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节庆活动助推广东茶叶区域公共品牌建设的研究

合集下载

2018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研究报告

2018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研究报告
一、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的价值数据
1. 本次有效评估品牌的基础数据 本次评估中,有效评估品牌共有 98 个。其 中,江南产区的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共计 55 个,占 本次有效评估品牌总数量近 6 成。其余依次为以 贵州省为代表的西南产区品牌 21 个,以福建省为 代表的华南产区品牌 15 个,以山东省为代表的江 北产区品牌 7 个,具体数据见图 1。按照省份划 分,参评品牌数量最多的为浙江省,共计 21 个, 其次是福建省和四川省,各有 11 个品牌。 按照茶类划分,如图 2 所示,本次有效评估的
关键词: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品牌价值;价值评估
2018 年 , 是 贯 彻 党 的 十 九 大 精 神 的 开 局 之 年,是改革开放 40 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年。 2017 年,我国茶园面积已达 293.33 余万 hm2,茶 叶产量 255 万 t,茶叶种植遍布我国 20 个省 (市、 自治区)。茶叶品牌化,是推动茶业兴旺,实现脱 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3 个,3.06% 4 个,4.08%
2 个,2.04%
2 个,2.04%
4 个,4.08%
3 个,3.06%
10 个,10.20%
70 个,71.43%
绿茶 红茶 黄茶 黑茶 白茶 乌龙茶 花茶 其他
图 2 2018 年有效评估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品类分布
2. 品牌价值:同比增长率突飞猛进 如图 3 所示,本次有效评估的 98 个品牌的品 牌总价值为 1 598.53 亿元,相比 2017 年有效评估 的 92 个品牌的品牌总价值 (1 368.05 亿元),增加 了 230.48 亿元,增长了 16.85%;本次 98 个有效评 估品牌的平均品牌价值为 16.31 亿元,相比 2017 年的平均品牌价值增加了 1.44 亿元,增长幅度为 9.68%。2017 年评估结果显示,品牌总价值和平均 品牌价值相比于 2016 年分别增长 29.93 亿元和 0.33

2023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

2023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

2023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2023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一、引言茶叶作为中国传统的饮品,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饮食的关注,茶叶市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为了更好地推广茶叶,提升中国茶叶品牌的竞争力,有必要对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的价值进行评估。

本报告将从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形象、市场竞争力、文化内涵三个方面展开分析评价,以期为中国茶叶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形象评估1. 品牌形象解读: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作为一个整体形象,需要具备独特的特点和鲜明的品牌定位。

通过调研和问卷调查,发现目前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在形象上存在着缺乏统一性、未能凸显独特性、品牌标志设计简单等问题。

2. 提升品牌形象的建议: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应致力于打造独特的形象,塑造个性化、时尚化的品牌形象。

同时,加强品牌标志的设计,在传达品牌核心理念的同时,注重视觉冲击力,以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关注。

三、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市场竞争力评估1. 市场调研: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发现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的市场竞争力存在差距,主要表现在价格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渠道不畅等方面。

2. 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建议: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应重视创新和差异化发展,推出高品质、特色鲜明的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从而获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可。

同时,加强营销推广,拓展市场渠道,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文化内涵评估1. 文化内涵的重要性:茶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应该融入中国传统文化,通过文化内涵的展示,塑造与消费者的情感联系。

2. 文化内涵的展示: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应注重挖掘地域文化、历史文化等独特的文化元素。

举办茶文化交流活动、开展茶文化教育,将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增加品牌的文化价值。

五、结论与建议通过对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的形象、市场竞争力和文化内涵的评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结论:1. 当前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在形象上存在着不足,缺乏独特性和品牌定位。

“生态、特色、健康、高效”铺就粤茶高质量发展之路——广东茶产业十年发展成效回顾

“生态、特色、健康、高效”铺就粤茶高质量发展之路——广东茶产业十年发展成效回顾

“生态、特色、健康、高效”铺就粤茶高质量发展之路——广东茶产业十年发展成效回顾张婷 操君喜 潘顺顺 曾斌 陈慧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广东省茶树资源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640)[摘 要]茶叶是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特色产业之一。

