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历史唯物主义复习

合集下载

《历史唯物主义》高考政治哲学与文化专题复习

《历史唯物主义》高考政治哲学与文化专题复习

《历史唯物主义》高考政治哲学与文化专题复习一、开场引言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哲学与文化的殿堂,探索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听起来可能有点高大上,但其实它就像我们每天吃饭、睡觉一样,与我们息息相关。

它帮助我们理解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指导我们如何看待过去、现在和未来。

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踏上这场探索之旅吧!二、知识点梳理(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简单来说,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各种物质现象,比如衣食住行、生产劳动等。

而社会意识,则是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信仰等精神层面的东西。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基础,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换句话说,我们的思想观念、道德信仰等精神层面的东西,都是由我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比如,在古代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比较保守;而在现代社会,随着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越来越开放。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生产力,就是人们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生产关系,则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原有的生产关系就会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桎梏,这时就需要通过革命或改革来变革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这就像我们小时候穿的鞋子,随着我们脚的不断长大,原来的鞋子就会变得不合脚,这时就需要换一双新的鞋子。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经济基础,就是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则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宗教等社会意识形态和制度。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当经济基础发生变化时,上层建筑也会随之发生变革;同时,上层建筑也会通过政治、法律等手段来维护或改变经济基础。

这就像我们盖房子一样,只有地基打得牢固,房子才能盖得高;而房子的设计和装饰也会影响到地基的稳定性和房子的美观度。

第一轮复习(历史唯物主义)1

第一轮复习(历史唯物主义)1

第一轮复习----历史唯物主义一、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一)社会意识与价值观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含义(略)2、正确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1)二者的关系: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A.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B.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A.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促进作用。

B.落后的反动的非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补充: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有它自己的存在方式和发展规律,表现在:①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②社会意识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不完全同步,它可能落后于社会存在的发展,也可能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做出预见。

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作用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

先进的社会意识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则阻碍社会的发展。

而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反作用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它实际掌握群众的深度和广度,社会意识只有通过群众的实践,才能产生现实的作用。

)(2)方法论:一切从社会存在的实际出发。

(3)错误倾向:既反对否定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片面夸大社会意识反作用的历史唯心主义,又反对抺煞社会意识反作用的形而上学。

3、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4、什么是哲学上讲的价值?(略)5、什么是价值观?①价值观是人们断定客观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

②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它在一定社会存在的基础上产生,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③价值观的时代性阶级性-----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不同时期的价值观往往不同。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需要、利益和认识发生变化,价值观也随之变化。

6、价值观的导向作用(1)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从作用的领域来看:①价值观不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评价就不同;②价值观不同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指向就不同;③价值观对人生选择、人生道路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政治重点知识讲解:“历史唯物主义”专题复习

政治重点知识讲解:“历史唯物主义”专题复习

政治重点知识讲解:“历史唯物主义”专题复习“历史唯物主义”专题复习知识体系知识点讲解“历史唯物主义”围绕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展开,涉及历史观、价值观与人生观。

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历史的主体、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是本专题的核心内容。

重要知识点主要有以下几个: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突出表现为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3)基本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4)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3.阶级斗争与改革(1)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

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3)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高三政治复习课件(生活与哲学):历史唯物主义 (共32张PPT)

高三政治复习课件(生活与哲学):历史唯物主义 (共32张PPT)

地位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依据
原理运用:
1·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我们树立群 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分析 2.运用群众观的有关知识,分析 (1)原理+方法论 (2)物质财富+分析 (3)精神财富+分析 (4)社会变革+分析 (5)总结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运用
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分析....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分析 (2)社会意识具有反作用+分析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分析 (4)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分析 (5)改革是.....强大动力。+分析 (6)群众观 +分析 2.运用唯物史观的知识,分析.... 3.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分析.... 4.运用认识社会的知识,分析.... 同上
3.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分 析.....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 决定...。+分析 (2)社会意识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 识..。+分析 (3)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分析
(二) 社会基本矛盾 1.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 展的基础。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原理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推动生产力 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 就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 判断:经济体制改革╱所有制╱分配制度改革、生 产力和生产关系
(三)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1)总趋势: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 程是曲折的。 (2)实现方式: 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 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 的。 ①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 级斗争实现的; ②在社会主义社会,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只 能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 (3)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改革 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 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复习课件必修共28页

