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整理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关心天气

第1课今天天气怎么样

1.地球表面包裹着一层厚度在1000千米以上的大气。

2.天气变化对人类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体育运动、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及国防科研等方方面面都受天气的影响。

3.天气预报的基本构成要素:天气状况、气温高低、降水情况、风力风向。

4.为了方便人们了解天气状况,传递气象信息,气象部门专门制作了天气符号。

5.天气符号是表示各种天气现象的专用符号。

6.除了教材上提供的四种天气——雪天、雷雨天、阴天、雾天外,还可以列举各种天气,如多云、暴雨、雨夹雪、霜冻、冰雹等。

7.天气符号

8.阅读这份天气预报。

从上面的天气预报中可以读到:

日期是2017年4月3日,星期一,是多云天气,最高气温19°C,最低气温12°C,南风2-3级,属于轻风到微风。

除了看三条横轴的指示外,还可以通过右上角的天气示意图,判断今天的天气。

9.学生活动手册答案:

①用你自己设计的符号记录今天的天气。

②查询并记录当地今天的天气信息。

根据当地当天的天气情况来填写。

例:

(1)9月10日,晴天,最高气温31°C,东南风3级(或者填微风)。

(2)2017年4月3日,星期一

天气多云,最高气温19°C,最低气温12°C,南风2-3级。

第2课天气的影响

1.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们日常生活都会产生影响。

2.谁关心天气,为什么?

①农民关心天气,因为农事活动受天气影响比较大。如果不关心天气,秋收庄稼、晾晒稻谷等都会受影响。

②滑雪运动员关心天气,因为在恶劣天气下贸然滑雪会有生命危险。

③火箭发射人员关心天气,因为火箭发射受天气影响非常巨大。一个良好的发射时机,被

④火箭专家称为“发射窗口”。如果在恶劣天气下发射火箭,往往会导致发射失败。

3.恶劣天气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①暴雨容易造成积水、洪涝等,可能导致水浸、交通中断等事件,严重时会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暴雨还会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②暴雪往往会导致牲畜冻死、建筑物被压塌,还会导致道路交通受阻或中断,高铁停运、航班延误等。

③台风带来了充沛的雨水,但也会造成各种破坏。它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特点,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④雾霾所带来的危害都是恶性的,对呼吸系统影响最大。雾霾会导致近地层紫外线减弱,使空气中病菌的活性增强,细颗粒物会携带细菌、病毒进入人的呼吸系统深处,造成感染。

4.天气变化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①连续阴雨,空气湿度增大,地面潮湿;阴雨天过后,天气晴朗,地面就不潮湿了。

②下雨前,水汽充沛,空气湿度增大,盐很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产生“盐出水”现象。

5.观察在晴天和阴雨天,晴雨花颜色的深浅有什么变化。

在晴天,晴雨花的颜色浅一些;在阴雨天,晴雨花的颜色深一些。

6.天气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下雨前,蜻蜓飞得低。

晴天时,松果会张开。

下雨后,蚯蚓爬出来了。

7.学生活动手册答案:

①人们把生活中积累的有关天气对动植物影响的经验,编成了许多天气谚语。

②请收集更多与天气有关的谚语。

(1)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

(2)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

(3)长虫过道,下雨之兆,蛤蟆哇哇叫,大雨就要到。(4)南风暖,北风寒,东风潮湿,西风干。

(5)河里浮青苔,必有大雨来。

(6)蚯蚓路上爬,雨水乱如麻,蝼蛄唱歌,天气晴和。(7)天上乌云盖,大雨来得快。

(8)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

(9)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

(10)蚊子咬得怪,天气要变坏。

3.四季的天气

1.秋天到了,描述一下秋天的天气?

天气凉快了。

雨水少了。

太阳光没那么强烈了。

天空湛蓝湛蓝的。

2.像描述秋天那样,说说其他季节的天气。

春天:

天气变暖和了。

风没有那么刺骨了。

细雨蒙蒙。春暖花开,树上长出了嫩芽。

夏天:

天气十分炎热。

太阳热辣辣的。

倾盆大雨、电闪雷鸣。

荷花盛开、蚊虫叮咬。

冬天:

天气十分寒冷。

会有漫天大雪。

很多树都光秃秃的了。

蜡梅花开了。

3.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经将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4.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分别是: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5.学生活动手册答案:

根据四季不同的自然现象,完成下表。

第二单元天空中的星体

4.晒太阳

1.太阳、月亮、星星都是天空中的星体。

2.人类的生活与太阳息息相关,光和热是太阳送给人类的最重要礼物。

3.太阳能够发光发热。

4.太阳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你能说出哪些利用太阳的事例?

晒干谷物、晒干衣服、太阳能热水器、晒太阳取暖、太阳能发电等。

5.人们主要利用太阳的光与热。光可以用来照明、发电等,热可以用来晒干衣物、取暖等。

6.窗户的作用除了通风,还有采光,这样白天可以让室内保持明亮。无论是高楼大厦,还是低矮的草屋,都有窗户。

7.一天当中,太阳是东升西落的。早晨在东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

8.早晨,面对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

9.这所学校里东南西北面各有什么标志物?

