独立进行全站仪的开机、参数设置、测量模式选择等操作。
2. 掌握了全站仪的数据处理方法,能够将测量数据下载、导出并进行必要的处理。
3. 了解了全站仪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测量模式和方法进行测量。
4. 提升了自己的工程测量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工程测量任务,并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通过与同事之间的协作和交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五、实习总结: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刻认识到全站仪在工程测量中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
全站仪作为现代工程测量的主要工具,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和多功能的特点,可以帮助测量人员快速、准确地完成各种测量任务。
在实习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实习单位提供的全站仪设备,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掌握了全站仪的基本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提高了自己的测量能力和水平。
通过与同事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我进一步了解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会了倾听和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了自己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全站仪实验报告实验原理(3篇)

第1篇一、引言全站仪,全称全站型电子测距仪,是一种集成了测角、测距、计算和数据存储等功能的高技术测量仪器。
它广泛应用于工程测量、地形测绘、建筑施工等领域。
本实验报告旨在详细介绍全站仪的实验原理,帮助读者全面理解其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二、全站仪简介全站仪是一种集光、机、电于一体的测量仪器,主要由光学系统、电子系统、机械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组成。
它能够实现角度、距离、坐标等测量,并具有数据存储、传输和处理功能。
三、实验原理1. 电子测距原理电子测距是全站仪的核心功能之一,主要基于以下原理:(1)脉冲法测距:全站仪发射一束红外光或激光,经目标反射后,测量光束往返传播的时间。
根据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 m/s),计算出光束传播的距离。
(2)相位法测距:相位法测距是一种更精确的测距方法。
全站仪发射连续波信号,通过测量接收到的信号相位变化,计算出光束传播的距离。
2. 角度测量原理全站仪的角度测量主要包括水平角和竖直角测量:(1)水平角测量:全站仪利用水平角测量系统,通过测量目标点与测站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计算出水平角。
(2)竖直角测量:全站仪利用竖直角测量系统,通过测量目标点与测站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计算出竖直角。
3. 数据处理原理全站仪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坐标计算:根据测站坐标、后视点坐标和观测角度,计算目标点坐标。
(2)高程计算:根据测站高程、后视点高程和观测角度,计算目标点高程。
(3)距离计算:根据测站坐标、后视点坐标和观测角度,计算两点之间的距离。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熟悉全站仪的操作方法,检查仪器状态,确保仪器正常工作。
2. 测站设置:将全站仪安置在测站上,对中整平,设置测站坐标。
3. 后视点设置:选择合适的后视点,输入后视点坐标。
4. 观测:进行水平角、竖直角和距离观测,记录观测数据。
5. 数据处理:根据观测数据,计算目标点坐标、高程和距离。
测量实习报告:实验四全站仪的认识与使用及地形图认读12[精选五篇]
![测量实习报告:实验四全站仪的认识与使用及地形图认读12[精选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8c6ddc24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5b.png)
测量实习报告:实验四全站仪的认识与使用及地形图认读12[精选五篇]第一篇:测量实习报告:实验四全站仪的认识与使用及地形图认读12 实验四全站仪的认识与使用及地形图认读一、目的1、通过实验了解全站仪的构造和主要功能,初步掌握其使用方法。
2、了解地形图的内容,学会判读地貌和地物,并掌握地形图的应用。
二、要求1、了解全站仪的构造和主要功能,熟悉全站仪主要部件名称和操作,练习使用全站仪测定角度、距离、高差等。