历史唯物主义复习课件必修共28页
历史唯物主义复习课件必修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ppt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ppt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规律
第1页
基本内容
•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 •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 • 四、社会形态规律普通规律 及其特殊形式
第2页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 观基本问题。正确结识这一问题是处理其它 问题基础和前提。
第42页
马克思恩格斯揭示生产力与 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和经济基 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是 人类社会发展普通规律。这些规 律决定了社会形态更替和历史发 展基本趋势。但是,由于社会发 展复杂性和曲折性,社会形态更 替在遵循普通规律同时,也表现
出一些特殊形式。
第43页
1.什么是社会形态?
2.社会形态是如何更替? 3.为何社会形态是以这样形式更替 呢?
第23页
• 依据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性质将生产关系 分为两种基本类型:
①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生产关系 主线特性:生产资料为劳动者共同占有,人 们在生产过程中处于平等地位,
②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生产关系 主线特性:生产资料归少数非劳动者占有, 劳动者占有很少或主线没有生产资料并在 生产中处于被支配地位,人与人关系包括 剥削关系。
第10页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详细表现在: 第一、社会存在性质决定 社会意识性质。 第二、社会存在改变决定社会意识改变。
第11页
2、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先进社会意识反应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对 社会发展起着积极增进作用; 落后社会意识违反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对 社会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第12页
第44页
一、社会形态内涵 二、社会形态更替统一性和多样性 三、社会形态更替必定性与人们

专题九历史唯物主义课件-2024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专题九历史唯物主义课件-2024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实现方式(动力):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 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即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产生、发展和解 决中实现的。
解决方式:阶级社会(阶级斗争)与社会主义社会(改革)
考点2 领会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理解价值观的形成与时代和环
境密切相关 ③社会历史的主体66 a.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66-68(四段,每一段的第一句话)
考点4 探寻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 ①弘扬劳动精神 实现人生价值(根本途径)79 ②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客观条件)81 ③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主观条件)82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60-61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62、经济基础与上层 建筑的辩证关系63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65-67 4、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68 5、价值观的导向作用71-72 6、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要求74 7、价值的创造与实现77-82
考点2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持久、最深层的精神力量) ①内涵75第一段 ②要求75第三段+相关链接
考点3 解析价值观差异与冲突产生的社会根源,能够进行合理的价
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①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75 ②特点:
a.社会历史性77 b.阶级性77 c.主体差异性78 ③方法论(两个目标题+具体内容) 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76 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78
意义; 内容; 地位; 要求;
考向二
实现人生的价值
——人生观价值观
考点1 理解价值观对人们行为的导向作用
①价值与人的价值71
含义
评价
价值的创
造者
贡献(社会价值)
人的属性
满足 满足
他人、社会的需求
价值的享 受者

专题四 历史唯物主义(课件)-2023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全国通用)

专题四  历史唯物主义(课件)-2023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全国通用)