图中钟面显示的时间为早晨8点,所以小孩面对太阳的方向是东方。这所学校的东面是图书馆,南面是学校大门,西面是花圃,北面是教学楼。

10.学生活动手册答案:

画出你们学校里东南西北面的标志物。

学校的东面是锅炉房,南面是学校大门和教学楼,西面是舞台和车棚以及厕所,北面是操场。

5.看月亮

1.月亮有不同的形状,月亮和太阳一样,也是东升西落。

2.望远镜发明之前,古人遥望月亮,想象着那里的景象。

3.中国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很多,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西方古希腊有月亮女神的传说。

4.望远镜发明之后,人们终于看清了月亮的脸。

5.400多年前,伽利略第一次用望远镜观察了月亮。

6.望远镜的使用方法:

①对准观察物。

②调整望远镜筒身的长短,直到看清倒立的图像。

7.1969年7月21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乘飞船登上月球,人类终于接触到了真实的月亮。

物镜对准要观察的物体。目镜对准自己的眼睛。

8.学生活动手册答案:

画月亮。

①你记忆中的月亮。

②你在月相盒里看到的“月亮”。

③你用简易望远镜观察到的月亮。

月亮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

6.数星星

1.星星有大小、明暗的区别。

2.观察星空,我们发现星星大小不同,明暗也不同。

3.我们只能在夜晚看到星星,白天是看不到星星的。

4.白天看不到星星的原因是白天太阳光太亮了。

5.要想看到满天繁星,应该怎么做?

6.观测星空应该选择在高海拔地区,天气干燥的晴天,远离非自然光源,时间为农历的月初或是月末。所以要选择旷野、晴天、有月牙或者没有月亮的时候看星星。

7.你知道“月明星稀”是什么意思吗?

月明星稀”出自三国时期曹操的《短歌行》,意思是月亮明亮时,星星就显得稀疏了。

8.下面两幅图中的星星,为什么一个少一个多?

左边一幅为城市上空,由于光污染以及城市空气质量较差,看到的星星就少;右边一幅为旷野上空,由于没有光污染以及空气质量相对较好,看到的星星就多而且亮。

9.学生活动手册答案:

从亮到暗给星星排序。

画出教室里“星空”的样子。

你认为白天看不到星星的原因是:阳光太亮了。

第三单元用力以后

7.推和拉

1.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推力和拉力是有大小和方向的。

2.知道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3.有的力直接施加在物体上,有的力可以通过看不见的物质施加在物体上。

4.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5.关抽屉是推,用的是推力;开抽屉是拉,用的是拉力。推和拉是常见的用力方法。

6.比较力的大小。

运载火箭起飞推力排序:长征七号>长征二号F>长征一号。

7.运载火箭的起飞推力是一个很大的力,可以用千牛作单位,也可以用吨作单位。

8.下面哪幅图表示的推力大?箱子会向哪边移动?你的依据是什么?

相比于第二幅图,第一幅图是两个人往同一个方向推,所以第一幅图表示的推力大。第一幅图大人和小朋友同时向左推箱子,所以箱子向左移动;第二幅图大人向右推箱子,小朋友向左推箱子,大人的推力大于小朋友的推力,所以箱子向右移动。

9.哪边的拉力大?你的依据是什么?

可以看出,起初(上图)拔河绳的红色标记在正中间,后来(下图)拔河绳的标记向左移动了,说明左边队伍的拉力大。

10.学生活动手册答案:

①是推的在“▢”中涂上红色,是拉的在“▢”中涂上绿色。

②用箭头标出桌子移动的方向。

8.形状改变了

1.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2.在变脸游戏中,用力可以使脸的形状发生改变,说明力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3.要改变一些物体的形状,我们可以采用拉、弯、压、扭的方法。

4.拉、弯、压、扭是不同的用力方法,各种用力方法都可以使物体变形。

5.拉伸、弯曲、压缩、扭转是让材料变形的基本方法。

6.在一定限度内,拉力越大,橡皮筋拉伸长度越长。

7.拉力大小与橡皮筋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拉力越大,橡皮筋拉伸长度越长;拉力越小,橡皮筋拉伸长度越短。

8.生活中,人们通过对物体用力来改变它们的形状,不过,物体的形状改变是有一定限度的。

9.学生活动手册答案:

挂钩码,画出橡皮筋的长度。

①你的发现:

(在正确的选项上打“√”)

钩码挂得多,向下的拉力(大√小),橡皮筋(长√短);钩码挂得少,向下的拉力(大小√),橡皮筋(长短√)。

②你的结论:

橡皮筋长度的变化与拉力大小有关。

9.动起来与停下来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力可以改变运动的快慢、方向、启动和停止。

3.改变施力的大小和方向,就能够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让静止的滑板车动起来,让运动的滑板车停下来,都要对它施加一个力。

5.让快的车停下来时用力大,让慢的车停下来时用力小。

6.让轻的车停下来时用力小,让重的车停下来时用力大。

7.重型卡车自身较重,行驶的速度越快,就越难让它停下来。因此,重型卡车司机更需要注意控制行车速度,防止紧急情况下刹不住车造成事故。

8.吹球就是对球用力,力让乒乓球动起来、停下来,运动速度变快、变慢,转弯……

9.踢足球时,足球运动员用脚、头等身体部位对足球施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停下来、动起来、改变方向等。

10.学生活动手册答案:

①让小车启动或停下时,感觉用力是大还是小?在相应的空格中打“√”。

②画出小球运动的路线,并在“▢”里写上1、2、3,分别表示小球启动、改变方向、停止。

第四单元奇妙的光

10.明亮与黑暗

1.有光才能看见物体,光是看见物体的重要条件之一。

2.生活中,什么情况下需要亮一些,什么情况下需要暗一些?

