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

美学
美学

1、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

2、马奈,莫奈,华沙罗,前印象主义三杰,塞尚,高更,凡高,后印象主义三杰

3、克莱夫贝尔提出“有意味的形式"。形式主义美学产生于19世纪末,与法国后期印象派绘画关系密切。代表人物是英国的克莱夫·贝尔,罗杰·弗莱。贝尔认为,:一件艺术品的根本性质是有意味的形式。

4、精神分析美学产生于20世纪初,主要代表人物有弗洛伊德,荣格,是以心理学研究为基础。。

5、老子美学的哲学基础是“以一为本”“有无相生”

6、顾恺之的“以形写神”谢赫“气韵生动”

7、气韵。中国审美与艺术领域里的气韵范畴萌芽于魏晋,成熟于各类艺术推崇生动表现事物“气韵”之美的南北朝时期。气韵中国美学中最具特色的重要概念,是指审美对象的内在生命力显现出来的具有韵律美的形态。

1.学习美学的价值,意义

第一,从人格修养方面讲,美学能够帮助人们追求人格的完善,提升人生的境界。

第二,学习美学能够完善人的知识解构,提高知识,文化修养。

第三,从文化艺术实践的角度看,学习美学能够正确认识道与技的关系,提高艺术中的文化含量。

第四,加强美学修养,能够提高人们的审美感悟能力,审美创造能力。第五,学习美学能够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更好的服务于经济建设。

2.苏格拉底的美学思想

一,苏格拉底幼年学过雕刻,对艺术有很好的理解,苏格拉底在西方的地位犹如中国的孔子,思想观点对后世有重要影响。

二,在美学上,苏格拉底标志着古希腊美学思想的重大转变。他明确的把美学和道德结合起来,实现了美学从自然科学向社会主义科学的转变。

三,在美的本质问题上,苏格拉底把公用或合目的性看作美的基本前提,将美与善与有用混为一谈。

四,关于艺术,苏格拉底发展了艺术魔方自然的传统看法。还强调绘画,雕刻应当是对具有道德理想和完美心灵的形象的模仿,并将人提升为艺术的主要对象

3.柏拉图的美学思想

一,柏拉图区别了美本身与美的事物,明确提出了美的本质问题,认为美就是美本身

二,肯定了美与美的不同,他提出除了“没的东西”之外还有一个不变的,本质的美,即美本身。

三,探讨了美的本质问题,提出“美是理念”的著名学说,他认为,美是理念,是外在于人的主观意识与现象世界的一种客观存在

四,十分轻视现实生活,完全否认客观世界中有真正的美,甚至否定艺术美

五,他认为真正的快感是形式美引起的,他肯定没的事物可以引起快感,是以爱为基础的快感

六,在艺术上,柏拉图修改了模仿说,他认为,理念是唯一真是的客观的存在,自然只是对理念的模仿,而模仿自然的艺术就是模仿的模仿

七,还提出文艺要有教化作用。

4.亚里士多德的美学思想

一,批判了柏拉图的“理念论”认为美不是理念,而是客观事物的客观属性,从根本上说,美学的对立主要源于哲学的对立。

二。关于艺术理论,亚里士多德明确肯定了艺术的本质是模仿。

三,在艺术的审美作用上,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也不相同。

5.斯多葛派的美学主张

斯多葛派又称为画廊派,,其基本哲学美学主张有如下几点:

一,关于人的美,斯多葛派认为审美价值完全从属于道德价值,一切于道德无关的美都是毫无价值的。

二,关注自然与艺术的关系,肯定自然美。

6.卢克莱修的美学观点

一,世界和美是自然本身的创造。二,快感即美感。三,艺术起源与模仿和需要。四,卢克莱修认为除快感之外还有其他功能

7.普洛丁的美学思想

一,在美的本质问题上,他不可否认现实中存在美的事物,但否认事物是美的根源。

二,普洛丁反对西塞罗的“美在比例的对称和悦目的颜色”这一说法。

三,普洛丁主张美的根源在于彼岸的美,神的美

四,普洛丁把理性片面的抬高了首要位置,他的思想具有上承古希腊,下期中世纪美学的重要作用。

8.但丁的美学思想

但丁是中世纪与文艺复兴艺术的分水岭,在美学上,淡定接受了神学美学学说,他认为,上帝是美的本体,万物之美来源于上帝之美的光辉照耀,美在各部分的秩序,和谐和鲜明,他肯定了人和尘世生活,其美学问题的论述,主要是肯定人和现实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出发。

9.达芬奇的美学思想

一,没事客观事物和谐的比例,美是客观的,是事物的本质属性之一,美感来源于比例,是以美为基础的。

二,艺术家应当勤于观察各种食物的美,把个字分散的美集中起来,加以理想化,创造出高于自然的艺术美,三,艺术家爱应当勤于观察各种事物的美,把各自分散的美集中起来,加以理想化,创造出高于自然的艺术之美。

10.笛卡尔理性主义美学观

一,他认为,音乐的目的在于激发人们的激情,而这种激情必须是有条理的,处于平衡,和谐状态。

二,在对事物的审美评价上,他认为,美好的事物应是简单明了,合乎比例的多样化,多样化是万物最令人愉快的属性,

三,在美的本质上,他认为,所谓的美和愉快都不过是我们的判断和对象之间的一种关系,他承认没的相对性,并认为对美丑的感觉,也是取决于感觉者的生活经验。

四,对美学的贡献主要在于提供了理性主义方法。

11.莱布尼兹的美学思想

在美学上他承认宇宙美,并认为宇宙美缘于上帝的创造,具有明显的神学性质。他还认为审美就是这样一种认识,一种能够清晰感觉但却无法明确判断的“幻想”的认识。这种朦胧性和明晰性是唯一的审美形式,但它又倾向于更高程度上的明确性或理性认识。

12.荷加斯的美学思想

他提出了艺术模仿自然的现实主义原则,强调绘画作品必须忠于自然,表现大自然的本质,他认为,蛇形线是“最美的线条”,是最“富有吸引力的线条”因为他能表现动作,在运用蛇形线时,他强调提出要遵循六条形式美规则,即,适宜,多样,一致,单纯,复杂和量。

13.休谟的美学思想。

休谟是英国经验主义唯心论美学的突出代表,趣味问题是休谟美学的核心。

一,关于美的本质问题,认为美是纯然主观的东西,坚决反对美是事物客观属性的观点。

二,他认为,各种味和色以及其他一切凭感觉接受的性质都不在事物本身,而只在感觉里,美和丑的情形更是如此。

三。休谟取消了美的客观标准。

四,提出了美的“效用说”和“同情说”他认为美源起与利益与便利的观念。

14.休谟提出寻找审美趣味标准的根源

一,健全的生理器官,这是首要的,生理感受能力不健全,是造成趣味差异的一个根源,

二,应具有想象力的敏感,即具有审美的判断力,即感受和分辨美丑的能力

三,应当把公众舆论承认的,少数具有压倒其他人的权威的趣味,作为审美趣味的标准。

15.伏尔泰,卢梭的美学思想

关于美,伏尔泰认为,美是能够引起惊赞和快乐两种情感的东西,不是某种符合公用或目的的抽象本质,同时他强调美的相对性,认为美并没有什么抽象的原形。关于审美趣味,他主张趣味是对艺术中美和丑的感受性,即人们分辨美丑的敏捷的感受力。

关于美,卢梭认为,一切真正的美多点典型是存在大自然中的,他还认为,审美应该是无功利的,还认为专业分工把完整的人变成片面的人,造成了义务与爱好,处境与愿望,人与制度之间的矛盾,提出要重新使人成为完整的人,这种思想在美学上极为重要。

