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评卷到高三规范备考

高考评卷到高三规范备考

一、高考评卷操作流程

1、程序

(1)以题组为单位集中学习试题和国标参考答案,拟定评分细则初稿,经学科讨论并征求专家意见后确定评分细则。

(2)召集题组评卷人员熟悉试题及参考答案,学习评分细则,然后进行试评。(3)汇集试评中发现的各种答案,进一步完善评分细则。

(4)正评:标准统一,要点明确,分值固定,专家组和小组组长随时解决评卷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每小组至少抽出五分之一的人员复评满分卷、零分卷、其他分段至少抽查20%。

2、机制

非选择题的每一道题目基本都必须经过二评,阅卷系统对每道题目设定分差,当二次评定所得到的分值恰好在所设定的分差之内,则该题所得的分值为二次评定所得分值的平均值。

否则该题自动转给第三位阅卷教师,当第三位教师所给的分值与上两次阅评所给的分值之一在所设定的分差之内,阅卷系统自动采用这两个分值的平均值作为该题的最终评定分值另一位教师所给的分值无效,他评阅的该份试卷对其来说称为无效卷。

如果第三位教师所给的分值与上两次评定的分值两两分差均超过设定分差,则该题又自动转给小题组长,由小题组长评阅,小题组长所给的分值作为该题最终得分。3、网上阅卷的弊端

(1)重点轻面

学生答题一定要抓牢关键点,给分点,例如公式、定理、概念、法向量、角的范围、数值。

(2)重对轻错

要求学生答题要保证观点正确、结果正确,

(3)重条理轻泛谈

学生答题一定要条理清晰、最忌泛泛而谈,不着边际,东扯葫芦西扯瓢,不能围绕主题,围绕知识点谈,给人一种轻浮的感觉。

(4)重用书面规范语句轻个性感悟

学生答题一定要正确使用学科术语,避免口语现象严重。

一、高考评分细则

根据不同题型,给分细则不同,但是围绕本题涉及知识点、数值、夹角、结论给分,以三角函数和立体几何为例:

阅卷基本建议

高考数学阅卷对知识点和步骤的把握,公正客观,本着给分有理扣分有据的原则,寻找得分点,否则写再多也是徒劳的.但是也并非完全无情,比如有少数考生答题错位,会被要求作为异常试卷提交,由专家组特殊处理,而不是直接判了零分等.为此,总结如下解题中需要把握的准则:

1.阅卷速度以秒计,规范答题少丢分

高考阅卷评分标准非常细,按步骤、得分点给分,评阅分步骤、采“点”给分.关键步骤,有则给分,无则没分.所以考场答题应尽量按得分点、步骤规范书写.阅卷中强调关注结果,过程可采用不同的方法阐述.

2.不求巧妙用通法,通性通法要强化

高考评分细则只对主要解题方法,也是最基本的方法,给出详细得分标准,所以用常规方法往往与参考答案一致,比较容易抓住得分点.阅卷中把握见点得分,踩点得分,上下不牵连的原则.

3.干净整洁保得分,简明扼要是关键

若书写整洁,表达清楚,一定会得到合理或偏高的分数,若不规范可能就会吃亏.若写错需改正,只需划去,不要乱涂乱划,否则易丢分.

4.狠抓基础保成绩,分步解决克难题

(1)基础题争取得满分.涉及的定理、公式要准确,数学语言要规范,仔细计算,争取前3个解答题及选考不丢分.

(2)压轴题争取多得分.第(1)问一般难度不大,要保证得分,第(2)问若不会,也要根据条件或第(1)问的结论推出一些结论,可能就是得分点.。

二、试题命题特点及得失

近年全国卷高考数学命题变化及特点

从总体上看,近几年的全国高考数学试题在传承与稳定的同时又能适度创新,既贯彻了新课标的学习理念,又兼顾了学生未来学习与发展的需求

1.试卷稳定,保持“三不变”

近年来,全国卷的试卷结构、题型、分数分布和考试时间均保持稳定不变;考核目标、考试范围与内容要求也保持稳定不变;高考压轴试题内容基本不变。全国卷选填题的压轴题多以考查函数思想或运动变化为主,解答题的压轴题近几年主要都以“函数与导数”为载体,鲜见“解析几何”

2.试题总体难度平稳,适度创新不落俗套

全国卷中,容易题、中档题和难题的比例常年保持在3:5:2。试卷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査,解题思路常规,即使是高区分度试题也是以中学数学主干知识和主要思想方法为载体,没有剑走偏锋,试题的设计体现了“大稳定、小创新、重运算、考思维”的特点。3.题目考点设置合理,恰当控制解答思维量

选填题一般以2-3个考点综合而成,而解答题则以6-10个考点综合而成,这些题目涉及的数学思想与方法一般有2一4个涉及的能力一般有2-3个。试题恰当控制题干字符数、图表数运算量、思维量及解答步骤量等,选填题所需的解题步骤数一般在2-4步,而解答题所需的解题步骤数一般在5-20步,即使区分度最高的试题所需的解题步骤数也在20步以内(包括分类讨论),并且全卷试题绝大多数入手都是基本常规思路。