看书写字时要亮一些;看电影时要暗一些。

在教室里学习或画画时需要亮一些;午休时需要暗一些。

3.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光与眼睛的健康密切相关。

4.在过强或过暗的光线下看东西都会伤害眼睛,要学会保护眼睛。

5.生活中保护眼睛的事例:

不要长时间在黑暗处看手机。

电焊工在工作时要使用防护罩。

登雪山要戴雪镜。

要给地震中被救出来的伤者蒙上眼睛。

晚上看电视要开背景灯。

6.如果在室外,你会选择在哪里看书?为什么?

选择在树荫下看书。因为光线过强或者过暗都会对眼睛造成伤害,所以不能在昏暗处或者阳光下看书。

7.手电筒离桌面越远,光斑越大,亮度越暗;反之,手电筒离桌面越近,光斑越小,亮度越亮。

8.猜想光斑亮度变化的原因。

手电筒发出的光束能量不变,相同能量的光照射在更大的面积上,光斑的亮度就变小。

9.学生活动手册答案:

画出手电筒在不同高度时光斑的大小。

你的发现:

光斑越大,亮度越暗;光斑越小,亮度越亮。

11.透明与不透明

1.光可以透过某些物体或材料,物体分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三种。

2.有些物体是透明的,有些是半透明的,有些是不透明的。

3.生活中常见的透明的物体:水、空气、玻璃

半透明的物体:硫酸纸、毛玻璃、磨砂灯泡

不透明的物体:垫纸板、笔记本、瓷砖

4.比较白炽灯和磨砂灯:一个是透明的,一个是半透明的;透明灯泡发出的光强、刺眼;半透明灯泡发出的光相对弱、柔和。

5.在什么情况下你会选择下面不同的物品?

不透明伞:晴天、雨天都行;透明伞:只在雨天选用。

纸质包书皮:包裹严实;塑料包书皮:能看清书名,便于查找。

可视储物箱:容易分辨箱内物品;不可视储物箱:可以储藏私密性物品。

纸鞋盒:透气性好;塑料鞋盒:便于寻找鞋子。

6.家庭装修中为什么要用这些材料?

①卫生间的门选择半透明的玻璃。

卫生间属于私密空间,同时需要一定的透光,可选择半透明材料。

②阳台的门窗选择透明的玻璃。

阳台需要采光,让家里明亮。

③收纳柜的门选择不透明的木板。

收纳柜是储藏空间,可选择不透明的材料。

④装饰柜的门选择透明的玻璃。

装饰柜摆放装饰品,供人们欣赏,可选择透明的玻璃。

7.学生活动手册答案:

这些物品是哪种情况?在相应的空格中打“√”。

为你的小书房选材料,在相应的空格中打“√”。

学生可以有不同的选择,关键是能说明理由。

12.玩玻璃纸

1.舞台上演员裙子的颜色会随着灯光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说明舞台上演员裙子的颜色变化与舞台灯光有关。

2.物体在色光的照射下会改变原来的颜色。

3.光与色彩的变化充满了奇妙和趣味。

4.透过彩色透明玻璃纸看与玻璃纸相同颜色的物体,发现其颜色不变,而透过彩色透明玻璃纸看与玻璃纸不同颜色的物体则会变色。

5.用红色玻璃纸看小狮子,小狮子身上的红毛、红胡子、红指甲、红尾巴等“消失”了,只留下黄色部分的小狗。

6.透过红色玻璃纸,无论是看白色物体,还是看红色物体,看到的都是红色,看其他颜色的物体时就是黑色的。

7.透过蓝色玻璃纸看白色物体或蓝色物体,看到的都是蓝色,而看其他颜色的物体时就是黑色的。

8.透过绿色玻璃纸看白色物体或绿色物体,看到的都是绿色,而看其他颜色的物体则是黑色的。

9.学生活动手册答案:

记录娃娃裙子颜色的变化。

结果说明:蒙上什么颜色的玻璃纸,白裙就变成什么颜色。

记录透过玻璃纸看外面世界的发现,变色打“√”,不变色打“×”。

专项学习像工程师那样……

1.工程活动的三个基本环节:明确问题、设计制作和展示分享。

2.通过爱迪生研究灯丝材料的故事,我们懂得工程师不断测试与改良的步骤及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科学研究精神。

3.爱迪生被称为“世界发明大王”,一生有一千余项发明专利,著名的有电灯、留声机、打字机、活动照相机。

4.学生活动手册答案:

确定要完成的任务是:做一个风向标。

画出你设计的风向标。

评价自己做的风向标,在“☆”里涂上颜色。

新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科学第2-3单元知识点整理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第二单元天空中的星体 4.晒太阳 1.太阳、月亮、星星都是天空中的星体。 2.人类的生活与太阳息息相关,光和热是太阳送给人类的最重要礼物。 3.太阳能够发光发热。 4.太阳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你能说出哪些利用太阳的事例? 晒干谷物、晒干衣服、太阳能热水器、晒太阳取暖、太阳能发电等。 5.人们主要利用太阳的光与热。光可以用来照明、发电等,热可以用来晒干衣物、取暖等。 6.窗户的作用除了通风,还有采光,这样白天可以让室内保持明亮。无论是高楼大厦,还是低矮的草屋,都有窗户。 7.一天当中,太阳是东升西落的。早晨在东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 8.早晨,面对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 9.这所学校里东南西北面各有什么标志物?

