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采区巷道和采区煤仓详解
太原理工大学采矿12煤矿开采学复习要点

太原理工大学采矿1204采矿学复习要点名词解释。
1.石门:与地面不直接相通的水平巷道,其长轴线与煤层直交或斜角的岩石平巷。
2.开采水平:通常将设有井底车场,阶段运输大巷并且担负全部阶段运输任务的水平称之为开采水平。
3.阶段:在井田范围内,沿着煤层的走向,按一定的标高把煤层划分为若干个平行于走向的长条部分,每一个部分长条称之为阶段。
4.开拓巷道:一般来说,为全矿井,一个水平或若干采区服务的巷道.。
5.准备方式:准备巷道的布置方式称为准备方式。
6.回采巷道:仅为采煤工作面服务的巷道,延煤层倾斜线或者伪斜线开掘的斜巷。
7.矿井工业储量:指在井田范围内,经过地质勘探煤层厚度和质量均合乎开采要求,地质构造清晰,可列入平衡表内的储量。
8.矿井可采储量:是矿井设计的可以采出的储量,Z=(Zc-P)C。
9.运输大巷:沿煤层走向布置的担负水平运输任务的水平巷道。
10.辅助水平:设有阶段大巷,担负阶段运输、通风、排水等任务,但不设井底车场,大巷运出的煤要运达开采水平。
11.倾斜长壁采煤法:沿煤层走向布置工作面,沿煤层倾向推进的采煤法。
12.下山:服务于一个采(盘)区的开采其开采水平以下的煤层的倾斜巷道。
13.放顶煤采煤法:在厚煤层底部布置一个ruhe2-3m的长壁工作面,采用常规方法回采,并利用矿山压力作用或人工松动的方法,使指甲上放的顶煤破碎后由支架后方或上方放出,并由刮板输送机运出工作面。
14.采煤工艺:在采煤工作面内按照一定顺序完成各项工序的方法及其配合,称为采煤工艺。
15.采区采出率:指工业储量中,设计或实际采出的那一部分储量,约占工业储量的百分比。
16.矿井生产能力:指矿井的设计生产能力,以万t/a或Mt/a表示。
17.盘区:开采近水平煤层时的一种采区巷道布置方式,通常依煤层延展方向布置大巷,在大巷两侧划分成若干块段,划分为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块段,称盘区或带区。
18.大采高综采:缓倾斜厚煤层采用机械化一次采全厚的单一长壁采煤法。
六采区巷道布置及参数12.12

第一节 煤层群区段集中平巷的布置
四、机轨分煤岩巷布置
(二)区段集中巷与超前平巷的联系方式
1) 石门联系 (1)石门联系的优缺点 ➢ 优点:这种方式施工方便,可以利用区段石门布置采区
中部车场,辅助运输环节少,人员行走方便。 ➢ 缺点:当煤层倾角较小时,石门很长,掘进工程量大,
石门不易维护,且石门辅设输送机运煤,占用设备较多。 (2)适用条件
➢机轨分煤岩巷布置; ➢机轨双岩巷布置; ➢机轨合一巷布置; ➢机轨双煤巷布置。
第一节 煤层群区段集中平巷的布置
三、集中平巷布置的特点
➢ 在联合准备的煤层群中,若有赋存条件稳定、 围岩条件较好的薄及中厚煤层,且位于煤层群 的下部时,则可将集中平巷布置在该煤层中, 以减少岩石巷道的工程量。
➢ 当联合准备的煤层群层数多,总厚度大,集中 平巷服务期较长,而煤层的围岩条件较差时, 可将集中运输平巷、集中轨道平巷均布置在煤 层群底板岩层中,以减少巷道维护工程量。
第一节 煤层群区段集中平巷的布置
四、机轨双煤巷布置
(二) 机轨双煤巷布置适用条件
➢煤层多,下部有薄及中厚煤层、围岩稳定。
第二节 采区上山布置
一、采区上山位置
➢ 对于单一煤层,上山位置 有布置于岩层中和煤层中 问题;
➢ 对于煤层群,上山位置有 布置于煤组上部、中部或 下部岩层中,煤层中问题。
第二节 采区上山布置
这种方式一般用于准备倾角大于15°~20°的煤层。
第一节 煤层群区段集中平巷的布置