2、理解等高线的概念,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区别各种基本地形的特点,学会在地形图上识别各种地形;初步掌握地形图地物的判读、确定点的高程、两点之间的距离和方位角。
三、仪器工具1、全站仪、反射棱镜、小钢尺、温度计,气压计、记录板。
2、1:1000或1:2000地形图一幅,直尺、量角器等。
四、实验时间2学时,全站仪的认识与使用、地形图认读各1学时。
五、方法与步骤(一)全站仪的认识与使用1、安置仪器:在指定点位上安置全站仪(对中、整平),量取仪器高、棱镜高。
2、认识仪器:指出全站仪各部件的名称和作用,并熟悉其使用方法3、角度测量:先将全站仪设置成角度测量状态,盘左瞄准起始目标,将起始读数置零(或所需数值),然后顺时针转动照准部瞄准终了目标读出并记下显示屏上的数据,终了读数减去起始读数即得半测回角值。
倒转望远镜用盘右位置瞄准终了目标,读出并记下显示屏上的读数,然后逆时针转动照准部瞄准起始目标,读出并记下显示屏上的读数,盘右的终了读数减去起始读数得下半测回角值,两个半测回角值的平均值即得一测回角值。
4、距离和高差测量:先将全站仪设置成距离测量状态,输入仪器高,棱镜高,棱镜常数、气象要素,然后瞄准棱镜中心按测距键,约4秒后显示所测距离(按斜距键,得二点间斜距;按平距键,得二点间平距;按高差键,得二点间高差。
)(二)地形图认读地形图上的地物地貌是用各种符号表示的,国家颁布的地形图图式是地形图 1符号的统一规定,要读图必需认识图上符号,地形图使用者应当备有一本图式。
全站仪的使用和操作的实验报告

全站仪的使用和操作的实验报告1. 引言全站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地面上的点在三维空间中位置和坐标的仪器。
它主要由望远镜、测距仪、自动水平器和数据处理系统等部分组成。
全站仪具备高精度、高效率和方便携带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建筑、土木工程和测绘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掌握全站仪的基本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
2. 实验设备•1台全站仪•三脚架•杆•测量点3. 实验步骤步骤一:全站仪的架设将三脚架放置在需要进行测量的点上,调整脚架使其稳定平衡。
然后将全站仪放在三脚架上,通过调节全站仪的三脚螺旋使其与地面水平。
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全站仪的稳定性和测量的准确性。
步骤二:测量基准点选取一个基准点作为参考点进行测量,可以是地面上突出的物体或者已经确定坐标的点。
在全站仪上设置基准点的坐标,并记录下来供后续测量使用。
步骤三:测量其他点的水平方向角通过望远镜观测测量点,并将其视线对准。
然后通过全站仪上的角度测量装置测量出点在水平方向上的角度,并记录下来。
步骤四:测量其他点的垂直方向角利用全站仪上的自动水平器,使仪器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然后通过望远镜观测测量点,在垂直方向上调整望远镜的位置,使其与水平线垂直。
利用全站仪上的角度测量装置测量出点在垂直方向上的角度,并记录下来。
步骤五:测量距离利用全站仪上的测距仪,在全站仪和目标点之间进行测量距离。
目前常用的测距仪有电子测距仪和激光测距仪两种类型。
根据具体仪器的使用方法进行操作。
步骤六:计算坐标和距离根据测量得到的角度和距离数据,结合基准点的坐标,利用三角测量原理,计算出其他点的空间坐标。
4.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以上实验步骤,我们成功地完成了全站仪的使用和操作实验,并得到了测量的结果。
根据测量得到的角度和距离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其他点的空间坐标。
这些数据对于建筑和土木工程等领域的测量和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主要来自于仪器的精度和操作者的技术水平。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精度的全站仪,并进行专业的培训和操作。
全站仪的认识和使用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全站仪的认识和使用实验报告篇一:全站仪的认识与使用实验报告全站仪的认识与使用实验报告1.实验时间:指导老师:分组号及成员:实验地点:2.实验目的:3.实验仪器及工具:4.实验任务及要求:5.实验步骤:6.实验数据记录及计算:全站仪测量记录表组别:仪器号码:年月日7.实验结果分析:8.实验总结:教师评价:篇二:全站仪操作与认识实验《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课程实验指导书孟祥来编适用专业:地理信息与遥感黑龙江工程学院·测绘工程学院年月实验—全站仪的认识及使用一、实验目的(1)了解全站仪的基本构造及性能,熟悉各操作键的名称及其功能,并熟悉使用方法。
(2)掌握全站仪的安置方法和角度测量、距离测量与坐标测量的基本使用方法。
二、实验组织(1)性质:基础性实验。
(2)时数:课内1学时,课外1学时。
(3)组织:4人1组。
三、实验设备(1)每组5??级全站仪1套(含脚架1个、目标杆1根,棱镜与觇牌1套),记录本自带。
(2)自备:铅笔。