16.狄德罗的美学思想

一,在美的本质问题上,他首先提出了“美在关系”的学说。他认为美并不是上帝的赐予,不是主观的判断,而是客观事物的一种性质,他说美总是由关系构成的。

二,他认为客观事物本身的美不以人的主观感受为转移,但主观认识的美却离不开审美主题——人,完全是相对的。

三,在艺术上,他认为大自然的产物没有一样不得当,任何形式,不管是美的还是丑的,都有它形成的原因。四,在绘画上,他极力主张现实主义,要求绘画,雕塑首先要师法自然,要真实他认为绘画应简单明了,给人以纯粹的,自然的快感,不应当成为“叫人猜不透的象征或字谜。”

17.康德的美学思想。

一,判断力是康德美学的要害,他认为所谓判断力就是把是特殊包含在普遍之中来思维的能力

二,他认为,美不是概念,只是主观的快感,他借想象力与花联系,但是他认为美感只是一种快感。

三,他认为美感自身有一种特质,美是主观的,无利害的快感,他认为审美活动不能涉及利害计较,不是欲念的满足,对象只以他的形式而不是以他的存在来产生美感。

四,他主张审美判断是主观的,个别的,但又是普遍的

五,他单从形式方面来分析美,没有清楚的指出从形式分析所得出的结论和从内容分析所得出的结论如何协调一致

18,黑格尔的美学思想

一,他的美学是建筑在他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和辩证法的基础上的,美学是黑格尔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第一次将辩证法与历史主义运用于美学。

二,他的全部美学思想都是从一个中心思想生发出来的,这就是他对美的定义

三,他认为美和艺术是相互融贯,完全统一的整体。他不仅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同时也是主体与客体,理性与感性,内在与外在,一般与个别,无限与有限等各种对立因素的统一体

四,坚决反对把美和艺术看作无内容的形式主义和主观主义的观点,

五,他认为美学主要研究的是艺术的美,认为艺术美高于自然美自然美不是真正的美,认为自然美源于理念,自然美的本质仍是精神性的。

六,他认为艺术美是人心灵的精神产品,艺术理想的外在形式本身要符合人的灵魂。

七,关于艺术与自然的关系,他认为,首先,艺术是对自然的征服,具有完全形式的观念性,其次,艺术不是自然细节的罗列,应该具有普遍性,他还提出了著名的人化自然的观点

八,他认为,艺术发展的规律是:“始而追求,继而到达,终于超越”

19,表现主义美学(提纲,人物)

创始人是意大利的克罗齐,最著名科林伍德

一,在美学上,克罗齐的核心理论是艺术直觉论,他认为美就是表现,表现就是语言,美学是语言学

二,科林伍德主张,审美活动是思维在意识形式中将感觉经验转化为想象的活动,艺术就是想想活动,或者说是总体想象经验。还认为艺术是想象性经验,因为艺术不是制作而是创造

20自然美学(人物提纲)

代表人物有杜威,桑塔耶那,门罗

一,杜威著名美学观点是“经验即艺术”强调当今美学的人物在于恢复艺术与人类经验之间的联系,反对把审美经验与日常经验做严格的划分,主张经验的最完美的表现就是艺术。

也反对在使用艺术与美的艺术之间进项区分的做法

二,桑塔耶拿,他认为美学的首要人物是给美下一个定义,美是主体的快感,还强调,主题的一切机能都对美感有贡献。还强调人的机能的健康与审美活动的密切关系,认为没有健康就不会有纯粹的快感。

三,门罗,他的美学被称为“科学美学”门罗认为应抛弃传统的理论层面的美学,美学不只是概念分析,还要研究艺术创作,艺术功用等实际问题,他认为没不全是主观的,也不全是客观的。美的经验最基本原因来自主体的审美需要。

21.集体无意识的含义

集体无意识是无意识的深层,他根植于人作为生物体的本性,得自进化和遗传,容纳着人类自原始社会以来的全部精神财富,本质上“集体无意识”是人类的集体经验在心理深层的沉淀。艺术创作过程是“集体无意识”外在显现的过程,即原型象征的过程。

22.存在主义美学

存在主义美学是建立在存在主义哲学基础上一个审美认识流派,

一,海德格尔认为艺术是真理在作品中的自行置入,“真理”是存在自身的显现,“置入不是放进去,“自行置入本意是坐,是一种状态,即待在那里,而且他不出来出去,也永不会消失,

二,他认为艺术作品的确具有物的特性要素。

三,他认为艺术是真里的发生,一切艺术作品都是诗艺术,本质上是诗意的

23.孔子美学

对于这一审美标准,孔子从“文”与“质”的角度做了进一步的阐述,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从字面上看,文即文采,是一种修饰,质是质朴,是一种自然,但是,这里的文,质显然可以看成是艺术的两个方面——形式与内容,还可以看成一个人的休养的两个组成部分——思想和风度。文是形式,是修饰,是外在的,质是内容,是品格,是内在的,一个人,一件艺术品缺少必要的形式就显得粗野,而只有内容,没

有必要的外在形式同样浮泛,不能动人,真正的君子,完美的艺术是美与善,文与质,仁与礼的有机结合。

24.儒道互补

一,儒道互补是中国审美文化二元结构的基本形态,在之后的文化审美发展中,儒与道,进与退,出与入始终是不可动摇的两级

二,儒道互补的二元审美文化是科学的

三,儒与道的结合,使人生有了进与退,仕与隐的两种选择。

25,魏晋风流

魏晋风流是中国特殊历史时期人们思想生活认识社会的一种特殊反应,具有历史偶然性,同时也具有一定意义上的美学价值,仅以审美而言他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反传统,反礼教,追求个性自由,人生品格,提倡个性审美趣味,第二,冲压脱俗,形成中国审美文化中清流之气,品评之风,第三,主体人格凸显,士阶层审美文化形成,文人个体创作起步并形成风气。第四,追求真与自然,寄隋山水之风日盛,山水画,山水诗兴起

26.山水画的形成

一,审美主体审美需要的变化。二,山水画是世俗地主士大夫们理想的寄托。三,宗教思想的交互影响。四,山水画具有广泛的人民性。

27.审美价值

审美价值就是在审美实践活动中,客体的审美属性能满足主体的审美需要这一事实。

28,悲剧喜剧在艺术和戏剧方面的差别

一,在戏剧方面,悲剧产生悲剧性,其实质是从凡俗向神圣的过度的特殊的生命仪式,文化艺术形式是对这一自然现象的回应,悲剧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上是内容大于形式,有限的形式容纳不下无限的内容。戏剧是颠覆性的,具有讽刺意义,是悲剧的反面,对立面,戏剧力图回复一种平衡,取其特殊。戏剧常常将首尾倒置,将正常秩序颠覆,喜剧虽然是小的艺术,却具有一定程度的批判性。

二,在艺术方面。悲剧体现了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喜剧是将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这说明其实喜剧它是没有悲剧那种悲怆性的体验的,而是一种自我胜利的优越感,喜剧精神的实质就是一种乐观主义精神,是人对自己力量和尊严的充分自信。

29,优美与崇高力量与数量分析

优美意味着主体与客体,内容与形式处于矛盾对立的相对统一,和谐,平衡状态,优美在形式上往往表现为柔美,和谐,安静与优雅,在美感上能给人以轻松,愉快和舒心惬意的审美感受。

崇高是主客体之间的矛盾,对立中最终达成统一,体现了主客体的冲突,崇高在形式上往往表现为一种粗狂,激荡,刚健,雄伟的特征,给人以惊心动魄的审美感受。

30,美,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美学是一门发展中的多学科交叉性,边缘性学科,与哲学,艺术理论,心理学,社会学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即相互区别,又相互影响,相互联系。