四、机轨分煤岩巷布置
(二)区段集中巷与超前平巷的联系方式
2) 斜巷联系 斜巷联系方式,如图6-1(b)。
(1)斜巷联系的优缺点 ➢ 优点:这种方式可以使煤炭自溜,少占设备。 ➢ 缺点:施工条件差,辅助运输和行人不方便。特别是综
3采煤方法及采区巷道布置

3采煤方法及采区巷道布置采煤方法及采区巷道布置是煤矿开采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煤矿的安全高效开采起着关键作用。
下面将介绍三种常见的采煤方法以及采区巷道布置。
一、采煤方法1.连续采煤法连续采煤法是一种高效的采煤方法,主要适用于煤层较厚、倾角适中的工作面。
该方法主要设备包括采煤机、运煤机、控制装置等。
采煤机负责切割煤层并将煤炭切割下来,运煤机将切割下来的煤炭运送到地面。
该方法的优点是生产效率高,能够实现连续采掘和运输,节约人力资源。
但是,该方法的设备成本高,对煤层的适应性较差。
2.综放采煤法综放采煤法是一种将掘进和支护相结合的采煤方法,主要适用于煤层较薄、顶底板条件较差的工作面。
该方法主要设备包括掘进机、支架、运输设备等。
掘进机负责掘进煤巷,支架负责支护巷道,运输设备负责将煤炭运送到地面。
该方法的优点是适应性强,能够应对复杂的煤层条件,对矿井的资源利用率高。
但是,该方法的操作过程较为复杂,工作面的利用率相对较低。
3.综合采煤法综合采煤法是一种将连续采煤法和综放采煤法相结合的采煤方法,主要适用于煤层良好、顶底板条件相对较好的工作面。
该方法通过采煤机进行切割煤层,并在切割过程中及时进行支护,确保工作面的稳定和安全。
该方法的优点是兼具连续采煤法和综放采煤法的优点,同时具备高效生产和安全稳定的特点。
缺点是设备及设施投资较大。
采区巷道的布置是保障采煤工作面安全高效运行的关键。
巷道布置要考虑的因素包括煤层的倾角、煤层的良好程度、地质条件等。
1.主采巷道主采巷道是连接工作面与井口的主要通道,负责将采出的煤炭运至井口。
主采巷道的布置应符合矿井的开采设计要求和工艺流程。
主采巷道通常位于煤层顶板下方,保证煤层的稳定。
主采巷道的布置要考虑采煤机的运输要求,保证煤炭运输的安全和顺畅。
2.回采巷道回采巷道是采煤工作面与主采巷道之间的通道,负责支持主采巷道的运输工作。
回采巷道的布置要充分考虑采煤机的切割要求和支架的支护要求,保证回采巷道的通畅和安全。
采矿学(12)

岩石上山及层位与坡度
● 岩石上山 岩石上山: 优点: 优点 受煤层倾角变化和走向断层影响小,特
别是维护条件好,维护费用低。
缺点: 缺点 掘进速度慢费用高,准备时间长。 位置与坡度:距煤层底板法线距离一般
15~30m, 一般沿煤层倾角布置,胶带运输 时倾角不大于15°
上山条数与布置类型
上山条数:一般至少要两条,特殊三条。 上山条数 三条上山的使用条件: 三条上山的使用条件
边界上山和中间上山相结合的多组采区上山布置
§2.区段集中平巷的布置及层间联系方式 区段集中平巷的布置及层间联系方式
● 机轨分煤岩巷布置 联系方式:石门 - 煤层倾角大 (>15~20°) 斜巷 - 煤层倾角较小,层间距较大 溜眼 - 煤炭运输,>30° ● 机轨双岩巷布置 ● 机轨合一布置 ● 机轨双煤巷布置
1。硐室,设备 2。维护运输费 3。平巷掘进费
§4. 准备方式改革及发展
一、准备方式多样化 主要采用采区式、盘区式和带区式准备,其 产量比重分别约占65%、20%和15%, 采区式仍然是我国煤矿主要的准备方式。 盘区式准备呈下降趋势,带区式准备发展 潜力仍很大。
二、采区、盘区和带区大型化 采区、
煤矿开采学
第十二章 准备巷道布置及参数分析
主讲:孟宪锐
§1.采区上下山布置