广东历来是全国茶叶的重要产区和消费大省,茶叶也是广东发展富民兴村产业、构建“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一县一园”产业新格局和促进乡村振兴的特色优势产业。

十年来,广东省委、省政府将发展茶产业作为打造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重要举措。

在全国茶产业产销两旺的良好发展态势影响下,广东茶产业整体发展规模持续扩大,广东的茶产业、茶市场、茶组织、茶品牌、茶科技、茶文化取得了明显成效,“生态、特色、健康、高效”铺就着粤茶高质量发展之路。

本文旨在回顾近十年来广东茶产业的发展成效,以期提振发展茶产业的信心,为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形势下加快推动广东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 小茶叶撬动大产业据相关统计,十年间,广东茶园面积从62.76万亩发展到133.9万亩,茶叶年总产量由6.31万吨增长到13.95万吨,干毛茶年产值自19亿元跃升到156.8亿元[1];茶园平均亩产量超100kg/亩[2],十年持续位居全国前列;茶园平均亩产值(干毛茶产值)从3027元/亩[3]发展至11710元/亩,一片小小的茶叶真正成为了广东茶农耕山致富的“金叶子”。

全省现有70多个县(区)级产茶区[4],潮州、梅州、清远、河源四大茶叶主产区的茶园面积占全省63.8%,集群化发展显著;六大茶类齐全,区域特色鲜明,30个茶类区域品牌带来产值超过340亿元;35个省级茶叶类专业镇、256个专业村,带动农户10万余人;产业链不断延伸,创新柑茶风靡全国、茶旅融合不断升级,新式茶饮异军突起,7.2万余家企业约占全国19%[1]。

2018-2022年,全省共建设了26个涉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020年英德市现代农业(茶叶)产业园作为全省唯一的涉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被纳入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管理体系。

茶叶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协同研究——以福安“坦洋工夫”茶叶品牌为例

茶叶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协同研究——以福安“坦洋工夫”茶叶品牌为例

茶叶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协同研究——以福安“坦洋工夫”茶叶品牌为例茶叶产业是中国传统的重要经济产业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茶文化的传承,茶叶产业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茶叶品牌逐渐崭露头角。

而福建省福安市的“坦洋工夫”茶叶品牌,则是茶叶产业集群中的一个典型代表。

如何通过区域品牌协同,促进福安“坦洋工夫”茶叶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首先,福安“坦洋工夫”茶叶品牌的发展背景和特点需要被充分了解。

福安市位于福建省中部沿海地带,素有“福建茶乡”之称,茶文化源远流长。

福安“坦洋工夫”茶叶品牌是福安茶叶产业群体中的一枚明珠,它以乌龙茶为主打产品,因优质、特色、口感天下闻名。

其品牌形象既蕴含了浓郁的福建茶文化元素,又凸显了茶叶产业发展的现代化和市场化方向。

福安市政府和当地新闻媒体也对“坦洋工夫”茶叶品牌进行了大力宣传和推广,使其获得了良好的市场认可度和声誉度。

近年来,福安“坦洋工夫”茶叶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已经成为福安茶叶产业集群中的重要品牌。

其次,福安“坦洋工夫”茶叶品牌的区域品牌协同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品牌协同是指在地域范围内,品牌之间由于同处于同一产业群体的关系,相互之间具有某种联系和互动关系,从而达到共同发展和提高品牌影响力的目的。

福安茶叶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协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利用地域优势,提高品牌美誉度。

福安“坦洋工夫”茶叶品牌在区域上占有明显的优势,得益于福建茶文化的传承和当地茶叶产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基础,可大力发挥地域优势,利用本地当地特产的品牌效应,提升品牌美誉度,增强竞争力。

