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丙烯酸甲酯本体聚合反应的研究

合集下载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

2.甲基丙烯酸甲酯的预聚合: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预聚合:
• ①洗涤单体 • 取容量瓶称取空瓶质量,取60gMMA单体。 配制5%氢氧化钠洗涤液(100ml蒸馏 • 水、氢氧化钠5g),取MMA: 氢氧化钠洗 涤液1:1,洗3次,用水洗3次(观察有什么 现象)
• ②预聚合 • 量取所需单体量(模具内容积+5ml ) ,倒入一充分洗净 并烘干的 150ml 的锥形瓶中,加入0.08%单体重量的 ABIN(计算引发剂加入量),用装有毛细管和温度计的橡皮 塞盖上瓶口(橡皮塞必须用铝箔包严),混匀后,用电热 套加热进行预聚合,控制反应瓶内温度为85℃~90℃,大 约 20~30 分钟。聚合过程要不断摇动,观察体系粘度变 化,当聚合液的粘度稍大于甘油时,预聚合反应结束。 • ③灌模: • 将所制得的预聚物趁热缓慢倒入模中,不要灌的太满 , 以 免外溢,将上口用玻璃纸及牛皮纸封好后,(观察若有气 泡可用洁净的毛细管导出 , 封好浇灌口)四周再以夹子夹 住,直立放于一模具架上。
三、 实验步骤
• 1.制模 . • ①平板模具的制备:取两片同样大小( 8cm x 10cm )先 用肥皂水将玻璃片洗净 , 再用蒸馏水洗 。 在两片之间的 四角放上同样厚度的包有铝箔的小橡胶垫块,四边对齐, 在压紧的情况下,先用玻璃纸将三个边封严使其密封好 , 留下一边不封口 , 以便灌浆(注意:玻璃纸一定要贴平, 且注意在拐角处一定不要弄破).然后在玻璃纸的外面再 贴一层牛皮纸以加固,用夹子夹牢,未封的一边留作灌料 口。此即为制备有机玻璃板的模具。将糊好的模具晾干, 备用。 • ②计算出模具的内容积。 • ③洗涤仪器待用
高分子化学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 (PMMA)的本体聚合
一、实验原理
• 本体聚合是指单体仅在少量的引发剂存在下进行 的聚合反应,或者直接在热、光和辐射作用下进 行的聚合反应。本体聚合具有产品纯度高和无需 后处理等优点 , 可直接聚合成各种规格的型材。 但是由于体系粘度大,聚合热难以散去,反应控 制困难,导致产品发黄,出现气泡,如果聚合热 不能及时散去,会使局部反应“雪崩”式地加速 进行而失去控制。因此,自由基本体聚合中控制 聚合速率使聚合反应平稳进行是获取无瑕疵型材 的关键。从而影响产品的质量。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实验结论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实验结论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实验结论
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生产有机玻璃、表面涂料、粘合剂等领域。

本体聚合是制备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物的一种重要方法。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研究了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过程,并得出了以下结论。

首先,实验结果表明,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是一个放热反应,聚合温度随着反应的进行逐渐升高。

为了控制聚合温度,实验中采用了冷却水浴和循环水冷却的方式。

此外,为了使反应顺利进行,实验中采用了引发剂和链转移剂,如过氧化苯甲酰(BPO)和十二烷基硫醇(SDT)。

其次,实验结果发现,聚合物的分子量随着反应时间和单体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但当单体浓度过高时,聚合物的分子量反而会下降。

这是因为过高的单体浓度会导致聚合过程中的链终止反应加剧,从而降低了聚合物的分子量。

因此,在实验过程中,要选择适当的单体浓度和聚合时间,以获得高分子量的聚合物。

此外,实验结果还表明,聚合物的光学性能与聚合条件密切相关。

通过调整聚合条件,可以制备出具有不同光学性能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材料。

例如,在聚合过程中加入色料或荧光剂,可以制备出具有不同颜色的PMMA材料;通过调整聚合温度和引发剂用量,可以控制PMMA的结晶度和分子量分布,从而影响其光学性能。

综上所述,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实验结果表明,聚合条件对聚合物分子量、光学性能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调整聚合条件,可以制备出具有优异性能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为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甲基丙烯酸甲酯本体聚合实验

