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电发展前景展望
我国核电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核电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引言概述:核能作为清洁、高效的能源形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向来致力于核能的发展。
本文将介绍我国核电的发展现状,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核电发展现状1.1 核电装机容量的增长目前,我国核电装机容量位居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法国。
根据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截至2022年底,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已经达到了5000万千瓦,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5%摆布。
这一数字在未来几年有望进一步增长。
1.2 核电技术的进步我国在核电技术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目前,我国已经掌握了一系列核电技术,包括压水堆、沸水堆和重水堆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我国核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了大幅提升。
1.3 核电在能源结构中的地位核电在我国能源结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能源消费的不断增长,我国对于清洁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核电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份,将继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领重要地位。
二、核电发展的挑战2.1 安全风险的考验核电站的安全问题向来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尽管我国核电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核电站的安全风险仍然存在。
未来,我国核电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提高核电站的安全性。
2.2 废核燃料的处理核电站产生的废核燃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目前,我国正在积极研究和开辟废核燃料的处理技术,包括再处理和深地质处置等。
这些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将对我国核电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2.3 资金和人材的需求核电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和高素质的人材。
目前,我国核电发展面临着资金和人材的短缺问题。
未来,我国需要加大对核电的投资力度,并加强人材培养,以满足核电发展的需求。
三、未来发展趋势3.1 加强核电安全管理未来,我国核电发展的重点将是加强核电安全管理。
通过引进国际先进的核电安全管理经验,加强核电站的安全监测和事故应对能力,提高核电的安全性。
3.2 推动核电技术创新核电技术的创新是核电发展的关键。
我国未来15年将建30座核电站

,
/ J
1" 1
1 日
, 、 匹
பைடு நூலகம்
年 第 3期 ( 总
期)
化燃料生产与消耗将出现峰值 , 逐渐开始减少 。在可再生能源中, 专家们一致 首选太 阳能 。这 是 因为, 火热的太阳每秒钟释放出的能量, 相当于燃烧 . 亿 标准煤所放 出的能量 , 每秒钟 辐射到地球表面 的能量约为 1 7万亿 k , 当于 目前 全世界 一年能源 总消耗量的 3 5万倍 。 w 相 . 另外 。 太阳能资源的数量 、 分布的普遍性 、 清洁性和技术 的可靠性 , 都优越于风能、 水能 、 生物质
东 至县 瓦垅 乡 西南 部 , 临 长江 , 西 总面积 5 . , 这里 具 有人 口密 度 小 、 全 环 境好 、 排 水 安 取
条件优 、 交通方便等优势 。 吉阳厂址可建 4台 万 月
核电机组 , 总投资规模估算将达
亿元 。
3 7
日至 日, 中核集 团有关核 电专家一行 3 到秦 皇岛市 昌黎县 、 人 山海关 区 、 经济
维普资讯
广 西 电 力 建 设 科 技 信 息 20 o6年第 3 ( l6期 ) 期 总 l
技术开发区进行核电厂选址踏勘工作, 向当地有 关人员详细调查 了地质 、 并 地震 、 海洋等情况。 1 7日, 他们又来到唐山市 , 收集核 电选址 资料 。目前 , 有关专 家正在对 收集 到的资料进行 分
装机 容 量将 达到 40 0 0万 k , W 占全 国 电力装 机 总量 的 比例提 高到 4 %。
我国已建和在建的有 1 座核 电站 , 9 总装机容量约 10 6 0万 l 。中核集 团总经理康 日新 表示 , 根据我 国政府 的核 电计划 , 将意味着还需要新开工建设约 3 0座百万千瓦级核 电机组 。 个核 电站 的建 设周 期要 5年 时间 , 离 2 2 还 有 1 距 0 0年 5年 , 建 立 3 要 0座 核 电站 , 务 不 可 任
我国核电的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核电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对环保的要求日益提高,我国核电的未来发展趋势将会面临一系列挑战和机遇。
以下是对我国核电未来发展趋势的一些分析和展望。
首先,从政策层面来看,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核电的发展。
以减少对传统化石燃料的依赖、改善能源结构、降低碳排放等为目标,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核电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部门陆续发布一系列规划和政策文件,明确了核电的发展目标和方向,为核电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保障。
其次,从技术层面来看,我国核电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我国目前拥有自主研发的三代核电技术,具备了自主设计、建设和运营的能力。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升级,我国核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将进一步提高。
此外,我国还在积极推动四代核电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例如针对高温气冷堆技术的研究,这将为我国核电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再次,从市场需求层面来看,我国能源需求的增长对核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能源消费持续增长。