二是加强与其他品牌的合作与交流,推进品牌联合营销。

福安“坦洋工夫”茶叶品牌可以在集群内部加强品牌间的合作与交流,进行品牌联合营销,以共同的品牌形象和营销策略来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稳定市场份额。

三是完善产业服务机制,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以茶文化及现代营销理念打造广东茶品牌

以茶文化及现代营销理念打造广东茶品牌


茶叶吕牌的标志
( )品牌发挥着 日益重要的作用 一 1 品牌是什 么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理解。尽管我 、
2 广 东茶 娩 4
1 、单 丛 茶
香 、 昧 浓 回 甘 而 扬 名 , 是 出类 拔 萃 的 大 叶 种 品牌 绿 茶 ,有 规 模 、 有 产 量、 有 市 场 。 还 有粤 北 品种 特 色 花 香绿 茶 , 金 萱 蒸青 、 烘 青 绿茶 等 。 以上 是 广 东 品牌 茶 的 主 要 介 绍 。 目前 广 东 名 牌 产 品 茶 的
产 区 , 以 单 丛 品种 生产 的产 品 , 以 产 地 冠 名, 如 : 那 山 单 阴
现代 营销理 念、茶叶包装 文化 内涵 等等,应紧紧 围绕茶叶优
质化、标 准化、批量化、商 品化、 市场认 同化等重要方面 ,
打造广东茶大规模品牌 ,提高广东品牌茶在市场的占有率。
三 .打 造 广 东 茶 品牌 的 对 策
究创新岭南特色茶 文化,丰富茶叶包装文化内涵,吸纳社会资
金,投入茶业产业大发展,形成了信誉 和实力,品牌是消费
者用钞票堆积 出来的,买的人越 多,你的利润越大, 赚的钱越 多,反过来你再进一步 打出你的品牌,它是

模品牌,提高广东品牌茶在市场的 占有率,谈几点认识。
丛、 西岩单丛。在焦岭产 区以岭头单丛品种生产 的产 品,以
产 地 冠 名 , 如 昂天 堂单 丛 。 在 兴 宁 产 区以 岭 头 单 丛 品 种 生 产 的产 品, 以 产地 冠 名 , 如铁 山单 丛、 南 华 单 丛 。
2 金 萱 乌 龙茶 、
( 一)规模商业化稳定 的茶叶品质
越 不 能 出 问题 。
【 要】 广东茶 品牌 茶类地方特 色、区域产茶 品类明显。 摘

创新品牌建设模式打造龙井第一县——大佛龙井区域公用品牌发展历程

创新品牌建设模式打造龙井第一县——大佛龙井区域公用品牌发展历程

创新品牌建设模式打造龙井第一县——大佛龙井区域公用品牌发展历程摘要:大佛龙井是新昌县的茶叶区域公用品牌。

在茶叶品牌化汹涌的今天,大佛龙井创建品牌建设新模式,着力再创新昌茶产业发展新高。

本文从“品牌培育、品牌提升、品牌羽化”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大佛龙井品牌发展历程。

关键词:大佛龙井,品牌培育,品牌提升,品牌羽化,发展历程Innovate Brand Construction Model Build the First County ofLongjing——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Public Brand of Dafo LongjingYang Hai-ying(Agricultural and Rural Bureau of Xinchang, 312500)Abstract: Dafo Longjing is the regional public brand of tea in Xinchang County. Through years of cultivation, the brand value of Dafo Longjing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Nowadays, branding is surging. Dafo Longjing innovate the brand construction Model to reach a record level in tea industry . This article summarized the brand development process of Dafo Longjing from brand cultivation, brand promotion, and brand emergence.Key words: Dafo Longjing, Brand cultivation, Brand promotion, Brand emergence, Development process2020年4月15日,在2020中国茶叶大会暨第十四届新昌大佛龙井茶文化节上公布,新昌大佛龙井品牌价值列在第五位,再次进入前十强,品牌价值达到了45.15亿元,这是新昌大佛龙井连续第11年列入中国茶区域公用品牌前十强,再次绽放“新昌模式”的光亮。

