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动系统概述(ppt 108页)
汽车制动系统ppt课件完整版

制动距离
指从驾驶员开始制动到车辆完全停 止所行驶的距离。它是评价汽车制
动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A
B
C
D
制动时方向稳定性
指车辆在制动过程中保持直线行驶或按预 定轨迹行驶的能力。它是评价汽车制动安 全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制动力分配
指前后轴制动力分配的比例。合理的制动 力分配可以提高制动稳定性和制动效率。
产生压缩空气。
制动阀
控制压缩空气进入 制动气室的开关。
制动管路
连接各部件,传递 压缩空气。
气压制动系统优缺点分析
01
优点
02
结构简单,维护方便。
制动效能稳定,受环境影响小。
03
气压制动系统优缺点分析
• 适用于大型车辆和重载车辆。
气压制动系统优要空气压缩机和储气罐,占用空间较大 。
拆卸检查
对疑似故障部件进行拆卸检查 ,观察其磨损、变形等情况。
路试检测
在安全条件下进行路试,检测 制动系统的实际表现,进一步
确认故障。
故障排除措施和维修建议
制动失效排除
制动跑偏排除
制动拖滞排除
驻车制动失效排除
检查制动液泄漏情况并修复, 清洗或更换堵塞的管路,更换 磨损严重的制动蹄片等。
调整两侧车轮制动力至均衡, 调整轮胎气压至一致,检查并 修复悬挂系统故障等。
03
制动响应速度相对较慢。
04
在严寒地区,压缩空气可能结冰,影响制 动效果。
04
伺服制动系统与电子控制制动系 统
伺服制动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组成
伺服制动系统主要由制动踏板、真空助力器、制动主缸、制动轮缸、制动器等组成。
工作原理
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真空助力器提供助力,推动制动主缸内的活塞移动,使制动液压力升高。制动液通过 制动管路传递到各个制动轮缸,推动轮缸内的活塞移动,使制动器产生制动力矩,从而实现车辆减速停车。
制动系统介绍ppt演示课件

制动系统安全性
制动系统应具有多种安全保护措 施,如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等,提高车辆行驶安全性。
03
制动系统关键部件介绍
制动器类型及特点
鼓式制动器
具有较大的制动力矩,但 热衰退性能较差,易于磨 损。
盘式制动器
散热性能好,制动效能稳 定,抗热衰退能力强,但 制造成本较高。
制动平顺性
评价制动过程中车辆减速的平顺性,避免急刹车等突兀动作对乘客 造成不适。
05
制动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
常见制动系统故障类型
制动失效
制动踏板行程过大,制动作用迟缓,制动效 能很低甚至丧失,制动距离增长。
制动拖滞
制动后车辆起步困难或行驶无力,制动鼓或 制动盘发热。
制动跑偏
制动时车辆自动向一侧偏驶,无法保持直线 行驶。
评价制动系统使车辆从一定速度减速到完全停止所需的距离,是 制动效能的直观体现。
制动减速度
反映制动过程中车辆速度下降的快慢,是衡量制动效能的重要指 标之一。
制动时间
从驾驶员开始制动到车辆完全停止所需的时间,也是评价制动效 能的重要参数。
制动稳定性评价指标
制动方向稳定性
评价车辆在制动过程中是否保持直线行驶,有无跑偏、侧滑等现 象。
02
制动系统工作原理
制动过程描述
01
02
03
制动踏板操作
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启 动制动系统。
制动力分配
根据车辆负载、路况等因 素,制动系统自动分配制 动力到各个车轮。
车轮减速
制动器对车轮施加摩擦力, 使车轮减速或停止转动。
制动力产生与传递
制动器工作原理
汽车制动系统PPT课件

CHENLI
12
CHENLI
13
②工作过程 当制动时,两制动蹄在相等的张力F的作用 下,分别绕各自的支承点向外偏转紧压在制动鼓上。旋转的 制动鼓对两侧制动蹄分别作用有法向反力FN1和FN2、切向反力 FT1和FT2。
CHENLI
14
如果前制动蹄所受摩擦力FT1所造成的绕支点的力矩与张 开力F产生的力矩同向,摩擦力FT1作用的结果是使前蹄对制动 鼓的压紧力增大,即FN1增大,摩擦力FT1也更大,则称为“助 势”作用。该蹄称为助势蹄。