一,关于美学与哲学。哲学研究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方法论研究,为其他学科包括美学提供了认识上与思想方法上的圆圈,美学可以帮助哲学分析,是哲学的内容,又是哲学的方法,无论中外,几乎所有的哲学家都要涉及美的问题。同时,他们的哲学思想直接渗透到美学之中,而其美学观点基本上成为其哲学思想的深化或注解。

二,美学与艺术理论。艺术是没的最集中的体现,审美是艺术的核心特征之一。二者在研究对象,范畴上既有相当多的交叉,又有明显的不同,艺术理论研究具有的艺术特性及艺术类型,美学以艺术的整体为研究对像,更倾向于哲学的,宏观的理论探讨。

三,美学与心理学。审美心理研究生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学更侧重于研究审美艺术想象的完整性,统一性,非片断性,更加重视对审美心理,审美情感,审美兴趣的研究,审美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美学研究提供了更为科学,各位可信的重要依据,审美心理学使美学发展如虎添翼。

四,美学与艺术史。就没学借助艺术史的研究,并对艺术史的学习研究提供特殊的理论支持。美学研究借助于艺术史现象,使理论阐述更生动,更形象,更直观,更有说服力。二者具有互补性。

由此可见,美学学科的交叉性,边缘性十分明显,美学与艺术,与其他学科存在这样或那样无法割舍的联系。31.艺术的审美特征

一,艺术具有强烈的主体性。二,具有生动的形象性。三具有突出的形式美,四,具有丰富的情感性五,具有高度的理想性,六,具有独特的原创性

美学元素 太朴山的美学元素(外一篇)

美学元素太朴山的美学元素(外一篇) 美学元素太朴山的美学元素(外一篇)山不会俯就、讨好任何人,它就在那里,你去或不去,它就在那里。 这也算是我爱山的一种理由吧。 我这个人有点怪癖,越是名山,越懒得去;即便勉强地去了,去了就去了,从不会留下只字片语。倒不是那些名山对不起我,委实是我的气场太小,又害怕喧闹,故而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相反,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山,倒像走亲戚似的,我不仅爱去,还一去再去。 太朴山就是其一。 我不清楚这座山名的来历,太朴,也许就是大朴吧大朴之物,必存大美焉,人工不可为,应是天造地设,又不曾被人染过指的。我特讨厌染指,连带"染指"这个无辜的词。 试想,原本好端端的一个物,一件事,一段情,与局外者毫无干系,你非得伸过去一个指头。何况那根指头也许并不干净;就算它干净,还能比造物的上苍高明吗太朴山好,不仅仅止于名字。山上山下,沟沟壑壑,我所见到的,无非是一些石头、树木、溪水。然而,当它们被我的目光和心灵一一摄取之后,觉得那石、那树、那水是太朴山所独有的;你若把它们换一个地方,哪怕稍微挪动一下,就不是原来的味道了。

这使我想起城市里那些移栽的树,虽然它们还保持着树木的基本形态,但已然是另一层意义的树了。我就干过一件蠢事。 三年前我去太朴山时,看中了一株紫色杜鹃,因实在割舍不下,就将其挖回栽在自家的花盆里。次年春天,花开是开了,却显然没有它在山野开得那么浑朴自然,那么耐人寻味。个中原因我虽弄不清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我染指了。你想想,那株原生态的杜鹃,吐纳的是太朴山的浑沦之气,而当它一旦脱离了那样的气场,即使活着,那也是苟活。 我避名山而亲太朴,似与那里的石头有关。太朴山虽与江南佛教名山九华山粘粘连连,暗通气脉,但此山的石头却与九华山迥异,一个黑硬、粗砺、峥嵘,构成一座名山的体量和气质;一个圆融、苍润、拙朴,成全了太朴山的简淡与空灵。 我说它简淡,是因为那些经岁月打磨的石头,已经熄灭了欲望,磨平了棱角,它们扁也好,圆也好,都遵循着大道从简、返璞归真的至理,虽栖居幽壑,这里几尊,那里几坨,或坐,或立,或倚,或躺,但姿态和表情都是安详、静谧的,仿佛阅尽云雨风霜的智者,只存一抹淡定在胸。石与石,有的则爱独处,长久地沉溺于冥思,彷如世外高人,任你千呼万唤,任你春光撩人,它一点都不为所动;有的则喜群聚,呼朋唤友,你倚我靠,甚至石上叠石,看上去亲密无间,却又谐者自谐,憨者自憨,不像我们人类,聚在一起总是彼此攻讦,相互挤兑,凭空生出许多是非来,想收拾都难。

中国古典美学的意境

中国古典美学的意境 意境,指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以及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如果典型是以单个形象而论的话,意境则是由若干形象构成的形象体系,是以整体形象出现的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意境是中国古典艺术理论的重要范畴,它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故而美学与意境就有了那么一层深厚的关系。美学里的意境理论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在传统绘画中是作品通过时空境象的描绘﹐在情与景高度融汇後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境界。 意境理论最先出现于文学创作与批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文学创作中有“意象”说和“境界”说。唐代诗人王昌龄和皎然提出了“取境”“缘境”的理论﹐刘禹锡和文艺理论家司空图又进一步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创作见解。艺理论界对“境界”说的阐述虽然众说纷纭,为轩为轾,但有一个地方却出人意外,绝大多数评论者都把“境界”和“意境”等同起来。称之为“文学形象”、“作品中的世界”。这种看法无疑是片面的。 “境界”一词作为一般习惯用法,如云“境界有二,有诗人之境界,有常人之境界”,此所谓境界,便当是泛指作品中的一种抽象界域而言者。又如云“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此所谓境界,便当是指修养造诣之各种不同的阶段而言者。又如云“‘明月照积雪’、‘大江日夜流’、‘中天悬明月’、‘黄河落日圆’,此种境界,可谓千古壮观”,此处之所谓境界便当是指作者所描写的景物而言者。 中国古典美学博大精深,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个性,也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民族特色的独特的美学命题和范畴。“意境”这一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反映了中国古典美学具有如下一些基本特征: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美学范畴的多义性,模糊性和辩证统一性;美学范畴的动态变异性;“以物观物”、“以我观物”的哲学认知和审美认知方式交融的艺术观照方式。“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的范畴,这是从美学范畴说,这个范畴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提炼出来的,同时也是中国历代许多艺术家有意识去追求的。