图中钟面显示的时间为早晨8点,所以小孩面对太阳的方向是东方。这所学校的东面是图书馆,南面是学校大门,西面是花圃,北面是教学楼。 10.学生活动手册答案: 画出你们学校里东南西北面的标志物。 学校的东面是锅炉房,南面是学校大门和教学楼,西面是舞台和车棚以及厕所,北面是操场。 5.看月亮 1.月亮有不同的形状,月亮和太阳一样,也是东升西落。 2.望远镜发明之前,古人遥望月亮,想象着那里的景象。 3.中国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很多,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西方古希腊有月亮女神的传说。 4.望远镜发明之后,人们终于看清了月亮的脸。 5.400多年前,伽利略第一次用望远镜观察了月亮。 6.望远镜的使用方法: ①对准观察物。 ②调整望远镜筒身的长短,直到看清倒立的图像。 7.1969年7月21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乘飞船登上月球,人类终于接触到了真实的月亮。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三篇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三篇 玩玻璃纸 教学目的: 1.通过探究舞台上演员裙子变色的实验,知道物体在色光的照耀下会改变原来的颜色。 2.能发现透过彩色透明玻璃纸看物体,物体的颜色会发生变化。 ⑶通过玩玻璃纸,认识到光与色彩的变化充满了巧妙和趣味。 教学重点: 探究舞台上演员裙子变化的原因,知道物体在色光的照耀下会改变原来的颜色。 教学难点: 透过彩色透明玻璃纸看与玻璃纸颜色雷同的物体,发现其颜色不变;而透过彩色透明玻璃纸看与玻璃纸不同颜色的物体,其物体颜色会发生变化。 教学过程: 一、图片激疑,导入新课。 ⑴老师出示课本第38页上面的三幅图,引导学生看一看,这三幅图有什么雷同和不同的地方? ⑵学生认真观察三幅图片,找出三幅图片中雷同和不同的地方。 ⑶老师相机引导学生重点观察舞台上演员裙子的变化。 ⑷全班交流讨论,老师相机引导:舞台上的演员是一样的,但是他们裙子的颜色发生了变化。 ⑸为什么舞台上演员的裙子会发生变化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2课——玩玻璃纸。 板书课习题:12玩玻璃纸 二、探究舞台上演员裙子变色的原因。 ⑴同学们,舞台上演员的裙子颜色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探究一下舞台上演员裙子变色的原因。 ⑵实验材料:白色芭比娃娃、手电筒和不同颜色的玻璃纸。 ⑶引导学生浏览课本第39页上面的实验步骤,并观察与之相应的两幅图片,了解实验的步骤。 ⑷老师强调实验的注意点:芭比娃娃要求是白色的,这样做出来的实验效果会非常好;玻璃纸的颜色不要太多,2到3种就行了。 ⑸学生依照实验方法进行实验。老师巡视,了解学生实验情况,并相机做一些适当的指导,揭示学生做好实验记录。 ⑹全班同学交流实验的结果。 ⑺老师小结:大家通过方才的实验,都得出了大抵雷同的结论,即蒙上什么颜色的玻璃纸,芭比娃娃身上的白裙子就会变成什么颜色。是不是其他的情况下也是一样呢?下面我们做一个小狮子变身的实验,来探究一下。 三、探究小狮子变身的机密。 ⑴老师出示小狮子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这个小狮子有什么特点?这

小学科学教科版二年级上册全册精华知识点整理(2022新版)

二年级科学上册 精华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手我们门的地球家园》 第一课《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1.地球家园中有(空气、土壤、岩石、水、动物、植物、人)等。 2.非生物和生物资源对地球家园缺一不可。 3.地球是(生命)共同的家园,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地球提供的各种(资源)。 第二课《土壤—动植物的乐园》 1.土壤上生长着许多(植物),土壤表面和土壤里生活着许多(动物 2.我们要保护生活在土壤上的(动植物)。 3.(土壤)是地球家园的重要资源。 第三课《太阳的位置和方向》 1.太阳的(光和热)对植物的生长、动物和人类的生存有着重要影响。 2.太阳为我们的地球家园带来(光和热),它在天空中的(位置)会不断变化。 3.不要用眼睛(直接观察)太阳,以免伤害眼睛。 第四课《观察月相》 1.我们看到的月球发亮部分的形状叫(月相)。 2.月相是(变化)的,不同的夜晚月相不相同。 3.月相是(逐渐)发生变化的,有时月相亮面逐渐(变大),有时逐渐(变小)。 第五课《各种各样的天气》 1.常见的天气现象有(阴、晴、雨、雪、风)等。 2.天气会(影响和改变)我们的家园。 3.天气的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 第六课《不同的季节》 1.一年中季节变化的典型现象(各不相同)。 2.季节变化对(植物生长、动物迁徙和人类衣着)会产生影响。 3.梧桐树春天(长叶),夏天(茂盛),秋天(结果),冬天(落叶 第七课《做大自然的孩子》 1.人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动植物提供的资源。 2.野外植物的果实(不能)轻易食用。 3.只有在必要的情况下才给小鸟(喂食),比如天气严寒或雪天,不能让小鸟产生依赖。