甲基丙烯酸甲酯本体聚合实验

材料化学专业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有机玻璃板的制备)年级:日期:姓名:学号:同组人:一、预习部分甲基丙烯酸甲酯,无色液体,易挥发,易燃。

熔点为-48℃,沸点100-101℃,24℃(4.3kPa),相对密度0.9440(20/4℃),折射率1.4142,闪点(开杯)10℃,蒸气压(25.5℃)5.33kPa。

溶于乙醇、乙醚、丙酮等多种有机溶剂,微溶于乙二醇和水。

在光、热、电离辐射和催化剂存在下易聚合。

PMMA是以丙烯酸及其酯类聚合所得到的聚合物统称丙烯酸类树酯,相应的塑料统称聚丙烯酸类塑料,其中以聚甲基丙烯酯甲酯应用最广泛。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缩写代号为PMMA,俗称有机玻璃,是迄今为止合成透明材料中质最优异的。

二实验部分1实验目的(1):了解自由基本体聚合的特点和实施方法(2):熟悉有机玻璃板的制备方法,了解其工艺过程2:实验原理本体聚合是指单体仅在少量引发剂存在下进行的聚合反应,或者直接加热,光和辐射作用下进行的聚合反应。

本体聚合具有产品纯度高和无需后处理等优点,可直接聚合成各种规格的型材。

但是,由于体系粘度大,聚合热难以散去,反应控制困难,导致产品发黄,出现气泡,从而影响产品质量。

本体聚合进行到一定程度,体系粘度大大增加,大分子链的移动困难,而单体分子的扩散收到的影响不大。

链引发和链增长反应照常进行,而增长链自由基的终止受到限制,结果使得聚合反应的速度增加,聚合物分子变大,出现所谓的自动加速效应。

更高的聚合速率导致更多的热量生成,如果聚合热不能及时散去,会使局部反应雪崩式的加速进行而失去控制,因此,自由基本体聚合中控制聚合速率使聚合反应平稳进行是获得无瑕疵型材的关键。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无定形聚合物,具有高度的透明性,因此成为有机玻璃。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具有较好的耐冲击强度于良好的低温性能,是航空工业和光学仪器制造业的重要材料。

有机玻璃表面光滑,在一定的曲率内光线可在其内部传到而不逸出,因此在光导纤维领域得到应用。

甲基丙烯酸甲酯本体聚合

甲基丙烯酸甲酯本体聚合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一、实验目的1 了解本体聚合的特点,掌握本体聚合的实施方法2熟悉有机玻璃的制备方法及工艺二、实验原理本体聚合是烯类单体在没有介质的情况下,单体本身在引发剂或催化剂等作用下进行的聚合,而自由基聚合可以通过本体聚合实现。

本体聚合的特点是产物纯净,尤其可以得到透明制品,所需设备简单。

甲基丙烯酸甲酯(MMA )通过本体聚合方法可以制得有机玻璃。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由于有庞大的侧基存在,为无定形固体,其最突出的性能具有高度的透明性,其比重小,故制品比同体积无机玻璃制品轻巧得多。

同时又具有一定的耐冲击强度与良好的低温性能,是航空工业与光学仪器制造工业的重要原料。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表面光滑,在一定的弯曲限度内,光线可在其内部传导而不逸出,故外科手术中利用它把光线输送到口腔喉部作照明。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电性能优良,是很好的绝缘材料。

甲基丙烯酸甲酯在过氧化苯甲酰引发剂存在下进行如下聚合反应:由于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比重只有0. 94g/cm3,而聚合物比重为17 g/cm[故有较大的体积收缩。

三、仪器和试剂主要仪器设备:试管四颈瓶冷凝管恒温水浴搅拌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 ),过氧化二苯甲酰(BP0)四、实验步骤1预聚合装有搅拌器、冷凝管、温度计的250ml的四口烧瓶中加入50ml甲基丙烯酸甲酯MMA , 1g (占单体量0. 2%)的过氧化苯甲酰BP0,开动搅拌并升温至75〜80C,反应20-30分钟,注意引发剂是否全部分解完全,观察现象,看有无气泡产生。

体系稍有粘稠状时,换冷水浴冷却到40C左右停止搅拌。

将反应物倒入预先洗净烘干的小试管中。

2.聚合反应将试管放入水浴升温至60C,保温1-2h,待试管中基本无气泡产生,且聚合物基本变硬时,升温至100C,保温待其自然冷却到40C以下,除去玻璃管,得到光滑无色透明的有机玻璃棒或有条件也可以这样做密圭寸试管口,移入40〜50° C烘箱中放置2〜3天。