dgs设计美学习题1

一、选择题 1.[ D ] 下列( D )书中指出建筑是一种最引人注目的工业艺术? A.《应用艺术和结构艺术的风格》 B.《艺术手工艺美学》 C.《通俗美学》 D.《艺术分析》 2.[ A ]材料、结构、形式和功能成为任何人工产品所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其中(A )是产品的物质基础? A.材料 B.结构 C.形式 D.功能 3.[ B ]完形心理学是由德国心理学家( B)开创的。 A.马赫 B.特墨 C.本泽 D.苛勒 4.[ C ]与产品相关的技术包括不同的三个方面,以下( C )个不属于这三个方面的? A.产品技术 B.生产技术 C.科学技术 D.操作技术 5.[ C ]所谓经济的合理性指可取得较大的经济效果,一下说法正确的是(C )? A.减少投入,增加劳动消耗 B.增加产出,增加能源消耗 C.提高产品的功能,降低原材料消耗 D.降低产出和能源消耗 6.[ A ]精神分析学创始人( A )把人的精神活动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三个层面。 A.弗洛伊德 B.赫尔巴 C.费希纳 D.荣格 7.[ D ]( D )在建筑学领域中明确地提出了“形式依随功能”的观点? A.居维埃 B.达尔文 C.穆特修斯 D.沙利文 8.[ D ]波特兄弟在《市场要素设计》一书中列举了五种不同类型的产品,分别给出它们对使用性能、人机特性、审美要素和工艺性的侧重顺序。其中普及型高尔夫轿车是把( D )放在首位? A.使用性能 B.人机特性 C.审美要素 D.工艺性 9.[ B ]据有关统计,到20世纪70年代之前,各国文献中对文化的定义已经达到( B )多种。 A.164 B.250 C.264 D.150 10.[ A ]下列( A )不属于我国历史上不同地域形成的不同类型的文化? A.中国文化 B.齐鲁文化 C.楚文化 D.两广文化 11.[ C ] 19世纪初叶,物质产品的生产出现两种不同的趋势,下列( C )符合手工艺单件生产的产品? A.设计简陋,能为广大消费者接受 B.注重装饰,价格低廉 C.精工细作,只能为少数有钱阶层消费 D.制作粗糙,价格昂贵 12.[ A ]设计美的性质、构成,设计美的类型、风格,设计的文化意蕴,设计的形式美,设计的创造性和设计美的境界等等属于( A )。 A.设计产品的美学性质 B.设计过程的美学问题 C.产品消费的美学问题 D.设计美学史问题 13.[ D ] “设计观念要从社会需求和技术可能性两者的综合中产生的”,这句话是( D )提出的? A.布鲁斯.阿舍 B.西蒙 C.阿西莫夫 D.麦克可若 14. [ A ]对美作出全面分析,从而使人能够区分美与善、审美价值与功利价值的第一位哲学家要算( A )? A.康德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保罗.苏里奥15.[ B ]以下( B )不属于绘画形式构成的三大要素? A.色彩造型 B.色调关系 C.艺术变形 D.几何程式 16.[ D ]设计作为一种文化创造,其文化可以粗略的划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它包含以下四个层次,其中( D )是文化的核心层面。 A.物态文化层 B.制度文化层 C.行为文化层 D.心态文化层 17.[ D ]人文主义艺术的特点是( D ) A.再现性,非具象性 B.再现性,直觉性 C.具象性,直觉性 D.再现性,具象性18.[ A ] “语言比任何东西都更适宜于使人了解符号学的性质”是( A )说的? A.索绪尔 B.苛勒 C.海伦 D.查.桑.皮尔斯19.[ C ]设计美是一种特殊的美,涉及设计美感构成中快感地位问题,还表现在设计美具有理性美的 1

美学概论平时作业

《美学概论》平时作业 1、押韵是不是诗歌艺术的品质特征?为什么? 答:押韵是诗歌艺术的品质特征。因为: 1、韵律是诗歌的一个重要特色,尤其是古体诗。 2、在《声律启蒙》中有对平仄,韵律的详细说明与示例。但是随着白话文的推广,现代诗歌的兴起,在韵律上的讲究也没有过去那样必须.。也就是说,近体诗,自由体,比较随便。但是如果在韵律上多下功夫,能够让诗歌读起来更容易上口,感觉更加工整。 2、什么是美感的共性和个性?它们是什么关系? 答:美感:对于美的感受或体会。审美活动中,对于美的主观反映、感受、欣赏和评价。 美感是人接触到美的事物所引起的一种感动,是一种赏心悦目、怡情悦性的心理状态,是人对美的认识、评价与欣赏。 1、美感的共性:即美感的普遍性与共同性。这是因为美是客观的真实的,凡是符合客观的真实的美的反映,这种美感形式都是正确的,是有客观社会内容和客观的标准的。 2、美感的个性:即美感的差异性。首先表现为阶级的差异;其次表现为世界观和审美理想的差异;再次表现为审美趣味的差异;最后,美感在一定程度上还与个人的心境、情绪有关。 3、两者的关系:共性和个性是一切事物固有的本性,每一事物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共性决定事物的基本性质;个性揭示事物之间的差异性光是承认美感的个性,如西方的"趣味无可争辩",或是光是承认美感的共性,如康德的"先验共同感",都是片面的,所以实际上美感正是这两个矛盾方面的辩证统一。 3、“意境”为什么能引起强烈的美感? 答:1、意境:意境是我国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体现了艺术美、欣赏和批评中常常把“意境”作为衡量艺术美的一个标准。意境是客观(生活、景物)与主观(思想、感情)相熔铸的产物。意境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 2、意境之所以能够引起强烈的美感,主要是因为: 首先,意境具有生动的形象。意境中的形象集中了现实美中的精髓,也就是抓住了生活中那些能唤起某种情感的特征,意境中的景物都经过情感的过滤,所以说是情中景。 其次,意境中饱含艺术家的情感。意境中的形象来于自然,又能超脱自然,从属于表现情感。 再次,意境中包含了精湛的艺术技巧。意境的形成是艺术家的创造,技巧则是实际创造的本领,通过技巧才能达到情景交融。 最后,意境中的含蓄能唤起欣赏者的想象。意境中的含蓄,使人感到“言有尽而意无穷”,“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 4、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什么时候的事? 答:1、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近代的产物。在十八世纪资产阶级哲学和科学蓬勃发展的时期,美学在德国古典哲学中作为一个特殊部问开始确立起来。鲍姆加登在1750年第一次用“Asthetik”(美学)这个术语(其含义是研

视觉设计基本要素 VI 视觉识别设计的美学形式与特征案例知识

案例 2016年04月

VI-视觉识别设计的美学形式与特征 VI(Visual Identity)即企业“视觉识别设计”,它是CI-企业形象设计(Corporate Identity)的重要组成部分。VI作为CI设计中最直观、最外显的部分,以其独特的美学形式和特征而被称之为企业之“脸”。研究、认识企业的这张“脸”,对于树立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及公众识别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VI设计中的视觉形式美 VI设计是平面设计的一种,隶属于视觉艺术,因此,视觉艺术的构成法则和规律也多适用于VI设计。视觉艺术的重要本质是视觉形式的创造,视觉形式的创造决定着VI设计的生命,并常以“标志”的形态突出地表现出来。 “标志”(Symbol)作为传播信息的符号,是VI系统的核心和基础部分。它可以集众多信息于一身,在瞬间传达出所代表的意义和所承载的理念。从类别上看,标志可分为商标、纪念章、会徽、校徽、个人标志等多种;从形式美的构成法则上看,标志是在空间中将重复、对比、调和、对称、均衡、渐变等多种构成手法借由力的关系组织起来并形成符合人的审美要求的视觉形式,具有独特的形式美特征。 以“中国银行”的标志设计为例,由香港著名设计家靳埭强先生设计、1986年开始使用的现有的中国银行标志,从创意构思,到构成形式都显示出独特的形式美特征。在创意构思上,靳埭强先生受到编结红绳的古钱启发,将标志设计的母题定位在中国古代钱币上。其中钱孔与红绳巧妙地构成一个“中”字,由此寓意中国。古钱币则代表银行业,中线象征联系,外圆则象征全球发展,整体寓意天方地圆,经济为本。 从设计元素的构成形式和组织方式上看,我们首先可以看到,外部的“圆”与内部的“方”构成了力的对比关系,而且这种对比是在调和的基础上进行的。对比是互为相反的两种因素设置在一起所产生的现象,如运动-静止,刚硕-柔软,高-矮,强-弱等。而调和是将两种或多种矛盾因素趋向于一致的手法。调和可以使各种差异因素寓于统一之中,产生和而不同的张力和节奏感。中国银行标志中“圆”与“方”本身的对比关系被方形外部的弧形削弱、融合,它的构成角度恰好使原本两种冲突的力达成和谐一致的走向。此外,标志的对比因素还体现在面与线的关系上。在整体上,中国银行的标志由于线条均匀,走势平稳,空白均衡,因此呈现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一个“面”。但是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其实这个“面”是由均匀的“线”围绕、运动而成。正是这种“线”与“面”的对比关系,增加了画面的跳跃感,时而动、时而静,打破了标志的对称所带来的绝对的平衡和稳定,在动静之间构成了节奏和韵律的美。 从色彩上看,中国银行标志采用中国传统的吉祥色红色作为基本色调。色彩是视觉形式的物质媒介,它与其他形式一样,是艺术家表达情感、与自然界沟通的有效手段。色彩被喻为感情的语言,眼睛的“诱饵”。现代生理学和心理学表明,色彩不仅能引起人们大小、轻重、冷暖、膨胀、收缩、远近等心理物理感觉,同时能够唤起人们不同的情感联想。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各种颜色都被赋予了特定的涵义。如红色在人类的原始时期,就“开始有其社会性的巫术礼仪的符号意义在。也就是说,红色本身在想象中被赋予了人类(社会)所独有的符号象征的观念含义。”[1] 在象征的意义上,红色代表吉祥、幸福,象征活力、愉快和庄重。中国银行采用红色作为标准色,一方面表达了中国传统的祈福平安的心理诉求;另一方面则表达了锐意进取、顽强稳健的创业精神。简洁淳朴的红色标志与郭沫若先生所题写的“中国银行”四个黑色书法体相结合,相得益彰,使标志整体上散发出强烈的民族性和现代感。 二、VI设计中的审美特征 与其他平面设计相比,VI设计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审美特征: 1、真与美的结合

