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2022苏教版2017科学二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及期末试卷含部分答案

2022苏教版(2017)科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及期末试卷二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关心天气》(大雪) (大雾) (强沙尘暴) (霾) (大风)2 .(台风)、(霾)、(暴雨)、(暴雪)、(冰雹)、(大雾)、(龙卷风)等属于恶劣天气、 它们具有破坏性、不利于人们的生产和活动。
3 .天气会影响(人)、(动物)、(植物)。
4 .晴天晴雨花的颜色(浅)一些,阴雨天晴雨花的颜色(深)一些5.(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传统文化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
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6.四季天气的描述 春天 1 .天气变暖和了 2 .风没有那么刺骨了 3 .细雨蒙蒙 4 .出现雷电夏天1 .天气十分炎热2 .太阳光很强烈3 .雨水很多,伴有雷电 秋天 L 天气凉快了春季:立春、 夏季:立夏、 秋季:立秋、 冬季:立冬、 雨水、惊蛰、春分、小满、芒种、夏至、处暑、白露、秋分、小雪、大雪、冬至、清明、 小暑、 寒睹、 小寒、 谷雨 大暑 霜降 大寒 1.写出这些天气符号的名称(多云) (阴) (雷阵雨) (雨夹雪) (小雨)4.雨水少了,雷声逐渐消失冬天1.天气十分寒冷2.会有漫天大雪3.太阳光不是那么强烈了第二单元《天空中的星体》1.晒衣服、太阳能热水器、晒太阳取暖等利用了太阳为我们提供的(热)。
2.窗户可以在白天让室内保持明亮,这是利用了太阳为我们提供的(光)3.月亮和太阳一样都是(东)升(西)落。
4.月相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残月5.晴天的白天看不到星星的原因是(太阳光太亮了)。
6.不适合在城市观察星星,城市的(灯光太亮了)7.月亮明亮时(不适合)观察星星8.星星的亮暗称为(星等),最亮的是(一等星),最暗的是(六等星)9.(伽利略)第一次用望远镜观察了月亮10.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第一个登上月球第三单元用力以后L (推)和(拉)是常见的用力方法、关抽屉用(推力),开抽屉用(拉力)2.人们常常用(力去改变物体的形状)。
二年级上册科学必背知识点

二年级上册科学必背知识点
以下是二年级上册科学的一些必背知识点:
1. 认识自然世界:自然世界包括山脉、河海等自然景观以及树木、花草等生物。
2. 区分自然材料和人工材料:自然材料如树木、石头等,人工材料如玻璃、塑料等。
3. 观察材料的方法:通过眼看颜色、花纹、反光,手掂轻重、摸粗糙或光滑,鼻闻气味,耳听敲击声音等方法来观察材料。
4. 书写材料的演变:人类最早用泥板、龟甲、青铜等材料书写,后来发展出竹简、帛书、纸书、电子书等。
5. 四大发明:造纸术(蔡伦发明)、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
6. 纸的制造:现在通常用芦苇、木材等来造纸。
7. 纸的特性:如瓦楞状的纸有承重和隔热的功能,油纸能防水,普通纸能吸水。
8. 土壤的重要性:土壤不仅为植物提供必需的营养和水分,也是土壤动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场所。
9. 太阳和月亮对地球的影响:太阳的光和热对植物的生长、动物和人类的生存有着重要影响;月相的变化对地球也有影响。
10. 天气的影响:降水、光照、风等天气要素会影响动植物,也会影响农业灌溉、风力发电等在内的人类生产生活。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二年级上册科学的主要内容,需要同学们认真掌握。
新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科学第2-3单元知识点整理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第二单元天空中的星体4.晒太阳1.太阳、月亮、星星都是天空中的星体。
2.人类的生活与太阳息息相关,光和热是太阳送给人类的最重要礼物。
3.太阳能够发光发热。
4.太阳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你能说出哪些利用太阳的事例?晒干谷物、晒干衣服、太阳能热水器、晒太阳取暖、太阳能发电等。
5.人们主要利用太阳的光与热。
光可以用来照明、发电等,热可以用来晒干衣物、取暖等。
6.窗户的作用除了通风,还有采光,这样白天可以让室内保持明亮。
无论是高楼大厦,还是低矮的草屋,都有窗户。
7.一天当中,太阳是东升西落的。
早晨在东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
8.早晨,面对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
9.这所学校里东南西北面各有什么标志物?图中钟面显示的时间为早晨8点,所以小孩面对太阳的方向是东方。
这所学校的东面是图书馆,南面是学校大门,西面是花圃,北面是教学楼。
10.学生活动手册答案:画出你们学校里东南西北面的标志物。