实验一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

实验一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

实验一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
实验原理:
自由基聚合反应是一种重要的高分子化学反应,是机械、电化学、辐射、光化学、热化学等条件下许多高分子化学反应的共性反应。

本实验中采用的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反应可以采用自由基聚合反应进行合成。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物的化学结构如下图所示:
甲基丙烯酸甲酯具有较强的亲油性和良好的耐久性,可以制备高分子材料,如光硬化涂料、接枝共聚物、稳定剂等。

本次实验采用自由基引发聚合的方法,通过加入两性引发剂,在紫外光的照射下进行聚合反应。

实验材料:
甲基丙烯酸甲酯、过硫酸铵、四氢呋喃、紫外光灯、烧杯等。

实验步骤:
1、称取0.2克过硫酸铵和0.6克甲基丙烯酸甲酯加入10毫升四氢呋喃中,用漏斗将混合物滴加到小烧杯中,磁搅子搅拌溶解。

2、将小烧杯置放在紫外光灯下,打开紫外光灯,用塑料薄膜覆盖烧杯,在室温下静置过夜。

3、观察烧杯中聚合产物是否形成,将产物取出并分析分子量。

实验注意事项:
1、加入引发剂后需立即进行紫外光照射,不宜长时间搅拌,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自由基引起副反应。

2、实验中应严格控制温度,避免相应聚合反应的发生。

3、实验结束后注意清洗实验器材。

实验结果及分析:
经过紫外光的照射,经过一夜后,产物已经形成。

通过分析可得聚合产物的分子量大概在5000左右。

通过本次实验,学习了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方法,掌握了自由基聚合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技能,对于高分子材料及其化学性质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同时,在实验过程中也加强了实验的安全意识及实验室管理技能,提高了实验效率的重要性。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一、实验目的(1)了解本体聚合的基本原理以及特点,特别是了解温度对产品的影响;(2)了解有机玻璃(PMMA)的制备技术,要求成品无气泡,无损缺,透明光洁。

二、实验原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俗称有机玻璃,因其优良的光学性能,比重小,以及在低温下仍能保持其独特的性能而被广泛的应用,则它是重要的合成材料之一。

本实验是用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甲基丙烯酸甲酯进行自由基聚合。

本体聚合的具体过程是:1、引发剂分解2、链引发3、链增长4、链终止A.偶合终止B.歧化终止其中,甲基丙烯酸甲酯在60℃以上时聚合,以歧化终止为主。

本体聚合反应是一个连锁反应,反应速度很快,伴随着聚合物的生成出现自动加速现象,并且甲基丙烯酸甲酯不是聚合物的良溶剂,长脸自由基有一定程度的卷曲,自动加速效应更加明显。

因为引发是通过小分析的单分子的分解发生的,而生长只需要单体移动到生长链的末端,所以这两个过程的聚合速率再聚合初期并不特别依赖相应反应物在在介质中扩散的能力。

另一方面,双分子终止需要在粘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终止速率将被扩散速率所控制,而引发和生长速率则不受影响。

这种在速率上的不连续性突然破坏了连锁反应的稳定状态,终止生长的链段数少于开始生长的链段数,导致反应速率与放热速率随反应进行而增加。

这种效应称之为“自动加速效应”。

由于粘度增加,散热困难,会发生“爆聚”。

因此,本体聚合要求严格控制不同反应阶段的温度,随时排除反应热是很有必要的。

在本体聚合反应开始前,通常有一段诱导期,聚合速度为零,体系无粘度变化。

然后反应逐步进行。

当转化率超过20%之后,聚合速度显著加快,称为自加速效应,此时若控制不当,体系易发生暴聚而使产品性能变坏。

而转化率达80%之后,聚合速率显著减小,最后几乎停止聚合反应,需升高温度才能使之完全聚合。

三、 实验药品及仪器药品:过氧化苯甲酰(BPO )(0.05g )---甲基丙烯酸甲酯(MMA )(15mL )---仪器:恒温水浴锅、三口烧瓶、直型冷凝管、磨口锥形瓶、牛角管、温度计、天平、小试管等。

实验6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

实验6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

实验6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a232f092-6eaf-11ec-b2ca-7cb59b590d7d实验6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六甲基丙烯酸甲酯本体聚合的实验研究一、目的要求:1.理解本体聚合的原理,2。