传统美学元素与当代艺术

摘要:中国传统美学元素的深厚底蕴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如何将先辈们几千年来总结的中国传统美学元素的规律和成果运用到当代的艺术中,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的话题。 关键词:传统美学;元素;当代艺术 中国传统美学元素是东方文化的一处独特景观和宝贵财富,它题材广泛、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流传久远,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替代的,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它那独特的东方文化魅力正熠熠生辉。在当代艺术领域,由于国外各种新思潮的涌入和渗透,随之而来的新思想、新观念,动摇着我们固有的价值观与审美观,使我们丧失了自身的话语权,艺术作品也越来越远离民族个性。如何将传统的中国元素妙手天成地在现代艺术设计中表现出来,既要尊重民族艺术的独特性,又体现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还能反映现代人的内在精神追求,是当代艺术表现所追求和面临的又一重要课题。 一、传统美学元素的表现 中国传统美学元素中充满生命活力之美。如纹饰里面的动物纹主要是继承和发展了原始图腾的形象。反映的夔龙纹、夔凤纹等,都是根据中华民族所崇拜的吉祥神圣之物的龙、凤演化而来的,风格迥异,并具有明显的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记号。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发展,不论宫廷美术还是民间美术、文人画还是宗教画,经过历代的画家、艺人、工匠的创新实践过程,积累了大量的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和表达形式。无论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到殷商时期的青铜,还是从战国时期的器皿、帛画到汉代的雕塑画像石,或是从唐宋的绘画到明清的瓷器、家具,以及民间广为流传的剪纸、纹饰、戏装、面具、木版年画等等等等,都充分体现出了或是灵巧,或是简约,或是精致,或是工整或是粗放或是热烈或是娟秀,或是质朴或是奢华的多种手法。无论是逸笔草草的国画水墨还是板刻的装饰图案;无论是造型夸张的剪纸还是色彩艳丽的木版年画,这一切的一切无不为当代艺术提供着丰富的表现形式和图式装饰素材。要走出一条民族个性化的道路,就必须要根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向传统美学学习,并进行具有创造性的发挥,使中华传统美学设计元素用在当代艺术中既具有“民族个性”又有“时代个性”。这样,我们的现代设计才能真正走“国际化”。 二、传统美学元素对世界艺术的影响 同时中国传统美学元素也是世界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口之众多,中国文化早已向世界各地广泛地传播开来,影响之深之广,其市场潜力之不可估量,可想而知。中华传统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之大,以及在世界文化中所占的比例之重,也就决定了要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现代设计中的价值前景是无限的,潜力也是无穷的。比如文艺复兴早期意大利威尼斯派最杰出的画家之一的乔凡尼?贝尼所作的《众神聚宴》,是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向往的理想世界的真实写照。画中值得一提的就是诸神所用的器皿都是源自于中国宋代所烧制的青花瓷,可见当时的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名声远播以及在那个时代的西方人对中华文明的崇拜之情和向往之意。 三、当代艺术大量运用传统美学元素的原因 当代艺术中大量运用中国传统元素符号大致有两种。一方面是设计师追求艺术表现的自由创新;另一方面,一些有艺术家对传统文化存有深厚感情,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一种责任感。 随着社会文化形态的不断丰富发展,经济活动方式的不断改善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迅猛,大众传媒也日益增多,我们必须在全球化意识和人类文明双重体系的大前提下不断汲取和吸收不同文明的构成中的良性基因,以敏锐、超前、综合的理念与世界的视觉语义相接轨,在注重客观与尊重自然的前提条件下,把人们迷恋传统造型的“意”发挥的淋漓尽致,在平

意境作为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

意境作为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对它的研究可谓早已形成一门“显学”。学界从各个角度进行探析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有价值有分量的学术成果。 我们常常会随口说某样东西有“意境”,但是如果继续追问下去什么是“意境”;就往往无疾而终。什么是意境?关于这个问题,自王国维以来对它的定义就没有断绝过。 叶朗的《说意境》一文通过对意境这一重要范畴的分析,区别了“意境”和“意象”两个概念,说明了中国传统美学和中国传统艺术的一些特点。在《说意境》中作者首先区分了“意境”和“意象”两个概念,认为情景交融指的是“意象”;而“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般规定性(情景交融),还有一些自己的特殊规定性。作者认为意象说和意境说的思想根源是老子的哲学;王夫之建立了一个以审美意象为中心的美学体系,认为作为艺术本体的意象具有宽泛性,某种不确定性,其基本规定是情景交融。老子“道”的思想促使了中国古代艺术家不重视一个具体事物的刻画,而是突破具体的“象”去追求“道”的无限。因为“意境”是要进入无限超越具体的有限,因此就会有一种哲理性的人生感﹑历史感﹑宇宙感——这就是它的特殊规定性。作者从中国绘画﹑诗歌﹑园林等三方面举例证明自己的观点。此外,有“意境”的艺术作品会超越具体的事物而从一个角度去揭示整个人生的意味,如苏东坡的《前赤壁赋》。“意境”还会给人一种特殊的美感,这种美感往往表现为一种惆怅。在这种美感中,包含了对于整个人生的某种体验和感受,是一种最高的美感。 孟二冬的《意境与禅玄——中唐诗歌意境论之诞生》主要是从中唐时期的一些诗歌理论入手分析,认为其产生中唐时期作家和理论家标志着中国古代诗歌意境理论的正式诞生。。。主要探讨了中唐的意境论。。。。首先探讨了其产生的前提条件。前人以及同时代人的创作实践;魏晋以来,文艺理论家对于文学创作中主观情意和客观物象的融合的重视;儒释道中有关学术与哲学的思想,尤其是玄学中“言﹑象﹑意”关系的辨析和佛教中关于“象外”说的理论与意境理论的产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其次作者着重分析了《诗格》和《诗式》中对于意境问题的论述。《诗格》中所言及的境象超越了眼前的确定之景,与佛教中“观心”,“象外”之说完全相同;其注重“心法”的理论和见解 意境不可能凭空出世,关于它的诞生一定会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可能起