● 煤层上山的使用条件 1)薄及中厚煤层单一煤层,采区服务年限 短。 2 )只有两个分层的厚煤层,顶底板稳定, 煤质中硬以上。 3)联合布置下部有维护条件的薄及中厚煤 层。 4)服务期短的专用上山。
煤层上山的优缺点及维护
优点:掘进容易、费用低、速度快,联络巷 优点 道工程量少,生产系统较简单,并可补充 勘探资料。 缺点:受煤层倾角变化和走向断层影响较大, 缺点 特别是生产期间维护比较困难,受工作面 采动影响较大。 煤层上山的维护措施: 煤层上山的维护措施: 1)避免上山同时受两侧采动影响。 2)留有足够的上山煤柱。 3)采用可缩性金属支架或锚梁网支护。
3 采煤方法及采区巷道布置

3 采煤方法及采区巷道布置3.1 煤层地质特征3.1.1 煤层赋存情况采区内主要可采煤层为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二1煤和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一1煤。
二1煤厚0~9.38m之间,平均厚度为2.70m。
煤层倾角平均17°,煤层赋存稳定。
一1煤厚0~4.41m之间,平均厚度为2.46m,煤层倾角与二1煤相近,煤层结构简单。
3.1.2 煤质与地质情况1、煤质分析采区内一1煤为中灰、低挥发分、高硫分、低磷分、高热值、中等软化温度灰、呈小块状及碎粒状的贫煤。
二1煤为中灰、低挥发分、特低硫、低磷分、特高热值、较高软化温度灰、粉状贫煤。
煤的抗碎强度特低,可磨性指数属易磨煤,CO2反应性较弱,高热稳定性,结渣性中等。
2、煤层顶底板①二1煤:煤层直接顶以中-细粒结构的大占砂岩为主,煤层底板以砂质泥岩和泥岩为主,局部含夹矸。
②一1煤:煤层直接顶以砂质泥岩和泥岩为主,煤层底板以砂质泥岩、泥岩和石灰岩为主,煤层位稳定,结构简单,偶含1~2层夹矸。
3、水文地质本区内水文地质条件尚属简单,主要充水因素有:二1顶板砂岩和断层破碎带裂隙淋水、一1石灰岩岩溶裂隙承压水和大气降水。
全井田的正常涌水量465.46m3/h,最大涌水量为805.25m3/h。
3.1.2 煤层瓦斯、自燃、发火特征①一1煤层只有一个孔取到瓦斯样,瓦斯资料没有或较少,勘探报告没有评述。
二1煤层瓦斯含量0.093~17.391 m3/t²daf,平均5.354 m3/t²daf。
②本区二1煤火焰长度为5mm,加岩粉量为10%,二1煤层的煤尘具有爆炸性。
一1煤未做煤尘爆炸性试验,根据邻区郜城井田试验结果:加岩粉50~55%,火焰长度达25~30mm,一1煤层的煤尘具有爆炸性。
③一1煤自燃倾向等级属不自燃-易自燃,二1煤属不易自燃。
3.2 采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3.2.1采区及首采区划分根据矿井煤层及地质分布,本井田设计单水平开采,共划分为四个采区,其中二1煤上下山各一采区,一1煤上下各一采区。
采矿学第十二章

高瓦斯矿井、有煤/岩与瓦斯突出危险的矿井的每个采区和开采易自燃煤层的采区, 必须设置至少1条专用回风巷; 低瓦斯矿井开采煤层群和分层开采采用联合布置的采区,必须设置1条专用回风巷。 增加上山数目的条件: ★A(A为采区生产能力)大的联合布置采区或厚煤层采区; ★A大,瓦斯涌出量大和水大的采区(下山采区); ★A大,常出现上、下区段同采的采区。增设通风上山。 ★“运上”、“轨上”均置于底板岩石中,需探明煤层情况,提前掘进煤层内的
设备较方便。 顶板含水较大时,轨道集中平巷可做泄水巷。 轨道集中平巷受采动影响,维护困难。
一、机轨分煤岩巷布置
2.区段集中平巷与超前平巷间的联系方式
石门:煤层倾角较大,各煤层平巷的标高相同时采用石门联系。 斜巷:倾角小,层间距离较大时采用斜巷联系。 立眼:采区运输上山与运输集中平巷多采用溜煤眼联系。
