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粒混凝土砌块施工方案

陶粒混凝土砌块施工方案
陶粒混凝土砌块施工方案

上虞阳光海岸一、二标工程

浙江梁湖建设有限公司阳光海岸项目部

二0一四年七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2)

二、工程概况 (2)

2.1墙体材料的应用 (2)

2.2劳动力组织及分工 (2)

三、施工准备 (3)

3.1技术准备 (3)

3。2生产准备…………………………………………………………………3

四、主要施工方法………………………………………………………………3

五、质量要求……………………………………………………………………11

5。1砌筑质量标准.....................................................................115.2质量保证措施 (12)

六、成品保护措施 (12)

七、安全、消防、文明施工 (13)

八、陶粒混凝土砌块质量控制要点 (14)

8。1砌块的质量控制要点……………………………………………………14 8.2砂浆的质量控制要点……………………………………………………14

8.3小砌块填充墙质量控制要点 (15)

8.4对填充墙顶部砌筑的要求………………………………………………16

8.5对砌体灰缝的要求...............................................................16 8。6对砌体拉结筋或钢筋网片的要求.............................................168。7对砌体预留洞或预埋的要求...................................................17 8。8对填墙砌体构造柱的要求 (18)

一、编制依据:

1、阳光海岸施工图

2、阳光海岸施工组织设计

3、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93

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5、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

6、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

7、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 03G329-18、砌体填充墙结构构造06SG614-1

9、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

10、浙江省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2014浙J69

二、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上虞阳光海岸一、二标

建设单位:上虞滨厦置业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华汇工程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绍兴市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浙江梁湖建设有限公司

监督单位:上虞区安全质量监督站

2.1、墙体材料的应用

本工程内、外墙采用内墙采用600㎜×100mm×240㎜和600㎜×240mm ×240㎜厚陶粒混凝土砌块,陶粒混凝土砌块强度级别A5。0,干密度别B07,砌筑砂浆采用专用粘合剂。

2。2、劳动组织及职责分工

2.2.1、根据本工程按设计特点并考虑施工总体部署安排,装修划分二个施工区,设立各区的主管工长.具体划分如下:一标段:1#、3#、6#、7#楼为一个施工区,

主管领导为章生灿,2#、5#、8#楼为一个施工区,主管领导为夏宝根,10#、11#、16#、17#楼为一个施工区,主管领导为倪海山,一标段:9#、12#、15#,主管领导为朱善法。

2.2.2、各标段均设一名专职质检员,负责工程质量检查监控,监督“三检制"与“样板制”的落实,参与工程的质量评定和验收。

2。2。3、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本工程每标段投入劳动力如下,施工过程中根据工程进度及要求随时进行调整。

施队拟投入劳动力{约(每标段)}

三、施工准备

3.1技术准备

3.1.1、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部人员了解设计图纸和工程质量要求,做到吃透图纸,避免差错。将问题消除在图面上,确定施工方案,并做好技术交底,并经常深入现场解决指导加工,协助生产安排好工序。

3.1.2、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进场后检查砌块的出厂合格证、产品性能检测报告,按砌块的规格、进场数量做好现场的材料取样送检,复试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中使用。

3.1。3、本工程砌筑砂浆采用专用粘结剂,砌块强度≥M5,同强度等级每一万块为一验收批,不足一万块按一批计,抽检数量为一组。砂浆试块的抽检数量执行GB50203—2011第4.0。12执行。

3。2.1、材料部门积极组织各种材料按计划进场,确保供应及时。

3。2.2、合理组织施工队伍进场,并进行进场教育。

3。2.3、砌筑施工材料选样前,应考察材料的环保性能,掌握相关技术参数。工程中尽量采用经环保认证的装修材料。杜绝伪劣产品及污染源进入现场,并应用于工程。

四、主要施工方法

4.1、工艺流程:

4.2、砌体施工前,应将楼层结构面按标高找平,依据施工图放出砌块的轴线、边线和洞口线。在结构墙柱上按+1米线分别划出砌块层数,画好灰缝厚度,并保证其垂直,标出门窗口位置,弹好墙边线及控制线。

4.3、砌块排列尽量采用主规格砌块,减少品种,减少切割开缝,以保证墙体良好的整体性。组砌方法应正确,上、下错缝,交接处咬槎搭砌,掉角严重的砌块严禁使用。

4.4、将楼板面清理干净洒水湿润后砌筑,在每道填充墙最底部应找平,找平层厚度根据实际情况定,其上的砌块底面朝上反砌于墙上,错缝搭砌,搭接长度不小于90mm。

4。5、砌筑时,自墙体的一端开始砌起;有构造柱的墙体砌筑时,从构造柱开始向两侧进行。转角及交接处同时砌筑,不得留直槎,斜槎高不大于1。2m。拉通线砌筑时,随砌、随吊、随靠,保证墙体垂直、平整,不允许砸砖修墙。