熟悉有机玻璃的制备方法。

2、原则: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俗称有机玻璃。

有机玻璃广泛用在工业、农业、军事、生活等的各个领域,如飞机、汽车的透明窗玻璃、罩盖等。

在建筑、电气、医疗卫生、机电等行业也广泛使用,如制造光学仪器、电器、医疗器械、透明模型、装饰品、广告铭牌等。

每年全世界要消耗数以百万吨的有机玻璃及其制品。

工业上制备有机玻璃主要采用本体、悬浮聚合法,其次是溶液和乳液法。

而有机玻璃的板、棒、管材制品通常都用本体浇铸聚合的方法来制备。

如果直接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则由于发热而产生气体只能得到有气泡的聚合物。

如果选用其它聚合方法(如悬浮聚合等)由于杂质的引入,产品的透明度都远不及本体聚合方法。

因此,工业上或实验室目前多采用浇注方法。

即:将本体聚合迅速进行到某种程度(转化率10%左右)做成单体中溶有聚合物的粘稠溶液(预聚物)后,再将其注入模具中,在低温下缓慢聚合使转化率达到93~95%左右,最后在100℃下聚合至反应完全。

其反应方程式如下:甲基丙烯酸甲酯在过氧化苯甲酰引发剂存在下聚合如下:本实验采用本体聚合法制备有机玻璃。

本体聚合是在没有介质存在的情况下只有单体本身在引发剂或光、热等作用下进行的聚合,又称块状聚合。

体系中可以加引发剂,也可以不加引发剂。

按照聚合物在单体中的溶解情况,可以分为均相聚合和多相聚合两种:聚合物溶于单体,为均相聚合,如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等的聚合;聚合物不溶于单体,则为多相聚合,氯乙烯和丙烯腈的聚合。

本体聚合产物纯度高,工艺及后处理简单。

然而,随着聚合过程的进行,转化率增加,体系粘度增加,聚合热难以消散。

系统的散热是关键。

同时,由于粘度的增加,长链自由基末端被嵌入,扩散困难使双基终止速率大大降低,导致聚合速率迅速增加,出现所谓的自动加速现象或凝胶效应。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实验报告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实验报告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实验报告
本体聚合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将某些原料添加到一定量的丙烯酸甲酯中,将其进行热反应来制备高分子单体。

本次实验中使用的原料是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本体聚合的温度为80℃,聚合时间为6个小时,反应器为20ml物料容器,旋转速度为200r/min,通气量为500ml/min,操作室环境温度为20-25℃。

本体聚合过程中,首先将甲基丙烯酸甲酯溶于 2-丙醇中,并加入其他原料,即ABS 树脂、有机硅树脂、组份使用量不应超过2%,加热至某一恒定温度(即本体聚合的温度),当反应温度达到稳定状态后,20ml反应瓶内的本体聚合反应开始,此时,静止时间每15分钟视察反应进展,同时视察底部沉淀产物;聚合反应结束后,终止反应,放置4小时进行沉淀,采用离心机200r/min离心处理,滤除残留溶剂中的有机物;然后,取出产物,在烘箱中烘烤,温度50℃,封存待用。

本文在本体聚合实验中,使用的是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为主的溶剂,其他原料的使用量不超过2%。

本体聚合反应瓶装混合液体温度调至80℃,极易受到温度波动,建议施工时及时注意温度控制;进行本体聚合反应时,建议每15分钟视察反应的进展,以确认是否出现异常情况;聚合反应结束后,冷却并过滤残留溶剂,实验产物经烘箱烘烤后封存至封存处,以期待下次使用。

总之,本体聚合是一种常用的高分子合成方法,可以将多种原料经热反应来合成新的高分子单体、复合物以及重要的有机高分子材料,作为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实验,通过良好的操作技术,可以实现有效的合成高分子单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基丙烯酸甲酯本体聚合反应的研究王宏叶(20100323)应化1003班(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绵阳621000)摘要本体聚合是制备有机玻璃等聚甲基丙烯酸甲酷(P M M A )制品的主要方法。

本文主要介绍了现有对聚甲基苯烯酸甲酯本体聚合的一些研究方向,包括超声辐照下甲基苯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等离子体引发聚合甲基苯烯酸甲酯以及激光诱导甲基苯烯酸甲酯本体聚合,并对甲基苯烯酸甲酯本体聚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说明。