CHENLI
21
CHENLI
22
①单向自动增力式制动器
两蹄下端都没有固定支点,而是插在连杆n两端开口的直槽 底面上,形成活动连接。后蹄上端固定在支承销上,前蹄上 端在回位弹簧作用下,紧压在轮缸活塞上。
CHENLI
23
汽车前进制动时,制动缸内的活塞克服回位弹簧的弹力, 将前蹄推出,使其压紧在制动鼓上。由于摩擦力的作用,前蹄 沿制动鼓旋转方向转过一个角度,通过连杆n,以后蹄上端为 支点,又推动后蹄压紧在制动鼓上,进一步增强摩擦力,加大 制动力。此时两蹄均为助势蹄,制动效能较高。
d.调好后退出锁止套,套上防尘罩,放好车轮。
应注意局部调整时,切不可转动制动蹄轴,一旦转动,应进 行全面调整。
②车轮制动器的全面调整
车轮制动器全面调整是在制动鼓与制动蹄摩擦片严重磨损时, 更换制动鼓或摩擦片后,制动蹄轴和制动凸轮安装位置发生变 化,为确保制动蹄摩擦片与制动鼓间的正常间隙而进行的调整 作业。其调整必须在轮毂轴承调好后进行,现以CA1092型汽 车后轮为例,说明调整过程。
CHENLI
17
②双向助势平衡式车轮制动器
制动底板上所有固定元件、制动蹄、制动轮缸、回位弹簧等 都是成对地对称位置,两制动蹄的两端采用浮式支承,且支点 在周向位置浮动,用回位弹簧拉紧。
《制动系统介绍》课件

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摩擦制动的原 理
通过制动盘和制动片 的摩擦产生制动力, 减速车辆。
液压制动的原 理
通过制动液传递力量, 使制动器件产生摩擦 力。
气压制动的原 理
利用气压传递制动力, 控制制动器件的压力 和摩擦力。
电子制动的原 理
通过电子元件控制制 动力的大小和分配, 实现精确的制动效果。
制动性能测试
制动系统的组成
制动盘
是固定在车轮上的金属盘,通过摩擦产生制动 力。
制动片
与制动盘或制动鼓接触,通过压力产生摩擦力 来达到制动效果。
制动管路
将制动液连接到各个制动器件,保证制动力传 输高效。
制动鼓
类似于制动盘,但以圆筒形式存在,常用于柴 油车和重型车辆。
制动液
通过制动液传递力量,使制动力均匀分配到各 个制动器件。
1 制动距离测试
测试车辆在不同速度下的制动距离,评估制动系统的灵敏度和效果。
2 制动力测试
测试制动系统产生的制动力大小,确保能够满足车辆的制动需求。
3 制动失效测试
模拟制动系统部分失效情况,评估制动系统在紧急情况下的表现和稳定性。
制动系统的维护
制动片的更换
定期检查制动片的磨损程度,并根据情况进行 更换。
结语
制动系统的重要性
制动系统是车辆安全行驶的核心组成部分,对行车安全至关重要。
制动系统的未来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制动系统将越来越智能化、高效化和可靠化。
硬件件套件
包括螺栓、垫片和其他配件,用于安装和固定 制动系统的各个组件。
制动系统的分类
机械制动系统
使用机械原理,通过杠杆、连杆和线缆传输制 动力。
气压制动系统
利用气压传递制动力,广泛应用于重型商用车 和火车制动系统。
2024年度-制动系统ppt课件

环境适应性强
气压传动对环境要求较低,能在高温、低温、潮湿等恶劣 环境下正常工作。
安全可靠
气压传动系统具有过载保护功能,当系统压力超过设定值 时,能自动卸压,保证制动系统的安全可靠。
14
液压与气压传动在制动系统中作用
提供制动力
液压与气压传动能够将发动机或电动 机的动力转化为制动力,实现车辆的 减速和停车。
控制制动过程
保证制动安全
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具有故障自诊断 和保护功能,能够在出现故障时及时 报警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保证制 动安全。
通过控制液压或气压传动系统的压力 、流量等参数,可以精确控制制动过 程,提高制动性能和乘坐舒适性。
15
04
制动系统关键零部件详解
16
刹车片材料及结构设计
刹车片材料
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维修 不便。
主要应用于部分重型车辆和特 种车辆。
10
各类制动器性能比较
制动效能
散热性能
制造成本
维修便利性
盘式制动器 > 鼓盘式组 合制动器 > 鼓式制动器
。
盘式制动器 > 鼓盘式组 合制动器 > 鼓式制动器
。