由于核电的清洁、高效特性,它将成为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选择之一。
根据国家能源局的规划,到2030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预计将达到1200万千瓦以上。
另外,从国际合作层面来看,我国核电的发展也将受益于与外国合作伙伴的合作。
对于国际核电市场来说,中国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许多核电技术的国际供应商将积极与中国进行合作。
从我国的角度来看,与国外企业合作可以增加资源和技术的引进,加快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然而,我国核电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核电站建设和运营的成本较高。
尽管核电在长期运行和大量发电方面具有优势,但其建设和投资成本仍然较高,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其次,核电在公众认可度和安全问题上仍存在挑战。
核电站的核安全问题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公众对核电的认可度也直接影响到核电的发展。
此外,核废料的处理和储存也是一个长期的问题,需要寻找长期的安全解决方案。
浅谈国内外核电技术发展现状及前景

工 程 技 术
浅 谈国 内 夕 核 电技 术 发展 项 状 及前 景
中国核 电工程有 限公 司河北分公 司核 电工艺所 工 艺布 置 室 焦保 良
[ 摘 要] 本文对国 内外核 电技术的发展 、 现状以及前景进行 了阐述 , 回顾 了 电技术发展 的历史——一代核 电技术即原型堆和二代 核 核电技 术, 介绍 了正在 商业化运行 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大型先进压水堆 , 趋于成 熟的第四代核 电技术——各种快堆以及刚刚起步 的第五代核 电技术——行波堆 , 并结合我 国国情阐述 了核电技 术在 国内的应用以及发展情况, 望了当前 国内外核 电技术的发展前 展
全注射时 即泄压 , 以防止高压熔堆 ;3设置非能动 的安全壳冷却 系统 () ( C S ; ) 置非能动的堆芯余热排 出系统 ( D R ;5 在安全壳 P C )( 设 4 P H S) ( ) 内设置氢点火器 和氢复合器来 防止氢气燃爆 。
目前广泛用于商业运行 的第三代核电站 , 尚未形成气候 。 我国在建 的三代 核电站 采用 的技术 包括 法 国开发 的 E R堆型 和美 国开发 的 P A 10 P 00堆型 ,其中 AP O0堆 型在世界上其他 国家都没有建设运行的 I0 先例。 0 8年 2月 1 20 5日, 国务 院第 29次 常务会议正式批准“ 0 大型先进 压水堆重大专项总体实施方案 ” 通过实施重大专项 , 。 在引进 、 消化和吸 收世界最先进的第三代核电技术( P 0 0 基础上再创新 , 计并 建成 A 10 ) 设 具有我国 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先进压水堆核 电站示范工程 ,并在此基 础上加强基础研发 ,提升型号开发的综 合实力 ,逐步走 向世界核电前 沿 ,这是我国核 电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也是我 国建设创新型 国家的需 要 。我国第三代核电 自主化依 托项 目的首座核 电站浙江三门核电站一 期工程核岛工程 承包合 同 2 0 年 2 2 在北京钓鱼台签字。通过 09 月 8日 三门和海阳两个依托项 目消化吸收的实施 ,要达到全面掌握 以非能动 技术为标志的第三代核电技术的 目的 ,加快我 国核 电技术水平与安全 要求的提升。 目前 , 这两个依托项 目进展顺利 , 后续 自主化的 AP 00项 10 目已完成 初步设 计 , 并将逐步成为 C P O 0 同时 , A I0 ; 拥有 自主知识产 权 的 C P 4 0的技术研发工作 ,也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并初步定 于 A 10 2 1 年在 山东石岛湾开始示 范工程的建设 。在 未来相当长一段 时间 03 内, P O 0 C P O 0 C P 4 0 A I0 、 A I0 、 A 10 及其后续 的 C P 7 0 A 10 作为大型先进压 水堆 , 将是我国的主要机型。
双碳目标下我国核电发展趋势探究

双碳目标下我国核电发展趋势探究摘要:我国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二氧化碳(CO2)的排放量也在持续增加。
随着CO2排放量的不断增加,对我国的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
为了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将重心放在碳达峰与碳中和上,提出多种应对气候与环境变化的策略方针,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步伐。
基于此,在双碳目标下,核电的发展也需要改革与创新,从而实现行业发展的转型,逐步走向世界前沿水平。
本文主要针对双碳目标下我国核电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发展趋势,展开了以下研究。
关键词:双碳目标;核电发展;安全性;经济性引言:现阶段,我国核电在发展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如安全性问题、可持续问题、经济性问题等,严重阻碍了核电的高速发展。
因此需要针对这些问题,开展详细深入的分析,然后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
一、核电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在核电大规模及高速发展下,还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第一,安全性问题。
由于核电站的设计建设,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高危性,因此核电站发生事故后,造成的影响较为深远与广泛。
比如,核泄露的放射性物质,会导致健康细胞基因突变,从而引发各种癌症;放射性核素会通过呼吸道吸入、消化道等方式进入体内,引发出血、粘膜溃疡等疾病;放射性沉降物会通过食物链等方式进入人体,引发白血病等疾病的发生。
可见,核电站对于社会公众、生态环境的安全,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1]。
第二,可持续问题。
我国大多数核电站的运行,都需要用到低富集度的二氧化铀(U2O)燃料,且利用率较低。
随着国内核电站装机容量的不断增加,对于铀资源的需求与消耗也会随之增加。
而受各种因素的限制,我国铀资源的储量有限,且开采水平相对落后,无法实现铀资源的长期稳定供应。
此外,一般情况下,核电站的运行寿命在60~80年左右。
在其终止运行后,还存在着大量的乏燃料元件,这些乏燃料的存储与处理难度较大,且对于生态环境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核电发展面临着可持续问题,急需进一步解决。
中国核电工业的发展现状