关键词甲基苯烯酸甲酯本体聚合自由基链式聚合自动加速Research of Methyl Methacrylate (MMA) bulk polymerizationreactionHongye WANG (20100323)(School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he southwe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university, mianyang, Sichuan; 621000)Abstract Bulk polymerization is the preparation of poly (methyl methacrylate products such as organic glass of the main methods.This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d the existing of bulk polymerization of methyl methyl benzene acid some research direction, including under ultrasound irradiation bulk polymerization of methyl benzene acid methyl ester, plasma polymerization of methyl benzene acid methyl ester and laser induced bulk polymerization of methyl methyl benzene acid.And the methyl benzene acid methyl ester briefly explain t 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bulk polymerizationKey words methyl benzene acid methyl ester; bulk polymerization; Free radical chain polymerization; Automatic acceleration1 引言PMMA俗称有机玻璃,是一种开发较早的重要热塑性塑料,具有较好的透明性、化学稳定性和耐候性,易染色,易加工,外观优美,在建筑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有机玻璃通常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本体聚合方法制备。

甲基丙烯酸甲酯在过氧化苯甲酰引发剂存在下进行自由基聚合反应。

自由基加聚的工艺方法主要有四种:本体聚合、溶液聚合、悬浮聚合及乳液聚合。

本体聚合由于反应组成少,只是单体或单体加引发剂,所以产物较纯,但散热难控制;溶液聚合过程易控制,散热较快,不过产物中含溶剂(有些污染环境),后处理比较困难;悬浮聚合以水作溶剂,水无污染,散热好,易除去,但要求单体不溶于水,故在应用上受限制;乳液聚合反应机理不同,可以同时提高聚合速度聚合度,散热好,易操作【1】。

甲基丙烯酸甲酯在BPO引发下自由基聚合:自由基聚合属连锁反应,一般有三个基元反应: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有时还会出现链转移)反应。

链引发:R· +MM→RM·链增长:RM· +M→RMM· +M→RMMMM· +M→…→﹋M·链终止:﹋M·+ ﹋M·→‘死’聚合物本体聚合是不加溶剂或其他介质,只有单体本身在引发剂、热、光、辐射的作用下进行的聚合【2】。

本体聚合的特点是产物纯净,可不进行纯化后处理,适于生产浅色透明的板材和型材,但当反应到一定程度时粘度增大,大分子链自由基活性降低,阻碍了链自由基的相互结合,使链终止速率减慢,而小分子单体却依然可以自由与链结合,链增长速率不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自动加速效应,即聚合速度随单体转化率增大而急剧增加的现象,内部温度急剧上升,又继续加剧反应,如此循环,而粘度又屏蔽热量,使局部温度过高,严重影响聚合物的性质。

【3】同时本体聚合体系粘度大,散热非常困难,散热不良轻则造成局部过热,使聚合物分子量分布变宽,降低产品的机械强度,重则引发爆聚导致产品报废。

本文将对目前甲基丙烯酸甲酯本体聚合的方法和主要工艺进行综述。

2 甲基丙烯酸甲酯本体聚合主要工艺2.1 等离子体引发聚合甲基丙烯酸甲酯等离子态聚合与等离子体引发聚合是两种主要的等离子体聚合方式。

在常规情况下难以进行的反应, 在适当条件下均能以等离子体方式聚合,所得产物多不含重复的结构单元, 反应条件和反应过程与传统的聚合反应相差甚远。

等离子体引发聚合的基本原理与传统的分子聚合相似, 所需单体通常应含有不饱和结构( 也可不含不饱和结构) , 该反应对单体具有选择性【4】。

等离子体印发聚合反应一般都需要在高真空下进行,并且需要在垵瓶中进行,其反应时间很长,反应结束之后还需将反应器打破才能取出产物。

尽管这样不需加热便可以制得超高分子量的聚合物,但实际意义却不是很大。

苏中兴等人【5】采用等离子体诱导引发本体聚合,在常温下获得了高有序结构的线性非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这种聚合物同时具有超高相对分子质量和立构规整性结构。