茶叶品牌建设调研报告范文

茶叶品牌建设调研报告范文

茶叶品牌建设调研报告范文茶叶品牌建设调研报告[企业名称][报告日期]一、调研目的和背景茶叶是中国传统的优秀农产品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把握茶叶品牌建设的现状和发展方向,我们进行了该调研。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法,针对茶叶品牌建设的关键问题进行调查。

三、调研结果1. 市场现状根据调研数据显示,茶叶市场呈现出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发展趋势。

消费者对茶叶的需求不再局限于基础的饮品,而是更加注重品质和文化内涵。

消费者越来越重视茶叶品牌的声誉和知名度。

2. 品牌认知调研数据显示,大部分消费者对茶叶品牌的认知度还较低,很少有茶叶品牌能够在市场上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这可能与茶叶行业的竞争激烈和品牌建设的推广力度不够有关。

3. 品牌形象茶叶品牌的形象是消费者对品牌的第一印象,调研显示茶叶品牌形象在市场上较为混乱,缺乏独特性和个性化。

消费者往往无法区分不同品牌之间的差异,对品牌忠诚度较低。

4. 品牌推广茶叶品牌在市场推广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

目前主要的推广方式是通过广告和促销活动,但这样的方式对于茶叶品牌的长期发展并不可行。

而在新媒体时代,社交媒体和电商平台成为茶叶品牌宣传的重要渠道。

5. 品质保证茶叶品质是品牌建设的核心要素,无论是茶叶的生产环节还是质量检测,都需要确保品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调研显示,品牌在品质保证方面的投入和有效控制还有待提高。

四、建议和展望1. 加强品牌建设茶叶企业应该加强对自身品牌的认知和树立,通过多样化的品牌形象和文化内涵来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关注和认可。

同时,通过活动策划和品牌推广来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 提高产品品质茶叶企业应该加强产品生产环节的管理和质量控制,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和可靠性。

建立起品质保证体系,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产品,树立起品牌的信誉。

3. 创新推广方式茶叶企业应该尝试使用新的推广方式,如社交媒体和电商平台,通过多元化的营销手段来传播品牌形象和文化内涵,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的关注和购买,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基于地方茶产业的公共区域品牌发展思考

基于地方茶产业的公共区域品牌发展思考

基于地方茶产业的公共区域品牌发展思考一、茶文化的品牌定位和塑造地方茶产业的公共区域品牌发展首先需要进行品牌定位和塑造。

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具有很强的地方特色和文化认同感。

在进行公共区域品牌的开发过程中,需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茶文化的历史、地理、产业、人文等方面的资源,确定品牌的核心理念和特色,建立起具有独特魅力和吸引力的品牌形象。

茶文化的品牌定位要与地方的特色和文化相契合。

不同地方的茶文化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风格,需要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确定品牌的独特定位。

福建的“武夷岩茶”以岩韵、桐木和鲜香闻名,可以突出茶山丘陵、茶园梯田、茶农形象等特色元素;四川的“川茶”以其浓厚的土地气息和饱满的口感而受到青睐,可以强调高山川茶、火锅文化等特色元素。

通过深入挖掘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结合品牌定位和市场需求,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魅力的品牌形象,提升茶文化的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

茶文化的品牌塑造要注重与当地产业和旅游资源的融合。

茶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互动关系。

在进行公共区域品牌的建设过程中,可以将当地的茶产业和旅游资源有机融合,通过举办茶叶文化节、茶业产业展示、茶园旅游体验等活动,打造具有生动活力和多元魅力的公共区域品牌形象。

可以组织茶文化知识讲座、传统茶艺表演、茶叶品鉴赏析等活动,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和游客来到当地,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可以将茶园、茶山、茶田等当地独有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纳入品牌形象中,通过推出主题茶庄、茶山度假村、茶园民宿等产品,让消费者亲身体验和感受当地浓厚的茶文化氛围,推动地方经济的多元发展和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茶文化的品牌传播和推广是地方茶产业公共区域品牌发展的重要环节。