作为中国美学核心范畴的意境

作为中国美学核心范畴的意境 从历史上看,西方美学长期专注于对美的研究。尽管18世纪后,一些西方美学家开始将研究对象调整为趣味或感性认识,19世纪后有用审美经验研究来取代美的研究的趋势,20世纪后关于艺术定义的争论占据了美学的大部分内容,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美可以说是西方美学的核心范畴。 什么是中国美学的核心范畴?有些研究者认为,美既然是西方美学的核心范畴,它就应该是中国美学的核心范畴,就像其他科学或学科的情形一样。于是,他们以美为线索到卷帙浩繁的文本中去寻找美学思想。结果令人失望,他们期待的深刻和丰富的美学思想并没有被发现。这与中国独特的艺术传统和丰富的艺术宝库很不相称。按理,不应该出现这种美学理论与艺术实践不相匹配的情况。 20世纪上半期活跃的美学家王国维、邓以蛰、宗白华等人发现,中国美学的核心范畴可能不是美,而是意象、意境、气韵等独特概念。通过这些概念,他们发现了辉煌灿烂的中国美学宝库。等到80年代叶朗撰写《中国美学史大纲》时,他已经非常自觉地通过这些概念来发掘这座宝库,从而比较顺利地完成了第一部中国美学通史的写作,并且产生了

国际影响。德国汉学家顾彬(Wolfgang Kubin)就承认,他的中国文学史研究受到叶朗美学研究的影响。他回忆说:“1994年我有机会到北京大学进行三个月的访学,有机会跟叶教授见面,他告诉我不应该从美来看中国文学,应该从意象、境界来看,这完全有道理。这不是说我不能用西方的方法来分析中国文学,但是如果我们也能够同时从中国美学来做研究工作的话,那显然就能够加深中国文学作品的深邃和深度。所以我们需要中国的学者发现并指出我们的问题所在。叶朗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说得非常具体。所以叶朗丰富了我对中国文学的印象,我从1994年开始在他的影响之下写了《中国文学史》。” 中国美学的核心概念不是美而是意境,这一点已经成为中外学者的共识。那么,什么是意境?它与美相比,究竟有何不同?对于这个问题,既可以通过追溯中国美学史来回答,也可以通过与西方美学的比较来回答。 从中国美学史上来看,意境与意象和象等概念相关。在《易传》中,象是与形对照起来界定的。《易传》中有这样的说法:“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象与形相比,有虚与实和动与静的区别。象比形更虚灵、更生动。象还有另外一个用法,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想象。《韩非子?解老》中对象做了这样的解释:“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想其生也。故诸人之所

必读书目美学以及文艺理论修订稿

必读书目美学以及文艺 理论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1.《西方文艺理论史精读文献》章安祺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20世纪西方美学名着选》蒋孔阳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3.《西方美学史》朱光潜着,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4.《文学理论》(美)韦勒克、沃伦着,刘象愚等译,三联书店1984年版 5.《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美)韦斯坦因着,刘象愚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6.《中国文学批评史》郭绍虞着,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年版 7 《中国文学批评史》罗根泽着,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 年版 8 《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朱东润着,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 年版 9 《中国美学史大纲》叶朗着,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 9 《美学三书》李泽厚着,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9 年版 10 《中国诗学》叶维廉着,三联书店 1992 年版 11《西方文艺理论名着教程》胡经之等着,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9 年版 12 《西方文论选》伍蠡甫主编,上海译文出版社 1979 年版 13 《西方现代文论选》伍蠡甫主编,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4 年版 14 《 20 世纪外国文论经典》程正民、曹卫东主编,北京师大出版社 2 004 年版 15 《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述评》张隆溪着,三联书店 1986 年版 16 《西方美学史》朱光潜着,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 年版 17 《现代西方美学史》朱立元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7 年版 18 《 20 世纪西方美学名着选》蒋孔阳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1987 年版 19《文艺对话集》柏拉图着,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3 年版 20 《柏拉图诗学和艺术思想研究》陈中梅着,商务印书馆 2002 年版 21 《诗学·诗艺》(希腊)亚里士多德、(罗马)贺拉斯着,罗念生、杨周翰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 年版

(完整版)融入美学之元素激活古诗词教学

融入美学之元素激活古诗词教学 四川省遂宁市第六中学黄鑫 古诗词教学过程应当是完整合理的艺术审美过程,从美学角度看,这个过程必须突出审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必须强调学生主体对审美对象展开活跃的心理活动,使学生主体在追寻和发现中得到无穷乐趣。 因此,将融入美学元素的古诗词教学理论应用于高中古诗词教学,对学生地位、教师功能、教学方法等进行新的定位,不仅有利于改变那种封闭式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而且能够变课堂教学单向信息灌输为多向信息对话,确立并保护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习能动性,主动拓展期待视野,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进行丰富的个性化解读,发展创造性思维,并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注重审美心境的培植 心境是一种在较长时间内影响人整个行动比较持久的情绪状态,因而能使一个人的活动和体验都染上一种情绪色彩。教学中学生若能以恰当的情绪状态进入古诗词意境赏析,学生能动性必强,学习效果必佳,反之亦然。 1、设计富有感染力的导语 教师设计导语时,其情绪色彩应与古诗词的情感色彩声气相通,并富有一定感染力,旨在用导语去震动学生心灵,以求先声夺人之势。如我在执教《兵车行》时,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有人说苦难让杜甫一生颠沛流离,身心受创;苦难也磨练了杜甫,让他与大唐的国运、

大唐的百姓同呼吸、共命运,终于铸就了中国诗坛一坐高入青云的丰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见证了那段苦难岁月的叙事名篇——《兵车行》。”导语语言简练,情势凝重,起到了一个很好的蓄势作用。 2、加以声情并茂的吟诵 古诗词语言具有极强的音乐性,在教学中,教师若能以声情并茂的范读和带读,或配以优美的音乐朗读,或让学生表情朗读、默读、跳读等,读出诗词的情感味、音乐味,从而使学生在听吟或自吟中激发情感,探寻揣摩诗词意境,产生特定的审美心境。 3、采用恰当有效的辅助手段 由于古诗词所具有的含蓄的审美特征,又与学生有较大的时空距离,因此在教学中采用一些辅助手段是相当有效的。比如在教学过程中随机利用挂图解说、插入歌曲欣赏、播放PPT、FLASH等,李清照的《一箭梅》中诗与歌的结合、王维的《山居秋暝》中诗与画的结合等,从视觉、听觉等方面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物化诗境诗情,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深入领会诗词内涵,强化学生的审美心境。但切忌简单地用单一的视觉听觉形象统一学生对诗词意境及表达情感的认识,冲谈诗词作品的韵味,弱化学生的体验感悟能力。 4、运用形象生动、优美和饱含感情的语言描述 诗词作品首先是一种美感体验的心灵活动,不是理智的投入而是在理智指引下的感情投入。学习欣赏古诗词,应该是个由感受而感动的过程。在古诗词鉴赏中,教师始终串以形象生动、饱含感情的教学语言,往往能在学生心中呈现出一副情景交融的画面,唤起学生的形