中国核电工业的发展现状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的核电工业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核电市场。
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成熟,中国的核电工业正在不断壮大,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历史回顾1955年,中国核工业的起步之路被开创。
当时,中国与苏联签订了合作协议,开始引进核技术。
1960年,中国成立了第一所研究核科学的机构——中国原子能研究所(今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1964年,中国首次实现了自主设计和制造自己的核电站,而这也是亚洲第一个核电站。
上个世纪70年代,中国的核电工业开始快速发展。
1971年,中国独立成功地研制出了第一台核电站用的一次回路压力容器。
1977年,中国的第一座商业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投产发电。
而自此,中国的核电工业迅速开展。
二、现状探讨中国核电工业实现了由引进技术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的转型,已形成多种规模的核电站和核燃料生产线。
截至2019年底,中国核电装机容量达到4897万千瓦,已成为世界前列核电技术国家之一。
1、技术持续改进中国核电工业向来以自主创新为核心。
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核电工程公司就先后成立了多个设计单位,逐步拥有了全部自主的三代核电技术。
而此时,三代核电技术已经成为新一代的先进技术。
目前,我国的三代核电技术也正在不断地进行升级改造,将加速核电技术的发展。
2、建设速度加快经过多年的拓展和建设,中国的核电装机容量已经达到了4897万千瓦,占到全球核电总装机容量的17.53%。
而在中国,已经在运营的核电站达到了48个,正在建设中的也有18个。
除了核电站建设之外,中国的核燃料生产也已经形成了完备的产业链。
目前,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已经拥有了完整的自主生产核燃料的能力,这也为核电站的使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和后勤保障。
3、建设质量进一步提高在核电工程技术领域,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
中国的核电工业在建设中非常重视建设质量,严格按照建设规范来执行。
我国核电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核电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一、引言核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形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核能领域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本文将对我国核电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我国核电发展现状1. 历史回顾我国核电起步较晚,最早的核电站于1991年建成并投入运营。
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核电装机容量不断增加,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2. 目前核电装机容量截至目前,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已经超过1000万千瓦,占全球核电装机容量的比例逐渐增加。
核电已成为我国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份。
3. 技术水平我国核电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已经具备自主设计、建设和运营核电站的能力。
我国核电站的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也得到了有效保障。
4. 地理分布我国核电站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其中华东地区核电站数量最多。
未来,我国核电发展将逐渐向中西部地区扩展。
三、我国核电未来发展趋势1. 装机容量持续增长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需求的增加,核电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估计到2030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将超过2000万千瓦。
2. 技术创新与进步我国将继续加大核电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力度,提高核电站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新一代核电技术的引入将推动我国核电行业的发展。
3. 地理分布扩大为了满足中西部地区的能源需求,我国将加大核电在中西部地区的建设力度。
同时,积极推动核电技术的国际合作,开展境外核电项目。
4. 发展清洁能源我国将继续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核电将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份。
通过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实现能源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5. 提高核电安全性核电安全是核电发展的重中之重。
我国将进一步加强核电站的安全监管和管理,提高核电站的应急响应能力,确保核电的安全运行。
6. 推动核电国际化我国核电技术水平的提高将推动核电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我国将积极参预国际核电项目,推动核电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
四、结论我国核电发展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份。
核电现状和我国核电未来发展前景展望_图文(精)

世界核电现状和我国核电未来发展前景展望郭娟彦,刘志铭(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苏州215004)摘要:在全球核电复苏的大环境下,各国核电建设都取得了一定成绩。
本文介绍了当前全球核电机组在运、在建、退役和停运情况,2008年世界核电机组的发电和运行情况,各国新堆型(三代技术)反应堆的建造和计划情况,调研了美、法、日等国的核电政策,调研了我国当前的核电政策,结合我国核电建设成果,展望未来发展前景。