在当下信息社会和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背景下,地方茶产业需要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来进行品牌传播和推广,提升茶文化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

可以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来进行茶文化的品牌传播和推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文化节庆活动助推广东茶叶区域公共品牌建设的研究丘海涛(南方报业传媒集团 广东 广州 510000)[摘 要]近年来,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之下,茶产业以健康的产品属性和代表中国传统的文化属性,赢得海内外消费者的青睐,特别是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茶产业成为富民兴村产业的突出代表,受到各地政府的重视。

在广东,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文化节庆活动正成为各级政府打造知名的茶叶区域公共品牌的一大“利器”,有力地推动了广东各大茶叶区域公共品牌的发展,使广东茶的知名度和品牌价值不断提升。

本文从茶叶区域公共品牌的兴起、茶文化节庆活动、以及如何充分利用文化节庆活动提升茶叶区域公共品牌价值等方面,探讨茶文化节庆活动助推广东茶叶区域公共品牌建设,让茶文化节庆活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品牌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茶文化 节庆活动 区域公共品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茶文化在越来越多人的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

在广东,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文化节庆活动正成为各级政府打造知名茶叶区域公共品牌一大“利器”,有力地推动了广东各大茶叶区域公共品牌的发展,英德红茶、鹤山红茶、丰顺高山茶等品牌价值不断提升,探讨茶叶区域公共品牌、茶文化节庆活动以及如何充分利用文化节庆活动提升茶叶区域公共品牌价值,对于茶叶区域公共品牌的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茶叶区域公共品牌茶叶区域公共品牌的崛起,已经成为中国农业发展最为靓丽的风景,作为品牌的一种重要类型,区域公共品牌是指特定区域内相关组织和机构所共有的,在品牌建立的地域范围、品牌品质管理、品牌使用许可、品牌行销与传播等方面具有共同诉求与行动,以联合提高区域内外消费者的评价,使区域产品与区域形象共同发展的品牌。

[1]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认为,茶叶区域公共品牌是特定地理区域内,政府、协会等组织和茶叶生产经营者共同拥有的茶叶品牌,这些利益相关体在茶地区域、品牌使用许可、品牌宣传、茶叶品质管理等方面具有共同的诉求和行动。

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每年发布的《中国茶叶区域品牌价值评估报告》依托其设计的CARD 模型“品牌价值=品牌收益×品牌强度乘数×品牌忠诚度因子”,基于海量的数据收集与分析计算得出,每一年报告的发布都会引起广泛的关注,成为众多媒体报道的重要行业事件。

在消费端,消费者在购买茶叶的时候,倾向于选择区域公共品牌知名度高的茶叶产品,说明茶叶区域公共品牌正在成长为市场的重要参考依据,但在茶叶区域公共品牌的探索进程中,也存在众多难点:区域公共品牌因经营主体缺失容易陷入的“公地悲剧”;谁来承担区域公共品牌较高的使用维护和建设成本;如何解决茶叶产品品质标准化问题;打造区域公共品牌,传播宣传推广不是立竿见影而是“持久战”。

二、茶文化节庆活动(一)茶文化节庆活动的概念从本质上讲,节庆活动首先是一种经济活动,其目的是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市场效果,它是以打造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影响力,在特定时间、地点举办的相关庆典、展览、论坛等活动,以其独特的文化属性和仪式感而与一般的集会等活动有本质的不同。

茶文化节庆活动有其特殊性,首先是举办主体为某个行政区域的政府或茶行业组织等特殊单位团体,有组织、有计划、持续性的主办;其次是举办的目标明确,具有鲜明的主题,以打造茶叶区域公共品牌为主,通过邀请各领域人士提升活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而且内容具有独特性,以打造茶叶区域公共品牌为目标,提供茶叶种植、流通企业参展展示的平台,广泛邀请专家学者为茶叶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出谋划策,打造高端文化节庆形象;并且借助举办主体的独特资源,吸引主流媒体广泛宣传报道,营造强大的宣传攻势。