学校的东面是锅炉房,南面是学校大门和教学楼,西面是舞台和车棚以及厕所,北面是操场。
5.看月亮1.月亮有不同的形状,月亮和太阳一样,也是东升西落。
2.望远镜发明之前,古人遥望月亮,想象着那里的景象。
3.中国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很多,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
西方古希腊有月亮女神的传说。
4.望远镜发明之后,人们终于看清了月亮的脸。
5.400多年前,伽利略第一次用望远镜观察了月亮。
6.望远镜的使用方法:①对准观察物。
②调整望远镜筒身的长短,直到看清倒立的图像。
7.1969年7月21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乘飞船登上月球,人类终于接触到了真实的月亮。
物镜对准要观察的物体。
目镜对准自己的眼睛。
8.学生活动手册答案:画月亮。
①你记忆中的月亮。
②你在月相盒里看到的“月亮”。
③你用简易望远镜观察到的月亮。
月亮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
6.数星星1.星星有大小、明暗的区别。
新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4.晒太阳》说课稿

新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4.晒太阳》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晒太阳》是新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探究和体验,了解太阳对生物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教材以生活中的现象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感受太阳的温暖,探索太阳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生活经验丰富,对太阳并不陌生,但对于太阳对生物的具体影响可能了解不多。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认识到太阳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在认知方面,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表达能力,但需要教师引导他们更深入地思考和探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太阳对生物的影响,知道阳光对植物的生长和动物的生活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对太阳的敬畏之情。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太阳对生物的影响。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太阳对生物的重要性,并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思考。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图片、视频、实验等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太阳对生物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太阳,提问太阳对生物有什么影响,引出本课主题。
2.探究:分组讨论太阳对植物和动物的影响,进行实验观察,如观察植物在阳光下生长的情况,感受阳光对动物生活的作用。
3.交流:各小组汇报探究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4.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太阳对生物的重要性,强调保护环境、关爱自然的意义。
5.拓展:布置课后作业,如生活中太阳对人类的影响,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太阳对生物的影响1.植物:阳光促进生长2.动物:阳光提供温暖、影响生活习性八. 说教学评价本课的评价主要从学生的参与度、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进行。
(新教材)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学课件PPT

新知讲解
观察在晴天和阴雨天,晴雨花颜色的深浅有什么变化。
说一说,这朵晴雨花是怎样预报天气变化的?
晴雨花是根据食盐返潮的原理制作的。天气晴朗,晴雨花的蓝色不 会发生改变;反之,如果是阴天或下雨,晴雨花的蓝色就会加深。
拓展了解
150多年前,人们只能通过观察周围的环境来预报天气。
空气干燥时,成熟松果的 鳞片会张开
风和日丽
新知讲解
想一想
除了用词语描述天气,你还可以通过什么方式表示天气?
晴天
下雨
刮风
多云
小组合作
设计简单的天气符号,记录今天的天气情况。
温馨提示:
1、要形象、简洁地表现选择的天气状况 2、小组内说一说你设计的图标的含义 3、小组内尽量不重复
小组合作
设计简单的天气符号,记录今天的天气情况。
用什么来记录看不见的风呢?