关键词:核电增容延寿在建退役发电量WANO指标政策三代技术Abstract:Underthemega-trendofnuclearpowerrenaissanceintheworld,thenuclearpowerconstructionsinmanycountriesarebooming.Thispaperintroducesthepresentstatusofworld’Snuclearpowerunitswhichareinoperation,underconstructionandshutdown,theelectricgenerationandoperationofworld’Snuclearpowerplantsin2008,theconstructionsandplanningfornewtypesofreactor(Gen・IIItechnology),analyzescurrentnuclearpowerpoliciesofUS,France,Japanandourcountly,andwhilecombiningtheachievementsofcountry’snuclearpowerconstruction,outlooksforfuturedevelopmentprospectsKeywords:Nuclearpower;Underconstruction;Decommissioning;Generation;WANOperformanceindex;Policy;Gen—IIItechnology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世界各国开始将目光投向核电,将其作为缓解能源紧张、减排温室气体的重要手段,世界核电进入全面复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核电发展前景展望——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好与快的有机结合。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党对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认识也不断深化。
从党的十四大到十六大,从原来的“效益比较好”到“整体素质不断提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保护资源与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逐渐得到突出。
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不足,已成为我国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将难以为继。
我国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提高质量和效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实现经济和社会协调的要求,比经济增长的数量和速度更加突出。
目前中国的能源局势严峻。
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人均能源资源严重不足,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
能源短缺将成为我国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宏伟目标的重要障碍。
我国将面临严重的一次能源和电力短缺以及与能源利用相关的环境问题,发展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开辟新的能源供应渠道成为必然。
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的核心是:尽可能将各种一次能源洁净、高效地转化为电力使用,以提高电力在终端能源中的比例。
无论从环境还是从增加能源供应的角度,加快发展核电都是不可替代的战略选择。
核电与水电、火电一起构成世界能源的三大支柱,在世界能源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
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1954年在苏联建成,而我国核电起步相对较晚,自1991年自行设计建造的浙江秦山核电站并网发电以来,共有广东大亚湾、秦山二期、广东岭澳、秦山三期、江苏田湾6座核电站11台机组先后投入运行。
首个在海岛上建设的福建宁德核电站于2008年2月正式动工。
至2009年,世界各国核电站总发电量的比例平均为17%,核发电量超过30%的国家和地区至少有16个,美国有104座核电站在运行,占其总发电量的20%;法国59台核电机组,占其总发电量的80%;日本有55座核电站,占总发电量的30%以上。
中国已投产核电装机容量约900多万千瓦,仅占电力总装机量的2%左右,比例很低。
世界核电开发运行的实践证明,核电是一种安全、清洁、经济,可靠的能源。
国际能源机构的最新统计数字显示,目前全球核设施发电量占全球发电总量的14%。
如果能把这一比例在2050年前增加到25%,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将可减少50%。
用核电替代部分化石燃料发电,不但可以将化石燃料保留下来长期使用,还有利于保护环境和减少大量的燃料运输,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有益处。
正因为核电有多方面的优势和特点,不少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已把核电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尤其是那些缺乏化厂燃料或水力资源的国家,更是坚定不移。
我国是较早拥有核技术的大国,但是,与世界核电发展现状相比,目前我国的核电规模偏小,核电仅占总发电量的1.3%,大大低于世界17%的比重。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即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大力培育资源消耗低、辐射带动力强、发展前景广阔的新兴产业。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环节。
目前能源的缓解是暂时的,我国人均电量比发达国家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少得多。
随着国民经济发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环保要求的提高,对能源的需求将不断增,对能源质量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因而,增加能源建设,尤其是清洁能源,比如核电、气电、水电等建设,是完全必要的,我们要未雨绸缪。
我国的能源分布很不平衡,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山西、内蒙西部和陕西;水力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南。
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则缺乏常规能源。
因此,发展电力应采取因地制宜的方针,在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应该多发展一些火电,在水力资源丰富的地区要多发展一些水电,二者都缺乏的地区,比如东南沿海地区,则应该多发展一些核电。