(二)茶文化节庆活动的主要类型中国地缘广阔,各大茶叶产区地理气候不同、文化民俗各异,以茶叶为主题的文化节庆活动众多,有以展示茶叶主产区生态、生产工艺、茶文化历史为主的文化节,也有在消费市场以促进茶叶销售流通、打造茶叶品牌为主的博览会,形式多样,主题不同,各大茶叶产区茶叶文化节庆覆盖了从省、市、县、镇各个行政级别,涵盖了开幕式、茶园参观考察、行业论坛、茶叶评比大赛、茶园评选、摄影大赛、征文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推动了茶行业大合作、茶文化大繁荣、茶经济大发展。

例如: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是我国政府举办的国际性茶叶盛会,由农业农村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每年5月在杭州举办;每年一届的“勐海(国际)茶王节”坚持“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品牌化”的办节方向,不断加强与主流媒体和影视媒体的合作,影响力逐年递增;广东各地茶叶节庆活动更是精彩纷呈,清远英德红茶文化节、梅州平远“客家炒绿”茶香节、韶关曲江罗坑茶文化节等等,彰显出广东地方茶产业特色。

表1 2018年上半年广东主要茶文化节庆活动分析(三)广东茶文化节庆活动对广东茶叶区域公共品牌建设的影响茶文化节庆活动的举办对于打造茶叶区域公共品牌具有非常良好的促进作用。

英德红茶是广东著名的茶叶区域公共品牌,自2013年开始英德市政府联合行业协会、媒体机构等组织每年举办一次英德红茶文化节,内容涵盖了茶园参观、行业论坛、展销活动、开幕式等,通过近几年的品牌塑造,其经济效益和品牌效益逐渐显现,英德红茶的区域公共品牌价值逐年增加,从2013年的10.88亿元增加到20.78亿元。

三、茶文化节庆活动助推茶叶区域公共品牌建设的措施区域公共品牌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借助节庆文化活动的影响力,整合社会各界资源,培育和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节庆文化活动,将可进一步提升区域公共品牌价值,特别是以政府为背景的文化节庆活动为强势区域公共品牌的建立注入强大的力量。

(一)丰富文化节庆活动的内涵和特色近几年国内丰富多彩的茶文化节庆活动承载着政府、企业、民众的很多期望,但其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塑造强势的区域公共品牌。

但不可否认的现实是,不少文化节庆还是停留在形式单一、策划简单、缺乏特色,为了办节而办节的状况,不仅实现不了办节的初衷,也达不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升,还会浪费各种资源。

因此,丰富文化节庆活动的内涵和特色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立足当地的风土人情、社会资源、产业优势打造出地方特色的文化节庆活动,同时更需要走出去找准与消费市场的对接,通过独创性的创新策划理念,不断推动文化节庆活动档次提升,为塑造区域公共品牌服务。

类别首届广东茶叶产业大会2018鹤山红茶文化节2018广东·丰顺高山茶文化节时间2018年5月12-13日2018年6月21-23日2018年6月30日地点清远市江门鹤山市梅州丰顺县主办单位广东省农业厅、清远市人民政府鹤山市茶叶协会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梅州市农业局、中共丰顺县委、丰顺县人民政府活动主题绿水青山 生态好茶情是侨乡浓 茶是鹤山红绿水青山丰顺茶 好茶出山行天下活动内容2018广东十大好春茶评选、广东最美茶园评选、广东茶叶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广东茶叶产业发展成果展、开幕式、生态茶园建设茶园机械化和茶叶加工机械化现场参观等。

鹤山红茶征文大赛、鹤山市手工名茶慈善拍卖会、2018首届广东历史名茶挖掘与保护发展论坛、鹤山红茶之夜茶礼会、2018首届鹤山红茶文化节开幕式暨“鹤山红茶”国家地理标志揭牌仪式、鹤山茶产业参观考察之旅、2018首届鹤山名茶展销会等。