新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学期课程纲要

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科学设计者: 适用年级:二年级开发时间:20209 教材来源: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课时:25课时 【课程背景】 一、课程标准 科学知识目标: 引领学生认识自己身边的各种各样的科学,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观察科学,学生在亲身观察和动手测量中,感知物体有大小及形状的不同。认识一些测量工具,体验不同工具的测量方法以及准确性, 让学生学会运用感官获取事实证据,区分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了解人造物。 1.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和探究欲望。 2.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知道科学已经能解释世界上的许多奥秘,但还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科学不迷信权威。 4.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2.能运用已有知识作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

3.能根据假想答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 4.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 5.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作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并知道这个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6.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知道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安排了四个单元的内容。“关心天气”单元,从天气的角度认识自己身边的各种各样的科学,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观察科学。“天空中的星体”单元,宇宙星体运动的角度,反映物质的变化“用力以后”单元,重点旨在通过力对物体的影响,反映物质的变化?那么本单元则侧重于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奇妙的光”单元通过光影变化,反映物质的变化;知道科学的发展,带来生活的改变;懂得用双手创造,乐于创新,造福世界。 三、学情分析 作为刚跨入小学学习生活的二年级学生,对全新的课程充满了好奇和渴望,这也为上好科学课带来了契机。加上本册教材安排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相信他们会倾注更多的热情来学好这门课程。大多数学生会喜爱科学,特别是男生,对于科学实验课充满了期待。但由于之前没有系统的接触过这门课程,缺乏相应的学习方法,课堂主动参与思考性也会不足,今后要在这几方面多多强化。 【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从中获得科

2020年最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优秀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 1. 今天天气怎么样 【教学目标】 1.认识不同的天气现象,会用简单的符号表示天气。 2.会从不同的维度描述天气,知道天气预报中的气象要素。 3.意识到天气对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影响,关注天气的变化,愿意像气象工作者那样观察研究 天气。 【教学重点】 认识常见的天气符号,会用简单的符号表示天气。 【教学难点】 行天气预报。 会用不同的维度描述天气,知道天气预报中的要素;学一学天气预报主持人进 【教学准备】 录单。 教师材料:PPT、学生实验材料记 学生材料:各种气象符号图片。 】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课 一、导入新 1.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老师在上课之前先播放一段动画片,在看之前老师有一个要求,想一想诸葛亮是利用怎样的天气情况用草船借到十万之箭的? 一 下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喜欢看动画片的心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打 ,为学生学习本 个良好的开端] 2.教师小结:诸葛亮利用东风和大雾天气向曹操借到十万之箭,说明诸葛亮先生是一个非常 善于观察生活和善于观察天气变化的人,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今天天气怎么样》 (板书课题) 来我们来玩 闯 希望小朋友们学了今天这一课后也能经常观察天气,做一个小小气象家。接下 心。 有信 关游戏,如果你能闯过五关,你将被评为小小气象家的称号,小朋友们有没 课 二、学习新

第一关(说一说) 1.从小到大,我们已经经历过许多的天气情况,说说看你们都经历过那些天气?(找这些天 气符号图片,学生说一个教师板书一个)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晴、阴、多云、雨、雪⋯⋯) 一种学习的兴 保持 [设计意图:利用闯关游戏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低年级学生时刻 奋状态,在生活中经历过许多的天气情况,这一关对学生来说并不是很难,基本能说出各种 天气情况] 小结:同学们都非常踊跃积极,说出了很多的气象现象,我们已经闯过了第一个,我们来进 入第二关(画一画) 3.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有很多词语描述天气,但是你们看到的气象信息是否就是用文字来 记录的,为什么?怎 ? 么办 4.如果你是一个小小气象员,请你设计一些常见的气象符号,并在你的作业纸上画一画,我 们来比一比,哪个小组设计的最形象,最漂亮。 。 小结:通过比赛我们发现:第组的小朋友设计的气象符号最漂亮、最直 观 [设计意图:让学生挑喜欢的天气设计相应的符号,由于学生只能设计一些简单的天气符号, 能 ] 力 达 并让学生说出设计的想法,培养学生一种设计的思维理念和语言 的表 第二关也被小朋友们轻松的的闯过了, 5.小结,我们只是设计一些最常见的天气符号。对于一些特殊的天气符号可能还不会,接下 一个小组玩一玩 来我们继续来闯第三关(认一认),这一关有点难度了,这样老师先让你们每 么样?你们能把 各种天气符号,现在座位上认一认,玩好以后老师考一考你们,玩的结果怎 一些特殊的天气和天气符号对应起来吗? 学生小组交流,动手实践活动(教师在刚才板书的下面贴上相应的天气符号)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玩一玩、猜一猜的游戏,能基本掌握一些特殊天气的符号,让学生在 玩中学,玩中思,从而能认识各种气象符号] 6.我们认识了许多的天气符号,老师觉得你们特别棒,天气预报对我们来说十分重要,什么 时候台风雷阵雨,什么时候暴雪,就像上个星期一样,暴雨学校放假,船只遇 港避风, 台风进 。 这样可以避免很多自然灾害 ) 的信息?(手机、电视、电脑、短信等 那你们知道我们从哪些地方可以获取天气预报 径 的途 [设计意图:主要通过一环扣一环,认识天气符号以后,让学生认识到获取天气预报 ] 有哪些。让学生知道从哪些地方我们可以获取到天气预报