意境的审美

意境的审美 意境的审美预览: 意境的审美特征中国诗人和诗哲在玉洁冰清、宇宙般幽静的山水灵境中陶养了自己一腔真气纯情,因而诗人之思往往以虚灵的胸襟吐纳宇宙之气,从而能表里澄澈、一片空明,创造出中外艺术史上独具 意境的审美正文: 意境的审美特征 中国诗人和诗哲在玉洁冰清、宇宙般幽静的山水灵境中陶养了自己一腔真气纯情,因而诗人之思往往以虚灵的胸襟吐纳宇宙之气,从而能表里澄澈、一片空明,创造出中外艺术史上独具中国特色的意境之说。在文学范畴,意境就是抒情作品中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意境作为中国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它具有审美特征,那么创作的最高境界,它具有审美特征,那么中国艺术特别是文学艺术具有怎样的审美特征呢?具体说来它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虚实相生的取境美 我们先来看一首诗“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此诗妙就妙在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唐代刘禹锡说:“境生于象外”,指出艺术意境所具有的“象”(实)与“境”(虚)的两个层面。通过“象”这一直接呈现在欣赏者面前的外部形象去传达“境”这一象外之旨,从而充分调动欣赏者的想象力,由实入虚、由虚悟实,从而形成一个意中之境的艺术空间。 (二)意与境浑的情形美 我们看《春晓》这首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它既有对春晓美景的赞美,又有对花残春短的惋惜。这复杂而微妙的审美感受被诗人巧妙而完美地编制进诗的意境里,使人读了玩味无穷。 不管是“赞春”还是“伤春”都是作者心中之“意”与心中之“境”的结合,这种结合使文学艺术达到了一个更高的艺术境界。 (三)深邃悠远的韵味美 我们来看李白的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中虽未直述李白与孟浩然如此告别,也未直接抒发二人感情有多深,然而,通过烟花、天际、孤帆、碧空、江流这一些意象却将读者引向更为广阔、丰富的间接的意象,使人们不仅看到了离别的场面,而且深切感受到离别之情如何深沉。正是这直接意象及其所引发的间接意象,构成了诗的意境,并在这意境里产生了一种韵味,离别的痛苦、友谊的深厚一切都在这韵味之中。 虚与实、意与境的结合能产生超越其本身的艺术效果。意境的无穷韵味也是在虚实相生意境结合的基础上产生的,正因为这种种结合和韵味中国文学艺术才有超越其文字本身的境界,才能透过文字给读者创造一个无限的想象空间,从而显示出中国艺术的无穷魅力。

《美学的理论》【意】贝内德托

《美学的理论》【意】贝内德托.克罗齐著田时纲译 一直觉与表现 p4 在艺术作品中能直觉的不是时间或空间,而是特性和个体面貌。 P5 直觉的最低界限是感觉,是无定形的物质,由于是纯粹的物质,精神永远不能把握物质自身。精神只能运用形式并在形式中把握物质, 纯粹的物质给予我们动物性,即人身上那些野蛮和冲动的东西,而不是精神支配,人性就在于精神支配。 P7 任何真直觉或真表象同时也是表现。未在表现中对象化的东西就不是直觉或表象,而是感觉和自然性。 直觉活动越能直觉就越会表现。假若这个命题听起来有些荒谬,其原因之一无疑是通常赋予词汇“表现”的含义过于狭窄,只限于言语的表现;其实还存在非言语的表现,诸如线条、色彩、音调的表现, 当您能将自己的印象和感受构建,就能做到心明眼亮。 P9 直觉是表现,并且只是表现(既不多也不少)。 二直觉与艺术 p10 艺术是直觉,但直觉并不都是艺术。 P12 即直觉的或表现的认识的科学,这种认识就是审美的或艺术的事实。 天才不是从天而降的东西,而是人性本身。 P13 在美学中争论不休的问题之一是材料与形式,或通常所说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材料被理解未经审美地构建的感受与印象,形式被理解为表现的建构,即表现的精神活动。 P14艺术是认识,是形式,不属于感受领域,不是心理材料。 P15 所有印象都可能进入审美表现或审美建构,但没有任何印象必然如此。 审美表现是综合,在审美表现中不能区分直接和间接的。一切印象在审美表现中一律平等,因为都被审美化。 P16 印象不仅受器官制约,而且受作用于器官的刺激制约。 表现必须以印象作为前提,独特的表现,须以独特的印象作为前提。 P17 【作为解放者的艺术】人对印象加工,自己就从印象中解放出来。人把印象客体化,就脱离印象并凌驾于印象。 P19 思想不能没有语言而存在。 P20 直觉形式是一种简化或独特的表现,这种形式对我们足矣,但不足以轻而易举地把思想传达给另一个人或多一个人。

美学概论复习作业答案_百度文库

《美学概论》形成性考核作业及答案 形成性考核(一 一、填空题 1.就美学的内容而言,基本上包括(美学理论、(美学史和(门类美学三个部分。 2美论、美感论和美的形态论构成了美学理论的“骨干”。 3艺术美论、审美论和美育论构成了美学理论的丰满的“血肉”。 4.人通过劳动培养了自身精神能力的专注性,并且在不同方面发展 了自身的感观的特性,包括概括性、联系性、情感性和创造性。 5.审美关系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_的统一;是_真_与__善_的统一。 6.人同世界的精神关系,我们可以把它分作三种:认识关系、功利关系_和审美关系。 二、名词解释 1.美学:哲学的一个分支,论述美和美的事物,尤指对审美鉴赏力的判断。 2.审美直觉:审美直觉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建立在审美观察和审美体验之上的高级的审美感知能力,是一种以主观的情感体验去观照自然和现实,让审美对象激发主体的情感,又将主体的情感溶入审美对象之中的表象运动。 3.美感:美感指具体的审美感受,即美感的心理结构及其运动形式,它表现为主体在欣赏美的对象时综合的心理反应。 4.审美个性:审美个性是通过群体的审美意识的渗入和个体审美心理结构的形成而展现丰富的、多样的审美特征。

三、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美在于客观形式”。 答:此观点错误。 这种观点只是对美作了一些经验性的描述和归纳,缺乏普遍意义。因为美是人类生产劳动实践的产物。在劳动实践中,对象对人的自由本质的肯定,或者说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才体现了美的本质。 2.“美在于人的自然生理—心理基础”。 答:此观点错误。 这种观点主要是用精神分析美学,它最基本的主张就是强调人的无意识和本能冲动在艺术创造与审美活动中的决定作用和深层动因,它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主观的形式去理解。 四、简答题: 1.简述黑格尔关于美的基本观点。 (1从内容与形式的辨证统一考察美; (2从历史主义方法出发去考察美的本质 (3从以“劳动”为中介的主体和对象统一出发去考察美。 2.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学观: (1车尔尼雪夫斯基看到了现实美本身,认为生活本身就是美; (2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美是生活,突出了美与人类生活的本质联系; (3车尔尼雪夫斯基从“人本主义”出发,模糊地感到了美的现实基础。

浅谈平面设计中的视觉审美元素()

浅谈平面设计中的视觉审美元素 浅谈平面设计中的视觉审美元素 摘要:该文首先分析了平面设计作品中各种基本元素,接着分析了平面设计中视觉审美元素所具备的特征,最后提出了平面设计中视觉审美元素的构建方法。该文给平面设计中视觉审美元素的建立提供一些参考,以提升视觉审美元素的运用效果,提高平面设计的艺术价值。关键词平面设计视觉审美元素 在平面设计过程中,视觉元素的合理使用不但能提升设计作品的审美效果,而且能保证作品的经济性,让作品实现创新。色彩、文字、图形等元素是平面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最基本的视觉审美元素。设计师在设计中要重视审美元素的组合,这样可以更直接地呈现商品自身的价值,给消费者带来视觉冲击,引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最终实现推广与营销。 一、平面设计构成元素 1.图形 图形是平面设计中最基础的元素,而且其作用和效果也非常明显。图形主要由点、线、面组成。点是线和面的起

点,点的表现形式也是图形中最基础的部分。图形需要清楚地显示出设计中的重点。 2.文字 文字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文字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其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要想合理地对文字进行处理,就要了解文字所表达的含义与背景,要根据文字的内容与颜色、图形等进行结合,这样可以让文字表达变得更丰富,其审美价值也会变得更高。 3.色彩 色彩可以让平面设计变得更有魅力,吸引力更强,从而让图形和文字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效果,呈现出明显的优势,更贴近产品定位,使消费者更深入地了解到其中的含义。 二、在平面设计中视觉审美元素的应用优势 1.提高设计作品的经济性 现阶段,大部分商业设计都会涉及平面设计,而经济性是商业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因素。为了让整个设计作品更具商业特点,提升自身的经济价值,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设计美学论文