鼓式制动器 < 盘式制动 器 < 鼓盘式组合制动器
。
鼓式制动器 > 盘式制动 器 > 鼓盘式组合制动器
主要包括金属、半金属、非金属 和复合材料等。不同材料具有不 同的摩擦性能、耐磨性、热稳定 性和噪音特性。
结构设计
刹车片的结构设计需考虑散热性 能、抗热衰退性、制动平稳性和 噪音控制等因素。常见的结构有 单片式、多片式和通风式等。
17
刹车盘材料及表面处理
刹车盘材料
主要有灰铸铁、球墨铸铁、铝合金和 陶瓷等。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热稳定 性、耐磨性和抗热裂性。
制动系统ppt课件

排除方法和注意事项
3. 在更换制动系统部件时,必须使 用原厂配件或符合相关标准的优质配 件,以确保制动性能和安全性。
4. 在调整制动力分配时,需要根据车 辆的具体情况和相关标准进行调整, 避免制动力分配不均导致车辆失控或 偏磨等问题。
07
制动系统维护与保养
定期检查项目和内容
制动液检查
包括制动液液位、颜色、含水量等,确保制动液处于良好状态。
鼓式制动器
制动鼓
与轮胎固定并随车轮旋 转的部件,具有较大的 热容量和良好的散热性
。
制动蹄
固定在制动底板上,通 过摩擦片与制动鼓内侧
接触产生制动力。
制动底板
安装制动蹄、支撑销和 制动蹄回位弹簧的部件
,与车桥固定连接。
制动轮缸
将制动主缸的液压转化 为机械推力,推动制动 蹄向外张开与制动鼓产
生摩擦。
盘式制动器
产生阻碍车辆运动的力。
其他辅助元件
如安全阀、压力表、管道等。
气压制动系统优缺点
优点 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压缩空气易于获取和储存,适用于大型车辆和工程机械。
气压制动系统优缺点
制动力矩大,制动效果好。 易于实现车辆的前后轮同时制动,提高制动稳定性。
气压制动系统优缺点
01
缺点
02
需要安装空气压缩机和储气罐,占用空间较大。
3
更换制动液
制动液在使用一定时间后,会吸收水分和杂质, 影响制动效果,需要定期更换。
更换磨损件时机和注意事项
01
注意事项
02
使用原厂推荐的刹车片和刹车盘,确保制动性能和安全性。
03
更换刹车片和刹车盘时,需要同时检查制动系统其他部件,如制动卡 钳、制动分泵等。
2024汽车制动系统ppt课件完整版x

汽车制动系统ppt课件完整版x REPORTING2023 WORK SUMMARY目录•引言•制动系统基本原理•汽车制动系统主要部件及功能•汽车制动系统性能评价指标•汽车制动系统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汽车制动系统维护与保养建议PART01引言制动系统是汽车安全行驶的关键部件,能够在紧急情况下使车辆迅速减速或停车,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保证行车安全制动系统的性能直接影响驾驶者的舒适感受,良好的制动系统能够使驾驶更加平稳、舒适。
提高驾驶舒适性合理的制动系统设计和使用能够减少车辆磨损,延长车辆使用寿命。
延长车辆使用寿命制动系统的重要性制动系统的发展历程机械制动阶段早期的汽车制动系统主要采用机械制动方式,通过机械传动机构实现制动。
液压制动阶段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液压制动系统逐渐取代了机械制动系统,成为主流制动方式。
电子制动阶段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制动系统逐渐应用于汽车制动领域,实现了更加智能化、精准化的制动控制。
制动系统的分类与组成分类根据制动方式的不同,汽车制动系统可分为盘式制动系统和鼓式制动系统;根据制动力的来源不同,可分为人力制动系统、动力制动系统和伺服制动系统。
组成汽车制动系统主要由制动器、制动主缸、制动轮缸、真空助力器、制动管路和制动踏板等组成。
其中,制动器是产生制动力的关键部件,制动主缸和制动轮缸是传递制动力的主要部件,真空助力器则用于增强制动踏板的力度。
PART02制动系统基本原理建立车辆制动过程的力学模型,分析制动力、制动力矩和制动距离等关键参数。
制动过程力学模型制动效能与稳定性制动过程影响因素阐述制动效能的评价指标,如制动距离、制动减速度等,并分析制动过程中的稳定性问题。
分析影响制动过程的因素,如车辆载荷、路面条件、轮胎与路面附着系数等。
030201制动过程力学分析介绍常用制动器的类型、结构和工作原理,如盘式制动器、鼓式制动器等。