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重点知识

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重点知识第一章:季节变化 节气 * `立春`:二月初,表示春天来了。 * `清明`:四月初,表示春天已经过了一半。 * `立夏`:五月初,表示夏天来了。 * `小暑`:七月初,表示夏天已经过了一半。 * `立秋`:八月初,表示秋天来了。 * `寒露`:九月中旬,表示秋天已经过了一半。 * `立冬`:十一月初,表示冬天来了。 * `大雪`:十二月初,表示冬天已经过了一半。 季节 * `春天`:二月底到五月底。 * `夏天`:六月底到九月底。 * `秋天`:十月底到十一月底。

* `冬天`:十二月底到二月底。 第二章:日常生活中的物体 物体 * `硬物体`:不能改变形状的物体,如石头、金属。 * `软物体`:能改变形状的物体,如海绵、布料。 * `结构物体`:大型建筑物,如房屋、桥梁。 * `运输工具`:用于运输的物体,如汽车、飞机、船只。物体的特征 * `颜色`:物体不同的部位颜色不同。 * `形状`:物体外形的形状不同。 * `质地`:物体的材料不同,质地也不同。 * `用途`:物体的用途不同。 第三章:天空和地面

地球 * `地球四季变化`: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因地球自转所产生的不同角度造成了四季的变化。 * `地球表面`:地球的表面主要由陆地和海洋组成。 天空 * `恒星`:夜空中的明亮点,如北极星。 * `星座`:由多个恒星组成的星群。 * `行星`:绕太阳公转的星球,如地球、火星、金星等。 * `月亮`:绕地球公转的卫星,是地球的唯一卫星。 天气 * `晴天`:无云的天空。 * `多云`:云层遮盖一部分或大部分天空。 * `雨天`:降水现象,包括雨、雪、冰雹等。 * `台风`:热带气旋,如台风、飓风等。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整理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关心天气 第1课今天天气怎么样 1.地球表面包裹着一层厚度在1000千米以上的大气。 2.天气变化对人类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体育运动、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及国防科研等方方面面都受天气的影响。 3.天气预报的基本构成要素:天气状况、气温高低、降水情况、风力风向。 4.为了方便人们了解天气状况,传递气象信息,气象部门专门制作了天气符号。 5.天气符号是表示各种天气现象的专用符号。 6.除了教材上提供的四种天气——雪天、雷雨天、阴天、雾天外,还可以列举各种天气,如多云、暴雨、雨夹雪、霜冻、冰雹等。 7.天气符号 8.阅读这份天气预报。

从上面的天气预报中可以读到: 日期是2017年4月3日,星期一,是多云天气,最高气温19°C,最低气温12°C,南风2-3级,属于轻风到微风。 除了看三条横轴的指示外,还可以通过右上角的天气示意图,判断今天的天气。 9.学生活动手册答案: ①用你自己设计的符号记录今天的天气。

②查询并记录当地今天的天气信息。 根据当地当天的天气情况来填写。 例: (1)9月10日,晴天,最高气温31°C,东南风3级(或者填微风)。 (2)2017年4月3日,星期一 天气多云,最高气温19°C,最低气温12°C,南风2-3级。 第2课天气的影响 1.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们日常生活都会产生影响。 2.谁关心天气,为什么? ①农民关心天气,因为农事活动受天气影响比较大。如果不关心天气,秋收庄稼、晾晒稻谷等都会受影响。