四、实验方法及步骤1.全站仪的构造(1)通过教师讲解和全站仪使用说明书,了解全站仪的基本结构及各操作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2)了解全站仪键盘上各按键的名称及其功能、显示符号的含义并熟悉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和坐标测量模式间的切换。
图1-1全站仪及棱镜2.全站仪测量(1)在小键盘上选择角度测量模式键,切换到角度测量模式,读出水平角、竖直角。
(2)在小键盘上选择距离测量模式键,切换到距离测量模式,读出斜距、平距、高差。
(3)在小键盘上选择坐标测量模式键,进入坐标测量模式,设置测站点坐标、定向,测量未知点坐标。
五、注意事项(1)全站仪使用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爱护仪器。
(2)仪器对中完成后,应检查连接螺旋是否使仪器与脚架牢固连接,以防仪器摔落。
(3)在阳光下使用全站仪测量时,一定要撑伞遮掩仪器,严禁用望远镜正对阳光。
(4)当电池电量不足时,应立即结束操作,更换电池。
2023关于全站仪的实习报告3篇

2023关于全站仪的实习报告3篇全站仪的实习报告篇1教学实习设备:全站仪对中杆三脚架棱镜卷尺等实习过程及具体内容:一、平面控制测量(闭合导线测量)1、导线测量仪器:全站仪、棱镜、棱镜架、记录手簿等。
2、全站仪的使用方法:(1)水平角观测(2)边长测量(3)导线定向3、导线测量原理:用已知控制点的坐标和仪器测得的水平角,斜距,垂直角来算未知点的坐标。
4、5、导线测量步骤:(1)在测区的地形情况选择一定的导线点。
选点时要注意a,相领点之间要通视。
b,点要选在地质坚实的地方。
导线测量方法:闭合导线C,导线边长要大致相等,使测角的精度均匀。
d,要分布均匀以便控制整个测区。
(2)水平角观测,首先将仪器架在T2点,盘左瞄准T1置零,松开制动螺旋顺时针旋转瞄准T3,读数并记录。
在盘右瞄准T3逆时针旋转至T1测量并记录。
边测量边检核,要求一个测回的盘左盘右只差不大于24″,并取平均值作为最后角度。
(3)边长测量,在测图时测量边长。
(4)导线定向:导线定向的目的是使导线点的坐标纳入国家坐标系或者该地区的统一坐标系中。
当导线与测区已有控制点连接时,必须测出连接角,即导线边与已知边发生联系的角。
测量示意图:5.导线测量注意事项(遇到的问题及分析):1)导线的边长、两结点间点的个数都必须满足规范要求。
(2)应在每一个导线点上安置仪器,每一条边都要往返双向观测。
(3)按相应等级水平角测量的测回数和限差要求测量导线点至前、后两点间的水平角(4)一定要边测量边检核,误差超限的要重测。
否则测回去的数据不能用又要重测,浪费人力物力财力。
原始数据:三、数据的内业计算:(1)角度闭合差计算与调整,n边形内角和为:(n-2)X180°观测的内角和与理论的内角和只差为角度闭合差,允许的角度闭合差为:计算水平角改正数如角度闭合差不超过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则将角度闭合差反符号平均分配到各观测水平角中,也就是每个水平角加相同的改正数vβ,vβ的计算公式为:(2)导线各边坐标方位角的推算,角度闭合差调整好后,用改正后的角值从第一条边的已知方位角开始推算其他边的方位角,计算公式为α前=α后±180°±β全站仪的实习报告篇2一、前言土木工程测量作为专业的一项基本功,是我们学习土木专业学生必须很好掌握的一项技能。
全站仪的认识及使用

实验三全站仪的认识及使用一、目标和要求(1)认识全站仪的构造及功能键。
(2)熟悉全站仪的一般操作。
(3)掌握全站仪进行坐标测量的方法二、仪器和工具全站仪1套,棱镜1套,1个对中杆,1个脚架三、实验内容练习使用三鼎STS760全站仪。
熟悉全站仪坐标测量的过程。
每个小组,在实地选择四个控制点(如下图),组成闭合导线,已知点A坐标为(500.000,500.000,20.000),已知AB方向方位角αAB=0°00′00″,利用全站仪坐标测量方法依次设站,依次测量得到B、C、A点坐标。
最终测量得到的A点坐标和给定的A点各分量坐标差别不超过10cm。
AB C(一)全站仪的构造(二)全站仪的操作面板及操作键功能按F1键打开电子水准器界面,打开激光对点器(三)全站仪的基本测量全站仪基本测量分为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和三维坐标测量。
1.水平角度测量(1)距离测量设置进行距离测量前应首先完成以下设置:气象改正、镜常数、测距模式。
1)气象改正值。
在进行高精度距离测量时,应使用精确的量测设备测定温度和气压值,以对测量结果施加气象改正(设置为自动获取)。
2)棱镜常数改正。
不同棱镜具有不同的棱镜常数改正值,测量前应将所用棱镜的常数改正值设置好。
棱镜常数设置为“-30 mm”。
3)距离测量模式。
可选择如下几种距离测量模式:单次精测、重复精测、精测均值、单次快测、重复快测、跟踪测量。
设置气象参数、测距模式等参数默认界面点击测距进行距离测量(1)设置作业(2)设置测站输入已知点坐标、仪器高、目标高点击坐标,在弹出窗口输入测站坐标输入坐标后,按提示输入仪器高(3)定向①手动输入方位角②用已知坐标进行定向点击坐标,在弹出界面输入后视点平面坐标(3)坐标测量四、注意事项(1)实习前须认真阅读全站仪的操作手册,牢记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2)作业前应仔细全面检查仪器,确信仪器各项指标、功能、电源、初始设置和各项参数均符合要求时再进行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