目较多,层间距较小,集中平巷将承受多次采动影响。 集中平巷服务期较长,维护工程量大,严重时会影响生产。 在联合布置的采区内,若最下部有围岩较好的薄及中厚煤层,可以考
虑采用双煤集中巷布置。
第三节 采(盘)区参数
一、采区倾斜长度 二、采区走向长度 三、采区生产能力 四、采区采出率 五、采区煤柱尺寸 六、采区煤仓容量
第十二章 准备巷道布置及参数分析
第一节 采区上下山布置 第二节 区段集中平巷布置及层间联系 第三节 采(盘)区参数 第四节 准备方式改革及发展 第五节 采区、盘区和带区设计程序及内容(自学) 重点:采(盘)区参数。 难点:采(盘)区上下山布置。 教学目标: 理解井田准备方式的概念和意义,掌握 井田准备方式的类型,采(盘)区准备巷道的布置 及参数分析,能够根据不同煤层赋存条件选择合理 的准备方式及巷道布置系统;
第12章采区巷道与采区煤仓施工-PPT资料26页

第二节 煤巷施工
• 为了维持矿井的正常生产,必须重视采掘 平衡工作,而掘进工作中有80%左右是在 煤层中掘进巷道,沿煤层掘进的巷道,如 果在掘进断面中,煤层占五分之四以上 (包括4/5在内)就称为煤巷,可见提高煤 巷掘进技术,加快煤巷施工速度是十分重 要的。由于煤层相对于岩层较软,掘进煤 巷除了采用钻眼爆破方法外,目前各大矿 区都在大力推广使用掘进机掘进煤巷。
更多精品资源请访问
docin/sanshengshiyuan doc88/sanshenglu
一、煤巷掘进方法
• (一)钻眼爆破法掘进煤巷 • 1.破煤方法 • 由于煤比较容易破碎,在煤巷掘进中广泛
采用煤电钻进行打眼,炮眼深度一般为 1.5~2.5m。炮眼布置方式和岩巷的炮眼布 置方式基本相同 。
煤巷掘进掏槽方法 a—扇形掏槽;b—半楔形掏槽;c—
复式掏槽
2.装煤方法
• 我国煤巷掘进中常用的装煤方法有人工装 煤和机械装煤两种,人工装煤,工人劳动 强度大,劳动生产率低,巷道掘进速度慢, 所以人工装煤逐渐被机械装煤所替代,目 前我国煤巷掘进中常用的装煤机械是ZMZ17型蟹爪式装煤机 。
三、平行于断层掘进的巷道定向方法
四、采区上山掘进定向方法
• 采区上山一般布置两条, • 即一条轨道上山和一条输送机上山, • 其中的一条兼作通风和行人使用。 • 但对于有煤与瓦斯突出或高瓦斯矿井的采
区,以安全角度考虑,单作一条通风上山, 即采用三条上山。
上山掘进顺序
电子课件-《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第二版)》-A10-3488 第一章 综采工作面生产准备

53 第一章 综采工作面生产准备
21 第一章 综采工作面生产准备
二、综采工作面主要设备的选型
综采工作面设备选型的程序和方法
22 第一章 综采工作面生产准备
1. 采煤机选型 (1) 采煤机选型原则 (2) 采煤机选型主要影响因素及内容 (3) 采煤机选型方案
23 第一章 综采工作面生产准备
2. 液压支架选型 (1) 液压支架选型原则 (2) 液压支架选型主要影响因素及内容 (3) 液压支架选型方案 3. 刮板输送机选型 4. 桥式转载机选型 5. 破碎机选型
26 第一章 综采工作面生产准备
3. 综采设备几何尺寸配套 (1) 综采工作面设备纵向配套尺寸
采煤机几何尺寸 A—采煤机机面高度 C—采煤机机身厚度 D—采煤机滚筒直径 E—采煤机过煤高度 S—采煤机机槽高度 L—采煤机摇臂长度 U—采煤机底托架高度 x—采煤机下切量
αm 、βm —采煤机摇臂向上及向下的最大摆角 Mm —采煤机最大采高
段回风平巷 22—联络巷 23—上区段回风平巷 24—开切巷 25—采煤工作面
第一节
6 第一章 综采工作面生产准备