②滑雪运动员关心天气,因为在恶劣天气下贸然滑雪会有生命危险。 ③火箭发射人员关心天气,因为火箭发射受天气影响非常巨大。一个良好的发射时机,被 ④火箭专家称为“发射窗口”。如果在恶劣天气下发射火箭,往往会导致发射失败。 3.恶劣天气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①暴雨容易造成积水、洪涝等,可能导致水浸、交通中断等事件,严重时会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暴雨还会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②暴雪往往会导致牲畜冻死、建筑物被压塌,还会导致道路交通受阻或中断,高铁停运、航班延误等。 ③台风带来了充沛的雨水,但也会造成各种破坏。它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特点,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④雾霾所带来的危害都是恶性的,对呼吸系统影响最大。雾霾会导致近地层紫外线减弱,使空气中病菌的活性增强,细颗粒物会携带细菌、病毒进入人的呼吸系统深处,造成感染。 4.天气变化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①连续阴雨,空气湿度增大,地面潮湿;阴雨天过后,天气晴朗,地面就不潮湿了。 ②下雨前,水汽充沛,空气湿度增大,盐很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产生“盐出水”现象。 5.观察在晴天和阴雨天,晴雨花颜色的深浅有什么变化。 在晴天,晴雨花的颜色浅一些;在阴雨天,晴雨花的颜色深一些。 6.天气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下雨前,蜻蜓飞得低。 晴天时,松果会张开。 下雨后,蚯蚓爬出来了。 7.学生活动手册答案: ①人们把生活中积累的有关天气对动植物影响的经验,编成了许多天气谚语。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关心天气 一、单元设计意图 1.本单元主题的提出 本套教材具有内在的设计理念和逻辑关系。一年级上册的设计理念是从科学本质出发,关注科学本体,关注科学探究和工程实践的方法,关注科技生活;一年级下册的设计理念是:世界是物质的,无论是岩石和土壤、水、空气,还是动物与植物,都是构成地球环境的重要物质。而本册教材遵循的设计理念,是从不同的侧面阐述世界上的物质都是在不断变化的。本单元则是从天气变化的角度,通过定性描述反映物质的变化。 本单元旨在通过引导学生关心天气变化的现象,帮助学生形成“物质是变化的”这一科学思想。地球表面包裹着一层厚度在1000千米以上的大气,由于地球的自转和赤道与两极之间的冷热对流引发的丰富的大气活动,表现为我们日常所见的极为复杂的天气变化,故有“天有不测风云”一说。天气变化对人类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体育运动、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及国防科研等方方面面都受天气的影响。天气对小学生的生活也有巨大的影响,一个地区长期稳定的气象特征表现为这个地区的气候,每逢季节变化或天气突变都是儿童疾病的高发期。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他们从关心身边的天气和天气变化开始,了解天气对自己日常生活的影响,进而初步了解天气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他们从观察当下的天气现象开始,逐步发现较长时期的天气变化,进而初步认识不同季节的典型特征。 2.本单元对《课程标准》的落实 (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体验和讨论活动,落实低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 知道天气、土壤等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科学探究: 在教师指导下:能用语言初步描述信息;有运用观察与描述、比较与分类等方法得出结论的意识。 科学态度: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动植物和物质的外在特征、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

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学习要点

小学科学学习要点 (二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我们的地球家园》 【课程标准】 《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 4.物体的运动可以用位置、快慢和方向来描述。 4.1可以用某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该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 4.1.1使用前后左右、东南西北、远近等描述物体所处位置和方向。 7.地球上生活着不同种类的生物 7.1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7.1.1知道动物和植物都是生物 7.2地球上存在不同的动物,不同的动物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同一种动物也存在个体差异。 8.植物能适应环境,可制造和获取养分来维持自身的生存。 8.1植物具有获取和制造养分的结构 13.在太阳系中,地球、月球和其他星球有规律地运动着。 13.1地球每天自西向东围绕地轴自转,形成昼夜变化等有规律的自然现象。 13.1.1描述太阳每天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的位置变化;描述怎样利用太阳的位置辨认方向。 13.2地球每年自西向东围绕太阳公转,形成四季等有规律的自然现象。 13.2.1描述一年中季节变化的现象,举例说出季节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13.3月球围绕地球运动,月相每月有规律地变化。 13.3.1描述月相的变化现象。 13.4太阳系是人类已经探测到的宇宙中很小的一部分,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 13.4.1知道太阳能够发光发热,描述太阳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有着重要影响。 14.地球具有大气、水、生物、土壤和岩石,地球内部有地壳、地幔和地核 14.1地球被一层大气圈包围着。 14.1.1知道有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 14.1.2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14.3陆地表面大部分覆盖着土壤,生存着生物。 14.3.1观察并描述周围的土壤上生长着的植物和生活着的动物。 15.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 15.1地球为人类生存提供各种自然资源。 15.1.1说出人类生活离不开动植物的一些实例,初步树立珍惜动植物资源的意识。 【本单元大概念】 地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人类生存的家园。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描述太阳每天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的位置变化。 ●描述怎样利用太阳的位置辨认方向。 ●描述一年中季节变化的现象,举例说出季节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描述月相的变化现象。 ●知道太阳能够发光发热。 ●描述太阳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有关重要影响。 ●知道有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 ●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观察并描述周围的土壤上生长着的植物和生活着的动物。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汇总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汇总 动起来与停下来 教学目标: 1、知道用力能够使运动的物体停下来,也能够使停下来的物体动起来。 2、探究物体动起来与停下来与哪些因素有关。 3、知道力可以直接作用在物体上,也可以通过其他物质作用在物体上。 4、关注生活中物体停下来与动起来的用力现象。 教学重点:怎样使物体动起来与停下来,探究物体动起来与停下来和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通过试验操作,探究物体动起来与停下来和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预备:乒乓球、不同重量的玩具小汽车2到3辆、课件。 预习要求:观看生活中物体动起来与停下来的现象,初步思索物体动起来与停下来和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视频播放:一辆公共汽车渐渐的驶向站台,停下来,乘客上车之

后公共汽车,又开头启动,连续向前开。 2、教师讲解:这个视频播放的情景,大家应当特别熟识,公共汽车到了站台就会停下来,乘客上车之后,又连续往前开。那么公共汽车停下来与动起来和什么因素有关呢?今日这节课我们就来争论这个问题。 3、板书课题:9、动起来与停下来 4、学生齐读课题,了解学习内容。 二、怎样才能停下来与动起来 1、教师提问:同学们,假如叫你们让停顿的滑板车动起来,你会怎么做?反过来叫你们让运动的滑板车停下来,你又会怎么做? 2、学生沟通争论。教师相机指导。要想让静止的滑板车动起来,我们就要用脚用劲往后蹬一下。而想让运动的滑板车停下来,就要用脚用力抵住地面,使滑板车停下来。 3、教师小结:不管是让静止的滑板车动起来,还是让运动的滑板车停下来,都要用到力,只有借助力的作用才能使停顿的滑板车动起来,或者让运动的滑板车停下来。 三、探究让小车动起来停下来与哪些因素有关 1、出示几辆不同重量的玩具小汽车。同学们,大家看教师手上有几辆小汽车,这些小汽车型号不一,大小不同,重量也不同。教师手中的这些玩具小汽车动起来或者停下来,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2、学生提出自己的假设,教师相机指导。