三、考生答题的得与失

不求巧妙用通法,抓住常规保成绩,在短短七八天的阅卷时间内,要批阅百万份左右的试卷,工作量是很大的,不可能每一道都细细研究,何况还有不少硕士、博士研究生评卷,如果考生用评分细则之外其他方法作答,过程又繁琐,思维混乱,得分就难,深深体会学生使用通解通法即常规方法答题在网上评分中是具有较大的优势。因此,中下游学生高考中用基础的常规方法作答明显沾光,可确保取得不错成绩,当然,优秀学生解题时可稳中求变,灵活创新。其次卷面干净整洁,书写简明扼要网上阅卷对卷面书写要求高,但并不是字写得好就得分一定高,也不是字体问题,而是通过字能让评卷老师看懂你的想法,做法,看不懂的地方,不可能听你解释,文字是你和老师沟通的一种方式;再者,书写要清晰,因为评卷老师看到的是扫描版,再者,老师为评卷方便,75%的显示,能让你的一道题完整显示一屏幕,不用再动鼠标,这样相当于把你的书写内容缩小显示,所以书写不清晰,更看不清,对评卷老师来说,看不清,看不到,看不懂,不可能给你分数。

四、对高三数学复习规范备考的启示

洛阳一名校长演讲稿中有这样两句话: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分数那么少,那也去不了。“到菜市场买菜用不到数学,但是数学决定你到哪个菜市场买菜”从分数的重要性,数学的重要性,首先得有学好数学的决心,只要你不认输,所有困难都给你让路。

高中数学相对初中而言更加抽象,知识量更多,因此学习难度加大,完全运用初

中那套学习方法是不行的了,初中因为知识含量少,所以你只要勤奋,认真刷刷题,考比较高的分数相对比较容易,但是高中再想这样,是不太可能了,那么针对高中数学该采用什么方法呢?

1.注重概念理解(“熟”)

所谓的概念理解,不是说:“老师讲了,我知道了”,这叫了解,而不是理解,我们强调深层次的理解,是在运用基础上的理解,是在不但明了概念本身的含义,还要明白概念的外延,比方说,双曲线的定义,平面内动点到两定点间距离的差的绝对值为常数,常数小于两定点间距离时,动点的轨迹是双曲线,无绝值时是一支双曲线,外延:如果常数等于或小于两定点间距离时呢?如果常数等于零呢?与椭圆比较有什么差别与联系,与后面要学的抛物线联系又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呢?这种理解是在与原有知识类比基础上的理解。在学完新课之后一定是先看书,重点看基础知识,看的过程中要多思考,多反思。唯有这样看书你才会有收获,才觉得看书是有用的。

2.注重课后习题(“思”)

数学(算术)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计算,做题,其实不然,如果你是这种感觉说明没有感觉到数学的精华,其实数学最重要的是思考,数学是一门锻炼思维的学科。教材是那么多专家编出来的,经过了国家审核的,那是精英们的智慧结晶你有理由不好好运用吗?再说数学题目是做不完的,所以我们要选择经典题目,以点带面,其实课后习题就是经典题目,你可能觉得很简单,没什么做的,那是你没有认真思考和联系,缺乏深入思考的意识,对于课后习题做完之后,要进行总结、反思、提炼。说简单点就是:思考考查知识点是什么?关键条件是什么?如果关键条件改动一下,又会得到什么结论?解题方法是唯一的吗?多种解法中哪些是通法?此题的结论是否具有一般性等等?如果你每天就做3-5个经典题目,对这些题目从以上角度思考,我想你的收获一定比那些每天做十道题的人收获大,还有不要觉得时间花了很多,其实没有,只要你把前面每一个环节做好,坚持一个星期,你后面学习会越来越轻松。一定要相信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

3.注重习题质量(“练”)

高中最不缺的就是练习题,各种练习册,五花八门,根本做不完。为了节约时间,提高效率,经常做的,又是基础知识,自己也没有问题的,这类似题目没必要去做了,还不如把时间放在不会做或者综合性题目上,这样才能提高效率。什么是高质量题目呢?其实没有统一标准,主要还是看考查知识点合理,试题难度适中,问题常规,适

合通性通法的题目,如咱们的学习指导上的题目。如果你实在辨别不出来就先读题,一看就是熟悉且会,那就直接跳过,如果有疑问,就动笔算一下。特别是高一、二年级,一定要以质量为首。一定要使自己感觉练了之后有收获,不能只顾完成任务!4.学会数学转化(“化”)

转化与划归思想是数学中重要的方法,很多时候不会做,其实就不知道如何将问题转化为数学语言,不知道怎么表征.特别是在圆锥曲线题目中,经常出现,往往思路不同,就是没找到恰当的表征方式,就如垂直,可以表示成向量数量积等于零,可以表示成斜率之积为负1,也可以用勾股定理,还可以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很多同学不知道该表示成那种形式,这些都需要通过多思考、反思、总结才能找到恰当的应用方式来解决!

5.注重审题方法

审题是非常重要的,所谓审题不是把题目简短读一遍,而是根据题目已知条件联想,曾经遇到过类似问题吗?根据条件一可以推出哪些隐含的结论?条件二还有其他表达方式吗?问题如何转化?学生所谓难题其实就是审题很难,其实涉及的方法和知识是很简单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在平常的练习中培养自己良好的审题习惯!

6.保持平常心

数学的学习一定要保持平常心,不要急于求成,也不要好大喜功。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保持冷静,不要浮躁,坚持做,最后一定会取得突破的,学习是存在瓶颈期的,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就是遇到了瓶颈期,只要方法对路,唯有坚持才能突破瓶颈期,也只有突破瓶颈期之后你才能获得较大进步,所以一定要坚持、坚持、再坚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