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下列选项能正 确反映社会基本矛盾运行规律的是 A
①充分发挥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的重要作用
②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③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④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建设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五、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和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
用好这一传家宝,不能流于形式、走走过场,而要带着问题,
深入基层和群众,弄清事情的真相和全貌,把握问题的本质
和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正如习近平同志要求
的那样,调查研究要“身入”,还应当“心至”。对这个要
求的合理解释是 A
历史观的简答题预测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其解决 习近平同志指出,“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
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40年前,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这场伟大革命,从此中国的面貌
焕然一新,世界的面貌也为之一变。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 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世界经济增长的主 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书写了世界上“最成功的脱贫故事”……
法、侵权责任法和人格权方面等民事法律规范的进发行展全状面况系统的编订纂
修,用行文条款书写人民权利,最大程度保护人民权利。民法典编纂
过程中,先后10次通过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累计收到102万条意见
和破建解议高民。空为抛邦物本坠,物法难系题根,基维。护这小③是区一人 坚业部民持主有群群合效众众法反是观权映历点益人史和…民…意的群民愿主众法的体路典民,线聚法要焦典百﹣姓﹣
40年来,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 面深化改革,中国人民用双手推动了中国和世界的共同发展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说明国家为什么要深化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看病难”、“看病贵”等问 题群众反映强烈,这一现状要求我们必须为深化医药卫生 体制改革制定相应的举措。 ②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这要求我 们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体 现。 ③正确的价值观要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符合人类的根本 利益, 因此树立正确价值观必须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 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现人 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根据材料一、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知
识回答,国家为什么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
专题复习
杨娅
高考考纲解读及考情分析
本专题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其分值占《生活与哲 学》的 20%左右,随着我国对思想道德的重视,本专题在 高考命题中的比重有增加的趋势。
卷别 2012全国文综 .38 2012 浙江 .文综 .40 2012天津文综 .12
【经典题】
材料一 近年来曝光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有: “红心咸 鸭蛋” “三聚氰胺奶粉” “地沟油” “瘦肉精” “染 色馒头” ……,一个个触目惊心的事例,使中国的食品 安全引起世人的关注。 材料二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食品安全是关系人民群 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一件大事”。国务院总理温家 宝怒斥瘦肉精、染色馒头等事件,称恶性食品安全事件 足以表明道德滑坡、诚信缺失严重。“要加大食品安全 重点整治力度,重点治乱必须重拳出击”。最高人民检 察院下发《关于依法严惩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和相关职务 犯罪活动的通知》。
【经典例题与类比题对比分析】:
1、相同点:1)都属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 2)解答的方法、技巧相同 3)设问角度相同:“为什么”
2、不同点: 1)材料切入点不同:食品安全——医疗体制 改革
社会历史主体
人民群众是历史 的创造者的规律
坚持群众观点 和群众路线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实现人生价值
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自觉 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经典题】
材料一 近年来曝光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有: “红心咸 鸭蛋” “三聚氰胺奶粉” “地沟油” “瘦肉精” “染 色馒头” ……,一个个触目惊心的事例,使中国的食品 安全引起世人的关注。 材料二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食品安全是关系人民群 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一件大事”。国务院总理温家 宝怒斥瘦肉精、染色馒头等事件,称恶性食品安全事件 足以表明道德滑坡、诚信缺失严重。“要加大食品安全 重点整治力度,重点治乱必须重拳出击”。最高人民检 察院下发《关于依法严惩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和相关职务 犯罪活动的通知》。
根据材料一、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 回答,国家为什么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
答案: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一个个触目惊心的食 品安全事件的出现,因此国家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 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
②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这要求 我们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食品安全问题关 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因此,国家必须高度重视 食品安全问题,确保食品安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经典题、类比题、拓展提升题的讲解与分析,在练中掌握 基础知识,并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分析身边的事物,并掌握 主观题的解题技巧。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自觉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树立正确 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为实现人生的价值而奋斗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及其运用 主观题的审题、解题技巧
价值观
题型 非选择 非选择 非选择 非选0分 6分
选择 4分 选择 4分 选择 4分 选择 4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在识记本专题所涉及的考点知识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 的相关知识,分析和解决我国社会存在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并掌握 主观题的解题答题技巧。
2012 四川 .38 2012天津文综 .14
2012 山东 .25 2012全国文综 .23 2012广东文综 .32 2012福建文综 .34
考点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人生观价值观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
献 人生价值的实现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群众观群众路线
教学难点
主观题的审题、解题技巧 材料与知识点的对接
知识网络


认 识 社 会
社 会 真 谛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与社会 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发展规律
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方法论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生产关系要适合生 产力状况的规律
上层建筑要适合经 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坚持改革 开放
③正确的价值观要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符合人类的 根本利益,因此树立正确价值观必须把人民群众的根 本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国家重视食品安全有利 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归纳审题、答题技巧】
1、审题:要做到五定
定 范 围——经济、哲学、政治、文化 定 知 识——答题范围(选择什么知识答题) 定 类 型——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认识型、体现型、措施型 定关键词——分析背景材料,找出关键词句
2、想:回忆课本知识 2、组织答案:
答案就在教材中 ——用教材观点、原理、方法论 答案就在材料中 ——结合材料分析 答案的格式 —— 哲学原理 +方法论+材料
【类比题】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的医药卫生体制改 革条件总体上有了较大改善,但仍存在“看病 难”、“看病贵”的问题。 为此,国务院颁布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 (2009~ 2011年)》,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要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提高基本医疗保障 水平。三年内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 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将覆盖城乡全 体居民,参保率提高到90%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