制动器类型与结构阐述制动器的工作过程,包括制动蹄片的张开、制动鼓的旋转以及制动力的产生等。
汽车制动系统课件

制动液储液 罐
蓄压器
车身电气
电磁阀
安全阀
蓄压器压力传感器
制动控制ECU
马达继电器1 马达继电器2
助力泵及其 马达
车型概况
发动机
底盘
制动控制系统
制动踏板行程传感器 – 确认制动踏板行程
车身
车身电气
制动灯开关
定位杆
制动踏板行程传感器
制动踏板
车型概况
发动机
底盘
制动控制系统
制动踏板行程传感器 – 两路电路(主电路,辅电路)
液压管路 – 前制动失效
OFF (关闭)
制动执行器
左前
右后
右前
左后
车身电气
OFF (打开)
前制动 主缸压力 后制动 常规控制
车型概况
发动机
底盘
制动控制系统
制动执行器 – 柱塞式助力泵 – 波纹软管式蓄压器
助力泵马达
氮气
波纹软管 制动液
车身
车身电气
蓄压器
车型概况
发动机
底盘
车身
制动控制系统
制动执行器 – 蓄压器压力调节由蓄压器压力传感器信号决定
EPS ECU
转向助力
VGRS ECU
转向角及转 向减速比控
制
VGRS 执行器
EPS马达
车型概况
发动机
底盘
车身
制动控制系统
转向协同控制功能 – 在VSC作用同时提供高性能的转向控制
车身电气
当后轮失去抓地力
当前轮开始出现打滑
调整轮胎方向抵消转 向不足或过度
VGRS
稳定车辆
摇摆 反向转向助力 提高转向减速比
车身
车身电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力式液压制动系统
气压制动操纵机构
主要为动力制动,驾驶员踏板力只用来操纵控制装置,适用于中 型以上特别是重型的货车和客车。
特点: 1. 气压低,降低了对管路等元器件的密封要求,稍有渗漏仍能 正常工作,方便用于带拖挂车辆的制动; 2. 需要较大尺寸气动元件,需要足够大的空间。
助力式液压制动系统
2.真空增压式
真 空 增 压 器 工 作 原 理
助力式液压制动系统
2.真空增压式 双腔安全缸结构示意图
出油口 安全 缸体
旋塞 软金属环
径向孔
轴向孔 油道 进油口
回位弹簧 活塞
轮缸 放气 顶杆
进油孔
7. 防护罩; 8. 挡圈; 9. 进油阀杆;10. 密封圈
助力式液压制动系统
3.液压助力式
油泵
油泵代
及储
替真空
油罐
助力器
中的真
空罐.
制动 主缸
前制 动管 路 助力转 向器
踏板 机构
液压助 力器
后制动管路
组合制 动阀
特点: 体积小,容易装在紧凑型轿车上;产生的助力大,适合于安装在四轮都 采用盘式制动器的轿车上;适合安装在无进气歧管真空度的柴油机汽车上.
助力式液压制动系统 3.液压助力式
液压助力器结构
(c)双T形布置,两前轮和一后轮
共用一条管路,每个前轮的两条管 路是独立的,前轮制动轮缸采用双 腔结构。制动性能较高,但结构较 为复杂,成本高。
制动主缸、轮缸及制动液
1.制动主缸
制动主缸的作用是将踏板力转变成液压力。第二活塞位于缸体的中间位置,将 主缸分成左右两个工作腔,每个工作腔内的液压经各自的管路分别传到前后制 动器,每个工作腔分别通过补偿孔和回油孔与储油罐相通。
防尘 罩 回位弹簧
柱塞 后壳体
真空助力器未工作时 真空阀开启,大气阀关闭。
真空助力器的充分工作阶段 真空阀关闭,大气阀开启
真空助力器工作的中间阶段 真空阀逐渐关闭,大气阀逐渐开启
助力式液压制动系统 1.真空助力式
真空助力器.swf
助力式液压制动系统 2.真空增压式
真 空 增 压 器 的 结 构
1.缸体;2.活塞;3.皮碗;4.弹簧;5.顶块;6.防护罩;7.进油孔;8.放气孔; 9.放气阀;10.放气阀防护螺钉。
制动主缸、轮缸及制动液 2.制动轮缸
2)单活塞式制动轮缸:活塞端面凸台形成轮缸内腔。进油管3进制动液—
—活塞外移——推动顶块6——推动制动蹄。多用于双领蹄式。
1.放气阀;2.橡胶护罩;3.进油管接头;4.皮碗;5.缸体; 6.调整螺钉(顶块);7.防护罩;8.活塞
助力式液压制动系统
1.真空助力式
利用发动机 进气管的真 空和大气之 间的压差起 助力作用。 气室前腔8经 单向阀20直 通发动机进 气管。
前壳体 橡胶垫
反作用活塞 制动主缸推杆
回位弹簧
控制阀20控 制助力器的 工作。
单向阀
膜片座 助力膜片 前腔 后腔 限位盘
支承密封垫 控制阀 控制阀弹簧空气 滤芯 踏板推杆
1. 主缸推杆;2. 限位螺钉;3. 压力腔;4. 回油孔;5. 控制阀管;6. 回位弹簧;
7. 进油孔;8. 动力活塞;9. 动力腔;10. 反作用柱塞;11. 踏板推杆.