A
B
C
D
2.( B )天气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A 晴朗 B 大雾 C 多云 D 微风
3.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阴天的是( D )。
A
B
C
D
第2课 天气的影响
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科学
新知导入
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天气降温,衣服穿的少了
天突然下雨了,没有带伞
新知导入
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突然下雨了,衣服忘记收了
食盐返潮现象,干燥的食盐容易吸收水分。
新知讲解
利用食盐返潮的现象制作一朵晴雨花。
制作材料:蓝色的皱纹纸、浓盐水、小铁丝。 制作步骤:
用蓝色皱纹纸制作一朵纸花
在纸花上喷洒浓盐水,放到室外
新知讲解
利用食盐返潮的现象制作一朵晴雨花。
注意事项
1)用皱纹纸制作晴雨花效果更好一些,因为皱纹纸吸水性强; 2)要喷洒的是浓盐水,盐水的浓度要高一些; 3)用蓝色的纸张效果会好一点,因为蓝色的纸张颜色发生变化比 较明显。
科学上册二年级复习手册

科学上册二年级复习手册第一章:生物1.1 植物1.1.1 植物的分类- 种子植物:具有种子繁殖的能力。
- 非种子植物:通过无性繁殖方式生长。
1.1.2 植物的生长- 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叶绿体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释放氧气。
- 呼吸作用:植物通过线粒体将有机物分解为能量和废物。
1.1.3 植物的适应性- 根:吸收水分和养分。
- 茎:提供支撑和输送养分。
- 叶: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1.2 动物1.2.1 动物的分类- 脊椎动物:具有脊柱的动物。
- 无脊椎动物:没有脊柱的动物。
1.2.2 动物的特征- 感觉器官:动物能够感知外界环境。
- 运动系统:动物能够进行运动和活动。
- 循环系统:动物具有心脏和血管,进行血液循环。
1.3 人体1.3.1 人体器官- 心脏:负责泵血。
- 肺:负责呼吸。
- 脑:负责思考和控制身体活动。
1.3.2 人体系统- 循环系统:负责输送氧气和养分。
- 呼吸系统:负责吸入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
- 神经系统:负责传递信号和控制身体功能。
第二章:化学2.1 物质的组成- 元素:无法分解为更简单物质的物质。
- 化合物:由两种或更多元素组成的物质。
2.2 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 化学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2.3 化学反应- 反应物:参与化学反应的物质。
- 生成物:化学反应后产生的物质。
第三章:物理3.1 力与运动- 力:能够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
- 运动: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3.2 光与声音- 光:电磁波的一种,能够被人眼所感知。
- 声音:物体振动产生的机械波,能够被人耳所感知。
3.3 温度与能量- 温度:衡量物体热量高低的物理量。
- 能量:物体能够进行工作的能力。
第四章:地球与宇宙4.1 地球- 地球的构造:地壳、地幔、地核。
- 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
4.2 天气与气候- 天气:短时间内大气层的变化。
- 气候:长时间内大气层的平均状态。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期末知识点汇总-重点知识梳理-期中期末总复习【最新版-精品】

1.(光)是看见物体的重书写 字时要(亮)一些,看电影时要(暗)一些。
3.探究手电筒放置的远近与光斑的关系:光斑 越大,亮度越暗;光斑越小,亮度越亮。 4.光可以透过某些物体或材料,物体分为透明、 半透明、不透明三种。
5.玻璃、一杯水、一袋空气是(透明)的;毛玻 璃、硫酸纸是(半透明)的;瓷砖、垫纸板、笔 记本是(不透明)的。
4.四季的天气:(春天温暖、夏天炎热、 秋天凉爽、冬天寒冷)。
5.四季的活动: 动物的活动有春天大雁飞回来了,夏天知了鸣叫、蚊虫叮咬, 秋天大雁南飞,冬天动物冬眠; 植物的活动有春天开花发芽、桃花开放,夏天荷花开放,秋天 菊花开放,冬天腊梅开放; 人类的活动有春天植树播种,夏天游泳吹空调,秋天果实收获 摘果子,冬天堆雪人、打雪仗。
第二单元 天空中的星体
1.(光和热)是太阳送给我们的最重要的礼物。 2.用黑塑料袋和半瓶水做一个简易太阳能热水 器,放在太阳下晒后,瓶内的水会变烫,利用太 阳的(热)加热管子里的水。
3.窗户的作用除了通风,还有(采光), 这样白天可以让室内保持明亮。 4.太阳东升西落(早晨在东方,中午在南 方,傍晚在西方)
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科学》重点知识汇总
期中-期末总复习、知识点汇总
一、全册各课知识汇总 二、全册各课精选考点
建议带学生把3-33页ppt复习两遍
熟悉题型 讲透考试考点 高分应该没有问题
第一单元 关心天气
1.认识天气符号
2.像(台风)、(暴雨)、(暴雪)、(霾)等这样对 我们的生活造成严重危害的天气,我们称之为恶劣天气。 3.天气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晴天时,松果会(张开); 下雨前,蜻蜓(飞得低);下雨后,蚯蚓(爬出来了)。
核心考点
1、 光 和 热 是太阳送给我们的最重要的礼物。 2、早晨,面对太阳,前面是 东 ,后面是 西 ,左边是 北 ,右 边是 南 。 3、 光 是看见物体的重要条件之一。 4、地球每天自 西 向 东 自转的同时,还绕着 太阳 公转。 5、月亮和太阳一样,也是 东 升 西 落。