这样,既可以缓解交通运输的压力,也可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
当前,我国大气污染,严重主要污染源是煤烟,这与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有直接的关系。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改善和优化能源结构,已逐步日程上来。
发展核电,它的意义远不仅是优化能源结构。
发展核电,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核电涉及工业行业几十个,结合和依托核电项目建设,不仅可以拉动经济增长,而且,有种于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动制造业技术创新和高科技产业进程。
核技术作为高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
发达的核能高科技工业,将是21世纪发达国家的重要标志之一。
党的十七大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大势,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和关键技术创新能力,加快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并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核电关键技术不能受制于人:中国核电领域的重大自主创新成果——中国第一座快中子反应堆——中国实验快堆(CEFR)首次成功临界,这意味着中国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技术实现了重大突破。
中国实验快堆是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该堆采用的是已在美、法、俄、日等国家有多堆运行经验的钠冷快堆技术,其成功临界说明我国“压水堆—快堆—聚变堆”核能“三步走”战略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不仅推动了我国第四代核电发展,也从根本上为破解铀资源短缺和核废料处理难题提供了可能。
推进核电技术装备国产化是国家战略,我们必须加强顶层设计,整合相关资源,重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像航天领域那样,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国内力争建设的首个快堆商业性示范项目——三明核电站,福建三明核电项目将采用世界先进的第四代核电技术,拟于2011年11月开工建设。
并计划分别于2016年11月投入商业运行。
日本大地震导致的核泄漏事故,将核电安全再一次推到风口浪尖。
核电专家分析其原因有三:一是设备老化,技术落后;二是设计有漏洞,核反应堆建在地震海啸高危区;三是监管缺位,事故频发。
3月1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充分认识核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核电发展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过去,中国核电发展规划就在确保安全的问题上,做了扎实的考虑和周密的安排。
福岛核危机发生时,国务院立即组织对中国核设施进行全面安全检查、切实加强正在运行核设施的安全管理、全面审查在建核电站、严格审批新上核电项目四项决定。
提出要用“最先进的标准”进行安全评估,不符合安全标准的立即停止建设。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件之后,会更加强化核电发展在安全性上的完善。
国家将进一步完善核电发展和安全政策,方向是更安全的三代核电,发展三代核电技术顺应了世界核电发展趋势。
新一代更安全、更经济的核电技术,契合了人类寻找安全、清洁、高效能源的理念与需求,成为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个理性选择。
正如交通安全隐患的存在并不代表我们不再开车一样,核安全隐患是一直存在的,但这不代表应当停止或放缓核电建设。
相比煤炭等传统能源,核电可以说是一种不排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清洁能源,基本上是‘零排放’能源。
由于作为清洁能源的核电不像风电、太阳能那样受制于自然地理条件,每千瓦时成本又较火电低20%,所以在细化与完善核电规划和标准后,核电产业发展的向好趋势不会改变。
国际原子能机构数据显示,中国是目前全球核能发展势头最强的国家,全球40%的核能在建项目在中国进行。
核能发电比风电更稳定,也没有火电的减排压力,从投入到产出周期短效益高。
此外,核电站还对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推动和促进的作用。
因此,巨大拉动作用助推地方核电建设热,内陆十几省欲建核电站,尤其是江西、湖南、湖北争建内陆第一座核电站。
空间布局方面,我国核电站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核电选择在沿海,一是为了满足冷却水需求,二则便于放射性物质的排放。
一个核电站仅选址就需要十到二十年时间,不能轻易动工。
在核电站大规模推进过程中,必须考虑地震、战争等外力影响。
选址考虑地质、气象、水文、交通等综合因素。
核电布局向内陆转移还必须考虑环保问题。
核反应产生的废液有放射性,必须向外排放。
内陆建核电站较之沿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必须慎之又慎,绝不能遍地开花、一哄而上。
根据国家要求,内陆要建更安全、更先进的核电厂,即要采用第三代AP1000技术。
规划中的内陆核电站多集中在长江流域,四川首座核电站,选址于南充市蓬安县三坝乡境内。
坐拥嘉陵江,水源充足;交通网络发达,运输便捷;地质结构稳定,气候良好。
在当前四川省优先发展水电的前提下,核电将逐步取代火电,使四川能源更清洁,形成以水电为主、核电为补得能源格局。
核电是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选择。
加速发展核电是满足我国能源发展需要的现实途径,也是解决我国能源环境污染、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的重要途径。
按照长期规划,我国核电战略将“坚持发展百万千瓦级先进压水堆核电技术路线,按照热中子反应堆(热堆)——快中子反应堆(快堆)——受控核聚变堆三步走的战略开展工作”,并“坚持核燃料闭合循环的技术路线”。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贯彻落实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奋斗目标。
开发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我国经济从资源依赖型转变为创新驱动型,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和可持续增长,以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地理信息系统09—1班陈永善(20093013)费建波(20093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