不制动时:7关闭、4打开,9中油液经过5中的轴向孔和4像储油罐回油。
助力式液压制动系统
3.液压助力式
制动时:踏板推杆/反作用 主色/控制阀管左移-----回油 孔4关闭----阀管上径向进油 孔和动力活塞上径向进油孔 部分对齐---储能器油液进入 动力腔---产生助力。
汽车制动系统可以分为行车制动、辅助制动、 伺服制动等。手刹属于辅助制动系统,主要 借助人力,伺服制动则同时使用人力和发动 机的动力。
汽车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管路布置
(a)H形布置,两前轮共用一条管
路,两后轮共用一条管路,主要用 于载重汽车,不宜用于轿车。
(b)X形布置,对角线上的前、后
轮共用一条管路。任一条管路出现 故障时,制动力减半,一般用于轿 车。
制动主缸、轮缸及制动液
3.制动液 对制动液的要求:
➢高温下不易汽化,否则管路中出现汽阻,导致制动失效; ➢低温流动性好,否则会引起制动灵敏性下降和解除缓慢; ➢不会腐蚀与之接触的金属和对橡胶的破坏。 ➢对液压系统产生较好的润滑作用; ➢吸水性差,溶水性好;
常用的汽车制动液: 矿物油制动液:高低温性能好,对金属无腐蚀,溶水性差,橡胶膨胀; 合成制动液:汽化温度高,低温流动性好,无腐蚀,但成本高。 植物油制动液:汽化温度低,成本高。
制动主缸、轮缸及制动液
1.制动主缸
第一制动管路损坏:后活塞运动至接触前活塞——左腔高压——第二制动管
路通油——平衡活塞两端腔体中液压不等——平衡活塞右移——滑动销下 移——触发报警开关——仪表盘上报警灯闪烁。
制动主缸、轮缸及制动液 1.制动主缸
第二制动管路损坏:第二活塞运动到接触主缸缸体——右腔高压——第一制
动管路通油——平衡活塞两端腔体中液压不等——产生警告信号。
任一回路失效时,主缸仍能工作,只是需要的踏板行程加大,导致汽车 的制动距离增长,制动效能降低。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制动主缸、轮缸及制动液 2.制动轮缸
1)双活塞式制动轮缸:两活塞之间间隙形成轮缸内腔。油孔7进制动液—
—活塞外移——推动顶块5——推动制动蹄。主要用于领从蹄式制动器、双向 双领蹄式和双向自增力式。
助力式液压制动系统
在一般液压制动系统基础上增加一套助力装置。 正常情况下:兼用驾驶员体力和发动机动力作为制动能源; 助力装置失效时:完全由驾驶员体力提供制动能源。
分类: 1. 真空助力式 2. 真空增压式 3. 液压助力式
助力式液压制动系统 1.真空助力式
制动踏 板和制 动主缸 之间装 有真空 助力器。 踏板直 接操纵 真空助 力器, 两者联 合推动 制动主 缸活塞。
进油孔 限位销 补偿孔
皮碗
第二活塞弹 簧
第二 活塞 第一活塞弹
簧
储油罐
皮碗 第一活塞
限位环 推 杆
平衡 活塞
O形圈
报警 开关
滑动 销
套筒 环
缸体
串联双腔式制动主缸
制动主缸、轮缸及制动液
1.制动主缸
踩下制动踏板——推杆前移——第一活塞左移——第二活塞左移
右腔出油
左腔出油
解除制动时,活塞在弹簧作用下回位,高压油液从制动管路流回制动主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