4.6、墙体的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宜为5mm左右,但不应大于8mm,且不应小于5mm。

4。7、填充墙与框架柱之间脱开或采用柔性连接,墙体与框架柱之间留有10mm~20㎜缝隙,具体做法见下图:

4.8、与填充墙连接的钢筋混凝土墙、柱,应沿墙高每隔二皮砖(按砖模数计)设2φ6的通长拉结筋。拉结筋采用植筋的方法与混凝土墙、柱连接,钢筋植入墙、柱内15d(不小于90mm)。

4.9、转角处及每4m设构造柱,一退一进,先退后进。构造柱配筋根据设计施工图为准,混凝土强度根据设计施工图强度为准。本工程构造柱的钢筋已在结构施工时提前预留,如有局部预留不到位的地方采用植筋。构造柱具体做法见下图:

4。10、砌块砌至接近梁板顶处,应留置一定空隙,待填充墙砌筑完并应至少间隔7天后,打聚氨酯发泡剂,证墙体顶部稳定、牢固。当填充墙长度大于5m时,墙顶与梁(板)应设拉接,做法详见下图。

4。11、填充墙高超过4m时,门洞上皮(没有门洞时在距建筑地面2.1m处)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全长贯通的混凝土现浇带,混凝土带高200mm,配筋为4φ10;φ6@200,局部加密,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混凝土带主筋与混凝土墙、柱连接采用植筋,钢筋植入混凝土墙、柱内15d。混凝土带具体做法见下图:

4。12、填充墙高小于4m时,在门洞上皮(没有门洞时在距建筑地面2.1m处)设置高50mm的通长混凝土板带,板带内配2φ6的通长钢筋,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当板带遇到过梁时,板带内的钢筋应锚入过梁内.具体做法见下图:

4.13、填充墙门洞上应设置钢筋混凝土过梁,当洞口≤3m 时,按下图图一进行配筋。当洞口上方有承重梁通过,且该梁底标高与门窗洞顶距离过近放不下过梁时或门窗洞口宽度>3m 时,可直接在梁下挂板,详见下图图二。

图一

4.14、填充墙内门洞口边应设混凝土抱框,抱框的宽度为150m 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主筋为4φ10,上端锚入圈梁、过梁内300m m,下端采用植筋锚入楼层梁内。具体做法见下图:

4.15、窗台处砌块砌筑高度为850mm (建筑标高),顶部做50mm 高的混凝土窗台。窗台内配置2φ6间距200.做法详见下图。

4.16、墙体混凝土现浇带、混凝土板带、窗台及过梁侧模支设采用15mm 厚胶合板,使用钢筋废料制作卡具固定模板。

1

钢筋废料制作卡具

4。17、构造柱使用15mm厚胶合板模板支设,用电钻在填充墙上打φ16的孔,穿φ14穿墙螺杆,垂直间距800mm,利用φ48的钢管将两侧的模板固定在墙上。构造柱上端预留200×300下料口,待浇筑到下料口高度处,改用干硬性混凝土填充密实。

4.18、墙柱拉结筋植筋

⑴、按照墙体、柱面上画的皮数拉结筋定位线,划出拉结筋位置线,避开墙柱内主筋和梁板下层筋。

⑵、植筋钻孔用电钻,钻孔直径比钢筋直径大3mm,深度为15d。孔洞使用清水冲洗,将孔内灰粉清洗干净。采用电热棒和热吹风进行烘干,使用电热棒时要注意用电安全,以免发生触电事故。用热吹风进行烘干时,首先从底部开始进行烘干,使水蒸气能够排出,清理干净烘干后的孔洞要保护好,以免杂物掉入孔洞。

⑶、孔洞二次清理:孔洞烘干后,用棉丝将洞壁再次清理干净.再用压缩空气吹干净,然后将丙酮涂于圆刷上将洞壁进行清洗。

⑷、注胶:在用丙酮清洗过的孔洞凉干后,用注胶器注入孔洞内,注入时从洞底部开始注胶,使孔洞注三分之二,无空气存在。其注胶量一般为:V=π×(孔半径)2×孔深×2/3。

⑸、钢筋清理:将钢筋表面的锈蚀用钢丝刷(角磨机)清理干净,再用沾有丙酮的棉丝将钢筋再次清洗,并晾干。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