苏州新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透明与不透明》说课稿

苏州新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透明与不透明》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透明与不透明》是苏州新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的一课。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和区分透明和不透明的物体。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图片和实例,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概念。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他们对于周围的物体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
但是,他们可能对于透明和不透明的概念还不够清晰,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区分透明和不透明的物体。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和观察,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区分透明和不透明的物体。
难点:学生能够理解透明和不透明的概念,并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这一课中,我将采用实验法和观察法来进行教学。
通过让学生观察和实验,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透明和不透明的概念。
同时,我还会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进行学习和交流。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我会通过出示一些透明和不透明的物体,让学生进行观察,引发他们对透明和不透明概念的兴趣。
2.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比较透明和不透明的物体,让他们通过实践来理解和掌握这一概念。
3.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他们的实验结果和观察心得,让他们在团队合作中进行学习和交流。
4.总结:我会对学生的实验和讨论进行总结,明确透明和不透明的概念,并强调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七.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透明与不透明•透明:能够透过光线的物体•不透明:不能透过光线的物体八.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将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包括观察学生的实验和讨论,以及他们对透明和不透明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同时,还会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
1、我们用阴、睛、冷、热、雨、雪、雾、雷电、刮风等来表示天气
2、农民、学生、运动员等关心天气。
3、睛天时,松果会张开。
下雨前,蜻蜓飞得低。
下雨后,蚯蚓会爬出来。
4、当空气中的水分增多时,盐会变潮湿。
5、在阴雨绵绵的天气,有时室内会出现水珠。
6、秋天天气凉快了,雨水少了,阳光不那么强烈了,树叶黄了。
7、春天桃花开,夏天荷花开,秋天菊花开,冬天腊梅开。
8、秋天大雁南飞,夏天蝉鸣、春天小蝌蚪在水里游,冬天喜鹊来到城市。
9、一年四季中,人们常在夏天游泳,春天植树,秋天收割稻谷,冬天堆雪人a
10、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立春说明春天到了。
11、恶劣天气有台风、暴雨、暴雪、雾霾、沙尘暴等
第二单元
1、太阳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你能说出哪些利用太阳的事例?
(1)太阳晾衣服:(2)太阳能热水器:(3)太阳晾晒粮食:(4)人们晒太阳取暖和补充维生素D。
2、(光)和(热)是太阻送给我们的最重要的礼物。
3、窗户有(采光)、(通风)的作用。
4、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早晨,面对太阻,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
5、太阳(东升西落),月亮也是(东升西落)。
6、望远镜发明之后,人们终于看清了月亮的脸。
400多年前,(伽利略)第一次用(望远镜)观察了月亮。
7、望远镜的使用方法:(1)对准观察物;(2)调整望远镜筒身的长短,直到看清倒立的图像。
8、1969年7月21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乘宇宙飞船登上月球,人类终于接触到了真实的月亮。
9、白天看不到星星是因为(太阳光太亮了)。
10、探索白天看不到星星的秘密:(1)拉上窗帘,关上灯,用手电筒照射“天空”(“星星”最多最亮);(2)打开灯,观察“星空”有什么变化(“星星”变暗了);(3)、再拉开窗帘,观察“星空”又有什么变化(一些本来就暗的“星星”看不见了,整个“星空”看到的“星星”很少。
)
11、要想看到满天繁星,应该怎么做?