一、采区的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1. 采区的巷道布置 (1) 该采区巷道的布置及掘进顺序 1) 从采区运输石门 1 接近煤层处→开掘采区下部车场 3→ 轨道上山 4、运输上山 5 至上部边界→采区上部车场 6→采区 回风石门 2→形成通风系统。
47 第一章 综采工作面生产准备
2) 利用刮板输送机运送。 3) 利用绞车运送 ①沿煤层底板拖入。 ②沿轨道运送。 ③用导向滑板拖运。
48 第一章 综采工作面生产准备
液压支架沿轨道运送 1—临时轨道 2—平板车 3—液压支架 4—小绞车 5—刮板输送机 6—乳化液泵站 7—桥式转载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1采区巷道掘进时的定向 方法
一、利用钻孔资料定向法 当巷道掘进长度较大,如通向采区的煤层运输大巷, 由于穿过的煤层褶曲较多,为使该巷道不至于过分弯 曲,又不远离煤层,利用巷道附近的地质钻孔资料确 定其掘进方向既简单又可靠。 图12-1是简化的利用钻孔资料确定巷道掘进方向的 示意图。图中6个钻孔,可根据需要作出5个煤层地质 剖面图,可获得巷道周围煤层产状的详细情况。图中 巷道3掘到Ⅰ-Ⅰ剖面处,发现煤层变化很大,如按原 方向继续掘进巷道将进入底板岩层而远离煤层。根据 钻孔资料作出Ⅰ-Ⅰ和Ⅱ-Ⅱ剖面图。在Ⅰ-Ⅰ剖面图 上巷道全在煤层内,其底板标高为 -150m ,为保证巷 道沿 -150 m 标高且在煤层中掘进,可在剖面Ⅱ-Ⅱ上 找出-150 m水平与煤层底板相交的点 2,把剖面Ⅱ-Ⅱ 的点2投到平面图的Ⅱ-Ⅱ剖面线上,可得点4,将3点 和 4 点连接起来,即为该巷道应该调整的掘进方向。 然后巷道即可按此中线向前掘进,即使之间有一段掘 在岩层中,但也不致远离煤层,并有把握在Ⅱ-Ⅱ剖 面处使其再与煤层相遇,这样就保证了巷道不致过分 弯曲而影响使用。
2018/11/23 5
二、煤层平巷遇断层的定向法 在采区巷道掘进中常会遇到一些已探明或 没有探明的断层。当掘进工作遇到断层特别 是遇到那些没有探明的断层时,常给采区巷 道布置及施工带来困难。 遇到断层后判断巷道应如何改变掘进方向, 以便重新找到断失煤层,是一个较复杂的生 产与地质问题,所以必须首先根据掘进工作 面揭露的地层和断层面上掘进特征,判断断 层阶性质,并参考邻近地质钻孔资料,推断 煤层断失的方向,然后根据巷道的使用和维 护要求调整掘进方向。
2018/11/23
7
§12.1采区巷道掘进时的定向 方法
四、采区上山掘进定向法 采区上山一般布置两条,即一条轨道上山和一条输送机上山,这两条上山 其中的一条兼作通风和行人使用。但对于有煤与瓦斯突出或高瓦斯矿井的采 区,从安全角度考虑,可单做一条通风上山,即采用三条上山。 这些上山的位置是根据地质剖面图结合生产需要而设计确定的。但预计的 地质剖面图往往不能完全反映出实际煤层的变化情况,因此在施工时,必须 根据煤层实际变化情况,不断修改上山的掘进方向,以满足生产使用的要求。 若输送机上山采用的是带式输送机,其倾角必须小于 17°。因此,在上山掘 进时必须先掘轨道上山,以便及时探明煤层变化情况,作为调整带式输送机 上山定向掘进的依据。若输送机上山采用的是链板输送机,由于链板输送机 对坡度要求不严,特别是煤层倾角较小且起伏变化较大时,则应先掘链板输 送机上山,然后再定向掘进轨道上山,以免轨道上山坡度变化过大,造成矿 车上下运行时容易产生掉道或停滞等事故。 当煤层变化较大且未摸清其变化规律时,可先掘一条探煤上山,专为轨道 上山和输送机上山掘进定向服务。 对于煤层数较多,总厚度较大的联合布置采区,为了改善上山维护条件, 常常将上山布置在煤层的底板岩层中,此时上山受煤层变化影响较小。因为 轨道上山一般较长,工程量较大,距煤层比输送机上山近,便于通过它来开 拓采区中间巷道,且同时又可通过它的超前掘进为输送机上山定向,所以一 般都先掘轨道上山。