该聚合物相对于常规聚合物的这种性质差异, 意味着等离子体引发聚合反应过程不能简单地用传统的聚合机理来解释。

用常规聚合方法获得的PM MA, 曾经是人们从有规立构观点出发做过仔细研究的聚合物之一, 但对由等离子体引发聚合制备的PM MA的立构规整性研究尚未见报道。

2.2 激光诱导甲基丙烯酸甲醋本体聚合由于激光方法可以避免聚合物中引进杂质, 从而提高材料性能, 因此自一七十年代起,各国科学家陆续进行着激光诱导聚合反应的探索【6-7】。

由甲基丙烯酸甲酯(航空级)的红外吸收光谱图可知,单体分子的碳碳双键旁的碳金桂林等人的实验表明,室温下的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也想单体能够在TEA CO2激光场中进行多光子吸收,达到高振动激发态而引起碳碳双键中PAI键断裂,从而产生一定数量的自由基而导致链引发,进行聚合反应。

但是由于液相中分子振动弛豫速率高,分子吸收光子而震动激活的速率较低,因此产生的自由基数量较少。

在聚合反应的同时,有Norrish l 型、Norrish l型记忆侧甲基断裂等光降解反应发生。

今后考虑使用更短脉冲的激光器作为及法院,从而提高激活速率,加速聚合反应,抑制副反应。

2.3 超声辐照下甲基丙烯酸甲酯本体聚合反应微乳液聚合。

李玲【12】等人通过对超声辐射下甲基丙烯酸甲酯本体聚合过程中有无超声波辐照引发剂用量对MMA单体聚合的影响,超声频率及聚合温度对转化率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3 有机玻璃的应用(1)PMMA在建筑业中的应用在建筑方面,PMMA主要应用于建筑采光体、透明屋顶、棚顶、电话亭、楼梯和房间墙壁护板等方面;卫生洁具方面有浴缸、洗脸盆、化妆台等产品。

近年来,在高速公路及高等级道路照明灯罩及汽车灯具方面的应用发展也相当快。

其中,建筑采光体、浴缸、街头广告灯箱和电话亭等方面的市场增长较快,今后的发展空间较大,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近年来,随着各大城市饭店、宾馆及高级住宅的兴建,我国建筑采光体发展迅速,用有机玻璃挤出板制成的采光体,具有整体结构强度高、自重轻、透光率高、安全性能高等特殊优点,与无机玻璃采光照置相比较,具有很大的优越性【13】。

(2)在卫生洁具方面,由于有机玻璃浴缸具有外观豪华,有深度感,容易清洗,强度高,质量轻及使用舒适等特点,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随着我国建筑法规的日益完善,PMMA必将在更多的应用领域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

另外,特种有机玻璃,如光学有机玻璃、防射线有机玻璃及光盘级有机玻璃等在我国建筑业应用中尚属空白,有较大的发展余地。

4 总结【1】王槐三,王亚宁,寇晓康。

高分子化学教程,第三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潘祖仁。

高分子化学,第五版。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3】杨建国。

有关“自动加速效应”问题的总结与讨论。

高分子通报,2012.7 【4】吴靖嘉,高红莉,苏中兴。

等离子体聚合及其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

合成橡胶工业,1993,16(4):243【5】苏中兴,景欢旺,曹玉虎,吴靖嘉。

等离子体引发聚合甲基丙烯酸甲酯。

合成橡胶工业,1997-09-15,20(5):281~284【6】B u b a e k,Michael et al: M a k r c m o l. Chem Rapid Co m m u n. 7, 2 6 1 ( 19 8 6 )【7】金桂林,金晓英,金乾元,潘孝仁,吴国迎。

激光诱导甲基丙烯酸甲酯本体聚合的研究。

应用激光。

2010,3.【8】廖勇勤, 王棋, 王良文. 超声辐照引发MM A 微乳液聚合[ J] .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1, 22( 7) : 1237-1241.【9】欧润清, 李惠林, 徐僖. 超声波辐照作用下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与甲基丙烯酸酯共聚反应的研究[ J] .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1995, 11( 4) : 37.【10】何光波, 陈克强, 徐僖. 超声波辐照作用下PVC 的降解与丙烯酸丁酯共聚反应的研究[J] .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95, 11( 2) : 56-61.【11】冯若, 李化茂. 声化学及其应用[M] .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 67. 【12】李玲,孟涛,董凤云,朵英贤。

超声辐照下甲基丙烯酸甲酯本体聚合反应的研究。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8(5)【13】朱立刚,稀土离子掺杂发光玻璃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中南大学,20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