答:晴朗的夜晚到旷野看星星,月亮不明亮时更易看到满天繁星。
12、月明星稀的意思:月亮明亮时,星星就显得稀疏了。
第三单元用力以后
第一课推和拉
1、开门是(推),关门是(拉);开抽屉是(拉),关抽屉是(推)。
2、关抽屉是(推),用的是(推力);开抽屉是(拉),用的是(拉力)
3、(推)和(拉)是常见的用力方法
4、拉力器拉得越(长),表示拉力越(大);拉得越(短),表示拉力越(小)。
5、推物体时,如果大家都朝同一个方向用力,(推力)就(大)
6、拔河时,绳子上拴着的红带子向(左)边移动了,就说明(左)边的(拉力)大;向(右)边移动了,就说明(右)边的(拉力)大第二课形状改变了
1、小脸蛋,(捏一捏),表情丰富有变化。
2、要改变铁丝、橡皮擦、气球、橡皮筋、海绵的(形状),我们可以对它们(用力),把它们(拉)、(弯)、(压)(扭)。
3、挂钩码,探究(力)与(橡皮筋长度)变化的关系
我的发现:钩码挂得(多),向下的拉力(大),橡皮筋就(长);钩码挂得(少),向下的拉力(小),橡皮筋就(短)。
我的结论:(橡皮筋长度的变化)与(向下的拉力大小)有关
4、生活中,人们通过对物体(用力)来改变它们的(形状)。
例如(揉面团)、)(造铁器)、(制玻璃器皿)等
第三课动起来与停下来
1、要让静止的滑板车动起来,我们就要(用脚使劲往后蹬一下);要让运动的滑板车停下来,我们就要(用脚用力抵住地面)
2、不管是让静止的滑板车动起来,还是让运动的滑板车停下来,都要用到(力),只有借助(力)的作用,才能让静止的滑板车动起来,或者让运动的滑板车停下来
3、(用力)能够使运动的物体停下来,也能够使停下来的物体动起来。
4、实验证明:小汽车停下来与动起来,主要和(小汽车的行驶速度)及(重量)有关,小汽车越(重),速度越(快),越(难)停下来与动起来;而小汽车越(轻),速度越(慢),越(容易)停下来与动起
来。
5、要想安全驾驶重型卡车,司机朋友们就应该注意:一、卡车的速度不能太快;卡车不能超载行驶;三、不要疲劳驾驶;
四、要注意遵守交通规则。
6、吹乒乓球就是对球(用力)。
在力的作用下,乒乓球运动的(速度)和(方向)都会发生改变;(力)使物体运动的(速度)和(方向)都发生了改变。
7、踢足球时,在(力)的作用下,足球的运动(速度)和(方向)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8、(用力)可以使运动的物体停下来,也可以使静止的物体动起来;(用力)可以使物体运动的(速度)和(方向)都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第四单元《奇妙的光》
1、我们无法(尝)到、(闻)到、(摸)到光,但我们可以(看)到光。
2、光有(蓝光)、(红光)、(绿光)、(阳光)、(灯光)、(烛光)等。
3、有了(光),(生活)才变得多彩;有了(光),(世界)才变得(明亮)
4、要看清封闭纸盒里的图画,我们就要在纸盒上钻一个(洞),让(光)照进纸盒里。
5、生活中,看书写字时光需要(亮)一些,看电影时光需要(暗)些
6、在过强或过暗的光线下看东西都会伤害(眼睛),要学会保护(眼睛)。
7、在室外,要选择在(树荫)下看书。
8、用手电筒照射桌面,手电筒离桌面越(近),光斑越(小)亮度越(大);手电筒离桌面越(远)光斑越(大),亮度越(小)。
9、生活中,有些物体是(透明)的,有些物体是(半透明)的,有些物体是(不透明)的。
10、玻璃是(透明)的,毛玻璃是(半透明)的,瓷砖是(不透明)的。
11、透明程度不同的灯泡发出的光的亮度是(不一样)的。
12、家庭装修中,阳台的门窗选择(透明)的玻璃,卫生间的门选择(半透明)的玻璃,收纳柜的门选择(不透明)的木板。
13、透过不同颜色的玻璃纸看到的物体颜色是(不一样)的。
14、(爱迪生)是举世闻名的(发明家),被誉为“(世界发明大王)”。
他一生共有(一千余)项发明专利,如(电灯)、(留声机)、(打字机)、(活动照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