2018广东·丰顺高山茶文化节摄影大赛、丰顺高山茶文化节产销对接会、开幕式、丰顺高山茶发展交流会、茶园考察、茶叶展销会等。

图1 2013-2018年英德红茶区域公共品牌价值分析(二)适度合理的市场化运作机制政府主导文化节庆活动,虽有其不可取代的原因,但往往又占据了过多的政府资源,从策划执行、现场搭建、宣传推广耗费了政府大量的人力物力行政资源,长期以往造成过重的负担,因此茶文化节庆活动配合区域公共品牌,还必须坚持面向市场,发挥全社会的力量,采用适度合理的市场化运行机制,使文化节庆活动依靠所建立的市场化办节模式,获取相应的经济效益。

具体而言就是政府要转变“无所不能、无微不至”直接操作办节的观念,转换为引导者、规则制定者的角色,“有所为,有所不为”。

通过开发节庆文化的广告赞助平台、转让现场广告媒介资源、开发活动纪念品资源、搭建舞台给予企业足够的展示空间等渠道,逐步建立企业主体参与,合理市场化运作的模式。

(三)借力“产学研宣”塑造知名区域公共品牌茶文化节庆活动聚焦点一般仅仅在2-3天时间,开幕式当天领导嘉宾参会、专家云集、群众参与度、关注度达到了最高值,而会后往往就开始冷却下来,甚至造成“开幕式即闭幕式”的尴尬局面,不仅达不到办节目的,还消耗大量社会资源,因此办节不仅是现场热闹更重要的是留下有价值的运行机制等。

科技支撑是产业发展的动力,因此在文化节庆活动当中需要进一步加强与科研院校直接的合作,建立工作站等形式,通过搭建合作共享机制,源源不断地将科研院校最新的科技成果转化为产业发展的动力。

品牌的塑造更是长期的过程,在新媒体发展日新月异的形势之下,茶文化节庆活动更需要不断加强与强势媒体的合作,通过长期、深度的合作,借助媒体的内容生产和媒介传播优势,将茶文化节庆活动现场所未能展现的行业全景,多角度、全方位进行后续跟踪报道,不断地在消费者的心智上塑造品牌烙印,进一步打造强势的区域公共品牌。

(四)将茶叶文化节庆活动与媒体传播相结合1.媒体的正向传播与逆向反馈报道新闻、传播信息是新闻媒介“最主要的任务和最基本的工作内容”,也是“新闻事业最基本、最主要的社会功能”,同时还是“其他功能得以实现的基础"。

[2]文化节庆活动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参与性强、影响力大,媒体报道的新闻素材也是非常丰富,相应地报道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在宣传文化节庆活动过程中,媒体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是通过新闻报道可反映文化节庆的盛况,呈现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前景,同时媒体还通过创意策划、广告赞助等形式与文化节庆活动密切合作,而且还可以及时反馈节庆文化活动举办过程中各方意见,为决策者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建议,既有正向传播的功能,也可以逆向反馈。

2.以“首届广东茶叶产业大会”为例的媒体传播分析首届广东茶叶产业大会以“绿水青山,生态好茶”为主题,以主流权威媒体报道全面展示广东茶产业;以专业媒体和新媒体的传播,对广东茶产业的创新亮点,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推广。

具有高度和权威影响力的主流传统媒体,能够思考深度、精准到达的专业媒体,实现互动参与的新媒体,三者互相配合,在最广泛的范围内推动广东茶叶产业大会的传播,把5月11日—13日打造成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广大市民踊跃参与的广东茶产业时间。

大会邀请了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新社、农民日报、国际商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新快报、羊城晚报、广东电视台、广东广播电台、南方网、大粤网、大洋网、南方日报清远观察、清远日报、清远电视台、中国茶商、中国茶业、农产品市场周刊、茶点西西网等22家媒体参加报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