设计美学课程论文 题目:浅谈设计美学的运用 学生姓名:汪XX 学号:3130106XXX 专业班级:工业设计1301 指导老师:邱XX老师 2016年5 月22日 设计美学论文 设计美学是在现代设计理论和应用的基础上,结合美学与艺术研究的传统理论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设计美学的研究范围涵盖了艺术设计的全部过程,包括设计产品、设计过程、产品消费、部门设计、设计美学历史等等。设计美学研究的使命就是探索设计的本质,并利用审美规律创造新的美的形态,推动设计运动不断向前发展。 设计美学是一个抽象概念,它不是具体的,但它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也在不断地被改变。设计美学是一种应用美学,它是把美学原理应用到设计艺术之中而产生的一种美学,这种美学消解了生活与艺术之间的距离,使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这是当代社会与文化的一个突出变化,即设计美学的核心和出发点是:日常生活审美化。 设计美学的本质是人类有目的性的,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设计,设计美的体现是一种动态过程,而其达到的是一种静态效果。 设计美是社会性劳动成果的结晶。它不依附于艺术美,因为设计的价值体现是作为实用功能美而存在的。设计美是在不断创造中体现的,不千篇一律,也不一成不变。产品的材料、结构、形式、功能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成为不可分割的、互为一体的设计美构成要素。 材料美要素被称之为设计美的第一要素,材料的物理性质和品种,对材料的加工工艺技术,其性质的变化规律等,在不同条件下发挥材料特质赋予材料以美的属性。除过材质本身,对于同一件设计品来说,它表现出来的色泽,纹理、软硬、轻重、粗糙、温润等性能状态都是由于材质而决定的。 结构美要素,“结构”是指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互相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的总和,它是空间里的存在,它把产品的形态从空间上分解为点、线、面、色彩、机理等简单要素,经过这些简单要素的位移、重复、变形,进行组合,构建,产生一些感觉上不同的感受以产生美。

美学元素 太朴山的美学元素(外一篇)

山不会俯就、讨好任何人,它就在那里,你去或不去,它就在那里。这也算是我爱山的一种理由吧。我这个人有点怪癖,越是名山,越懒得去;即便勉强地去了,去了就去了,从不会留下只字片语。倒不是那些名山对不起我,委实是我的气场太小,又害怕喧闹,故而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相反,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山,倒像走亲戚似的,我不仅爱去,还一去再去。 太朴山就是其一。 我不清楚这座山名的来历,太朴,也许就是大朴吧?大朴之物,必存大美焉,人工不可为,应是天造地设,又不曾被人染过指的。我特讨厌染指,连带“染指”这个无辜的词。试想,原本好端端的一个物,一件事,一段情,与局外者毫无干系,你非得伸过去一个指头。何况那根指头也许并不干净;就算它干净,还能比造物的上苍高明吗? 太朴山好,不仅仅止于名字。山上山下,沟沟壑壑,我所见到的,无非是一些石头、树木、溪水。然而,当它们被我的目光和心灵一一摄取之后,觉得那石、那树、那水是太朴山所独有的;你若把它们换一个地方,哪怕稍微挪动一下,就不是原来的味道了。这使我想起城市里那些移栽的树,虽然它们还保持着树木的基本形态,但已然是另一层意义的树了。我就干过一件蠢事。三年前我去太朴山时,看中了一株紫色杜鹃,因实在割舍不下,就将其挖回栽在自家的花盆里。次年春天,花开是开了,却显然没有它在山野开得那么浑朴自然,那么耐人寻味。个中原因我虽弄不清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我染指了。你想想,那株原生态的

杜鹃,吐纳的是太朴山的浑沦之气,而当它一旦脱离了那样的气场,即使活着,那也是苟活。 我避名山而亲太朴,似与那里的石头有关。太朴山虽与江南佛教名山九华山粘粘连连,暗通气脉,但此山的石头却与九华山迥异,一个黑硬、粗砺、峥嵘,构成一座名山的体量和气质;一个圆融、苍润、拙朴,成全了太朴山的简淡与空灵。我说它简淡,是因为那些经岁月打磨的石头,已经熄灭了欲望,磨平了棱角,它们扁也好,圆也好,都遵循着大道从简、返璞归真的至理,虽栖居幽壑,这里几尊,那里几坨,或坐,或立,或倚,或躺,但姿态和表情都是安详、静谧的,仿佛阅尽云雨风霜的智者,只存一抹淡定在胸。石与石,有的则爱独处,长久地沉溺于冥思,彷如世外高人,任你千呼万唤,任你春光撩人,它一点都不为所动;有的则喜群聚,呼朋唤友,你倚我靠,甚至石上叠石,看上去亲密无间,却又谐者自谐,憨者自憨,不像我们人类,聚在一起总是彼此攻讦,相互挤兑,凭空生出许多是非来,想收拾都难。 多石的太朴山,对树木的生长是一种严酷的限定。然而,恰恰是这种限定,给了树木以意想不到的勇气。盘桓于太朴山中,我没有见到像模像样的大树,更不用说参天了,但你并不能因此而漠视那些树木的精神高度,它们的身躯可以不伟岸,可它们的根脉却表现出罕见的骁勇和顽强。我就见到一株沙朴,它生长在一个窄而又窄的石隙中,为了挣脱石壁的挤压与束缚,沙朴将它的根贴着石壁像瀑布一样垂下来,最薄处比纸片厚不到哪里去。面对这样的树根,我们羞于再谈论什么命运与人生了。

简论意境的美学特征[1] 2[1] 2

简论意境的美学特征 201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强芸 意境作为一个审美范畴,是我国古典文论首创的一个概念,在一个努力表现精神世界的主情文学国度中得到了大力提倡,一直为我国文艺家探讨、发展并逐渐完善:先秦《易经》中提到的“立象以尽意”;《庄子·齐物论》中有关“自由之境”的讨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学创作中就有“意象”说和“境界”说之分;唐代诗人王昌龄《诗格》中将诗境分为三个境界,分别为物镜、情境、意境。后又有文艺批评者提出“缘境不尽曰情”“文外之旨”(诗僧皎然)、“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司空图)等意境创作见解。近代著名美学家王国维力提“内美”,提出诗词创作中的以意胜的“有我之境”和以境胜的“无我之境”两种不同的审美规范,进一步深化了意境的理论。 意境发展到今天有多种不同概念和外延,“人们谈论的意境无外乎两大因素和一个空间即情景两大因素和审美想象空间”①。我认为这种说法很独到也很精辟,文学作品总是要通过对时空镜像的提炼加工,情景高度融汇后达到“情与景汇、意与象通”的艺术境界。空间境界是意境的物质构成基础,这个境界又因想象成分的加入使境分为两个部分,“象”和“象外之象”,即前人所说的实境和虚境。“虚实相生,用有限来表现无限,体现最高宇宙本体的审美形态”②。从中体现出来更为广阔的价值:人生感、历史感、宇宙感交织使艺术的意蕴带有多义性、宽泛性、不确定性以及无限性。 由此,意境的美学特征主要表现为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生命韵律、韵味无穷四个方面。本文就意境的美学特征在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的具体体现将做一些阐述。 (一)情景交融——意境的表现特征 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是构成意境的基础。人与自然比邻而居,遂得以常常看风景。风景是客观的,而人是主观的,看风景是人生短暂的中断,是人与自然哲思的对话,处处打上了人类情感的烙印。文人们天性感情丰富,日落黄昏、雨打梨花,风流倜傥的才子总会看出血泪来,随而时时念在心上,写在 ①李颀:浅谈意境的流变《文学教育(上)》 2008年第5期第45页 ②张少康:论意境的美学特征《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4期第114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