2018/11/23 6
§12.1采区巷道掘进时的定向 方法
三、平行于断层掘进的巷道定向方法 平行于断层掘进的巷道,为了减少巷道压力,便于巷道维护,同时为 了减少煤柱损失,巷道与断层应保持8-15m的距离,为了能够使煤柱尺 寸保持一致,在巷道施工过程中,每向前掘进20-30m,需要垂直于巷 道向断层方向掘一小洞探明断层,如图12-3所示。
第12章 采区巷道和采区煤仓 施工
§12.1采区巷道掘进时的定向方 法 §12.2煤巷施工 §12.3半煤岩巷施工 §12.4上下山施工 §12.5 采区巷道施工的技术和安 全措施 §12.6采区煤仓施工
2018/11/23
1
第12章 采区巷道和采区煤仓 施工
采区是矿井煤炭生产的中心地带,为了保 证采区生产的顺利进行,需要开凿各类为采区生 产服务的巷道,如采区车场、采区上下山、区段 运输平巷、区段回风平巷及溜煤眼等。在这些巷 道中有岩巷、煤巷、半煤岩巷;有水平巷道,也 有倾斜巷道。 在新建矿井中,采区巷道工程量占井巷总工 程量的 30 % ~45 %,在生产矿井中采区巷道工程 量占的比重更大,达60%以上。所以,合理地安 排和选择采区巷道施工顺序和施工方法,对加快 巷道掘进速度,缩短施工工期,合理安排采区接
•
• •
2018/11/23
3
§12.1采区巷道掘进时的定向 方法
对于已完工的各类采区巷道,均应该满足煤炭生 产的要求,如不能为生产服务,视为无效进尺。因此, 施工人员在施工前必须充分了解巷道的位置、方向、 坡度,使用的运输设备的类型和规格,了解过去类似 巷道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各种方法预测、推断 巷道前方即将遇到的地质情况,特别是煤层走向、倾 角变化以及断层等。当施工巷道不能开掘在原来的位 置时,就应该重新定位。为此,施工人员必须掌握巷 道掘进时的定向方法,以保证巷道顺利施工。 下面介绍几种巷道掘进时的定向方法。
2018/11/23 2
第12章 采区巷道和采区煤仓施工
•
• 采区巷道与主要运输巷道施工条件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采区巷道所穿过的煤及围岩的坚固性较小,掘进较容易,但其稳 定性较差,同时采区巷道还要受到采动的影响,在施工时不但要注意 顶板的管理,而且还要根据其服务年限短、地压变化大、巷道维护困 难等特点,合理地选择支护方式。 (2)采区巷道一般都沿煤层或在煤层附近的岩层内掘进,经常受到瓦 斯、煤尘的威胁,必须加强瓦斯检查,以确保安全。此外,还要特别 注意探水,防止采空区积水造成的危害。 (3)采区巷道一般远离井底车场,工作面多,工程量大,通风和运输 工作复杂。 (4)由于煤层褶曲起伏和断层影响,施工时必须根据生产使用要求和 安全原则正确确定巷道方向,以免造成无效进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2.1采区巷道掘进时的定向 方法
图12-2所示为一断层水平切面图,表示采区平巷掘进遇断层时改变掘进方向重穿煤 层的例子,对于轨道巷,则应在穿进断层后,按轨道运输要求的曲率半径转弯并与断 层走向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开破碎带,并重新进入煤层顶板。 对于输送机巷,巷道可按折线方向穿向断失煤层,以满足生产时布置输送机的要求。 同时,要使折线与原巷的夹角,能满足施工时的运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