小学科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全册课课练(2023秋新课标版)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 课 课 练

第一单元关心天气 1.今天天气怎么样 一、选择题 1.阳光灿烂描述的是( )的特征 A.阴天 B.晴天 C.雨天 D.雾天 2.秋冬季节,我国北方地区常见的“雾霾”天气属于( ) A.垃圾污染 B.白色污染 C.大气污染 D.无污染 3.下列哪条是有关天气的谚语( ) A.一场秋雨一场寒 B.人心齐、泰山移 C.水往低处流 D.独木不成林 4.妈妈会选择( )晒被子 A.雨天 B.阴天 C.晴天 D.大风天 5.在天空中,( )是一种天然的挡光物 A.风 B.雨 C.云 D.闪电 二、判断题 1.暴雨天气容易引发山洪地质灾害 2.有太阳的天气一定是晴天 3.大风天气可能会导致交通中断和树木倒塌 4.雷雨天气时应避免在露天场所活动 5.沙尘暴天气会造成能见度降低和呼吸道感染 【参考答案】 1.B 2.C 3.A 4.C 5.C 1.√ 2.× 3.√ 4.√ 5.√ 2.天气的影响 一、选择题 1.下列历史典故能很好地说明天气对人类影响的是( ) A.三顾茅庐 B.草船借箭 C.负荆请罪 D.围魏救赵 2.阴沉的雾霾天气容易使人精神懒散( ),甚至产生悲观情绪 A.情绪低落

D.情绪快乐 3.下面三名同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小明说:“今天的气候真好,适合春游。” B.小丽说:“天气每天都在发生变化。” C.小强说:“只有农民伯伯需要关心天气的变化,其他职业的人不需要 D.小强说:“天气的变化不会影响心情。” 4.今天教室的地面和墙面变潮湿了,说明近期有可能( ) A.天晴 B.下雨 C.下雪 D.下雾 5.适合我们上室外体育课的天气是( ) A.大雾 B.大风 C.晴天 D.雨天 二、判断题 1.下雨前,蜻蜓飞得低 2.只有天气能影响我们的生活,而我们不会对天气产生影响 3.天气会对人的心情造成一定影响 4.适宜的天气会有助于动植物的生长和生存 5.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它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参考答案】 1.C 2.A 3.B 4.B 5.C 1.√ 2.× 3.√ 4.√ 5.√ 3.四季的天气 一、选择题 1.大雁南飞是在( ) A.春季 B.秋季 C.夏季 D.冬季 2.清明是属于( )的一个节令 A.春季 B.夏秋 C.秋季 D.冬季 3.下列现象中,( )与秋天没有关系 A.天气凉快了 B.雨水少了 C.太阳光没那么强烈了 D.荷花开 4.第一个关于冬天的节气是 ( ) A.立冬 B.冬至

最新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学设计含教学计划

最新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学设计 二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时间的科学学习与训练,已经对科学这门学科有了一定的认识,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同时具备了初步的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但是,毕竟是二年级的学生,其认知水平比较低,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比较薄弱,因此还不具有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也没有科学的思考习惯,不具备科学预见、测量、分析、探究、记录等一系列的科学习惯,学生之间也没有形成合作探究的活动形式。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学习科学的兴趣,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做研究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本教材为苏教版教材,一共有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关心天气,本单元由三课组成,《今天天气怎么样》《天气的影响》《四季的天气》。这一单元主要引导同学们学习有关天气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天气符号,了解恶劣天气对人们生活产生的影响,天气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以及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介绍一年四个季节天气的不同特点以及人们在不同的季节里面,不同的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的季节里面不同的植物和动物。 第二单元天空中的星体,本单元由三课组成,《晒太阳》《看月亮》《数星星》。太阳、月亮、星星都是天空中的星体,这三课在内容上呈现并列的关系,从课题上来看,这三课都是观察天体。这三课的能力训练定位在观察与描述上。第一课《晒太阳》观察描述太阳的光和热,以及太阳一天的位置变化及其带来的影响。第二课《看月亮》,观察描述月亮的形状变化,以及在一天中月亮位置的变化。第三课《数星星》则是观察描述星星的明暗大小。 第三单元用力以后,由三课组成,分别是《推和拉》《形状改变了》《动起来停下来》。这一单元是对力认识的启蒙单元,主要引导学生通过体验,认识用力的两种主要方式,以及力作用在物体上的效果。对于儿童来说,力是不可见的,但可以通过用力以后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的变化,让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获得感受,获得经验层面的积累。 第四单元奇妙的光,由三课组成,分别是《明亮与黑暗》《透明与不透明》《玩玻璃纸》。本单元主要引导学生学习有关光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光。《明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